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54000000003

第3章

问疾品第五

尔时佛告妙吉祥言。汝今应诣无垢称所慰问其疾。时妙吉祥白言。世尊。彼大士者难为酬对。深入法门善能辩说。住妙辩才觉慧无碍。一切菩萨所为事业皆已成办。诸大菩萨及诸如来秘密之处悉能随入。善摄众魔巧便无碍。已到最胜无二无杂。法界所行究竟彼岸。能于一相庄严法界。说无边相庄严法门。了达一切有情根行。善能游戏最胜神通。到大智慧巧方便趣。已得一切问答决择无畏自在。非诸下劣言辩词锋所能抗对。虽然我当承佛威神诣彼问疾。若当至彼随己力能与其谈论。于是众中有诸菩萨及大弟子释梵护世诸天子等。咸作是念。今二菩萨皆具甚深广大胜解。若相抗论决定宣说微妙法教。我等今者。为闻法故亦应相率随从诣彼。是时众中八千菩萨五百声闻。无量百千释梵护世诸天子等。为闻法故皆请随往。时妙吉祥。与诸菩萨大弟子众释梵护世及诸天子。咸起恭敬顶礼世尊。前后围绕出庵罗林诣广严城。至无垢称所欲问其疾。时无垢称心作是念。今妙吉祥与诸大众俱来问疾。我今应以己之神力空其室内。除去一切床座资具及诸侍者卫门人等。唯置一床现疾而卧。时无垢称作是念已。应时即以大神通力。令其室空除诸所有。唯置一床现疾而卧

时妙吉祥与诸大众俱入其舍。但见室空无诸资具门人侍者。唯无垢称独寝一床。时无垢称见妙吉祥。唱言善来。不来而来。不见而见。不闻而闻。妙吉祥言。如是居士。若已来者不可复来。若已去者不可复去。所以者何。非已来者可施设来。非已去者可施设去。其已见者不可复见。其已闻者不可复闻。且置是事。居士所苦宁可忍不。命可济不。界可调不。病可疗不。可令是疾不至增乎。世尊殷勤致问无量。居士此病少得痊不。动止气力稍得安不。今此病源从何而起。其生久如当云何灭。无垢称言。如诸有情无明有爱生来既久。我今此病生亦复尔。远从前际生死以来。有情既病我即随病。有情若愈我亦随愈。所以者何。一切菩萨依诸有情久流生死。由依生死便即有病。若诸有情得离疾苦。则诸菩萨无复有病。譬如世间长者居士。唯有一子心极怜爱。见常欢喜无时暂舍。其子若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萨如是。愍诸有情犹如一子。有情若病菩萨亦病。有情病愈菩萨亦愈。又言。是病何所因起。菩萨疾者从大悲起。妙吉祥言。居士。此室何以都空复无侍者。无垢称言。一切佛土亦复皆空。问何以空。答以空空。又问。此空为是谁空。答曰。此空无分别空。又问。空性可分别耶。答曰。此能分别亦空。所以者何。空性不可分别为空。又问。此空当于何求。答曰。此空当于六十二见中求。又问。六十二见当于何求。答曰。当于诸佛解脱中求。又问。诸佛解脱当于何求。答曰。当于一切有情心行中求。又仁所问何无侍者。一切魔怨及诸外道皆吾侍也。所以者何。一切魔怨欣赞生死。一切外道欣赞诸见。菩萨于中皆不厌弃。是故魔怨及诸外道皆吾侍者。妙吉祥言。居士此病为何等相。答曰。我病都无色相亦不可见。又问。此病为身相应为心相应。答曰。我病非身相应身相离故。亦身相应如影像故。非心相应心相离故。亦心相应如幻化故

