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9600000007

第7章 魅人的梦想星空乡愁与航天文学(2)

17年来,李鸣生的航天文学之梦,和着西昌这座中国的航天城一起长大成熟。17年间,他在那里打过山洞,当过计算机技术员和宣传队创作员,他是西昌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目击者、建设者和讴歌者。80年代以来,他就陆续发表了《编写生命程序的人》、《独腿高工》、《航天情》、《航天女》、《月亮城的风采》、《火箭今晚起飞》、《中国卫星司令》、《燃烧的翅膀》等“航天人”系列报告文学、小说数十万字。如果说,在报告文学作家当中,有一类是专靠采访写作,而还有一类则是与他所报告的对象具有某种“血缘”联系的话,那么,李鸣生正是后者。

他是一个有“根”的报告文学作家。他首先是一个航天人,他对航天人的那种理解,对航天事业的那分挚爱,仅仅靠采访是得不到的。这就保证了他能敏锐地及时捕捉住任何一次成功的机会。于是,当我国定于1990年4月7日将在西昌运用“长征三号”火箭首次为国外发射卫星——“亚洲一号”的消息一经发布,他立刻就进入了“临战状态”,兴奋而不可遏止。我还清楚地记得他当天来系里请假时斩钉截铁地说过一句话:

我家里出了天大的事我都可以不请假,但是这次的假,我请定了!

于是,他感动了我们。他成功了——“1990年3月30日上午,我从北京气喘吁吁地登上了飞往成都的飞机。当晚10时许,又爬上了成都去西昌的91次特快列车,开始了闪电式的采访。”

于是,时隔半年之后,我读到了这部长篇报告文学《飞向太空港》。

可以预见的是,这部作品将以它锐新的观念,崭新的题材,密集的信息和流畅简练的文笔,以及起伏跌宕的情节和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引起读者的极大兴趣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关于它可能得到的种种好评,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听到。在这里我只想指出一点,那就是较之于李鸣生过往的全部创作,《飞向太空港》无疑实现了一次新的飞跃。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李鸣生首次成功地对一个大型事件进行了全景式的驾驭与表达;二是李鸣生突破了事件本身的局限,力求运用一个超越事件的“高视点”来对事件本身进行观照与思考。前者保障了扫描的广度,后者提升了立意的高度。

应该说,我国运用“长征三号”火箭发射美国卫星“亚洲一号”,确实是1990年度中轰动中外的重大新闻,它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已经拥有了打进国际卫星发射商业市场的雄厚实力与尖端水平。但它的意义又决不仅止于航天领域与科技方面。它的影响力还反射与波及到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外交与军事诸多方面。从中西方最高决策人,到西昌地界少数民族的平头百姓;从“发射窗口”的气象拼图,到国际舞台的政治风云;从乌可力诸君往返穿梭的洲际游说,到“亚星一号”的总统待遇的远行;从火箭发展的“欧亚大陆怪圈”,到“中国箭”与“美国星”的苦恋与结合……真是上下三千年,纵横九万里,千头万绪,纷纭复杂。要理出个子丑寅卯,何其难哉!

波澜壮阔的大画面,迫使李鸣生不得不升高视角,第一次从他的生活基地——西昌跳了起来(他此前的全部创作,基本上都是拘囿于西昌版图上的“区域作业”),从对“亚星一号”的仰视到平视再到俯视,广泛采访人事,大量占有资料,了然于胸,烂熟于心,再以“亚星一号”为织梭,牵引着于经万纬,流贯而出,一气呵成。不刻意于结构,却把一幅长卷的布局处理得自然顺畅,从容舒展,疏密相间,张弛有致。充分表露了李鸣生吞吐与消化大吨位题材的气魄与潜能,是他不断实现宏伟的“航天文学”梦想的一个好兆头。与这种大构架、粗线条基本相适应的是他的简练的不拖泥带水的跳跃的行文。尤其是作为序章“本文参考消息”,寥寥几则简讯,便把当今世界的航天大态势和“亚星一号”的发射大背景作了一个强劲的推出,真可谓开篇不凡,先声夺人!可惜的是,这种创意与气势并未能贯彻下去,否则,我们读到的这部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将会是另外一副更加新人耳目也更加卓尔不群的魅人面貌。而且,由于结构的“大”所带来的行文的“粗”,而忽略了进行一些更加精细和更见文采的局部描写,以致缺少了一些不应该缺少的精雕细刻的华彩乐章(就譬如说发射景观的壮丽图画吧)。

