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7000000014

第14章

外篇在宥

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也。在之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者,恐天下之遷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遷其德,有治天下者哉?者#1堯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焉,人樂其性,是不恬也;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是不愉也。夫不恬不愉,非德也;而可長久者,天下無之。

在宥兩字,想當時有此語,今人讀之差異耳。如詩宥密亦不他見在者,任其自然猶言在他。宥,寬也。在宥天下者,無所作為。治天下者,必有禮樂刑政。若在之宥之,則何有治天下者哉?欣欣焉,不恬靜者不在之故。瘁瘁焉,不愉悅者不宥之之故。

人大喜邪,毗於陽;大怒邪,毗於陰。

毗,助也。凡喜,屬陽。怒,屬陰。人之一身陰陽調和則無疾。若過於喜則助其陽,勝矣;過於怒則助其陰,勝矣。

陰陽並毗,四時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傷人之形乎。

以四時之陰陽,喻人身之陰陽也。

使人喜怒失位,居處無常,思慮不自得,中道不成章。於是天下始喬詰、卓#2鷙,而後有盜跖、曾史之行。

中道不成章,言作事至中道而不成條理也。喬詰卓#3鷙,不可制馭之貌。

故舉天下以賞其善者不足,舉天下以罰其惡者不給。故天下之大不足以賞罰。自三代以下者,匈匈音凶焉終以賞罰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

因喜怒上發出賞罰一段。

而且悅明邪,是淫於色也;悅聰邪,是淫於聲也;悅仁邪,是亂於德也;悅義邪,是悖於理也;悅禮邪,是相於技也;悅樂邪,是相於淫也;悅聖邪,是相於藝也;悅知邪,是相於疵也。天下將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存可也,亡可也。天下將不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乃始臠卷傖囊而亂天下也。

相,助也。助之即非自然。禮有儀文,故以為技;聖則多能,故以為藝;知則察人之過,故謂之疵,臠卷,不伸舒之狀。傖囊,猶槍攘多事貌。

而天下乃始尊之惜之,甚失,天下之惑也。豈直過而去之邪?乃齊戒以言之,跪坐以進之,鼓歌以儛之。吾若是何哉!

跪坐以進之,即老子所謂坐進,此道吾若是何哉?言吾如此等人何?

故君子不得已而臨蒞天下,莫若無為。無為也,而後安其性命之情。故貫以身於為天下,則可以託天下;愛以身於為天下,則可以寄天下。

貴愛其身甚於為天下,則乃可以寄託天下。

故君子苟能無解其五藏,無擢其聰明,尸居而龍見,淵默而雷聲,神動而天隨,從容無為而萬物炊累上聲焉。吾又何敢治天下哉!

解、擢,皆所以傷之。尸居,坐如尸也。龍見,如龍之變化也。淵默而雷聲,默然如淵之深沉,而若聽雷聲也。皆靜中變動,非徒枯木死灰。萬物炊累,謂萬物皆囿吾生育之中,如炊氣積累而熟。

崔瞿問於老聃曰:不治天下,安臧人心?老聃曰:汝慎,無攖人心。人心排下而進上,上下囚殺,淖約柔乎剛強,廉劇雕琢,其熱焦火,其寒凝冰,其疾俯仰之間而再撫四海之外。其居也,淵而靜;其動也,縣音玄而天,僨驕而不可係者,其唯人心乎。

此極言人心之狀,排抑之則縮沮而下,升進之則奮起而上。排下者,雖一時縮沮如囚縛,然其不平之氣固在。進上者,若恣其奮發,則充其怒至於能殺人。淖約柔乎剛強,柔而能剛也。廉劌雕琢,剛而可柔也。其字皆指心而言。疾,速也。撫,猶行也。其,動也。縣而天,此心動時,如空中懸係於天也。僨驕者,不可禁之勢。

黃帝始以仁義攖人之心,堯舜於是股無服胈上小毛,經無毛,以養天下之形。愁其五藏以為仁義,矜其血氣以規畫也法度。然猶有不勝也。堯於是放讙兜於崇山,殺三苗於三恑,流共土於幽都,此不勝天下也。夫句施去聲及三王而天下大駭矣。下有桀跖,上有曾史,而儒墨畢起。於是乎喜怒相疑,愚知相欺,善否相非,誕信相譏,而天下衰矣;大德不同,而性命爛漫矣;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於是乎釿牛引切鋸制焉,繩墨殺為,推鑿決焉。天下脊脊

與不救不蹐之,蹐同累足而行也。

大亂,罪在攖人心。故賢者伏處大山嵁巖之下,而萬乘之君愛慄乎廟堂之上。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楊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離跂攘臂乎桎梏之間。

離跂者,促抵伴離地,攘臂者,舉其臂談者,足與手俱起也。

意平聲,甚矣哉!其無愧而不知恥也甚矣!吾未知聖知之不為桁楊接摺也音接。槢,械楔也,仁義之不為桎梏鑿枘也,鑿音漕焉知曾史方不為桀跖嚆許交切矢也!

