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9300000027

第27章

《医门方》疗大肠寒则肛门洞泻凹出方∶鳖头(一枚,烧令烟绝) 铁精(一两)捣筛为散,粉上令遍。

又方∶取破麻履底一枚,炙令微热,以履底按肛入,即更不出。

治谷道痒痛方

《病源论》云∶谷道痒者,由胃弱肠虚,则蛲虫下侵谷道。重者食于肛门,轻者但痒也。

《葛氏方》治下部痒痛如虫啮者∶胡粉、水银以枣膏和调,绵裹导之。

又方∶杏仁熬令黑,捣取膏涂之。

又方∶高鼻蜣螂烧末,绵裹纳孔中,当大蛘(弋掌反)虫出。

又方∶桃叶捣一斛,蒸之,纳小口器中,大孔布上坐,虫死。

《录验方》若下部痒痛如虫啮者∶小豆一升,好苦酒五升,煮豆熟出干,干复纳酒,酒尽止。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徐伯方》治谷道忽痒痛,肿起欲生肉突,出方∶槐白皮(六两) 甘草(三两)凡二物,以豆汁煮,渍故帛敷之,热即易。

《新录单方》治谷道中有虫痒者∶艾三升,水五升,煮取二升,二服。

又方∶诸肉炙令香,匝熨,虫皆出。

《极要方》卒暴冷下部疼闷方∶烧砖令热,大醋泼之,三重布覆,坐上取瘥止。(《千金方》同之。)《集验方》治虫食下部方∶胡粉、雄黄分等,末,着谷道中。

治谷道赤痛方

《集验方》治谷道赤痛方∶菟丝子熬令黄黑,和以鸡子黄,以涂之,日三。

又方∶取杏仁熬令黄,捣作脂涂之。

治谷道生疮方

《病源论》云∶谷道、肛门,大肠之候。大肠虚热,其气冲热结肛门,故令生疮。

《葛氏方》治下部卒有疮方∶捣蛴螬涂之。

又方∶煮豉以渍之。

又方∶豆汁以摩墨导之。

《范汪方》治下部卒有疮若转深者∶乌梅(五十枚) 盐(五合)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常煮举皮饮之。(以上《葛氏方》同之。)

治湿(吕质反,小虫也)方

《病源论》云∶湿餐病,由脾胃虚弱,为水湿所乘,腹内虫动,侵食成 也。

《录验方》治湿 下部生疮方∶胡粉 水银 黄柏凡三物,冶末粉等分,合研水银,散尽以敷疮上。

又方∶常炙猪胴肠,食之佳。

又方∶温尿令热,纳小矾石以洗之。

《集验方》治 虫杏仁汤方杏仁(五十枚) 苦酒(三升) 盐(一合)煮取五合,顿服之。

《令李方》治 虫及蛲虫侵食下部栝蒌散方∶栝蒌根(四两) 葶苈子(四分)凡二物,冶合下筛,以艾汁浸,绵裹纳下部中,日三易。

《葛氏方》治谷道 疮赤痛又痒方∶杏仁熬令黑,捣,以绵裹导之。

又方∶槐皮、桃皮、楝子合末,猪膏和捣。

又方∶菟丝子熬令黄黑,鸡子黄和涂,导之。

又方∶以枣膏和水银令相得,长三寸,绵裹宿导下部。

又方∶胡粉、雄黄分等末,导下部内。

《范汪方》治谷道 疮赤痛又痒方∶捣鳝肠,涂绵如指以导之,虫出。

治疳(居酣反)湿方

《病源论》云∶人有嗜甘味多,而动肠胃间诸虫,致令侵食腑脏,此犹是 也。但虫因甘而喜忌上食血;肢节又云∶五甘,一是白甘,令人皮肤枯燥,面失颜色。二是赤甘,内食五脏,令人头发焦枯。

腰脊挛又云∶面青颜赤,眼无精光,唇口焦燥,腹胀有块,日日瘦损者是甘,食人五脏,至死不觉又云∶五甘缓者,则变成五蒸。

《千金方》云∶论曰∶凡疳湿之为病,皆由暑月多食肥浓油腻,取冷睡眠所得之。《礼》曰又云∶治疳湿下黑,医不能治,垂死方∶麝香(三分) 丁子香(三分) 甘草(三分) 犀角(三分)四味,并细末之,合和,别以盐三合、椒三合、豉二合,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纳末又云∶忌生冷酢滑,但是油腻酱乳酪三十日慎之,大大佳。

