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1200000001

第1章

女孩

女孩是什么?女孩可能在香港红星黎明来京的演唱会上,冲着黎明哇哇大哭,倾诉那其实自己也不明白的感情。女孩可能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偶像歌星,但是那歌星带着太太呢,女孩说:早知道你带着太太,我还不如去自杀呢。女孩可能不接受男孩红着脸送来的红玫瑰——如果觉得这个男孩不如自己成熟的话。女孩不想迁就别人,也不想迁就自己。女孩可以门门功课都考全班最好,虽然她天天比男孩付出更多的苦功。女孩可能比男孩多一些韧劲,还多一些什么,譬如多一只锁上的抽屉,里边放着用小字写得密密麻麻的日记。还可能多几件妈妈买的衣服,不过她不一定喜欢。她喜欢自己看上的衣服,价钱不贵,但是洒脱清纯与众不同。如果第二天发现同班的女孩疋好也穿上了一件同样的衣服,那么,这件已经不是与众不同的衣服,在她看来已是俗物。

天,当个女孩多好!即便没有牛仔裙,没有录音带,没有自己的青春偶像,就像我初中时那样,我照样快活得常常张开双臂原地旋转,旋出了转出了宣泄出了我那份用不完的快活。初中一年级,妈妈用手工给我缝制了一条下摆宽大的花格裙,我穿了在学校楼道里原地旋转起来,看那转得越来越大的裙摆,咯咯咯地笑。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妈妈也给我缝制过一条花格裙,我至今还记得我第一天穿着它上学时那份洋洋得意,虽然实际上那条裙大得要命,大到我结婚时还穿着它。这两条裙,我穿着上高中、上大学,到北京工作,直到生了儿子,才忍痛把裙子变成了尿垫子。

爸爸妈妈从来不给我零花钱,我也从来没想到过要零花钱,倒也从来不觉得缺少什么,从来快快活活。不上学的时候,喜欢到中学对面的一个小书亭看书。在我,这是一个偌大的斑斓的世界了。衣袋里既然没有一分钱,倒也没有想过看书是要付钱的。我总是拿起一本书站着看,一看就是半天。书亭里只能放下一只椅子,只有一个卖书的老伯伯。老伯伯有时要离开书亭去上厕所,叫我进书亭坐在那把独一无二至高无上的椅子上,这是我最快活最伟大的时光了。

大概,我的潜意识里很清楚那不是自己的书,所以看书的时候非常小心,看过的书简直如同从未给人打开过的新书。至今我的书,大都如同从未翻阅过一般崭新。至今我坐在公共汽车上,如何颠簸拥挤,也要右手扶把杆左手捧着书读。实在太挤,把手从人缝中穿插过去,凑到车窗前,凑着窗前的亮光。偶尔看到一车厢的人被夏天的毒日头晒得都像开始融化的奶油蛋糕似的绵软,而我身子挺直着脑子更挺直着正猛劲儿在吸进书中那一行行文字,我觉得真像吮吸可口可乐那般提神呢。真棒!

我想,每个女孩都有一点自己也说不淸楚的爱好或不爱好。我从小不爱用雨具。在我的记忆里,爸爸只对我发过一次火,那是我雨天也不穿雨鞋,宁可两只布鞋全湿透。那时上海老下雨,我偏喜欢冒雨行。当然,我还是乖乖地听了爸爸妈妈的话,雨天穿雨鞋打雨伞了。不过一到了北京工作,远离了爸妈的视线,我就尽情地作雨游了。几次瓢泼大雨,积水没膝的路上,行人全躲将起来,只我一人在雨水茫茫中独行。看看前后,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呢。到80年代看了部美国电影《雨中曲》,喜欢得不行。为什么喜欢雨?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不必知道,喜欢了,就是喜欢么。

当个女孩多好,有一些说不出原因的喜好,有一些更说不出原因的任性,还有一些也说不出原因的探索。似懂非懂,半懂不懂,隔着晨雾看世界,世界更美。大约十多岁的时候,看一本连环画,上边讲到一个十六岁的俄罗斯女孩。我怎么也不明白,十六岁了怎么还能算女孩?十六岁,那么大呀!

