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5400000003

第3章 辨寒热脉证

寒热之为候有风湿。有疮疹。有宿食。有惊动。皆能发寒热。须要别论。以无令误也。病患发热恶寒。脉缓者。名曰感风。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儿洒淅恶寒。毛耸身厥者。发大热。

脉急弦者发惊。病患恶寒而振。反发热。 然汗出而解者。瘟病也。病患寒栗鼓颔。反发热。汗流而解。反复必期时者。

为疟疾也。发热恶寒。身振栗而无汗。面红尻冷者。为痘疹。脉紧者。必发惊。儿发热呕乳。面红神昏。睡则惕跳者为客忤也。儿身热腹满。必吐乳。脉滑而实者为食饪所伤。发惊。儿发热啼哭。缓急交作。握拳啮齿者。为腹痛也。儿发热有时。其热睡则益盛者。以虫动所致也。儿微热啼号呕乳发作。肌肤渐甲错者。为缺乳也。病患脉细而数或渴或溏。

元真昏晦身热郁郁。睡反益剧者草果饮主之。

草果饮方草果(三分) 槟榔(五分) 柴胡(一钱) 黄芩(三分) 小连翘(五分) 生姜(三分) 大枣(二枚)上七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儿身体微热。若 乳。反气力如故者。为交奶。必发疹也。儿热郁。

必发口疮。如疳热痢热。发走马疳。医须要屡视其口内也。儿发热恶风。鼽嚏鼻塞。若咳喘吐乳。若微搐。夜卧不安者。

惺惺散主之。

惺惺散方人参(二分) 白术(三分) 茯苓(五分) 桔梗(五分) 天花粉(三分) 细辛(二分) 薄荷(一分) 甘草(三分)上八味 咀。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儿 病者。乃饮母 乳所致。宜逐疳汤。

逐疳汤方青皮 茯苓(各一钱) 白术 使君子 红曲(炒,各五分) 甘草(三分)上五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儿交奶伤。与五香汤。发 者。与犀角消毒饮。恶寒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桂枝(二分) 芍药(一钱) 甘草(三分) 生姜(二分) 大枣(二枚)上五味 咀。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适寒温分服。须臾 热稀粥。以助药力。温敷令汗出。若不汗更服。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葛根(五分) 麻黄(三分) 桂枝(二分) 芍药(五分) 甘草(二分) 生姜(二分) 大枣(二枚)上七味 咀。以水一升。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合。去沫。内诸药。煮取七合。去滓温服。将息及禁忌。伤寒身热。

睛不了了。致 血。若发惊。是以阳气重故也。伤寒脉浮紧。无汗反致 者。欲解也。宜麻黄汤主之。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方麻黄(五分) 桂枝(三分) 甘草(二分) 杏仁(八个)上四味。以水二升。先煮麻黄。减五合。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去滓温服。复取微似汗。如桂枝法将息。大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大青龙汤方麻黄(二钱) 桂枝(五分) 甘草(三分) 杏仁(八个) 生姜(三分) 大枣(三枚) 石膏如弹丸大。

上七味。以水二升。先煮麻黄。减五合。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去滓温服五合。取微似汗。若不汗。再三作剂。汗出多者。停后服。伤寒阳且证医服阳且汤。尚不汗者以气运未适故也。须续服前方。后得气运适者。肌肉即和谐。

仍汗出也。大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伤寒六七日。

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加桂枝汤主之。伤寒五六日。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

或咳者。与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方柴胡(一钱) 黄芩(五分) 人参(三分) 甘草(三分) 半夏(一钱) 生姜(三分) 大枣(三枚)上七味。以水二升。煮减七合。去滓再煎。取一升。分温服。大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燥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猪苓(五分) 泽泻(五分) 茯苓(三分) 桂枝(三分) 白术(五分)上五味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七。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消汤主之。潮热郁郁。呕不止。小便赤者。柴胡加芒消汤主之。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脉滑。肌肤大热。反大便溏。小便白。

此为真热假寒候。宜白虎汤主之。大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下之则愈。

大柴胡汤方柴胡(二钱) 黄芩(五分) 大黄(五分) 芍药(一钱) 半夏(五分) 生姜(三分) 枳实(五分) 大枣(二枚)上八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再煎。分温服。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

与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方大黄(一钱) 甘草(五分) 芒消(五分)上三味 咀。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消。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

