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3700000003

第3章 砥砺真功(21岁—39岁)(1)

一 叩求豪强 圣童苦读欲求仕进

古今不少医药大师,年少时并非立志学医。如被称为“医圣”的东汉张仲景,据其在《伤寒论》“序”中言:“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立志学医。

孙思邈年少时亦无意学医。

现存孙思邈有关史料,无其父亲或祖上从医的记载。民间口头传说及某些民间文学读本所载故事,皆无史实依据。母亲的姓氏,刻于其父母合葬墓碑,谓为“雷氏”。距孙塬村数十里处,确有雷姓一族,其族人亦称系孙思邈舅家。据闻,以前每到清明,还有雷姓后人来孙塬村祭祖,缅怀孕育了千古大医的伟大母亲。

令人费解的是,今日孙塬村,却没有孙氏族人。笔者访问当地村民,解释是孙思邈那时给皇上治病,风险极大,为保子孙安全,乃嘱改换姓氏。当地既无孙氏一族,自无传统族谱,方志更无孙氏家族演变记载。故孙思貌之父真名亦无可考,也无法确知其生平事迹。

孙母雷氏一族,据现存药王山三方古碑推测,当年或为望族。

碑一:“夫蒙文庆造像碑”。此碑于北魏神龟二年(519)刻石,为佛教四面造像,高一百零二厘米、宽四十二厘米、厚三十厘米,一九三四年于耀州出土。该碑系蒙文庆为亡父、亡妹、七世父母、因缘眷属所造。为首供养人落款是:“夫蒙文庆,母雷□□”,其他供养人除蒙姓人氏外,还有“清信士雷丰”等。

其二:“雷明香造像碑”。此碑于北周天和六年(571)刻石,高九十六厘米、宽四十厘米、厚十九厘米,出土时间不详。该碑系命妇雷明香为亡夫所造。碑文显示,其亡夫系正一品高官,其兄雷□标为正二品,从弟雷显庆为正四品。可见雷明香家族之隆盛。

其三:“雷香妙造碑”。此碑于隋开皇六年(586)刻石,高一百厘米、宽四十二厘米、厚二十厘米,一九二七年于耀州出土。建造该碑者雷香妙,亦系显贵命妇,亡夫即为柱国参军。单看碑上的雷香妙本人乘车出行图,即可窥知雷氏家族显赫之一斑。[7]

不敢说上述雷姓豪族即为孙思邈舅家,但孙思邈舅家与上述大户必有某种联系,因那是讲究姓氏与血缘关系时代。如此便可设想,孙思邈舅家或为知书达礼之士。母亲雷氏则受过一定文化熏陶,心地十分善良。由此推论,若以门当户对为婚姻基础,孙家则不会一贫如洗,孙父本人更不至于目不识丁。孙思邈谈及儿时家境状况,用了“家产”二字。不过孙塬村位于关中北部黄土残塬地带,村民们住屋多用黄土夯墙,还有人全赖窑洞遮风挡雨,加之土地贫瘠,灌溉乏水,交通闭塞,可谓穷乡僻壤。故孙思邈儿时生活条件,亦谈不上如何富足。

孙思邈在这种环境中成长,每日以学为业。孙塬村现存那一棵苍老古槐,见证过孙思邈幼时身影。他着一身青衫,穿一双麻鞋,或坐在树下边读边想,或与小伙伴你追我赶,有时则比赛爬树。他上的是村里私塾,却不以私塾先生所教功课为满足,放学后继续在家挑灯苦读。

母亲对儿子总是宽容的,当发现儿子有些事做得不妥,则注意及时诱导。一回见儿子捧着一只肉乎乎的雏鸟,忙道:“娃,小鸟也有爸妈。你想它离开了爸妈,还能长大吗?小鸟妈妈见不到孩子,能不伤心吗?”

“娘,是我不好。”孙思邈听了,忙小心地将雏鸟用布衫兜着,再爬上大槐树,将它放回小窝,且将窝里的杂草抚平。

“娃,这就对了。往后,可不得伤害任何鸟儿。”

“娘,我懂了。一定不犯,一定。”年幼的孙思邈连连点头。

母亲雷氏就这样通过点滴之事,向儿子传输大爱之心。

孙公与其他父亲一样,急切望子成龙。而任何圣人贤哲,孩童时代都会贪玩,孙思邈亦不例外。他在《千金翼方·序》中自称:“余幼智蔑闻”,即非天才。《旧唐书·孙思邈传》却载,孙思邈“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虽不无夸张成分,仍可见其学业优异。能做到这一点,自与严父督促有关。得益于严父慈母育导,孙思邈奋发用功,埋头苦读。这幼时的苦读,也为他往后学习打下了深厚基础。这样至于“弱冠”,已经“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了。

