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5400000007

第7章 打造优质环境,培养一个优秀小孩(3)

墨墨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她所在的班集体气氛活跃,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不错。但老师却发现,墨墨很胆小,总喜欢一个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很少跟同学交流,上课也很少主动发言。当她看着别人的时候,总是一副怨恨的眼神,好像在嫉妒别人为什么那么快乐;而当同学们转过来叫她一起玩的时候,她的眼神又变成了抗拒,身子一缩,就算是回应了。

这天,有个同学来告诉老师,墨墨没上体育课,大家满操场找她都找不到。老师有点担心,就回教室去寻找。当老师走近教室门口的时候,居然看到墨墨坐在角落里,一只手抱着一只玩具熊,另一只手指着它的鼻子,狠狠地说:“你活该!活该挨骂!你就是这么不负责任!”老师吓了一跳,小熊没有尽到怎样的“责任”才会被墨墨这样骂呢?老师心里犹豫了很久,决定做一次家访。

然而,就在约好的这一天,老师来到墨墨家时,竟然在门口听到了类似的争吵声——墨墨的爸爸和妈妈在大声争执,妈妈不停地指责爸爸“没有责任心”那口气,和墨墨那天的“自言自语”如出一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温柔、懂事是父母教出来的;孩子出现了暴力行为,父母同样脱不了干系。当孩子从父母那里看到了太多的吵架、谩骂、大打出手,就会将这当作与人交往的基本手段,他们将来与外界沟通的方式也会以这样的形式为主。所以,父母应尽量杜绝当着孩子的面而争吵的次数;否则也要在事后弥补,尽量减轻争吵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

比如,父母吵完架之后,看到孩子因此受了惊吓,就一定要当着孩子的面和好,明确地向孩子表明,吵架的事情已经过去,并承认吵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爸爸妈妈以后尽量不再争吵。这样,孩子就会对吵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会轻易去模仿父母吵架的行为。

又如,当孩子亲眼目睹了父母吵架的“凶悍”场面之后,父母不妨鼓励孩子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一般情况下,孩子的感受都是以害怕为主。但这也分两种情况,有的孩子会害怕父母吵架时凶狠的样子、紧张的气氛;有的孩子更加敏感一些,会把父母吵架的原因揽到自己头上,害怕是因为自己不乖,甚至会害怕父母不要自己。这时,妈妈要向孩子解释清楚,吵架并不是因为孩子的错,而是爸爸妈妈之间一时无法控制的结果;父母之间的争吵也不会影响两个大人对孩子的爱。妈妈只要能够平静地安慰孩子,孩子的情绪就会逐渐平静下来。

当然,所有的补救方法都只是不得已时的选择,“先争吵、再补救”永远是下策。父母应该尽量选择和平、理智的方式沟通,给孩子一个轻松、温馨的环境,这才是对孩子成长最为有利的。

父母小贴士

父母争吵不断的家庭,就像是一个充满战争的国家,孩子永远感受不到安全感和爱,身心自然难有良好的发展;而民主、和谐、温馨的家庭,则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最肥沃的土壤,能给孩子的成长提供最体贴的保护和最好的环境。

6.抚平“单飞”给孩子带来的伤痛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家庭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起点,也是人格形成的源头。婚姻家庭关系越牢固,教育子女的条件就越好。”可见,和谐、完整的家庭是孩子心理正常、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相反,一个没有稳固家庭的孩子,思想、行为上很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对于孩子来说,一个家中有爸爸、有妈妈,再加上自己才完整,才是一个充满安全感和欢乐的家庭。父母之中,无论少了哪一个,对孩子都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虽然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明白这一点,但当婚姻遇到某种障碍无法跨越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人选择了“劳燕分飞”。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所受到的伤痛是显而易见的,但又是不可估量的。

有关方面的调查显示:75%以上的双亲家庭子女承受能力较强,存在心理障碍的只占1.2%;而单亲家庭子女经常处于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的,则占了61.43%。另外,单亲家庭子女人格障碍的患病率高达11.76%,是双亲家庭子女的5.9倍。

看完这组触目惊心的数字,再来看看孩子具体会受到哪些方面的心理伤害。

第一,恐惧。家庭破碎后,孩子最先产生的感觉就是恐惧。曾经生活中最为依赖的两个人,如今反目、各自一方,孩子既伤心,又不知该如何自处。对于他们来说,不仅害怕以后没有父亲或者没有母亲的生活,更为担心的还是以后的生活状况:我以后还能见到妈妈(爸爸)吗?要是去见妈妈(爸爸),爸爸(妈妈)会不会生我的气?爸爸(妈妈)会不会给我找一个继母(继父)?继母(继父)会打我吗?原本安定的生活破碎了,日后的生活又不可预知,这些都会形成孩子内心深处的恐惧。