又问。地界水火风界。于此四界何界之病。答曰。诸有情身皆四大起。以彼有病是故我病。然此之病非即四界。界性离故

无垢称言。菩萨应云何慰喻有疾菩萨令其欢喜。妙吉祥言。示身无常而不劝厌离于身。示身有苦而不劝乐于涅槃。示身无我而劝成熟有情。示身空寂而不劝修毕竟寂灭。示悔先罪而不说罪有移转。劝以己疾愍诸有情令除彼疾。劝念前际所受众苦饶益有情。劝忆所修无量善本令修净命。劝勿惊怖精勤坚勇。劝发弘愿作大医王疗诸有情。身心众病令永寂灭。菩萨应如是慰喻有疾菩萨令其欢喜

妙吉祥言。有疾菩萨云何调伏其心。无垢称言。有疾菩萨应作是念。今我此病皆从前际虚妄颠倒分别烦恼所起业生。身中都无一法真实。是谁可得而受此病。所以者何。四大和合假名为身。大中无主。身亦无我。此病若起要由执我。是中不应妄生我执。当了此执是病根本。由此因缘。应除一切有情我想安住法想。应作是念。众法和合共成此身。生灭流转。生唯法生灭唯法灭。如是诸法展转相续。互不相知竟无思念。生时不言我生。灭时不言我灭。有疾菩萨应正了知如是法想。我此法想即是颠倒。夫法想者。即是大患我应除灭。亦当除灭一切有情如是大患。云何能除如是大患。谓当除灭我我所执。云何能除我我所执。谓离二法。云何离二法。谓内法外法毕竟不行。云何二法毕竟不行。谓观平等无动无摇无所观察。云何平等。谓我涅槃二俱平等。所以者何。二性空故。此二既无谁复为空。但以名字假说为空。此二不实平等见已无有余病。唯有空病。应观如是空病亦空。所以者何。如是空病毕竟空故。有疾菩萨应无所受而受诸受。若于佛法未得圆满。不应灭受而有所证。应离能受所受诸法。若苦触身应愍险趣一切有情。发趣大悲除彼众苦。有疾菩萨应作是念。既除己疾亦当除去有情诸疾。如是除去自他疾时。无有少法而可除者。应正观察疾起因缘。速令除灭为说正法。何等名为疾之因缘。谓有缘虑。诸有缘虑。皆是疾因。有缘虑者皆有疾故。何所缘虑。谓缘三界。云何应知如是缘虑。谓正了达此有缘虑都无所得。若无所得则无缘虑。云何绝缘虑。谓不缘二见。何等二见。谓内见外见。若无二见则无所得。既无所得缘虑都绝。缘虑绝故则无有疾。若自无疾则能断灭有情之疾

又妙吉祥。有疾菩萨应如是调伏其心。唯菩萨菩提。能断一切老病死苦。若不如是己所勤修即为虚弃。所以者何。譬如有人能胜怨敌乃名勇健。若能如是永断一切老病死苦。乃名菩萨

又妙吉祥。有疾菩萨应自观察。如我此病非真非有。一切有情所有诸病。亦非真非有。如是观时不应以此爱见缠心于诸有情发起大悲。唯应为断客尘烦恼于诸有情发起大悲。所以者何。菩萨若以爱见缠心。于诸有情发起大悲。即于生死而有疲厌。若为断除客尘烦恼。于诸有情发起大悲。即于生死无有疲厌。菩萨如是为诸有情。处在生死能无疲厌。不为爱见缠绕其心。以无爱见缠绕心故。即于生死无有系缚。以于生死无系缚故即得解脱。以于生死得解脱故即便有力宣说妙法。令诸有情远离系缚证得解脱。世尊依此密意说言。若自有缚能解他缚无有是处。若自解缚能解他缚斯有是处。是故菩萨应求解脱离诸系缚。