又云∶凡疳,一切皆忌。唯白饭、盐、豉、苜蓿、苦豆、芜菁,不在禁限。

《录验方》治甘湿方∶青葙(二两) 苦参(二两) 雄黄(二两) 石榴黄(二两) 野狼牙(三两) 芜荑(二两) 雷丸凡八物,捣筛,取如杏仁大,纳下部中也。

《医门方》疗疳 无问所在方取死虾蟆烧作灰,以好醋和涂疮上,即愈。

《救急单验方》疗急蚶方∶无食子末,腹内患者吹下部,立验。

又方∶灌白马尿一升,虫 出,验。

又方∶取文蛤烧灰,和腊月猪脂,涂。

又方∶炼矾石、桂心、徐长卿各等分,末,涂验。

治诸痔方

《病源论》云∶诸痔者,谓牡痔、牝痔、脉痔、肠痔、血痔也。

牡痔∶肛边生肉如鼠乳,时时出脓血。

牝痔∶肛边肿,生疮而血出。

脉痔∶肛边生疮,痒痛。

肠痔∶肛边肿核痛,发寒热血出。

血痔∶因便而清血随出。

又有酒痔,肛边生疮,有血出。又气痔,大便难而血出,肛亦出外,良久不肯入。

诸痔皆由伤风,房室不慎,醉饱合阴阳,致劳扰血气,而经脉流溢,渗(乞荫反)漏肠间,冲《养生方》云∶忍大便不出,久作气痔。

《龙门方》云∶一曰肿生,息肉状,如枣核,孔有脓血,名曰雄痔;二曰孔旁有疮,内引孔名曰过多痔病禁忌∶《千金方》云∶禁寒冷食、猪肉、生鱼、菜、房内。病瘥之后,百日今通房内。

又云∶通忌 菜。

《极要方》云∶禁肥肉生鱼。

可食物∶《千金方》云∶得食干白肉。

《葛氏方》云∶作鲭鱼脍姜齑,食之多少任人。

《食经》云∶榧实(主五痔);鲷(主去痔虫);蠡鱼(主五痔);海鼠(疗痔为验);竹笋(主五《本草》云∶羊蹄主痔。

《拾遗》云∶鲫脍治赤白利及五痔。

《疗痔病经》云∶佛告阿难陀,汝可谛听。此疗痔病经,读诵受持系心勿忘。亦于他人广为齿受悉皆干燥、堕落、销灭,必瘥无疑。皆应习持如是神咒。即说咒曰∶怛侄他,阿烂帝,阿烂逮,室利 ,室里继,室里继,磨羯失质三婆,跋都婆诃。

《短剧方》五痔散,治酒客及劳损伤冷,下部中有旁孔,起居血纵横出者,及有肉者方悉主赤小豆(四分,熬) 蜀黄 (二分) 蜀附子(一两炮) 夕药(二分) 白蔹(一分) 黄芩(二七物,捣末下筛,以酒服方寸匕,日三,止血有验。

又云,治谷道痒痛痔疮槐皮膏方∶槐皮(五两) 楝子(五十枚) 桃仁(五十枚) 甘草(二两) 当归(二两) 赤小豆(二合) 白七物, 咀,以猪膏二升煎令白芷黄,药成,绞去滓敷之,日再三,良。(今按∶《极要方《千金方》云∶五痔有气痔,温、寒、湿、劳即发。蛇脱主之。牡痔,生肉如鼠乳,在孔中肠筛五又云∶治痔下部出脓血,有虫旁出孔窍方∶槐白皮一担, ,纳釜中煮,令味极出,置木盆中,适寒温,坐其中,欲大便状,虫悉出,又云∶五痔方∶涂熊胆,取瘥乃止。神良,一切方皆不及此方。

