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71500000029

第29章

论衡王充《论衡》毁圣讦亲,获罪名教,其余诞妄之语,难以悉数。至论行善福至,为恶祸来,谓由于遭遇适然,不因人事,是与《易》“积善有余庆,积不善有余殃”、《书》“惠迪吉,从逆凶”之旨,显相背戾,不将率天下之人去善而就恶乎?古今来,悖理之书鲜能传世,此独历久不废者,盖其引证浩博,才辨宏肆,而篇帙繁富,亦时有平正之辞,足以矫俗祛伪也。学者于此书,当审择而节取之。

琼程氏大昌《演繁露》云:“《说文》:”琼,赤玉也。‘《诗》有’琼琚‘、’玉佩‘,《左氏》’楚子玉为琼弁玉缨‘,皆对别言之,若等为一玉,不分言也。今人用琼比梅、雪,皆误。“余按:《诗。木瓜篇》毛传云:”琼,玉之美者。“则与玉对举,安知不以精粗为别耶?又按:《齐风毛传》云:”琼华,美石。琼莹,石似玉。琼英,美石似玉。“其言似玉,则色白可知,似不必泥《说文》之言。

杯中角影《晋书。乐广传》载杯中角影事,与《风俗通义》所纪杜宣事绝相类,二书文法各异,而《晋书》简要胜之。

明史体例《明史》体例极精,姚广孝入列传,不以僧许之也。秦良玉入列传,不以女视之也。阉党、佞幸、奸臣列于宦官之后流贼之前,其嫉之也深,而贬之也至矣。

语意相似《史》、《汉》有语意相似而叠用者,略识于此。《史记》“空言虚语”

(《高祖本纪》)。“内外表里”(《礼书》)。“逾年历岁”(《赵世家》)。

“延年益寿”(《商君传》)。“匿意隐情”(《张仪传》)。“露兵暴师”

(《主父偃传》)。《汉书》“年衰岁暮”(《冯衍传》)、“俊雄豪杰”、(《蒯通传》)。“飘至风起”(《蒯通传》)、“道辽路远”(《中山靖王胜传》)。“天下少双、海内寡二”(《吾丘寿王传》)。“招殃致凶”(《李寻传》)、“残贼酷虐、苛刻惨毒”(《翟方进传》)、“等盛齐隆”(《王莽传》)、“穷凶极恶”(《王莽传》)、“思过念咎”(《郎频传》)、“道尽涂殚”

(《司马相如传》)、《后汉书》“欢欣喜乐”(《马融传》)、“怨恨忿怼”

(《孙程传》)、“陟危历险”(《都夷传》)。

郭子仪《新唐书。高郢传》:“郭子仪怒判官张昙,奏抵死。郢引奏甚力,忤子仪意,下徙猗氏丞。”《南部新书》谓郭令公惟奏杖杀张谭,物议为薄。“谭”即“昙”之讹也。汾阳盛德,乃有此事,是可知惩忿之难。

文章流别论挚仲洽《文章流别论》以“交交黄鸟止于桑”为七言,以“洞酌彼行潦挹彼注兹”为九言,与《毛诗》异读。其说当有所本,然玩其文义,自当断读为宜。

豫章行乐府薛道衡《豫章行》乐府云:“不为将军成久别,只恐封侯心更移。”视唐人“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意更深曲,不独“空梁落燕泥”句足以动人也。

清和长洲沈归愚尚书德潜《说诗ㄧ语》谓“张平子《归田赋》云‘仲春令月,时和气清’,明指二月。谢康乐诗‘首夏犹清和’,言时序四月,犹余二月景象,故下云‘芳草亦未歇’也。自后人误读谢诗有‘四月清和雨乍晴’句,相沿到今,贤者不免”云云。按:《岁时纪》“四月朔为清和节”,又魏文帝《槐赋》“伊暮春之既替,即首夏之初期。天清和而温润,气恬淡以安治”,谢元晖诗“麦候始清和”,刘士章诗“首夏实清和”,是以四月为清和,不始于宋人矣。