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更莫复服。

小承气汤方大黄(一钱) 浓朴(四分) 枳实(五分)以上三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此为实也。宜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大黄(一钱) 浓朴(四钱) 枳实(五分) 芒硝(三分)上四味。以水二升。先煮二物。减五合。去滓。内大黄。煮取一升。去滓。纳芒硝。更上火。微一两沸。分温再服。

病位于开者。桂枝汤所适也。位于阖者。承气汤所适也。位于枢者。柴胡汤以和之。病患振寒大热。流汗而解。三日若四日。再三发作如故。此为温毒所致。宜达元饮主之。

达元饮方槟榔(五分) 浓朴(五分) 知母(三分) 芍药(五分) 黄芩(三分) 草果(三分) 甘草(二分)上七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石膏汤方竹叶(七叶) 石膏(五分) 半夏(五分) 人参(三分) 甘草(二分) 粳米(三分) 麦门冬(五分)上七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病患脉微弱。而气逆面红。小便难。时时呕。不食者。犀角辰砂汤主之。

犀角辰砂汤方茯苓(一钱) 犀角(五分) 辰砂(三分) 食盐(二分) 生姜(三分)上五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大阳病。二三日。振寒而汗出。一身凉和。反脉弦紧。此为疟疾也。

大阳病。热忽退。身凉。头痛未歇者。为疟邪也。病患恶寒。脉数而弦。腕冷如灌水者。必疟疾也。柴胡干姜桂枝汤主之。

柴胡干姜桂枝汤方柴胡(五分) 黄苓(三分) 半夏(五分) 桂枝(三分) 干姜(二分) 生姜(二分) 人参(二分) 大枣(二枚) 甘草(二分)上九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疟病。必振寒。而发热。 作难愈者。食 鱼为妙。附子摩散主之。

附子摩散方附子(一块,去皮)上一味。研如泥。醋调。发前一时。敷脊骨自验。疟疾。若温病。虚羸少气。气逆欲吐。小便必赤。若足热。此为余热未解。宜竹叶石膏汤主之。疟病夜发者法出血中之邪。宜桂枝加桃仁当归汤若欲截邪者。斩鬼丹主之。

斩鬼丹方黄丹(研) 独头大蒜(研如泥)上二味。同捣为丸。发日五更。以水五合。服一钱匕。伤寒。若瘟疫。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 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柴胡(五分) 桂枝(三分) 干姜(三分) 栝蒌根(三分) 黄芩(三分) 牡蛎(三分) 甘草(二分)上七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再煎。二三沸。分温服。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

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方甘草(五分) 附子(三分) 白术(五分) 桂枝(三分)上四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三服。风湿在表者。开鬼门。在里者。洁净腑。宜渗湿汤。

渗湿汤方仙遗粮(二钱半生半炒) 茯苓(一钱) 黄柏(黑炒三分) 生姜(三分) 大枣(二枚)上五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佳。慎不可以火攻之。

麻黄加术汤方麻黄(五分) 桂枝(三分) 甘草(二分) 杏仁(七个) 白术(五分)上五味。以水二升。先煮麻黄。减五合。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去滓温服。复取微似汗。皮水为病。四肢肿。

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防己茯苓汤方防己(一钱) 黄 (五分) 桂枝(三分) 茯苓(一钱) 甘草(二分)上五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阳明病。发热汗出。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

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汤主之。

茵陈汤方茵陈蒿(二钱) 栀子(一枚) 大黄(五分)上三味。以水二升。先煮茵陈。减五合。内二味。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小盒饭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

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茵陈五苓散主之。

茵陈五苓散方茵陈蒿(一钱) 五苓散(一钱)上二物。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一身尽黄。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生萝卜取之。诸病黄家。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热在里。当下之。以汗解之。宜桂枝加葛根汤。欲下之。宜大承气汤。夏热所伤。

头痛身热。脉微浮而小便如血。宜黄连香薷饮主之。

黄连香薷饮方香薷(三分) 浓朴(五分) 黄连(三分) 白扁豆(五分炒) 甘草(二分) 生姜(三分) 大枣(三枚)上七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大阳中热 足也。脉浮而渴。若睡中微搐。若小便涩者。五苓散加辰砂三分服之。夏月伏热烦渴脉微数。若泻黄者。大顺散主之。

大顺散方桂枝(四钱) 杏仁(四钱) 干姜(四钱) 甘草(二钱)上四味。捣研筛。每服一钱七。以白饮服。儿体羸弱。少气力。适感触夏热客邪食真遂飧泄。而脉微弱者。解暑补真汤主之。

