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9000000006

第6章 中国的世纪末风景(4)

上面说的是愚昧,更有,那就是官员的贪婪腐败。庆亲王奕匡是卖官受贿的老手,经他手卖的官职不计其数,且“各官皆有价目,非贿不得”,时人讥之为“老庆记公司”。一次,邮传部尚书空缺,奕匡示意此缺售银30万两。盛宣怀欲买,奕匡称,“别人三十万可以,你就非六十万不可”。当日贿赂成风,宫中太监尤盛。李莲英不论皇亲国戚,入见太后须交门费,皇帝亦不例外。重臣如左宗棠人见皇帝,也要收“买路钱”,否则便百般刁难。据记载,“袁世凯从戊戌政变到慈禧死前,因为一直在李莲英身上下功夫,所以很快爬上了髙位,而李莲英也就借此大发横财,仅一次就接受了袁的白银二十万两。”这样的材料很多,举不胜举。

受磨难的皇帝

中国当日的维新派,面对的就是这样残酷的现实。而旨在革除弊端的光绪皇帝,他的所有举措都受到以慈禧为首的这个顽固而又腐朽的集团的掣肘和控制。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诏定国是”开始,至同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再度“训政”止。这女人“超脱”地住在颐和园的乐寿宫里,每日徜徉于湖光山色之间,却拥有并依靠畅通的信息网络,对维新派的动向了如指掌。

而光绪和他的幕僚们却没有这份悠闲,他们夜以继曰地讨论并制定各种改革方咯,可谓紧张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即使如此,几乎所有的举措都需要得到更高一级的那个女人的批准。为此,皇帝就要不辞辛劳地不断奔走在从紫禁城直达颐和园的数十里御道之上,说是“诣慈禧太后前请安驻跸”,其实就是“请示汇报”,以讨得她的“批准”。

据记载,在百日维新的103天中,光绪皇帝前往颐和园的“请安驻跸”,至少达12次之多。这样箅来,皇帝大体上每隔一周左右往返一次,有当日来回的,有隔日或隔数日来回的。那时没有汽车,也没有电话,从大内到西部夏宫,单程距离约有30华里,皇帝的辛苦劳瘁可想而知。这种辛苦若有收效,尚还值得,而不妙的是对变法心怀不满的太后,往往借此给以百般刁难甚至折磨,或是置之不理和予以批驳。光绪往往跪地哀求而不为所动,有时则慑于她的淫威,而惊怵得口不敢言。这位年轻帝王的内心受辱的苦痛外人恐怕难以揣其万一。这里有一份史料,记载了当日皇帝穿梭般地前往颐和园“请示”的一个片段:

太后自归政后,避居颐和园。一日,上诣园朝谒,太后责上曰:“九列重臣,非有大故,不可弃;今以远间亲,新间旧,徇一人而乱家法,祖宗其谓我何?”上泣谏曰:“祖宗而在今日,其法必不若是;儿宁忍坏祖宗之法,不忍弃祖宗之民、失祖宗之地,为天下后世笑也。”置酒玉澜堂,不乐而罢。

从这一场面,可以看出当日的紧张。这次前往请示,不仅没有获准,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抗辩,结果是饭没有吃,不欢而散。皇帝的眼泪也不能感动那个女人。

这种愚昧、封闭而且顽固的势力,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他们可以不做一切,却必须做一件事,那就是拼死阻挠导致妨碍和威胁这种生存的哪怕厂丁点的改革的成功。这样,就出现;“上个世纪末中国最触目惊心的风景:无知嘲笑智慧,愚昧驱逐文明,专制和暴虐的无边黑暗,吞噬哪怕只是偶然一现的觉醒的微光。

所以中国要挽救危亡,首先要反对的是它自己。外力的蚕食和肢解,是由于它为这种侵入提供了条件。但是,当励志改革的人把改革的目标转向自身的脓疮,那脓疮为了保护自身,便要疯狂地反扑。它们把这一切统称为“祖宗家法”,谁要是试图摇撼这“神圣”,准就将被诛灭。光绪皇帝虽然是一国之尊,但是,一旦他被视为反抗“神圣”,他的覆灭的命运便降临了。