飞英塔湖州飞英塔在北门眠佛寺,主阖郡文风。乾隆甲寅,塔圮重修,五年之间出两殿元(乙卯王勿庵侍郎以衔,己未姚文僖公文田)至道光乙未,塔又圮,阉郡会试,遂无一人登第。丁酉重修,戊戌,钮松泉庶子福保大魁;甲辰,周缦云侍御学浚以第二人及第。嗣后科甲复盛,风水之说,非无凭矣。塔高四十余丈,中又有石塔,高数丈。己亥秋,余与乌程周莲伯孝廉学濂昆弟登其颠,梯级玲珑,蹑空而上。莲伯有诗纪游云:“浮屠涌招提,报德资冥奠。哆剥生辉光,象教力能变。七级森嵯峨,八窗互贯穿。密勿穷攀跻,危梯蹑螺旋。腾身压雕鹗,矫首切星汉。众山苍弁来,环卫若鳌忭。具区亘北户,际天渺无岸。俯揽菰城中,一气入凌眄。短树牛毛疏,连甍蚁垤间。是时风日佳,天宇肃清晏。蹑云惭未能,自笑樊篱。愿乞飞霞佩,携手游汗漫。”

华陀庙联客有述华陀庙联云:“未劈曹颅千古恨,曾医关臂一军惊。”又云:“岐、黄以外无仁术,汉、晋之间有异书。”称前联尤佳。余谓“曹颅”、“关臂”事,皆不见正史,不若后联之大方也。

徐冲晦徐冲晦处士,宋仁宗时召对,除大理评事,固辞,后居杭之万松岭。精象数,谓子孙世世勿离钱塘,永无兵燹。按:徽宗宣和三年,方腊作乱,十二月二十九日陷杭州,纵火六日,官吏居民死者十三。二月,王师水陆并进,战六日,斩馘二万。十八日,再火官舍、学宫、府库与僧民之居,翌日宵遁,大兵入城,腊旋就擒。计腊所陷杭、睦、歙、处、衢、婺六州与五十二县,所杀平民不下二百万。

是冲晦之言亦未必验,特宋、元革除之际,兵不血刃,安堵如恒,异于他处之屡遭杀戮耳。

疮方余姚吴蓉峰学博麟书,患脓窠疮,医久不痊。后有相识遗一方,云得自名医,为疗疮第一良药,如法治之,果愈。余于庚戌年患此甚剧,亦以此方得痊。兹录于左:厨房倒挂灰尘(三钱,钅,伏地气)、松香(一钱)、茴香(一钱)、花椒(一钱)、硫黄(钅,一钱)、癞虾蟆(一钱)、枯攀(一钱)、苍术(一钱)、白芷(一钱)、朱砂(一钱)。

右药共研细末,用鸡子一个,中挖一小孔,灌药其中,纸封固口,置幽火中敦熟,轻去其壳,存衣,再用生猪油和药捣烂,葛布包之,时擦痒处。

玄真子祠联平望平波台玄真子祠有联云:“泛镜水千塍,归来餐菰饭莼羹,地真仙境;听棹歌一曲,随处有荻花枫叶,我亦渔人。”笔意潇洒可喜。

蒙求《蒙求》一书,所以资童幼之诵习,作初学之阶梯。晋李瀚创为之,徐子光为之注,名曰《蒙求集注》。宋王逢原又作《十七史蒙求》。明姚光祚又以王逢原所作未备,从而广之,分三十七类,名曰《广蒙求》。然有对偶而无韵,注又简略。刘班取两汉事,括以韵语,名曰《两汉蒙求》,王芮历叙帝王世代,略述古今事迹,名曰《历代蒙求》,徐伯益集妇女事实为韵语,名曰《训女蒙求》,元吴化龙集《左传》事为韵语,名曰《左氏蒙求》,胡炳文集嘉言懿行,可为则效者,属对成文,以启导初学,名曰《纯正蒙求》。此数书,今世尚有其本而得采入《四库》中者,则惟《蒙求集注》、《纯正蒙求》。又有为诸家所著录而其书罕传者,则如《名物蒙求》、《三字蒙求》、《蒙求增注广韵》、《小说蒙求》,宋范镇《本朝蒙求》,胡宏《叙古蒙求》,孙应符《家塾蒙求》、《宗室蒙求》,宋舒津《蒙求》、《续蒙求》和《李翰林蒙求》之类是也。

文选唐初,李善与许淹、公孙罗并承江都曹宪为《文选》音训苍雅之学,而李注盛行于世,与颜师古《汉书注》并称。开元中,吕延祚复集吕延济、刘良、张诜、吕向、李周翰共为之注,与李氏注并行。然当时文士,如李匡作《资暇录》,邱光庭作《兼明书》,深斥五臣之谬远逊李氏之精核。夫淹通如李氏,其所未详者,且百有十四,亦可见此书之博奥,有未易沿讨者矣。唐、宋士人皆习此书,迨熙、丰间,王安石著《三经新义》颁于学宫,主司以之取士,于是以穿凿为能,以附会为工,而《选》学渐废。然而承学之士,代不乏人,精于是者,若洪氏迈、王氏应麟,皆有论辨,足以发明其旨趣。盖其书历久常新,故其学阅久弗替,后人虽有《广文选》、《续文选》等书,终不能与之争衡也。

