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61800000005

第5章

经传之文亦往往有过其实者。《武成》之“血流漂杵”,《囗汉》之“周馀黎民,靡有孑遗”,孟子固尝言之。至《宫》之“荆、舒是惩,莫我敢承”,不情之誉,更无论矣。战国之时,此风尤盛,若淳于髡、庄周、张仪、苏秦之属,虚词饰说,尺水丈波,盖有不可以胜言者。即孟子书中亦往往有之。若舜之“完廪,浚井”,“不告而娶”,伊尹之“五就汤,五就桀”,其言未必无因,然其初事断不如此,特传之者递加称述,欲极力形容,遂不觉其过当耳。又如文王不遑暇食,不敢盘于游田,而以为其囿方七十里,管叔监殷,乃武王使之,而属之周公,此或孟子不暇致辨,或记者失其词,均不可知,不得尽以为实事也。盖《孟子》七篇,皆门人所记,但追述孟子之意,而不必皆孟子当日之言;既流俗传为如此,遂率笔记为如此。正如蔡氏《书传》言《史记》称朱虎、熊、罴为伯益之佐,其实《史记》但称为益,从未称为伯益,蔡氏习於世俗所称,不觉其失,遂误以伯益入於《史记》文中耳。然则学者於古人之书,虽固经传之文,贤哲之语,犹当平心静气求其意旨所在,不得泥其词而害其意,况於杂家小说之言,安得遽信以为实哉!

传记不可合於经

传虽美,不可合於经,记虽美,不可齐於经,纯杂之辨然也。《曲台杂记》,战国、秦、汉诸儒之所著也,得圣人之意者固有之,而附会失实者正复不少。大小两戴迭加删削,然尚多未尽者。若《檀弓》、《文王世子》、《祭法》、《儒行》等篇,舛谬累累,固已不可为训。至《月令》乃阴阳家之说,《明堂位》乃诬圣人之言,而後人亦取而置诸其中,谓之《礼记》,此何以说焉!《周官》一书,尤为杂驳,盖当战国之时,周礼籍去之後,记所传闻而傅以己意者。乃郑康成亦信而注之,因而学者群焉奉之,与《古礼经》号为《三礼》。魏、晋以後,遂并列於学官。迨唐,复用之以分科取士,而後儒之浅说遂与《诗》、《书》并重。尤可异者,孔氏颖达作《正义》,竟以《戴记》备《五经》之数,而先儒所傅之《礼经》反不得与焉。由是,学者遂废《经》而崇《记》;以致周公之制,孔子之事,皆杂乱不可考。本末颠倒,於斯极矣!朱子之学最为精纯,乃亦以《大学》、《中庸》跻於《论》、《孟》,号为《四书》。其後学者亦遂以此二篇加於《诗》、《书》、《春秋》诸经之上。然则君子之於著述,其亦不可不慎也夫!

朱子之误

朱子《易本义》、《诗集传》,及《论语》、《孟子集注》,大抵多沿前人旧说。其偶有特见者,乃改用己说耳。何以言之?《孟子》“古公父”句,《赵注》以为太王之名;《朱注》亦云:“父,太王名也。”《大雅》“古公父”句,《毛传》以字与名两释之;《朱传》亦云:“父,太王名也;或曰字也。”是其沿用旧说,显然可见。《豳风鸱篇》,《传》采《伪孔传》之说,以“居东”为“东征”,遂以此诗为作於东征之後。及後与蔡九峰书,则又言其非是;以故蔡氏《书传》改用新说。然则朱子虽采旧说,初未尝执一成之见矣。今世之士,矜奇者多尊汉儒而攻朱子,而不知朱子之误沿於汉人者正不少也。拘谨者则又尊朱大过,动曰“朱子安得有误!”而不知朱子未尝自以为必无误也。即朱子所自为说,亦间有一二误者。卫文公以鲁僖二十五年卒,至二十六年甯庄子犹见於经,则武子固未尝逮事文公矣。而《论语宁武子章》注云,“武子在位,当文公,成公之时;文公有道,而武子无事可见”,误矣。盖人之精神心思止有此数,朱子仕为朝官,又教授诸弟子,固已罕有暇日,而所著书又不下数百馀卷,则其沿前人之误而未及正者,势也;一时偶未详考而致误者,亦势也。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惟其不执一成之见,乃朱子所以过人之处。学者不得因一二说之未当而轻议朱子,亦不必为朱子讳其误也。

