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0700000008

第8章

得!画虎不成反类犬,老头的命运是雪上加霜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和他的女儿都很沮丧,同时也很后悔:当初为什么给老爷子敲这样的“边鼓”——“鼓励”他做这种“乱说乱动”的蠢事呢?你难道不懂得现在阶级斗争的“尖锐和复杂”吗?而且祸不单行,为了此事,我也受到当时所在单位党组织的严厉批评。工厂干部处一位负责审干的副处长恶狠狠地斥责我说:到现在,你还没有和你岳父的反动立场划清界限,你的屁股坐到哪里去了?在后来的文化大革命中,此事还成为我的一条罪状,使我在十年浩劫中反复地受到造反派的无产阶级专政的铁拳的惩罚,并成为我申请入党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障碍。

接受这次“惨痛的教训”之后,老头果然“规矩”多了,再也不去“乱说乱动”了,确实是“死了心了”。但是,生活并没有给他“老实在家里待着”的“幸福环境”。没过多久,那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狂飙黑天摸地地从北京卷到穷乡僻壤的邳县郭庙来了,这里的造反派一点也不比首都红卫兵心慈手软。作为“五类分子”之一(特别是国民党的大官),郭子刚当然在劫难逃。在无产阶级专政的铁拳下,他受尽了从灵魂到肉体的凌辱。他的孙子(也就是我的内侄)后来告诉我:爷爷在被造反派毒打之后,回到家里半天不言不语,不吃不喝;稍后便仰天长啸:天理何在?良心何在?

(老爷子也太天真了:那个年代,哪里还有什么“天理”和“良心”?!)

更为可悲的是,老头最终也没能等到自己的“问题”被搞“清楚”的时候。多年来,眼看时光的流逝,政治漩涡的旋转,时代大潮的起落,似乎都与他无缘了;而在神州大地回春之后不久,他却匆匆忙忙地“走”了。临终前他还向家人喃喃地说:我不是反革命,我是一个革命人……

呜呼,悲夫!

老人就这样无限遗憾地告别了这个世界。

听了内侄饱含热泪的叙述,我的内心也受到强烈的震撼,过去也曾听说一点老人不幸的片断经历,却不知还有这样深邃的冤痛;同时又令我不禁感慨万端:在那翻天覆地的大时代里,在波诡云谲的政局变迁中,老人不幸成了被历史遗弃的人;在那举国笼罩着极“左”迷雾的荒诞岁月,他又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的悲剧固然是给他个人带来巨大的不幸,难道后来的人不应该从他的不幸遭际中,获得某些警醒和启示吗?

——极“左”应该和我们永远告别了。

我毅然拿起了笔,为老人撰写碑文……

老人和孩子——童年忆片

我的故乡是苏北大平原上一个古老的村庄,名曰“程家圩”。纵贯祖国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从我们的村边流过,滋润着家乡的田野;从运河分出的枝杈儿,蛛网般地织出纵横交错的水上家园。

从我出生之后,眼前所看到的皆是水光波影。因此,我平生最爱水。在水中游弋戏耍,捕鱼捉虾,成为我少年时代重要的生活内容之一。

曾经使我兴趣最浓的是用“端兜”钓虾的乐事儿。端兜是我们家乡一种特有的钓具,是用竹劈做成四角支撑起一块纱布而成的网状小兜儿。它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是人们最常用的专门捕虾工具。我之所以对此发生兴趣,主要是由于我的一位本家爷爷的诱导而来。

这位爷爷的名字,我早已忘却了,只记得他有一个绰号叫“二秀才”。其实,他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秀才,只因为他的哥哥是前清的末代秀才,他排行老二,也就沾上这个光了,人们都这样称呼他。一开始,他对此“尊称”似乎还不大习惯,不愿应承,但时间长了,他也就默认了。

这位二秀才爷爷,膝下并无一男半女,老伴儿早就去世,只剩下他一个人栖息在一处百年老屋中,距离我们家不远。也许是因为年老孤独吧,他对小孩子特别喜爱。在他的老屋中,经常有许多孩子在里边嬉闹,其中就有我。他给我们讲故事,和我们一块捉迷藏,炒花生、崩苞米花儿给我们吃,有时还专门下田野砍“甜秆儿”给我们咂,就像一家人似的。他虽然比我们大五六十岁,可和我们在一起,却是那样亲密无间,无拘无束。因此,乡亲们都把他称作是“老小孩”。而他也高兴应此雅号,并以此为乐。