又方∶煮桃根洗之。

《僧深方》治痔神方∶槐耳为散,服方寸匕,亦粉谷道中,甚良。

《录验方》治痔方∶白蜜涂之,有孔,以纳孔中。张温表上使蜀所得也。

又方∶煮槐根洗之。

《耆婆方》治人下部热,风虚结成痔,久不瘥,令人血下、面黄、瘦无力方∶白饧糖,但少少空腹食,瘥乃止。若是秋月弥宜。

《集验方》治痔方∶生槐皮(十两,削去上皮)一物熟捣,丸如弹丸,绵裹之,纳谷道中。

《极要方》云∶疗痔神方∶鳢(公)鱼三头,破腹取肠,炙少许令香,以绵絮裹之,纳谷道中。一饭,虫当出。食鱼肠更《葛氏方》治患肠痔每大便恒去血方∶常服蒲黄方寸匕,日三,须瘥止。

《医门方》疗五痔下血不止无问冷热者方∶黄 (十二分) 猪后悬蹄(十四枚,炙) 发灰 青布灰 绯布灰(各二分) 本(五分) 大蜜丸,空腹饮送三十丸,日二,加至知为度,甚效。

《救急单验方》疗五痔方∶五月五日,取苍耳茎叶阴干,末,水服二方寸匕,日三。

又方∶牛角鳃烧末,和酒服方寸匕,日三,秘验。

《传信方》疗野鸡方∶上,以槐枝汤洗痔上,便已,艾灸上七壮,以知为度。

王及充迁安抚到官,乘骡(吐禾反)马入骆谷数日。而宿有痔疾,其状如胡爪贯于肠,热如火为槐汤洗一时出

治九虫方

《病源论》云∶九虫者,一曰伏虫,状长四分;二曰蛔虫,长一尺;三曰白虫,长一寸;四曰为《承祖方》云∶九虫丸治百虫方∶牙子 贯众 蜀漆 芜荑 雷丸 橘皮凡六物,分等,捣筛,蜜丸如大豆,浆服三十丸,日二,令虫下。

又云∶九虫散∶(古溉反)芦(二两,炙) 贯众(一两) 干漆(二两,炙) 野狼牙(一两)凡四物,下筛,以羊肉羹汁服一合,日三匕。

治三虫方

《病源论》云∶三虫者,长虫、赤虫、蛲虫也。犹是九虫之数也。长虫,蛔虫也,长一尺,也,疽(七余为。

《极要方》治三虫方∶取茱萸东行根大者,长一尺,麻子八升,捣之,细削茱萸,以八升酒合渍一宿,布绞去滓,之虫不下。

《葛氏方》治三虫方∶捣桃叶绞取汁,饮一升。

治寸白方

《病源论》云∶寸白者,九虫内之一虫是也。长一寸而色白,形小扁。因腑脏虚弱而能发动又云∶食生鱼后即饮乳酪,亦令生之。

又云∶此虫长,长一尺,则令人死之。

《葛氏方》治寸白方∶多食榧子亦佳。

又方∶煮猪血,宿不食,明旦饱食之。

又云∶浓煮猪槟榔,饮三升,虫则出尽。

又云∶治蛔虫方∶用龙胆根,多少任意,煮令浓,去滓,宿不食,清朝服一二升,不过二。

又方∶捣生艾绞取汁,宿不食,朝饮一升,常下蛔。

《集验方》治寸白方∶取茱萸根,洗去土,切,一升,渍一宿,平旦分再服。取树北阴地根。

又方∶桑根白皮,切,三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宿无食,一顿服之。

《耆婆方》云∶野狼牙丸治寸白方∶野狼牙(四分) 芜荑(四分) 白蔹(四分) 枸杞(四分) 干漆(四分)上五味,捣筛,丸如完豆,服十丸。

《医门方》疗寸白方∶橘皮、野狼牙、雷丸,分等,末,可以汤服方寸匕,日一,虫当尽出。

《录验方》治寸白方∶大槟榔(二十枚,碎) 葱白(切,一升) 豉(一合)凡三物,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顿服即下。今按∶酢研雄黄,敷之。

又方∶酢研槟榔子,敷之。

又方∶研胡桃子,敷之,并食之。

又方∶芥子如上。

治蛔(胡恢反,人腹中长虫也)虫

《病源论》曰∶蛔虫者,是九虫之内一虫也。长一尺,亦有长五六寸。或因腑脏虚弱而动,涎及《新录方》治蛔心痛发吐水方∶取楝树东南下根不露者,切一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服七合。十里久更温余者服者。