第二,自卑。几乎每个单亲家庭的孩子都会有自卑情结,只不过有强有弱而已。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离异,家庭生活的骤变,会让他们有一种失落感,以及对自己的否定感。他们会认为自己是不值得别人爱的、是被抛弃的,进而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别人。这种观念与思维上的改变,会导致孩子自信心的丧失。

第三,性格的转变。经历过父母离异的事情之后,即使是曾经爱闹爱笑的孩子,很多也会变得沉默寡言。因为孩子原本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而骤然经历变故,他们一方面悲伤、害怕,另一方面对未来忐忑不安,心中有了太多的担忧和顾虑,自然不会再如从前般乐观、开心。

离婚这件事本身就已经给孩子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痛,但还有很多父母会在离婚后做出一系列错误的举动,更像在孩子受伤的心灵上再撒上一把盐。比如,有的人离婚后,就断绝孩子和另一方的来往,并在孩子面前把对方贬得一无是处,这是许多单亲家庭孩子性格偏离正常轨道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的单亲家长从内心就认为自己的孩子“可怜”,经常说“孩子缺少父爱(母爱)”之类的话,给孩子的心灵罩上阴影;很多单亲家长觉得离异是对孩子的亏欠,于是便用溺爱的方式来弥补孩子,这样,孩子除了自卑、沉默之外,还会形成任性、自私等性格……可见,单亲家庭的孩子,所受的伤痛并不只来源于离婚本身,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更大的伤害。

那么,单亲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才能让孩子所受的伤害降到最低呢?

首先,一定要让孩子明确地知道,父母仍然爱着他。父母离异后,孩子最大的担忧就是父母不会继续爱他了。单亲家长要让孩子明白,父母双方对他的爱是不会变的,并要经常性地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对孩子的爱,也要让另外一方定时陪伴孩子。直到孩子这种担忧逐渐消除。

其次,要让孩子知道,离婚是因为父母不再相爱,是大人的一种选择,并不是谁对谁错的结果,更不是因为孩子“不乖”。同时,抚养孩子的一方不要在孩子面前咒骂、责怪另一方,相反,要告诉孩子对方的好、对方是怎样爱孩子的。这样,在孩子心中另外一个人的形象才不会倒塌,孩子内心也不会过于缺乏自信和安全感。

再次,无论抚养孩子的是父亲还是母亲,都要担起另一方的责任。一般家庭中,父亲负责孩子的智力开发和勇气的培养,而母亲则扮演温柔和保护的角色,双方共同培养的孩子才是健康、快乐的。所以,当双亲家庭变成单亲家庭的时候,抚养孩子的一方要适当改变自己,担负起原本属于另一方的责任,让孩子的人格发展得更加完整。

最后,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单亲家庭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而这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因此,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必须是单亲家庭的首要目标。这就要求,抚养孩子的一方,不要因为愧疚而娇惯、溺爱孩子,要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在不同的年龄段承担相应的家庭责任。孩子的能力高,自信心也会跟着增强。另外,多为孩子交朋友、接触社会创造机会,让孩子在与社会、与他人的融洽相处中获得自信。

同类推荐
  • 行动的策略(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行动的策略(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马斯洛对人的动机持整体的看法,他的动机理论被称为”需要层次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需要的层次有高低的不同,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心理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心理课

    30岁后是人生的一道关口,30岁后的人生需要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果没有良好健康的心理,将难以掌控自己的人生局面,把握命运的航向。自助者天助,解铃还须系铃人,命运并非天注定,改变心理可以改变生活,30岁前的心理修炼决定你30岁后的人生格局。本书精选了33堂心理精华课,对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阐明了塑造积极心态的方法途径,提供了社交、职场、爱情、生活、财富等各种场合中的心理战术,引导读者在30岁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提高自信,以健康的心理迈人社会大世界中,游刃有余于人生的各个场合,掌控自己的人生,创造精彩幸福的生活。
  • 逆袭心理学

    逆袭心理学

    职场、爱情、私生活心理自测自控指南,独家自测到底谁有病,私藏秘技致胜心理战!作者在自身非常权威扎实的心理学家基本功的基础上,引用一些耳熟能详的热门关注或社会热点现象,来针对职场、情感、家庭等和大众息息相关的不可回避领域。做浅显易懂、轻松愉悦的心理学点拨和指导。令读者在欢笑中阅读,及早发现自身“心理病”,及时“治疗”。教会大家如何不被伪心理学催眠,轻松应对各种自身心理病恐慌。
  • 拿来就用的实用心理学

