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3500000034

第34章

(然以十萬為億。則大千有萬億日月而光明經云。百億日月。乃至百億非非想天等者。蓋億有四種。一。十萬為億。中千有十億。大千萬億。二。百萬為億中千有一億。大千有千億。三。千萬為億。大千則有百億。光明據此數也。四。萬萬為億。大千世界但有十億。又復四禪非想唯一。亦言百億者。光明記五七云。以下望上言之耳。又恐翻譯之訛也。以義淨重翻。則無百億非想之言)。

【記】此段原解。釋違光明經云。若據俱舍釋違。則言大千有萬億日月。光明經云。大千百億日月者。蓋此方黃帝算法。數有三等。謂上中下也。下等數法。十十變之。中等百百變之。上等倍倍變之。今此三千。若以小數。計有萬億。若以中數。計從千百已上。百變之。則有百億也。故華嚴鈔云。若以小數者。小數則下等。十十變也。謂十小千為萬。百小千為億。千小千為中千。已有十億。更一千中千。為一大千。一千中千。即為千箇十億。故為萬億。若約中數者。謂從千已上。方百百變之。謂百小千。方為一萬。千箇小千為中千。方是十萬。十箇中千。始為百萬。方是一億。既十中千為一億。若千箇中千。則有百億。故知論約下等小數。而言萬億。經據中數。故言百億日月等。

【補】以下望上言者。因下初禪。有百億須彌等。望上四禪非非想。亦帶言百億也。

(又瑞應經云。三千日月。萬二千天地之中央者。萬即大千謂萬億。二千。即中千小千也。蓋言佛生迦維衛國。是三千世界之中央也)。

【記】萬即大千下。釋明瑞應經文。

(須知成住壞空。各二十劫。為一大劫。一增一減。為一小劫。於住劫中二十增減。每一增減。有小三災。壞於有情住劫盡時。乃有大三災。壞於世界。經二十劫。空劫成劫。各二十劫。並約住劫數量而論)。

【記】此釋第八句頌。

【補】成住壞空。大中小劫。大小三災。統紀詳載。

【備】辨訛云。小三災壞有情。在住劫論。壞劫中云。十九劫壞有情。乃是空有情也。

【註】業道增壽減。至十三災現。刀疾饑如次。七日月年止。

【記】此明三小災起。而此一頌。出論第十二卷十一紙。論釋言。從諸有情。起虗誑語。諸惡業道。後後轉增。故此洲人。壽量漸減。乃至極於十歲。小三災現。故諸災患。二法為本。一耽美食。二性懶惰。此小三災。中劫末起。三災者。一刀兵。二疾疫。三饑饉。謂中劫末。十歲時人。為非法貪。染污相續。不平等愛。映蔽其心。邪法縈纏。嗔毒增上。相見便起。猛利害心。如獵師見禽獸。隨手所執。皆成利刀。各騁凶狂。互相殘害。故說刀兵。又中劫末。十歲時人。由具如前諸過失故。非人吐毒。疾疫流行。遇轍命終。難可救療。故說疾疫。又中劫末。十歲時人。亦具如前諸過失故。天龍忿責。不降甘雨。由是世間久遭饑饉。多分命終。故說由饑饉故。便有聚集白骨運籌。由二種因。名有聚集。一人聚集。謂彼時人。由極饑羸。聚集而死。二種聚集。謂彼時人。為益後人。輟其所食。置於小篋。擬為種子。故饑饉時。名為聚集。言有白骨。亦有二因。一。謂彼時人身形枯燥。命終未久。白骨便現。二。饑荒所逼。聚集白骨。煎汁飲之。有運籌言。亦二因故。一由糧少。行籌食之。謂一家中。從長至幼。隨籌至日。得少麤食。二謂以籌挑故場。得少榖粒。多用水煎。分共飲之。以濟餘命。然教中說。若人能一晝夜。持不殺戒。未來決定。不逢刀兵災起。若能以一訶梨怛雞。即呵梨勒果。此言天主持來。起殷淨心。奉施僧眾。當來決定不逢疾疫災起。若能以一摶食。起殷淨心。奉施僧眾。當來決定不逢饑饉災起。此小三災。各經幾時。刀兵。唯七日夜。疾疫。七月七日。饑饉。七年七月七日。度此便止。人壽漸增。東西二洲。無根本三災。有相似災起。謂嗔恚增盛。似刀兵。身力羸劣。似疾疫。數加饑渴。似饑饉。北洲總無。前說火災焚燒大千世界。餘二災亦爾。