二秀才爷爷酷爱钓鱼,尤其是用端兜钓虾。因为在去他家的孩子中,我是他最喜爱的一个。母亲说:“这是老人对你这个缺少疼爱的孩子的怜惜,你要好好尊敬他。”是的,我三岁丧父,只有孤儿寡母相依为命,母亲的解释,应是合情合理的。于是,更增加了我对老人的好感,对他格外地亲近;老人也就越发地喜欢我。于是,我便有了单独和他一同垂钓的“殊荣”。为此,在一年放暑假的时候,他还特意为我做了一个小端兜儿,专门供我假期使用。

钓虾需要起得很早,方能有所收获。因此,每天天刚蒙蒙亮,二秀才爷爷便起身了,把端兜儿背上,之后,就来到我们家的后窗下,用手轻轻地敲了几下窗棂,便呼起我的乳名:“小榛儿,该起来了,太阳晒屁股了!”

往往先是我母亲听到了叫声,于是便轻轻地摇我的身子。那时,我睡意正浓,眼睛都睁不开,怎么舍得起来。可是,我母亲早已点上了油灯,把衣服鞋袜找好,便催我道:“快起吧,二秀才爷爷在等你哩!”母亲怜惜这位孤苦老人,想尽力满足他对这点人生乐趣的追求。

钓虾的乐趣终于赶走了睡意。我强迫自己睁开蒙眬的睡眼,在母亲的帮助下穿好衣服。走出室外一看,二秀才爷爷正蹲在墙角下,用长长的旱烟袋抽烟呢!通红的火光,在黎明的暗影里,闪烁发亮。

老头完全是一副钓叟的打扮:头戴一顶破旧的斗笠,身披一件自编的蓑衣,裤腿儿卷得高高的,赤着一双发皱的脚板。看见我走出来,满脸皱纹顿时笑开了花,急忙牵着我的小手,连声说:“快走吧!晚了虾儿都沉水底儿了。”

随即向村西边的池塘走去。池塘离我们家不远,约有半里路,因此很快便走到了。

正是晨光熹微的时候,天上的星星还在眨着眼睛;不知是谁家的公鸡开始了第一声啼叫,此后便此起彼伏地呼应起来,响成一片。

我们来到了池塘边。池塘很大,是我们程氏家族为盖房子、垫宅院取土而挖成的。四周种植柳树,长长的柳枝低垂下来,像姑娘的发丝。池塘的周围,是密密丛丛的芦苇,生长得郁郁葱葱,枝叶繁茂;芦花儿一簇簇、一团团,如同晨雾在缭绕;徐徐的凉风吹了过来,芦荡发出悦耳的哗哗声。

二秀才爷爷把我领到芦荡深处,选择一块平坦的池岸坐了下来。他首先把自己的端兜儿张开,在底部撒上作为鱼饵的香料,然后轻轻地把它放入水中,同时在端兜底下放一方石块,让它自己慢慢地沉入水下;老头又把长长的木柄搭在岸边,别在一棵老树根上。安排妥当之后,他便来照顾我了。一边教我如何放香料,一边把着我的手依照前法儿把端兜沉下水去。等到这一切全部做好之后,他便从烟包里抽出烟袋儿,慢慢地将烟叶塞满烟袋锅儿,有滋有味地抽起来。烟瘾过足之后,便和我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他问我答,没什么成套的嗑儿,多半是经常唠的几句家常话儿。一般他总是爱这样问:“爷爷喜欢你,你喜欢爷爷吗?”我照例回答:“喜欢!”“咱们钓的这些虾鱼好吃吗?”“好吃!”“谁给你做的?”“我娘!”“跟我出来钓鱼,你娘放心吗?”“放心!”“那就好,那就好!”他满意地连连点头。

之后,他便高兴地哼起小曲儿来了,咿咿唔唔的,我听不清楚,也听不大懂。不过,隐隐约约地我还能记上几句:

高高山上一棵槐,

槐树底下搭戏台,

光搭台子不唱戏,

单等小二姐下场来……

我知道这戏文的来路。每年过春节的时光,村上总要演社戏,其中有这么一出:一个先上场的英俊后生,一边唱着一边跳着,嘴里唱的就是这么几句,而后一个花枝招展的姑娘走上台来和他对唱。据说,老爷爷年轻的时候,是我们村里演社戏的积极分子,经常扮演那个英俊后生的角色。

二秀才爷爷哼得很有味道,摇头晃脑,抑扬顿挫,似乎又进入当年的角色。哼完之后,便朝着我轻声一笑:“好,到时候了,端兜儿吧!”