生当两个世纪之交的光绪皇帝是一位悲剧性的人物,他目睹了19世纪王朝的衰落,他感到了笼罩中国上空的黑暗势力的浓重,他窥见了新世纪的微明和希望。这位青年皇帝勤于学习,也勤于思考,他想有所作为,然而,他遇到的却是比新思想和新思维强大百倍的顽固势力的重压。他无法回避中国数千年积淀下来的习惯和方式对他的质疑和反抗,在这样“强大”的面前,他显得是那样的孤立无援。他心目中的光明中国的幻觉迅疾地化为无边的暗夜。

濂台千古悲情

瀛台是清代皇家宫苑南海中的一座小岛,四面环水,北架一桥以通岸上。这是一个风景清幽的去处,除了作皇室游宴之所,还用作宫廷正式活动的场所,“于此引对臣工总理机务,和宴赉王公卿士,或接见朝正外藩,以及征帅劳旋,武科较技”等。涵元殿是瀛台正殿,座北面南,北边有涵元门与翔鸾阁相对,南边有香房殿与迎熏亭相望,隔海相对新华门。史载,乾隆十一年正月十六,乾隆皇帝奉皇太后在瀛台观赏烟火,有即景灯词八首,其中有“云霞锦绋烂瀛台“之句,极写太平盛世的繁华景象。乾隆是太平天子,清入关后战事基本平定,文治武功均称鼎盛时期,所以他总有一份好心情,游冶山水。这位皇帝平生写诗甚多(虽然好的很少),在瀛台也留下很多的诗作。除上引观烟火的,也有写春景和雪景的,这里录几苜《秋日瀛台即景诗》气可以见出皇帝对这座小岛的情致——高秋霁景畅登临,山色湖光効静深。遐想贞观留治迹,也教泉石一娱心。

太液波澄镜影空,兰舟沿泛韵秋风。寻常想象称佳话,那似当前体认工?

琼岛峰峦翠岌峨,浮图尊胜漾明波,谁教日下传春景,可识秋光不让多。

瀛台是清王朝由盛到衰的见证。乾隆皇帝在瀛台接见外宾,设宴款待有功的臣下,又有许多宫廷里的应酬活动,他的关于瀛台诗,是这位皇帝闲适从容、了无牵挂的良好心境的表现。其中关于“贞观治迹”的联想,多少流露了他的踌躇满志的情状。他大概是中国有史以来,写诗最多、题字最多、“巡幸”也最多的一位皇帝,他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他能够做到这一切。

而对于光绪皇帝,瀛台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他是位受尽苦难的皇帝,他一生中并没有乾隆几下江南那样的风光,有的倒是京城沦陷仓皇“西巡”的苦难和狼狈。作为皇帝也许应该题一些宇,但是像乾隆皇帝那样的到处留诗记感的机会,不说没有,恐怕也是少之又少的。他当皇帝,不是享乐,不是接受颂扬,而是内忧外患的无休止的打击,好像是几千年的历史的积重都压在他的身上,要他一人来偿还那谁也还不清的欠债似的。甚至他的个人生活也是不幸,别人硬指派一位他所不爱的女人做他的皇后,而别人又从他身边夺走他所钟爱的女子,以至于极残酷地把他的爱妃推人井中,其理由仅仅是由于皇帝真心爱她。是苦难把他推上了帝位,这位置几乎就是苦难的另一种说法。

这位皇帝从登基之日起,面临的现实便是列强人侵、国土沦丧、官吏腐败、百业凋零。他想励精图治,却面对着一个庞大保守又昏庸的官僚集团。他贵为天子,却不能行使他的权力,一些重要的想法和举措,都需要向实际掌握权力的“老佛爷”请示并获得她的批准。

