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6800000004

第4章

王道士是一个走南闯北,在兵营里混过多年的人,深知官场里那些穿着补服戴着顶子的老爷们喜欢古董。他准备给这些“废物”派点用场,或许能打通一条官路也未可知。于是装了几箱子经卷佛像,赶着一辆驴车,走州上县去碰运气了。他巴结的第一个对象是肃州兵备道廷栋。这位大员随手翻了几卷经书,不禁哈哈大笑:“这字还没有我写的好嘛!”像扔一块抹布似的将千年文书扔到了一边。王圆箓碰了一鼻子灰,灰溜溜地离开了酒泉。回到敦煌后,他便将一部分经卷送给了敦煌县令汪宗翰。进士出身的汪宗翰,一看便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马上将消息报告给了甘肃学政叶昌炽。叶昌炽是当时有名的金石学家,得到消息后让汪宗翰代求了一些卷子,补人到他已定稿的《语石》一书中。为了保护这批文物,叶昌炽向陕甘总督建议将藏经洞的东西悉数运往兰州保存。总督问道:“那得多少运费呀?”叶昌炽沉吟少顷,回答道:“几千里路程,骆驼运载,大概得五六千两银子吧。”总督吃了一惊:“五六千?我的天!那比在后花园里设一次大宴的钱还多呢!”此事便搁置起来了。为了总督大人的一次“大宴”,中华民族失去了保护藏经洞文物的极好机会。后来甘肃学政叶昌炽只好无奈地下了一道“就地保管”的命令,王圆箓在洞口堵了几块砖头敷衍,私下里依然拣了经卷佛像,送给一些大家富户,乡绅官员,以换得一点所谓“供养”。举世罕见的民族瑰宝就这样在王道士的手里不断地、零零星星地流散着,终于引来了地球另一端的虎狼。

第一个盗宝者是英闰人斯坦因。早在1879年,匈牙利地理学会会长洛克齐就曾到敦煌一带进行过地质考察。那时藏经洞尚未发现,洛克齐参观了壁阃和塑像,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1902年,在德国汉堡举行的国际东方学会议上,洛克齐向英、德、法、俄等国的学者报告了敦煌佛教艺术的宏丽和精美,引起了与会者的注意,特别是引动了参加会议的英籍匈牙利探险家斯坦因的野心。过了5年,1907年3月,一个风沙弥漫的日子,斯坦因终于万里迢迢来到了敦煌。和他同来的还有他聘请的一位中国师爷——写得一手好字的落魄秀才蒋孝琬。他们在敦煌县城下榻,准备先去附近的汉代遗址探险,然后再游览千佛洞。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在敦煌定居的乌鲁木齐商人扎依德那里听到数年前发现藏经洞的消息,于是立即决定先到莫高窟。3月16日,斯坦因到达千佛洞,粗略地浏览了一遍庞大的石窟群,即被这些宏伟古老的艺术惊呆了。事有不巧,王圆箓到外地化缘去了,庙里只有一个小道士。那位小道士拿出一件保存十分完好的经卷,让斯坦因看。看了这件“髙约一尺,长可能十五码”的宝藏,使得斯坦因信心大增。基于王圆箓归无定期,洞门已安了木门,钥匙挂在王道士的裤带上,无法进人藏经洞,斯坦因又折回敦煌县城。他毕恭毕敬地拜会了敦煌知县王家彦及沙洲营参将林太清,盛赞大清帝国的“文治武功,太平盛世”以及“官吏的廉洁,民风的淳厚”,哄得两位“县团级”的官浑身的虱子都在发笑。于是慷慨大度地派了12名工人去帮助斯坦因到长城一带随意寻宝。斯坦因在沙漠里发掘了两个多月,发现了古代玉门关及汉长城在西北延伸的痕迹,而且在汉代烽燧遗址中发现汉简705枚。斯坦因在他的著作《斯坦因西域考古纪》中是这样说的:“当我在靠近大部分的碉楼以及毗邻小屋遗址的垃圾堆里,找到了许多中国字和木简的时候,尤其增强了我的满意。那些有字的小木片有许多证明是有年代的。据我的中文秘书检阅的结果,所有这些年代都是在西元后第一世纪,我们因此更为兴奋。这里的边墙遗迹在前汉时便已为人据有,而我手中所有的是中国写本文书中最古的东西那是确定无疑的了。我尤其喜欢的是蒋师爷匆匆检视一过,把这些木简的内容也弄明白了。木简的性质差异很大:有关于军事统治简单的报告命令;收到器械给养一类物件的呈报;私人的通信之类。此外还有学校的字书及书法练习一类的残片。”

