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1400000009

第9章 明本论(2)

仲景论曰∶有翕翕(音吸)发热,有蒸蒸热,此分汗下之不同。翕者若翕之所覆,明其热在表也,属上太阳第一证,以桂枝汤主之。蒸者如熏蒸之甚,主其热在胃也,属阳明三十二证,以调胃承气汤下之。此仲景法也。缘小儿之热,似是而非,若同而异。有伤寒热,变蒸热,积热,麻豆热,惊风热,潮热,骨蒸热,有表里俱虚而热,有热虽同,名则异可不明辨标本以施治乎?须令验证,对证用药,斯为的论。伤寒热,十指稍冷,鼻流清涕,发热无汗,面惨凌振,右腮有紫纹,治法载于伤寒条内,变蒸热,温温微热,气粗惊少, 乳泻黄,上唇尖有小泡,如水珠子,即变蒸也,不须用药攻治。如兼他证者,当根据其所感之候,略与和解,不必重剂可也。盖变者变其形容,蒸者蒸长肌肉,三十二日为一变,六十四日为一蒸。又三大蒸,积五百一十二日,变蒸毕而形气血脉筋骨全矣。夫变蒸之说,再考明医陈氏书,载十变之内,五蒸存焉。又有三大蒸,计其数恰五百一十二日,最为明矣。积热,眼胞浮肿,面黄足冷,发热从头至肚愈甚,或闻饮食之气恶心,及腹疼呕吐,治法详载伤积论中。麻豆热,面赤足冷,身发壮热,呵欠顿闷,咳嗽腰疼,时或作惊,腹痛自痢,及中指独自冷者是也。治法详见疮疹证内。惊风热,遍身发热而光,自汗心悸不宁,脉数烦躁,治法与急惊证同。所用药饵,必先解表。潮热,有午后发热,或日晡发热,对时如潮水之应,不瘥是也。先用百解散发表,次以当归散及三解散治之。脉实者下之,宜大柴胡汤,虚浮散者微汗之,用百解散。若发热而呕者,小柴胡汤主之。虚热,因病后发热无时,一日三五次者,此客热乘虚而作,先以胃苓汤加黄 末,温米清汤调服,次投钱氏白术散,或固真汤,带凉服,及用温盐汤,参入凉水送下黑锡丹,固守元气。骨蒸热,身体虚赢,遇晚二发,有热无寒,醒后渴汗方止,此乃疳病之余毒,传作骨蒸,或腹内有癖块,有时微痛,用参苓白术散,姜、枣,三棱煎汤调服,或投化癖丸,先疗脾虚宿滞,次以柴胡饮为治,仍忌鸡酒羊面毒物。有小儿热证用表里药后,其热俱退,既退复热者何也。疗病至此,难以概举,或再解表攻里,或施凉剂,热见愈甚,以阴阳辨之,何者为是。推其原乃表里俱虚,而阳浮于外,阴伏于内,所以又发热,宜用温平之药和其里,则体热自除。投钱氏白术散,去木香加扁豆,水煎,及黄 六一汤、安神散,自然平复。若日久汗多,烦渴食减,脉微缓,喜饮热,可服真武汤,虽附子性温,取其收敛阳气,内有芍药性寒,一寒一温,亭分得宜,用之无不验矣。

