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3900000002

第2章 也许一开始就是多情(2)

他很理解地说:“没关系,我站到床的那边去,可以挡住他们。”

他果真移到床的另一边,背朝着病房里那些人,挡住了他们的视线。

他从中间揭开被单,她感到腹部那块一阵凉爽,知道某块玉体已经呈现在“新四军”眼前了。她立即闭上眼睛,仿佛这样就可以挡住他的视线。

他开始为她检查,她心慌慌的,不知道他究竟检查了些什么,只感到他的动作很轻,没给她带来疼痛。

他的手不像她印象中医生的手,不是冰凉的,而是带着体温,跟常人无异,却给她带来一种奇异的感觉,她有点哆嗦,掩饰着说:“冷!”

他替她盖好被单,仿佛不经意地问:“要拉尿吧?”

她连连否认:“不拉,不拉。”

他躬下身,从床下拿了个东西出来,然后一手揭着床单,嘴里说着“腿打开一点”,另一只手就很熟练地把那个冰冷的东西放到她两腿中间了,他两手在她腿之间操作了一下,她感到膀胱的压力开始减轻。

她意识到他在给她接尿,顿时羞红了脸,紧闭上眼睛,恨不得上下眼皮就是一把锋利的剪刀,可以把刚才那个镜头“咔嚓”一声剪掉。

妈妈担心地问:“这个尿壶干净不干净?是不是应该先擦洗一下?”

他没回答这个问题,走到床头去写那个本本。写完本本,他对妈妈说:“她拉完了,没事了。”

等她确信他离开了病房,她才睁开眼,对妈妈说:“我好了。”

妈妈也用自己做成一道人墙,遮着病房其他人的视线,只把被单掀起一点,弓着腰替她收拾。

她有点羞涩地问:“你现在是不是什么都看见了?”

妈妈不解:“看见什么?”

“看见我——那里呀。”

“自己的妈妈嘛,看见了怕什么?”妈妈刚说完,就意会到她在想什么了,马上宽慰说,“人家是医生嘛,什么没看过?”

“怎么刚好是个男医生?”

“外科嘛,当然是男医生多。动刀见血的事,哪是女人干的活儿?”

“我的手术是不是他做的?”

“是他做得不好吗?你没见人家个个都想他来做?”

“怎么不安排个女医生做?”

妈妈笑骂道:“哎呀,我的大小姐啊,命都差点送掉了,还管这些?只要技术好,能救你一条命,管他是男的还是女的?产房都有好多男医生呢,人家那些产妇不活了?”

“产妇都是结了婚的人。”

妈妈开玩笑说:“那怎么办呢?手术已经做了,总不能请个女医生再做一次吧?”

她想到这个满大夫已经把她浑身上下看了个遍,还打开她的腹腔,看见了她的肠子肚子,而她连他的脸都没看见过,就有种吃亏的感觉,很想找个机会看看他的脸。

事情就是这么奇怪,一旦知道某个男人看过了她的身体,她对这个男人就产生了一种奇怪的亲近感,好像他掌握了她的秘密,便具有了一般男人所没有的神秘力量,只要他愿意,他就可以把她轻轻抱起,放到手术台上,打开她的衣服,想看哪里就看哪里,而她既无力反对,也无力反抗。

她想他一定看过很多女人的身体,至少同病房就有两个女病人是满大夫“亲自动的刀”。她知道自己在满大夫眼里也只是一个女病人,甚至只是一个病人,连“女”都不是,因为阑尾嘛,男的女的都有,都长在差不多的位置,割谁的阑尾,都是那样,他可能根本就没把她当女人看待。你看他接尿的时候,简直就没觉得她是女人,一点儿不自在的神情都没有。

不知道为什么,她想到这一点,就起了一种报复心理,很想使个什么法子,也让他在她面前局促不安、羞愧难当。

但男人那么厚的脸皮,女人怎么可能让男人羞愧难当呢?就是把他衣服剥光了,他都不会羞愧难当,反倒是女人自己羞得往一边望。

她顶多能让他局促不安。

那就想办法让他在她面前局促不安!

主意定了,但还没想出报复的方法,满大夫又来了,还带来了几个护士,推着一张活动病床。

满大夫对妈妈说:“楼下女病房空出一个床位,我们把她转到那里去。”

妈妈连声感谢:“谢谢,谢谢,是该换到女病房去,我们丁乙还是个没结过婚的女孩子,连男朋友都没有,住这里不方便……”

她连忙制止:“妈妈,你说这些干什么?”