要看清一个大事件,需要有一个相应高度的观察视角;而要想清一个大事件,同样需要有一个相应高度的思想观点。

李鸣生清楚地意识到,面对着“亚星一号”跨国界的飞行这样一次国际间的高科技合作行动,仅仅驾轻就熟地沿用自己惯常的或歌颂奉献精神,或弘扬艰苦创业精神,或升华爱国主义精神等思路来进行观照与涵盖,都恐怕是不能够全面和有深度的。他肯定是在对事件的不断介入与不断思索的过程中,逐步唤醒与沟通自己的“星空乡愁”和飞天梦想的玄思,最终使一个簇新的意识或观念豁然明朗与树立,即“我们都是地球人”。也就是一种超越“地球村”的所谓“宇宙意识”,一种终扳关怀于人类明天的生存与发展的超前观念。从这样的意识与观念出发,也就顺理成章地把航天事业看成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把开拓天疆视为全人类的共同使命。中国箭与美国星经过漫长而又曲折的历史弯道终于走到一起来了,无疑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人类的福音。“亚星一号”的联合发射,不过是东西方人民携手合作创造空问文明,走向明天的一支小小的序曲。当然,今天距离明天,实际上还是十分遥远的,简直可以不夸张地说,遥远如太阳与月亮。关于这一点,在作品的第五部《我们都是地球人》中尤为见得分明。从西方专家在中国西昌的土地上发生的那些诸如“伦巴、探戈与辣椒、蒜苗”、“有车不坐要骑车”和稀里糊涂地用汉语唱“跑马溜溜的山上,学习**好榜样……”等故事中人们不难感受到,双方在文化积淀、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又有着多么巨大的迥异与落差。这也是作者的一种隐忧,和他所面对世界发出的一种警示。

簇新的视点和超前的观念,就这样将“亚星一号”的发射不单单看做是东西方空间技术的一次合作,而同时也是两个民族、两种文明、两种情感之间的一次交流与沟通,碰撞与融合。从而,升华出一种超越了事件本身的更为广远和恒久的恩情与启迪。但是,我仍然要遗憾地指出,这种观念和意识在整部作品中充其量只实现了一半。它并没有水乳交融般地渗透于事件的全过程和全部作品的字里行间,它只是在诸如《我们都是地球人》等少许章节中得到了适当的传达,而在更多的地方,这种观念与材料之间是游离或脱节的,观念是靠作者直言不讳地喊出来的。这就减弱了思想的穿透力与感染力。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我认为除了作者思想水准的主观原因之外,恐怕更与超前的观念和沉重的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有关。

这也许是我们所难以苛求于作者的。

关于《飞向太空港》本身,我想说的就是这些。

我不做更多的说长道短,是因为一方面我觉得应该把更多的话留待作品问世以后让广大读者去说,那样会更客观一些,更公正一些。二方面也许是更主要的,我觉得把这部作品与整个的“航天文学”的梦想相比,毕竟是后者更为重要——它不仅有可能让李鸣生长其所长,真正在文学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且还有可能为我们的文学大家族贡献一个新的成员。

因此我要说,《飞向太空港》只不过是“航天文学”大厦中第一块比较具有规模和质量的基石,李鸣生也不必对它抱有过高的期望值,而应该把更大的精力与心血投放到第二块、第三块基石的锻造上——譬如他已开笔的长篇报告文学《走出地球村》。至于“航天文学”的创造,我再提一条建议,我们必须充分注意到它区别于其他文学的特质——“航天”——高科技,如果钟情于它的作者,不在加强文学修炼的同时,下大气力广采博收,好学深思,日渐使自己学者化、“科技化”,要写好“航天文学”,恐怕其难也嘎嘎乎。顺便说说我对“航天文学”的预测——可以套用一句名言来表述:梦想是辉煌的,道路是艰难的,前途是光明的。

祝李鸣生好梦成真!

1990年11月18日灯下于魏公村黑白斋载《神剑》1991年笫2期

同类推荐
  •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真诚的文字记录了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对教授过自己的老师怀念与感恩,对曾经同学、朋友及共同度美好时光的回忆;对一些社会问题提出的看法并给予包容和理解;对他乡之游的所见所感等等,让我们看到了95后的独特思维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拷问,从而了解他眼中世界的样子。如果你是一个90后的少年,你会从中间看到自己,如果你已不再年少,这些文字也会让你停下来,找回属于曾经的回忆。
  • 经典精装系列:羊皮卷

    经典精装系列:羊皮卷

    本书是一部人生“圣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励志丛书,它所蕴藏的力量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命运,它所记载的震铄古今的财富秘密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人。
  • 红色记忆:中东铁路上的中国梦

    红色记忆:中东铁路上的中国梦

    中东铁路不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进入中国的重要通道,它还是一条革命志士前往苏俄追求真理、探寻救国救民之路的秘密交通线。这条“红色之路”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以当年沿中东铁路往来于中国内地——莫斯科的中共早期领袖、革命先驱留下的红色足迹为题材创作的纪实作品。本书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张太雷、周恩来、任弼时、李立三、罗章龙、邓颖超等往来中东铁路时遇到的危险与艰辛,并由众多红色后代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这些红色故事当年秘而不宣,如今也鲜为人知。为挖掘这个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者历时七年进行采访,走过二十几个省市,寻访过百余人。
  • 我不卑微:美少女蝴蝶狗的故事