又妙吉祥。何等名为菩萨系缚。何等名为菩萨解脱。若诸菩萨味着所修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是则名为菩萨系缚。若诸菩萨以巧方便摄诸有生无所贪着。是则名为菩萨解脱。若无方便善摄妙慧。是名系缚。若有方便善摄妙慧。是名解脱。云何菩萨无有方便善摄妙慧名为系缚。谓诸菩萨以空无相无愿之法而自调伏。不以相好莹饰其身。庄严佛土成熟有情。此诸菩萨无有方便善摄妙慧。名为系缚。云何菩萨有巧方便善摄妙慧名为解脱。谓诸菩萨以空无相无愿之法调伏其心。观察诸法有相无相修习作证复以相好莹饰其身。庄严佛土成熟有情。此诸菩萨有巧方便善摄妙慧。名为解脱。云何菩萨无有方便善摄妙慧名为系缚。谓诸菩萨安住诸见一切烦恼缠缚随眠修诸善本。而不回向正等菩提深生执着。此诸菩萨无巧方便善摄妙慧。名为系缚。云何菩萨有巧方便善摄妙慧名为解脱。谓诸菩萨远离诸见一切烦恼缠缚随眠修诸善本。而能回向正等菩提不生执着。此诸菩萨有巧方便善摄妙慧。名为解脱

又妙吉祥。有疾菩萨应观诸法身之与疾悉皆无常苦空无我。是名为慧。虽身有疾常在生死。饶益有情曾无厌倦。是名方便。又观身心及与诸疾展转相依无始流转生灭无间非新非故。是名为慧。不求身心及与诸疾毕竟寂灭。是名方便

又妙吉祥。有疾菩萨应如是调伏其心。不应安住调伏不调伏心。所以者何。若住不调伏心。是凡愚法。若住调伏心是声闻法。是故菩萨于此二边俱不安住。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于是处非凡所行。非圣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处观察生死所行。而无一切烦恼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处观察涅槃所行。而不毕竟寂灭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处示现四魔所行。而越一切魔事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求一切智智所行。而不非时证智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求四谛妙智所行。而不非时证谛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正观察内证所行。而故摄受生死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行一切缘起所行。而能远离见趣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行一切有情诸法相离所行。而无烦恼随眠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正观察无生所行。而不堕声闻正性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摄一切有情所行。而无烦恼随眠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正欣乐远离所行。而不求身心尽灭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乐观察三界所行。而不坏乱法界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乐观察空性所行。而求一切功德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乐观察无相所行。而求度脱有情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乐观察无愿所行。而能示现有趣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乐游履无作所行。而常起作一切善根无替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乐游履六度所行。而不趣向一切有情心行妙智彼岸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乐观察慈悲喜舍无量所行。而不求生梵世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乐游履六通所行。而不趣证漏尽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乐建立诸法所行。而不攀缘邪道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乐观察六念所行。而不随生诸漏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乐观察非障所行。而不希求杂染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乐观察静虑解脱等持等至诸定所行。而能不随诸定势力受生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乐游履念住所行。而不乐求身受心法远离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乐游履正断所行。而不见善及与不善二种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乐游履神足所行。而无功用变现自在神足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乐游履五根所行。而不分别一切有情诸根胜劣妙智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乐安立五力所行。而求如来十力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乐安立七等觉支圆满所行。不求佛法差别妙智善巧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乐安立八圣道支圆满所行。而不厌背邪道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求止观资粮所行。不堕毕竟寂灭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乐观察无生灭相诸法所行。而以相好庄严其身成满种种佛事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乐示现声闻独觉威仪所行。而不弃舍一切佛法缘虑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随诸法究竟清净本性常寂妙定所行。非不随顺一切有情种种所乐威仪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乐观察一切佛土其性空寂无成无坏如空所行。非不示现种种功德。庄严佛土饶益一切有情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乐示现一切佛法转于法轮入大涅槃佛事所行。非不修行诸菩萨行差别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说是一切菩萨所行希有事时。是妙吉祥。所将众中八亿天子闻所说法。皆于无上正等菩提。发心趣向

