登陆注册
4623500000041

第41章

三滅諦三。初標名。

三滅諦者。

二示體。

滅前苦集。顯偏真理。

三揀非。

因滅會真。滅非真諦。

【註】法界次第中(十)云。滅。以滅無為義。結業既盡。則無生死之累。故名為滅。妙玄二(二十)云。二十五有。子果縛斷是滅諦(文)。

【記】結業。即集。生死。即苦。玄文言。癡惑之本。既無常苦空無我。則無明滅。無明滅故。諸行滅。乃至老死滅。若不燃火。則無煙。名子縛斷。無子則無果。滅智灰身。離二十五有。名果縛斷。又言若發見思無漏真明。具三十四心斷結者。三界九十八使皆滅。以煩惱結使滅故。三界業亦滅。若三界業煩惱滅者。即滅諦有餘涅槃也。因滅故果滅。捨此報身。後報不續。名無餘涅槃。真滅度也。滅理不虗。曰諦。

【註】觀音玄記上(十七)云。滅諦之體。是二涅槃。雖非真諦。能冥於理。故云因滅會真。滅非真諦。因滅苦集。方能會真。非謂此滅。便是真諦。

【記】先問。三藏所談。滅非真諦。今文依滅起第四誓。那云真諦無為理耶。答滅諦之體。是二涅槃。雖非真諦。能明於理。故曰因滅會真。道是滅因。苦集違理。佛既契真。故成佛誓。觀真而發。是所引文。乃釋依滅起成佛誓義。今證揀滅非真也。

【補】涅槃。翻滅度。大患永滅。超度四流故。

【備】滅。但功用盡處。若真諦。即下法性自天而然也。

【註】止觀一(十二)云。法性自天而然。集不能染。苦不能惱。道不能通。滅不能淨。如雲籠月。不能妨害。卻煩惱已。乃見法性。經言滅非真諦。因滅會真。滅尚非真。三諦焉是。(文)輔行一下(十一)云。當知苦集。但是能覆。不能惱染。道滅能顯。而理本淨。法性如月。苦集如雲。道如卻除。滅如卻已(文)。

【補】輔行言。法性與真。名異義同。

【備】問。藏教何為真理。曰。枯寂偏空也。

四道諦三。初牒名。

四道諦者。

【註】法界次第中(十)云。道。以能通為義。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通至涅槃。故名為道(文)。

【記】正道者。實觀三十七品。三解脫門。緣理慧行。及忍智無礙解脫。三十四心真無漏慧也。助道者。得解觀中。諸對治法。及諸禪定。皆助道。有餘方便。對治諸禪三昧。三十七品等。皆助道也。

【備】下集註言。此道品通正通助。大約止觀法。皆正道。二十五前方便。皆助道也。

【註】妙玄二(二十)云。戒定慧。無常。苦空。能除苦本是道諦(文)。

【記】苦本即結惑。

二示體二。初總標廣略。

略則戒定慧。廣則三十七道品。

【註】略則戒定慧。釋籤三(九)云。道品雖多。戒等攝盡。戒攝三。正語。正業正命。定攝十。四如意足。定根。定力。除覺。定覺。捨覺。正定。慧攝十八。四念處。四正勤。進根。慧根。進力。慧力。擇覺。進覺。喜覺。正見。正思惟。正進精。通定慧。念根。念力。念覺。正念。止觀七(九)云。念通緣兩處。通三學。信根。信力。輔行云。一切諸法。信為本故。(文)廣則三十七道品。三四。二五。單七。隻八。若六度攝三十七具如輔行七上(二十一)。

【記】三四。即念。勤。足。二五即根。力。七即覺。八即正道。輔行六度攝道者。檀具二覺。謂除。與捨。尸具三。謂正語。正業。正命。忍具四。謂念根。念力。念覺。正念。進具八。謂四勤。進根。進力。進覺分。正進精。禪具八。謂四如意足。定根。定力。定覺。正定。慧具十。謂四念處。慧根。慧力。擇覺。喜覺。正見。正思。餘有二信。通三十五。一切諸法。信為根本故。

