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2900000005

第5章 反叛:为国营企业改姓(2)

全厂哗然。汪海怎么了?他想干什么?这次卖鞋成功的事实,不是证明老产品在农村和边远地区还很有市场吗?再说要上新产品,企业有限的资金、原料供应、设备负荷以及技术问题谈何容易?人们觉得汪海能干是能干,就是胆太大,尽说大鼓词。

汪海心里却有自己的一本账。他冷静分析了当时全国制鞋业的形势:全国国有大中型胶鞋企业有300多家,实力都相当雄厚。天津市的大中华橡胶厂、张家口橡胶总厂的实力都相当雄厚。而南方珠江三角洲地区个体的、集体的、合资的制鞋企业已发展到3000多家,深圳地区也有2400多家,其数量还在往上增长。而浙江温州一带就更别说了,他们在推出新产品的技艺和速度上更是压倒群芳。在这种格局下,全国鞋的年产量已达到10多亿双。橡胶九厂要想真正走出困境,必须另辟蹊径。如果不开发新产品,不开辟出一条新路,就不能从根本上走出困境。

目标已定,大话也已说了出去,但是具体的措施,却还是一张白纸!怎么办?前途一片茫然。

他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变得焦灼暴躁。身边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生怕惹得他发火。

一件小小的事情终于激发了汪海的灵感:有一天,他在计划科看到有的职工为厂里加工鞋盒,便问:“你们怎么干上鞋盒了?”

工人回答说:这是外加工。

他脑子里突然爆出火花,鞋盒能搞外加工,难道老产品就不能扩散出去让别人干吗?想到这个绝妙的主意,多少天来的压力顿时烟消云散。他强制自己守口如瓶,先悄悄带人“微服私访”。

当时,乡镇企业还没有完全起步,广大农村除了拥有地皮和剩余劳动力外,在设备、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都很落后。有的厂家苦于没有活干,摇摇欲坠。

汪海转了一大圈回来后,便把自己的锦囊妙计和盘托出。

他在厂领导会上说:“在乡镇企业建分厂,把老产品逐步扩散出去。这样,总厂的能源、设备、人力、物力就可以集中起来上新产品。这条路子咱一不需要上级投资贷款,二不用市里拨煤拨电;实施以后既可保住原有市场,又可开拓新的道路,给企业带来效益,并且也扶持了乡镇企业。”

他热切地等待大家的反应,满以为自己的豆子倒在了热锅里准能发出一阵爆响来。然而,得到的却是一片沉默。

沉默往往是最含蓄,也是最执拗的反对。

在烟雾缭绕中,人们思考着两个问题:

一、在中国的国营企业中,有谁这样干过?

二、与乡镇企业联营,国家政策许可吗?

结果,汪海成了孤家寡人。大家的态度很明确:

这样做一是危险性太大,二是扶持了竞争对手不合算。

没法再谈下去了,汪海只好宣布散会。

然而,事情并不那么简单。会后,有人拿他在干部会上的这个提案,做起了文章,四处煽风点火,一下子在全厂引起轩然大波。

“汪海真不是个东西,厂子好不容易挣回来点钱,他又想折腾给别人,把咱碗里仅有的一口粥都给泼没了。”

“哼,他可不管咱们有没有粥喝,他只顾自己跑出去吃大鱼大虾,肥了自己,害了百姓。”

更有甚者,直接骂他是“卖厂贼!”

这时候的汪海,想到了职工代表大会,他希望工人们能理解他的这一方案。可是没有想到职代会提了210条意见,其中182条,都是指责他的这一设想是卖厂。

回到家里,一向温柔体贴的妻子黄淑兰也沉不住气了,劝他不要没事找事。

难道真的错了?

做事开头难,这事儿还是要和上级主管部门打个招呼,赢得他们的支持。唉,谁让咱们是国营企业呢?汪海跑到上级机关,话刚和人家说到一半,就见对方合上了笔记本,那眼神分明是在说:汪海,你真能异想天开啊!

这一下子将他从兴奋的顶点跌落到苦闷的深渊。

但深陷四面楚歌中的汪海并未罢休,一种急于改变现状的强烈冲动和欲望,迫使他大胆决定:只身闯市府!

