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7700000006

第6章 印在棺盖上的恐怖(1)

两个月后,我的伤基本上痊愈了。本打算再亲自去一趟福兴里,好好了解一下那个老太太到底是什么人。可是,没等我动身,一场更大规模的运动就席卷而来。我们的身份从红卫兵变成了知识青年,我和许多同龄人一起,来到距离大连二百多公里外的一个小山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我们插队的地方叫草房深,当时的全称是锦旗公社草房深大队。说起来草房深这个地方很有些来头,当地的社员几乎都姓赵。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老祖宗名叫赵先寿,据说是清朝第十三代郑亲王端华家的大管家。郑亲王是清朝著名的可以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第一代郑亲王是舒尔哈齐的儿子济尔哈朗。

端华还有一个很有名的弟弟叫肃顺。1861年,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訢联手发动辛酉政变,将肃顺、端华等顾命八大臣一网打尽。端华被赐自尽,赵先寿也跟着吃了瓜唠,被砍了脑袋。没被处死的家眷也都被发配到了关外的一片蛮荒之地,经过一百多年的繁衍生息,那片蛮荒之地变成了一个名叫草房深的小山村。

现如今,很多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重新回忆那段下乡的经历,都带有一种难忘而又不舍的感情色彩。但我一直都不觉得那是什么珍贵的回忆,那段经历对我来说永远都是黑色的。刚去时的豪情万丈很快就随着无休止的体力劳动而烟消云散。春夏秋冬,我们游走在庄稼地和工分之间的数字换算中。仅仅两年多的时间,就把我们这些过去肩不能挑的城里娃磨炼得精干健壮,跟当地社员几乎没什么区别了。

1970年初春的一天,大队队长德叔突然把包括我、葛俊、曾启铭在内的五个大连知青叫到队部。

德叔郑重其事地说:“今天把你们叫来,主要是考虑到平时你们五个在劳动、学习中一贯表现良好,而且你们的家庭出身和政治表现也都还不错,组织上很信任你们。现在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政治任务要交给你们完成……”

随后,我们几个就知道了所谓重要的政治任务到底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挖墓。

这话要从头说起,在草房深的西边有一座小山,当地人叫它柞树山。我们刚来的时候,德叔给我们知青开大会,严肃地说柞树山上有重要的军事防空洞,无关人员不允许随意到山上去。可是慢慢的,我们发现经常有当地社员到柞树山上去,那里似乎只对我们知青是禁地。

有一次几个知青趁天黑悄悄爬上柞树山,并没有看到什么军事防空洞,却在山顶上发现有两个草房深的当地社员在给什么建筑物站岗放哨。

这个谜一直困扰着我们,现在终于揭开了。

原来柞树山上根本没有什么军事防空洞,只有一座墓,墓主人是赵先寿。赵先寿在做郑亲王王府管家的时候,很得主子的宠信。1864年,同治皇帝恢复了郑亲王的爵位后,郑亲王家族的后人感念赵先寿为王府多年来做出的贡献,专门派人到关外,在柞树山上为赵先寿修建了一座墓。

1966年时,掀起了一股破四旧的风潮,一群红卫兵来到草房深意欲砸毁赵先寿之墓。草房深所有的赵氏后人同仇敌忾,在柞树山上和来犯的红卫兵小将殊死搏斗,力保先人的祖坟没受损害。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德叔每天都安排专人到墓前值班守卫。

可是,在那个兵慌马乱的年代,什么样的浩劫都有可能随时从天而降,总这样防着的确不是长久之计,更何况在1970年春节前后,草房深临近几个村子的祖坟都遭到了盗挖。经过一番思忖,德叔决定主动出击,打开祖坟,把里面的东西秘密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这件事不仅要在保密的前提下进行,而且速度还要快,所以才让我们五个男知青协助草房深的青壮劳力去完成。

就这样,由十二个草房深当地社员和我们五个大连知青组成的挖坟队伍被拉到了柞树山上。

那座墓从表面上看并不太起眼,墓碑已经斜着断掉了,只剩下最下面的一个二十公分长的小三角,看样子像是被人砸坏的。墓碑两侧有两个很大却残缺不全的石狮子,在墓碑前面,铺了一层大理石地面,有七八个平方,墓碑后面是一个堡垒形的土堆。总之那座墓最多也就比普通老百姓家的墓地规模大一些,用料和做工精细一些罢了。我当时以为凭我们这么多人很快就能挖完。