有人回忆:“皇上自四月以来所有举办新政,莫不先赴太后前禀白,而后宣示,虽假事权,并未敢自专也。每有禀白之件,太后不语,未尝假以辞色;若遇事近西法,必曰:‘汝但留祖宗神主不烧,发辫不剪,我便不管’,实由于皇上说话不及媒蘖者之言悦耳易人也。”他这个皇帝做得凡事战战兢兢,往往是头天想好了请示的内容,要“禀请太后之命,太后不答,惧而未敢申说”。

面对此刻的瀛台,过去祖上宴乐题诗和接受歌功颂德的富贵场所,如今不仅诗意全无,而且竟是一个高级囚徒的监狱。戊戌政变之后,光绪皇帝被囚进了瀛台。他在这里除了每天被拉上陪同正在“训政”的慈禧“早朝”之外,别无行动自由,甚至也不允许和他心爱的珍妃见面。有一段记载很能说明当日的情形:

最初两后垂帘也,德宗中坐,后蔽以纱幕,孝贞、孝钦则左右对坐。孝贞崩,孝钦独坐于后。至光绪戊戌训政,则孝钦与德宗并坐,若二君焉。臣工奏对,嘿不发言。有时太后肘使之言,亦不过一二语止矣。及幽于南海瀛台则三面皆水,隆冬冰坚结,尝携小奄溜冰出,为门者所阻。于是有召匠凿冰之举。偶至一太监屋,几有书取视之,三国演义也,阅取行掷去长叹曰:“朕且不如汉献帝也。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距离政变整整十年之后,这位封建末世想要有所作为的皇帝在这里含恨死去——他死的地点就是涵元殿东室。那位从垂帘听政到恭亲“训政”的他的姨母,似乎在等待他确切的死期后,才于次日“放心”地随之死去。一个在马背上经过勇武征战、创造过空前辉煌的王朝,就以那个女人临终匆忙指定的三岁儿童的登基而宣告终结。

也许更为不幸的是,在瀛台演出的这个王朝的悲剧,以及紧紧接连的两天之内皇帝和皇太后的先后晏驾,并不是中国社会百年动荡的结束,当然更不是中国社会革尽弊端、中国民智普遍开启的一个象征。事情似乎仅仅才是一个开始。黄海波涛中的大沉船似乎只是一个多幕悲剧刚刚拉开帷幕的一角。它让人们在惊涛骇浪的轰鸣中受到心灵的震撼,并预警着一个民族在随后的又一个百年可能经历的悲哀与苦难。

就在光绪和慈禧死去的那一年,一位诗人在他与友人的酬唱诗中表达了浓重的哀音,这哀音传达了20世纪初叶中国人内心普遍的忧患——

恶风恶雨夜如何,哀乐中年梦里过。同是别愁别恨重,不堪落絮落花多。

垣愁无地奈愁何,欢会思量容易过。怕种相思红豆字,一年采撷一年多。

朝露人生寿几何?来日更比去难过。茫茫东海千寻水,枉谈精禽木石多,须知写这诗的并非一般工愁善感的文人墨客,而是辛亥革命时期积极投身社会改造的活动家和革命者,他是南社诗人、后来牺牲于武昌的宁调元。

世纪末的中国风景,端的是一派色彩暗淡的悲怆!落日时节,那血般的残阳的余光,有着让人悚然的灿烂。四周进逼的黑暗,企图吞没那一点仅余的光亮,而光亮依然坚持,仿佛是一种期待。但騷动的云层终于涌起,当光和暗混浊地搅成一团,终于把那落日的极艳切割成了若干碎片。这使人想起晚清一部著名小说的一段描写:“天上云气一片一片价叠起。只见北边有一片大云,飞到中间,将原有的云压将下去,并将东边一片云挤的越过越紧,越紧越不能相让,情状甚为诘诡。”?这一切对于未来的中国百年,却更像是一个暗示。

同类推荐
  • 秦岭论语

    秦岭论语

    本书为“紫香槐散文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分为四辑,收录了作者原创散文三十余篇,值得广大读者收藏。
  • 杜高档案:你也有一份

