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77000000005

第5章

入诸邪见不到彼岸下第四呵善吉于一切法不等。诘之成德。文中十一句。义分为三。初有一句明同外道。次有五句明同凡夫。后有五句明同众魔。总呵意者何容得邪正得八难见染净定不等取田偏见罪福出魔界与魔异悲众生着三宝乃至第十一证涅槃现见汝今不能入邪住八难同烦恼等无诤乃至不取灭以是义故知汝未得空无诤三昧以未知故返教呵也。初入诸邪见不到彼岸者。第一明同外道。破善吉取邪正相。彼岸者涅槃也。小乘以邪见为邪彼岸为正。故舍此邪见还到彼岸。大乘之士知邪见性空。云何出离涅槃寂灭。云何可到。邪见彼岸本性不殊。何为舍邪而忻彼岸。是以入邪见不到彼岸也。又云。为化众生入诸邪见不住涅槃不到彼岸也。自下第二明同凡夫文中有五。一破得八难相。二破取垢净相。三破定心不等。四破福田相。五破取罪福相。住于八难不得无难者。第一破取八难相。夫见难为难者必舍难而求无难。若能不以难为难者。能住于难。不以为难故不得于无难。难性自空。云何舍之方得无难也。又云。为化处之住于八难。不着菩提不住无难也。同于烦恼离清净法者。第二破取垢净相。为化众生同于烦恼。不着涅槃离清净法也。或云。二乘除垢取净。净还成染。菩萨悟垢非垢。即染常净。是以同于烦恼离清净也。故思益经云。或垢法说净净法说垢。云何净法说垢。贪着净法故。云何垢法说净。不见垢法故。又下经云。见垢实性则无净相。汝得无诤三昧众生亦得者。第三破定心不等也。无诤有二。一事无诤。以三昧力将护众生令不起诤故。善吉云。若有嫌我坐者我即为立。若嫌我在此我即远去。终无起诤。二理无诤。真如法性无违无诤。由证理故方得事无诤。善吉。与群生空理平等。何为善吉独得无诤而群生不得乎。此明性本平等。故云众生亦得也。其施汝者不名福田者。第四破取福相。善吉意谓。我受彼施令彼得大福故名福。凡夫受施不能令彼获大福非福田也。汝及凡夫平等一空。云何凡夫非福田。汝是福田耶。又观彼我不殊谁是福者谁为田者。故云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也。远云。无善益他世间罪人供之无福。供汝似彼。不生功德。名非福田耳。谚云。约相行施。不名平等福田也。供养汝堕三恶者。第五破见罪福相。满云。五逆之损供养之益。善吉意谓。供养我者得生天中。今返呵。彼性空平等善恶无二。云何修善独得生天作罪入于恶道。若五逆而可堕。供养亦应堕。供养既不堕。五逆亦不堕。可谓善恶两亡性空平等。故下经云。若达罪性则与福无异。谚云。取相供养虽得少福终必堕恶道也。自下第三明同众魔文中五句。一破出魔界。二破与魔异。三破悲众生。四破着三宝。五破得涅槃。前中与魔作侣者。第一破出魔界。善吉意谓。我是圣人出于魔界。今返令同魔业。众魔者诸魔王也。魔专怀乱。作业同魔名共。一手如似世人作物相似云是一手作也。魔能娆乱。名之为劳。与彼为伴。名作劳侣。魔性自空。何须舍离而不共住。既得正见。不异于魔所作劳侣也。汝与众魔尘劳无异者。第二破与魔异。既为其侣。安得有异。汝与众魔平等一空无有二相。岂不等也。于一切众生有怨心者。第三破悲众生。魔能害其惠命。怨中之甚也。起彼慈心。是亲友义。众生性空。怨亲平等。汝于等中既能起慈。何不为怨也。又小乘人但说生空。教化众生。损他大乘。法身惠命名之为怨也。谤佛毁法不入众者。第四破着三宝。汝须菩提但能读佛法僧乐在众数。便是取三宝相。汝于等中既能读叹。何不谤也。既不能谤。何能赞叹也。故无行经云。闻赞佛音声即喜。闻毁呰佛音声即碍。当知是人不学佛法。经云。外道音声与佛音声等。又云。佛说及邪说是皆无分别。又云。谤佛毁法者以其善吉不达三宝如虚空故取相赞叹违于真体。正是谤佛毁法不入僧数人也。故般若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终不得灭度者。第五破证涅槃相。众生性空无灭度者。而今取涅槃。但是有相不得涅槃。故佛藏经云。若人见涅槃决定相者。当知是人名为外道恶邪见者。又下经云。一切众生即涅槃相。不复更灭。只为众生性空即是涅槃。岂以涅槃更证涅槃乎。又云。善吉心狭劣故不能证大涅槃。故不得灭度。又云。善吉意谓。我是圣人证得涅槃。今返呵彼。平等空中离得不得若汝得者亦应不得既无不得亦无得者乃可取食者结劝也。汝今若能亡前得失虚通其坏者。即是福田。乃可取食。何者夫舍恶从善人之常情。然即是非经心。犹未兑于累。是以等观之者。以存善为患故舍善以求宗。以舍恶为累故即恶而返本。然即恶有亡累之功。善有无染之勋。故知同善未为得。同恶未为失。净名言意似若此乎

