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5400000006

第6章 金钱就是力量(2)

评价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基础是什么?当然是经济实力,经济实力靠什么去计算?当然是金钱!没有金钱一切都是枉谈。美国人拥有全世界四分之一的财富,我们呢?我们拥有的是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据统计,美、日、德的经济总量分别是中国的8倍、5倍和2.5倍,欧元区II国的经济总量是中国的7倍。这就是说,美国GDP增长1%,就相当于中国GDP增长8%,中国只有长期保持GDP6%以上的增长,才能在20年以后接近日本的经济总量。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实力明显提高,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别逐年缩小。我们目前的经济综合实力已达到了世界第7位,科技竞争力排在13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557亿元上升到2001年的95933亿元,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6位;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额也由1978年的32位提高到2001年的第6位,达到5098亿美元;外汇储备由1978年的1.67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8月的2530亿美元,居世界第2位;吸引外资总额由1989年的33.9亿美元上升到2001年的468.8亿美元,连续9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所有这一切,都使我们的经济实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使我们的国际地位明显上升,我们的声音已经成为世界上不容忽视的一种声音,我们的力量已经成为世界上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我们已经在国际舞台树立起一种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我们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在世界的诸多领域拥有了较高的发言权。只要我们能够沿着目前的方向和速度继续发展,我们一定能够进入世界强国之列。

谁的金钱实力雄厚,谁的钱就会在世界畅行无阻,这就是金钱的力量。

国际如此,国内也是如此。一个国家首先要拥有金钱,然后才能拥有事权,即利用金饯保证国家机器运行的权力,兴办各种社会福利事业的权力,以及调动社会各种力量的权力。国家拥有了事权才能保证拥有政权。

这就是国家政权与金钱之间的最直接和最简单的相互关系。

过去我们习惯于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去进行经济建设,热衷于用人民战争的那种形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大跃进、大炼钢铁、人民公社都是失败的。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社会财富的调动、社会资源的配置、国家经济的运行主要是通过经济的和金融的杠杆去调节,行政的手段在不断地弱化,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逐渐习惯这种经济运行的机制,适应这种用金钱解决问题,用金钱说话,用金钱解决矛盾的方法,我们的思维要适应金钱革命的需要,要用好手中的金钱,管好手中的金钱。

就拿我国前几年通货紧缩的现象来说,当时城乡居民储蓄达到了6万亿元,但是国内消费却不断萎缩,消费萎缩就意味着生产的停滞。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刺激消费,保证经济稳定快速地增长,如何使百姓手中的钱找到一个正确的出路,已经成为摆在经济学家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常言道,解铃还须系铃人,金钱问题还是用金钱的杠杆去撬动比较好。百姓虽然对消费采取消极的态度,但是国家却运用进一步加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1999年增发600亿元的长期国债,仅近两年来就完成国债投资2000亿元左右,由此带动社会投资8000亿元,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了对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有效的拉动了内需,促进了经济增长,提高了城镇居民的收入。如果国家没有2000亿元的投入,就不会有8000亿元社会资金的投入。这就是用金钱解决矛盾的最好的范例。

美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但是美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截至目前美国共有外债高达5万亿美元。相当于我国1999年全国税收的40倍还多。

就因为美国有钱,有钱就有信用,就有说服力,就能调动他人的钱,别人就敢借钱给它,这就是金钱的魅力。

金钱的说服力比任何雄辩的演说家都更有力量。

可见,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里,金钱就是权力,有钱就有发言权,这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一种惯例,我们不得不服从这条经济规律的制约。

3.没有金钱物质文明就是一句空话马克思曾经这样说:“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个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通过股份公司在转瞬之间就把事情完成了。”马克思的这段话深刻地说明,金钱在国家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和积极的作用。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物质文明程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金钱,国家要发展就一刻也离不开金钱,金钱是一个国家物质文明的晴雨表。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利用、能源建设、环境的保护、道路交通的四通八达、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城市建设等等,缺少金钱我们就没有一点办法。