他先用力把端兜儿扳到水面上来,随后又慢慢拉到岸边。我也学着他的动作,吃力地扳起端兜儿往岸边拽。浮到水面后,只见兜儿内拇指大的小虾,活蹦乱跳地撒欢儿;间或还有一二条白花花的小鱼儿,在兜儿底下钻来钻去地打滚儿。我赶快拿起事先准备好的竹笊篱,把鱼虾舀起来,倒入小鱼篓中。之后,又按照原来的方法再把端兜放入水底。这些动作都是二秀才爷爷教给我的,现在,我已经学会了不用老头示范帮忙了,完全“自力更生”地解决问题。一见如此,老头满意地笑了,高兴地说:“对,就这么着。”

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先后扳起了十来次端兜儿,小小鱼篓被鱼虾填满了一多半,它们挤挤轧轧地在篓内扑腾着、喧闹着,煞是可爱。二秀才爷爷眯着眼睛,望着欢闹的小鱼儿,兀自乐滋滋的……

此时,天色已经亮了起来。天上的星星不见了,天边隐现出淡淡的红光,这红光越来越浓,最后变成千万条金线,把旭日从遥远的地平线下拉了过来。于是,天地间一派通红,水面上也像镀上了一层金,丛丛芦花闪闪烁烁,发着亮光儿,好看极了!这时,便见二秀才爷爷忘情地怔怔望着宇宙的一切,脸上充盈着心满意足的笑纹。随后,又朝着芦荡深处大声嚎了几嗓子,即向我亲切地命令道:“小家伙,咱们该回去了!”

说罢,便从水中拉出端兜儿,用力抖了抖水珠儿,扛起来放在肩上,另一只手拎起鱼篓。我亦步亦趋学着他的动作,紧随着他走出芦荡,往村里走去。快要走到我家门口时,他停下了脚步,转脸向他身后的我说:

“过来,把你的鱼篓打开。”

我不解地望着他,但顺从地揭开鱼篓的网盖。只见老头突然将他的鱼篓倒扣在我的鱼篓上。我连忙制止他说:“爷爷,你,别……”

“拿回去吧,你们寡妇失业的,过日子艰难!”说罢,头也不回地向他的老屋走去……

几乎每天都是这样,一连两个月;直到秋天悄悄地来了,树叶落了,芦苇收割了,天气渐渐转凉了,我们学校开学了,才停止垂钓。

暑期过后,我由本村的初小三年级跳升入高小五年级,转到乾坤寺完全小学上学。这个学校是凭借一所古老的庙宇兴建的,这个庙宇就叫做乾坤寺,据说它是明代正德年间建造的,有数百年历史了,非常宏伟宽敞。当时因为是战乱时期,地方没有钱兴建新的校舍,所以便就地取材了。人们把殿宇中的神仙们请了出去,集中在一间大殿里,其他的殿堂当作学生的教室和办公场所。学校离我们家较远,约有六七华里,我每天上学都要穿过一片田野,越过一道小河,方可到达学校,因此,每天都起得很早,吃罢早饭,方才动身。平日都是由母亲送我到村口,直到我走得很远了,她才踅回家去。

不久冬天到了,天气逐渐寒冷起来。就在一天早晨,我上学碰上了难题。在此前一天,刺骨的寒风一直刮个不停,树上的残枝败叶都被刮了下来,那呼啸的吼声,从窗棂的缝隙中吹入室内,吓得我很久未能入睡。可第二天早上开门一看,眼前竟是一片银色的世界。皑皑白雪,铺天盖地;参差的房舍如琼楼玉宇,干枯的树木枝条上,都着上银色的树挂;广袤的田野,更是银装素裹。有生以来从未见到如此景象,顿时,我觉得进入一个神话天地。面对如此大雪,母亲怕我摔倒在雪窝里,出危险,不想让我上学了。可是,我却执意要去,因为我是跳级,底子浅,不敢耽误功课;而且我还很要强,不愿落在别人后边。母亲拗不过我,只好用厚厚的棉衣把我包得严严实实的,准备亲自送我去学校。但是,我说什么也不让母亲送我。因为母亲生在封建旧社会,从小就缠足,平日走路都很困难,现在是又要踏着层层冰雪,那怎么能成?因此,我就千方百计阻拦母亲。就在我们母子俩争执不下的时候,突然从旁边闪过一位老人,前来解了围。他就是那位在暑假里经常和我一起钓虾的二秀才爷爷。只见他仍然身披那件旧蓑衣,头戴那顶老斗笠,脚踏一双深靿的棉鞋,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钓竿。他笑着对我母亲说:“你们娘俩别争辩了,我送榛儿去学校。”

我母亲连忙说:“你老人家这么大年纪,怎么好……”

老爷爷笑了笑说:“没事!我正要到他们学校旁边的小河去钓鱼呢,顺路带着你儿子。”老头还幽默地补了一句,“放心,我不会把他丢在雪窟里不管的。”

我母亲当然知道,老人家平日是喜欢我、爱护我的,哪会信不过他?随即向我说道:“就让爷爷带你去上学吧,路上别淘气!”