【註】道品者。法界次第中(十二)云。品者。類也。此七科法門。悉是入道淺深之氣類。故云道品也(文)。

【備】入道淺深。應指對位相生兩種說。

【記】當分者。止觀言。未必全具道品。方能得道。三四二五。單七隻八。當分是道。故曰依念處得道。念處既爾。餘品亦然。為當分。相攝者。釋論言。念處既攝餘品。餘品亦攝念處。為相攝。對位者。俱舍頌言。初業順決擇。及修見道位。念處等七品。應知次第增。華嚴鈔曰。初業者。修總相別相念處。此初業位。能照身等四境。慧用勝故。說念處增。順決擇者。煖等四位也。煖法位中。能證異品決擇分。殊勝功德。勤用勝故。說正勤增。頂法位中。能持善趣。無退轉位。定用勝故。說神足增。忍法位中。必不退墮善根堅固。得增上義。說五根增。世第一位中。非世惑法所能屈伏。得無屈義。說五力增。及修見道位者。修道位中。近菩提位。助覺勝故。說七覺增。見道位中。速疾而轉。道行勝故。說八正見增。此對位義同也。據止觀言。八正。是見諦位。為第六。七覺。是修道位。為第七。乃是約位。非調停也。今約調停。故以七覺為第六。入正為第七。相生者。論言。聞法已。先當念持。次即勤修。勤故。攝心調柔。調柔故。信等成根。根增為力。次七覺分別。八正道是正行也。有時八正在前。未辦名道。已辦名覺也。又止觀云。如修念處。能生正勸。正勤乃發如意。如意生根。根生力。力生覺。覺入八正。為相生也。

【註】然此道品。通正通助。通大通小。通漏通無漏。亦漏亦無漏。並如止觀第七具釋。

【記】止觀問。道品是二乘法。云何是菩薩道耶。答淨名言。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道品是道場。亦是摩訶衍。涅槃云。能修八正道者。即見佛性。名為醍醐。大集云。三十七品。是菩薩寶炬陀羅尼。如此等經。皆名道品。何得獨是小乘。又有漏道品。欲界二十二。未到三十六。初禪三十七。皆有漏道品。如乳。三藏道品。如酪。通教道品。如生酥。別教道品。如熟酥。圓教道品。如醍醐。或問。三十七是助道。是正道。答。大論云。是菩薩道。正也。淨名云。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助也。又問。三十七品是有漏者。云何言七覺是修道。法華云。無漏根力覺道之財。云何八正在七覺前。答。此應三句分別。一。三十七品皆有漏。二。皆無漏。三。亦有漏亦無漏。大論言。修八正道。得初善有漏五陰。善有漏五陰。即是煖法。煖法之前。尚得修於八正道。云何修耶。謂初師受法繫心憶念。名念處。為求此法。勤而行之。名正勤。一心中修。名如意足。五善根生。名根。根增長。名力。分別道用。名七覺。安隱道中行。名八正道。能如是修。得善有漏五陰。當知道品皆有漏也。二皆是無漏者。即是見諦思惟。所行道品。一向是無漏。法華之文。意在此也。從來雖言有漏中。得修八正七覺等。未有文證。而毗婆娑云八正。在七覺後。亦是有漏。亦是無漏。何以故。依八正入見諦即是亦無漏。若八正在七覺前。一向是無漏。此則可解。又亦漏亦無漏即是對位意也。

【註】又小唯正道。大通正助。今是小乘道品。義當相生。

【記】此明通局結歸也。謂約小乘七科。皆唯正道。約大乘七科。正助俱通也。今文言小乘之道品。當以相生之義為正也。

二別釋詳明二。初標科。

此三十七合為七科。

【記】準瑜伽雜集。三十七品總有七類。一。對治顛倒道。四念處。二。斷諸懈怠道。四正勤。三。引發神通道。四神足。四現觀方便道。五根。五。親近現觀道。五力。六現觀自體道。七覺分。七。現觀後起道。八正道。故科為七也。