解暑补真汤方黄 (五分,蜜炒) 参叶(三分) 甘草(三分) 五味子(十个) 麦门冬(五分) 黄连(二分) 茯苓(五分) 白术(三分) 陈皮(五分)上九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暴卒腹痛。若霍乱吐泻。四肢厥者。宜藿香饮。

藿香饮方藿香(三分) 木香(三分) 益知(三分) 白术(三分) 木瓜(三分) 食盐(二分)上六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身热焰焰。烦渴舌焦。脉滑而数。小便如血。宜白虎加人参叶汤主之。

喝病身热。烦闷大渴。少气倦怠。或霍乱昏眩。吐泻冷汗者。湿霍乱也。不吐泻者。此为干霍乱。难治。紫霜丸服之。

伤寒若中喝。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四逆汤方附子(三分) 干姜(三分) 甘草(三分)上三味 咀。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再服。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面赤色。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方甘草(五分) 附子(五分) 干姜(五分)上三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身体暴厥。以阴阳难顺接故也。若脉滑而厥者。

热厥也。宜白虎加桂枝汤。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萸汤方吴茱萸(五分) 人参(五分) 生姜(五分) 大枣(二枚)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温服。病患奄忽而厥者。发大热。前热者后必厥。厥剧者热亦剧。厥微者热亦微。

紫霜丸导之。病胸腹硬痛。额汁出。四肢厥寒。此为食厥。宜急吐之。发汗若下之。阴虚阳暴绝。病仍不解。烦燥者。

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逆汤方茯苓(五分) 人参(二分) 甘草(二分) 干姜(五分) 附子(五分)上五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伤寒脉浮。身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

以复其阳甘草干姜汤方甘草(三分) 干姜(三分)上 咀。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若四肢挛拘而微厥者。宜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芍药(二钱) 甘草(五分) 附子(五分)以上三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加蜜一匙。分温服。蛔厥者。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乌梅丸主之。

乌梅丸方乌梅(二百个)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一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炮) 川椒(四两去仁) 桂枝(六两) 人参 黄柏(各六两)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拌二千下。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十丸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臭等食。病患腹满身热。合面倦卧。其脉细数。虽腹硬不可攻之。宜柴胡平胃汤。

柴胡平胃汤方柴胡(五分) 黄芩(三分) 人参(三分) 甘草(三分) 半夏(五分) 生姜(二分) 苍术(三分) 陈皮(五分) 浓朴(五分)上九味 咀。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频频服。潮热反复。腹硬而肉脱。转属疳病。坏病也。宜消疳汤主之。

虚劳悸衄。身体微热。四肢酸痛者。当皈建中汤主之。

当归建中汤方当归(五分) 芍药(五分) 桂枝(三分) 生姜(二分) 甘草(三分) 大枣(二枚)上六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三合。日三服。气血两衰。郁火起伏。胸硬腹弱。少气悸动。兼主眼目不了了者。宜枸杞凉肝汤。

枸杞凉肝汤方枸杞 浓朴 香附子(各一钱) 茯苓(二钱) 黄柏 甘草(各五分)上九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羸瘠之气。腰腹拘急。四肢沉重。咽干唇燥。面颜少色。二脉不足者。

黄建中汤主之。身热发作。气血消烁。若烦渴。真热假热。俱既济汤主之。

既济汤方生地黄(五钱,捣碎) 黄连(五分)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若渴剧者。冷服真热加石膏。假热加人尿。谵语加辰砂。身体血燥。

暮时潮热。吸吸咳喘。喉内痰响者。鹿角菜汤主之。

鹿角菜汤方鹿角菜 鳖甲 牛皮消(各二钱) 犀角(五分) 竹菇(三分) 甘草(三分)上六味。以水一升。煮五味。减三合。去滓内犀角。搅调分温服。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

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方茯苓(五分) 芍药(五分) 生姜(三分) 白术(三分) 附子(三分) 上五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

麦门冬汤方麦门冬(五分) 半夏(五分) 人参(三分) 甘草(二分) 粳米(五分) 大枣(三枚)上六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分温服。大热口焦。谵语欲死者。极于阳也。厥冷郑声。须悸欲死者。极于阴也。