(據瑜伽論。人壽減至三十歲。饑饉災起。七年七月七日止。減至二十歲時。疾疫災起。七月七日止。減至十歲時。刀兵災起。七日七夜止。今俱舍云。至十三災現者。乃據減劫之極為言也。故自十歲返次送對。則十歲刀兵。乃對七日。二十歲時。疾疫。乃對七月。三十歲時饑饉。乃對七年。則與瑜伽初無異也)。

【記】此會釋二論。對次異同。

(垂裕記十(十二)引什師云。婆須密。從忉天下生王家作太子。化眾人言。我等祖父。壽命極長。以今瞋恚無慧故。至此短壽。是故汝等當行慈心。眾人從命。惡心漸薄。此後生子。壽二十歲。如是展轉增至八萬四千歲也。(文)論增則子年倍父年。則自十歲。增至八萬四千歲。論減。則百年減一年。則自八萬四千歲。減至十歲。故一增一減。為一小劫)。

【記】此示名小劫。然此一增一減。亦名一轆轤劫。

【備】辨訛云。子年倍父句。或生人倍於父年。取其為信。未必人人如此也。百年減一之言。未詳出處。阿含云子年倍父年。增既倍倍而增。減亦半半而減。雖如此言。亦非頓增頓減。如今人壽。較古漸減。故據理以漸增漸減為是。達者詳之。

【註】三災水火風。上三定為頂。

【記】此頌明大三災起。今明三災頂處。

(二禪。為火災頂。三禪。為火災頂。四禪。為風災頂)。

【記】更不過上。故三皆頂。

【註】如次內災等。四無不動故(初禪內有覺觀。能燒惱心。等外火災。二禪內有喜受。與輕安俱。潤身如水。故遍身麤重。等外水災。三禪內有動息。息亦是風。等外風災。四禪無內患。故亦無外災)。

【記】此二句頌。通明四禪有災無災之所以也。此釋與論。辭異意同。以論釋下三定。先有徵云。何緣下三定。遭水火風災。初二三定中。內災等彼故。又論稱初靜慮等。此稱初禪等。又論稱尋伺。此稱覺觀。是辭異意同也。又論云。何緣不立地亦為災。以器世間即是地故。但可火等與地相違。不可說言地還違地。今註中無此徵釋也。論釋第四定。亦先徵言。第四靜慮。何緣無外災。彼無外災。離內災故。由是佛說彼名不動。內外三災所不及故。有說彼地。有淨居天。故彼不遭諸災所害。由彼不可。生無色天。亦復不應。更往餘處。是則與今註辭義。詳略有異也。

【備】辨訛云。準俱舍論遍身麤重下。有由此皆除一句。當注其下。方可銷文。否則遍身句。亦不必引。

【註】然彼器非常。情俱生滅故(彼器。即依報。雖云不動。非是常住不壞之法。情即有情正報。彼天宮殿。情生則生。情滅則滅)。

【記】此二句頌。單明第四禪非常住不動也。此釋與論意同。以論文言。若爾。彼地器應是常。不爾。與有情俱生俱滅故。謂彼天處。無總地形。但如眾星。居處各別。有情於生時死時。所住天宮。隨起隨滅。是故彼器。體非常住。雖云不動者。以論釋有言。由此佛說。彼名不動。內外三災。所不及故。然非是常住不壞之不動也。

【註】要七火一水。七火水後風(初禪以下。七經火災。是則七番成住壞空。當七大劫。第八水災。齊於二禪。又一番成壞。當八大劫。如是初禪已下。七七四十九火。二禪已下。七番水災。成五十六劫。初禪已下。又七火災。當六十三劫。六十四劫。風災壞至三禪也。又火災興。由七日並現。劫第未壞時。六日隱在雙持山下。世界壞時。後六日漸出。水災起時。由雨霖注。風災生時。由風相擊。從下風輪。有猛風起。又業力盡隨處生風)。

【記】此釋頌與論互有詳略。論言。所說三災。云何次第。要先無間。起七火災。其次定應一水災起。此後無間。復七火災。度七火災。還有一水。乃至滿七水災。復七火災。此第八番。即風災起。如是總有八七火災。一七水災。一風災起。何緣如是。由彼有情。修習定因。於上漸勝。故感身壽漸長。初禪壽一大劫。二禪第三天八劫。三禪第三天六十四劫。由是所居亦漸久住。是論釋詳。而註略也。七日並現者。如七日喻經言。佛告諸比丘。一切有為法。無常變異。皆歸磨滅。劫欲盡時。大旱積久。草木皆焦。第二日出。諸小流水皆竭。第三日出。大河亦涸。第四日出。閻浮提中。四大河。及阿那婆達多池。皆亦空竭。第五日出。大海乾涸。第六日出。大地須彌山等。皆悉煙出。如陶燒器。第七日出。悉皆熾然。無復煙氣。地及須彌。乃至梵天。火皆然滿。故俱舍言。此大三災。逼有情類。令捨下地。集上天中。初火災興。由七日現。次水災起。由雨霖霪。後風災生。由風相擊。此三災力。壞器世間。乃至微塵。亦無餘在。又復應知。三災既由眾生。嗜飲食。好懶惰所致。則僧伽藍中。當以佛法住持。方能佛法久住。若以衣食而住。則令災起法滅。吾人安忍法滅。悠揚嗜味。坐待三災耶。