读书不是目的,只是成才手段。儿子长大后如何发展?孙公颇具长远眼光,早有宏大计划:让儿子走读书人正统之路,早入仕途,光宗耀祖。

此说非为臆断。旧、新《唐书》中,皆记孙思邈拜见西魏重臣独孤信之事。独孤信本名如愿,因屡立战功,被太师宇文泰赐名为信。其时,独孤信为西魏太子太保、大司马、柱国大将军、卫国公,可谓权势显赫。而孙思邈不仅见到了他,且获得高度赞赏。独孤信曰:“此圣童也。”[8]

此事发生在西魏恭帝二年或三年(555或556),孙思邈约莫十四五岁,已然才智拔萃。

孙思邈身为贫家子弟,何以要见朝中重臣?此事涉及彼时举荐制度。原来在科举制度形成之前,古代文人欲入仕途,全赖朝臣或其他名士推荐。昔汉武帝就下过“求贤诏”,要求朝臣举荐“茂才”。自汉魏朝始,实行“九品中正制”,即将各阶层弟子分为九等,由不同层级的“中正”官举荐。此制度实行之初,效果尚可,后却专为门阀世族所用。至于北魏,一方面“九品中正制”继续推行,一方面延续权势举荐制度。孙思邈学问虽高,家世却卑,故未能进入地方“中正”推举视野。如欲入仕途,则务必由权贵推举。

孙思邈因何人引荐,于何种场合与独孤信见面,古无确切记载。或赖于舅家雷氏某名士强力引荐?或于京郊某处与独孤信意外相逢?一个未及弱冠的少年,要拜见声名显赫的柱国大将军,谈何容易!故这场载入史籍的会见,显系孙父煞费苦心的结果。为了这一会见,孙公必下了相当决心,费了相当力气。

孙公刻意安排这一场会见,其意不言自明,望儿得到提携。而孙思邈本人,无疑也有入仕之意。正如他后来坦承的那样:“吾初学医,未以为业。”[9]

二 重新探路 十有八而志学于医

孙思邈由志在仕途而终身从医,为人生重大转折。之所以发生这一变化,原因或许多种,其中之一,即孙氏父子皆亲历了“独孤信屈死”事件。

少年孙思邈与独孤信这次见面,预期目的并未达到。独孤信虽对孙思邈高度赞扬,却仍嫌其出身低微,未承诺将他作为人才留在府上,或荐与朝廷。相反找了个借口:“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10]意思是我这口池塘小了,容不了你这条大鱼。此显系推却之词。孙公听了,自然失望,于孙思邈也是当头一棒。他遵从父亲安排,想方设法拜见位高权重的大司马,所求自然不是这个结果。

但独孤信既出此言,孙氏父子岂有他法?

独孤信为安慰孙公父子,还留下一言:待斯儿弱冠,必定起用。孙公父子怀揣一线希望,怏怏去了。父亲勉励儿子:“娃,别泄气。大司马说了,还会举荐你。”

“嗯。爹,我一定继续用功。”孙思邈回家即点上油灯,埋头攻读。

孰料世事难料,第二年便发生独孤信冤枉罹难事件,使这一线希望彻底毁灭。此事发生于西魏明帝元年(557)四月,祸根却由前任太师宇文泰种下。

北魏自分成东魏、西魏之后,东魏太师高洋于公元五五○年废君立国,改国号为齐。西魏太师宇文泰表面佯作镇定,心里却谋划着如何仿效高洋,也将原来的国号废掉。宇文泰,字黑獭,为一鲜卑化匈奴人,有勇有谋,然心狠手毒。其时西魏国君元宝炬已逝,儿子元宝钦即位。

元宝钦年且二十,行事鲁莽,听得一点儿风声,竟在皇宫里拍着案几,大骂宇文泰不识君臣之礼。宇文泰早在宫里安插了心腹,把皇上举动侦探得清清楚楚。宇文泰却不发作,只待合适时日,寻个借口下手。

借口终于有了。元宝钦那日饮酒过量,与几个同皇室关系密切的臣属密商,拟将宇文泰诱进中宫秘密处置。宇文泰迅即得知,顷刻率兵将皇宫包围,命心腹在皇上面前指证密谋情形,使元宝钦哑口无言。宇文泰与其他朝臣早就串通,齐呼元宝钦不守君道,务必废黜。