世益晚则采择益杂(以下二章,泛论务博而不详考之失。)

大抵古人多贵精,後人多尚博;世益古则其取舍益慎,世益晚则其采择益杂。故孔子序《书》,断自唐、虞,而司马迁作《史记》乃始於黄帝。然犹删其不雅驯者。近世以来,所作《纲目前编》、《纲鉴捷录》等书,乃始於庖羲氏,或天皇氏,甚至有始於开之初盘古氏者,且并其不雅驯者而亦载之。故曰,世益晚则其采择益杂也。管仲子卒也,预知竖刁、易牙之乱政,而历诋鲍叔牙、宾须无之为人,孔子不知也,而宋苏洵知之,故孔子称管仲曰“如其仁,民到于今受其赐”,而苏氏责管仲之不能荐贤也。之礼,为祭其始祖所自出之帝,而以始祖配之,左氏、公羊、梁三子者不知也,而唐赵匡知之,故《三传》皆以未三年而吉祭为讥,而赵氏独以为当於文王,不当於庄公也。汉李陵有《重答苏武书》,陵与武有相赠之诗,班婕妤有《团扇诗》,扬雄有《剧秦美新》之作,司马迁、班固不知也,而梁萧统知之,故《史记》、《汉书》不载其一字,而其诗文皆见於《昭明文选》中也。由是言之,後人之学远非古人之所可及:古人所见者经而已,其次乃有传记,且犹不敢深信,後人则自诸子百家,汉、唐小说,演义,传奇,无不览者。自《庄》、《列》、《管》、《韩》、《吕览》、《说苑》诸书出,而经之漏者多矣。自《三国》、《隋唐》、《东西汉》、《晋》演义,及传奇、小说出,而史之漏者亦多矣。无怪乎後人之著述之必欲求胜於古人也!近世小说有载孔子与采桑女联句诗者,云,“南枝窈窕北枝长,夫子行陈必绝粮。九曲明珠穿不过,回来问我采桑娘。”谓七言诗始此,非《柏梁》也。夫《柏梁》之诗,识者已驳其伪,而今且更前於《柏梁》数百年,而始於春秋,嗟夫,嗟夫,彼古人者诚不料後人之学之博之至於如是也!

不考虚实而论得失

有二人皆患近视,而各矜其目力不相下。村中富人将以明日悬匾於门,乃约於次日同至其门,读匾上字以验之。然皆自恐弗见,甲先於暮夜使人刺得其字,乙并刺得其旁小字。暨至门,甲先以手指门上曰,“大字某某”。乙亦用手指门上曰,“小字某某”。甲不信乙之能见小字也,延主人出,指而问之曰:“所言字误否?”主人曰:“误则不误,但匾尚未悬,门上虚无物,不知两君所指者何也?”嗟乎,数尺之匾,有无不能知也,况於数分之字,安能知之!闻人言为云云而遂云云,乃其所以为大误也。《史记乐毅传》云:“毅留犭旬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唯独莒、即墨未服。”是毅自燕王归国以後,日攻齐城,积渐克之,五载之中共下七十余城,唯此两城尚未下也。此本常事,无足异者。而夏侯太初乃谓毅下七十余城之後,辍兵五年不攻,欲以仁义服之:以此为毅之贤。苏子瞻则又谓毅不当以仁义服齐,辍兵五年不攻,以致前功尽弃:以此为毅之罪。至方正学则又以二子所论皆非是,毅初未尝欲以仁义服齐,乃下七十馀城之後,恃胜而骄,是以顿兵两城之下,五年而不拔耳。凡其所论,皆似有理,然而毅初无此事也!是何异门上并无一物,而指之曰“大字某某,小字某某”者哉!大抵文人学士多好议论古人得失,而不考其事之虚实。余独谓虚实明而後得失或可不爽。故今为《考信录》,专以辨其虚实为先务,而论得失者次之,亦正本清源之意也。

