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61800000022

第22章 唐虞考信录(9)

篇名以《贡》,纪贡制也。《贡》冠以禹,志禹功也。水土既平,经制既定,天下诸侯怀舜之德,感禹之勤,已各择其土宜之贵重者以荐於帝畿,以致其爱戴之诚,史臣因而纪之於册以表禹之功,以见舜德化之盛。是故,九州之文皆主言贡。篚亦贡也,包亦贡也,贡之盛於篚包者也。有赋而後有贡,──赋者,庶人所以奉国君;贡者,国君所以奉天子也,──故以赋先之。有田而後有赋,有土而後有田,故又以土与田先之。然使九山未刊,九川未涤,九泽未陂,何由辨土之色与性,而况於田赋贡乎,故又以平水土之事先之。水土之平,往日事也,──故其文曰“既载”“既修”、“既作”,於山则曰“既艺”、“既旅”,於水则曰“既道”、“既入”,於泽则曰“既泽”、“既潴”,皆以明其为前日之事,──而因原贡所由致,故追溯之也。每州为一章,章各分三节:第一节平水土之事,第二节土田赋之别,第三节贡篚包之制;而以辨州域始之以识贡道终之。此九州之章法次第也。

冀州平治之序

既载壶口,治梁及岐,言治河也。水之患河为大,故先治河。冀之患在西河,兖之患在东河,故西河之治记於冀,东河之治记於兖。壶口、梁、岐皆山之当河冲者,壅隔阻塞,河不得顺流而南下,则东溢於太原、岳阳之间,故以三者为始事也。“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言治河东之平地也。河既轨道太原,岳阳乃可施功,故次及之。“覃怀绩,至于衡章”,言治河内之平地也。冀地太原最高,岳阳次之,覃怀又次之,衡漳之南又次之:高者易涸,下者徐安,故其平治之序如此。“恒卫既从,大陆既作”,言治山东之平地也。自衡漳以东,北至海,地益下,多积水,二泊贯于南,两淀横于北,故自太原至于衡漳田既垦,赋既成,然後山东乃平治也。漳言衡者,漳逾山出东流,然後北折贯泊以入于河,故谓其东流者为衡,北流者为从也,次恒、卫、大陆於田赋後者,衡漳以下,土疏而水涸迟,田瘠赋轻,连覃怀、衡漳言之则嫌於田赋与全州无异,故先言田赋,次乃及之也。治水之文独详於冀州者,帝畿也,大河之所环也,不言贡者,蔡氏所谓“天子封内之地无所事於贡”者是也。九州治水之文皆有先後难易轻重之异,而冀尤为明著;故详释之;八州可以类而推也。

“奕奕梁山,维禹甸之。”(《诗大雅》)

【备考】“梁山崩,晋侯以传召伯宗。”(《左传》成公五年)

“梁山,晋望也。”(《尔雅》)

梁山在河东

《伪孔传》云:“壶口在冀州;梁、岐在雍州。”《蔡传》云:“梁山,吕梁山也,在今石州离石县东北。岐山在今汾州介休狐岐之山。先儒以为雍州梁岐者,非是。”余按:梁岐果雍州山,《经》必不载之於《冀州章》内;况雍之岐山距河数百里,与河何涉而连及之!《蔡传》驳之,是也。然不本《大雅》文,求梁山於古韩墟,乃取《水经注》之吕梁当之。《注》称吕梁在离石之东北二百馀里其距河远矣。况《注》自有梁山在雍州境,与《伪传》同,非吕梁也;而介休之狐岐亦非河所经:皆不得指为《禹贡》之梁、岐也。夫《诗》咏梁山而云“维禹甸之”,则此梁山即《禹贡》之梁山明甚。然则梁山当在韩地。其後韩灭於晋,故《春秋传》、《尔雅》皆以梁为晋山。《水经注》谓即龙门者近之(《水经注》云:“大禹疏决梁山,即《经》所谓龙门”),但不当又以为在河西耳(《水经注》又云:“梁山原在冯翊夏阳县之西北”)。盖缘说者误以陕西之韩城县为古韩国,因谓梁山当在河西;不知韩实河东国也。何以言之?《诗》云:“韩侯入觐。”又云:“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则韩乃畿外之诸侯:河西,周畿内地,不得谓之“入觐”。亦不得锡之为连帅也。《春秋传》云,“秦伯伐晋,涉河,三败,及韩,晋侯谓庆郑曰:‘寇深矣,若之何?’则韩乃晋之近郊地。若在河西,秦伯不容涉河,晋侯亦不容谓之“寇深”也。晋惠公之入也,“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东尽虢略”,其地在今河南,不在河西;河西近秦而不以赂,则是河西无晋地也。魏寿馀之伪叛也,“既济,魏人讠而还”,秦、晋以河为界,则是河西无晋地也。韩晋既在河东,梁山安得在河西乎!唯岐无可考者。然山同名者多,雍荆之有荆山,梁徐之有蒙山,皆两书於《经》文:鸟得以雍州有岐遂谓冀州不得复有岐乎!盖此二山皆当跨河,在雍冀之界上,故能阻塞河流;而梁岐又当在壶口之下:因其利害在冀而不在雍,故记之於冀,犹九河之记於兖也。但古今山名更易者多,而梁又属崩颓之馀,难以辨识,是以不得其实。要之《经传》之文具在,不得以他地之山冒之也。故今取《诗》、《春秋传》、《尔雅》之文悉载之於《冀州章》下,以见其为一云。

