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7700000002

第2章 迷雾中的村庄(1)

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异类,讨厌吞云吐雾,不爱走马斗鸡,一辈子孑然一身,身居高位多年却从未有过一次灯红酒绿的经历。我承认,在某些方面我确实是一个很古怪的人,不过,我也有自己的业余爱好:喝茶和讲故事。

退休后,我开了一家茶庄,和茶客们一起品着茶、聊着天、讲着故事,一天就过去了。不知道这样悠闲惬意的生活什么时候会走到尽头。

说实话,当初开茶庄的时候,我没想到喝茶和讲故事这两大爱好能通过我的茶庄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更没想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讲故事竟然成了茶庄的一个招牌,越来越多的客人来茶庄喝茶的主要目的就是听我讲故事。

作家辛酉就是茶庄的常客,他出版的小说《一张可怕的照片》里有很多鬼故事就是从我这里听到的。

2014年这个马年是从漫天的阴霾开始的,不过,外面的天气绝对不会影响到茶庄里的人气。今天早上一开门,茶庄里就来了三个客人。走在最前面的是钟浩权,是我在公安局时的老部下,也是我的老伙计。前年从局里退了下来,闲暇时也会来找我喝喝茶,有时也会带着朋友来到茶庄,专门听我讲故事。

这次,他又带来了两个年轻的小伙子,看样子都是三十出头的年纪。高个的那位长得虎背熊腰,五官在一脸赘肉的挤压下显得格外紧凑。另外那个矮的则完全相反,瘦得像一根竹竿儿似的,戴着一副夹鼻眼镜,长相倒是斯文儒雅。

“老领导,给你带两个人来,别看他俩年轻,可都是讲故事的高手,今天专门来听您老讲故事,向您老学习来啦。”钟浩权笑盈盈地说道,头上不多的头发被风吹得七零八落地耷拉在“地中海”上。

“我来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的老领导,马老。”钟浩权指着我介绍道。

“这位是小杜。”

“马老,您好。”矮个子的年轻人赶忙上前向我问候,同时伸出了右手。我微微颔首,轻轻握了一下。

“这位是小高。”

“马老,您好。”高个子的年轻人也同时伸出手,与我轻轻相握。

“欢迎你们,请坐吧。”

四人落座后,我从桌子侧面的抽屉里拿出一盒安溪铁观音,同时打开了电茶壶,身旁的小杜开口道:“马老,我和高儿都不好茶,今天来主要是听您老讲故事的,您老就不用麻烦了。”

我笑笑没有看他,继续着手上的动作。

“年轻人,别着急,到我的茶庄里来岂有不喝茶的道理。你放心,我的故事一定会让你们满意的。”我缓缓说道。

小杜还想说什么,钟浩权在一旁向他使了个眼色,也便不再作声了。

我继续道:“想当年乾隆爷禅位给嘉庆时,一位老臣向乾隆跪地痛哭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爷答曰:‘君不可一日无茶。’年轻人喝点茶还是好的,我喝了近50年茶,最爱喝的就是这安溪铁观音,‘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很快,水烧开了,钟浩权主动伸手过来:“我来弄吧。”我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来,钟浩权只好又把手缩了回去。

随后,我旁若无人地按照功夫茶所需要的18道程序,一步一步地进行着茶艺展示。我的动作很慢,就像在进行一项神圣而又庄严的仪式一样。“韩信点兵”后4个精致的紫砂品茗杯里斟满了金黄色的液体,一股浓浓的香味也慢慢弥散开来。

我把3个品茗杯分别送到钟浩权他们三个人跟前,然后拿起剩下的那杯轻轻地啜了一口,我没有把茶水喝下去,而是含在舌尖上,让茶水和舌尖慢慢地融合在一起。

品过茶后,我微笑着对小高和小杜说:“刚才老钟一进门就介绍说你们二位也都是讲故事的高手,还是先听听你们俩的精彩故事吧。”

钟浩权附和着说:“对对对,你们先讲吧。”

小高和小杜对视了一下后,小杜先开了口:“那好吧,马老是讲惊悚类故事的高手,今天我班门弄斧,也讲一个恐怖故事………”

我笑着点了点头,做了个请的手势。

“有朝一日离开这儿,狠跺三脚不回头!”这是京巴埋藏在心底多年的愿望。

1975年2月3日,京巴总算实现了这个心愿。他终于被抽调回城了,同时和他一起回城的还有二毛和解方远。下乡快七年了,当初一起来的知青一共有17人,如今只剩下他们三个。一大早,三人就到队部办完了回城的最后一道手续,随后告别了老乡,坐上了大队安排的拖拉机,“突突”地向县城火车站挺进。