    拿来就用的实用心理学

    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需要心理学:言辞透露一个人的品格,表情反映一个人的内心,衣着、坐姿、手势会在不知不觉中表达着内心的真正意识,其实人的一举一动都在“暴露”自己。本书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日常工作、生活中,对为人处世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多角度挖掘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奥秘,让你拥有超过常人的洞察力,使你具备了解和掌控他人的心理策略技巧,使你在获得人心的同时,也能够在生活、事业、爱情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功!
  • 奇妙的男女心理学

    奇妙的男女心理学

    这个世界,女人总想变着法地改造男人,男人总想变着法地躲避女人。男人和女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幸福不能像打开盒子一样简单?本书告诉男人、女人要珍惜拥有,互相理解,给自己、给爱人营造一个心灵的港湾。本书带你走进人的内心,和你一起去窥视男人和女人的那些心事。
热门推荐
  • A Dark Night's Work

    A Dark Night's Wor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承生命之轻

    承生命之轻

    人在世,在社会进程的自然属性里循规蹈矩,在意识境界中探索命理。不知为何来,却注定要离去。生活本不该那么沉重,终究会过去,终究会离去。
  • 高血压病(贴心大夫丛书)

    高血压病(贴心大夫丛书)

    这套丛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俗性:采用大众语言讲解医学术语,患者及家属能看得懂,并以生活“比喻”帮助了解;2实用性:学以致用,用得上。一人读书,全家受益,成为“家庭小医生”、左邻右舍的“健康小顾问”;3科学性:不仅知其然,还要了解其所以然。通过临床病症的表现,讲基础理论,理论与实际结合。贯彻“一分为二”的两点论讲解、诊断和治疗,避免绝对化不会使群众无所适从;4权威性: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具有丰富的经验的临床医生,其中多数是某一专科的专家,并介绍了他们所在单位、姓名、联系方式、出诊等时间等,便于联系,又成了就医指南。
  • 我的背后是祖国

    我的背后是祖国

    小说通过庄妍琳为主线,描述了台海三代人传奇曲折的生活经历,展现了新时期台海青年对祖国割舍不了的爱,祖国的强大是台海青年共同的心愿。小说将家族故事放置在两岸的时空轴上,代际叙事的宏阔,与掩映其中的某种单纯,都显得难能可贵。作品获得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优秀奖。
  • 把工作做出色

    把工作做出色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不要爱一行干一行,要干一行爱一行。海尔集团的张瑞敏先生也曾这样说道: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针对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念建设和实践的需求,阐述了把工作做出色的重要性,剖析了工作不出色的种种表现,最后告诉读者如何才能把工作做出色。其实,把工作做出色并不难,只需要你端正工作态度,比别人多做一,多些对工作的热爱,多些责任和主动,就可以把工作做出色。而决心将工作做出色的人,不但能为自己赢来无数成功的机会,而且还会拥有灿烂丰盈的人生!
  •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虚芒

    虚芒

    这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善,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恶。三千世界,即使高远,也离不开凡尘俗世。修行之人,纵使飘渺,也逃不脱世道人心。说是虚幻,其实也是现实。说是仙侠无情,其实也是人生百态。
  • 梦回异兽之都

    梦回异兽之都

    苏沫瑾转学进入了一个神秘的拉普顿大学,拥有了独特的异能,一步步寻找自己身世的真相,搅翻了异兽界与人类的和平,成为了异兽界的霸主。
  • 魔兽战神13:神魔战场

    魔兽战神13:神魔战场

    掌命之神战无命被害,跌落凡间,神性尽失。若欲重返天道,必须从凡人开始修炼,百战成帝,千战成神,登顶战神巅峰;跻身仙界,历劫成帝,净化神兽鲲鹏血脉;飞升神界,修得五行圆满,九道大成,掌控天地规则,破碎虚空,方能重返天道。如若百世之内,战无命无法凭借自己的能力返回道界,那等待他的就是魂飞魄散。轮回路上的九十九世,战无命都生活在莫氏家族的阴影之下,莫氏家族,一个无人知晓却无处不在的神秘家族,上抵神界,下达凡间,遍布各大星域,渗入各大宗门。战无命与莫家有宿世杀身灭族之仇,仇深似海、不死不休!第一百世,战无命重生归来。这一世,他,要为自己复仇!
  • Sarrasine

    Sarras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