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2700000050

第50章 抨叶医论选辑(24)

昔有某公,谓治疗湿温,当先以燥湿之药,使之化燥,然后一下而愈,此行险徼幸,而吴鞠通三仁汤之遗法,以冀一中之术也,以旧说言之,则湿固宜燥,温亦宜清,燥湿清温,无能偏废,徒用燥湿,则病随药变,足以速神昏站语之驾,此治术之下驷也,予于湿温之治,粗有所得,异日当别为专篇以论之。关于温病之讨论,至此暂告一结束。

温病问题,为近百年来争执之焦点,其学说之庞杂凌乱,足以炫人耳目,尤妙在叶吴孟英诸君,以内经仲景之温病学说,与己之温病学说,扰混一起,如油入面,不可复别,而叶吴之学说,转以内经仲景为护符,吾着笔之初,发愿欲将此纠缠不清之间题,澈底解决,以内经仲景之温病,还之内经仲景,以叶吴孟英之温病,还之叶吴孟英,抽茧剥蕉,逐层揭去,而叶吴之真面目,乃水落石出,而无从掩饰,然后其是非可得而评焉,伏气新感,其说凿空,以寒温为伤寒温病之鸿沟,亦为郢书燕说,温热家以为伤寒温病,绝对不同,吾则并时行之界线而破之,吾自信解决温病上之各种问题,寻根究底,亦有相当之魄力,惟学识谫陋,必多谬误,海内贤达,幸加指正,吾著此书竟,吾深感先哲时贤饷遗我之厚,吾愿永远作荷戈执旗之小卒,为中医之学术而努力。(《温病论衡)》

柴按,此篇对叶派治术之批评,主要集中于二点:1、谓治温热病要以撤热为第一,撤热才能保阴,而叶派治温病,撤热不力。2、谓轻清疗法作用轻微,如治肺胀,不及麻杏石甘、越婢加半夏诸力显的有力量。热病应以撤热为主,还是应以养阴为主,这一问题,应辨证而定,不可一概而论。但在侈谈壮水制阳,泛用养阴退热的历史条件下,强调撤热之重要性,有针砭时弊之作用。至于轻清疗法(如银翘、桑菊之类)不足以治大病(如脑炎之类),这是不可否定之事实。惟谢氏认为叶派的轻清疗法对肺胀亦作用轻微,则与杨则民等人意见相一致,值得参考。

评温病条辨

近有淮阴吴鞠通先生,名瑭,著《温病条辨》一书,宗叶氏大意,从河间分三焦立法,引经正名,分析伤寒温病之异,多有发明,其提纲云,“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此即叶氏所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之旨也。但将风温、温热、瘟疫、冬温,并为一类,而日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不恶寒而渴者,均主以银翘散。以瘟疫改作温疫,仍古体也。又谓吴又可瘟疫论未善,而达原饮一方,过于削伐甚谬。予按此论,不能允当,若又可立法虽偏,其达原饮一方,犹为恰当,不可非之。何故?盖风温为轻清之邪,从皮毛口鼻而入,鼻为肺窍,皮毛肺之合也,故肺先受伤。人感虚风贼邪,而当温暖之候,即成风温之病,四时皆有,温重即热病也,故如温热冬温等名,皆可以风温二字括之,不必另分名目,以省繁惑。惟春为风木司令,而气候温暖,故风温较三时为多耳。若瘟疫一证,由五运六气,主客流行,克贼偏驳所致,如六元正纪大论所云,辰戊卯酉丑未巳亥等岁,或云民厉温病,或云厉大至,民善暴死等,即后世所称瘟疫也。古无瘟宇,温瘟同义。所谓厉者,状其气之凶暴,病之危速,或因秽污之气,与时令之邪,蕴酿而成,故方书又有温毒之名,亦即温厉之意,日毒日厉,总形其邪之恶耳,是以瘟疫一证,病势甚重,初起即厚苔满舌如粉积,邪伏募原,盘踞深固,须达原饮,始能开其浊结,使之传化,故又可有九传之说,历叙证状甚明,而与风温大有不同,非轻药玩宜,且叶氏所云温邪犯肺,正指风温而言,故肺先受伤,今观银翘散方,亦轻清开肺治风温之药,以之治瘟疫,则病重药轻,疫邪结于募原,而用开肺之法,则病深法浅,皆非所宜矣。况桂枝汤,本治风寒之方,用治风温,已不甚合,若瘟疫初起,或有恶寒,多因浊邪内结,营卫气壅,表阳不宣之故,即使外有微寒,而以达原饮开其内结,使营卫气通,内邪外达,则微寒亦散,恶寒自除,岂可用姜桂之辛热,更助热邪步甘芍大枣之甘温,反壅气机乎,可知桂枝银翘两方,均不可以治瘟疫,斯则鞠通辨证未清,立法不当,非又可之方不善也。又上焦篇,化斑汤下方论之后曰,按吴又可有托里举斑汤,不言疹者,混斑疹为一气也,考温病中发疹者,十之七八,发斑者,十之二三,盖斑乃纯赤,或大片,为肌肉之病,疹系红点高起,麻、瘄、痧皆一类,系血络中病也。观此,益见鞠通将瘟疫风温,混而不辨,并非又可不分斑疹也。盖风温以轻清之邪,伤肺家轻清之脏,故初起发热、咳嗽、喉痛、胸痛、颅胀,皆清邪在上也。舌无苔,或有微薄黄白苔,而内无浊结也。如邪郁不解,热入血络而成疹子,疹者,手太阴肺病也。若再不解,则逆传心包,而变神昏痉厥之危证矣。以其邪由肺入,虽传心包,热在血脉,与胃之主肌肉者无干,故风温之邪,但有疹而不成斑也。若瘟疫者,秽浊之邪,客于募原,募原在肺之下,胃之上,故舌苔厚滞,以浊邪壅蔽胃口,胃热郁而成斑,故斑为足阳明胃病也。如募原之邪,由肺外达,则其结已开,邪已化,必作汗而泄,故瘟疫之邪,但有斑而不成疹也。吴又可所论瘟疫,以未见有疹,故不言疹,并非将斑疹相混也。如果瘟疫,又兼风温,则斑疹互现,偶或有之,然募原在里,邪结募原,须用重药,以开里结,则表气亦通,斑化而疹自消。倘用轻药,清肺治疹,则里结不开,疹亦难化,非其法矣,若风温之邪,不兼内浊,非瘟疫证,则发斑者,十无一二,故鞠通言温病发疹,十之七八者,实为风温,而非瘟疫,岂得与又可之论相混哉。又可混称一切温病为瘟疫,是指鹿为马,鞠通又将瘟疫作风温而治,是指马为鹿,其失均也。且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以伏寒化热,乘春阳上升而发为温病,故名春温。仲景所云,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是也。以其内热,故初病即渴,以邪非外感,故不恶寒。与风温之邪,由外感者,又为不同,鞠通亦不辨析论治,各证原流未清,故立法不能尽当也。