一路上,拖拉机刺耳的噪音丝毫没有影响到三个人的好心情,二毛甚至引吭高歌起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命运把我抛向远方,一个窝头一碗菜汤,生活就是这样……”

二毛这个名字是绰号,源于二毛那深鼻阔目的长相和头顶上微微发黄的卷卷毛。旧时在东北的俄国人很多,大家都把俄国人叫老毛子,把老毛子和中国人生的后代叫二毛子。二毛的父母都是正宗的汉族人,往上追几代都没有和异族通婚的历史,至于二毛为什么长成了那副样子,恐怕只能用基因突变来解释了。

京巴自然也是一个根据相貌得来的绰号,他和二毛还有解方远都是街坊,三个人从小一起长大。

走了没有一里地,拖拉机忽然停了下来,驾驶的老赵头试了几次都没发动起来,下车一检查发现是水箱被冻住了,如果修好至少需要一个多小时。时间不等人,经过三人一合计,决定徒步两三个小时,到镇上之后再搭汽车去火车站,希望在天黑前能够赶上回大连的火车。虽然速度可能不及坐拖拉机快,但他们要的是一种状态,一种一直朝家的方向迈进的状态,只有这样他们心里才踏实。

老赵头本来就不太愿意跑这趟小长途,象征性地推让了一番后,就势任由三个人而去。三人就这样又踏上了回家的征途,虽然都穿着厚厚的棉袄,肩上背着沉重的行李包,但脚下却不慢,走了半个小时就来到了三公里外的方青屯。二毛突然停下脚步,像是在思忖着什么,东北的二月依然十分寒冷,二毛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从嘴里呼出来的哈气像雾一样弥漫在空气里。

京巴见状也停了下来问道:“怎么不走啦?”

二毛说:“要不,咱们去丰阳看看家述吧?”

邹家述当年和解方远、二毛他们一起从大连下乡,1972年娶了丰阳大队周会计的二丫头满枝,在丰阳落了户。说起邹家述和满枝的结合还有一段小插曲。那是1971年夏天的某一天,解方远、邹家述、二毛等几个大连知青在丰阳大队和当地的十几个鞍山知青打群架,鞍山知青人多势众,还是主场作战。打着打着,邹家述就落了单,被几个鞍山知青追着打。慌乱中,邹家述躲到满枝家的猪圈里藏了起来,可那儿哪是藏人的地方,很快,邹家述就被几头猪给拱了出来。眼见鞍山知青已经追到眼前,就在这时,满枝出现了。她把邹家述推进屋里,转身把鞍山知青挡在门外,任凭那几个鞍山知青如何叫喊就是横在门前不让进门。

从那以后,邹家述和满枝就对上眼了,也可以用一见钟情来定义他俩的关系。后来只要一有空,邹家述就往丰阳跑,一来二去,两人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起初,他俩的婚事遭到了双方老人的坚决反对,邹家述虽说是从大城市来的,但因为家庭出身不好,在那个年代颇不受待见。满枝就不一样,她根红苗正,老爸还是大队会计,在当地很有背景,所以满枝家坚决反对她和邹家述的婚事。而邹家述家里也有反对的理由,那时已经陆续开始抽调知青回城,一辈子留在农村的命运出现了转机。只要不在当地结婚落户,一切都还有希望。可是,深陷爱河的两个人哪顾得上这些,既然双方老人不同意,那就先把该办的事给办了。等知道满枝怀孕的时候,周家老爹是气也好恼也好,都无济于事,只能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以往每到冬闲的时候,京巴他们就会到丰阳邹家述家住上几天,只是渐渐地去的人一次比一次少,因为大家都被抽调回城。到了1974年冬闲,就只剩下解方远、二毛和京巴三个人了。

想到自己马上就要离开这个穷山沟,而好兄弟邹家述却要永远留在这里,一阵酸楚涌上京巴的心头,也觉得二毛说得有道理。这一别不知道何年何月再相见,就算绕路去看望一下兄弟也不为过。

于是,三个人当即决定临时改道去丰阳大队,只是他们并不知道,即将开始的丰阳之行会是那样跌宕起伏,让他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丰阳和方青屯间隔了一座棒子山,山不高也算不上陡峭,只是山路崎岖不平,尤其是冬天,路更难走。到了晌午的时候,三个人才爬到山顶。二毛和解方远把行李卷往地上一扔,直接坐在了上面休息,京巴站在一处地势较高的土堆上向丰阳远眺。

京巴的眉头轻皱:“奇怪,现在正是饭点儿,丰阳怎么没有一点炊烟?”