【備】天溪問答中。問。六日隱雙持。何以不壞雙持。答。當約眾生業力判之。六日不壞雙持。乃眾生業力未盡也。

二別顯三。初欲界。

初欲界六天者。一四天王天(居須彌山腹)二忉利天(居須彌山頂。自有三十三天。已上二天。單修上品十善。得生其中)。

【備】補遺曰。正法念經言。第一善法堂天。即帝釋。二住峯天。三山頂。四善見城。五鉢秘地。六住俱吒。七雜殿。八歡喜園。九光明。十波利樹。十一險岸。十二雜險岸。十三摩尼藏。十四旋行地。十五密殿。十六鬘影處。十七柔軟地。十八雜莊嚴。十九如意地。二十微細行。二十一歌音樂。二十二威德輪。二十三月行。二十四婆利。二十五速行。二十六影照。二十七智慧。二十八眾分。二十九住輪。三十上行。三十一威德顏。三十二威德炎輪。三十三清淨天。

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化樂天。六他化自在天(已上四天空居。修上品十善。兼坐未到定。得生其中)。

【註】俱舍頌云。六受欲交抱。執手笑視淫。初如五至十。色圓滿有衣(輔行六上二云。地居形交。忉利以風為事。夜摩抱持。兜率執手。化樂視笑。他化但視文)。

【記】六天有欲。為欲界。此釋頌前兩句受欲事也。

(六欲天化生時。四天王天。如五歲兒。乃至他化。如十歲兒。後則漸長。如其身量。色界初生。身量即成。且具天衣。如梵眾生初生。長半由旬)。

【記】此釋頌後兩句。初生身量。總上所釋與論辭語詳略有異。以論釋言。唯六欲天。受妙欲境。於中初四天王。二忉利天。依地居之天。彤交成婬。與人無別。然風氣泄。熱惱便除。非如人間。有餘不淨夜摩天眾。纔抱成婬。覩史多天。但由執手。樂變化天。唯相向笑。他化自在。相視成婬。世施設中。說相抱等。但為顯彼。時量差別。以上諸天。欲境轉妙。貪心轉捷。故使之然。隨彼諸天男女膝上。有童男童女化生。即說為彼天所生男女。次二句。明生天眾身量。又釋曰。且六欲諸天。初生如次。如五六七八九十歲人。生已身形。速得成滿。色相天眾。於初生時。身量周圓。具妙衣服。一切天眾。皆作聖言。謂同中印土也。

【備】節義言。諸天皆從父母膝上生。或父母臥處生。於女天膝臥處生。只一母。男天膝臥處生。則一父。又源洪師曰。六欲諸天。皆有蓮池。凡諸天配夫婦已。共遊蓮池。見華乳生。男女共摸揑此乳。令乳得陰陽之氣。內孕天形。月滿華開。形相具足。譬如卵生。要藉父母煖氣而成。不同佛國蓮華化生也。

【註】四天王天。東方提頭賴吒天王。此云持國。護持國土故。居黃金埵。領乾達婆。富單那。南方毗留勒叉天王。此云增長。令他善根增長故。居琉璃埵。領鳩槃茶。薜茘多。王有九十一子。如靈感傳。西方毗留博叉天王。此云廣目。亦云非好報。亦云雜語。能作種種語故。居白銀埵。領毗舍闍。毒龍等。北方毗沙門天王。此云多聞。福德之名。聞四方故。居水晶埵。領夜叉。羅剎。諸處建立天王堂。事見唐天寶元年。如僧史略。

同类推荐
  • 妙法莲华经广量天地品

    妙法莲华经广量天地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溪寇轨

    青溪寇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宝感应要略录

    三宝感应要略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俱舍论疏

    俱舍论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COMPLEAT ANGLER

    THE COMPLEAT ANGL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小女巫训练营·魔帚之战