英国探险家斯坦因斯坦因满载而归返回敦煌时已是5月15日。当时正值庙会,人山人海,为了不引起人们的注意,斯坦因先在县城里窝了几天。5月21日,斯坦因带着他的考察队再次来到千佛洞。事情开始进行得并不顺利,原因是王道士对来自大洋彼岸的这位洋人心存疑虑,他早用砖头封住了藏书洞。《斯坦因西域考古纪》中描述了他和王道士最初接触的印象:“5月间我回来的时候,王道士已在那里等候。他看来是一个很奇怪的人,极其狡猾机警,他不知道他所保管的是什么,他对于有关外国人的事充满畏惧,因此一见面就知道这个人不易于捉摸。由于现在我所找到的那座秘密狭小之通路已用砖墙砌断开来,要想急于接近那一屋大藏书是不容易的。我的热心的中文秘书所说的那位道士的特性,更其使我感到前途的困难。”斯坦因决定智取。在和王圆箓的交往中,斯坦因感到这位道人对玄奘充满了由衷的尊敬。于是他专门请来了一位工匠,在千佛洞南部的一个小洞窟里塑造了一座玄奘的坐像。特别有趣的是,这位踏上中国的土地后一再声称自己的腿硬不会行跪拜礼的欧洲人,竟然虔诚地跪在了玄奘的像前,而且一跪不起。当被感动了的王道士上前想将他搀起时,发现这位洋人的眼眶里热泪涟涟。

“滚开!”斯坦因恼怒地吼道,“你不配做玄奘的信徒!”“唔?”

“你不是口口声声说自己崇拜玄奘法师吗?你不是一再表白自己是玄奘的后世弟子吗?可是一”斯坦因的目光里充满了怒火,“在这座举世闻名的佛窟里,竟然没有一座玄奘法师的塑像!”“先生……”

“别喊我先生!”斯坦因不屑地瞥了羞惭满面的王道士一眼,“喊我师弟!我们都是玄奘的信徒,明白吗?”接着便十分动情地讲述了自己是如何循着玄奘的足迹,从印度横越峻岭荒漠,历尽艰险来到敦煌。王道士此刻已经泪水盈眶了,他被万里之外的这位“师弟”的虔诚彻底征服了。

“为了玄奘圣像前的香火缭绕不断。”斯坦因站了起来,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银子,亲热地按在了“师兄”的手里。

王道士的武装彻底被解除了。为了遮人耳目,他让斯坦因的中文秘书蒋孝琬和他单线联系。而斯坦因则背了一架照相机,对众多的石窟进行了拍照。能说会道的蒋师爷和王道士“联系”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到了半夜,忠实的蒋师爷抱着一大捆卷子来到我的帐篷之内。我真髙兴极了!”此后,藏经洞的宝藏便由“王道士很热心地一卷卷抱了出来”。“尤其使我高兴的是这种奇怪的存放地方保藏之好。有用无色坚韧的画布作包袱的一个大包裹,打开以后,全是古画,大都画在绢或布上。”因为心情紧张,“实在没有时间去寻找供养的文辞,仔细研究绘画。我所注意的只是从这种惨淡的幽囚以及现在保护人漠视的手中,所能救出的究竟能有多少。我引以为惊异松快的是道士对于这些唐代美术最好的遗物竟然不很看重。到了这一步,热烈的心情最好不要表露得太过。这种节制立即收了效,道士对于这种遗物的漠视,因此似乎更为坚定一点。”(以上均引自《斯坦因西域考古纪》)

对于盗宝的方式,三个人作了如下分工:由王道士进洞取宝,转递给在洞外守候的蒋师爷。蒋师爷匆匆挑选之后,冉于夜深人静之时抱回斯坦因的帐篷。而本世纪初世界上最大的一桩文物盗窃案的主谋斯坦因则稳坐在羊毛毡上轻松地吹着口哨,一遍又一遍地发出“哦,上帝!”的惊呼。他在《斯坦因西域考古纪》中如是说:“我真是高兴极了!我们和王道士约定,在我未离开屮国以前,这些‘发现品’的来历,除我们二人之外,不能让别人知道。于是此后单蒋师爷一人运送,又搬了一夜所得的东西愈来愈重,后来不能不用车辆运载了。”

“亲爱的师兄!”斯坦因满脸堆笑,用蹩脚的汉语对王岡箓说,“我要给您和您的庙宇捐赠一笔款子——一大笔款子。”

一大笔款子?王圆箓干焦的嘴唇咧开来,露出一大排黄牙。多少?40两?50两?

“不,我的亲爱的师兄!那太少了!”斯坦因摆出一副救世主的样子,“我们英国人向来是慷慨大度的,喏,200两!”