元宝钦不知深浅,与众将领争执起来。一大臣一把将元宝钦揪下龙椅,脸朝下掼倒在地,并将一只脚踏在背上。元宝钦知大势已去,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提出禅让,只求保全性命。

元宝钦觉悟已迟,宇文泰哪能容忍元宝钦再活在世上?但宇文泰表面谦让,头一天还亲护銮驾回后宫歇息。到了次日,宇文泰即命武士手执刀剑,闯入元宝钦住处,立逼他将满满一大碗鸩酒喝下。

元宝钦虽已命丧黄泉,宇文泰却不急于接受禅让,只将元宝钦两岁幼子元宝廓扶上龙位,自己继续享受太师和大丞相尊号。时为公元五五四年。

宇文泰上述动作,均与独孤信等重臣共商。独孤信心里虽同情元宝钦,却知不可逆转,乃不持异议。于是随着宇文泰权位益隆,独孤信也跟着再得提升。

元宝廓顶着皇帝名号,在游戏玩乐和哭哭啼啼中过了两年。宇文泰正琢磨如何将其废掉时,自己却突患原因不明的怪疾,一旦发作,便发出狼嚎般的咆哮。吓得侍从们既不敢躲开,也不敢挨近。宇文泰自知活不长久,而亲生之子宇文觉还未长大,只好委托其侄宇文护监国。至于窃国计划,自然来不及实施。

宇文泰撒手人寰后,其子宇文觉袭封周公爵位,实权即落入宇文护之手。宇文护亦有自己的算盘,只当了半年监国,便感觉不过瘾,立逼元宝廓禅位,随后将其杀害。此为公元五五六年。建国于公元五三五年、以长安为京都的西魏,就此寿终正寝。宇文护改国号为“周”,意在如古周朝一般兴隆。

宇文护,小字萨保,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系宇文泰长兄宇文灏第三子,曾随宇文泰与东魏作战,立下战功。他自知威望与宇文泰不能相比,故对开国元勋独孤信等极为忌恨。后有另一重臣被宇文护买通,诬称独孤信私下与人串通,欲废太师。宇文护便以此为题,将多名重臣处死,同时逼令独孤信在家饮鸩自尽。于是一夜之间,独孤信一门被查抄,从天堂坠入地狱。时为明帝元年(557)四月十四日,距独孤信接见孙思邈约莫一年光景。孙思邈父子听到独孤信凶讯,顿如五雷轰顶,但觉眼前一片黑暗。孙思邈此时距“弱冠”还有四年,期待由独孤信举荐就仕的人生构想,自然彻底落空。

“爹,别担心,儿会有出息的。”现在,反而是儿子安慰父亲。

“娃将来想要干啥?”

“爹,天无绝人之路,这话可是您说过的。”

“好,娃有出息。咱再谋别的门道。”孙公抚摸着儿子头,若有所思。独孤信命运突然变化,使他教子观念发生根本转变,乃知仕途同样风险迭加,不再强令儿子追逐功名。

这就给了孙思邈极大空间。原来,孙思邈从小就迷恋医药,只是不敢大胆流露。而今他却获得机会,可在求仕与从医之间从容抉择。他虽对仕途有些兴趣,欲望却不十分强烈。

孙思邈何以对医学一直迷恋?源于他本人从小多病。原来孙思邈并非天生金刚,而是幼时多病。正如他在《千金要方·序》中所说:“吾幼遭风冷,屡造医门”,以致全家日子越过越紧,最后难以为继。那数额惊人的“汤药之资”,竟使得孙家“罄尽家产”。

这让少年孙思邈深为不安,觉得愧对父母。他同时看到,因病而致家境困顿者,何止自己一家,亲戚、邻里中亦人数不少。他由此想到,医药于己于人,实在至为重要。若能行医,善莫大焉。然而这一念头,他却只能藏在心底。因在粗通经籍的父亲看来,从医实算不得正当职业,自古皆归入方技者流。他既盼儿子光宗耀祖,自不允入旁门左道。

孙公之见不无道理,当时风气的确如此。在中国,早有“医道同源”之说,盖古之医者多操方术,而方术中包含巫术,故那未经简化的“毉”(医)字,下半截即为“巫”字。这在一些文化人看来,医者登不了大雅之堂,较官宦人士低贱了许多。

医学却确实有用,倘若身体欠安,不仅浑身不适,还会耗光家产。于是孙思邈暗怀一念,即便做不了专职医生,也要粗通医学,业余时间给别人看病,就像张仲景那样。孙思邈便在完成私塾课业之余,偷着找一些医药书籍来读。为防止被父亲发觉,或被私塾先生没收,他将医书压在指定阅读的经籍下面,趁大人们不备才伺机抽出。