    我不卑微:美少女蝴蝶狗的故事

    本书为日记体式的散文随笔集,主要讲述了作者一家收留了一条外形似蝴蝶犬的流浪狗。在养狗的七年时间里,狗给作者家人来带了欢乐,让家人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时间,让儿子不再沉迷于网络游戏,从狗狗身上领悟了更多人生哲理,发现了狗狗是个伟大的母亲,并敬佩于大自然赋予它们的顽强的生存之道。
  •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

    文章主要以亚洲现代文学精品和非洲现代文学精品来讲述。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
热门推荐
  • 安迪密恩的觉醒

    安迪密恩的觉醒

    统治全人类的教皇将号召教会的全部力量,展开以“圣战”为名的血腥屠杀,而伊妮娅,是唯一能与之对抗的人。永生的代价是什么?残存的内核,又有什么样的险恶动机和秘密?移走地球的“神秘人”是谁?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伊妮娅知晓。而谜一般的伯劳——是怪兽、天使,还是杀人机器——也将最终显露出它身上悬而未决的两大谜题:它的起源和目的。
  • 嫡女无双,腹黑世子妃

    嫡女无双,腹黑世子妃

    穆祁然,上一世全心全意为所爱之人宁愿沾染鲜血。却遭遇惨死。即便她曾甘愿与所有人为敌。好在上天待她不薄,12岁重生,被襄王府世子爷御君倾所救,这一次,她要一个个解决上辈子背叛对付穆府的人!
  • 医毒双绝:邪王的小野妃

    医毒双绝:邪王的小野妃

    “日夜操练,小女子日日腰酸...”“既然偷窥成癖,便要付出代价......”一朝穿越,她医毒双绝笑容甜美!一手银针使得出神入化!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小恶魔!变态大国师:“分明腹黑狡诈!”骚包大帝:“这货坑光了朕的国库!”爱操心的美人师父:“有一颗爷们的心!”帅到骨子里的战神:“奇迹逆天的小妖精!”“王!王妃独自一人血洗上界报仇去了!!”某宠妻狂魔微微沉吟了一会儿:“千万神级强者都准备好了吗?立即出发上界!”【绝宠,玄幻爽文,1对1,男女主角身心干净,五只美男,已完结】(新书:妖孽当道:爆宠小萌妃)
  • 秋千旁的夏日私语

    秋千旁的夏日私语

    《秋千旁的夏日私语--听妈妈讲那些感悟一生的事》和《后花园的秘密领地--听爸爸讲那些大自然的事》、《摇椅边的心灵盛宴--听外婆讲那些人生的事》、《榕树下的智慧课堂--听外公讲那些智慧的事》是一套陪着孩子们成长的伴读书,是除了妈妈以外最贴近孩子心灵的呵护全书。
  • The Princess and Curdie

    The Princess and Curdi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连环案元凶

    连环案元凶

    夜色已深,远江市金月剧场曲终人散,精彩的歌舞演出落下了帷幕。观众退场后,演员慢慢离开剧场回家。本市红得发紫的漂亮女演员林环在停车场找到自己的奔驰轿车后,就将车驶出了停车场。她全副心思沉浸在刚才自己演唱时满场欢声雷动的激动人心景象中,全然没有觉察到车中有什么异样。车开到离自己的住地不远时,车后座上躺着的一人突然坐起,用一柄匕首顶住了林环后背,用使人毛骨悚然的声音命令道:“别乱动!别叫喊!乖乖地把车开到郊外,可以保全你的生命!否则,就立刻要了你的命!”
  • 愿你知我相思苦

    愿你知我相思苦

    李知最近总做梦,梦里只有一个问题,“陆相庭,你这一生做的最长久的事是什么?”“嗯,我从来没有停止过爱你。”
  • 斑斓小事

    斑斓小事

    这个故事从小仔这个人说起。小仔偷偷上网被父亲发现了小仔是他家里人给他取的小名,从小家里人就这么称呼他,所以他家里人也很难说准他的真正学名。他的学名只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老师和同学才知道,叫潘峰。小仔今年十六岁了。小仔的家在斑斓村。斑斓村有点特殊,是政府统一称呼的城中村。小仔不懂“城中村”是什么意思,但他知道他们村里人盖了很多私人的房子,而且都是三层五层高的,而且有的人家有两三幢。他在学校听同学说他们家只住一间房子,而且是租人家的房子住,小仔简直有点像听故事,怎么会有这种事?他自己就是一个人一间房子。
  • 兔子坡

    兔子坡

    兔子坡上要来新邻居了!小动物们既兴奋又不安,他们一边期待着崭新的好日子,一边又很担心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
  • 常神传说

    常神传说

    常神大闹天宫,怒斩玉帝!只为一个承诺阎王复活常景。而常景却与天争天命,誓死不休!一代传奇人物,会续写怎样的故事呢?大型反套路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