《广济方》云∶治蛔虫寸白方∶取酸石榴根,切,二升,入土七寸东引者槟榔十枚,碎,切,水七升,煮取二升六合,绞去《录验方》治蛔薏苡汤方∶薏苡根二斤,洗,细切。以水七升,煮得三升,先食,尽饮之,人弱老分二服之,一宿蛔悉

治蛲(如消反,腹中虫也)虫方

《病源论》云∶蛲虫者,犹是九虫内一虫也,形甚小,如今之蜗牛状。因腑脏虚弱而致发动无不《极要方》云∶疗长虫赤虫寸白方∶薏苡根,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二服。(今按∶《新录方》∶薏苡根二斤。)《范汪方》治蛲虫方∶楝实,淳苦酒中再宿,以绵裹之,塞谷道中,令入二寸,日易。

《录验方》治蛲虫在谷道中痒或痛方∶附子 干姜 芦茹 蜀椒(各二两)捣筛,绵裹,纳谷道中,不过再敷,良。

《新录方》治病蛔虫或攻心痛如刺口吐清汁方∶捣生艾,绞取汁,宿勿食,清朝饮一升,当下蛔。

又方∶取楝木根,锉之,以水煮令浓,赤黑色,以汁合米,煮作强麋,宿勿食,清朝食之,又方∶薏苡根二斤,细锉,水七升,煮取三升。分再服。亦可以作糜。

同类推荐
  • 法界宗五祖略记

    法界宗五祖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弥沙塞羯磨本

    弥沙塞羯磨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玄沙师备禅师语录

    玄沙师备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Returning Home

    Returning Hom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百喻经

    百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津门迷案

    津门迷案

    在民国时期,北方天津意大利租界一个不人为知的离奇案件。揭示出了一位地下党的情报员和那激动人心,隐蔽战线的难忘经历。
  • 保越录

    保越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君生欢喜

    君生欢喜

    她叫欢喜,是欢喜娘取得,希望欢喜可以欢欢喜喜的生活。却在十六岁那年,一切都变了变得不一样了,是福是祸,旦夕祸福。
  • 巅峰修神

    巅峰修神

    他拥有亘古罕见的体质,霸道强悍的功法,突破凝气、结丹、化元、通神、渡劫、封神,六个境界中无人能敌;他温柔、幽默,有时还会没心没肺,从不缺对手,却总能轻松来去,正所谓:各方敌手论强弱,有他笑看在云端!
  •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员工励志版)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员工励志版)

    转型时期的智慧全书,危机年代的成功宝典。困难面前,信心就是力量,展望未来,坚定必胜信心。“心暖则经济暖”,企业发展不怕金融危机,就怕信心危机。信心是带我们走出困境,迈向成功的力量。
  • 食味生仙

    食味生仙

    修界修士大概分两类,一类人纯粹苦修,尽量不借助任何外力,一类不忌法门,只要无愧于心,喝酒吃肉丹药法宝我全都要。作为一个厨修,姜莫不但想征服后一种修士的胃,更想让前一种修士对着她的食物喊“真香!”
  • 剑经

    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乡村教师花晓桃

    乡村教师花晓桃

    新书开坑,这个是一个短篇故事,讲述的是去乡下任教的女教师花晓桃的故事
  • 傍

    一个青年才俊的“杯具”故事。江少杰生而无父,出身卑微,良好的教育并没有给他提供一个公平的奋斗平台。为了生存,为了给相依为命的母亲治病,这个满怀美好人生理想的乡村教师傍上女富豪,从而傍上永不回头的欲望:极尽所能地弑父淫母,杀害胞弟,还把黑手伸向亲妹妹,绝情抛弃恋人的同时复制了儿子的幼年失怙……诱使江少杰走上不归路的,是难以填满的欲壑!
  • 总裁的甜心妻子

    总裁的甜心妻子

    她为了报复自己的父亲与他签下不平等合约!他强势的欺压、怀疑,背叛。让她一颗心逐渐冰冷她决定奋起反抗,势必要让这个男人吃到苦头。没想到.....“你放开我!”她面红耳赤只是他怎么也不放手!男人一愣,在她耳边轻笑一声,沙哑撩动人心“你睁大眼睛看清楚,我刚刚跑步回来,身上穿的是运动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