二列釋七。初念處。

一四念處。一觀身不淨。(色蘊)二觀受是苦。(受蘊)三觀心無常。(識蘊)四觀法無我(想行蘊)。

【註】四念處一(五)云。四者。數也。念者。觀慧也。處者。境也。今言四者。人於五陰起四倒故。於色。多起淨倒。於受。多起樂倒。於想行。多起我倒。於心。多起常倒。舉四倒。故言四也。若相生次第。應言識受想行色。若麤細次第。應言色行想受識。今從語便。故言身受心法(文)。

【記】觀慧釋念者。同是別境心所。慧觀由念得住也。論云。身應多觀不淨。受應多觀是苦。心應多觀無常。法應多觀無我。何以故。凡夫未入道時。起四顛倒故。破淨倒。說身念。破樂倒。說受念。破常倒。說心念。破我倒。說法念也。四法次第者。教中論相生。從細至麤。論除滅。自麤至細。今從語便也。

【註】若迷心不迷色。則數為五陰。若迷色不迷心。則數為十二入。若心色俱迷者。則數為十八界。如婆娑論。俱舍頌云。聚生門種族。是蘊處界義。愚根樂。有三。故說蘊處界(諸有為法和合是聚義。生長門是處義以能生長心心所法。種族。是界義。如一山中。有金銀銅鐵等名多界等補註十三卷十二紙)。

【記】有為和含是聚義者。是論釋頌。以明蘊義。次引經言。諸所有色。若過現未。若內外麤細。若劣勝遠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色蘊。由此聚義。蘊義得成是也。生長門是處義者。亦論文釋頌。以能生長心心所法一句。是論主釋詞。種族是界義下。亦是論文釋頌。又云。如是一身。或一相續有十八類。諸法種族。名十八界。今以等字該之。已上論文。釋前半頌也。而後半頌。論釋云。所化有情有三品故世尊為說蘊界處三門。或愚心所。總執為我。或唯愚色。或愚色心根有三。謂利中鈍。樂有三。謂樂略樂中。樂廣。如其次第。佛為說蘊處界三也。補註。神智師釋三大部。

【記】一色陰。有十四種。謂四大五根五塵。二受陰。領納所緣。名受。有六種。謂六觸因緣生六受。三想陰。能取所領之緣相。名想。有六種謂取所領六塵相。四行陰。造作之心。能趣於果名行。有六種。謂於六想之後。各起善業不善業無動業也。五識陰。了別所緣之境。即六識也。以迷心偏重。故聖教開心為四。出法界次第。

【補】唯識論。以受對前五識。想對六識。行對七識。識對八識。今此不論。弗以唯識所解配合也。

【記】惑者。迷色偏重。故大聖開色為十。心但為二也。入以涉入為義。根塵相對有識生。識依根塵。識為能入。根塵是所入。今此十二。通從所入受名也。內六親。故屬內。為識所依。名入。亦名六根者。能生為義。有生識功也。一眼入。眼是四大造色體為十色共成。所謂四大四微。身根微。眼根微。二耳入。三鼻入。四舌入。均四大造色。體為十色共成。但各換一耳鼻舌根微也。五身入。但有九色所成。謂四大四微。身根微。六意入。除諸心數法。但取能知諸法心王也。外六疎。故屬外。識所游涉。名入。亦名六塵者。染污為義。色聲香味觸五入。可解。六法入。有二種。一者心法。除心王。但取相應諸心所法。二非心法。即過去未來色法。及心不相應諸行。三無為法。