然后,老爷爷就领着我迈开大步向村外的乾坤寺方向走去。

走出村庄,我的精神更是为之一振,只觉眼界更加开阔,白雪更加炫目耀眼,四处杳无人迹、阒无声息,连飞鸟都不知躲到什么地方去了。大地出奇的静。劳累一天的风婆婆,也安安静静地在远处休息。树梢儿连动都不动;因此,白雪均匀地铺在大地上如银毯一般伸展,雪挂牢牢地悬在枝干和枝头。我目不暇接地走着、望着,小小心灵,被这纯白无瑕的世界净化着……

老人携着我的手踏着厚厚的积雪一边唠着嗑,一边奋力前进,有几次绊着冰块我差点摔倒了,幸亏老人用那苍劲的老手把我扶正,继续前行。不多一会儿便来到我们学校门口小河边的石桥旁了。老爷爷对我说:“你快进学校准备上课吧,我去钓鱼了。”然后转头向河边走去。

同类推荐
  •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是一本指导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做到会说话,还要懂礼仪。从说话和礼仪两个角度来阐述做人做事必须懂得两大智慧——会说话、懂礼仪。《会说话也要懂礼仪》贴近生活、娓娓而谈,以生动的事例和形形色色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展示生活中直接、便利、有效的说话技巧和礼仪规范,让你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说话水平,也掌握了生活中的必要礼仪,让你在以后的为人处世中更顺畅、更和谐!
  • 文摘小说精品:校园卷

    文摘小说精品:校园卷

    本书收录了一些文摘小说中的精品故事。青春是一首歌,演绎着浪漫的童话,这里有我们青涩的成长历程,有我们甘之如饴的美好回忆。任时光流转,最初的亦是最美。
  • 名家经典散文选: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沂水东皋诗词精品选编

    沂水东皋诗词精品选编

    沂水县文广新局诗词学会主编,精选沂水县诗词学会作品选集。主要编选的是各个诗词分会的代表性诗词。诗词反映了当地特有的民风文化,展现了时代风貌,讴歌了伟大的改革开放,抒发了中国梦的情怀。
  • 文化记忆的诗性重构:高翔文集

    文化记忆的诗性重构:高翔文集

    本书为“辽宁社会科学院学者文库”著作之一,收集了高翔先生新时期以来公开发表在诸多学术媒体的论文30余篇,分为东北现代文学研究,文艺生态学思想研究、学术传播研究、文学与美学研究等四部分。高翔先生是东北现当代文学研究耕耘最久的学者,在搜集研读东北文学史料方面花费了大量时间,投入了较多的精力,也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本书“东北现代文学研究”编就是这些成果的具体体现,也是本文集最鲜明的特色。如,他对伪满时期的刊物《新青年》(沈阳),仔细辨析其政治上的附逆及部分文学作品的媚敌与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文学之间的较大反差,揭示了在伪满洲国政治高压下的双文化选择,并抓住典型个案深入挖掘,展开重要的文学问题的思考。
热门推荐
  • 等路人

    等路人

    “我”为了相恋多年的女友来到北京,谁知女友却突然提出分手,还没明白分手原因的时候,女友乘坐的那架飞机就意外坠落,“我”陷入疑惑和悲痛中无法自拔,在“我”试着去寻找几次新的感情之后,终究因放不下前女友而告终,而“我”也在一次意外中得知女友的消失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并且“我”的朋友们全都知情,于是事情一下子变得混乱起来,“我”最相信的人不可信,最好的朋友不可信,一件又一件措手不及的事情接踵而来……面对人生和爱情,我们都是站在路口的那个人,在等待来路上的人时也在目送着远去的人,没有谁能够为谁永远地停留……
  • 北欧悬疑小说天王尤·奈斯博作品精选(共4册)

    北欧悬疑小说天王尤·奈斯博作品精选(共4册)

    尤·奈斯博,风靡全球的挪威作家,北欧犯罪小说天王,每一部作品几乎都是挪威图书畅销排行榜冠军。此套装包含《雪人》+《猎豹》+《幽灵》+《警察》共5册。
  • 重生之白莲花虐渣男