伤寒

(仲景一书前辈发明甚详,愚不敢赘,姑举其略)按仲景《伤寒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烈。此四时正气之序也。惟冬时严寒,去寒就温,不致于伤偶然触冒,名为伤耳。小儿在襁褓中,或长成而禀赋虚怯,苟失其养,百病蜂起,故伤寒多得于秋冬。或薄暮清朝,盖秋冬多冷,夜起便送,或遽出风寒之地,为邪气所侵,旋即喷嚏凌振,五指稍冷,关纹不见,面目俱红,惨而不舒,气粗体热,无汗恶寒,是伤寒也。或面色光而不惨,汗出恶风,是伤风也。其候与大脉科若同而异,治疗之法,亦相去不远矣,余外不然。盖以小儿是纯阳之体,用药不可太热,此医门八法,所谓治小儿无热一也。然仲景一十六条,三百九十七法,前贤名曰金匮,岂不贵哉!兼五运有太过不及之异,六气有逆从胜伏之差变生灾眚(音省),应在人身,或遇客邪临御,脏气虚弱,因受其病,谓之时气,又与伤寒不同,乃四时乖戾之气。如春应暖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冷,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人感冒中伤而有病者,不择地之远近,所患一同,当以何经何脏所受病证,知犯何逆,以法治之。此仲景之妙旨。然治小儿伤寒伤风,与大方相同者,若发热身无汗,麻黄汤主之。以表实无汗,荣血受邪而设也。得汗则寒邪发泄,而无壅遏之患。若身热自汗,桂枝汤主之,以表虚自汗,卫受邪而设也。解肌则风邪疏散,而无壅滞之患。凡治病之要,尤在临机审察,庶无误矣。夹惊伤寒,其候谓感寒时忽受惊触,情性昏沉,身微有热,心躁或渴,睡中多惊,手足动掣,面红痰嗽,切牙呵欠,山根准头皆淡青色,两眉下有紫红见,论其得病之由,或被惊发热,后感寒邪,或先感寒邪,后因被惊,遂致两热相乘。所有此候,宜百解散发表,次牛蒡汤治惊热,散邪气。若看证大,苁蓉当归散、三解散,间以无惊丸、琥珀抱龙丸与服。夹食伤寒,其证鼻流清涕,头疼发热,昼轻夜重,时复吐逆,噫气酸馊,面黄红白,变之不一,目胞微浮,乍凉乍热,心烦发渴,腹痛胀满,皆因饮食过伤,又感风寒,激搏而热。其热气与食熏蒸于胃,胃为水谷之海,脾实则能克化,今脾胃因饮食所伤,致有斯疾。先煎小柴胡汤,加生姜自然汁同服,或五苓散入姜汁沸汤调下,与解寒邪,温胃止吐,次用百解散及当归散,水姜煎服,疏解外邪,温正胃气,乌犀丸去积,匀气散止补,参苓白术散调脾胃则 矣。下后伤风,其候两脸微红,眼胞浮肿,发热痰喘,饮食少进,此则亦因外感风寒,未经发散,下之失宜,邪气未除,而正气有损。调理又迟,致荣卫不和,正气失守,脾胃尚弱,过伤饮食,名为食复。用小柴胡汤和解,次三棱散调治。或因下后体气虚弱,腠理不密遽出风寒之地,易为感冒,此为再经外邪,侵袭于皮毛,皮毛者肺之合也,风寒外侵于皮毛,内合于肺经,致有痰热喘急,肺主气故也。亦宜发散,表邪既退,然后调脾,使中州之土固守,则何患乎外邪得以侵袭哉?用五苓散加麻黄去节存根沸汤泡过,功全表里,水姜煎服。其解表散、惺惺散、枳实汤,或当归散加陈皮,水姜煎服,以和中散调理。夹风伤寒,与前证相似,但脸红身热,气粗微喘,目泪口渴,手足皆温,太阳冷汗,口水流滴胸前,时或恶风,此因先伤寒发热,日久未经解散,将传入里,而又感风,风热相搏于内,致心脾蕴热,热气上逼口舌发疮,名为夹风伤寒。诸热引肝风,目多眵泪,口燥发渴,手足温者,邪将传里,口水不止,而加生疮者,热上蒸也。太阳冷汗者,表之虚也。邪实表虚证在半表半里之间,宜以小柴胡汤加桂为用。疏涤肝风,羌活散。和解,四顺饮。去上焦热,则口舌之证乃除。而重感之邪,亦得消释。风寒互证,活人书云∶脉似桂枝反无汗,病以麻黄反烦躁。风喜伤卫,寒伤荣。荣卫俱病,仲景以大青龙汤治之。然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荣卫皆虚,疾由生矣。盖儿小者,因抱养失宜,风寒不避,致有斯疾。儿大者,或因水浸雨侵,或因向火脱着,遽然出外,外邪乘虚而袭,汗闭不通,其后或冷或热,昏醒不定,名为风寒互证,但小方用药品味,分两不与大人同。若此证一汗,风寒既除,惟当顺气化痰,慎勿投峻补之剂,热气得补则复盛,变生他证。初用雄黄散,水、姜、葱、薄荷同煎,并三服,稍热投,得汗即愈,免为角弓反张之证,次以当归散、惺惺散间服。若痰不退,牛蒡汤、如意膏、半夏丸。结胸伤寒,其候两眉尖红,唇紫鼻青,咳嗽口痛,痰结气促,咳嗽不活,身热汗出,目露白睛,项颈如柔 之状,不可俯仰,结胸之证,居身之高分,故经云∶高者因而越之,下者引而竭之。所谓结胸,如绑定而不能解者,诸阳受气于胸中邪气与阳气相结,固而不解,非虚烦结实之比,胸膈高起,不按自痛,名大结胸。按之方痛,名小结胸,有水寒热结胸。