安仪周周芸皋观察《内自讼斋文集》载朝鲜安仪周事甚奇,其略云:“仪周名岐,从贡使入都,偶于书肆见抄本书,不可句读,以数十钱购归,细玩之解,乃前人窖金地下,录其数与藏处,皆隐语。遍视京都,惟明国公屋宇房舍似之,即世所称大观园也。乃求见明公曰:”公日用以千万计,度支将不给,愿假金十万,不问所之,三年还报。‘因指所坐室柱曰:“发此砖可得金如数。’公笑,命具畚间,获如所言,遂付之去。至天津业盐,为商三年,还谒曰:”幸不辱命,息三倍。‘公曰:“是亦不足供吾用,愿再为我谋。’曰:”无已则假金百万。‘公笑曰:“安得发地再得之?’仪周起,请遍观诸室,至寝门内曰:”是可得。“

发而与之。乃至扬州为商,三年报曰:“倍之,俟公取用。”公曰:“其再经营之。‘又十余年,仪周老,辞归国,公留与饮食,曰:”若异人,有异术。’曰:‘非也,岐得异书,知藏金处,请为公尽言之。’因一一指其处。公曰‘若不需耶?’曰:“此公物,天以与公者,仗公福,已得赢余,足自给,拜公赐矣。‘仪周好宾客,济贫困,多豪举,富收藏,尽以书画归国,子孙留者为安氏。”观察谓仪周知物之有主,不妄取,而以力取其余,似有道者。余谓仪周躬自致富,而能施与不吝,崇尚风雅,诚足志也。

齐名韩、柳齐名而声气异,元、白齐名而志节殊,观其平时酬赠,惟事辞章,责善之风邈矣。

明政明多弊政:阁臣夺情,典礼替矣;廷臣予杖,刑章悖矣;厂臣侵权,名位紊矣。庄烈帝励精图治,不能改其失,此所以终不竞欤!

朝邑志王阮亭谓韩五泉《朝邑志》与康对山《武功志》并称,先辈称为巨丽。今按:《朝邑志》字仅五千七百余,笔墨简古,洵为杰作。然名宦不载事实,选举不载年岁,失之太略。纪杨恭报复知县事,乃小丈夫所为,未免采择不精,未若《武功志》之简而能核也。

成仁取义文信国公生于宋理宗端平三年丙申五月二日,死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壬午十二月九日,得年四十有七。及第在理宗宝四年丙辰,年二十有一。《宋史》谓年二十,盖举成数言也。公与弟壁同举进士,后壁降元,公季弟璋亦仕于元。公狱中诗有云:“三仁生死各有意,悠悠白日横苍烟。”又云:“二郎已作门户谋,江南葬母麦满舟。不知何日归兄骨,狐死犹应正首邱。”又与嗣子升书有云:“吾以备位将相,义不得不殉国,汝生父与汝叔,姑全身以全宗祀,惟忠惟孝,各行其志矣。”呜呼!成仁取义,何人不当勉为!乃同体之亲,异趋若此,公之所云,殆以事已至斯,且谊关骨肉,不得不尔,岂国而忘家之本志哉?

李太白濑水贞义女碑李太白《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欧阳公《集古录》、赵德甫《金石录》皆不著录,其文则见于《唐文粹》。考《史记。伍子胥传》,不志贞义女事,自太白详述之,而其事始显。夫子长世为史官,勤搜散失,顾于贞女佚之。因叹古今贤媛德茂行卓而湮没不传者,可胜数哉!太白诗冠有唐,文亦清俊迈俗。《文粹》所载凡二十篇,大率皆投赠登临之作,惟此文表扬幽光,体裁庄雅。昔曹娥孝行,得邯郸淳之碑而始著,而贞女奇节,亦恃太白之文而益彰。迄今过濑渚之旁,世远风微,遗徽寥寂,而抚览碑铭,诵“明明千秋,如月在水”之辞,犹令人遐溯英淑,悠然慨慕。文章之有裨世教,岂浅鲜欤?