病属阴。脾气衰弱。口内干燥。呕而不食。其舌恰如鸟肉。名曰濡舌。试以芡实汤主之。

芡实汤方芡实(微炒,五分) 参叶(三分) 莲蕊(五分)上三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加姜汁服之。伤寒若痢疾。虽客热稍解。其脾气遂失营运。食饮不思者。

当含嚼桐断令以延胃气也。病发于阳。引日者。多佳兆也病发于阴。引日者。多恶候也。病自外动者。候在于鼻也自里动者。候在于口也。病患体羸脾衰。脉微弱。食饮难进者。宜萝卜粥。

萝卜粥方陈米(不拘多少) 萝卜(去皮研作泥等分)上二味。先以水煮陈米。作稀粥。内萝卜。调和。再上火。四五沸。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重语也。剧者撮空循衣。此为气血两败也。养荣汤主之。

养荣汤方人参(三分) 黄 (三分) 麦门冬(五分) 五味子(五分) 当归(五分) 地黄(五分) 甘草(三分)上七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服。虚逆者。加人尿。厥冷者加附子。病患烦苦。忽断食者。尚可治。无烦苦渐失食者。虽今少食。不可治。儿腹癖胸满。小便如米泔。其脉紧弦细数。或能食。反羸瘠者。不可治。儿骨蒸潮热。

颈细腹大。眼睛无神。足跗微肿者死。蛔厥惊呼。烦渴而昏沉。试捻之。仍不醒者。为死候也。厥冷烦渴。面赤吐利不休。小便如血者。不可治。病态随时变动。假令朝剧暮安。若胸胁挛急。剧则四肢厥冷。此为痫厥也。四逆散主之。

柳肝加胶饴散亦主之。

四逆散方甘草 枳实 柴胡 芍药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或加胶饴。搅调服之。病患体瘦。脉微面郁赤。如醉状。四肢冷。咂口捻衣。此为阳绝也。病患身热。饮食不能。反欲饮酒者。少少与饮。但勿令意极也。诸病解后。脾气必衰弱。要慎饮食。

若妄饲者。致食复。夏月腹痛。烦燥。若暴泄。身忽厥。反眼跳动。元阳欲脱者。为直中。灸之。阳复者生。不复者死。

之为恙。多脱症。须要春夏交。服健脾剂。此谓豫防。何以论之。曰 病必发于吐泻故也。食厥。腹痛剧者。必反复颠倒。脉结欲死者。要吐泻。宜紫霜丸主之。暴泄忽厥。脉微额汗出者。灸天枢涌泉。厥不还。脉不鼓。反微喘者死。

病患烦动。大汗出。脉阴阳俱盛者死。体羸食减。脉阴阳俱虚。身热不解者死。诸病劳复二三。若自复。若击天和者。

俱不可治。病患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体形不仁。乍静乍乱。此为命绝也。

同类推荐
  • 妙法莲华经马明菩萨品

    妙法莲华经马明菩萨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Life Is A Dream

    Life Is A Drea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游雁宕山日记

    游雁宕山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逸老堂诗话

    逸老堂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宗范

    宗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游戏竞赛趣味百科(趣味智力测验百科)

    游戏竞赛趣味百科(趣味智力测验百科)

    本套丛书最大的特点是,标题提问简单明了,正文讲述精炼扼要,一问一答,相得益彰,详略得当,通俗易懂。正文还有趣味小版块,是对主要内容的适当补充、引申、扩展、点评、启发和引导等,用以开拓思维和引导知识,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本套丛书涉及到少年儿童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一套小小的百科全书,非常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和收藏。
  • 三国弑

    三国弑

    兴汉室,振华夏。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血染黄沙万里,论今朝仍是汉土江河…其父刘虞兵败,公孙瓒得势猖狂,看我如何力挽狂澜,收猛将,笑沙场……
  • 时光依旧那么好

    时光依旧那么好

    “如果樱花掉落的速度是每秒5厘米,那么两颗心需要多久才能靠近。”往后时光不知如何,但惟愿时光依旧那么好,至此而已。
  • 美食猎人

    美食猎人

    一本冲着黑暗大陆而去的正常向全职猎人同人。 —————— 新书:海贼之祸害。已完结小说:火影之祸害,刀剑神域之活下去,海贼王之漫漫长路。
  • 情不由己

    情不由己

    我独自呆坐在这灯光昏暗的陌生的小屋里。远处是震天响的春节爆竹声。昨天,我强作笑脸和全家人共度除夕,然后告诉他们,此后的三天我要和他一起出去玩。父母做出开明的样子,但还是忍不住问了去哪儿......
  • 李清照的红楼梦