弓矢所以為利用,言曾史乃為桀跖之利用。

故曰:絕聖棄知而天下大治。

黃帝立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廣

成子在於空同之山#4

《爾雅》云:北戴斗極為空同山。一曰:在梁國虞城東三十里。

故往見之,曰:我聞吾子達於至道,敢問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穀,以養民人。吾又欲官陰陽以遂羣生,為之奈何?廣成子曰:而所問者,物之質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殘也。

汝所問者,至道是物之本質。而汝所官使者,陰陽二氣是物之殘零。

自而治天下,蕾買氣不待族而雨族合也草木不待黃而落,日月之光日以荒矣,而佞人之心剪剪狹小也者,又奚足以語至

道。黃帝退,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間居三月,復往邀之。廣成子南首去聲而臥,黃帝順下風膝行而進,再拜稽首而問曰:聞吾子達於至道,敢問治身奈何而可以長久?廣成子蹙然而起,曰;善哉問乎。來,吾語汝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形,形乃長生。慎汝內,閉汝外,多知為敗。我為汝遂於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陽之原也;為汝入於窈冥之門矣,至彼至陰之原也。

遂者,往而竟至也。陰陽之原,先天太極也。

天地有官,陰陽有藏去聲。慎守汝身,物將自壯。

官者,如官司。藏者,如府藏。物者,如官司府藏之中物。

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故我脩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嘗衰。黃帝再拜稽首曰:廣成子之謂天矣。廣成子曰:來。余語汝:彼其物無窮,而人皆以為終;彼其物無測,而人皆以為極。得吾道者,上為皇而下為王;失吾道者,上見光而下為土。

生而上見日月之光,死則下為土矣。

今夫百昌皆生於土而反於土。

百昌者,凡百昌盛之物。

故將去汝,入無窮之門,以進無極之野。吾與日月參光,吾與天地為常。當我,緡乎!遠去聲我,昏乎!人其盡死,而我獨存乎!

緡,絲之合也。昏,杳冥也。當我,謂近我而來之境,即無窮之門,無極之野。遠我,謂遠我而去之世,即去汝也。言自此去後,恐仙境之近我者,如緡之合而不可離乎!塵世之遠我者,杳冥而不復見乎!其未得道之人盡死,而我獨存乎!三乎字有惻然憫世而憂道絕之意。

雲將東遊李云:雲,主帥也,過扶搖之枝

李云:扶搖,神木也,生東海。

而適遭鴻蒙。

司馬云:自然元氣也。

鴻蒙方將拊髀雀躍而遊。雲將見之,倘然止,贄然立,

倘,音敞,自失貌。贄然立者,政恭而立如執贄然。

曰:叟何人邪?叟何為此?鴻蒙拊髀雀躍不輟,對雲將曰:遊。雲將曰:朕願有問也。鴻蒙仰而視雲將曰:吁。雲將曰:天氣不和,地氣鬱結,六氣不調,四時不節。今我願含六氣之精以育羣生,為之柰何?鴻蒙拊髀雀躍掉頭曰:吾弗知。吾弗知。蕾實將不得問。又三年,東遊,過有宋之野,而適遭鴻蒙。雲將大喜,行趨而進曰:天忘朕邪?天忘朕邪?再拜稽首,願聞於鴻蒙。鴻蒙曰:浮遊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遊者鞅掌,以觀無妄。朕又何知。雲將曰;朕也自以為猖狂,而民隨予所往;朕也不得已於民,今則民之放上聲也。願聞一言。鴻蒙曰:亂天之經,逆物之情,玄天弗成,解獸之羣而烏皆夜鳴,災及草木,禍及昆蟲。噫!治人之過也。雲將曰:然則吾奈何?鴻蒙曰:噫!毒哉。僊僊乎歸矣。

噫,毒哉。歎治天下者之遺害也。僊僊乎歸矣,鴻蒙欲翩然歸也。

雲將曰:吾遇天難,願聞一言。鴻蒙曰:噫!心養。

不言養心而言心養者,心以無為為養也。

汝徒處無為,而物自化徒但也。墮爾形

體,吐爾聰明,倫與物忘;