又上焦篇,论湿疟一条曰:骨节烦疼,时呕,其脉如平,但热不寒,名曰温疟,桂枝白虎汤主之。此虽本于金匮之文,但其自注云,阴气先伤,阳气独发,故但热不寒,令人消烁肌肉。又次条论痹疟日,但热不寒,或微寒多热,舌干口渴,此乃阴气先伤,阳气独发,名曰瘅疟,五汁饮主之。以上两条,一论温疟,一论摩疟,乃同云阴气先伤,阳气独发,两证无所区别,互相牵混。按内经曰,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名曰温疟。又曰,阴气先伤,阳气独发,故但热而不寒,令人消烁肌肉,名曰瘅疟。是温瘅两疟,因既不同,现证各异,而有内伤外感之分。金匮论瘅疟,文与内经同,论温疟,稍有简异,亦不与瘅疟牵混。盖内经论病源,金匮论治法,文虽不同,意不相远,鞠通将瘅疟经文,作温疟注解,两证牵混不分,岂未读内经疟论耶。又如下焦篇有一条云,秋湿内伏,冬寒外加等语,牵引经文作证,尤乖义理,予另有素问辨疑一篇,再请明者鉴定何如。

再按鞠通云,“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故立银翘散为主方。又可论瘟疫,邪结募原,故制达原饮为主方。此如仲景之论伤寒,脉紧无汗,主以麻黄汤,脉缓有汗,主以桂枝汤,盖邪既不同,感有深浅,而方药之轻重各异也,夫风温为轻清之邪,伤肺家轻清之脏,故从手太阴始。瘟疫为秽浊之邪,故伤胃口,而结于募原,因胃为水谷之海,浊味所归也,鞠通既云从手太阴始,是论风温之证矣,银翘散皆轻清之药,是治风温之力矣,乃将瘟疫并为一类,而议吴又可之非,则不自知牵混之误,反论他人短长,盖亦疎矣。

或问募原,在胃之上口一说,请细悉之,以定其处,否则恐认隔膜为募原。答曰:详原字之义,似指躯壳内空阔处也,因其空阔,故能蓄邪。经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则空阔处,无过上焦肺胃之间,以其蓄积阳气,而无浊滓所聚,故云如雾,而又称气海也,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肠胃之间,募原之下,小络急引,故痛。按此言肠胃之间,募原之下,则指募原在肺下胃上之间矣。又疟论云;邪气内薄五脏,横连募原。既云内薄五脏,则在躯壳以内,横连募原,犹在脏腑以外,是募原为半袭半里之界,而在肺下胃上,与膈膜逼近,由此观之,竟以膈膜为募原,似乎不可。若定谓膈膜非募原,实亦相连属也,即如风温轻清之邪,受于手太阴经,内连胸肺,则咳嗽胸闷,而无舌苔,或不妨食,若感浊邪,如瘟疫及湿温之重者,则必脘痞恶食,舌苔厚腻,以其近于胃口,故昔人谓邪入募原也。团在表里之界,故邪从中道而走三焦,则表里之药皆不宜,所以吴又可有达原饮之制,既非手太阴证,岂吴鞠通之银翘散所能治哉。况若书立说,原为明道济人起见,而理虽无穷,是非一定,故愈辩驳则理愈明,余又何敢自信,故亦广求驳正,以期大明斯道,不亦为天下后世之一助乎。(《医门棒喝初集》)