“我这不顺便说两句吗?又没撒谎。”

满大夫跟几个护士一起,抓着她身下的床单,把她连人带床单一起移到了推来的病床上,开始实施战略大转移。

新换的病房是个小间,只两张病床,另一张床上躺着一个女人,床边围了大大小小好几个家属,从穿着打扮来看,可能是乡下来的。

满大夫交代那一大家人说:“你们待这里可以,但不许吵闹。”

那群人都毕恭毕敬地下保证:“不会的,不会的,我们不会吵闹的。”

等几个医护人员都走了之后,她问妈妈:“是你要求换病房的?”

“我就顺便提了一下,没做指望。”

“你什么时候提的?我怎么不知道?”

“他们刚把你推到那个病房的时候提的,那时你还没醒过来。”

“你对满大夫提的?”

“嗯,他这个人挺怪的,你跟他说话,他像没听见一样,不搭理你。但是过一会儿,他又给你把事办好了。”

她心里甜甜的,觉得满大夫对她还是比较另眼相待的。

妈妈看了看那一帮乡下人:“唉,换了白换,这里也好不了多少,还不是男的女的一大屋?”

“你别再向满大夫提要求了,人家也不容易——”

“我知道。”

病房里一直很热闹,她自己这边有好几拨人来探视,爸爸中午送饭来,想换妈妈回去休息,但妈妈不肯,说爸爸照顾女儿不方便,于是两个人都留在医院。她同寝室的人也来看她,还有几个一起修课的人也来看了她。

另一个病人床前更热闹,那些家属没地方去,都守在病房里,窜来窜去,叽叽喳喳,搞得她几乎一夜没睡觉。

第二天查房的时候,只有满大夫一人前来,那群实习医生没了踪影。

满大夫进来的时候,病房里那群人都没注意到,一个个高声大嗓的,两个小一点儿的孩子大概是饿了,正在哭哭啼啼扯皮。

满大夫走过去,呵斥了几句,说的是一种她听不太懂的方言,只从他的语调以及那伙人的脸色猜出他是在教训他们。

他训完了话,掏出几张票子给那个男人,两人推来让去了几下,那个男人收下钱,带着几个孩子离开病房,大概是到外面去买早点吃了。

病房里一下变得鸦雀无声,满大夫查完房,对她抱歉说:“昨晚没睡好吧?”

她撒谎说:“睡得挺好的,挺好的。”

“没办法,最近床位很紧张……”

“知道,知道,给您添麻烦了。”

“乡下人,吵是吵点,但人都是很好的人。”

“不吵,不吵,一点儿也不吵,我喜欢热闹。”

他的视线像探照灯光柱一样从浓眉下射到她脸上,仿佛在核实她有没有撒谎。

她很坦诚地迎接他的目光,因为她感觉那群人跟他关系不一般,不是他的亲戚,就是他的朋友。她是爱屋及乌,喜欢上他们了,因此她的眼神诚实可爱,童叟无欺。

在两人视线的火力对抗战中,他败下阵去,率先灭了探照灯,离开了病房。

3

淑女一言,驷马难追。丁乙说了“喜欢热闹”,就真的喜欢热闹了。

首先是那家人的三个女儿,虽然穿得比较破烂,手脸也有点脏,但仔细看看,长得还是挺可爱的。最大的可能六七岁,最小的也许三四岁,中间那个五六岁的样子。

大概是被满大夫教训过,那家的父母现在都比较注意管束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吵闹,父母总是以更响亮的声音呵斥她们。很可能管束的理由都是用她做恶人,说些“别吵着人家那位阿姨”“再吵了阿姨休息,满大夫把你们赶出去”之类的狠话,所以那几个小女孩总是怯生生地偷看她。

她想法跟几个小女孩搞好关系,就给她们饼干和水果吃,开始她们都不敢接受,后来见父母同意了,几个小孩子才敢接过去吃。

她看到那些自己吃腻了的东西,被几个小孩子当宝贝一样吃得那么香甜,喉头就起了一种哽咽,真希望这世界上不要有穷人。

后来她总是让父母多带些吃的东西来,给那几个小女孩。可惜她不太懂那家人说的话,交流不太方便。

她妈妈跟那家的女主人攀谈过几次,勉强听明白那女人也是阑尾炎开刀,跟她同一天动的手术,他们住在城市的另一头,因为认识满大夫,所以上这家医院来看病,但家属来回跑很麻烦,就一直待在医院。