    李清照的红楼梦

    曹雪芹和自己的家人难道有如此深仇大恨?非要一一揭露自家老底。李清照和《红楼梦》,一个宋一个清,能有什么关系?两者之间的巧合,难道真的只是巧合吗?还历史一个真实的曹雪芹,还世人一部真正的《红楼梦》。
  • 毒妃谋权

    毒妃谋权

    本文1v1,强强联手!丧嫁,卫家有女伊墨,端庄贤良,秀外慧中,与轩王天作之合,赐婚!一旨诏书昭告天下,从此她卫伊墨成为名满天下的轩王王妃。大婚之日,火红嫁衣加身,她眉眼淡漠;十里红妆,手捧夫君灵位拜堂,她端庄从容;新婚次日,下人欺辱,她以雷霆之势恶惩霸奴;宫廷高台,生死一线,她翻手为雨覆手乾坤!
  • 星际女王之首席指挥官

    星际女王之首席指挥官

    当军中首席指挥官的林浅死后重生在一个勾引自家天才哥哥不成,而傻不拉稀的自杀的少女身上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场景?“你死了没有?没死的话就给我滚起来,就算是死了,我也不可能看上你!”毒舌三哥楚夜霆鄙夷的看着沉默的打着点滴的少女身上,说出的话是一点也不留情。“妹妹,你知道‘羞耻’这两个字怎么写嘛?虽然我们不是亲兄妹,但你这样的行为会让二哥觉得很困扰,传出去的话,也会让人质疑二哥的审美观。”温柔腹黑的二哥白洛羽语带讥诮的‘温和’宽慰阳台上晒着太阳的少女。“凌浅,滚这个家!”冷酷少言的大哥凌天华站在少女的门口,看也不看房间,冷冷的下着逐客令。也因此根本就没有瞧见房中少女早就已经打包好了的一个小箱子。。。。。。。。以全新的身份重返前生就读的军校,当她重新穿上那身军服,她将如何再次的站上前世的高峰?军校再次相遇三位天才哥哥,凌浅傲气的扬起下颚,不屑的撇嘴!“天才?今天我就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做真正的天才!”面对从前对凌浅不屑一顾的人,逐渐改变的态度,渐渐深邃含着不知名情愫的眼神,周围越多的狼群,凌浅将如何的选择?令人惊叹叫绝的独立应变能力,让人不得不臣服的领导指挥能力。逐渐显露其自身才华的凌浅,成功的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也很成功的让人联想到了那芳华早逝的天才指挥官林浅,而其中有着狐狸之称的联邦海陆空三军总帅艾格·费拉蒂斯最甚!艾格·费拉蒂斯,凌浅前世的顶头上司,一直对她怀有独占心思,也是最熟悉她的人。“凌浅?林浅?这两者之前是不是有什么关系?”。。。。。。【精彩片段】“你一穿上这身军服就变得很危险!”某只狼看着女人一身英挺的军装,摸着干净的下巴,最后得出结论点头道。凌浅抚了抚身上的军装,淡定的转身,扬起下巴,像个高傲的女王一般的说道:“不喜欢?滚吧!”某只狼脸上的表情一变,一转眼就变成了哈巴狗一般,隐隐的还能看到一只巨大的尾巴在不断的摇摆。“不要,我最喜欢浅浅穿这身军装了,好看,有气魄,迷死人了!”凌浅嘴角微微抽了抽的看着面前善变的狐狸狼,果然是狐狸。。。。。【强强联手】+【诱宠傲娇猫咪女主】+【女王气场】=首席指挥官凌浅
  • 爱上已婚女人

    爱上已婚女人

    今天跟往常一样,姜然午觉睡醒后,悠闲的煮了一杯咖啡,想让它涩涩的苦味唤醒身上每一个昏睡的细胞,随手拿起遥控器,漫无目的的随意乱播了一统,看看时间妞妞差不多该放学了。拿起车钥匙悠闲的渡出了家门。妞妞在她们这个城市一家私立幼儿园,这所幼儿园设施环境以及教师都是一流的,当然,收费也是一流的。她们一周只休息一天。早晚接送妞妞时,幼儿园附近的车位,是最令姜然头痛的事了。转了近两圈,才发……
  •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