    小女巫训练营·魔帚之战

    五金杂货店里的魔钟滴答滴答地走着,魔帚骑手们学飞行的时间就要到了。正在接受女巫训练课程的小主人公杰西卡,此刻正盘腿坐在史崔格小姐五金杂货店里的柜台上。
  • 悲与美

    悲与美

    《悲与美》收录了周安林30年间所写的30篇文章(大部分在多家报刊公开发表过),分为3辑,第一辑为文学评论,主要针对悲剧艺术及美学欣赏,观点新颖,逻辑清晰,内容丰富,论述严谨;第二辑为散文,寄情于景,清新自然,言之有物;第三辑记人叙事,主要针对作者的亲人及闽东的名人和好人,人物刻画到位,情感真挚,读之令人动容。三辑一脉相承,正是作者对悲剧的研究与理解,才尤为真爱人性、人情中的真善美。
  • Shavings

    Shaving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通向维列斯堡的道路

    通向维列斯堡的道路

    风在草原上空送来青草的气息,仿佛有一些彩旗在空中飘荡,让我眼花缭乱。我把这讲给了伊戈尔,他只是笑了笑:“要能闻出你所闻到的,只有生来是条狗。我觉得,只是有一点焦臭味儿。”我也闻到焦臭味儿了。原来的着陆舱,只剩下些肮脏的黑乎乎的缓慢下沉的残片。在支架插进土壤之处,散发出烧焦的泥土气味,偶尔有深红色的脏水冒出来。谁头一次看见这种景象,都会吃惊……彩色的光点在空中颤动了一下,消失了。这样我好受多了,只是嗓子发干。但我习惯了。当然,我不会让完善中心的医学家提出建议,激活我孩子这方面的基因。我都可能忍受不了,但总的来说,我已经习惯了。
  • 陶渊明搜神传奇

    陶渊明搜神传奇

    《陶渊明搜神传奇》写的是隐居九江的陶渊明,不畏艰险,远足西安县(今武宁),搜神探奇,并以武陵崖为原型,写出了千古名篇《桃花源记》。作品以西安古县美丽的山水为背景,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传说娓娓道来,仿佛是一幅疏淡别致的山水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
  • 殷王妃极品嫡女夺王路

    殷王妃极品嫡女夺王路

    21世纪的“鬼医”沐颜,由于一次意外,居然穿越了。明明是相府的嫡女,却因为母亲的不得宠而备受排挤。二姨太的嚣张跋扈,大小姐的目中无人,四姨太的两面三刀,二小姐的狐假虎威。好,很好。她沐颜这辈子最爱干的事情就是斗贱人。来一个斗一个,来两个斗一双。可是,谁能告诉她这个长得这么好看妖孽到底是谁?不仅人帅还有权有势,关键是皇亲国戚。“宝贝,嫁给本王做王妃吧。”“颜儿,本王最爱你了,乖乖的让本王亲一下呗。”“沐大小姐,你就从了我吧。”看着某男呆萌的表情,沐颜就两个想法。“说好的不近女色的高冷男神呢?”“你怎么能比我还萌呢?”1V1甜文哦!!!
  • 星灵,起源

    星灵,起源

    林袖清本是万千学生中普普通通的一员,每天在学校,家,辅导班这三点一线间忙碌,直到一次意外事故的发生。让他窥见了这世间的本质:万物皆有灵,星球亦有灵,哪怕是自己都不过是其他星球的一片灵魂碎片。而随着他对星灵的认知不断加深,灾难也接踵而至,星灵的世界到底有着什么,即将揭晓。
  • 足觅洪荒

    足觅洪荒

    在道与非道之间诞生,在血与魂之间磨练,见证大世变迁探寻胎中之谜,此乃吾。
  • 朱自清散文集

    朱自清散文集

    本书精选了朱自清五十余篇经典散文,不仅有《荷塘月色》《春》等名篇,还收录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威尼斯》《柏林》等多篇中外游记。根据不同内容,本书精心划分了四个专辑,这里面有《背影》中他对父亲的爱,有《儿女》中他对子女的爱,有《我是扬州人》中他对家乡深深的爱,等等。不显山露水,却深沉厚重。读他的文章,能充分感受到他的谦虚、诚恳、纯正朴实,浸透在每一个篇章、每一段文字里。
  • 盛华桃花盛开时

    盛华桃花盛开时

    永梁昌平二年的那一场反常的天象结束了一个时代,但永梁的德昭大公主允清在那场血腥的屠杀中重新开始了她十四岁那年被改掉的命运,在改回来的命运中,她是否还会重复那一世相同的命运?那些再次在她生命之中出现的人又会以怎样的形式出现?一生的爱恨,至亲与好友的生死别离,终于迎来了最后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