大概是那家人把她的慈善行为汇报给满大夫了,他查房之后,特意代表那家人感谢她:“几个孩子吃了你很多东西,他们让我谢谢你。”

她谦虚说:“都是人家来看我的时候送的,放这里我也吃不完的。”

他对此没发表评论,写了床头的本本,就离开了病房。

晚上的时候,他到病房来,把那一家大小除病床上的女人之外都带走了。

那个晚上病房挺安静,她睡得很好。

第二天查房的时候,他问她:“昨天不吵吧?”

“不吵。你把他们带哪里去了?”

“我寝室。”

“那你睡哪里?”

“值班室。”

“谢谢你!”

他一扬眉毛,似乎在问:“你谢我干什么?”

她感觉自己有点自作多情了,或许他并不是为了她休息好才带走那家人,而只是照顾老乡们的睡眠而已。为了掩饰,她装着不经意地问:“他们不是A市人?”

他没回答。

她怕他不想谈这件事,不好再问,但他主动解释说:“乡下的,超生了,躲出来的。”

“他们在A市有工作吗?”她问完就觉得自己很傻,这不明摆着的事吗?乡下躲出来的,怎么会有工作呢?如果有工作,还叫“躲出来的”?

还好,他没怪她傻,解释说:“女的给人擦皮鞋。”

她心一酸:“那他们住院——有公费医疗?”一问完又觉得自己很傻,这不又是明摆着的事吗?

还好,他依然没怪她傻,解释说:“没有。很麻烦的。”

他没具体说究竟是什么麻烦,她猜是住院费的问题,很可能是他来想办法,要么自己掏钱把这事包圆,要么就利用手里的职权,免掉那女人的住院费,或者包一部分,免一部分。

她由衷地说:“他们认识你,真是太幸运了。”

他没回答。

她发现他好像不怎么爱说话,如果是他愿意回答的问题,他会简单回答一下。如果是他不愿意回答的问题,他连礼节性应付都没一个,直接就不吭声了。

那个女人在她之前出院,估计是因为钱的问题。她挺同情那家人,把自己所有的水果点心什么的都送给了他们。那家人走了好一会儿了,她的情绪还很低落。

妈妈安慰她:“天下穷人太多了,你难受没用的。”

“他们干吗要超生呢?搞得无家可归,在外面流浪,几个孩子多可怜啊!”

“还不都是为了生个儿子。”

“儿子就那么重要吗?你和爸爸没儿子,不是过得挺好的吗?”

“有些人有封建思想,觉得女儿出嫁了,就是别人家的人了,生的孩子不跟自家姓,断了香火。”

“那就让孩子跟自家姓,不就行了?”

“事情哪有那么简单?你想让孩子跟你姓,丈夫同意不同意呢?”

她豪气地说:“不同意,就不要他了!”

“说是这么说,真遇到这种事了,哪里能这么干脆利落?如果你很爱他,你会因为孩子跟谁姓的事跟他闹翻?”

她还是想不明白:“他把孩子跟谁姓看这么重,我怎么会爱他?”

“有可能是你先爱上他,后来才发现他那么在意孩子跟谁姓呢?”

“那我在一开始就问清楚。”

妈妈笑起来:“你怎么问?你一开始就问他‘将来我们的孩子跟谁姓’?”

她也觉得那样挺唐突的。

妈妈说:“这些事,你嘴巴硬没用的,等你遇到了,就知道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了。不过我希望你一辈子也别遇到这种事,还是找个没有重男轻女思想的人,安安稳稳过一辈子。”

“你们生我的时候,是不是希望我是个儿子?”

“想是那么想,有了你姐姐,再生一个,当然想是个儿子,儿女双全嘛。但是生出来不是儿子,也照样很高兴。”

“那你们生姐姐的时候呢?有没有希望她是个儿子?”

“没有。第一个嘛,生男生女都行。”

“那你们怎么给姐姐起个名字叫‘丁一’呢?那不是男孩子的名字吗?”