想要见到市委书记并非易事。他要说服警卫放行,要说服秘书引见。他拿出一股蛮劲费尽口舌,终于见到了市委书记刘鹏。

刘鹏和蔼地接待了这位工厂的党委书记,听他讲明了来意后,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新思路。他把秘书叫来坐在一旁记录,然后说:“你谈的事情很重要,请接着讲。”

刘鹏在出任市委书记前曾担任山东省分管工业的副省长,对企业改革的宏观走势自然有着高屋建瓴的眼光。他听完汪海的汇报后,方脸膛上焕发出光彩,兴奋地说:“如果我们每一个企业的领导,都能像你这样大胆地去想,深入调查,事情就好办得多了。你放手去干吧,先搞个试点,遇到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来找我。”

得到市委书记的支持,汪海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他捧着这柄尚方宝剑,兴冲冲地回到厂里,组织精兵强将,向广阔天地进发了。

汪海进发的第一目标是黄岛。黄岛位于胶洲湾的西海岸,与青岛市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海西”。这个岛靠海边有个薛家村,村里的农民世世代代以捕鱼捞虾为业。责任承包制后,他们集资办了一家工厂,名日橡胶厂。厂名听起来很气派,实际上它的规模只是个小作坊。几排趴在地上的小瓦房,里面转动着几台老掉牙的机器。工艺管理落后,原料来源不足,市场销路不畅,连年亏损,债务累累,成了镇里的一大负担。但就在这时,1984年6月,甘霖从天而降,汪海出现在了黄岛面前。汪海的手和这个厂的厂长薛吉胜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从此,奄奄一息的黄岛橡胶厂被改造成为九厂下属的二分厂。

薛吉胜怎么也没想到,6年以后,他这个农民竟然在全国人民面前露脸了。1990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他跟随汪海,以企业家的身分出现在演播大厅里。当他手捧鲜花,面对摄像机时,他的心情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

他忘不了,汪海渡海而来,言传身教,使他增长了很多企业管理的知识,渐渐有了一套企业主管所具备的经营头脑。

他忘不了,计划科长刘守芳拖着病弱的身子进行工厂的改建工作。在挖地下烘干房时,突然出现大面积渗水。刘守芳毫不犹豫地挽起裤腿,跳进坑里,同工人们一道向外清理泥水。在他的带动下,工厂从破土动工到正式投产,只用了45天。而老刘却被累垮,送进了医院。

他忘不了,九厂的设计人员来了,帮助他们设计模型,设计鞋面结构,设计花样;九厂的技术人员来了,帮他们培养原材料化验员、胶料半成品快速检查人员、成品检验员;九厂的财务人员来了,帮他们建立了科学的原材料消耗定额、生产人员的工时定额。

而且,支援源源不断,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全面,从理论到实践,从物质支援到人才培训,使得他们全部抛弃了过去的旧套子、旧路子,从债务和亏损中挺起了腰杆子,向着效益不断迈进。从1983年到1986年,仅用了3年时间,就形成了以生产布面胶鞋为主,年产100万双鞋和其他橡胶制品的生产规模。

如今的薛家岛,已发展成青岛远近闻名的双星村了。当年土头土脑以捕鱼摸虾为生的农民们,如今穿着自己生产的鞋,跺跺脚、拍拍胸,自豪地向人们宣称:“咱是双星人!自从踏上了双星这条路,咱走得豪迈,走得让人羡慕。因为咱的背后,有一座大山。”

汪海还在很短的时间里,在山东10个县、一个市建立起了13家联营分厂,一年加工鞋帮和制鞋的产值加起来可达1亿元。

与此同时,他们的脚步还走向了大西南和大西北,在西双版纳和乌鲁木齐也联营办了分厂。

到了1985年,当党中央提出了企业横向联合后,9厂的人们这才恍然大悟:汪海搞的老产品扩散不是跟这一个意思吗?只不过叫法不同罢了。看来,当年汪海这个“卖厂贼”,对了。

总比别人先走一步的汪海,这次又比别人先走了一步。

这一步,成为双星后来发展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3.敢卖就敢夸

我们长期喜欢讲“阶级斗争,并乐此不疲。”