说无垢称经不思议品第六

时舍利子。见此室中无有床座。窃作是念。此诸菩萨及大声闻。当于何坐。时无垢称。知舍利子心之所念。便即语言。唯舍利子。为法来耶求床坐耶。舍利子言。我为法来非为床座。无垢称言。唯舍利子。诸求法者不顾身命何况床座。又舍利子。诸求法者不求色蕴乃至识蕴。诸求法者不求眼界乃至意识界。诸求法者不求眼处乃至法处。诸求法者不求欲界色无色界。又舍利子。诸求法者不求佛执及法僧执。诸求法者不求知苦断集证灭及与修道。所以者何。法无戏论。若谓我当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即是戏论。非谓求法。又舍利子。诸求法者不求于生不求于灭。所以者何。法名寂静及近寂静。若行生灭是求生灭。非谓求法非求远离。诸求法者不求贪染。所以者何。法无贪染离诸贪染。若于诸法乃至涅槃少有贪染。是求贪染非谓求法。又舍利子。诸求法者不求境界。所以者何。法非境界。若数一切境界所行。是求境界非谓求法。又舍利子。诸求法者不求取舍。所以者何。法无取舍。若取舍法是求取舍非谓求法。又舍利子。诸求法者不求摄藏。所以者何。法无摄藏。若乐摄藏是求摄藏非谓求法。又舍利子。诸求法者不求法相。所以者何。法名无相。若随相识即是求相非谓求法。又舍利子。诸求法者不共法住。所以者何。法无所住。若与法住即是求住非谓求法。又舍利子。诸求法者不求见闻及与觉知。所以者何。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求见闻觉知非谓求法。又舍利子。诸求法者不求有为。所以者何。法名无为离有为性。若行有为是求有为非谓求法。是故舍利子。若欲求法于一切法应无所求。说是法时。五百天子远尘离垢。于诸法中得法眼净

时无垢称问妙吉祥。仁者曾游十方世界无量无数百千俱胝诸佛国土。何等佛土有好上妙具足功德大师子座。妙吉祥言。东方去此过三十六殑伽沙等诸佛国土。有佛世界。名曰山幢。彼土如来号山灯王。今正现在安隐住持。其佛身长八十四亿踰膳那量。其师子座高六十八亿踰膳那量。彼菩萨身长四十二亿踰膳那量。其师子座高三十四亿踰膳那量。居士当知。彼土如来师子之座。最为殊妙具诸功德

时无垢称。摄念入定发起如是自在神通。即时东方山幢世界山灯王佛。遣三十二亿大师子座。高广严净甚可爱乐。乘空来入无垢称室。此诸菩萨及大声闻。释梵护世诸天子等。昔所未见先亦未闻。其室欻然广博严净。悉能苞容三十二亿师子之座不相妨碍。广严大城及赡部洲四大洲等。诸世界中城邑聚落国土王都。天龙药叉阿素洛等所住宫殿亦不迫迮。悉见如本前后无异