知县承袭知县有承袭为之者,国初,辽阳甫置县,下令能招百人往者官之。义乌陈达德率百人以应,授辽阳令。勤垦关,招商贾,兴文学,逾年,政化大行,卒于官。

其子瞻远奉诏承袭,盖异数也。时为诸生,衰经受职,踵父之故辙而循次成功,邑人感慕,为之立祠。历官常州同知。达德能诗,有《游灵鹫》句云:“磬入岩松初地寂,龛生海月晚潮来。”

邝湛若明南海邝湛若父子殉难事,《南疆绎史》不载。今参考诸书,录其遗事以补之。邝露,南海人。初生时,甘露降于庭槐,不谈母乳,有憨上人见之,曰:“此天上玉麒麟,岂嗅人间乳气耶?”以露水调米汁饣炎之,因名露,字湛若。

五岁,父命作甘露诗,应声而就。及长,工诸体书,学骑射。尝跨马,值南海令黄恭庭行宪,下骑弗及,黄怒拘之,御史梁森琅为请罪,弗释,遂亡命走广西。

游岑、监诸土司,为瑶女执兵符者云弹娘书记,归撰《赤雅》一编。崇祯末,补诸生,学使以恭、宽、信、敏、惠校士,露五比为文,以真、行、篆、隶、八分五体书之,黜置五等,大笑弃去。纵游吴、楚、燕、赵,赋诗数百篇,才名大起。

戊子,以荐擢中书舍人,庚寅,奉使还广州。会王师至,露与诸将死守,十阅月而城陷,幅巾抱琴而死。露好诙谐大言,汪洋自恣,以写其牢骚不平之气。所居海雪堂,环列古器,有二琴,一日“南风”,宋理宗宫中物;一日“绿绮台”,唐武德年制,明康陵御前所弹也。因贫,以所玩质子钱,二琴亦时出入质家。作《前后当票序》,有诗云:“三河十上频炊玉,四壁无归尚典琴。”少尝师事阮大铖,洎阮罗织东林,乃贻书绝交,侃侃千言。子鸿,字剧孟,亦畸士。年二十余,能诗及击剑,丙戌之役,抗命不从,率北山义旅战于广州东郊,死之,赠锦衣千户。余谓湛若,奇人也。乃贻书绝交,守城死节,是奇而能协于正矣。世有以狂目之者,岂足见其真乎?

同类推荐
  • 长生殿

    长生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本欲生经注

    人本欲生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先正读书诀

    先正读书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学举要

    医学举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

    佛说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误入妃途:邪魅皇帝不好追

    误入妃途:邪魅皇帝不好追

    为嘛别人穿越不是小姐就是公主,好吃好喝有王子有王爷?而她却成了将军府的替嫁小女儿,一个爹不疼姐不爱甚至还不知道自己身世的人。要不是在市集上救她一命的白衣侠士出现在皇宫里,她才懒得进宫去报恩,哪想她根本不被人想起,反被人嘲笑“太丑想不起”。“哼,我长大了也会是倾国倾城的美人,你给我等着。”为了这句话,她闭关修生养性,从此与琴棋书画,诗书礼乐为伴。她发誓她的出现一定要惊艳四方让他拜倒在自己的长裙之下。
  • Marijuanamerica
  • 问渠哪得清如许:那些扣击心灵的经典哲理美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那些扣击心灵的经典哲理美文

    185篇人生哲理美文,185段经典的人生哲理感悟。一篇美文就是一道独特的人生风景,让您品味生活的千滋百味 一种感悟就是一泓深邃的哲理清泉,助您开启生命的智慧之光。这一篇篇充满智慧的美文,充满哲理的感悟,教会我们用心去拥抱生活,用爱去点燃希望。
  • 诛墓之天魂传说

    诛墓之天魂传说

    天地间最大的一座奇山,亦是天地间的异山,诱发了一系列的生死离别。善良少女沈庭音无故惨死于狱中,死不瞑目,在冥界醉生阁的帮助下逃避黑白无常的追踪,来到凡间复仇。冥界因此派出了冷漠严明的冥王大人伤痕来人间抓捕沈庭音。在得知沈庭音的遭遇之后,伤痕动了测隐之心,答应帮沈庭音完成心愿,并且立誓要除了魔君欧阳柯,还三界一个太平。伤痕知法犯法擅自开启远灵异术帮助沈庭音,最终魔君得除,伤痕却因擅自启灵术被撤了法力,消了魂魄,永世打入冥底洞,终身不复回,沈庭音知道自己的一己私欲害了伤痕及众人,后悔莫及,放弃了重入轮回的机会,亦决定与伤痕生死相随………
  • 比翼苍穹上