【存参】“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史记秦始皇本纪》)

碣石在海岸

《伪孔传》云,“碣石,海畔山。禹夹行此山之右,而入河逆上。”《蔡传》云:“冀州北方贡赋自北海入河,南向西转,而碣石在其右转屈之间,故曰‘夹右’。历世既久,为水所渐,沦入于海,已去岸五百馀里矣。”余按:《伪孔传》不知“皮服”之为贡,故以“右”且“入”者为禹;蔡氏以为贡道,是也。然谓“沦入于海”,则不若《伪孔传》之以为“海畔山”者为可据也。《经》曰:“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於海。”古今之山名虽不同,而山势则不改。今太行恒山自易定东折,过古北、喜峰等口,转而南行,至临渝县东境海岸仡然而止,故燕、赵间说者皆以其山为古碣石。何所见海岸仡然而止,故燕、赵间说者皆以其山为古碣石。何所见海岸之山之必非碣石而必当求之於海中乎?《史记》云:“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是秦时碣石未沦於海也。《汉志》云:右北平郡有碣石山”,是汉时碣石亦未沦於海也。乌得以为“去岸五百里”乎!且如《蔡传》所言,则与恒山太行之势中断者数百里,证之《经》文亦不合矣。盖《蔡传》之失皆由误信臣瓒之说,谓此山在河口,求之河口而无此山,故遂以为沦於海耳。不知此山原未尝在河口。何者?此文承上“岛夷”而言,岛夷在渤海东,必由海道乃入于河,而海道漫澜无可指,故以山志之曰“夹右碣石”:言由海道夹右碣石而西行然後入于河也,非谓夹右碣石之处即入河之处也。贡道言河凡七:兖、徐、豫之“达于河”,荆之“至于南河”,梁之“乱于河”,未有志其山者;入河自有常处,不必繁此文也。惟《雍州章》上言“积石”,下言“渭、”,皆河也,不志其山则不知为何地,故变文云“至于龙门、西河”。由海入河岂有两地,而烦志其山乎!且《禹贡》固有志其山者矣,“导河”之文是也:其东折也,志“华阴”焉;其北折也,志“大亻丕”焉。禹之於河防详且慎矣,况於入海之要地,岂容有大山而反不书:碣石之不在河口明矣。至谓入河者为“冀州北方贡赋”,亦非是。《经》所谓“入河”者,但承上“岛夷”文耳;冀固无贡,而冀北境之至帝都非惟不必浮海,亦无事於达河也。

“济河惟兖州:九河既道;雷复既泽;氵、沮会同。桑土既,是降丘宅土。厥土黑坟;厥草惟繇;厥木惟条。厥田惟中下。厥赋贞:作十有三载乃同。厥贡漆丝。厥篚织文。浮于济漯,达于河。”(《书禹贡》)

【备考】“徒骇、太史、马颊、覆、胡苏、简洁、钩盘、鬲津。”(《尔雅释地》)

徒骇等水未必即为九河

朱子以“简洁”为二水,并其七而为九。《蔡传》以“简洁”为一水,并其七则为八;其一则河之经流也。余按:《经》既统称九河,其水势当相等,不容别有经流,馀皆支派,似以朱子之说为长。然九河之名不见於经传,而《尔雅》记九州之名与《禹贡》殊异,──故郭氏不得已,疑以为商制,──其他文亦往往有与经传异者,然则《尔雅》所载且未知果为禹之九河与否,况“简洁”之为一为二乎哉!故今但列之备考而不强为之说。

【存参】“古说九河之名,有徒骇、胡苏,鬲津;今见在成平、东光、鬲界。自鬲以北至徒骇间,相去二百馀里。”(《汉书沟洫志》)

