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3500000021

第21章

【註】然文意正明昔部權實。而復明大小者。須知權通偏教。而未的顯權中三藏小機。歷前四時。與大相隔。直至法華。方得入圓。故論權實。復明大小。雖明大小。不出權實。如下(文)云。重舉前四時權。蓋指此小機也。

【記】此釋復明大小之意。初二句。推意牒文。須知下。勸辭。權通偏教者。謂通其藏通別之三教。既是如來權巧垂示。故可稱偏也。權中三藏小機者。的指歷前四時之鈍根也。法華入圓者。舍利弗言。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五百弟子言。我今乃知實是菩薩等也。故於權實之外復明大小。則義方周足矣。

二別列昔日麤妙二。初明頓部二。初隔異非本懷。

如華嚴時。一權一實(圓實別權)各不相即。大不納小。故小雖在座。如聾若啞。是故所說法門。雖廣大圓滿。攝機不盡。不暢如來出世本懷。

【註】一權一實。釋權實不同。大不納小。釋大小相隔。今此正當大隔於小。故小雖在座。如聾若啞。釋籤一(十一)云。華嚴。大機尚隔於別。小機被隱。一向不聞。是故但立頓大之名。不立一乘獨妙之稱。非佛本懷。良由於此。華嚴頓大。尚非本懷。況復鹿苑。故三藏教首。及以部內麤尚未周。故妙號都絕。方等般若。比說可知(文)。

【記】此明華嚴頓大之教。若對法華尚隔於別。又以小不聞大。不立一乘獨妙之稱。故不暢佛本懷也。三藏為首者。三藏為四教首。乃淺中之淺。豈可稱妙。及以鹿苑會上。部內所詮即通之麤。尚且未周。況圓教之妙。故妙號都絕。都絕者對不絕而言。以乳。及二酥。若約部通奪。則非本懷。如約教別與。亦容有妙。故未都絕也。

二麤法須開顯。

所以者何。初頓部有一麤(別教)一妙(圓教)一妙。則與法華無二無別。若是一麤須待法華開會廢了。方始稱妙。

【註】所以者何。此徵起釋出不暢本懷之意。皆由在昔不能開麤顯妙。故此以下歷部揀教。明判明開。

記此徵釋意。謂初頓部等文明判。須待法華等文明開。

【註】初頓部等。於此別明頓中麤教。須待開會者。以時人謂華嚴勝故也。

【記】此判華嚴一麤。時人。指宏賢首宗法師。華嚴鈔云。法華疏嘆身子三請。云餘經無此殷勤之請。唯華嚴解脫月菩薩。請金剛藏。可為連類。而彼因人。請於因法。此請佛慧。故亦不同。今番法華。劣於華嚴。謂彼是一家請。此是三家請。彼是聲聞請。此是菩薩請。彼唯三請。此有五請。彼唯因人請。此有佛請。便謂華嚴勝於法華。故釋籤云。自古弘經諸師不曉佛意。見華嚴事廣文長。菩薩致請。謂華嚴加勝法華。近代已來讀山門教者。仍有此說。人師但以請主勝劣相形。不曰法華觀智勝此。而近代匠者。以教體謂勝法華。豈非悞耶。是故今文判後。遂開其一麤。以顯法華獨妙絕圓也。

【備】此指古師華嚴鈔。非清涼師之疏鈔也。辨訛曰。此是觀師破的之論。荊溪云。佛說華嚴。一不攝小機。二不開權。三不發迹。故未暢本懷。清涼從荊溪習學。故解華嚴時。全將法華開顯圓意會入。如玄談以教起因緣為初。即言如來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釋妙嚴品初。始成正覺。即將法華久成之意點入。處處將開顯圓會入。始末皆然假若法華不來此土。則釋此經者。全昧開顯。何能轉麤成妙乎。私謂華嚴經文。亦微逗一二語發迹。但不若法華明顯全彰。故荊溪判為未發迹也。清涼大師既知開顯。疏華嚴理合如斯。來哲但當以精研教觀為務也。

二判三漸。

次鹿苑。但麤無妙(藏教)次方等。三麤(通藏別)一妙(圓教)次般若。二麤。(通別)一妙。(圓教)。

【註】此約相待判前部中麤妙也。

此斷文判前三漸可知。

三今經獨妙二。初開昔部二。初開偏麤成妙。

來至法華會上。總開會廢前四味麤令成一乘妙。

【註】此開前四味重中三教之麤。成今一乘妙也。且昔部中三教權人。來至法華。一向須開。若三教權果。本是圓果。豈可更開令成圓佛。若對機之權。亦不妨論開。如云開丈六垢衣等也。