时无垢称语妙吉祥。就师子座。与诸菩萨及大声闻。如所敷设俱可就座。当自变身称师子座。其得神通诸大菩萨。各自变身为四十二亿踰膳那量。升师子座端严而坐。其新学菩萨皆不能升师子之座。时无垢称为说法要。令彼一切得五神通。即以神力各自变身。为四十二亿踰膳那量。升师子座端严而坐。其中复有诸大声闻。皆不能升师子之座。时无垢称语舍利子。仁者云何不升此座。舍利子言。此座高广吾不能升。无垢称言。唯舍利子。宜应礼敬山灯王佛请加神力。方可得坐。时大声闻咸即礼敬山灯王佛请加神力。便即能升师子之座端严而坐。舍利子言。甚奇居士。如此小室乃能容受尔所百千高广严净师子之座。不相妨碍。广严大城及赡部洲四大洲等。诸世界中城邑聚落国土王都。天龙药叉阿素洛等所有宫殿。亦不迫迮。悉见如本前后无异。无垢称言。唯舍利子。诸佛如来应正等觉及不退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住如是不可思议解脱菩萨。妙高山王高广如是。能以神力内芥子中。而令芥子形量不增。妙高山王形量不减。虽现如是神通作用。而不令彼四大天王三十三天知见我等何往何入。唯令所余睹神通力调伏之者知见妙高入乎芥子。如是安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方便善巧智力所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非诸声闻独觉所测。又舍利子。若住如是不可思议解脱菩萨。四大海水深广如是。能以神力内一毛孔。而令毛孔形量不增。四大海水形量不减。虽现如是神通作用。而不令彼诸龙药叉阿素洛等知见我等何往何入。亦不令彼鱼鳖鼋鼍及余种种水族生类诸龙神等一切有情忧怖恼害。唯令所余睹神通力调伏之者知见如是四大海水入于毛孔。如是安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方便善巧智力所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非诸声闻独觉所测。又舍利子。若住如是不可思议解脱菩萨。如是三千大千世界形量广大。能以神力方便断取置右掌中。如陶家轮速疾旋转。掷置他方殑伽沙等世界之外。又复持来还置本处。而令世界无所增减。虽现如是神通作用。而不令彼居住有情。知见我等何去何还。都不令其生往来想亦无恼害。唯令所余睹神通力调伏之者。知见世界有去有来。如是安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方便善巧智力所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非诸声闻独觉所测。又舍利子。若住如是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或诸有情宜见生死多时相续而令调伏。或诸有情宜见生死少时相续而令调伏。能以神力随彼所宜。或延七日以为一劫。令彼有情谓经一劫。或促一劫以为七日。令彼有情谓经七日。各随所见而令调伏。虽现如是神通作用。而不令彼所化有情觉知如是时分延促。唯令所余睹神通力调伏之者觉知延促。如是安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方便善巧智力所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非诸声闻独觉所测。又舍利子。若住如是不可思议解脱菩萨。能以神力。集一切佛功德庄严清净世界。置一佛土示诸有情。又以神力。取一佛土一切有情置之右掌。乘意势通遍到十方。普示一切诸佛国土。虽到十方一切佛土。住一佛国而不移转。又以神力。从一毛孔现出一切上妙供具。遍历十方一切世界。供养诸佛菩萨声闻。又以神力。于一毛孔普现十方一切世界所有日月星辰色像。又以神力。乃至十方一切世界大风轮等。吸置口中而身无损。一切世界草木丛林。虽遇此风竟无摇动。又以神力。十方世界所有佛土劫尽烧时。总一切火内置腹中。虽此火势炽焰不息。而于其身都无损害。又以神力。过于下方无量俱胝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举一佛土掷置上方。过于俱胝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一佛土中。如以针锋举小枣叶。掷置余方都无所损。虽现如是神通作用。而无缘者不见不知。于诸有情竟无恼害。唯令一切睹神通力调伏之者便见是事。如是安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方便善巧智力所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非诸声闻独觉所测。又舍利子。若住如是不可思议解脱菩萨。能以神力。现作佛身种种色像。或现独觉及诸声闻种种色像。或现菩萨种种色像。诸相随好具足庄严。或复现作梵王帝释四大天王转轮王等一切有情种种色像。或以神力。变诸有情令作佛身及诸菩萨声闻独觉释梵护世转轮王等种种色像。或以神力。转变十方一切有情上中下品音声差别。皆作佛声第一微妙。从此佛声演出无常苦空无我究竟涅槃寂静义等言词差别。乃至一切诸佛菩萨声闻独觉。说法音声皆于中出。乃至十方诸佛说法。所有一切名句文身音声差别。皆从如是佛声中出。普令一切有情得闻。随乘差别悉皆调伏。或以神力。普于十方随诸有情言音差别。如其所应出种种声演说妙法。令诸有情各得利益。唯舍利子。我今略说安住如是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方便善巧智力所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若我广说。或经一劫或一劫余。或复过此。智慧辩才终不可尽。如我智慧辩才无尽。安住如是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方便善巧智力所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亦不可尽。以无量故。尔时尊者大迦叶波。闻说安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不可思议解脱神力。叹未曾有。便语尊者舍利子言。譬如有人对生盲者。虽现种种差别色像。而彼盲者都不能见。如是一切声闻独觉。皆若生盲无殊胜眼。闻说安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所现难思解脱神力乃至一事亦不能了。谁有智者男子女人。闻说如是不可思议解脱神力。不发无上正等觉心。我等今者。于此大乘如燋败种永绝其根复何所作。我等一切声闻独觉。闻说如是不思议解脱神力。皆应号泣声震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菩萨闻说如是不可思议解脱神力。皆应欣庆顶戴受持。如王太子受灌顶位生长坚固信解势力。若有菩萨闻说如是不可思议解脱神力。坚固信解。一切魔王及诸魔众。于此菩萨无所能为。当于尊者大迦叶波说是语时。众中三万二千天子皆发无上正等觉心