时我世尊闻此忙然不知以何答便置钵欲出其舍者。第二申巳卑屈彰彼难敌。于中有二。一障己屈。二维摩言下净名就喻以理重教。前中忙然者。内心不明了也。不识是何言不知以何答者。言即返于经理即合于义。返于经故自申不识是何言。合于义故不知以何答。形下有余。望上不足。进退失据。思对莫由。所以置钵欲出其舍。置者舍也。第二维摩教中初法次喻后合。法中取钵勿惧者。以须菩提因呵增愧无答而弃钵便有着言之失故。今导之令即言而会旨。故云取钵勿惧也。喻中如来所作化人若是事诘宁有惧不者。化人虽闻无心。于体欲令善吉悟己如化。何有惧也。合喻中有二。初合后释。一切法如幻化。既无惧。汝亦如幻。何有惧也。所以者何。下别释有五句。初句一切言说不离是相。明己难辞同幻化相。二明智者知化不实故无所惧也。三何以故下释前不着不惧所以。由文字体空故云性离。四会文即真解脱。夫名出于不足。足则无名。故无有文字即真解脱也。五类诸法皆解脱相推类。次解内外皆空故无所妄。夫名出于法。法出于名。名既解脱故。诸法自然解脱也。教益可知。故我不堪下结不堪也

佛告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富楼那者字也。此云满江。故福德经云。王舍城内有婆罗门。夫妻二人大富无儿。二人往满江边求祠梵天王乞儿。设诸香花并诵神咒。妇夜感梦。梦见有人器盛满宝物授与其妻。妻即安置腹前。器遂入腹。寤已说梦。其妻父母为解曰。必是梵王与汝儿也。若生当为宝器。遂因有娠。此儿生后聪明。论义第一能伏外道。佛灭度后诵出阿毗昙藏。从江作名故称为满江。亦从愿作名。依未曾有因缘经云。富楼那以嫉妒心后割爱入山诵九十种经。满二十一年还王舍城。头上然火。以铜鐷鐷腹唱云。我是一切智人后佛降之。即说偈云。若多少有闻自大以憍人。如是盲执烛照彼不自明。以智慧故投地未起得阿罗汉果。弥多罗尼子者。弥多罗是母名。外道四围陀论中有弥多罗品。其母诵此一品。从所诵为名。此云慈行亦云善知识。尼者女也。同名既多。故以母别标之。富楼那辩才第一不达根性故被呵也。无垢经云。满慈子也