终于有一年,我也十六岁,好像,自己也还是女孩。然后二十六岁了,三十六岁了,超过四十六岁了。这天与丈夫一起去北京大学图书馆查资料。我背着可怜的帆布书包,丈夫挺着伟大而庄严的肚子。丈夫通行无阻地从学生阅览室走进教师阅览室。而我在学生阅览室就被喝住了:“学生!把书包放下!”我乖乖地把书包放到学生存包的架上。老师把我当成了女学生?当个长不大的学生多好,当个长不大的女孩多好。

妇女,都曾经是女孩。

女孩,可不可以一直不长大,一直是女孩?

不知道长大了会怎样

初春,蒙蒙的雨,泥泞的地,乍暖还寒的天气,灰蒙蒙中萌动着新绿。如果说二十来岁是人生的春天,那么十几岁的中学生,便如那未必绚烂、未必盎然的初春:一阵迷雾,一阵春风;忽而灰冷,忽而明媚。灰冷如那绵绵汩汩的春雨,明媚如那化尽冬雪的艳阳。

较之春意勃发的二十岁,十几岁便如同还埋在泥土里,还压迫在残雪下的新芽、新蕾。自己都不知道一旦抽出技、绽开花是什么样。希冀、困惑、惶恐、躁动、兴奋、不安。既希望长大,又不知道为什么要长大。既怀恋儿时的无虑,又要求父母把自己当作长大了的人。

初春的新枝新蕾是柔弱而敏感的。那位老师带进一股不祥的寒风,那次做不出习题如入五里雾中,那位同学的智慧如春天的闪电照得自己黯淡、见拙,那次卖力气想给病中的同学带去春天的喧闹,偏偏同学不笑只好自己怪笑。

少年人可能责怪那寒风,那迷雾。但是一切的一切,只是因为自己对自己把握不住。那灰蒙蒙的雾,原是从心底升腾起来,弥漫到所有的景物上。分不清是对自己的失望、对自己的不满意,还是对别人的失望,对别人的不满意。雾大的时候,就对自己、对别人都不接受。怪父母不了解自己比实际年龄大得多,可是又像傻孩子一样等着父母的劝慰。少年人对这个绝非完美的世界太少承受力。然而又怎么去要求他们呢?初春的没有绽放的小花蕾到底算花还是不算花?十几岁的少年人算小孩还是算大人?一阵风吹来,就可能吹落了花蕾,我们又怎能要求小花蕾有更大的包容性和承受力?

有中学生埋怨:学生的冬天是一件旧大衣和一条长长的人行道。不,学生的冬天至少还有新鲜温热的牛奶,还有厚实热烘的被窝。实际上,做父母的往往比他们的孩子所想像的要小得多。父母以为他们尽其所能了。而孩子要求父母适应并理解自己不同时候的不同心态。孩子感到失落,觉得长大了原来就是这样。不,如果长大了就是这样,那人生就太少波折起伏了。至少,要长大到自己也有了个中学生的孩子,到那时,或许刚刚知道长大了会怎么样。

世界是由不安分的人创造的

XX同学:

你好!读你的信,知道你那么喜欢小虎队。我也喜欢小虎队,我高兴我们的相近。有一次,那很早了,我去北京西单商场,无意中看到人们围着卖电视机的柜台,头全仰着望着高处的一个屏幕。那屏幕上,台湾小虎队正生龙活虎地在主宰这些临时观众的情绪,包括我。至少在这个时间里,我也变成了小虎队的一员:清纯、梦幻,勃发着生命力。

我想,如果成立一个小虎队发烧友协会,会员恐怕大都是少年人。我高兴我也成为小虎队发烧友,因为我知道,当上这个发烧友得有个前提一颗年轻的、不安分的心。

从某种意义上讲,世界是由不安分的人创造的。因为不安分,于是想入非非,于是去破格,去创造,去发明。老年人偶尔能“老夫聊发少年狂”,也会感受一种青春躁动的快感。狂热,是年轻人,或者心态年轻的人才能拥有的一种人生体验。我上初二时,对篮球就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着迷一时,狂热一时,都很正常,要不怎么-叫年轻?然而年轻还有一个更主要的特点:向上。很不安分地要对现实世界与未来世界进行探索与改造。