    杜高档案:你也有一份

    这篇访谈录,是凤凰卫视中文台《口述历史》主持人陈晓楠先生采访杜高先生的文字整理稿,也是《口述历史》“杜高档案”节目台词的记录稿。访谈时间是2005年3月16日。此文本由杜高先生提供给本刊。题目为编者所拟,意思有两重:一、只要社会生活不正常,造成杜高灾难的,你也有一份责任;二、你也可能有这样一份档案,所以没有酿成杜高事件,只能说是侥幸,不能说是必然。至于时间,当然是指那个已过去的年代。陈晓楠:在中国大陆,每个人都有一份自己的档案。档案里记载的是“组织”对一个人成长过程的鉴定和评价。而每个人的档案都按照级别、系统等等储存并保留。
  • 热读与时评

    热读与时评

    本书分“现象观察”、“新作短评”、“女性写作”、“历史小说”、“西部小说”、“荐语与序言”六个栏目,从宏观扫描和微观考察两个方面,对90年代以来的90多部长篇小说进行了追踪与论评;获过奖的、得好评的和有争议的各类作品,都在认真的观照之中给予了自己的评说;开放的视野怀精到的品评,既有益于读者理解具体作家作品的精妙与独到,也有助于读者了解长篇小说创作长足演进的情形与态势。对于想在浩如烟海的长篇小说之林中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作品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还可能起到“长篇小说导读”的作用。
  • 陶渊明搜神传奇

    陶渊明搜神传奇

    《陶渊明搜神传奇》写的是隐居九江的陶渊明,不畏艰险,远足西安县(今武宁),搜神探奇,并以武陵崖为原型,写出了千古名篇《桃花源记》。作品以西安古县美丽的山水为背景,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传说娓娓道来,仿佛是一幅疏淡别致的山水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
  • 千秋家国梦

    千秋家国梦

    本书是作家曾纪鑫近几年来思考地域文化、历史名人及现实社会问题的大文化散文著作。全书由15篇各自独立的文章组成,但强烈的优患意识与炽热的爱乡爱国之心始终是本书的主调。作者以地处中华腹心位置的荆楚地区为标本,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命运遭际、一桩桩历史事件的风云变幻、一处处历史名胜的兴衰荣枯起笔,毅然穿透那重重的历史帷幕,犀利的笔触直指现实社会那一个个令人尴尬的沉重话题。其中,《走出古隆中》、《古城荆州》等文热切地呼唤改革,希望人们冲决封建网罗,摒弃小农意识,以跃身现代文明的大潮中去中流击水。
热门推荐
  • 坦克

    坦克

    从库尔斯克硝烟到阿拉曼战役对决,从柏林巷战中坦克的尴尬,到中东战争中,美、苏制坦克大比拼,都显示着坦克在战场上无与伦比的地位。在它漫长的发展史中,始终都伴随着硝烟与智慧、血腥与思考,以及一切关于死亡的惊悚记忆。索姆河战役:一群装甲怪物突然冲出阵地,吓呆了德国人。突袭波兰:德国坦克的“闪电战”,横扫欧洲。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联的“雪地之王”让希特勒吃尽了苦头。库尔斯克:真正的大场面,千余辆坦克的大决战。里纳瓦村血战:两辆坦克VS一个坦克团。
  • 扶轮问路

    扶轮问路

    本书是凝结了史铁生近两年来所思所想的二十余篇随笔集。书中还收录了史铁生的十几首诗作。书中,花钱的事、看不见而信、理想的危险、乐观的根据……史铁生通过洁净文字,铺陈着自己对人生、社会、命运、价值观、世界观的思考。
  • 奇妙的日食与月食现象