【補】法入中無表色屬色。心數法屬心。不相應行非色非心。三無為。非三聚攝。故不屬內色。亦不屬外色也。

【記】惑者。色心俱迷。聖教俱開為十八也。界。以界別為義。十八法各有別體故。十二入。及前五識界可解。識。以了別為義。六意識界。謂前五生已。傳入意識。即以前五為能生。後意識為所生。此意前滅。次識續生。即前意識。生後意識。如是亦脫傳受根識之名。皆能生為根。所生為識。今專指所生為意識也。上明蘊處界所攝法。即小乘七十五法。如云內色。外色。無表色。即五根。六塵。十一種色法。心王。即前六識。心所法。明四十六。謂遍大地有十。受。想。思。觸。欲慧。命。作意。勝解。三摩地。此十通善通惡。徧一切心。勝解者。於理明了。三摩。云等持。離沉掉。曰等。專注不散。曰持。大善地有十。謂信。勤。捨。慚愧。無貪。無嗔不害。輕安。不放逸。此十。不通於惡。唯是善業。能通至無漏聖道故云大善地。捨者。遠離掉舉。大煩惱有六。謂癡。放逸。懈怠。不信。昏沉。掉舉。此六。依五六七識起。不通於善。唯是惡法。故云大煩惱也。大不善有二。謂無慚無愧。人因此二。則無惡不造。故云大不善也。小煩惱有十。謂忿覆慳嫉惱害恨諂誑憍。此十但依六識而起。故云小煩惱也。不定有八。謂悔眠尋伺貪嗔慢疑。此八通於善惡無記三性。故云不定法也。無記者。不善不惡。無所記錄也。麤念曰尋。細察曰伺。不相應。有十四。得非得眾同分。無想異熟。無想定。滅盡定。命根。生。住。異。滅。名。句。文也。此十四不與色法。心法。心所法。相應。故眾同分。眾人形狀相似也。無想果報。異世成熟。曰無相異熟。外道所修。曰無想定。聖教所修。受想心滅。曰滅盡定。依事立名。曰名。積字成句詮差別。曰句。為名句依。而能顯所表理。曰文。身。即字也。

【備】無為有三。天溪補遺。引俱舍頌云。此中空無礙。謂大虗空。無礙為性即虗空無為。頌曰。擇滅為離繫。隨繫事各別。隨三界繫不同。名事。離一繫故。得一擇滅。擇力所得滅。名擇滅。擇為斷智。推度令滅。故名擇滅。非擇滅者。頌云。畢竟礙當生。此二類不同。謂根塵缺緣及所證位。諸無知惑。不得續起。名礙當生。如緣一色時。於餘諸色。及餘四塵。得非擇滅為正緣色礙。餘色等當不生。故名礙當生。其餘法數廣解。

【註】觀身不淨。四念處一(六)云。一切色法。名之為身。內身。外身。內外身。己。名內身。眷屬。及他。名外身。若己若他。名內外身。此三種色。皆從前世不淨業生。則有五種不淨。謂生處。種子。相。性。究竟。

同类推荐
  • 沙弥律仪要略增注

    沙弥律仪要略增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潜室扎记

    潜室扎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菊谱

    菊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韵语阳秋

    韵语阳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君臣下

    君臣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加南奥特曼

    加南奥特曼

    三零二零年的华夏,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经济、军事、科技全都名列前茅,俨然成了领军之首。或许是因为世界各国的迅猛发展,地球隐隐有些不堪重负,由此陆续出现了一些体型庞大的变异动物,这些变异动物,用着极端的当方式摧毁着人类的家园。或许人类有些自私,但为了生存,世界各国不得不联手保卫地球。似乎这些变异的动物的出现,并没有这么简单,只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攻势越来越猛,究竟幕后黑手会是谁?难道是莫名出现的巨人吗?但是,为什么还会出现电视剧里的“黑暗扎基”,主角能否获胜?后续又身在何方?让我们拭目以待。(作者互动QQ群:590598317,期待你的加入!)
  • 千亿继承者的女人

    千亿继承者的女人

    初遇的晚上,他像恶魔……那个清晨,他将真爱戒指留在床头,一场婚姻,绑她在身边。“沈安心,你只属于我!”他霸道宣告!她以为幸福伸手可触,后来才知道,她只是一个工具……
  • 朱正廷我要做你的珍珠糖

    朱正廷我要做你的珍珠糖

    她为朱正廷最忠实的小粉丝。她因喜欢朱正廷进入乐华当练习生。她为朱正廷做词作曲唱应援歌。《只因有你》即将开拍,朱正廷为节目导师。机会难得,她直接找上乐华BOSS,暴露自己火爆微博的身份申请代表乐华参加。她认为她只是千万珍珠糖中的幸运者,只因她可以离朱正廷很近。“正正,勇敢去爱,勇敢去为梦想努力,要知道你不是一个人。我们珍珠糖是你除家人以外最坚强的后盾,你的所有所有我们都会喜欢。正正,仙子下凡,辛苦你了。”
  • 炮灰修真指南