【記】初一行。明開麤教成妙。統紀云。開前四味麤。會前四味麤。廢前四味麤。故冠一總字。曰開會廢也。前四時兩教二乘。三教菩薩。人教理行。差別之麤。至今法華。咸皆微妙。故云成一乘妙也。且昔部中下。明開麤人成妙。言三教權人。一向須開者。以其所稟麤教既開。故其能稟麤人亦當開也。蓋由依麤教修行。作能造至三百四百由句而已。終未能至寶所故。所以一向須開也。三教權果不開者。妙玄云。何處別有四教主。各各身各各口說也。當知只隱其無量莊嚴之身。現為文六身耳。若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即向身是圓常身也。

【補】對機之權論開。如云開垢衣等者。妙玄云。體化他之權實。即自行之權實。如垢衣內身。實是長者。體自行化他之權實。即自行之論。如一切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況自行之實而非實耶。

二開昔圓成妙二。初本融故妙。

諸味圓教更不須開。本自圓融。不待開也。

【註】且昔部中。三教既開。昔部中圓。還須開否。故下即云諸味圓等也。以今圓昔圓。二圓不別。此約教別與也。

【補】此明昔圓本妙。初一行。舉偏問圓。次故下。答。末三句。斷釋昔圓本妙不開。統紀云。在昔圓頓不須更開者。華嚴。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大集。染淨一切融通。淨名。不思議毛孔含納。思益網明。無非法界。般若。諸法混同無二。此等圓理。與法華佛之知見。無二無別。豈可更開耶。

【註】若妙樂云。圓人初心。須聞開顯諸法實相者。蓋昔圓人。義有兩向。名字初心。謂圓隔偏。聞佛開權。隔偏情泯。非開圓體也。若觀行去已入實者。但論增進。如經揀眾云。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是也(信力五品堅固十信)。

【記】此釋圓人初心須聞開顯之文。兩向。謂昔圓隔偏今圓不隔。故名字即人。由聞開權。隔偏情泯。如經下。引證。信力菩薩。即觀行位。已圓伏五住。堅固菩薩。即十信位。已破見思塵沙。故此但論增進也。

【註】又妙樂云。今經是圓。復須開顯者。蓋顯法華中圓。非但出前四時。復須開顯諸教也。

【記】此引釋法華是圓。復須開顯之文。謂法華純圓獨妙。非但逈出四時。又能開顯頓漸諸教。今成圓妙。

二唯今稱妙。

但是部內兼但對帶。故不及法華純一無雜。

【註】正判昔部屬麤。除鹿苑外。雖皆有圓。以兼等故。不得稱妙。麤人細人。二俱犯過。此約部通奪也。

【記】此釋成昔圓部麤。謂華嚴兼一麤。方等對三麤。般若帶二麤。是故昔圓猶可思議。不得稱之為妙。故其麤人。有隔細過。不及純圓獨妙也。

【備】補遺曰麤人細人。此句出大論。麤人則麤罪。細人則細罪。今借以比用。

【補】所兼之麤固有過。即能兼之妙。不能令麤成妙。亦有過。

【註】釋籤一(十)云。始自華嚴。終至般若。雖名不同。但為次第三諦所攝。今經會實。方曰圓融(文)。

【記】此證釋昔麤今妙。次第三諦者。真諦掃蕩。俗諦建立。中諦雙遮非真非俗。次第造修。三諦不紊。昔時部帙。為其所麤也。圓融三諦者。真俗中三。同時相即。不前不後。絕思絕議。今經開會一切諸法。故云方曰圓融。

【註】是故文初。約部通開。須云開前頓漸等也。

此結申文開權之意。

二顯今部二。初能開得名。

獨得妙名。良有以也。

【註】如上相待論判。絕待論開。約教別與。約部通奪。翻覆抑揚。方顯法華出諸教上。部圓教圓。妙絕羣經。出世本懷。於此暢矣。故即引經四一為證。

【記】此承上文頓部一麤一妙等。相待論判也。來至法華總開成妙。絕待開論也。別與通奪。見上。

【備】辨訛曰相待為翻。絕待為覆。別與為揚。通奪為抑。

二引證純一。

故文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教一)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行一)但為菩薩。不為小乘。(人一)世間相常住(理一)。