倫,類。一切之類皆與物忘。

大同乎涬溟,解心釋神,莫然無魂。萬

物云云,各復其根,各復其根而不知。

即所謂一物各具一太極。云云者,非一言可盡也。

渾渾戶本切沌沌徒本切,終身不離。若彼知之,乃是離之。

具於身中未嘗相離,但人不能自知耳。若彼能知之,則是外物可離者矣。

無問其名本無名,無闚其情,本無情,物故自生。

即所謂男女構精,萬物化生。

雲將曰:天降朕以德,示朕以默。躬身求之,乃今也得。

此不在身外反而求之即得矣。老莊之所以眇觀天地糠秕人事者,恃其有此耳。今襲其學者皆空談而闢之者,竟莫得其實。

再拜稽首,起辭而行。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惡人之異於己也。同於己而欲之,異於己而不欲者,以出乎衆為心也。夫以出乎衆為心者,曷嘗出乎衆哉?因衆以寧所聞,不如衆技衆矣。

有人異己,便是他不肯服從。故喜人之同己。而惡人之異己者,欲人皆服從而超出乎衆也。然以出乎衆為心者,何嘗出乎衆哉?因衆人之同己而無異論,然後耳根方寧靜如此,則是吾之所能,不如衆人之所能多矣。人何嘗出乎衆哉?

而欲為人之國者,此攬乎三王之利而不見其患者也。此以人之國僥倖也。幾何僥倖而不喪人之國乎?其存人之國也,無萬分之一;而喪人之國也,一不成而萬有餘喪矣。悲夫,有土者之不知也。

言治國者,皆欲出乎衆者也。

夫有土者,有大物也。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豈獨治天下百姓而已哉。出入六合,遊乎九州,獨往獨來,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之謂至貴。

大物者,只是一箇大物。物物者,逐物分之也。不物者,不役於物也。天下乃是渾全一箇大物,豈可分為物物。纖悉治之惟能不役於物者,任其紛紛不足以撓之。故云:而不物物,故能物物。曉得物物者之非是物,則豈特治天下不煩碎進於道。得道之人,獨為至貴乃能出乎衆也。

大人之教,若形之於影,聲之於響。有問而應之,盡其所懷,為天下配。處乎無響。行乎無方。挈汝適復之,撓撓以遊無端,

適復,往復也。挈汝往復,擾擾之民以遊於無端。

出入無旁,與日無始。頌論形軀,合乎大同,而無己。無己烏乎得有有睹?有者,昔之君子;睹無者,天地之友。賤而不可不任者,物也;卑而不可不因者,民也;匿而不可不為者,事也;麤而不可不陳者,法也;遠而不可不居者,義也;親而不可不廣者,仁也;節而不可不積者,禮也;中而不可不高者,德也;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伸而不可不為者,天也。故聖人觀於天而不助,成於德而不累,出於道而不謀,會於仁而不恃,薄於義而不積,應於禮而不諱,接於事而不辭,齊於法而不亂,恃於民而不輕,因於物而不去。物者莫足為也,而不可不為。不明於天者,不純於德;不通於道者,無自而可;不明於道者,悲夫。何謂道?有天道,有人道。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與人道相去遠矣,不可不察也。

此章意淺。語囁,必狗尾之續貂。

#1『者』通行本作『昔』。

#2#3『早』通行本作『卓』。

#4『上』通行本作『山』。

同类推荐
  • 侯官县乡土志

    侯官县乡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本草撮要

    本草撮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白沙语录

    白沙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杜工部草堂诗话

    杜工部草堂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厨经

    三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神秘老公超酷的

    神秘老公超酷的

    重生前,她错信人渣,落涯惨死。他握住她断落的手臂,至死不悔。重生后,她誓要虐渣,护他周全。
  • 风雪阁

    风雪阁

    那是一个悲欢离合的伤心之地,是传奇与神话的巅峰。落月、碧雪,琴瑟和鸣;在这江湖之中,看谁傲看武林,看谁笑傲江湖。
  • 阴蛊蚀魂

    阴蛊蚀魂

    妹妹的体内养着救我的蛊虫,一次失败的续命,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 仙途遗祸

    仙途遗祸

    五百年前,灵气日渐稀薄的修仙界再遭重创——法则改变,仙路断绝!庸碌众随波逐流,醉生梦死;精英群各展奇谋,博一线仙机。貌似穿越而来的水馨抚剑而笑——与其和无数人一起,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不如执剑逆行,另开仙路!只是……逆流而行的人,似乎也不只她一个?PS:第一卷算是前传,画风有点不大一样……群号:480560950,欢迎加入沙丁鱼群讨论~
  • 江山风雨情之雍正与年妃