然而历史走到今天,当你一旦进入市场后,你便会惊奇地发现,阶级的概念,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至少,是模糊不清的。

市场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经营,靠的是竞争,而不是空喊口号,搞政治运动。作为党委书记的汪海,脑子里天天转着“市场”两个字。就在九厂生产转入正轨,新开发的“双星”牌产品在流水线上源源而出并走向市场时,一件小事,却让汪海羞愧得无地自容。

为了打市场,汪海带队风尘仆仆地来到大西北一家百货商场。商场经理发现这几个外乡人站在鞋柜台前指指点点,向售货员问这问那,便好奇地询问道:

“请问客从何来?”

汪海告诉人家:“青岛橡胶九厂。”

经理噗嗤一声乐了:“啥?香蕉酒厂?香蕉酒厂打听鞋干啥?”

“我们是做鞋的呀。”汪海指指柜台里的鞋。

“怪了,香蕉酒厂不做酒,反倒做起鞋来了?这改革改到这个份儿,莫非我是跟不上形势了?”经理叹了一口气,头一摇,走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人家不了解情况,只是说说而已,但汪海的自尊心却被深深刺痛了。走出商场好长一段路,汪海都默默无话。丢人啦!

青岛橡胶九厂从1921年建厂到解放后成为国有制鞋大企业,算起来做鞋也做了几十年了,可企业至今无人知晓,产品更是名不见经传。现代经营与企业产品的知名度是密切相关的。先别管产品行不行,人家不知道你是干什么的,这怎么行?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句话过去一直是贬义,现在恐怕得重新评价这王婆的才能,因为这老太太最起码懂得一条经商之道——宣传。

回到青岛的路上,汪海边走边想:我们本来就是做鞋的,我们自己不宣传,谁替我们宣传?何不在新开发出来的“双星”牌产品上下些血本呢?做广告?

花钱多效果未必好。现在很少见有什么企业在自己产品上开新闻发布会,不如多请来一些记者,开个新闻发布会,几杯清茶,一顿饭菜,让各报发个消息。这样既省钱又见效快,宣传范围也广。

主意一定,汪海再也坐不住了。马上让宣传处起草消息稿,四处打电话,请人。汪海说,咱们这可是开了企业的先例了,发动各种关系,要请就请最好的,请中央的,请省里的,请市里的。

于是,1984年11月4日,全国第一个由企业自己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在青岛市橡胶九厂首次开场了。到会的有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工厂日报、中国体育报等中央和省市新闻单位43家。

会上,各路记者,被这位敢为天下先的山东汉子的口才吸引住了。汪海向记者们作了《立志改革创新,增强企业活力》的专题发言。他首先讲:“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可以断定竞争将日趋激烈。”

作为生产经营不可缺少的信息、宣传显得愈加重要。

可以说,新闻媒介是企业的千里眼、顺风耳,得到新闻界的支持,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新闻界,扩大我厂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建立强大的国内外信息联络网,真正让‘双星’创出名牌,占领市场,这是我们企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记者们没有想到这位有着“全国首届10大企业家”头衔的人物,肚子里竟有如此一些道道。而汪海在这次会上,大放异彩。他向记者们详尽地介绍了企业的改革情况和未来规划,并领着他们参观了车间和产品。最后,他捧出了新开发的“双星”牌胶鞋送给了记者们。

他特意声明:“我可不是送礼,而是请你们试穿,三个月后必须返回质量信息。”

记者们满意而去。

有人说:“汪海卖鞋,敢卖也敢夸。”

汪海闻之,哈哈大笑:“效果不错吗?”

整个会议最后一清账,包括所送的鞋在内,共花去了7000元。

按说,汪海这仗打得挺漂亮。但第二天兴冲冲地去上班,却发现周围人们看他的眼神有点不对劲。

他召集部门领导开会,会却开不起来;他想问问自己的得意干将,干将们也借故避而不见。

这是怎么了?

