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9600000015

第15章 胆魄 理性 文采 良知

肖思科长篇报告文学《超级审判》

真诚地祝贺你!1992年的金秋对你真是慷慨得让人嫉妒——长篇纪实文学《超级审判——图们将军审理林彪反革命集团亲历记》(济南出版社1992年10月版)和《最后的圣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2年9月版)同时问世。两部作品煌煌近80万言,不仅搅拌着你两年多来的心血为你初登文坛就浇注了两个深深的足印,而且已然展示出了你在纪实文学这条道路上的追求、特色和基本成形的个人风貌。

毫无疑问,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审判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审判,也是如同“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一样震撼20世纪全人类的特大审判。它不仅开庭时间长(77天)、旁听人数多(6万多人),更在于这两个集团十余名主犯所窃取的位之高、权之重、势之显赫,和他们形成的复杂深邃的历史渊源、矛盾与纠葛,以及他们对我们党、国家、军队和人民所犯下的深重罪孽等等,这一切就构成了“超级审判”几乎是无边无际的庞大和千头万绪的纷繁。——对一位法官来说,这是一次超级审判;而对一位作家来说,这却是一个“超大题材”,如果没有相当的胆略和气魄,即便想一想要写它都会令人头皮发炸的。几乎与“审判”具有同样“吨位”的另一个“超大题材”是“最后的圣地——延安”。如果说前者更突出的是现实的纷繁复杂的话,那么后者更侧重的是历史的深长悠远。尤其当我们不仅仅把延安精神作为一种革命精神或者共产党人风格的一种象征来加以简单的歌赞,而是把它视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一种积淀与结晶来进行叩问与探寻时,就更加显出了这个选题的沉甸甸的分量。而你初涉文坛就出手不凡,一下就抱住了这两个大金娃娃志在必得。在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敢行为的背后,其实是一种不屑于小打小闹小鼻子小眼的志向高远的大胆略、大气魄、大追求。这对于一个报告文学作家来说,我认为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基本素质。所以,当初听说了你这两个超级选题之后,我一方面是暗暗吃惊且不无担心,另一方面或者说更多的是暗暗欣喜且满怀期待。

果然,你不负众望。你没有成为“好大喜功”或“好高骛远”的新的反面例证,而这对于一般的文学青年来说往往是在劫难逃。你恰恰是在对宏大题材的驾驭把握中锻炼了笔力,磨砺了思想,逐渐闪射出了一些理性的成熟的锋芒。譬如对于“审判”,你不是以“大”唬人,哗众取宠,靠兜售一些内幕揭示若干秘闻和制造某种热闹效果(尽管这样做是便当的和容易立竿见影的)。你走的是一条艰难而严肃的道路,你以时任审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特别检察厅检察员图们将军的亲历作为骨架,来支撑起这次审判以及和审判有关的历史与现实、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领袖与群众交织而成的庞大时空,显得丰满而有序。更重要的是浮升在这个“时空”之上的一个“视点”,那就是把这次审判认定为我国法制建设史上的里程碑。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来透视超级审判在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的民主进程中的巨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这就像一根思想红线,串起了本书所提供的全部事实,雄辩地告诉人们:有法才能治国,无法必定乱国;法有权威则治,法无权威则乱。因此,“审判”一书不仅为当代中国存留了一份珍贵而翔实的“史料”,而且还给未来中国提供了一种警示和一种参照。这也就是它之所以能在同类题材作品中拔萃出来的重要原因。