文四同前。第三先征后释。释中即有四。一举昔日被呵之事。二出教呵相。三入三昧下明其化巧。四我念下自申卑屈。初中忆念我昔被呵时也。在一树下者。所呵处此近毗耶离城有园林。林中有水名曰猕猴池。园有僧房。是毗耶离庵罗之侧也。为诸新学比丘说法者明所呵事。以说小乘不应大机所以被呵。时维摩诘来谓我言等者。第二出教呵辞。为益新学比丘令舍小求大所以教之。文中有四。一呵不称欲。二汝不能知下呵不知根。三欲行下重呵不称欲。四久发下重呵不知根。前中四句。一教。二呵。三重教。四重呵。初入定观此人心然后说法者。心是乐欲之心。入定者二乘之人。心有限碍故。在定即见。出定不见。设使在定利声闻见众生根熟极八万劫。钝根定浅少不足言。故今教之。先当入定知人心欲。然后说法也。菩萨定者真心为体。性常寂照未曾不知。不同二乘出入异也。第二呵中。小法如秽食事等稊稗。大心如甘露事同宝器。第三重教。劝知心念。第四重呵。琉璃喻大心。此是大毗琉璃照见万像。西国所有不同此处凡琉璃也。水精喻小乘法也。第二不知根中文有三句。初句呵不知根。第二句呵其授小。第三句明授小之损。为大说小。恐坏大心。故勿伤也。第三重呵欲中。约喻以呵。于中三句。比丘求大名欲行大道。小法局狭犹如小迳。求大教小理所不应。故云莫示小迳。无以大海内于牛迹者。比丘大心如似大海。小法微浅事同牛迹。安心住法目之为内。此亦不应故云无。以日光等彼萤火者。比丘大心犹如日光。二乘小法事同萤火。将大同小理所不应。故称无以也。若依无垢称云。更有两句。无以妙高山王等于芥子。又以大师子吼同野干鸣。第四重呵根中文有三句。初明比丘久发大心中忘此意。未证法前进退不恒故也。二如何小乘法下呵彼说小有多过失。三我观小乘下呵不知根。智慧微浅犹如盲人。明智体劣。二乘唯得生空智未悟法空。所以智慧微浅。又不知众生根机。故云浅也。不能分别诸根利钝。智用狭也。此明罗汉于大乘法尚似盲人。况我昏昧凡夫妄生分别者哉。问。胜鬘经云。凡夫如生盲不见众色。声闻如七日婴儿不见日轮。如何今说声闻过生盲也。答。若见谛理凡夫不能故。彼经说犹如盲人声闻分得故。说如七日婴儿不见日轮。今说声闻不识根性故过生盲。非见谛理也。又云。理实二乘分知众生根性。但为抑挫声闻故言如盲。故上经云。富楼那先当入定观此人心然后说法。时维摩诘即入三昧等者。此下第三彰其巧化令悟大舍小。文有六句。一净名默入三昧。由入三昧令此比丘自识宿命。曾于过去佛所种善发心。依地持论。宿命有五。一自知宿命。二知他。三令他知。四令他自知。五自他展转互知宿命。今所论者即是第四令他自知宿命也。问。大乘宗过去无法。比丘如何得知。答。由得宿命智观现在赖耶识中过去世种知过去事也。或可。缘心上影像相得知过去事也。三即时豁然下还得本心。由维摩以宿命通力加彼比丘得见过去所习善根还得本大乘心也。四于是下荷恩致敬得益既深。亡其形相故谓礼也。五因得发心更为说法。六由为说法彼于菩提不复退转。此诸比丘位在十信。由闻今说进入十住。第七住中住不退也。永不退作二乘故非信不退。久以信故亦非证行二种不退。以初学故。问。五种菩提中此等比丘证何菩提。答。五中但证得伏心菩提。久已信故非发心也。创初证得非明心菩提等三也。我念声闻不观人根者。此第四自申卑屈。我念声闻不观人根不应说法也。是故已下结不堪也

佛告迦旃延者。此云扇绳。其父早亡。母恋不嫁。如绳连扇风吹不去。因以为名。又云思胜。是古仙人名。由具闻思胜余人故。今从彼种以为名也。是南天竺国大婆罗门种。善分别义。谈论第一。故命问疾。然不达实相。所以致呵。若就行解说法授人不闲法药。故进之以深法也

文四同前。第三释中初总征次别释。释中有三。一出昔日被呵之事。二维摩下明教呵相。三说是法下教呵利益。前中两句。初明佛昔一时为诸比丘略说苦空。次明迦旃延为诸比丘敷演其义。言略说法要者。五句不多故名为略。初四俗谛。后一真谛。摄法周尽故名为要。又通摄有为无二法皆尽故称为要。演有为作四非常。演无为作一寂灭。故云要也。又要略有四句。一名略义广。名少义多说也。二名广义略。名教多说义少也。三名义俱广。名教多说义复多也。四名义俱略。名教说义并少也。如总相说苦谛不多解释。即是名略。若具分别是名义得广。一句既知下三可类今佛略说法要者。多是名义俱略也。我即于后敷演其义至寂灭义者。次明迦旃延为诸比丘敷演妙义。如来了法非常无常。众生不解横执为常。乃至妄执以为生灭。佛见此执不称理故故即破遣。说五阴性法悉是无常。治彼众生常见等倒。虽说无常。非谓正法是无常。其义何也。遣常情故说无常。非谓是无常。遣乐情故言苦。非谓是苦。遣有情故说空。非谓是空。遣我情故言无我。非谓是无我。遣相情故说寂灭。非谓是寂灭。迦旃延不达教旨。于佛说法之后皆以相说。便谓生灭是无常毁坏是苦。遣有得无是空灭我为无我。灭阴为寂灭。佛既略说于前。迦延敷演于后。取相分别乖佛教旨。故云于后敷演其义也