【註】以純一故。獨得妙名。故引一以顯妙。蓋一即妙也。

【記】輔行言。四一名出光宅。今家和舊。亦作四一。舊言果一。今曰理一。若無理印。則同魔說。舊言因一。今言行一。因語則單。行通因果。人教二一。與舊不殊。

【註】十方佛土等。據其同者而言。亦約佛意也。一乘法者。部圓教圓故。無二亦無三者。約數。則無通教半滿相對之二。無三藏之三乘。無有餘乘。即無別教。及圓入別也。約部。則無般若所帶之二。無方等所對之三。方等之藏。則攝鹿苑。二酥之別。則該華嚴。唯一佛乘。故云教一。

【記】此釋教一。十方佛土有二意。一。據其同者而言。謂虗空無邊。世界諸佛國土亦復無邊。其中化導。各隨機宜。或以一乘而被下。或以三乘而應諸。今云十方佛土。據其同演一乘法者言也。二。約佛意。謂諸佛本意唯以一乘佛道。王於所化之土也。無二無三。有二釋。一約教。通教。通前藏教之半。通後別圓之滿。今經獨妙。絕諸對待。故無半滿相對之二也。今經但為教大菩薩。故無聲聞弟子。無三藏之乘也。別教。但為積行菩薩。及一類圓機入別。歷劫修行。次第行布法門。今經圓修圓證。故無別教及圓入別之餘乘也。二約部。今經非對非帶。故無方等所對之三。般若所帶之二也。又方等之藏攝三藏。二酥之別攝華嚴。可解。

【備】辨訛曰。據其同者句。似更有不同者矣。私謂。佛意則無不同。今論機邊。集註特加此語。如古然燈。尚不說法也。辨訛又曰。一乘法。應釋言縱有施權。無不顯實。故言唯有一乘耳。無有餘乘。準經偈中無無有餘乘。而疏長出者。乃反文。以釋唯有一乘句。補出別教。長出應指長行。

【註】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者。文句五(五)曰五乘是曲而非直。通別偏傍而非正。今皆捨彼偏曲。但說正直一道也。(文)疏據說邊屬教一。今據道名能通。故屬行一。

【記】此釋行一。謂五乘是如來曲巧隨宜之說。而非正直之談。又令二乘斷煩惱。而證菩提。離生死。而得涅槃。皆是曲而非直矣。通別偏傍等者。謂通教。旁為二乘。別教。偏為菩薩。故云偏傍而非正。今經捨彼通別之偏。五乘之曲。但說純圓。正直一道。即無作之妙行也。或謂疏釋此文為教一。今何言行一。故云疏據說邊屬教一。以聖人言說名教故。今從道有能通義。故屬行一。以行趨進。與道能通。其義同也。

【註】但為菩薩者。約佛意。但為菩薩。據昔方便。謂教化三乘。今此同一菩薩人。故云人一。

【記】此釋人一。謂約佛實意雖復說三乘。但為化菩薩。然據昔日以權巧方便。說諦緣度法。化上中下人也。然而在昔可有三乘人別。在今同一菩薩因人也。

【註】世間相常住者。十界依正隔歷差別之相。名世間相。以即理故。皆常住也。若乃情見。生滅遷流。廓爾情忘。諸相常住。常既即性。非常無常。言偏意圓。斯之謂矣。學者於此。宜解會焉。

【記】此釋理一。謂若四聖若六凡。若國土之依。若眾生之正。彼彼殊形異狀。名世間相。似即理故。相皆常住。是則鳥鳴花笑。風動塵飛。法法亘古亘今。頭頭無遷無變。所謂有佛無佛。性相常住也。然道眼觀之乃爾。若乃情見分別生滅。則國土成住壞空。眾生生老病死。皆由妄惑。故有遷流。故云一翳在目。空華亂墜也。若能即解。即行。返聞自性。一旦廓爾情忘。諸相常住者。

【備】謂根不逐境。境不牽心。根塵脫粘。分別不起。旋轉妄流。復歸真性。性既寂然相亦常住。剎剎塵塵。法住法位。而於法住法位中。無相即相。相即無相。非相非不相。非住非不住。言思路絕。遮照同時。方證諸相。真常住理。當於靈光獨耀。迴脫根塵。絕後再蘇時證之。忽自契悟。非思量分別所能解也。此與宗門悟境相同。故古云但盡凡情別無聖解也。若法華文句。則以佛生皆以如為位。皆以如為相。故世間相常住。記中則以清濁波。與濕性不異。同以濕性為波。故皆以如為相。同以波為濕性。故皆以如為位釋之。

【記】夫常無常。是兩頭語。而此中道理性常住之常。不在兩頭。乃非常非無常。雙遮之中道也。若以言論。言有則失無。論此則遺彼。若以意會。舉邊則攝中。思內則該外。故知言偏。而意圓也。總之言求。則頭頭錯過。智會。則法法露呈。故宜忘情泯。解冥會之可耳。末二句勸解可解。