以此观之,你对《最后的圣地》的成功处理同样得益于此。

应该说,延安是一个被人“炒”烂了的话题,很难再翻出新意。

然而你却能独辟蹊径,不再满足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与她联姻的热血历史的再度描述,更不停留于对她作为一种艰苦创业精神代名词的重新诠释,你着眼的是这块广袤深厚的黄土地的背后,是这个神奇的鄂尔多斯地台的底下所包含的极其广阔丰厚的精神和文化内蕴,最见创意的是你从地缘文化的角度人手,对延安与整个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所做出的新颖独到的揭示与探讨。虽然这种见解还不乏可商榷之处,或者也还没有从整体上宏观上渗透全篇统领全篇,从而见出某些生涩与勉强,但有了这种见解和发现,就使得你对延安的看法不同凡响,就使得全书有了一只照亮人们眼睛的“眼”,就可以从中看出你企图多层次、大纵深挖掘与理解传统延安精神的努力,以及你对重铸现代延安精神的呼唤与期待。而且,你的这些“思想”都被你非常投入的情感所滋润、所灌注,从而外化成一种充沛的文气和洋溢的文采,它又反过来包裹了、修饰了、运载了你的思想。比如第二章最后一节“红色文明——五千年的孕育”结尾的那个梦,那个关于宝塔山上九级宝塔“第一层:轩辕皇帝;第二层:大禹……一直到毛泽东”的梦,就是一个情感中和理性之后而产生的艺术化的梦想。类似的比较考究的艺术化表达还多处可见。相比较而言,这一特点比《超级审判》来得更为显著。也许那是图们的“亲历”,而这其中却饱含了许多你自己到延安采访的亲历。

看得出来你确实动了情,在那些清晨黄昏,你徜徉于宝塔山下留连于延水河边时所抒发的大段文字,有的笔力饱满,有的则意绪绵绵,都有打动人心的地方。甚至,你对早已远逝的处决黄克功的那个历史场景的描述,都写出了一种让人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一种杀之不忍纵之不能的复杂心态和怅然情怀,令人深深叹喟,欲哭无泪。

当然,你的文采有许多优点和长处是值得保留和发扬的。

但既然说到了这里,我也要给你提个醒,就是你的文字的功底还有待进一步磨炼,它时不时还有些“漏汤”之处,这多半表现在你自己生造的一些半通不通的词、词组和句式上。虽然说是“瑕不掩瑜”,但一读到它们时,总让人费解甚至败兴。而且我相信,只要你注意到了它,克服起来是并不困难的。

最后,我还要跟你谈一点儿关于你这两本书的“文本”之外的话题,也就是说你创作这两本书的严肃态度引发了我的一点儿感叹。你知道,随着文学的日见卷入市场或者说金钱逐渐侵入文学,好看好卖的“纪实文学”更加走俏了,迅猛升温的“纪实热潮”几乎要覆盖整个图书市场了,这或许是中国当代文学卷入市场过程中无可避免的暂时现象,但它由此派生的一种负面倾向不可不引起世人注意。这就是有一些人打着纪实文学的幌子捞钱,他们所谓的“纪实文学”既无“实”可纪,更无文学可言,不用调查不用采访,只需要关在屋于里想点子、翻资料,一旦想出了新、奇、古、怪的名目,便开始“编辑”现有材料,大动剪刀,剪剪贴贴,拼拼凑凑,一部“作品”即告完成。加上一些三流书商从中推渡助澜,侃价谈判,迅速成交,快则数日,慢则一月,万儿八千的就到了手,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此风正日炽一日。肥了个人腰包却砸了纪实文学的牌子,极大地败坏了纪实文学作家的声誉。一个严肃的纪实文学作家不知对此作何感慨。

由此我想起了你创作这两本书的过程,可以说与今天的某些“纪实文学作家”形成了鲜明对照。我知道你还在军艺文学系当学员的时候就开始着手这两本书的准备工作,很专注很沉得住气,尽管你当时一字未发表,而其他同学如阎连科、陈怀国、石钟山等正连连打响,可你却丝毫不为之诱惑。为了《审判》,你先与图们将军就进行了42次长谈,还查阅了包括图们将军的日记在内的文件以及各种卷宗多达上千万字的有关资料;为了《圣地》,你专门拿出一个假期自费到延安进行实地考察与访问,光修改初稿就花了整整十个月时间。你这两本书能达到今天的水平与你下的这番苦功夫是绝对分不开的。但是,更可贵的是你表现出来的一个纪实文学作家所应具备的一种良知、人格、道德感和敬业精神。这个东西比以往的任何成就都更重要,有了它,就可以保证你在今后的创作道路上进行长途跋涉。因此,我由衷地希望你高举着它,尤其是在今天在明天高举着它,做一个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艺术良知的真正的纪实文学作家。