小虎队也是少年人。他们所以征服了少男少女,因为他们在创造。他们在创造了一个青春世界的同时,也创造了他们自己——青春偶像。有创造力的人才有生命力,才能蓬蓬勃勃地去感染别人。

朋友,同祥是少年人,你光是崇拜小虎队,你为什么就不能让别人也来崇拜你?你说你太想见见小虎队。可是你想过么,如果你果然见到了小虎队,他们会对一个没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特色、自己的光彩的人感兴趣吗?

你是一个很有想像力的人,譬如,想这就去一次台湾,只为了见见小虎队。青春年华也叫黄金岁月,青春之所以富有,因为青少年有着最不着边际的想像力。一个富有想像力的人往往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人的潜力太大了。比收集小虎队的磁带、照片更重要的,是开掘自己。我们那些在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化学竞赛、物理竞赛上获得金牌、银牌的少年人,他们都是各个方面的小虎队。

那么你呢,想做一只什么样的小老虎呢?

以你对小虎队的执著与投入去塑造你自己,你这只小老虎也会如青春劲歌那样令人们兴奋。

陈祖芬

1993.1

关于并不牺牲的我们自己

读了这个题目请不必吓一跳,我并不是说大家都要去冲啊牺牲。大家尽管各就各位,该学习就学习,该干活就干活,该游乐就游乐。

但是,人世间除了很多的应该,还有很多的不应该——不应该的疾病,不应该的坎坷,不应该的S来横祸,不应该的天灾人祸。夜间万家灯火璀灿明亮,然而那一团团温暧的灯光朦胧了-个个家庭的艰辛。用老百姓的话来讲:每家都有-部难念的经。大的成功后边是大的磨难,充满荣誉鲜花的人生后边是决不鲜艳永无休止的艰苦。平凡的一生后边或许是很不平常可赞可叹的品格,简单的劳动后边可能有很不简单无可比拟的精神。多想想别人的难处,多体谅别人的甘苦,多尊重别人的劳动,这些,并不需要我们牺牲什么,只需要多一些对人类的关注。

多一些关注,就多一些投入,多一些付出,多一些净化,便实际上多了一些牺牲精神和英雄主义。高一女生戎楠走进荒漠的大山,走进军营,她震撼了。“我们向全世界炫耀自己年轻”,而这里的连长二十九岁已经那么苍老!青春从来倾心于葱茏,可这里的士兵却把青春注入了光秃的山脉。他们的心炽烈而荒凉”,他们以“一如既往的漠然”,承受着艰难,沉默而坚毅,如同那嶙峋的大山!

戎楠感极而喊出青春!”“你在我们和他们身上造就了怎样的差别!”

不,她没有喊出声。她“因为拥有了金子般的青春而深感不安”。“我们写了无数激昂的篇章歌颂他们的牺牲,补偿他们的牺牲,实际上,这是为了宽慰并不牺牲的我们自己。”

只有设身处地才会感同身受,才会面对青春的牺牲看清并不牺牲的我们自己,才会激扬起青春的热血和牺牲的热诚。

几百字的《山之感怀》,便激荡着一股浩然正气和一种对人类的挚爱。

我们周围多少平凡的人生或辉煌的人生,其实也都充满了牺牲——牺牲娱乐、牺牲闲适、牺牲享受、牺牲健康等等。多体察他人的艰辛,“并不牺牲的我们自己”就开始选择了充满牺牲的人生。

一个人有一个主题

小C:

来信收到。在巴黎的北京女孩的信,简直是最好看的电视连续剧。你说感受太多写方块字是挡不住的诱惑,我说你太应该记录一些片片断断,将来,当巴黎的一位服装界新秀,一个北京女孩子第一次开自己的服装发布会的时候,她的电视连续剧脚本也完成了。