什么?200两?王圆箓以为自己听错了。就这些破书?内送给肃州兵备道人家还嫌字写得不好,扔到阴洼旮旯。“先生,您是说……”

“对,200两银子!现在就给。”斯坦因拿出4个马蹄银来,学着中国人的样子在上面吹了吹,发出悦耳的响声。

王道士接过白花花的马蹄银,呜呜地哭了起来。这个颠沛流离了几十年的兵痞兼道士,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多的银子啊!他的膝盖发软了,眼看就要跪倒在洋人的脚下了。斯坦因一把拉住他,紧紧地将他“亲爱的师兄”拥抱在怀里,久久地拥抱着,四只眼里的热泪同时流淌了下来:斯坦因胜利的喜悦之泪和王道士感激的眼泪。

当斯坦因离开敦煌时,仅经卷文书就装满了24只箱子,精美的绢画刺绣等文物又装了5大箱。这支英国“探险队”赶着5辆马车,十几匹骆驼,满载着他们用4只马蹄银“购买”的中华民族的稀世之宝,浩浩荡荡地穿过大清帝闰的一个又一个州县,向着万里之外的英伦三岛进发了。而且一路受到了“礼仪之邦”官员们的保护和款待。大约16个月后,斯坦闵所获取的全部文物平安运达伦敦大英博物馆。斯坦因风尘仆仆盗宝归来,举国欢腾,他因此名声大振。英国政府授予他爵士勋号,牛津和剑桥大学同时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给他颁发了金质奖章——而这一系列殊荣,在过去是不会轻易给予一个非英国血统的人士的。这和我们“天朝大国”对自己家当的漫不经心、满不在乎相去何其远也!据后来的资料统计,斯坦因两次(1914年又来了一次)所盗敦煌文物计有:图书、经卷、写本、刻本11604卷,绘画500余幅,织绣品150余方。分别藏于英国不列颠图书馆、英国博物馆和印度事物部图书馆。如今,斯坦因已作为“世界文化名人”在两方受到尊敬和纪念。国人不知有何感想?喜耶?悲耶?

同类推荐
  • 不想讨好全世界

    不想讨好全世界

    我们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人,他们看起来毫不起眼,在人群之中常被忽略,但他们存在着。你仔细听他们的故事,大起大落大离大合,这些小人物不是特别爱惜自己,不求别人的认可,但会把人性中最悲天悯人的部分发挥到极致。像忠诚、守信、重诺、尽责这些我们以为很容易就能做到,其实做起来很难的事,这些人却可以用一生坚持却从来不用谁认可。那些我们曾经推崇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不仅仅是故事里的情节,而是这本书中真实存在的。这本书,让我们不好意思再把那些卖力的执著当成笑料和讽刺,让我们每个人不再盼望别人当好人,自己不再戴着面具做人。在这本书里和一群小人物不期而遇是幸福的。世界这么美好,根本不用讨好。
  • 戴望舒作品集(六)

    戴望舒作品集(六)

    一九二八年,戴望舒从法译本《西班牙的爱与死的故事》中选译十二篇小说(另有《良夜幽情曲》和《夏娃的四个儿子》二篇为杜衡所译),分别于当年九月和十二月,以《良夜幽情曲》(收入小说七篇)和《醉男醉女》(收入小说七篇)为题,分作上下两集在上海光华书局出版。上集有译者的《题词》,下集收录孙春霆所作《伊巴涅思评传》。一九五六年七月,上海文艺出版社根据译者遗留的改正稿,并作了一些必要的修润,以《伊巴涅思短篇小说选》(共十二篇)为题印行。本辑收入的十二篇小说和译者《后记》,即依据这个版本。
  • 寂寞花凋青颜改:陆小曼

    寂寞花凋青颜改:陆小曼

    朱丹红编写的这本《陆小曼:寂寞花凋青颜改》是“倾城才女系列”丛 书中的一册。传主陆小曼,近代知名才女、画家。《陆小曼:寂寞花凋青颜 改》全书以散文诗般的文字,讲述了陆小曼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从艳压群 芳的青年时代,到终归寂寞的美人迟暮,陆小曼以她的特立独行获得了珍贵 的爱情,也招致了不少非议。《陆小曼:寂寞花凋青颜改》将这些片段娓娓 道来,引人不胜唏嘘。
  • 回眸中的感悟

    回眸中的感悟

    本书坦诚地回忆了作者的追求和梦想、情趣和爱好、事业和奋斗。写下对故乡的眷恋,对工作的热情,对幸福的追求,对真理的探索,对梦想的执着,对家庭的责任,对子孙的关怀,对父母的奉养,对岗位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等。
  • 王谢堂前的燕子:白先勇《台北人》的研析与索隐