    炮灰修真指南

    最牛修真指南三大秘诀:活着、好好活着、长长久久好好活着!成为出场三章就将身死道消的炮灰女配,张依依果断开启自救模式。这是一个小姑娘从亿亿万炮灰中拼杀而出,最终证道飞升踏破虚空的故事。 PS:本文有CP,但为剧情男主,感情线微乎其微,甚至于可以当成无CP看,介意者勿入,谢谢!
  • 深林晴时雨

    深林晴时雨

    林深。十八岁,我走在你前面茫然前进,殊不知你的用心。十九岁,我终不再徘徊,却发现你已不在。二十岁,我已习惯一切,看透世间尘埃,却没料到你突然的出现。二十一岁,我始终孤身一人,一个雨天,我被送了一把伞,我知道那是你,但是你却仓皇而逃。郑宇聪,十八岁,我走在你身后看你跌跟斗,想帮忙却开不了口。十九岁,我深知你已长大,原谅我一声不响的离开。二十岁,我终于成为了自己,不知道你是否在期盼我的归来。二十一岁,我始终在你身边,你却看不见。一个雨天,我送了你一把伞,我没有太大勇气,原谅我的仓皇而逃。我在等雨停也在等你。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鬼头刀传奇

    鬼头刀传奇

    李金彪的职业是杀人。祖传一口极沉重的铁合金大刀,上端铸着小鬼脸,嘴衔铁环,一动便发出悦耳的撞鸣声,如飞檐下的风铃。刀槽宽而深,将血畅快地引渡过来,直流到小鬼脸嘴里。饮多了血,刀也有了精神。刀是灰蓝色的,光泽凝重却不轻浮,威武地撑着李家门楣。每逢阴历七月十五鬼节祭刀时,鬼头刀总是和祖先牌位并列——烛火摇曳,檀香氤氲,气氛阴森、诡谲。李金彪熊罴般的头颅低垂着,神情极其虔诚。李金彪这刽子手职业是世袭的,这杀人的绝活从祖宗手里一代一代往下传,传到他手中已有十八辈子。
  • 田园之以农御天下

    田园之以农御天下

    势要锦绣一方,身怀【农业空间】只为打造农业大国。楚小芊一觉醒来在古代,身怀空间全是种子,行商经农,以农御天下。夫君好坏怎么办?没关系她会调教!渣男聘为妾?白瞎她好感,关门放狗!平淡而又不平凡的种田。
  • 音乐:悠扬古乐音韵

    音乐:悠扬古乐音韵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根据音乐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记载,大概在夏商周时代就已经产生了我国最初的音乐教育行为。夏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音乐教育从萌生、逐步定型到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韶》乐史称“舜乐”,起源于5000多年前,为上古舜帝之乐,是一种集诗、乐、舞为一体的综合古典艺术。我国音乐史,同时也包括俗乐历史,俗乐以民间歌谣为主体,成为我国古典艺术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热线咨询员

    热线咨询员

    老鼠跑着,突然沿着床帘爬上墙边的电视柜,接着又从床头柜上跳上窗台,一面回过头,瞅着马丁,口里吱吱地叫着。想跑?没门!马丁腾地一声跳上电视柜,纵上窗台,老鼠没想到马丁会这一手,猝不及防,脚下一滑,竟从窗台上掉了下去。马丁从窗台上往下一看,只见楼底下一只大猫正带着一只小猫,匆匆地从楼下走过,直奔楼下的防盗门而来。那只大猫的肩上扛着一只大箱子,看上去有些眼熟。老鼠就摔在他们的脚下,摔得脑浆迸裂,五脏六腑流了一地。马丁冲着两只猫,得意地大笑着,笑声在天地之间回荡着。笑过之后,马丁一纵身,就从窗台上跳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