事实证明,我太天真了。

挖掘进行了三四天,进展很不顺,土堆的土质比想象中的要硬很多。过了两天,虽然我们采用了24小时连班倒地不间断挖掘,整个坟冢却并没有向下延深多少,我们这才意识到打开这座墓将是一项浩大艰巨的工程。

又过了三天,硬土层终于被挖开了一个豁口,可映入我们眼帘的情景更令人沮丧,一层岩石出现了。完全靠人工凿开坚硬的岩石是不可能的,实在没办法,我们只好暂时停工,回村向德叔请示。德叔在走访了村里的几个老人后重新给我们布置了挖掘方案:绕过原先那个堡垒形的土堆,在土堆后面七八丈远的地方开始挖。的确,这个地方的土要软得多,几个小时的工夫,就挖出了近二十立方的土,露出了一层碎石头。在清理了一米多深的碎石层后,一块青色砖石路出现在大家的眼前。青砖路的尽头是一道石门,我们绕过了墓道直接找到了墓门。原来下面别有洞天,而且面积要比地上大了很多,也许这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低调的奢华”。

但是一个问题难住了大家,该怎样打开这道紧闭的大石门呢?众人急作一团却束手无策,由于我们绕过了墓道直接来到墓门前,所以可以看到封住墓道的那道石门的内部结构。脑子一贯活络的葛俊在认真看过那道石门的内部结构后,提出了一个建议:“这两道石门的设计应该是一样的,前面这道门内有一个门闩安在靠近石门最上端的地方,我们可以试着从外面用一些细的东西插进后面这道门的门缝,把门闩捅开。”

葛俊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响应,并且实施后很快奏效。大石门被打开了,暴露出一个三十多平方米的大厅,地面全是由汉白玉石砌成的,两侧墙上刻有雕工精美的壁画。墓室里有一股淡淡的类似硫磺的味道,而且室内很干燥,越往里走光线越暗。我们所有人都打开了手电,在大厅的最深处,有一个没有门的小屋,借助手电的光线我们看到一口红色的棺材静静地躺在一个大石头床上。

终于要接近最后一关了,大家既兴奋又紧张。

按照事先的安排,棺材的清理工作由领头的四海哥和队伍里最年长的连生叔一起来完成。然而,在棺材前四海哥却借口说不敢得罪祖先,不愿意上前开棺取物。

四海哥是德叔的二儿子,那年二十八岁,平时大大咧咧的,是一个性格很爽快的汉子。在村里的年轻人中本来挺有威信的,没承想在关键时刻却掉了链子。其他草房深的精壮不知道是害怕还是出于对祖先的敬畏,一时没有人站出来接替四海哥的角色。这时葛俊很不屑地在一旁哼了一声,自告奋勇地上前和连生叔一起清理棺材。

大家一起打着手电为葛俊和连生叔照亮,棺盖上落了厚厚的一层灰尘。连生叔和葛俊分别在头尾两端插进一根撬棍,然后用力一撬就让棺盖松动了,他俩小心翼翼地把棺盖放到一边。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一幕了,大家屏住呼吸一齐往棺材里看。

之前有一个问题一直是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棺材里没有尸骨,只有一些衣服;另一种说法是光有头骨;还有一种说法是棺材里只有一根长辫子。

答案终于揭晓了,棺材里躺着一个人,还盖着被子。可是尸体脸部的表情很古怪,再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是个用木头做的假头,假头上戴着一个瓜皮帽子,连生叔伸手去掀开被子,被子下并没有尸骨,而是整齐地放着一件蓝色的对襟长褂和一双古代男人穿的高帮黑靴子。

原来这座墓真的只是一座衣冠冢。

可能是因为墓里空气干燥的缘故,里面的被子、衣服等物品保存得都比较好。后来我们在那件长褂的下面和那双高帮黑靴的靴子里,发现了扳指、佛珠、金元宝等20多件随葬品。

葛俊和连生叔一件一件地把随葬品清理出来,再由四海哥等人装到提前准备好的纸箱里打包。一个小时后,连同那颗假头在内的所有随葬品都被清理完毕。

正当我们准备离开时,从外面传来噼里啪啦的声响,走到那道石门的门口,看到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天空中电闪雷鸣。天已经完全黑了,长长的闪电在夜空中显得格外刺眼。

这场雨来得太突然了,我们完全没有准备,什么防雨的东西都没有。我们暂时被困在了墓室里,奇怪的是外面的雨势越来越大,墓道和墓室里却一点积水都没有。按理说我们在平地上挖了那么大的一个坑,多多少少应该有一些积水的。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原来墓道里的青砖路从中间开始往两侧呈20度左右的倾斜角度,而且在两侧墙角的地方分别有两条排水沟,难怪墓室里会那么干燥,这座墓在结构设计上甚是巧妙。