但孙思邈家里没有医书,只能向人借阅。可惜乡下医书甚少,一般人还不愿借出,故每回借阅都需苦苦央求。偶尔借得一册半册,即需限期奉还。孙思邈便抓紧点滴时间,将所借医书整册抄录,再按约定时间还给主人。如此一来,反而使孙思邈另有所成,即加深了对借阅医书的印象,锻炼了他的记忆力。有时借不到新书,他便将读过的医书反复抄写,于是那整册乃至整卷医书,孙思邈皆烂熟于心。

粗通医书加上本身多病,使少年孙思邈对医学愈加迷恋,只是尽量瞒着父亲。一日,这秘密被父亲发现了,当即大发脾气,还差点把所借医书毁了。父亲斥道:“读这种烂书有何出息?为朝廷效力用得了这个?”“爹,儿再不读了。”孙思邈扑在地上,忍受着父亲暴打,只用身子护着医书。

现在,通过血淋淋的“独孤信事件”,孙思邈倒意外获得“松绑”。孙思邈庆幸有了这种机会,自此对医学更为用心,于仕途即兴趣大减。

同类推荐
  • 用爱心拥抱世界的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

    用爱心拥抱世界的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

    本书是人物传记故事,生动地记述了美国女作家、演讲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坎坷的一生。海伦出生后19个月就丧失了视力和听力。然而,在80多年无光、无声的孤独岁月中,她却靠着一颗不屈不挠的心,以惊人的毅力去面对困难,终于用自己的努力,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她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投身各种社会活动,经常四处演讲,奔走于世界各地,致力于残疾人事业。她还克服千难万苦,出版了我的一生中流等14部著作,为残疾人找到了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为人们留下了千古传颂的生命之歌。
  • 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

    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

    本书是当代著名诗人、学者余光中先生的自述文集。包括自述性散文、师友交游、自述性质的序言及后记等几部分,对进一步了解余光中先生生平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本书系余光中先生自述文章在海内外的第一次系统结集。
  • 那时花开别样红:民国十大名媛的传奇岁月

    那时花开别样红:民国十大名媛的传奇岁月

    本书为读者选取了民国时期知名度的十位名媛,讲述她们的美丽与哀。她们之中,有的是诗人、文学家,有的是影后、京剧之皇,有的是画家、交际花。个个才华出众、美丽绝伦。阅读她们的生传奇,悠游花间,一纸书香、一壶清茶,细咂品慢咂!
  • 才高八斗:曹植

    才高八斗:曹植

    本书介绍建安时代与建安文学,记录曹植的起伏人生与其文学创作生涯。
  •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下)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经济导师。罗纳德·科斯。乔治施蒂格勒、莫里斯·阿莱、列昂尼德·康托罗维奇、康托洛维奇·利奥尼德、米尔顿·弗里德曼。理查德·斯通、奥尔本·菲利普斯、威廉·维克里。
热门推荐
  • 纳尼亚传奇(上)

    纳尼亚传奇(上)

    故事的开始讲述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女孩偶然进入了一个异世界,被称为“纳尼亚”,并在那里经历过一连串的冒险,及看到那个世界的创造......,
  • 妖灵笔录

    妖灵笔录

    那是剧毒,掩埋于骨髓深处,我不知如何才能解脱,只有一步步走向地狱。
  • 武林客栈:日曜卷

    武林客栈:日曜卷

    就情节结构亦即想象力而言,我给了《武林客栈·日曜卷》满分。从《青天寨》到《蛊神劫》,都体现了百烟MM的巧思灵慧。锋如还珠楼主养慧于巴山蜀水,非烟MM亦得其慧心灵性于山水荒野之间。她追求的不是大漠风烟的雄犷,而是山重水复的曲折。更妙的是,她亦非常善于制造断了
  • 聊以演戏慰平生

    聊以演戏慰平生

    穿过死亡的阴影在此与你相遇。保守的古人醒来的第一眼就是一个男人企图耍流氓这是什么展开?!这简直叔叔婶婶都忍了!噫!这些男男女女穿着如此暴露为哪般?哥哥眼神太凌厉完全被看穿了怎么破?!闺蜜一直是个绿茶,渣男一堆跟着跑。“老娘不伺候了!”
  • 鬼眼阴阳师