“‘丁一’怎么就是男孩子的名字呢?是‘第一个孩子’的意思。你爸爸爱标新立异,人家给女儿起名都是花呀朵呀,他说不好,要起就起个与众不同的名字,刚好那时党中央老是开会,一开会广播里就报那些政治局委员的名字,先是按姓氏笔画排列,总是姓‘丁’的打头,但姓丁的不止一个啊,就按名字的笔画排列。你爸开玩笑说给你姐起个名字叫‘一’,以后进了政治局可以排在前面。”

她撒娇说:“你们偏心,给姐起了个第一的一,给我起了个甲乙丙丁的乙。我这个‘乙’不就是‘第二’的意思吗?”

“给你起名‘乙’也只是因为笔画少,你爸爸说汉字里面,一划的字就这么两个,你和你姐姐一人一个,根本没有‘甲乙丙丁’那个‘乙’的意思。”

“当然有啊,不然我怎么总是赶不上我姐姐?”

妈妈安慰说:“怎么赶不上呢?你们不都读了大学吗?你姐姐就是出了个国,但这不是时间问题吗?你迟早也要出国的。”

“不光是出国,她找男朋友也那么顺利。”

同类推荐
  • 金兀术与李师师

    金兀术与李师师

    风马牛本不相及,冤家何能成夫妻?自古英雄爱美女,于今主帅恋名姬。两国交兵明大义,真情入腑惹相思。历史扑朔留悬案,揭破谜底写传奇。这一首并不怎么样的旧体诗,权作升篇。说的是宋代名妓李师师与金国元帅兀术,似无瓜葛,本不能扯到一块儿。据史书所载,李师,师的结局有两种:一是宋亡后流落江南,不知所终;二是她被叛臣张邦昌所掠,献与金营,守志不屈,吞金而殁。
  • 1962:不一样的人和鼠

    1962:不一样的人和鼠

    天津解放以后,我父亲从继续南下的队伍中,留下来参加天津地方的建设。不久,他向组织提出,大城市的建设者很多,还有更需要人的地方,哪里艰苦,他请求,就让他去哪里。于是他来到绥远省,来到呼和浩特市。报到以后,骑马走了很久,把母亲接去,安顿了一个家。待了一些时间,觉得所在的还是城市,算不上艰苦的地方,按照理想的指引,他要求到内蒙古最苦寒的西伯利亚风口——乌兰察布草原、我出生的那个旗工作。离旗所在地两三里,有个小村庄,历史沿袭了一个唤做“府国县”的名字,父亲对母亲说:我们去的地方叫府国县,我去那里当县长。
  • 爱恨龙头山

    爱恨龙头山

    彝族少年大洋芋怎么也不明白,眼下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白洁老师,怎么会毅然决然地从省城那个四季如春的地方,一头扎进这个叫做龙头山的乌蒙大山深处的交通僻塞、彝汉杂居的山寨小学支教,而且一教就是几年。几年过去,白洁老师居然没有一点要走的意思。白洁老师今天穿的金黄的连衣裙,和金色的桂花一样迷人。白洁老师黑油油的马尾巴辫子上扎一个红红的蝴蝶结。黄、红、黑三种颜色让她一下子高贵了起来。
  • 救赎

    救赎

    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何国典跟随妻子杜茉莉来到了上海,在这个大都市里他经历了种种来自灵魂深处和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折磨,一步一步走向自我救赎之路。同样是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作家李西闽用他细腻的笔触和悲悯的情怀,真实描绘了灾难给人带来的残害,深层次剖析了受难后人们的心灵创伤,为幸存者的心理重建作了深刻的探索。《救赎》不仅仅给受地震灾害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心理救助的文本,而且给所有经历过灾劫的人的心灵安抚提供了一种可能。在黑暗的心灵中寻找光明。
  • 元史通俗演义

    元史通俗演义

    元史,始于成吉思汗,终于朱元璋。此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个以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的王朝,亦是中国史上疆域最广阔的王朝,更是首次征服全中国地区的王朝。先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是元世祖败南宋建大元。大元期间,蒙古统治者连番剥刮汉人,更是连年征战扩张国土,致使民不聊生纷纷起义,而其内部更是争权夺利互相征战,加速了元之灭亡。蔡公就史论史,以通俗文章、机智点评重现了元代的兴亡。
热门推荐
  • 灵破苍穹

    灵破苍穹

    一个从青叶小镇走出来的少年,偶然机会解除体内封印,从此文能一念惊天地,武能一掌碎山河。灵武兼修,踏遍诸天万界,踩踏无数天才,引众多红颜知己竞折腰!
  • 绝色医女:策乱江山