雨越下越大,雷声也越来越大。连生叔不无担心地说道:“真怪了,从白天的天气看,晚上是不可能下雨的,难道是因为我们惊动了老祖宗的魂儿吗?”这话一出,我忍不住打了一个冷战,我看不见大家的表情,但从喘息声听来都有点严峻的意味。

几乎忙活了一整天,很多人的肚皮早就开始叫唤了。眼看雨没有停的意思,这么等也不是个办法,大家经过商量后决定让四海哥带着两个当地社员冒雨下山搬救兵。不料,他们走后没多一会儿就回来了,说山下发生了泥石流,没有下山的路了。

同类推荐
  • 采珠勿惊龙:鬼雨法螺

    采珠勿惊龙:鬼雨法螺

    说中,龙是由蛟幻化而成,长出翅膀为应龙,双翅消失后才成龙王,具有呼风唤雨之能。龙拥有这些异能,正是因为龙牙与龙守护的异珠形成某种能量场,而龙的一生都要借助异珠能量来修炼进化。异珠深藏在海底,龙会守候在周围,凡人不易得。但龙在化蛟时却是能量最弱之时,懂得天向地势之人则有可能获得龙牙。民国初年,专门为慈禧采珠的简氏一族就曾在旅顺附近猎杀过一条蛟龙。百年之后,南京。因怀疑在上海大学研究地质古生物学的爷爷是被人毒死,一直在深圳生活的我(杨宣)得知南京山海大学的麦思贤教授曾经在学术杂志上提过这种毒素,于是找他寻求帮助……
  • 夜行列车

    夜行列车

    世上没有无端的怨恨,一切杀意必有缘由……我要去的地方冷风一直在吹, 那是一片阳光永远无法照进的松林, 在那里,我整夜颤抖,丈夫的头颅在车轮下, 而他的身体却从未被找到……抽丝剥茧,一层一层地剥离,撕裂流脓的伤口,汩汩的鲜血之下,是谁的初心?
  • 古龙文集:剑客行(上)

    古龙文集:剑客行(上)

    古龙在他的早期名篇《剑客行》中,赋予了他对“武侠世界”的期待与想象:要成长为武林传奇,必先经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与磨难。成长,就是要如此沉痛,才会精彩。少年展白初出江湖,却背负一代江湖传说——“霹雳剑”展云天的弑父之仇。展白资质平平,却不得不面对接二连三的江湖强敌。在一次次几殒性命的拼杀中,少年死里逃生,忍受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终于学成惊世奇招,为父报仇。然而,中原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巨大威胁,而少年一人,将要肩负起整个江湖的生死大任……
  • 秋日的苍凉

    秋日的苍凉

    在一个下着小雨的黄昏里,她打着伞走到了他们俩初次约会的那片树下。这已是两人认识的第二年秋末了。细雨迷蒙里,他这个人,他们之间的情感,好像是很久远的事,被裹进了雨雾的深处。一些开花的树,在风中兀自微摇,他们之间,真的成了陈年旧事。重返旧地,又能捡拾回什么?时光风干得他们猝不及防。细密的草地和繁茂的树叶,挡不住风,已将旧景吹散。是啊去那些旧地,又能捡拾回些什么?小草接住了什么,树叶听见了什么吗?什么都被风吹走了,只剩下了小草们的呼吸和存在。时刻、感觉、世事、穿过的只有两个人的心,在他们坐过的地方有一朵盛开的小花,这朵小花的盛开汲取了世事的香气了么?她将那朵小花采下来,拿回家去。
  • 把目击者统统杀死

    把目击者统统杀死

    午夜时分,绿岛啤酒屋里人声鼎沸,每张台旁都坐满了神采飞扬、兴致勃勃的客人,衣着得体、笑容可掬的服务生们手捧着托盘穿梭于大厅与吧台之间。突然,大厅里响起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一位坐在15号台旁的青年男子被炸得支离破碎。爆炸声响过之后,一股熊熊燃烧的大火在大厅里迅速蔓延。女人的尖叫声,男人的惊叫声交织在一起,破碎的啤酒瓶扎在几位男人的脸上,殷红的鲜血顺着脸颊流淌着。人们争先恐后地拥向大厅门口,几位陪酒小姐跌倒在地板上,惊慌失措的男人们跃过她们的身体跑到外面大街上,啤酒屋里混乱不堪……
热门推荐
  • 步步倾心:天才俏伪娘