这里,随着经济发展现代意识增强,原始积累时期的不择手段巧取豪夺也在“走俏”。有一位侨居美国的老教授,他说国内人的变化叫他吃惊。他说70年代末他回国时,觉得国人实在太忠厚老实,实在好得叫他难过。现在回来常常觉得有些人真是太坏了。当然,也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快而文化教育太脱节。加上一些深远的“文革”遗风正在显影出来——这里不是指“左”,“左”是大家早就明白的,早就显影的。我是说“文革”中的或整人或被整或为生存或为逃避而逼出造成的不讲信义不管情谊不顾脸面不择手段,这一切,当商品经济同时诱发出人性善人性恶人的各种潜能潜欲的时候,就呼啦啦轰隆隆地出来了。

所以我高兴在你的信里,我看到的是天空与海(借用你的花布图案设计的名称),是纯蓝复纯蓝,是一个明朗单纯的世界。你说你只有一个主题——服装。其实,社会中的人,本毋需关心太多的社会,每个人只要把自己的事做好,把自己塑造好,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好社会,就不会有很多的错位和越位。大家立体交叉着,人际关系自然复杂起来。一个人只有一个主题,多好!那么很多的人在一起,就是一个有很多色彩的美丽世界,如同你天天面对的图案、花布。

我至今很难想像你这个撞到巴黎的女孩子怎么就过了法语关。你的满分、满分、满分的背后,有多少难以想像的艰辛和你的聪明。你的天资和潜力,若不是出去闯世界,怕也未必能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

我一切都好,就是忙乱不堪。相信三年后,等你重返故里,我这边的一切都有序了。当然,也许到那时,又有了新的梦幻。这就像你经常做的那个梦:效果图还差一张,还差一张。

送你一副友人在台北庙宇中看到的对联:“同在梦中无你我,放下身心即乾坤。”

此信到Paris时快春节了,春节快乐!

祖芬1992年1月22日

同类推荐
  • 幸福的法则

    幸福的法则

    这是一本类似于《菜根谭》的书,书中并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线,只是一则则充满哲理的小品,内容涵盖了自然、艺术、修养、生活甚至还有企业管理等各个层面。虽然它没有一个固定的主题,但是它的目标是明确的,就是告诉人们究竟如何才能幸福地生活。读这本书的感觉,有点像在看央视纪录片频道的《浮生一日》节目,时而讲迪拜,时而讲菲律宾,时讲而父子亲情,时而讲乳酪美食,看似没有丝毫联系的事物之间,却又存在着相同的感动。总之,它的重点不在于陈述,而在于感受,然后就是伦理学最重视的,也是最重要的——知而行之。
  • 名家名作精选:冰心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名作精选:冰心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世上的一切事物,只是百千万面大大小小的镜子,重重对照,反射又反射,于是世上有了这许多(璀璨)辉煌,虹影般的光彩。没有蒲公英,显不出维菊;没有平凡,显不出超绝。
  • 我行我诉

    我行我诉

    《我行我诉》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杂文、言论逾百篇,其中大多在各类报刊公开发表过。作者称:“我行我诉”是其几十年写作历程的形象写照。“自1977年从事新闻采编开始,我便在人生道路上一边行走,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边不停地用文字来诉说自己的见闻与感受。”有人把人生比喻为一场长跑,但在这长跑的道路上各人的角色却不尽相同。作者以自己的文字,成就了自己独特的风景。
  • 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

    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

    雷达,曾先后在全国文联、新华社、《文艺报》社做编辑,担任过《中国作家杂志副主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并兼任母校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这是其所著的一部关于中国当代小说文学评论的文集,由“世纪交响”、“长篇平台”、“绿野美卉”、“文坛撷英”。
  • 涛语:石评梅作品精选

    涛语:石评梅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热门推荐
  •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内容简介:世界遗产包含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它们或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或是人类自身的杰出创造。了解这些世界遗产对于了解一个国家和地区独特的自然风貌、民族风情、社会历史、建筑艺术、价值观念、文化内涵等具有窥斑知豹的作用。
  • 豪门危情:我的神秘老公

    豪门危情:我的神秘老公

    陆予嘉从天之娇女一夕之间变成了声名狼藉的下贱女人。被未婚夫背叛,被父母赶出家门,成为了全城人嗤笑的对象。可就在这时,她莫名成为了江城最大最神秘家族的少夫人。从谷底,站上了云端。
  • 成大事必备的99个领导技巧