时无垢称即语尊者迦叶波言。十方无量无数世界作魔王者。多是安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方便善巧现作魔王。为欲成熟诸有情故。大迦叶波。十方无量无数世界一切菩萨。诸有来求手足耳鼻头目髓脑血肉筋骨一切支体妻妾男女奴婢亲属。村城聚落国邑王都四大洲等。种种王位财谷珍宝。金银真珠珊瑚螺贝吠琉璃等诸庄严具。房舍床座衣服饮食。汤药资产象马辇舆。大小诸船器仗军众。如是一切逼迫菩萨而求乞者。多是安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巧方便现为斯事试验菩萨。令其了知意乐坚固。所以者何。增上勇猛诸大菩萨。为欲饶益诸有情故。示现如是难为大事。凡夫下劣无复势力。不能如是逼迫菩萨为此乞求。大迦叶波。譬如萤火终无威力映蔽日轮。如是凡夫及下劣位。无复势力逼迫菩萨为此乞求。大迦叶波。譬如龙象现威斗战非驴所堪。唯有龙象能与龙象为斯战诤。如是凡夫及下劣位。无有势力逼迫菩萨。唯有菩萨。能与菩萨共相逼迫。是名安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方便善巧智力所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说此法时。八千菩萨。得入菩萨方便善巧智力所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

同类推荐
  • 百论疏

    百论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野記

    野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喜逢妻弟郑损因送入

    喜逢妻弟郑损因送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

    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伤寒辨要笺记

    伤寒辨要笺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左手沉思录,右手道德情操论

    左手沉思录,右手道德情操论

    温总理推崇备至的两本书:《沉思录》:给您浮躁的心灵带去宁静的思考的伟大著作;《道德情操论》:全面系统地剖析人类情感的传世佳作。在市场经济变革大潮中的今天,这两本书能给人们浮躁的心灵带来宁静和思考,本书将这两本书合而为一,一本在握,即可以领略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
  • 荣王嫡妃

    荣王嫡妃

    设计界新宠,慈善拍卖会当晚,遭人背叛枪杀再度睁眼,她替了那生来带煞,被毒尼害死的宋家嫡女隐忍打磨三年,整垮刁蛮恶尼,她惟愿带着嬷嬷天地逍遥不曾想,宋府来人?十三年来首次探望,竟是接她回府,这背后,究竟有何阴谋?名门望族,高门大院,此去,是祸是福?煞女?蛮横?嚣张?一纸悔婚书,附赠诸多名号悔婚书下,所有人乐不可支:嫡女如何,还不是脚底烂泥!满城风雨之际,一人含笑,穿梭流言谩骂,无视世人,请旨赐婚十里红妆,所娶,宋家嫡女,许正妃之位,终身只此一妻当所有人唏嘘,天下女子捧心哀嚎,大叹:悲剧!她眸眼清淡,宠辱不惊:“天下传我如此不堪,你不惧?”他浅笑慵魅,目光深情:“我娶的是你,与天下人何干!”她,清雅疏狂,爱憎分明,世人皆道她蛮横嚣张、煞女无能却不知,她才是那蚌中璀璨明珠他,妖颜魅世,腹黑柔情,世人皆道他心如止水,不近女色却不知,他才是那世间最强痴情种初遇,她无意入了他的府,毁了他的琴,舍了求生玉簪他误会她的无意,派人将她扔出,扣了她的玉簪再见,他是名满天下,东昌六君子之首她是落魄煞女,遭人陷害栽赃他揽她入怀,低音迷离:“求我,我便保你毫发无伤!”她语调张狂,眸眼狠厉:“求我,我保你下半身无虞!”三根银针,赫然抵在他身下……这是腹黑妖孽与清雅狂女,扑倒反扑倒的故事,是两个祸害相携,亮瞎天下眼的传奇【小剧场一】“宋初玉,你这个蛮横嚣张的女人,本世子要休了你!”恭王世子凤无忧跛着脚叫嚣“我何时嫁了你?”某女淡淡一瞥,面色平静,照直前行“你、你、你,本世子要请旨,废除与你的婚约!”凤无忧扶着佳人玉臂,神色激动“你好大胆,竟然敢打伤世子!”贴心红颜上前搭腔拦路“滚,不然连你一起揍!”某女目露寒光,看向大胸挡路女贴心红颜秒闪无踪“待本世子休了你,你便是东昌弃妇,天下笑柄!”凤无忧舒畅狂笑“多谢多谢,不过婚约一日不除,作为诋毁我名声的报偿,我见你一次打一次!”“凭什么?”“与妓女厮混,如此草包败类,有违夫道,背着你未婚妻名号,我面上无光!”“宋初玉——!”【小剧场二】“玉儿,我等你自荐枕席!”“大门,直走,左转,不送!”“玉儿,不要害羞!”“好,我上你下!”某女顷刻将聒噪某男压倒某男呆愣半晌,随即目光含羞带怯“玉儿欢心,怎样都好!”“无耻!”“不无耻,你如何心甘情愿,到我怀里!”
  • 膺少你老婆又来了