1993年1月10日京西黑白斋

载《文论报》1993年5月15日

同类推荐
  • 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

    本书对阆中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内容涉及“主任视窗”、“铿锵足音”、“府院连线”、“大事回眸”等。
  • 你若坚强,岁月无恙

    你若坚强,岁月无恙

    刚毕业的女生杨时敏,毅然选择去厦门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城市闯荡。在那里,有一群相濡以沫的好友——阿平、妮妮、Joe、大头、阿毛……当然,还有那个让她怦然心动的男人大雄,他们共同在厦门创造属于自己的动人故事。而当爱情并没有按照自己预期的轨迹前行,眼看着一段美好的感情渐行渐远时,她如何在莫大的伤感中重新站起来?面对厦门这个街头巷尾都充斥着自己回忆的城市,她是选择留下还是离开?一个充满治愈色彩的青春故事,在厦门这个舞台上,精彩地演绎着。
  • 假作真时

    假作真时

    《假作真时》是沪上知名作家、译者、外国文学资深编辑黄昱宁近年来的散文佳作结集。第一部分是回忆性随笔,那些家族故事、听过的歌、难忘的人、吃过的家常食物、故去的老翻译家,都在作者笔下呈现出非虚构文体的迷人张力,而我们也借由这些讲述得以回望一种生活,一段人生,一个时代;第二部分则是关于小说和电影的评论,侧重于探讨文学和影像之间的“转译”,探讨故事的变身,为我们示范了一种文本精读的技巧。两个部分互为诠释,构成了一幅虚实无间的立体拼图,也展现出作者成熟的文学观。
  • 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

    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

    作者通过大量新解密的史料及历史细节,对幸存下来的革命者及其后代的采访,真实再现了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的地下党在重庆解放前夕艰苦卓绝的战斗,再现了国民党政权的白色恐怖与黑色屠杀、敌特的疯狂抓捕与叛徒的无耻出卖下,白公馆和渣滓洞中各位英烈的不屈斗争!作品通过“革命者”“普通群众”“革命的叛徒”和“敌人”等不同人物群像,生动而真实地诠释了“忠诚与背叛”的宏大命题,表现了革命志士巨大的人格魅力,弘扬先烈们坚定的革命信念,引发读者对于“忠诚”与“背叛”的深度思考。
  • 零件

    零件

    《零件》一书收集了作者6年来在博客上所发的随笔,内容涉及文学、艺术、人生感悟、收藏心得等共202篇。对于该书的出版,杨森君表示,在以往的写作中,我们宁夏还没有人将其博客随笔整理成书籍出版,这次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杨森君认为,在新媒体时代,博客在生活中的作用已经不容忽视,自己在有感而发时,将这些感慨记录在博客之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再翻看过去的博客内容,觉得有些感悟还是特别深刻,故将博客上的内容加以整理,集结成书。
热门推荐
  • 易天至尊

    易天至尊

    我为丹师,不跪君王!我为狂兽,剑斩帝皇!家族废材少年觉醒前世至尊丹师记忆,以丹药重归巅峰。启灵修图,练就不朽之甲!仙法帝术,可撼万世之敌!且看钟离天揭开帝仙之秘,寻回九世记忆:丹灵子、杀狂兽、太阳子、符百道、器老怪……一念卫宗族,一丹聚凡俗!一怨启真灵,一吻换无情!一符逆道佛,一器镇妖魔!一将定乾坤,一帝护苍生!一礼请诸仙,一战敬先贤!地玄关、天道门,仙途漫漫,望诸君共勉!
  • 祸种