    绝色医女:策乱江山

    万历四十八年注定是神奇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将有三个皇帝!她的美貌惊心动魄举世无双,她的舞姿倾国倾城如彩蝶翩翩起舞,她奉师父之命潜伏在京城,周旋在各种各样的权贵之间,只为了帮太子顺利即位。他年轻有为满腔热血,家中世代忠良却成了让百姓厌恶的锦衣卫。火场中的惊鸿一瞥让他的心从此沦陷,他以为她是上天赐给他的礼物,却不知她只是一柄杀人的利器。生死相许的爱情最终能否跨越世俗的鸿沟!一次一次的性命相博,爱,究竟还剩下多少?
  • 重生后我成了极品坏婆婆

    重生后我成了极品坏婆婆

    萧亦柔从来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死在口口声声说爱自己的狗男人手里!???更没想到狗男人还跟她亲妹妹萧晴有一腿!???渣男贱女合谋害死她的孩子,侵占她的家产,害死她的爸爸,逼疯她的妈妈!??就连她都因为刺激过度小产而死,万万没想到的是她居然重生了!还成了狗男人的后妈!更刺激的是成了贱女人萧晴的准婆婆!?原本以为会是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的富家千金没脑女,摇身一变华丽归来后重新洗牌居然成了王炸!??
  • 茑萝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茑萝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杀手狂后:腹黑皇帝欺上瘾

    杀手狂后:腹黑皇帝欺上瘾

    一觉醒来杀手穿越成怨妇。情同手足的好姐妹竟无时无刻想置她于死地?一改往前的懦弱无能,从此教渣渣如何做人!身处冷宫又如何,照样玩转风云!渣男人,徒手斗!虚伪女,伸手即扳!遇弱,即强。遇强,她更强!看身为二十一世纪顶端杀手的她,如何玩转古代!
  • 我的不死外挂

    我的不死外挂

    周天渴望死亡,因为每死一次都能让他变的更强!不能修炼的凡人,借助不死系统一个个强悍的技能,在异界搅风搅雨的故事!枪脏了就要擦,我的外挂叫不死!新书《夺运之瞳》发布,老板们请支持!
  • 刺激战场之世界联赛

    刺激战场之世界联赛

    一位吃鸡大佬,参与四大奖杯,为获得梦想中的吃鸡职业联赛而奋斗……前进中,他会受到哪些阻碍呢?
  • 校园重生:天降神仙是校草

    校园重生:天降神仙是校草

    (本文1V1)什么?听说魔族公主下凡历练了?单单是历练也就罢了:哥哥怕她受委屈,陪着她下凡;母亲怕她被拐走,偷偷丢下大魔王下凡找女儿……什么?听说神尊大人下凡历练了?还拐走了大魔王的宝贝女儿?!不得了啊不得了,这大魔王又打上神界找他的宝贝女儿公主来了。
  • 走神的艺术与科学

    走神的艺术与科学

    《纽约时报》《科学美国人》《心理科学》热评图书不管你长于哪个领域,精于哪种知识,都推荐你读一读这本书,你一定会发现,简单的现象有时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奥妙。认知心理学创始人迈克尔·S.加扎尼加推荐科学家迈克尔·C.科尔巴里斯,手把手带领读者穿过雪片般的信息——从心理学、文学、历史学等角度来阐明我喜欢的精神状态——走神。他学识渊博、思路清晰、温暖热忱,像一束光一样,从未如此耀眼。在《走神的艺术与科学》这本书里,科学家迈克尔·C·科尔巴里斯以幽默的笔触,带领读者穿越心理学、文学、历史的迷雾,解释了我们为什么会走神,这么做有什么好处。走神不仅可以让我们摆脱眼前的苦差事,还能让我们跳出自我束缚。它还有助于增强想象力、创造力、讲故事能力和同情心,让我们显得更有人性。此外,作者还解释我们为什么习惯回忆过去、畅想未来。其实,这对我们形成自我认知非常重要。
  • 青影记

    青影记

    她是下界尊贵的灵族公主,她是上界九天之上的八方战神!一场大劫难,八方战神重生在了灵族公主身上,从此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的同时,不忘寻找神将。可谁能告诉她,这个忽然冒出来的大魔王,是来干什么的?魔王陛下:“来追你的!”当青影这座冰山开始软化,当年的事情也逐渐露出了蛛丝马迹。阴谋真相,重重设计,他们,该何去何从?(绝宠绝宠啊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