    成大事必备的99个领导技巧

    毫无疑问。现如今单枪匹马闯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是一个倡导合作、倡导效率的时代。一个人的力量永远是有限的,而如何借助别人的力量、如何通过领导来提高团队效率,这是每一个成功者应该研究的课题。
  • 老火煲好汤

    老火煲好汤

    《美食天下第1辑:老火煲好汤》介绍了老火汤的制作秘诀、选料和制作方法,根据口味与身体所选,《美食天下第1辑:老火煲好汤》共分为两章。第一章为家常食材煲好汤,所选食材都是家常食材,方便在家操作;第二章为滋补养生老火汤,在汤品中增加了具有养生功效的中药材,使得汤品不仅好喝而且还能养生,涵盖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饮食需要,让读者可以根据自己及家人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汤。
  • 破绯之

    破绯之

    破绯之晓,又名真理之眼,即“神之眼”。在它面前,任何谎言都无所遁形。被旧神庭称之为“目”的星球上,人们无忧无虑,与自然和谐相处,直到那天,天空上出现了一双血红色的眼睛,他们才知道,这个世界还存在隐藏着“非人”,大战由此爆发。五年后,人族神箭手弦月以射下眼睛为条件向各族发起谈判,众族达成一致,和平相处,并将那一日定为新的纪元伊始,那一年称为“理”历元年。可不想,弦月射下眼睛的时候发生了意外,射中的左眼分化为五种力量四处奔逃,而右眼则不知所踪。而我们要讲的故事发生在其99年后……
  • 掌控你人生的命脉玄机:命运

    掌控你人生的命脉玄机:命运

    有人说“命由天定,听天由命”,有人说“命运完全由自己掌控”。曾为上百家企业制定过产品营销战略,提供市场分析报告的著名管理与营销咨询专家——高朋,从“命运由自己掌控”的角度分析命运,同时也给想要改变命运的人们提供了指导。在本书中,他采集了数以百万计的调查样本,通过对人们命运各关口的观察,首次提出“命运指数”概念,运用独特的“命运系统”理论,从格局、选择、机遇、情商、目标和实干这些方面对人们提出了实践性极强的命运力提升指导,旨在帮助不同阶层的人洞悉人生命脉玄机,改变自己的命运。
  • 等风等你等归来

    等风等你等归来

    先被赶出了家门,后再被未婚夫抛弃。她的人生简直走入了绝境。转身,豪华的车队停在她的医院门口,他在人群簇拥下走来,强势的把戒指扣在她的手上,“做我的女人,为你报仇。”安之若与他一拍即合,狼狈为奸。至此她被芸城第一权贵宠上了天,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 Little Lord Fauntleroy

    Little Lord Fauntlero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生·神仙债(全二册)

    三生·神仙债(全二册)

    当神仙的时候,我大约将自己弄得很伤情。离仙台的那一跳,前尘往事转瞬云烟。而这一生,我占着凡人云岫的壳子,只致力于两件事——第一件事:搅黄我与大将军宋诀的婚事。第二件事:搅黄神秘刺客追杀我的事。却没想到,这两件事,归根到底是一件事。他说:这一世欠你的,我来生好好还他说:长梨,这辈子是你欠我,若有来世……前世的我,修仙求长生,最终却害死了两个人。若得今世往生,我唯愿同谁都不亏欠。
  • 乱门引之美人夜妆

    乱门引之美人夜妆

    不谈过往,不念平生,惶惑之行,余谁命魂,十年之局,尽散前文,无妄未知,尔等默认,故人已分,往事已沉,怨生念狠,岂能不真,繁华声声,生死枯等,折煞世人,遁入空门,人情速冷,人世易分,落地生根,羡煞谁人,纠缠脱身,空留你恨,蹉跎年轮,空抱痴嗔,付尽一生,毁念旧人,劝诫不闻,意绝心横,而今世事,不过大梦,今日谁人,踏入绝程,归期难等,生死莫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