    重生之白莲花虐渣男

    杜津梓重生后任其事态发展,不推波不助澜,她就想弄清楚一件事,她的爱人是不是真的出轨了,要不她死都不瞑目。可最后她悲催地发现自己是一朵白莲花的事实。白莲花遇到渣男。结婚离婚都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
  • 宠妻成婚之一世成宠

    宠妻成婚之一世成宠

    【1v1,宠文,男主身心干净!】他是军政商业两不误、全城女子倾慕的黄金单身汉。但凡所有华丽的词汇形容他都没差,却不见他身边出现任何女人。他高高在上,性情难以捉摸,却惟独对一个女人,方寸大乱。*夏玥,和深爱了五年的男人沈述枫终于成为一家人,可却是自己的——姐夫!割腕、开煤气、过马路、浴缸放满水…她花了两个月,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去忘却这个人,却抵不过他温柔的说——“我还爱着你,玥儿,我愿意为你放弃一切,只要你跟我走。”而在她慌张无助的时候,他却出现在她身边,将她搂到怀里。“沈先生,想跟我老婆说什么,跟我商谈也一样!”*夏玥刚收拾东西要去采访娱乐圈当红影星——于慕枫。“等会,换件衣服再去。”陆琛祤翻着报纸,叫住刚要离开的夏玥。“我已经换了三次了,陆先生。”“不准露脖子,不准露手臂,还有,不准露脸。”“陆琛祤,这是夏天!你要闷死我啊?”“戴上墨镜和口罩再出门。”又是故作镇定的翻动着报纸。“我这是去采访又不是去抢劫,我出去了。”砰,一出门,陆琛祤随即拨打电话。“听着,三分钟内把于慕枫给我绑了扔到军营。”名字里面有个枫的都不是好东西,他怎么可能给机会他跟自己的娇妻面对面。什么?你说吃醋了?怎么可能!*外表冷酷里面闷骚的陆先生对上战斗力不差的伪萝莉。“女人,老子的第一次给了你,敢跑试试看!”*如无意外,每日更新欢迎入坑。
  • 增修教苑清规

    增修教苑清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凰妃嫁到:冥王狂宠妻

    凰妃嫁到:冥王狂宠妻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王牌特工,一朝穿越成了将军府大小姐。结果父母过世,财产被二叔二婶吞噬,就连未婚夫也被自家白莲花妹妹欲夺去,这就算了,还搞各种暗杀偷袭的!居然自己撞到老娘枪口上来了!好!很好!看她怎么绝地反击!让渣男渣女吃不了兜着走!本以为能舒适的过个土豪日子,结果报应来了!“九王爷这是干啥,说好了君子动口不动手,您怎么一块动了!”“我在动我的女人人有毛病?”....“这辈子你只能做我的女人,给我生一堆的孩子!不用感动,这...是本王分内之事。”凰北夏:“...”感动你大爷!
  • 明察秋毫(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明察秋毫(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明察秋毫原本是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用来形容人能洞察事理,明白是非。如今社会万象纷繁复杂,五光十色的现象层出不穷,明察秋毫这项能力更显重要。让我们在本书精彩动人的小故事里,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感悟人生,完善修养,收获智慧,走向完满。
  • 九五至尊

    九五至尊

    一团烂泥,也可以直面浩瀚星空!天地亘古长存,人们只修炼天地演绎的法则,却未曾知道过天地,竟是真实存在于历史长河!上三天,下三天,九天颠覆四大纪元,洪荒白垩竟成笑谈!少年叶晨,逆天资质,得荒龙锻气劲,披荆斩棘,与天抗,与地抗,誓要毁灭天!铁血不屈,霸烈传奇!
  • 倒霉神探系列:麦田奇圆

    倒霉神探系列:麦田奇圆

    很多很多人都知道发生在英国原野的奇异现象:麦田奇圆,有人认为是恶作剧,有人却认为是外星人的讯息。最高机密的情报局中,高合金室内烙上了一个麦田圈印记,且无意间启动核子装备;小学生的头剃出了图形;几千只鸡光秃秃的,只留下尾巴上相同的圆圈记号;甚至毒品商、汽水瓶制造厂也都一一出现此类讯息,因而惊动高层,欲找出真相。亚洲安危系于冷剑伦一肩,他要如何解破麦田奇圆之秘?人都知道发生在英国原野的奇异现象:麦田奇圆,有人认为是恶作剧,有人却认为是外星人的讯息。
  • 骗局

    骗局

    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