凡此诸证,低者举之,高者陷之。仲景结胸之高邪,当行降下之法,以下结固之邪,《内经》曰∶结虽大犹可解也。盖伤寒之结,非直达之剂,孰能解之。仲景治小结胸证,以小陷胸汤主之。平常小儿,多有小结胸证,然陷胸汤内有黄连极苦,难以施之。婴孩如发表后,但用鹤顶丹为治。有儿最小者,于此丹内加宽气饮、宽热饮少许,姜汁、茶清调下自愈。若仅六七岁儿,投小陷胸汤,入蜜同煎服取效。坏证伤寒,其候外察印堂多紫纹,唇白如灰色,四肢黄瘦,吐泻间作。或寒或热,饮食减少,大概外感风寒暑湿,内因饥饱失节,不能调护,以传受日深,医不辨其表里虚实,汗下失宜,使阴阳反错,邪气得胜,正气将衰,胃纳五味,以养五脏,脾受五味,以厘清浊,而荣养百骸。今汗下不根据其法,致伤荣卫。荣卫者,自中焦而生,得其气之清者为荣,浊者为卫,其重浊者为糟粕而下行。偶六淫所侵,治不如法,则外邪日盛,正气乖常,胃气衰微,变证多出,或作泻痢青黄,吐逆寒热,或为肿满偏枯,五疳八痢,或成丁奚哺露,传变不一,各有条论,随证治之,并宜先投加味白芍药汤和解。

咳嗽

咳嗽者,固有数类,但分冷热虚实,随证疏解。国中时未有不因感冒而伤于肺,《内经》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得从其合。故《难经》云∶形寒饮冷则伤肺,使气上而不下,逆而不收,冲壅咽膈,淫淫如养,习习如梗,是令咳也。乍暖脱着,暴热遇风,邪气侵于皮肤,肺先受之,而为咳嗽。若初得时面赤唇红,气粗发热,嗽来痰鸣,此是伤风痰壅作嗽,用清肺饮、五拗汤及小柴胡汤、羌活散,皆可解表,次青木香汤。有小儿汗出未干,遽尔戏水,亦致伤风咳嗽,外证眼胞微浮,额汗痰鸣,亦宜清肺饮、泻肺汤,与之疏风化痰,解利邪热,小柴胡汤亦可。若嗽日久,津液枯耗,肺经虚矣。肺为诸脏华盖,卧开而坐合,所以卧则气促,坐则稍宽,乃因攻肺下痰之过,名为虚嗽。声连不断,喉中痰鸣,气息欲绝,嗽罢则吐白沫或干呕,此肺虚而气不顺也。面唇皆白而惨,嗽过额上多汗,哽气长出,乳食减少,致脾虚而胃亦虚,宜其有吐,投茯苓浓朴汤及藿香饮,次温脾润肺,理中汤加杏仁、北五味,水煎服。

盖此药补脾而益肺,藉土气以生金,则自愈矣。或咳而夹红,有紫黯色,于理中汤内再加干姜为用,亦良法也。有脾虚亦能作嗽,当投补剂,用醒脾散、茯苓浓朴汤,令脾气实,然后间以清肺饮煎服,疏解肺经风寒,及藿香饮助脾养胃,亦救子益母之法也。有一证,咳嗽至极时,顿呕吐乳食与痰俱出,尽方少定,此名风痰,壅成肝木克脾土,宜以白附饮,投之即效。百日内婴孩,偶咳嗽痰壅,睡中不宁,亦因产后感风而得,但不可过用发散之剂,先以解表散一二服,次投贝母汤及惺惺散为治。小儿喘疾,重于咳嗽,然有虚实冷热之分,不可概举。实热者投清肺饮加五和汤,水姜葱煎,及泻肺汤、碧玉丸为治。

经云∶喘急多因气有余,盖肺主气故也。虚冷者,投枳实汤,水姜煎,并如意膏、补肺散、坎离汤,自效。此肺虚感风,气不升降,致有是证。及用定喘饮常验。不拘冷热皆可服。涎壅失音,二圣散主之。 一证,郭氏曰∶小儿此疾,本因暑湿所侵,未经发散,邪传心肺,壅而为热,有热生风,有风生痰,痰实不化,因循日久,结为顽块,丸如豆粒,遂成痰母。细推其原,或啼哭未休,遽与乳食,或饲以酸咸,气郁不利,致令生痰,或节令变迁,风寒暑湿侵袭,或堕水中,水入口鼻,传之于肺,故痰母发动,而风随之。风痰潮紧,气促而喘,乃成痼疾。急宜去风化痰,先以五苓散同宽气饮宽热饮,用少姜汁和百沸汤调服,次进知母汤、雄黄散、如意膏、半夏丸。