    祸种

    从小不管是谁,只要对我好,那就必定倒霉,轻则大病一场,重一点的那就是要赔上性命。只有一个人是个例外,那就是养了我十几年的大伯。大伯一直让我穿一件花花绿绿的衣服,从不让我脱掉。直到我上学,同桌告诉我,我穿的是寿衣……
  • 蔡澜·致青春(全集)

    蔡澜·致青春(全集)

    《爱是一种好得不得了的“病毒”》专注对“真爱”的讨论。从“小女孩 纯纯的爱”,到“爱要怎么说出口”,到“如何得到他的爱”以及“你好 初恋”等七个篇章,蔡澜以豁达的“过来人”的身份,帮年轻人解决在初恋之路上遇到的方方面面的“大麻烦”。《忘不了,是因为你不想忘》专注对“情感纠葛”的纾解。在“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三角恋、多角恋”“分手快乐”及“生活琐事”等七个章节中,蔡澜凸显其杀伐决断的个性,敢爱敢恨。他鼓励年轻人积极面对恋爱与生活,在失败中学习、成长。“把痛苦建筑在发愤学习上,念书念到忘我的状态,是打败经验的最佳方法。”
  • 易原

    易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伊雪枫叶

    伊雪枫叶

    伊雪枫从未想过,某一天他会爱上个人妖,若回到三百年前,他想他从未见过她。叶灵儿直到快死的一刻,都不明白天之巅的上神为什么会爱上海之彼的人妖,如果生命重来一次,她宁可她先死后来的某一天,伊雪枫后悔了,他说,“若不是真有来世,我永远不会相信,在天之巅外遥远的海之彼,会有一个人妖那样爱着我,那样等着我…PS:海之彼人妖叶灵儿与师父伊雪枫的一场三生梦幻仙侠之旅。
  • 菊次郎与佐纪

    菊次郎与佐纪

    《菊次郎与佐纪》是日本著名导演北野武回忆童年与父母的一本小书,是北野武的自传,也是他电影的最佳诠释。日本三大报之一《读卖新闻》评论说:它写出了北野武其人的“原点”。但这本书最能够跨越国界感动人的,其实是那股浓浓的、朴实的亲子之情。根据本书内容改编的舞台剧十余年来在日本不断重演,感动了千万普通家庭。北野武,享有国际盛誉的日本殿堂级导演,黑泽明接班人。1997年凭《花火》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另有《坏孩子的天空》《菊次郎的夏天》《座头市》等影片堪称经典。
  • 我们都曾爱过白月光

    我们都曾爱过白月光

    即使历经生离死别,即使被抛弃,被背叛被欺骗。 她依然还是决定原谅他,继续爱他,因为她知道,他对她的那些心意,从此地直到月亮,悠远而漫长。
  • 奉和天枢成宴夷夏群

    奉和天枢成宴夷夏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秘老公,宠宠宠!

    神秘老公,宠宠宠!

    苏浅语一夕间,家破人亡,从天之娇女,沦落为人人避之不及的大麻烦。她摒弃一切,签了份协议,把自己交给了一个神秘男人……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她的身边多了个处处替她解决麻烦的男人。他宠她,护她。告诉她,这世界上除了他之外,谁都不能动她!心就此沦陷,却也备受煎熬。当真相一点点揭开,她才发现,这两人居然是一个人!“你给我滚!”苏轻语怒不可遏。“现在就滚?你原来喜欢白天,难怪昨天晚上不开心。”某人厚脸皮。苏轻语气到吐血,甩手走人。“你要去哪里?”某人拦住。“找人结婚!”“户口本我已经带了,现在就走吧!”某人恬不知耻。苏轻语气到胸疼,谁说要跟他结婚了?还要不要脸了?!
  • 漫威三百万勇士

    漫威三百万勇士

    看我娜迦王称霸天下!呸!看我超大陆支起一片天!哇!快来看女装大佬!!哪里?哪里?某女装红眼闭着眼,低声念叨:“不是我!我不是!我没有女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