【補】會義有三種世間。一正覺世間。二眾生世間。三器世間。此三當體是理。理性本無生滅。故一一無非常住。一一無非法位。但眾生迷闇。不能覺知。於常住中。妄見生滅。於真如中。妄見遷流。故世間相雖常住而不知也。唯我大覺世尊。坐於道場。如實知已。於不可說。離諸戲論。寂滅理性。能以方便。說此理一。既三世間相皆常住。故理是一也。問。悟此理性。名為正覺世間。以順性故。性相俱常可也。迷此理性。而為眾生世間。既迷性故。性雖本常。相未必常。云何眾生器世間相。亦常住耶。答。若冰與水。同以濕為性。濕常氷亦常。復如醉見屋轉。屋本不轉故也。一切眾生。但有理常。聞而能解。為名字常。念念體察無間。名觀行常。麤垢先落六根清淨為相似常。豁然開悟。證四十一位真因。為分證常。圓滿顯發。無欠無餘。為究竟常。

【備】辨訛引管標曰。諸法以如為體。達此如體。三際不隔。十方無礙。雙離八倒。即性真常。言偏意圓者。謂意出於常無常之外。又舉一常。則該樂戎淨。故意圓也。

二斥非。

同类推荐
  • 类边长安志

    类边长安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北梦琐言

    北梦琐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传外传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传外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髻文殊师利童子陀罗尼念诵仪轨

    一髻文殊师利童子陀罗尼念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David Elginbrod

    David Elginbro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本书第一次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康有为不同时期的孔教思想,阐明了康有为提出孔教建制主张的理学基础和经学基础,揭示了康有为孔教思想背后的庶民关切和国家关切。就过去的研究而言,历史学界重视中年康有为,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戊戌变法展开的;儒学界则重视老年康有为,关联于民国后孔教会的成立和运作。本书特别强调青年康有为的重要性,即写作《教学通义》时的康有为,认为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中提出的敷教主张规定了他后来孔教思想的基本方向。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 这里曾经是汉朝4

    这里曾经是汉朝4

    《这里曾经是汉朝》第四部从霍光重权在握,选拔汉朝新天子刘贺写起,到汉朝王氏及傅氏两大外戚争宠夺利为止。霍光扳倒上官桀等人后,集大权于一身,物色刘贺为汉朝皇帝。然而,刘贺登基以后,因为政治思想欠成熟,胡作非为,霍光迫不得已,将之废掉。没想到,苦命孩子刘病已却因此迎来了人生的春天,被迎入宫登基,君临天下。可是,刘病已在霍光病逝以后,非但没有感激霍氏的提携之恩,反而高悬利剑,一下子将霍氏家族的生死存亡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 灵宝净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

    灵宝净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东西洋考

    东西洋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道复苏

    人道复苏

    灯红酒绿的都市突然出现无穷尽的恐怖生物!全球绝望中!人道,复苏了!鹰国剑圣,星国法神,龙国练气士纷纷出现在蓝星上。
  • 台案汇录丁集

    台案汇录丁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改变你一生的108个心理学法则

    改变你一生的108个心理学法则

    《改变你一生的108个心理学法则》为你解读了108个经久不衰的心理学法则,悉数工作与生活中的细节和元素。这本书会告诉你心理定律的无穷奥秘,还会教你轻松运用知识帮助自己实现飞跃式的发展。它将深奥的心理学知识融会贯通于一个个妙趣横生、饱含人生哲理的故事中,形象地分析了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深浅出地提炼了心理学法则给我们的启示,以指导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地趋利避害。
  • 嫁个夫君是神龙

    嫁个夫君是神龙

    一朝穿越,百灵竟是被迫嫁了一个戴着金色面具的路人甲,百灵是个没心没肺的,既然拜过天地也便认了,可谁知那冷冷的路人甲竟是有意见了......
  • 太上洞渊说请雨龙王经

    太上洞渊说请雨龙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岁月如此多娇

    岁月如此多娇

    清淡地生活在山河如画、亲情如蜜、爱情如药、友情如茶的城乡之间,她静默的无任何言语。时代的步伐太快,她眼睁睁地看着蜂拥而至的人群,以开发者的名誉把山河改造的不再是原来的模样。在钱似乎越来越多的过程中的,亲情蜜变了质、爱情药变成毒药、友情茶破在了灾难里。尘埃落定,人群散去,她依然在那静静地和山河一起面对以后的岁月。她相信,只要诚心等,亲情、爱情、友情都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