    奇妙的日食与月食现象

    “天狗食日”这是中国古代人们对于日食的最初的认识。由于对日食和月食认识的局限,保留下来了很多这样的传说和故事。现代人已经不会再对日食和月食产生恐惧,偶尔出现的日食和月食成为了天文爱好者们的观测目标。天文学家对于日食和月食的研究,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人类根据日月食形成的规律制定了计时的历法。根据日食的科学研究观测潮水的涨落等。
  • 报告,这个人有毒

    报告,这个人有毒

    “银白死神狄安娜,黄金羽翼阿波罗,黑暗假面普路托,玫瑰誓约维纳斯。疾风和弦墨丘利,深蓝哀嚎尼普顿,丰饶吐息塞尔斯,胜利权柄密涅瓦。不朽战魂马尔斯,烈焰锻锤伏尔甘……”“对不起,为何每次开战前一定要念这么多奇怪的名字?”“因为继承这些‘称号’的英雄会保佑我们,赐予我们力量。”“但是没念完敌方就打过来了怎么办?”“……愚蠢的人类。”——十三本以为自己会像普通员工一样,勤勤恳恳工作,快快乐乐生活,直到宇宙毁灭,时间枯竭。然而某天,爱丽舍乐园中来了个人类。
  • 邪王宠冥妻

    邪王宠冥妻

    能穿越一次决对是件幸事,那可是比中彩票的机率都要小啊!可是,谁能告诉她那位妖孽男子究竟吃那一套啊!好,既然你软硬不吃那我只能用强了!
  • 凉性热性

    凉性热性

    一本描写人生百态的故事集,涉及社会各个社会阶层,带来读者一种心灵体验,引发对生活的思考。
  • 人情世故一本通

    人情世故一本通

    《人情世故一本通》内容简介:有的人,也许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却不得人缘,屡遭人忌;有的人,也许刚正不阿,品德高尚,却常遭暗算;有的人,也许勤奋努力,满腔热忱,。却不被赏识,郁郁终生…… 你可以说,他们对为人处世缺乏了解;也可以说,他们在办事求人方面缺乏手段;还可以说,他们的人生经营得很失败。其实,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他们不懂人情世故。不通人情世故的人是不成熟的人,这种人不但在社会上吃不开、行不通、玩不转,而且还会时时受掣肘,处处碰霉头。即便是那些有着一技之长的人,如果不通达人情世故,最终也将难成其事。
  • 我的老婆亚瑟王

    我的老婆亚瑟王

    “你就是我的骑士么?”银发的少年看着眼前的金发少女微笑着问道,这是少年十岁时的邂逅。“你就是我的新娘么?”轻轻的揽住了和他十年结伴同行的金发少女,少年疑问而肯定,这是十六岁的物语。“你就是我的国王么?”半跪在王座下,抬起头来微笑地看着手持胜利之剑的少女,少年的微笑一如十年前的男孩。“我可以没有眼睛,但是你,但是整个卡美洛不能没有眼睛哦。”微笑着永远的将眼睛送给了因为红龙的诅咒而失去了双眼的女孩,少年不后悔,这是二十年的快乐。“那么,亚瑟?彭?德拉贡?阿尔托莉亚啊,骑士王啊,少女啊,你愿意……和我一生结伴同行么?”微笑着对少女伸出了手,银发的少年在两千五百年后仍然如此问道。这是两千五百年的羁绊。新书:《末日最终帝国》,书号:3142828,求支持!
  • 王爷妾本红妆