“我看你是饿了,赶紧过来也吃点东西吧。”解方远说着从布包里拿出一个窝头啃了起来。

每人啃了一个窝头后,也没休息便又匆匆地赶路,下午一点半刚过就下了棒子山直奔丰阳村而去。随着离丰阳村越来越近,三个人心里也莫名地忐忑起来。

今天的丰阳村有些反常,具体反常在哪里?两个字:安静。丰阳村的当地社员一共有59户,加上20多个知青,全村将近200人,虽说算不上大村子,但规模也不算小,即使是冬天也不至于像眼前这样冷清。三人来到村口,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这时,从村里一前一后跑出一条黄色的土狗和一条小黑狗。

“啧啧啧。”

招猫逗狗是二毛的强项,以前知青的时候,偷社员养的鸡狗也没少干。但这次二毛却失了手,那条黄狗跑过二毛身边时根本没搭理他,直接跑远了。二毛一时有些栽面,眼看那条小黑狗也要跑远,二毛伸出一脚拦住了小黑狗的去路。小黑狗想择路而逃,却不是二毛的对手,蹲下身子刚抱在怀里,孰料,小黑狗却转身冲村里的方向狂吠,眼晴里还透着惊恐。大家都觉察到了异常,二毛也没了逗狗的心情,随手放了那条小黑狗。

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迟疑了好一会儿才一起蹑手蹑脚地走进丰阳村。

丰阳村呈东西走向,清一色的土坯房。正如外表看到的那样,村里一个人也没有,家家户户大门紧闭。

“真他妈的怪了,这人都哪儿去了?”解方远一边四处扫视着一边说。

三个人来到了丰阳大队的队部外,队部算是整个丰阳村最好的房子,外墙是用青砖垒的,上面规整地写着一行标语:坚决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行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万岁!

“哪有什么阶级敌人,什么狗屁革命。”解方远边说边狠狠地朝墙上的标语啐了一口吐沫,正好啐在“万”字上。

“哎!忘了1971年挨批的事啦?”见状,京巴朝解方远吼了一嗓子。

京巴说的是1971年秋天的时候,解方远在割高粱时和当地社员赵宝库起了争执,几欲动手厮打,幸好被大家拉开。有时候就是这样,越拉架打架的双方就越来劲,互相叫骂不过瘾,动手又够不着,解方远张口就朝赵宝库啐了一口痰,正中赵宝库的胸口,巧的是赵宝库的胸兜里装着一本毛主席语录。这下不得了了,经过一番无限的上纲上线,解方远被定性为“反对最高指示,反对毛主席”的现行反革命,被大队、公社多次开大会批斗,解方远经过反复检讨和家人的四处活动,才最终没被定罪,但回城却被耽误了,要不然凭解方远的出身和家庭背景,也不会和京巴、二毛他们一起最后一批回城。

“你就是嘴欠,记吃不记打。”二毛在一旁插了一嘴。

解方远自知理亏,吐了一下舌头没吱声。

发现队部也没人,三人又来到位于村东头的邹家述家,发现邹家述家也是铁将军把门,三个人趴在石头墙上朝院子里张望,没发现有人活动的迹象。

看出丰阳已是一座空城,京巴和二毛、解方远茫然地站到邹家述家门前,一时不知道下一步该何去何从。这时,京巴看到不远处的丰阳大队青年点的大门没上锁,急忙跑了过去,二毛和解方远也紧随其后跟了上去。

京巴拍了两下门,里面没有反应,又加大了几分手上的力量,一不小心手掌被门上的一处倒刺刮了一个大口子,在门上留下一道长长的血渍。京巴急了,顾不得手上的伤口,一脚踹开了门,可里面依然是空空如也。

本来还打算在丰阳住一个晚上,现在看是不可能了。万般无奈之下,三人悻悻地离开丰阳村,向临近的茂阳大队的方向走去。过了茂阳村再走个5公里左右就是集市,集上有开往县里的汽车经过。京巴和二毛大致估算了一下时间,当天肯定是赶不上回大连的火车了,当即决定在茂阳找个地方住一夜,第二天再走。

三个人都没去过茂阳村,但大致的方向二毛还是知道的,京巴和解方远是天生的路盲,出门不辨东西南北,索性只能跟着二毛走。由于丰阳村空城的事情疑问太大,三个人带着疑惑各自琢磨着这件奇怪的事情,整个路上都没怎么说话。不知不觉中,三人走到一口很大的石井前。