    比翼苍穹上

    原以为上演的是茱莉亚与罗密欧的悲情剧,没想到是部斗智斗勇谍战大戏;原以为帮着某帅哥踏平坎坷就能修成正果,没想到还得统一世界迈向宇宙;原以为装傻装痴装糊涂便可轻松逃过一劫,没想到扮猪总被阴险的老虎吃;原以为改当女王大人这下总能晴空万里吧,没想到人外有人从此阴雨绵绵;开头总是很乐观,结尾却变得面目全非。愚钝如我,看不清阴谋,猜不到结局,也摸不透人心。(注:女主不是傻白甜和白莲圣母,男主亦不会人畜无害,在战乱纷争的大环境里,没人能做到纯真无暇)
  • 味道之味觉现象

    味道之味觉现象

    从最微观到最宏观,饮食串起了最可感的个体肉身与最抽象的文化网络。假如食物注定要被人吃掉,假如食物真是一种艺术,那么我们欣赏这种艺术的唯一方式便是毁灭它。我们有时候会用“干掉”去形容进食,比如说“干掉一碗面”,“把整桌菜干掉”;那个“干”字正正是最粗暴的破坏。形容一顿吃完的饭,我们会说那场面真是“狼藉”;这岂不是一桩惨案的遗留现场?只有透过吃的动作,我们才能完整体验食物之美,才能领会食物作为一种艺术的精髓。可是吃的动作同时也就是一种破坏、吞没与消化。食物一生的高潮在于它的死亡,不消灭食物,我们就无从欣赏食物。饮食艺术乃是一种关于毁灭和败亡的残酷的黑色艺术;最美的刹那,就是崩解朽坏的一刻。
  • 红楼之痴颦泪

    红楼之痴颦泪

    她质本洁来还洁去,一片冰心,无处惹尘埃,虽然风风雨雨早已瘦了朱颜,冷月的光华中她还可以坦然,还可以勇敢面对一世悲欢。她唯独无法面对的是缘尽的遗憾。如果上天不让她那么早走,她是否甘愿一次次泪洗红妆,甘愿让青丝变白发,只为了守住今生难忘的爱,相许的心,只为了纷乱的思绪中那太多的放不下。叹人间,琴断指伤,再燃尽那旧诗行,空留月影倚靠着一面孤单的墙。将来,谁还会走进一个寂静的黄昏,轻抚着竹上的斑斑泪痕,再忆起当年这葬花的凄惘?片段一:“玉儿,你不该威胁我的,尤其不该用性命来威胁,你明明知道我把你看的比一切都重。”“给我屠城,老人,小孩,一个都不放过,只要她没有点头,不许停止。”片段二:满朝文武百官立在城头,那里面有他的叔伯兄弟,有出生入追随他的生死弟兄,只要他不点头,他们一个个拿起刀,挥向自己的脖子,没有丝毫的犹豫,鲜血漫过自己的双脚。许久,“朕同意,立林家第三十二代后人林黛玉为帝王师……”还没说完,他口吐鲜血,晕倒在地。片段三:黑云压城,雷电交加,他抱着她跪倒在地上。“你们只管让她死,我水溶对天发誓,只要她离开我半步,从此三界之内再无宁日。”为以后的情节写了一些片段,做一下预告。请大家多多支持啊
  • 钱钟书家族:嵚崎磊落的人生

    钱钟书家族:嵚崎磊落的人生

    钱基博、钱锺书、杨绛、钱媛……回首过去的一个世纪,饱览群书、博古通今者大有人在;精多国语言、学贯中西者不乏其人;专于治学又擅创作者,也不只一人……但钱锺书是独特的,他从儿时起便“锺”情于书;沦陷孤岛的战乱岁月,他将平日里积攒的种种不屑不满化为“忧世伤生”的诗话集《谈艺录》与长篇小说《围城》;历经十年浩劫、走过一个花甲后,他那些“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的批注,对世相种种的感悟,渐渐汇成历史、现实、人生的大江大海,积淀为浩瀚深沉的扛鼎之作《管锥编》。最终汇成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家族。
  • 性保健药膳

    性保健药膳

    本书为“性保健丛书”之一。主要介绍有了滋补肾阳、滋阴降火及补气血作用的药膳的制作、服法、性保健应用。内容丰富、健康实用。
  • 神兵记忆

    神兵记忆

    世界上真的有那些飞檐走壁、飞天遁地的武功吗?如果有,它们会如何存在?这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