他百思不得其解。

原来,记者座谈会刚降下帷幕,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便开始整起了他的黑材料,连夜向上级告他的状:

说他办了这么一个新闻发布会,是假公济私,捞取功名,大吃大喝,浪费钱财……

汪海一听,火了:妈的,这不是胡扯淡吗?中国的事情就是这样,不做事没事,做事就要出事。我开发布会是为企业,我自己又没花一分钱,怕什么?虽然由企业自主召开新闻发布会以前没有人干过,上面的红头文件也没做过此类规定,但是,与其他花钱打广告宣传企业的产品一样,有什么不对的呢?他认为此举符合中央提倡的改革精神,决定不予理睬。

不过还得把工作做通。他把那些吓得躲到一边去的干将们找了来,狠狠地训了一通:

“想不到遇上这么点事就把你们吓得缩回去了,那咱们还怎么一起为企业打天下?天大的风险,由我汪海一人承担,你们该怎么干还得怎么干。我就不信,几个小泥鳅能翻起大浪来!”

接着,汪海又说道:“我是花了7000元,可都是为了企业的市场宣传。为企业走向市场、占领市场,我行使的是正当职权范围内的厂长基金,能有什么错?天塌不了。这些人狗屁不懂啊?由着他们去折腾吧!”

汪海低估了那些人的能量。

两个月后,上级部门突然下决心,要解决汪海的问题。

市纪委和橡胶公司组成调查组专门来到厂里,要调查汪海上任以来违反制度的一系列“腐败”问题。

但就在调查组跨进厂门的那天,汪海却怀揣着印有“厂长”字样的名片,前往机场,要到日本去考察。

“我们来,他却走,什么意思?这汪海也太目中无人了!”被凉在长门口的政府官员们大为光火,难下台阶。

同类推荐
  • 王石传

    王石传

    1951年1月,王石出生在广西省(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一个军人家庭里,他的父亲是一名老红军,母亲是锡伯族。王石承袭了父亲军人血液中好胜的本性与母亲锡伯族能征善战的特征,天生骨子里就带着一种野性。
  • 岳飞传:还我河山

    岳飞传:还我河山

    《岳飞传》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最重要的历史小说之一。全书20回,讲述了岳飞从一个贫家之子成长为一代名将,最后含冤屈死的悲壮生平。书中贯穿岳飞一生的主线如拜周侗为师的曲折,大战仇敌的紧张,抗击金兵的智勇,剿灭群盗的恩威并施,都描写得大气简洁,极富传奇色彩;虽然大开大合,然而并不粗疏,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尤其具有人情味。对人物的心理也刻画得细致入微。岳飞的精忠报国、顾全大局、仁爱谦逊,都写得极其充实。本书主要依据《宋史·岳飞列传》而作;采用旧式武侠小说的笔法,注重故事的布局结构,突出戏剧性与传奇性,充分、恰当地体现了岳飞一代名将的风采,确为一部超好看的岳飞传记。
  • 罗斯福大传

    罗斯福大传

    本书详述了罗斯福传奇的一生,剖析了罗斯福的政治风格及政治谋略,给大家呈现一个真实而完整的政治领袖。希望本书能让您更多地了解罗斯福,用罗斯福的智慧、魅力和魄力,去充实自己、鼓舞自己、从而走向人生的辉煌。对于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本书都会是个不错的启发工具。
  • 奥巴马:光荣与梦想

    奥巴马:光荣与梦想

    巴拉克·奥巴马,美国第44任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出生于夏威夷,1983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1991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1996年当选为美国伊利诺伊州国会参议员,2004年当选为美国联邦参议员,在2008年的大选中当选为美国总统。已出版的作品包括《无畏的希望》、《我父亲的梦想》等。
  • 乱世文宗洪迈

    乱世文宗洪迈

    本书应该说是一部洪迈传论。其前七章是以洪迈的生平为纲,阐述洪迈生命的各个重要时期最为重大的事迹,涉及时代、文学审美观、治世观念、历史观,可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而清晰的洪迈评传;其后二章《容斋随笔》、《夷坚志》则是对洪迈在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的综合评价了。如果有人想对洪迈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读一读此书必定会得到很大的满足。
热门推荐
  • Kansas Women in Literature