柴按:章虚谷云:“是评成于嘉庆年间至道光乙酉,适吴鞠通先生到吾绍,余将此稿托友请教鞠通先生,而鞠通竟无回报,不知其意究为然否。”余谓《温病条辨》一书,瑕疵极多。章氏为叶派中人,学术观点与鞠通大致相同,故是评之及于其不足处,不及十一。鞠通于此无言以对,似亦自识其学之有未善,故吾人决不可反不辨其瑕瑜而盲从,恽铁樵洞见其症结,但彼时废止派正嚣嚣,故恽氏恐喧宾夺主而不屑琐言之。而今其学之影响,更胜于昔,人且捧其著为经典,此所以余于叶吴之学,不能默默也。

同类推荐
  • 林灵素传

    林灵素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净名经关中释抄

    净名经关中释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乱龙篇

    乱龙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人事典掩胔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掩胔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Cabin Fever

    Cabin Fev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洪荒史书

    洪荒史书

    Ps:这本书不是普通的洪荒流的小白文,算是以我为主重新定义一下洪荒,绝对是你没看过的洪荒故事!洪荒之初,大道无情,在争夺种族繁衍的利益中,在万族争霸,争夺昌盛大运的时代里,无人可逃得过被杀戮的宿命,但每个绽放光彩的生命,都将在凋零的时刻,记录下属于自己的史书
  • 逍遥集

    逍遥集

    一个凡夫俗子闯进诗的殿堂,被那斑斓夺目的光芒刺得眼花缭乱,被古人慷慨的高歌、激愤的呐喊、委婉的吟唱和坦荡的宣泄所感染,于是喜欢上古典诗词。开始学古体诗词,写古体诗词,以为它精炼含蓄,是叙事抒情绝好的方式。用诗词来抒发一时的感受。有感则吟,临景则歌。
  • 引玉人

    引玉人

    我是爷爷从棺材里抱出来的,从那以后........你跟活人结婚,他跟死人结婚,呵呵,我跟活死人结婚!
  • 伍神

    伍神

    潇潇茫茫,存活于世间,又是为何,是为了成佛,还是成魔?佛魔终究一念之间,合十成佛,入邪为魔,入佛还是入魔……少年念念,沧海之大,人海之茫,不枉此生,终究还是成了非佛非魔……无名孤儿。王者收养。苦苦栽培。看少年苦苦修行成功逆袭为王。
  • 凤居紫禁

    凤居紫禁

    绿草如织,百花斗艳,细柳漫舞,梧桐飘香。宫墙内外,怨男痴女,明媚时光,空蹉岁月。历史的尘埃滚滚而去,依稀见到两位可亲的人,男子如玉,女子似水,正在砥砺前行,而后,一位白净的男子,蹒跚而来。。。让我们回到大明王朝,回到那个如火如荼的时代,感受大厦将倾的颓废,无奈,沮丧,感受力挽狂澜的魄力,谋略,振奋,聆听几位平民百姓的孩子如何艰难的奋斗,如何艰难的成功,如何在情与爱中艰难抉择。。。
  • 心灵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心灵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Flip-A California Romance

    Flip-A California Roma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管理越简单越好(升级版)

    管理越简单越好(升级版)

    《管理越简单越好(升级版)》主要讲述了,不懂得授权就无法走上管理的快车道。表面看来。“有为”和“无为”似乎是不兼容的,但作为工作方法来看,它们能够殊途同归。共同达到“治”的目的。定战略要求管理者要从战略上决定企业的发展,做正确的事;搭班子要求管理者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团队;立规矩是实现简单化管理的必要手段;带队伍强调选拔、管理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性。公司总是要一天天成长,在这个过程中,老板的行为就一定要发生变化。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由管事逐步过渡到管人。《管理越简单越好(升级版)》引用了丰富的管理理论和大量的事例,说明了“简单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相信读者朋友读后,一定会有所帮助。
  • 烽火佳人

    烽火佳人

    一段关于战国争霸、一段牵扯江湖恩怨、一段不乏儿女情长的故事。
  • 遇见最美的宋词

    遇见最美的宋词

    1、世人只知宋词唯美,却不知词牌本身也是有着或悲凄、或壮烈的故事。本书以词牌为题,收录其下留传千古的佳作,并将背后的故事一一道来,为爱词人提供一个更加立体、动感的阅读视角。2、细腻淡雅、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最适合在悠闲的午后、安静的夜晚细细阅读。抛俗事困扰,带着一颗闲适的心去古人营造的唯美世界里游历一番,不仅是短暂的释放,更是美的穿梭。3、宋词是一朵情花。这本书里,不仅有男女之间的爱情,更是大情大爱的世界,亲情、友情,男子心中建功立业的爱国之情,在这里展露无遗。一个词牌,不仅可以展现哀婉缠绵,同样可以表达万丈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