九河湮塞非沦于海

《通典》谓覆釜在德州安德。《寰宇记》谓钩盘在乐陵东南;马颊在棣州滴河北。《舆地记》谓简洁在临津;钩盘在乐陵;马颊即笃马河。(以上并本《蔡传》文)《蔡传》皆以为非是,独据汉王横言,“往者天常连雨,东北风,海水溢西南出,浸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又据程大昌言,引碣石为九河沦海之证,谓“九河入海之处有碣石在其西北岸:今在平州(今永平府)正南海中,去岸五百馀里。则是古河自今以为海处向北斜行,始分为九,其道已沦入于海矣。”余按:汉世近古,九河之迹容或有一二未湮者,许商所言虽未敢必其果是,然惟鬲津差南,徒骇、胡苏皆傍禹河故址,或不尽诬。若《通典》、《寰宇记》等书所指,则多在今德州、济南之间,地直大陆以东,於《经》文当云“又东播为九河”,不当云“又北播为九河”矣。兼其地势东下,水不北流,必东行由海丰入海;无由与成平之徒骇,东光之胡苏同为逆河以达天津也。至笃马河,则《汉志》已明谓其在九河南矣,乌得以为马颊!且汉人仅知其三,更历千年理宜益加湮塞,而唐、宋人所知反倍於汉人而有馀,有是理乎!盖缘魏、晋以後,河日南徙,帝决分流往往而见,故川旧渠所在有之,学者僻於好古,遂附会之以为九河故道;犹今清河之有大河故道,乃宋时北流之迹,而浅学者遂以为禹河也。大抵谈古迹者多无依据,故晋人避乱之城而以为文王之里,孔子时卫在今开、濮二州间,而卫辉城南有孔子击磬亭。此皆不学之人强不知以为知者。《蔡传》非之,是矣。然谓九河之地已沦於海,则其说亦不经。何者?秦、汉以上载籍固多缺略,然海水溢出至数百里之广,其所漂没国邑民居不知几何,此非常之大变,岂得传记皆不之载。传记既不之载,横又何从得其说而传之乎?永平之南,海岸南北相距仅数百里;果去北岸五百馀里,则山当在南岸,何由复在海中!九河果自今渤海岸东北斜行以趋永平,则及其入海时已抵北岸,何由复至碣石之下!且以碣石为河入海之处,特出臣瓒之说,非《经》意也。《经》之“夹右碣石”,自记海道所经,非与“入于河”相连为文也。凡贡之入河,未有记其山者,有常地也;唯导河乃志其山,重河防也。今碣石不志之於导河,反记之於贡道,其非河口之山明矣。然则碣石即在海中尚不足为九河之证,况不在海中乎!由是言之,谓九河之尚存与九河之悉沦者皆非也。惟郑康成以为八流皆塞,说独近是;然谓齐桓塞以自广,则诬。朱子与蔡氏据《孟子》“曲防”之禁驳之,固也。然即使桓公无曲防之禁,而此八流亦非一时之所能塞,乃水势与人事积渐而为之耳。盖水之在山,势峻流急,故岸易崩,水常挟沙而下。若水盛而源远,挟沙必多,故河水一石,其泥至数斗。至平地则流缓而沙停,旁出之派停沙尤易。停久沙高,其流必梗,其势必并於一而旁皆塞,──水势然也。古者川有涯ㄛ,田有封洫,各有疆界,故民不能与水争地。自阡陌开,井田废,民尽其力之所至,以为田苟有沙涸,斯田之矣。田之既久,则突者渐夷,凹者渐满,不数百年遂成平土,──人事然也。以余耳目之所闻见,河北诸水故道之在百年前者,尚皆断续零落,十不二三;甚至有今岁畅流,明岁已为平田者。况自禹以来数千年,岁岁沙之,岁岁田之,九河之道杳不复存乃其常事。而说者俱未言及,是将天下之水势各别邪?抑说《经》者下帷之日多,未尝久处河干,躬履水ㄛ,而莫知其故邪?且水之分而为九,与其合而为一,孰大孰小,孰广孰狭,孰当先塞,孰能久存,不问而可知也。今大陆以上及逆河合流之道,其阔且大者尚皆荡然平原,无复遗迹(余乡即禹时大河所经处)。况九河之狭且小者乃欲历历求其道乎!开州城南,唐、宋时大河故道也,其地高於旁者数仞,州民谓之南罔(盖河两岸有缕水堤,日久沙与堤平,故尔),但中有微凹耳;人亦不知其为河也。此数百年前之全河已依稀如是,况数千年前之分流乃欲强求其所在,不得则曲为之说,亦可谓不达於事理矣!故今但载《汉志》许商之言以为参考之助,其馀诸家之说概无取焉。碣石见前《冀州条》下;大陆见後《夏禹篇》中。