    步步倾心:天才俏伪娘

    中央美院毕业的墨语在欣赏一幅画的时候,竟然离奇的失踪了。穿越到了古代。成为了‘少爷’。画院专员在秘密绘制先帝的画像时,中途离奇死亡。随着一桩一桩的迷案。墨语与她的师傅深陷其中,在画场上她被处处排挤压制。墨言为救她,一次次神仙囹圄。那次命定的邂逅,一场相遇,一眼相中,一世情深。当男装褪去,那是绝世容颜。当她展露才华,那是万丈光芒,震惊世人!他说:不论走多远,只要你偶尔回回头,我一直都在。爱就象是在摇曳的罂粟,美的让人惊艳,同时又欲罢不能。她想说:可不可以少爱一点点。但是她无语落泪.....
  • 迷雾

    迷雾

    因为那几年被借调到指挥部工作,我才有幸亲眼见证了新机场这一现代化高科技综合建筑群,是怎样一天天地在那荒无人烟的偏远地区从无到有拔地而起的。这年金秋十月,盛况空前的新机场通航庆典大会,终于在万众瞩目中落下帷幕,老机场也从此正式对外宣布关闭停用,民航人由此翻开了历史崭新的一页。从最初的选址、立项、征地,到工程项目招投标和全面投入建设,再到后期的竣工验收,我们终于有了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备齐全的现代化新机场了,我几乎看到所有人都是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在他们脸上很难找到一丝眷恋和迷茫。
  • 如何做孩子才聪明:提高孩子智商的秘诀

    如何做孩子才聪明:提高孩子智商的秘诀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他身上满含着父母对未来的期望,所以,孩子的智力发育问题成了广大家长最为关注的事情。而3~5岁,可以说是孩子智力开发的启蒙阶段,是决定孩子智力发展走向的基础时期。本书根据3~5岁孩子的智力发育特点,用生动科学的语言,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通过大量的故事、游戏,为家长提供了全面促进孩子智力发育的许多具体方法,对于快乐有效的提高3~5岁孩子的智力有非常强悍的效用。
  • 农门春色:丑颜魅惑俏狼君

    农门春色:丑颜魅惑俏狼君

    穿成全村最丑胖的女人,穆瑶瑶觉得没关系,丑可以改胖可以减。爹娘早挂,未婚夫厌弃,后妈一脚踹出门,哼,等她白手起家,亮瞎了他们的眼睛。意外撞见某帅哥的秘密,不是要打就是要杀,为活命琼瑶大剧也得来,扮作花痴女。古医穿乱世,神眼看三生,且看小女子如何在乱世带着弟妹,携带夫郎寻逍遥之法。如有不妥之处,请手下留情,文笔之类,宝宝努力在努力……
  • 玉堂丛语

    玉堂丛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世医仙

    异世医仙

    最强修真者,被数以千计修真者围攻,最终转世异世。对方云来说,没有治不好的病,只要你能付出相应的代价。他炼制出来的丹药可以垄断整个漠北,他炼制的低级法宝更是被奉为神器。大魔法师向他请教魔法阵,炼金师向他请教炼器,炼药师向他请教炼丹,就连异兽,都向他请教如何百炼成妖。————新书《移动藏经阁》
  • 佛说相应相可经

    佛说相应相可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元朝秘史:蒙古族史籍(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元朝秘史:蒙古族史籍(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十三世纪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定都北京,皇帝祖先被称为“黄金家族”,所遗留下的家谱档册、世袭谱册称作“金册”,均珍藏于皇宫之中,历代皇帝皆如此。《元朝秘史》即是经过文人史官多次的增加修改而成的“金册”,它主要记载了成吉思汗历代祖先的事迹和家谱档册,内容极其广泛,涉及蒙古古代游牧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时间上讲,从蒙古民族图腾、成吉思汗的远祖,一直写到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汗在位时期。从地域角度,横跨蒙古高原。
  • 我就是个保镖

    我就是个保镖

    一个几乎无敌的小子回归世俗,谨遵着师傅的教导“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要想不挨刀,就得有人罩”的宗旨,欢天喜地的下山了……“嗯,去哪呢?嘿嘿……”
  • 胡正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胡正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胡正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重要流派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之一,有长篇小说《汾水长流》,中短篇小说集《几度元宵》,短篇小说集《摘南瓜》《七月古庙会》,散文报告文学集《七月的彩虹》,中篇小说《鸡鸣山》、《重阳风雨》等。《胡正小说散文集》是他的小说、散文精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