“咦?这不是丰阳村外的那口井吗?”解方远惊奇道。

二毛上前仔细一看,果不其然,抬眼望去不远处正是刚刚他们去过的丰阳村。

天空中的太阳已经偏西,三个人走了差不多两个小时,也兜兜转转了两个小时。二毛的眉毛几乎拧在了一起,他回忆了一下刚才走过的路线,一直向东,方向肯定是没错的,可为什么又走回到丰阳了呢?二毛一时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愤愤地骂了一句:“今天真他妈的邪门。”

京巴若有所思道:“邪门也好,正门也好,看来我们今天都得进这个门了。”

同类推荐
  • 买艳

    买艳

    当班车刚到村头,胡赛就下了车,他来到河边坐在草地上,想好好梳理一下自己。河南岸的麦子已收割完了,大部分地都种上了秋黄豆,在那些没有耕种的麦地里,牛和羊自由自在地吃草或休息。阳光下的河水泛着各种颜色,不时有野鸭子在河边的河柳丛里出没。胡赛想起了买艳,庆幸今天自己战胜了心魔,没有犯下不可饶恕的错。我会把对买艳的情感深深地埋在心里,他默默地对自己说。胡赛站了起来,眯着眼睛凝视着远方,他隐约看到了一个女人在地里拣着什么。于是他想起了妻子,觉得自己对妻子亏欠很多,这几年家里的活地里的活都是妻子在操心,我呢,把自己当成了甩手掌柜,可她对我还是那么好。
  • 奔涌的呼兰河

    奔涌的呼兰河

    在以往有些关于萧红的记述里,都把她离家出走的原因说成是逃婚。真是这样的吗?随着实事求是精神的深入,历史的真实情况越来越明晰了。老天之所以塑造出一个萧红,除了她的天赋,还有她的命运走向,使她在坠到命运的深渊之际,幸运地结识了萧军、舒群等一批仗义执言的人,把她从厄运里拯救出来。而造成她悲剧大于喜剧的命运,与她的早慧和倔强的个性是分不开的。萧红原名张乃莹,1911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五),生于呼兰县城张氏人家。祖父张维祯,有房产和地产,是呼兰县城一位很有名气的乡绅。其一生对书情有独钟,除了书籍,再没其他嗜好。
  • 雾霭之都

    雾霭之都

    五个性格各异的女孩,来自不同的城市,却在因缘际会下在北京这座古城相遇,自此一连串意想不到的变故横生,然而每一个人都在一次又一次的经历成长,伤痛和蜕变。可却没有人想到这一次的相逢却改变了每个人的命运。
  • 从前记

    从前记

    就像擅长和美丽的姑娘周旋,我哥朱中跟质地善良的老头也能打成一片。杨纯田喜欢上我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人说我哥本来就长得花眉大眼,对人与事心肠柔软,理解得过于肤浅,的确,只要看到他们谈吐不俗,嘴角没有白沫,我哥就会觉得对方多少有些动人之处。但是,我哥对杨纯田的好感并不是完全出于偏爱。头一回见杨纯田,是我妈带他去打针。那时,杨纯田四十多岁了,刚把杨纯武家的大儿子杨祖献过继到自己家。
  • 痴人妄想录

    痴人妄想录

    L十九岁的时候就从学校毕了业。经由朋友介绍,他找了一份短期工,头一次领到工资的那天,他觉得自己是真正成年了。十九岁的L,是个有大志的人,所以他看不上周遭的无数人。同事,邻里,甚至亲友。他每日从巷子里走过时,手上总是捧着一本书。他走路低头,神色只在盯着书上的某处,偶尔撞到了人,他也不道歉,因为别人先来斥责他了,骂他小子,长没长眼睛?他不回口,但心里很恼火,等骂的人过去时他才觉得需要反抗,可是他找不到反抗的言辞。他对着墙发狠,我操你娘!骂的是粗口。他觉得自己的面目污秽不堪。以后稍稍习惯了。
热门推荐
  • 我怎么又被撩了