读书者与考古界(此章自述作《考信录》之故。)

嗟夫!古今之读书者不乏人矣。其事帖括以求富贵者无论已。聪明之士,意气高迈,然亦率随时俗为转移:重词赋则五字诗成,数茎须断;贵宏博则雪儿银笔,悦服缔交。盖时之所尚,能之则可以见重於人,是以敝精劳神而不辞也。重实学者惟有宋诸儒,然多研究性理以为道学,求其考核古今者不能十之二三。降及有明,其学益杂,甚至立言必出入於禅门,架上必杂置以佛书,乃为高雅绝俗;至於唐、虞、三代、孔门之事,虽沿讹踵谬,无有笑其孤陋者。人之读书,为人而已,亦谁肯敝精劳神,穷年,为无用之学者!况论高人骇,语奇世怪,反以此招笑谤者有之矣,非天下之至愚,其孰肯为之!虽然,近世以来亦未尝无究心於古者也。吾尝观洪景卢所跋赵明诚《金石录》及黄长睿《东观馀论》,未尝不叹古人之学之博而用力之勤之百倍於我也。一盘盂之微,一杯勺之细,曰,此周也,此秦也,此汉也。亭之序,羲之之书,亦何关於人事之得失,而曰孰为真本,孰为赝本。若是乎精察而明辨也!独於古帝王圣贤之行事之关於世道人心者,乃反相与听之而不别其真赝,此何故哉?拾前人之遗,补前人之缺,则《考信录》一书其亦有不容尽废者与!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宿命 (龙人日志系列#11)

    宿命 (龙人日志系列#11)

    在《宿命》中,当十六岁的斯嘉丽·潘恩醒过来并意识到自己正在变成一个龙人时,她努力想弄明白自己正发生着什么。在疏远了自己的父母朋友后,她唯一能转向的人只有塞奇——那个迅速成为了她生命挚爱的神秘男孩。然而,她发现,塞奇的家,已经无处可寻。斯嘉丽,孤零零地在世界上,无处可去,她寻找朋友,并努力与他们和解。一切似乎就要修复了,他们请她和他们一起参加去哈德逊河上一座废弃的小岛上的旅行——但是正当事情恢复的时候,斯嘉丽的真实力量显现了。她的朋友和敌人对于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困惑不解了。布雷克,仍然对她有好感,努力想修复关系。他看起来很真诚,而斯嘉丽也糊涂了。她挣扎着想是要和布雷克在一起还是等待塞奇,但塞奇已经无处可寻。当斯嘉丽最终找到了塞奇,他们度过了她生命中最浪漫的时光,同时也因为悲剧而黯然。因为塞奇就要死了,只还剩下几天时间活着了。同时,凯尔,变成了另一个唯一在这世界上的龙人,正在变得嗜血的残暴,寻找着斯嘉丽。凯特琳、迦勒和艾登商量,他们每个人执行不同的任务——迦勒去拦住和杀死凯尔,凯特琳去著名的耶鲁大学图书馆,研究古老的遗物,据说那遗物可以同时治疗和杀死龙人。这是和时间的赛跑,而且也可能太晚了。斯嘉丽正在迅速转变,几乎无法控制自己的改变,而且随着时间每一刻的流逝,塞奇就更接近死亡。随着本书在激动人心和令人震惊的转折中达到高潮,斯嘉丽将要作出一个决定性的选择——一个将永远改变世界的选择。斯嘉丽会为救塞奇的生命而作终极牺牲吗?她会为了爱情不惜冒一切危险吗?
  • 清史