吐泻

同类推荐
  • 花名宝卷

    花名宝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八义上

    小八义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孔氏杂说

    孔氏杂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角续编

    海角续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唯识开蒙问答

    唯识开蒙问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柳湖侠隐

    柳湖侠隐

    本书主要简述了滇南盘江下游哀牢山附近,有一大片湖荡,称为柳湖。在这里,隐姓埋名的赵霖和龙巧姑因为种种原因重出江湖,后来二人重回柳湖结为夫妻,与王谨一同入山修炼,三人均成散仙。
  • 你是我的吧

    你是我的吧

    阮玉,作为我的幸运星的你,今天准备好了吗?
  • 蜜宠甜心:首席快婿别乱来

    蜜宠甜心:首席快婿别乱来

    一夕间,她家破人亡,成了落魄千金,不得已辗转s市。万万没想到,自己第一份工作的上司竟然是一个恶魔!他,s市第一名门豪贵,长相俊美,行事狠唳,却唯独对手下的一个小秘书百般刁难。“楚桀澈,我要辞职!”“你不想拿回公司了么?”他嘴角噬着狂傲,高大的身躯慢慢贴近。“我……再考虑考虑……”“这个孩子必须打掉!”他赤红着眼,强硬拽着她来到了医院。一次邂逅,几多纠葛。相思不露,爱已入骨。
  • 风流孽债

    风流孽债

    这是一个三面环山的果园,秋天里,果园的风景很美。正面的山坡上,有一块大平板的卧牛石。没设立果园时,常有姑娘小伙儿来这儿谈情说爱;自从建了果园,有人看管,就很少有人来了。柞树沟大队的党支部书记马忠武独自一人坐在卧牛石上面,一边想着心事,一边欣赏着这里的风光美景。今天他有点儿情绪不佳,是特地来这里排遣烦恼的。正午,在阳光的照耀下果园里景色更是分外迷人,山坡上的片片果林硕果累累,挂满枝头,泛着红艳艳的光泽,弥漫着浓郁芬芳的果香。
  • 妃常不乖:天价庶女

    妃常不乖:天价庶女

    侯府双女,虽不是一母所生,却生的同样样貌。嫡女卫子纤,侯府千金小姐,爹爹的掌上明珠,全家人的心头肉,却机缘巧合,结实三皇子,当花轿到来的前一夜,庶女卫子楚,冒名顶替,上了三皇子的床。事情已成,无法弥补,姐妹二人,同日嫁进三皇子府。三年姐妹,三皇子府里和睦相处,却在某一日,妹妹站在她面前,偷了她的儿子,偷龙转凤,更是陷害她,害死卫子楚的子嗣。三皇子一怒,三年夫妻,变成最冷漠的陌路人,更是任由妹妹挖她的眼,毁她的容,剥她的心,只为了给未满月的孩子祈福。临死前一刻,卫子纤痛不欲生,发誓一定要报复这两人。
  • 魔主的一生

    魔主的一生

    人生总会变化无常,本该种田隐居的强者,再次被迫踏上征途,他的传奇一生又要开始了。
  • 佛说大七宝陀罗尼经

    佛说大七宝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凰慕云

    天凰慕云

    秦慕云的娘亲受辱而死,从此她恨天下所有男子!某男:明知道坏男人多,我这样奇缺的好男人,你怎么不抓紧?慕云:别惹我!我有渣基因!某男:来呀,我就喜欢渣的!这是一个斗邪修、斗心魔、斗男神,最终摆脱一切束缚,成为天凰的修仙故事。
  • 快穿之红尘仙

    快穿之红尘仙

    因攀岩而意外死亡的幽,绑定了一个系统,从此过上了穿越的日子。但是当穿越的机会只有十次时,那么离别终将来临,最后一个世界,谁又会离开谁?专注无CP一万年!别被简介骗了……
  • 感情动物

    感情动物

    苏沃野开着那辆皓白色的本田车,直到他遇见一个和他的车一样白得耀眼的女人,该发生在不该发生的都发生了。他突发奇想,要让自己的妻子和那个女人的丈夫也发生一点什么……人是一种感情动物,激情一来,理智便走了,他们开始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