    我怎么又被撩了

    我不是魔王吗?怎么又被撩了???(简介无力,点进来看看吧)
  • 我们在一起,等于全世界

    我们在一起,等于全世界

    沈蜜不经意间与少女时代的男神肖逸重逢。一场变故使肖逸从众星捧月的医学院学霸沦为鬼屋工作人员,而家道中落的沈蜜从不可一世的千金小姐变成一名不文的穷人,缠着肖逸请她吃饭。肖逸因当年的一场误会对沈蜜怀恨在心,趁机恶整了她一番,让她吃尽苦头。当误会解开,两人冰释前嫌,肖逸因内疚而对她照顾有加,渐渐地两颗漂泊的心有了依托。肖逸堪称完美男友,总在花式秀恩爱。肖逸为了给沈蜜一个有保障的未来,重考医学院,多年后成为一名男神医生,而沈蜜凭着自己的厨艺开了一家受欢迎的餐厅。爱情使他们变成最好的自己。
  • 狂妻搞事

    狂妻搞事

    他俩是现代最顶级职业杀手,一对腹黑兄妹,他们是杀手界最危险的存在,却又是所有人仰望的存在。但是在一次任务过程中发生了意外,穿越到一个以武为尊的大陆上。两人穿越成了陆家臭名远扬的废材兄妹,在这个异世界里饱受欺辱,终于某女忍不住了怒骂道:“他奶奶的,老虎不发威,真当我是病猫吗?”一天,某位妖孽邪笑着把她拐回家,“乖~,我的小猫咪!”可是某妹控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家妹妹被人这么子抢走呢!此后,就一直开始着与大舅子斗智斗勇抢媳妇的旅途中。
  • 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来

    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来

    一开口就冷场,让人尴尬?一张嘴就惹事,引发争吵?一说话就紧张,脑袋短路?……跟人聊得来,到底有多重要?跟人聊得来是一种需要。聊得来,我们才能保持在同一频道上顺畅沟通;聊得来,我们才能约得到、吃得开、关系牢、职位好。聊天不仅是一项技术、一种能力,更是一门能够让你交到许多朋友的社交艺术。本书通过生动的小故事和典型的生活实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聊天的技巧和方式,条分缕析地总结出切实可行的聊天规律,有效助你全面掌握交流技能,从而让你的语言更有魅力,跟任何人都能迅速成为朋友。
  • 梵音乍现

    梵音乍现

    沧海一声苦笑,笑苍天不知人间情苦,笑自己不论翻起再大的浪花也够不到她的衣角。姬菲:“我所追随的,自梵城亡了,只有栎歌了,你……好自为之。”离滼:“姬菲,你何曾看清过,竟敢如此断言,你你……你为何不回头看看啊!”盛栎歌:“菲儿,做我的皇妃,我再造梵城,把江山送你作聘礼,答应我……”
  • 算尽仙缘

    算尽仙缘

    少年道士“魔隐命”,机缘之下入灵门。被放养,遇狐妖,强抗天道命劫。踩天才,借法宝,笑傲修炼群雄。能装疯,会卖傻,更懂忽悠骗仙人。天机之术窥天道,借机缘,断人生死,抢法宝。什么“魔隐命”?十五岁天道不容,天雷斩杀。什么天才?在本道士面前都是浮云。什么上坑货?看到貌美女修,不管是敌是友,哭着喊着求带走。什么天机之术?算人命理,断生死,求得仙缘,踏大道。这是一个道士的故事,这是一愈来愈残酷的修炼世界,且看小道士如何不断突破,踏血前行,俯视苍生,打开陈封已久的仙道之门……
  • 证道诸天

    证道诸天

    孟凡,一个收集癖穿越诸天大世界,求仙问道的故事!
  • 两个人的房间:一部回忆录

    两个人的房间:一部回忆录

    在我们生活中的某一时刻,我们每个人都曾经经历过毁灭性的折磨,最终都能接受我们失去的东西。无论事情如何发生,结果都是一样,我们被独自留下,孤单一人,想着我们本能做些什么,我们怎么才能重获平和。这是艾贝尔自述的故事,他寻求平和的经历和之后的奇迹就证明,爱和希望可以持久,无论挣扎和悲剧怎样改变了我们的人生。
  • 神农别闹

    神农别闹

    一个转世失败的神农弟子,想过咸鱼般的田园生活?没机会了!不靠谱的神农,会让你体验到忙碌而充实的感觉。师父别闹,就算我病死、饿死、从悬崖跳下去,也不种田,更不吃你赏赐的美食……真香啊!——本人著有完本精品《农家仙田》,欢迎阅读。QQ群:42993787
  • 提高文章写作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文章写作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接班人是我们教育的天职。当今社会,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正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要应对挑战就必须使未来的建设者们具备全面的素质;不但要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同时也必须掌握人文科学的知识。只有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人才。一个民族的全体国民要想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就必须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突破口。本选题是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助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