1999年3月份中国科学院作出的《199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引起最高决策层以及国人的高度重视。在这份报告中我们震惊地看到,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国的人类活动强度具有明显的破坏性,甚至高出世界平均水平3—4.5倍;平均每人每年搬动土石方数量是世界平均值的1.4倍;从隋代至今的1300年间,中国的人口从约4600万增加到12亿,而每年平均灾害的次数也从0.6次增至3.9次,为原来的6.5倍;我们的农林牧矿等12个大类行业的发展成本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本来花1美元可办成的事,在中国要花费1.25美元。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还很穷,我们手中缺少金’钱,我们的人口太多,我们的资源人均水平太低,我们的人口素质太低,人们要生存,就只有采取最落后的方式向大自然索取,对大自然进行掠夺性的开发。恶性循环,导致我们的资源环境每况愈下。国家的财富越来越少。而发达国家仰仗手中有钱,他们宁愿花钱向国外购买他们需要的资源,他们也不去破坏自己的环境。因为他们知道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等的存在对自然环境所起到的调节作用、所创造的财富,比之将它们简单地作为资源使用掉不知要高出多少倍。环境被破坏之后,要想恢复原来的水平,我们往往要付出卜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代价,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然而,当贫穷困扰着人们生存的时候,人们想到的只能是眼前。所以,在金钱利益的驱动下,我们的自然资源不断地以最原始的方式、以转化效率很低的水平变为人们手中有限的金钱,满足着人们最低水平的温饱。与此同时,我们35%的国土经年遭受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危害;33%的国土成为干旱和荒漠地区;55%的国土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目前,世界范围内正刮起一股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

的风潮,开发水力资源、利用风能、研究和使用太阳能、发展生物能技术、大力推广天然气等等,相比之下,我们目前所使用的能源主要还是污染相当严重的煤炭,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手中的金钱太少,而我们要办的事情又太多,清洁能源的开发费用太高,使用价格太昂贵,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绝大部分百姓的兜里暂时还没这么多的金钱,还没有这种支付能力。

德国的绿色和平组织1999年推出了一项名为“环保电力”的计划,这种环保电力虽然有利于环境保护,但由于价格昂贵,有关计划无疑是对一向自称关注环境质量的德国消费者发起道德挑战,要环境就要牺牲金钱。德国的这种环保能源清洁能源的含量极高,1%的能源来自太阳、8%的能源来自风力、20%的能源来自生物和无污染能源,其他则来自热能生产工厂。这种环保电的价格至少在每度34.95芬尼(合人民币1.57元),比电力市场的最低价格贵了近10芬尼(合人民币,0.45元)。这意味着每个四口之家每月须多付大约20马克‘合人民币90元)。面对“金钱和环境”,很多德国人,宁愿把金钱押在环境保护的大前提上,这家环保电力公司每天都收到数以百计自愿使用环保电力的申请。

是意识上的差别吗?不是,当然不是,其实说到底还是金钱的差别。一个连生活都难以为继的家庭是不可能花高价钱去买环保电力的。

我们的交通状况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极大的改观,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美国的高速公路密如织网,遍布城乡,所有的道路车辆如同穿梭,将诺大的美国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所有的高速公路收费的很少,即使收费的路口也是计算机扫描,高效快捷。所有的加油站都看不到工作人员,一律都是司机持卡自己加油,安全、方便、高效。美国的空中航线也极为普及,遍布美国的各个角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飞机场,所以距离稍远的地方人们一般乘飞机出行,飞机票的价格比我们要低很多。所以美国人出行乘坐火车的比较少。日本和美国又不同,日本的国土比较小,乘坐飞机反而不方便,所以日本的铁路交通异常发达,全部线路实现自动化。从买票、剪票、存包等等都是自动化,象征高度物质文明的现代超长铁路公路两用大桥,将日本的四个小岛联结成一体,多层立体交叉道路、磁悬浮列车、高速的新干线,车厢内一尘不染,列车运行既平稳又舒适,而且噪声又小。坐在车上领略着窗外的风光,也是一件人生快事。

同类推荐
  •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山西民俗

    山西民俗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哈尼阿培聪坡坡:哈尼族迁徙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哈尼阿培聪坡坡:哈尼族迁徙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这部史诗是哈尼族传统文学的顶峰之作,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是目前发现的系统、完整地记载哈尼族历史沿革的长篇史诗之一。作为哈尼族人民的“史记”,全诗长5000余行,由歌头和以下七章组成:《远古的虎尼虎那高山》、《从什虽湖到嘎鲁嘎则》、《惹罗普楚》、《好地诺马阿美》、《色厄作娘》、《谷哈密查》、《森林密密的红河两岸》。它以现实主义手法记叙了哈尼祖先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迁徙情况,并对其迁徙各地的原因、路线、途程、在各个迁居地的社会生活、生产、风习、宗教,以及与毗邻民族的关系等等,均作了详细而生动的辑录,因而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历史学、社会学及宗教学价值。
  •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一书精心选取了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设置了“释义”、“同义词”、“例句”等栏目。“释义”不仅对成语进行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每篇以平易而生动的语言将每一个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阅读它最原始的故事,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提高自己阅读的能力,也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 上海蓝调