    王谢堂前的燕子:白先勇《台北人》的研析与索隐

    经典的文学评论,伴随着经典的文学作品,总有阅读的必要。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是一部深具复杂性的作品,问世三十年来,关于它主题与艺术手法的研究评论文章不可胜数。一九七六年结集的《王谢堂前的燕子》,其作者欧阳子作为与白先勇创办《现代文学》杂志,并共同赴美留学的同窗好友,有别人不易追赶的优势,由她来评论《台北人》,也是文坛的一道风景。欧阳子采用当时西方学术界影响至巨的“新批评”方法评论《台北人》,通过系统化的归纳,以“今昔之比”、“灵肉之争”与“生死之谜”等主题命意来讨论其含义和意象。三个主题互相关联,互相环抱,共同构成串联这十四个短篇小说的内层锁链。
热门推荐
  • 北方毗沙门多闻宝藏天王神妙陀罗尼别行仪轨

    北方毗沙门多闻宝藏天王神妙陀罗尼别行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孤独的时候,不如吃茶去

    孤独的时候,不如吃茶去

    作为一名年轻的单身妈妈,珍娜的生活一片狼藉。她没有工作,交不起电费,初生的儿子先天肾功能不全,需要大笔手术费。珍娜只好从自己热爱且最擅长的花草茶入手,从背着儿子、推着一辆小推车沿街售卖自制茶包,到开起吉卜赛茶馆。她将传承自吉卜赛祖母的传统配茶方法加以改进,开发出一系列全新茶品,并把生意越做越大,成了少数几位年销售额破百万的女性企业家。她秉持公平交易的原则,不仅改变了自己和儿子的人生,也改变了相隔半个地球、为她提供有机茶叶的茶农们的人生。
  • 校草大人,强势宠!

    校草大人,强势宠!

    【宠文,无虐!】他是高岭之花校草大人,婚前矜贵高雅,婚后宠妻如命。她是刚出生就被仇家偷龙转凤的千金大小姐,当身份曝光的那一日,整个校园沸腾了!面对渣渣贱贱,她挥手:“关门,放徒弟!”看着汹涌而来的狂蜂浪蝶,她挥手:“关门,放我哥!”当双方家长要求着抱娃娃时,她拉起一旁的老公:“关门,生猴子!”当有一个很牛逼的徒弟,妹控的哥哥,无数人垂涎的老公,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医学界最为神秘的传奇年轻医生告诉你:请看此文。
  • 佛说八无暇有暇经

    佛说八无暇有暇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地理常识悦读

    地理常识悦读

    本书搜集了有关地理方面的世界最早和最新、最大与最小、最多与最少、最高与最低等多项纪录,内容丰富,既有一定的知识性,又有一定的趣味性,因而对广大读者增长科学知识、开拓眼界大有裨益。你想不想外出旅游?你想不想看看世界的变化?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领略下地理世界的多彩吧!
  • 九龙灵修

    九龙灵修

    冰冷的寒风吹过,淡淡的血腥飘扬在晚风之中,苍凉的思绪氤氲在晚霞中。晚风撩拨起寂寞的青丝,轻轻的拂过冰寒刺骨的长剑。传统的修真界,冷酷无情的撕杀,屠戮一方的征途!不一样的“仙界”!无情的剑,开拓出一片疆土;有情的义,闯出一片天下!从传统的修真界,走向不一样的“仙界”,时间与空间的对撞,一场杀戮的征程!
  • 乡村之小神医

    乡村之小神医

    本故事纯属虚构,乡村小神医,女人,古董,赌石,开公司,带着亿万钱财神秘回村发展乡村。
  • 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蠢萌小狐妃:世子,你别跑

    蠢萌小狐妃:世子,你别跑

    这是苦逼少女穿越成了狐狸如何被腹黑世子奴隶,欺压,管教,净化以致收服的心酸历程。他是秦国世子,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贵不可言,不知是多少女子的梦中情人,可是……这个拿着老鼠说喂她的到底是谁啊……都说了我不是猫,我是白狐!白狐啊……她是赵家千金,母亲软弱,父亲多情,兄友弟恭?不知是多少姐妹的挡路仇人,被诬陷,被欺侮,被凌压,一朝被送进监狱,还未报仇,就被撞死在监狱门口,而那司机,正是宠她如命的哥哥……许是老天怜悯,给了她一个全新的生命,只是……为什么是只狐狸?而且……这块大陆貌似还仇视狐狸……丫的!不会让我再死一次吧……
  • 教书匠

    教书匠

    普利策奖获得者弗兰克·迈考特《安琪拉的灰烬》小说系列第三部,也是该系列收官之作。迈考特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用辛辣而又诙谐的文字,回顾几十载教师生涯中的苦涩与甘甜。中学的课堂总是暗流涌动,波涛汹涌,美国中学教师这碗饭可不好吃。他却迎难而上,独辟蹊径,努力赢得那些充满个性、难以驾驭的青少年的尊重,不但引导学生寻找学习的乐趣,更鼓励他们活出自己的人生。如果你愿意,每一份工作都可能是珍贵的宝藏,每个人都可以在平凡的工作与日常中找到幸福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