    王爷妾本红妆

    她----江南第一古镇凉州的名门淑女,母亲是凉州城第一美人,父亲是一代富商,米铺分号遍及大江南北。你以为她只是一个富庶人家的小姐吗,不不不!她身上的血液注定了她要背上族人的命运。他----有经世之才,平乱之能。身为皇太后最宠爱的小儿子,圣上的同胞母弟,为着辅佐皇兄,安定民心,除西北边患,夷狄再不敢来犯,定东南叛乱,藩镇无不臣服。她,可爱善良,仗义救弱。他,俊朗正直,平定四海。美丽如她,却总爱以男装出行;冷硬若他,却独独对她温柔缠绵。花间相遇,同游凉州城。赏花游湖看美人,品茶泛舟尝小吃。乐哉~~她以为她的男装,伪装很好。却不知他早已洞悉她女儿身份。他恐怕佳人如斯美好,早已许得良配,迟迟不敢开口。狭义郡王拔刀相助,她的父母甚为满意。执意要把她许配给郡王,为此不惜把从来疼如掌中宝的女儿关在家中。皇太后为着皇家利益,执意要将丞相千金指给他,却招他冰冷回拒。右相千金,王孙公子口中的京城第一美人,冷艳绝伦,却独独钟情于他。为着除掉后患,一再对她下手。她的姑姑,族中谷主,也是她的师父,因为二十年前的恩怨,死活不愿意她嫁给他。男女主倾情相爱,自始至终心中只有对方。可阻力重重,父母长辈无一同意,小三小四横加一脚,想尽办法要拆散她们。试看他俩如何突破重围,断小三,服小四,让长辈亲朋全部真心为他们祝福!保证坑品,绝不弃坑。亲妈。男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喜欢的亲,放心跳坑。三克油啦~~
  • 家有情兽相公

    家有情兽相公

    尼玛,谁能告诉她到底怎么回事,不就是逛个街,买件衣服,进入更衣室后,头有点晕。然后一醒来,竟然穿越了,穿了也就算了,是个丫鬟我也认了,可是为毛是个代替小姐出嫁的丫鬟啊。老娘我在21世纪从没泡过美男,还打算来古代泡遍天下美男滴,可谁知,一穿过来就要嫁人。既然逃不掉,那就嫁吧,嫁过去捞点银子再想想跑路的问题。可是,这个相公实在是太好了,吃饭的时候会帮忙夹菜,睡觉的时候不但会暖床,啥,还会讲宫中野史,江湖秘辛给娘子当催眠曲听,无聊的时候会带娘子到处玩。好吧,既然相公这么好,那就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做个被相公溺宠的乖乖米虫吧。小剧场一:某男人看着正在狂吃点心的某女人:娘子,为什么你比我大,却没有我高呢?某女人头也不抬:因为你吃的比我多。某男人一脸委屈:明明就是娘子吃的多,吃过饭后还吃了两窜葡萄,一个苹果,三个桃子,还有这盘点心。某女人:因为你是男人。某男人一脸不解:可是,隔壁的王员外也是男人啊,他家夫人和小妾都比他高耶!某女人大怒:好啊,你敢背着我看别的女人。某男人可怜兮兮:娘子,我错了。某女人:一句错了就完事了,那还要捕快干嘛,罚你去书房把男人的‘三从四德’抄十遍。小剧场二:某女人闲得很无聊,于是屁颠屁颠地跑到书房去找某男人:相公,我听外面的人说咱们家挺有钱的。某男人急忙放下手里的书:娘子,走这么远是不是累坏了,来,相公给你揉揉肩膀按摩按摩腿。某女人撒娇道:相公还没有告诉人家,咱们家是不是很有钱?某男人:咱们家很穷的,穷的剩下大把的钱没地方放了。某女人双眼放光:相公,人家想看金子。看完金子后。某女人道:相公,人家明天想看银子。某男人连忙吩咐小厮:听见少奶奶的话不,限你们一天之内把金子全部换成银子。某女人又道:相公,人家后天想看铜板。某男人看向小厮:知道该怎样做吗?众小厮:知道了,少爷,奴才们一定把这事干的漂漂亮亮,保证让让少奶奶看得心花怒放。小剧场三:某女人怀孕后,被某个天天紧张兮兮的男人勒令不准到处跑,并且这也不准干,那也不准干。于是,某女人思索再三,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带着肚子里的宝宝离家出走。话说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某女人支开身边的所有人,收拾好包袱,卷走大把的银票,在墙的两头架好梯子。谁知刚爬上围墙,就看见某男人笑的一脸灿烂:娘子,家里不好玩,咱们私奔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