卷四

舜体国经野下

“海、岱惟青州:夷既略;潍、淄其道。厥土白坟;海滨广斥。厥田惟上下。厥赋中上。厥贡盐,海物惟错,岱畎丝铅松怪石,莱夷作牧。厥篚丝。浮于汶,达于济。”(《书禹贡》)

“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蒙、羽其艺。大野既猪;东原平。厥土赤埴坟;草木渐包。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厥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珠暨鱼。厥篚玄纤缟。浮于淮、泗,达于河。”(同上)

“淮、海惟扬州:彭蠡既猪,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定。筱既敷;厥草惟夭;厥木惟乔;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下。厥赋下上上错。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齿革羽毛惟木,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橘柚锡贡。沿于江、海,达于淮、泗。”(同上)

三江非吴之三江

同类推荐
  • 谤佛经

    谤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菩萨修行经

    佛说菩萨修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法华游意

    法华游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十种曲玉合记

    六十种曲玉合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理瀹骈文

    理瀹骈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庶女休夫:傲娇医女慢点跑

    庶女休夫:傲娇医女慢点跑

    一朝穿越,居然成了一个不知道是什么的国家的王妃,可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老天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还是个不受宠的王妃,渣男王爷?别急,姐姐我马上就休了你。
  • 战争论(战争论丛书)

    战争论(战争论丛书)

    《战争论》是一部运用辩证方法全面论述战争基本原理的资产阶级军事经典著作。首次把西方军事思想综合成为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理论体系;为战略决策,即国家政府部门及军事统帅如何对未来战争实施正确的战略指导、制定战争计划,X终取得战争胜利,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方法,大大推动了军事科学的建立与发展。
  • 神医王妃又又跑了

    神医王妃又又跑了

    一朝穿越她差点被某王砸死。他抱着她说:“乖乖的,等我醒来。”可醒来后,哪还有她的影子。“找,这天找不到,就去其他天找!”某王冷声道。再见他,她瞪大了眼:“我靠!老娘救的明明是个大叔,怎么变成大帅哥啦?”书友群:663128860
  • 极限伏天

    极限伏天

    少年有错,错必改。为自己的无知忏悔,为曾经的年少赎罪。拿起手中气魂,踏平伏天三界,悍卫我们的家园!
  • 修真大工业时代

    修真大工业时代

    穿越到修真盛世,本当修仙法、觅长生;却无奈走上了工业发展之路。(已有近400万字的《半仙文明》和500多万字的《仙域科技霸主》,放心收藏。)
  • 尼尔生命纪元

    尼尔生命纪元

    么,简介什么的。。好麻烦。要说的话,也就是一个在《尼尔机械纪元》结局之后的故事吧。机器并不是生命。那么,人造人和机械体,这两个生来为了战争的‘机器’,算什么?“”我希望有一天能知道,我们存在的意义。”会写多久?这我不知道。会不会太监。这怎么可能。新人新书。求轻踩(●—●)AllToBeNice
  • 五味

    五味

    宝蓝色的玻璃外墙,反射着刺目的天光,郑宣和悬挂在百米高空,腿间被粗粝的安全绳勒得生疼,外墙清洁的工作让人每时每刻都无法放松精神。他拿起抹水器,一点点刮干净蒙满灰尘的大厦外墙,玻璃渐渐干净,映出里面小半张女人扭曲的侧脸。郑宣和愣了愣,以为看花了眼,下意识地把最后一块污迹刮净,凑近了些。玻璃里的确是个女人,她纤细的手指正掐着一个壮汉的脖子。壮汉的脸涨得通红,两只大手紧紧攥着女人的手腕,却没能将之掰开。
  • 权谋御心

    权谋御心

    情有可原的谋害,就是无罪?给一巴掌喂个糖,就是无害?前世渣男今世遇,就是猿粪?呸呸呸,谁一辈子就执着一人?叶秋白瞅了瞅备胎n号,考虑起了纳谁为宠“呔,今生你还想跑,今日君王不早朝!
  • 异世女爵三世忆

    异世女爵三世忆

    曾经的侯爵在红莲中陨落,在这个世界,她只是一个想过完一生的普通女子,从曾经的魔女,变成了普通人。命运之人究竟是谁?王子?侯爵?还是骑士?记忆碎片慢慢聚齐,神终于觉醒……新书《混沌王后:第一辅佐官》与大家见面啦,欢迎大家前来吐槽!
  • 用故事引导孩子得体待人接物

    用故事引导孩子得体待人接物

    待人接物是发展孩子社会性的一条重要途径。孩子只有在与同伴、成人的交往互动中,才能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好各种关系,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形成积极的情感,为将来正常地进入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年幼的孩子因不具判断力,而模仿又是最原始的学习,父母白身的言行就更重要,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父母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毕竟,孩子的教养,是父母责无旁贷的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