    Kansas Women in Literatur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清明

    清明

    话剧《清明》,是我省著名剧作家姚宝瑄、卫中先生继《立秋》之后的又一力作。话剧《立秋》着力演绎历史大变革中晋商诚信形象。剧情波澜壮阔,扣人心弦,以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晋商三代人的艺术形象。自2004年4月27日首演至今,9年内共演出660场,是山西省“十一五”期间文化建设的重要收获之一。本刊2005年第5期推出《立秋》未演出本,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本期刊发的《清明》仍为话剧未演出本。
  • 三国大驯兽师

    三国大驯兽师

    周帆穿越到了汉末,成了周瑜他哥,又多了个驯兽师系统,从此天下动物尽在掌控之中。公孙瓒你有白马义从,你等着,我组个黑马义从来玩玩。曹操你有虎豹骑,你等着,我让你见识一下真正的虎骑和豹骑。吕布你有并州狼骑,你等着,这个……狼骑兵我还真没有,要不组个象骑兵来玩玩。对了,吕布你小子别跑,把你那匹赤兔给我留下来。 新书《我在乱世开医院》已发,希望多支持一下
  • 异兽行

    异兽行

    天下苍生,生灵万物,难道真的不能和平相处,共存于世吗?丁古,自小便被疑是人兽交配所生的“兽人”,为世人所唾弃。当他踏入仙宗,走进乾武,涉足妖族,接触到其中的神秘奇术,并将三者融合之时,却发现,一切都只不过是他所要面临的挑战的开始——
  • 进退与攻守:中国历史人物的博弈对局

    进退与攻守:中国历史人物的博弈对局

    本书从历史人物的较量中得出:博弈精神的核心,就是策略的选择;进退是人生的策略,攻守是人生的战局;历史对局中的博弈,扣人心弦又发人深醒。
  • 故河口物语Ⅰ

    故河口物语Ⅰ

    这是一部有关一群拓荒者的小说。全篇以鹿女的“父辈之家”为主线,祖母贯穿始终。父亲的家大口阔之梦,母亲的粮食梦,小姑的读书梦,二叔的渔船梦……等为主要内容。糅合着鹿女及笔者的童年记忆与最初生活的体验。使之成为一部自然人情风物相结合的小说。更展示那个时期人不敌自然的悲惨,人与人之间诚挚忘我的的情感,与人对自然无限崇爱热切的矛盾心理。
  • 神主天道

    神主天道

    混沌初开之时,天道尚不完全,善恶轮回,因果之道,并不完善,世间秩序存在漏洞。然而百年纪元,天道得以重塑,三界被毁,六界形成。六界太平太久,黑暗重新降临,上古诅咒,芸芸众生,该何去何从?为追求主宰权,神魔陨落。真正的属于掌控者之间的博弈。
  • 校园王道:金牌女友

    校园王道:金牌女友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一个戒指的传说,一堆鸟屎的故事,她是啊Q版的功夫女生白晓童,一枚偷来的戒指开始了与阳光男孩的扯不清的关系,一堆拉在脸上的鸟屎又让她开始了与神秘少年奇异故事,两个不同性格的男孩,他们是兄弟,却也在莫名间的成为对手……
  • 主神快穿之神秘男神苏苏苏

    主神快穿之神秘男神苏苏苏

    【上部已完,推荐下部续作《主神快穿之神秘男神病入骨》】主神下场玩快穿,强势回收金手指。黑化男神常跟从,谈情虐渣宠宠宠。———上任主神为爱蒙蔽双眼,渣男贱女企图翻天。颜妩浴火初生,自焚绝境求存。劫后力量孱弱?没关系,且看她穿越万千位面,一一追债背叛者!只是……她本想渣渣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怎奈惹上一个神秘BOSS,一路跟随求强宠。推荐老书《快穿系统之男神攻略计》
  • 重生原始异界

    重生原始异界

    主角发现自己莫名其妙穿越到了异界原始社会。在这里精灵还是一群在树上跳来跳去的猴子。在这里巨龙还只是一群会飞的蜥蜴。在这里泰坦还是只一群挣扎在生死线上鶸。主角欢快的在这张白纸上涂涂抹抹,却没有想到自己无意间的行为创造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