    上海蓝调

    静安和闸北,一个诞生了近800年,一个不足400年;一个得名于寺庙,一个得名自水闸。出生时间不同,出生环境不同,甚至连陆路地域都不接壤,隔着苏州河相望。从全国解放到改革开放后,两个区都在曲折中发展,静安区走得稳,而闸北区追得猛,无论经济、文化,还是人口,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人把静安和闸北的商业、房产、交通、教育、文化等方面一一对比,得出结论:一个“洋气”、一个“霸气”,“洋气”的静安和“霸气”的闸北,那么远又这么近,终于在最好的时光里牵起了手。
热门推荐
  • 风吹来,满天都是白色的伞

    风吹来,满天都是白色的伞

    作者的自传体随笔,这部文集是作者刘晓航对他人生的一个总结。《风吹来满天都是白色的伞》主要分四个部分,讲述了作者在上山下乡插队过程中,如何不自甘沉沦,努力学习,最终高考得中,改变命运的曲折故事,以及作者在人生旅途中所结识的知已、至交、爱人、知名人士等,作者并对当前知青文化研究现状,阐发了自己的一些主张。
  • 至木归元诀

    至木归元诀

    这是一个因远古战争浩劫而破碎的世界,剩下的残缺大陆,被世人分为五大区域,并起名苍灵大陆。少年牧天,自东苍域山脉而出……由此开启一个故事。。本书官方书友群号:530773747
  • 活着的学问

    活着的学问

    但我被自己雇佣了,这就毫无办法。被别人雇佣可以偷懒耍滑,可以请病假,被自己雇佣就只有拼命干了。
  • 一九三七

    一九三七

    一九三七年,也即中华民国二十六年,日本昭和十二年。这一年注定会成为人类史上很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的七月七日,二十九军战士陆斌被卷入战争,随后,与侵华日寇展开了殊死较量。北平陷落之后,陆斌留在这座古都,联手地下工作人员、国民党特工,与日寇周旋。日寇埋在华北八年之久的老牌特工为何被出局?日寇参谋部泄露出的密电是真是假?陆斌与国民党特工截获日寇的细菌武器,却因此蒙受了很大损失,其中有何内情?日寇似乎已经暗中收网,要将潜伏在北平的地下工作人员与国民党特工一网打尽,这些人该如何杀出血路,绝处逢生?
  • 暴君好难缠:大牌弃妃太难追

    暴君好难缠:大牌弃妃太难追

    甩不掉的暴君,自恋狂妄,跋扈嚣张,还没见面就赏了她二十大板子。帅气的苍云,强势霸道,身份复杂,门主?丐帮帮主?某人的爹?还有那惜字如金的“冷情杀手”又是何方神圣?她堂堂21世纪新新人类,怎忍受得了他的残暴不仁?
  • A Child's Garden of Verses

    A Child's Garden of Vers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优秀员工自控力修炼

    优秀员工自控力修炼

    本书通过十个章节对自控力进行层层剖析,让你更加全面了解自控力的特点,用生动的职场案例教你如何修炼自控力。相信在看完全书后,掩卷体会,你将收获良多。在职场上循此而付出实践,你的自控力一定会得到极大的提升。翻开书卷,开始你的自控力修炼之旅吧!
  • 新编杨椒山表忠蚺蛇胆

    新编杨椒山表忠蚺蛇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法律的断章

    法律的断章

    书名“法律的断章”出自于新月派诗人卞之琳一首非常著名的诗《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法律本是一门枯燥的学问,但法律与诗歌的结合,让这本书有了美感和诗意。本书的大部分文章为作者近几年在《南方周末》、《法制日报》、《检察日报》和《人民法院报》等报刊上发表的文章的合集,其中收录的部分文章系作者首次发表。 全书分为六辑,第一辑为“信步闲庭”,这部分内容主要为作者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法学随笔,如“从影像中的刑事审判看刑事司法”、“港剧细节中的香港法治”等。
  • 羯鼓录

    羯鼓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