    膺少你老婆又来了

    本故事纯属虚构,切勿当真“帅哥,有没有兴趣的做我男人?”“乐意之至!”她为了逃婚遇到了他,勾他,引他,撩拨他,一眼就将他定为自己的男人。白莲花来袭,看大小姐如何虐婊!未婚夫来上门,“老公,到你出马了!”“这一次,我不会放手了,月儿,整个天下,任你横着走,何须畏惧他!”然而,当他毫无生气的倒在她的怀里,她才发觉,自己有了他的孩子了!她是千金小姐,他是冷酷总裁,爱上了,便沉沦了!
  • 年轻人成功做人的66条智慧黄金法则

    年轻人成功做人的66条智慧黄金法则

    《年轻人成功做人的66条智慧黄金法则》收录了66条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定律、效应和法则。这些法则都是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和实践的成果总结,内容涉及之广泛几乎涵盖了个人成功与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
  •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内容简介:黄檗无念禅师,法名深有,号无念,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李卓吾、袁宏道、瞿汝稷诸人之推崇。《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原收录于《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共分四卷,第一卷法语,涉及的是黄檗无念禅师参悟、觉解的“缘起性空”之论,不离法藏,融汇了儒家与道家的思想精随。第二卷酬问,谓之酬问,实是解经是也。第三卷复问,乃是黄檗无念禅师针对其所生活之时,明末社会变革带来的思潮动荡,在文化观念需要重建之时,而从禅宗角度给出的仁学机缘解答。
  •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住宅的吉祥、家居的吉祥、养花的吉祥、起名的吉祥、饮食的吉祥、睡眠的吉祥、保健的吉祥、日常的吉祥、处世的吉祥、用药的吉祥等。
  • The Mysterious Stranger

    The Mysterious Strang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自序

    自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孟子:雄辩时代的斗士

    孟子:雄辩时代的斗士

    孟子奋然继起孔子的志业,“虽千万人吾往矣”,就是他最真确的写照。《孟子:雄辩时代的斗士》还原了孟子的经典、孟子的思想所处的真实历史场景,孟子的观点和想法在列国争雄的时代远远不是主流,而孟子所讲的道理也不为当政者及时人所理解,所以孟子要周游各国,大声陈述自己的观点以对抗时代。本书以《孟子》为依据勾勒出了战国时代的孟子形象:承袭儒家理想的孟子,奋然继起孔子奔走游说的志业,为维护儒家理想而战。
  • 快穿之人生总要逆袭

    快穿之人生总要逆袭

    女主一步步成长,体会人生百态!人的一生,总有许多不甘,总想要重新来过的机会,他们为此付出所有!而我便是快穿任务者,为这些心中有悔,有恨,心中有牵挂的他/她/它们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