    清史

    “蔡东藩中华史”系列是蔡东藩所著历史演义的白话版,全书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约609万字。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在史料的选择和运用上,蔡东藩以“正史”为主,兼采稗史、轶闻,他自称所编历史演义,“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逸闻为纬,不尚虚诬”,对稗史、逸闻等史料的使用极为谨慎,往往要“几经考证”。在体裁上突出“义以载事,即以道情”的特点,并且自写正文,自写批注,自写评述。
  • 异世农场兵团

    异世农场兵团

    一觉醒来,他发现他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同时他震惊的发现,他体内融合了一个农场,正是因为它才使得他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随后,农场和主角重生到了一个死后不久被废去武学丹田的人身上。于是,故事就这样发生了......看他如何的拥兵自重,看他如何在异世界搅风搅雨,闯出一片属于他的天地!在看他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从此踏上一条血腥,危险之旅!成为一代异世枭雄!!!
  • 剥豆集(三)

    剥豆集(三)

    那一瞬间,你突然意识到搂住了整个世界。你曾经以为春光已经离你远去了,相隔着渐渐浓重的再也无法消散的雾障,你忧郁地注视着不真实的春的诱惑,忍受着心灵被冷藏的冰凉。你曾经以为爱已经离你远去了,相隔着心理上那个不知不觉滋长起来的沉重的障碍,你悲哀地回收着长长的、苍白的爱的缆绳,用它无情地绞杀自己不肯安静的爱的躁动。但你突然就搂住了,抱住了。起先小心翼翼地,轻轻地、接着紧紧地,继而就永远不想松开双臂了。你害怕春光还会滑落,爱还会飘走。
  • 全面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全面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1944年初,在苏德战场北翼,苏军在粉碎德军重新恢复对列宁格勒包围封锁的企图之后,开始准备对当面之敌发起进攻,以彻底解除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解放列宁格勒州,为下一步解放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创造条件。苏军最高统帅部的战略企图是: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同时实施突击,首先粉碎德军第18集团军;波罗的海沿岸第2方面军以积极行动牵制德军第16集团军的基本兵力和北方集团军群的战役预备队;尔后,3个方面军分别向纳尔瓦、普斯科夫和伊德里察方向发展进攻,击溃德军第16集团军,完全解放列宁格勒州,为把法西斯德军从波罗的海沿岸驱逐出去创造条件。
  • 蓬莱有嘉鱼

    蓬莱有嘉鱼

    离离花落枝,苒苒月华起。一杯一剑一情思,一劫一念一生死。君离闻言低笑不语,手指一道气线如龙蜿蜒,朝着那天际一轮皎月而去。一笑三春暖,冰雪也消融。却见他白衣曳地忽然而起,当风凛凛,衣袖猎猎间竟是在泼墨写字。清梦星河作纸铺陈,凝支月华为墨而写,木清玥只觉头晕目眩,竟是如此惊艳的冲击视线,霎时间漫天星辰都不再璀璨,只浅浅黯淡在天幕下,唯他和他的字寂寂生光。半缘修道半缘君,他这样做亦是有她的原因么?他缓缓走过来,将最后一个字的余线交到她手里,“佛说一霎那九百生灭,当真须臾至极,如此,便只作我一神的芸芸众生,可好?”慎入:喵喵的嘉鱼群823238057
  • 闵公

    闵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时空周游

    时空周游

    这是一个广阔的宇宙,一个很难被理解的宇宙,低等文明的起源、发展时刻都在监控与操纵下。地球文明的命运在王庞收到那份礼物的时候就走向一个不可知的轨迹了。
  • 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

    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

    本缉收入的是关于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讨论会的内容,收录38篇论文,具体内容包括:郑州大古都的年代学研究、郑州商城的建造及其性质谈等。
  • 媚行天下:妖妃蛊君心

    媚行天下:妖妃蛊君心

    容姝是垣国第一美人,有着比皇后更尊贵的身份,深爱着垣国的皇帝容沐。可一腔柔情,终究不及江山如画。奉诏远嫁霖国大将军司马妥,她情有不甘。诡计、阴谋、堕落、鲜血、代价、秘密……一连串始料不及的事情正在前方悄悄静候这位绝世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