    鬼眼阴阳师

    木流星原本是一个毕业两年都找不到工作的待业大学生。因为姐姐的离奇去世,不得不接下家族千百年来的一个担子。为鬼怪圆梦。而家族世世代代做的这些都是为了解除祖上的冤孽。然后,木流星就凭着家族与生俱来能与鬼怪交流的能力和祖上传下来的经验从待业大学生变成了一位守着家族事业的阴阳师。还遇上了一个跟自己抢生意的怪男人,每次自己的生意都要来插上一脚,做个搅屎棍!片段一:“你他么的又来干嘛?”流星看着这个阴魂不散的家伙,在A城和自己抢生意也就算了!自己为了一单生意,不远万里得到了这个破地方,他怎么还跟着来?“这是为了妇唱夫随!”男人不要脸的贴上流星的身子,双手还不安分的摸上了蛮腰。不过很快,流星的一个过肩摔,男人躺在地上哀嚎。“去你妹的妇唱夫随!”然后扬长而去。某男人:扑街!!!片段二:某夜,某巷子。“你来我这里吧!我这里顾客至上,而且质量有保证,最后还能有售后服务!品质一流,考不考虑呢?”某女人伸手壁咚,被壁咚的小鬼看着女人的笑容,不由得冒起冷汗。“喂喂喂!本店三年大酬宾,买一送一!只要你来我这里,你还可以再介绍一个人,额,不对,是鬼!过来!免费!”某男人贴在女人的身后,仗着自己手长也跟着壁咚。小鬼吓得立马遁地逃开!谁能告诉他,他不过就是上来透透气,怎么就碰上了这两个奇怪的人?他的鬼心肝都要吓飞了!顺着风还能听见那两人吵架的声音。“你找打是不是?”“流星,我这是正当的商场手段,你可不能使用暴力!”“怎么了?我就爱用暴力!你有胆子就以暴制暴啊!”一阵哀嚎。某男人:继续扑街!!!!!!
  • 莫急,你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莫急,你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豆瓣超人气、嘴最贱、毒毒教大当家“毒舌奶奶CC”最辛辣观点。豆瓣上从未发表过的8万字内容首度面世。生活中的女汉子,写书时却是玻璃心,对于爱、背叛、受伤、柴米油盐霸气解读。言犀利却用轻轻的笔触修复你在社会丛林生活中遇到的伤。拒绝神秘主义,拒绝哄你开心,掏心窝地直言隐秘的生活真相,如果不能训练你内心更强大,至少给你安慰。天下万物来和去都有它时间,你若不伤,岁月无恙。如果世界上真有奇迹,那也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只是需要自己慢慢等待。读这本书能静下自己的心,充满正能量,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 药香书女

    药香书女

    二十一世纪的中医师穿越成了架空时代的小萝莉。小门小院小商户,且看小萝莉怎么斗继祖母,救亲叔叔,斗姨娘,帮娘亲生小包子,帮爹爹,一家人亲亲热热赚大钱,花园洋房我来也。呜呜呜,一不小心踩到了冷酷、武功高强但是腿有小残疾的腹黑大叔。人家不嫁!哼!人家不做小妾!平妻!人家就是不!
  • 麻辣小厨娘

    麻辣小厨娘

    叶田田一脚踩空,穿越古代极品农家。爹娘早亡,大娘恶毒,奶奶小气,表姐刁钻。身边还跟了一个懂事亲妹叶小舟,只是养活两人实属不易。叶田田狠狠心咬咬牙,甩开膀子去挣大钱。秀出超强厨艺,做出一手川菜美食,磨刀霍霍向渣人。且看她如何用美味改命运,锅台灶间定乾坤。这是一个麻辣小农女和冰山大将军的甜蜜故事。
  • 奶爸至尊

    奶爸至尊

    肉身不破,灵魂不灭,为了回到穿越前,为了再见到他可爱的女儿,不断引起星域乱战,一个不死强者,重启纪元,回归平凡,从此一个无敌奶爸诞生了。续集,正在新书连载着……
  • 我曾深深的爱过你

    我曾深深的爱过你

    多少的漠不关心,是为了掩藏着常人难以理解的深情。莫如花为了呆在叶锦亭身边,隐藏真实的自己,把自己伪装成为一个古板、无情无欲女子。叶锦亭安排莫如花寻找他梦中的女子,却寻而不得。莫如花怀孕,两人结婚。对于叶锦亭来说,因为不爱所以结婚;对于莫如花而言,因为深爱,所以不拒绝。他一直都在等待初恋,一直都在寻找那夜的女郎……她一直在等他发现她。可是他的眼中从来没有她她的心在流血,他听不到。有多少爱,可以爱到不爱——他不懂。有些爱,看似不爱,却已深爱——他更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