    江山风雨情之雍正与年妃

    他,爱新觉罗•胤禛,历经九龙夺嫡,最终君临天下;她,名门闺秀,才貌双全。原本天作之合,佳偶一对,却阴差阳错,与爱擦肩。一个错付真心,一个心字成灰,一步错,步步过,错过今生,错过来世,何时才能真心真意爱一回?姐妹情深,兄妹情深,侯门一入深似海,爱恨情仇无止休。天赐良缘,天作之合,千里姻缘一线牵,鸳鸯误点为哪般。爱新觉罗•胤禛、年冰凝;爱新觉罗•胤祯,年玉盈,两兄弟、两姐妹,阴差阳错遇见你,生生世世不分离。本文讲述雍正皇帝与年妃的爱情故事,基本尊重历史,不宫斗,不滥情,不虐恋,数字军团靠边站,康熙也只打打酱油,偶尔搞笑,基本煸情,志矢不渝、无怨无悔,只为写出我心目中的四爷,写出我心目中的爱情。
  • 忠犬的背叛

    忠犬的背叛

    暴雪是母亲丽莎生的第一只小牧火,鲁莽而勇猛。牧工老曹为了让它成为真正的牧犬,用棍棒和饥饿训练它,往它被野磐撕咬出的伤口上撒盐……很快,它成了对主人最忠诚的奴才一样的猛犬之王。为了保护主人和牲畜,它咬死过毒蛇和金钱豹,也战胜过母狼……但当母亲丽莎在糊涂中咬向主人老曹时,暴雪竟然为保护主人而咬死了母亲……人们用棍棒追打这个“逆子”,暴雪成了丛林野狗,它虽然活着,但灵魂却永远孤独地在荒野中飘荡……
  • 我看魔君多有病

    我看魔君多有病

    莫名其妙重生的剑修女主vs秘密太多被女主误解成神经病的魔君男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菩萨岭:壬生与岛原

    大菩萨岭:壬生与岛原

    《大菩萨岭》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历史小说”。这部作品从1913年至1941年间连载,共计41卷。小说以幕末时代为背景,讲述了剑客龙之助在甲州大菩萨岭为试刀而斩杀朝圣者,随后一步步踏上魔道的过程,生动地描述了新选组及幕末武士阶层的人与事。作者以“大乘小说”称呼《大菩萨岭》,以佛教思想为中心刻画了人世间之业力。文学研究家中谷博将这部小说评价为“日本大众文学之母胎”。遗憾的是,直到作者去世,该小说也未最终完成。《壬生与岛原》是全书的第三卷,曾多次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创造了日本电影史上的经典。
  • 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通过水鼠和鼹鼠的观察,呈现了英国乡村田园诗般的生活场景和人情风貌通过蛤蟆落难、出逃的故事,表现了世人眼中的英雄人物有怎样可笑又可爱的弱点通过三个朋友义助蛤蟆夺回家园的故事和蛤蟆终于成长了的完满结局,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友谊和完美人性的期待。故事的节奏不紧不慢,可以从容读来,没有非得读到最后,一睹结局的张力,却有让人消除杂念,心平气和的吸引;每天一个章节,读给孩子或读给自己,都是很舒服的阅读体验。
  • 龙行贵州

    龙行贵州

    谁能想到,这个名副其实的山同,原来竟是一片水世界。两亿多年前,这片汪洋大海经历了18次升降运动和3次褶皱运动,存石破天惊、地覆大翻之后,成就了今日的贵州高原。水滋养了龙,山埋葬了龙。贵州的地下,隐藏着无数远古恐龙的化石,还有它们的脚印……龙死了,变成冰凉坚硬的石头,但龙的精髓却留在贵州的山水之间,于是才有丁“山走龙脉,水流龙势”的话语……当年,神龙从山中伸出头,不料一只角触裂了山崖,于是,它找到了出口,一纵身便从破口处窜出去,变成了龙门飞瀑……久居贵州的苗族人就曾这样描绘他们心目中的龙:“我们的龙和汉族的龙不一样,人可以骑它,摆弄它,因为它通人性,它和我们苗人的祖允是同胞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