同类推荐
  • 雅道机要

    雅道机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泣红亭

    泣红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枢院都司须知令

    天枢院都司须知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能显中边慧日论

    能显中边慧日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蜩笑偶言

    蜩笑偶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无良医尊

    无良医尊

    她决定与未婚夫古修通往幻兽世界,却在通道中出现了意外,不慎落入了异世的魔兽森林里,被魔兽捕杀……初入异世,身边没有古修,却是人人鄙视的废物丑女,姐姐的算计,爹爹谋害,庞大的阴谋笼罩在她的周围,当强者的灵魂注入了废材身上,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震撼?当寻到自己的身世,方知自己的亲人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有人却问:亲情和道义,你将如何决择?她潇洒一挥,一句嘲弄吾者死,守护吾者生让世人崇拜!强者为尊,弱肉强食,茫茫异世中,谁主沉浮?废物又怎么样?人们梦寐以求的丹药在她这里随手可得,救人?得看她的心情,废物也可以医武双修。丑陋又怎么样?不管是魔兽界的绝色兽王,还是人类的真命天子,不都为她神魂颠倒?丑女也可以犯桃花。当废物成为绝世天才,丑女倾城天下,是谁可以与她并肩俯视世间繁华?
  • 呐喊(鲁迅作品精选)

    呐喊(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首席的无赖契约(结局)

    首席的无赖契约(结局)

    他对她说:如果你的脾气可以改一改,再倒贴点钱的话,说不定这辈子还能嫁出去。她说:就算我这辈子都嫁不出去,我都不会嫁给你这种男人。”他说:我还真怕你哭着喊着要嫁给我。”她说:做为男人,还是应该有点修养的好,一点修养都没有的话,恐怕这辈子都会娶不到老婆!他说:就算这辈子我都娶不到老婆,我都不会娶你这样的女人做老婆。”老爸滥赌成性,欠下巨额高利贷她回到家里,不料,家被洗劫一空,高利贷扬言,还不清欠款,拿人抵押`奶奶病危,唯一遗憾,未能见到未来的孙媳。只是此时,谈了三年的女友,却离他而去!他决定巨额寻找一女假装自己未婚妻,无奈夜深人稀,医院里全是老弱病残妇女,正百无计策,他遇到了她……
  •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名列二十四史之首,是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通史,为纪传体史书的创始。《史记》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其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余字。内容浩繁,艺术精湛。因其在史学和文学两大领域的卓越成就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为了帮助青年朋友学习历史、增长智慧,《史记鉴赏》选取了包括述事、人物、议论、典故在内的章节予以注释、翻译,鉴赏精辟,深入浅出。文白对照,译文精微,详而不繁,阅读方便。
  • 云舟

    云舟

    当流云遇见孤舟。当我遇见了你。这一切,应该就是幸福开始的地方……
  • 新编大众家常菜

    新编大众家常菜

    本书共分为家常菜和特色菜两大部分。家常菜对于厨艺初学者来说,可以从中学习简单的菜色,让自己逐步变成烹饪高手。对于已经可以熟练做菜的人来说,则可以从中学习新的菜色,为自己的厨艺秀锦上添花。
  • 婚后缠绵:老公,爱太深

    婚后缠绵:老公,爱太深

    她被自己的前夫和妹妹设计成了他人的女人,明明先出轨的人是前夫,却当场抓包,说她先出轨。她有幸遇到他来帮她解决离婚的问题,却不料离婚之后,身为帝国集团总裁的他,居然是要娶她。后来她才知道,他之所以要娶她,不是因为看上了她这个人,而是看上了她二婚的身份,为的就是气自己的爸爸。不料,他们却在相处之中爱上了她。当全世界人都是在纳闷儿为什么他会娶一个二婚的女人,而他却在已经将他宠上了天,并且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他就是爱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符图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符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美人生存手册

    美人生存手册

    亲妈版文案——裴家有女,貌美堪怜,生存之路,举步维艰;活到及笄,亲事登门,婚期临近,怪事频发:无头人夜半叩门,檀木梳午时渗血,菱花镜晨间掠影……还有,她那未曾谋面的夫婿,究竟是人,是鬼?后妈版文案——裴家有女,生得似一朵国色天香的牡丹,名声却臭得烂遍了整个长安,心肠更是毒若蛇蝎,为着区区几个臭钱就逼死了别人一家老小。这样的祸害,怎么就能有名门望族的公子瞧上她,且死活都不肯退亲呢?还有没有天理了!轻微灵异,轻微虐,重在谈情说爱(新人开书,求收藏,么么)
  • 梁漱溟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梁漱溟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本书以梁漱溟多姿多彩的人生经历为基本线索,着重叙述了其学术思想的演变和发展,揭示了作为国学大师的梁氏对20世纪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的创造性发挥和独特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