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34800000008

第8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327.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328.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329.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330.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331.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332.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一云消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

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333.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334.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为痹。

335.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336.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338.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方一。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 附子(炮,去皮,六两) 蜀椒(出汗,四两) 桂枝(去皮,六两) 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339.伤寒热少微厥,指(一作稍)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340.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341.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342.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343.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344.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345.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346.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347.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

348.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349.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促,一作纵。)

350.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方二。

知母(六两) 石膏(碎,绵裹,一斤)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351.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方三。

当归(三两)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甘草(炙,二两) 通草(二两)大枣(擘,二十五枚。一法,十二枚)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352.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四。

当归(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通草(二两)桂枝(去皮,三两) 细辛(三两) 生姜(切,半斤) 吴茱萸(二升) 大枣(擘,二十五枚)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一方,酒水各四升。)

353.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方五。

甘草(炙,二两) 干姜(一两半)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若强人,可用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354.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方六。(用前第五方。)

355.病患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方七。

瓜蒂 赤小豆上二味,各等分,异捣筛,合内臼中,更治之。

别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一钱匕,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356.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茯苓甘草汤。方八。

茯苓(二两) 甘草(炙,一两) 生姜(切,三两) 桂枝(去皮,二两)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357.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方九。

麻黄(去节,二两半) 升麻(一两一分) 当归(一两一分) 知母(十八铢) 黄芩(十八铢)葳蕤(一作菖蒲,十八铢) 芍药(六铢) 天门冬(去心,六铢) 桂枝(去皮,六铢) 茯苓(六铢)甘草(炙,六铢) 石膏(碎,绵裹,六铢) 白术(六铢) 干姜(六铢)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358.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359.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方十。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各三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360.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361.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一云设脉浮复紧)

362.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363.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364.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365.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366.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患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367.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瘥,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368.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 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369.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370.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方十一。

甘草(炙,二两) 附子(生,去皮,破八片,大者一枚)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371.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方十二。

白头翁(二两) 黄柏(三两) 黄连(三两) 秦皮(三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372.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方十三。

(四逆汤用前第五方。)桂枝汤方: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以助药力。

373.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方十四。(用前第十二方。)

374.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方十五。

大黄(酒洗,四两) 枳实(炙,三枚) 浓朴(去皮,炙,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二服。初一服谵语止,若更衣者,停后服;不尔,尽服之。

375.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方十六。

肥栀子(擘,十四个) 香豉(绵裹,四合)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取二升半;内豉,更煮取一升半,去滓,分再服。一服得吐,止后服。

376.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377.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方十七。(用前第五方。)

378.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方十八。

吴茱萸(汤洗七遍,一升) 人参(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生姜(切,六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379.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方十九。

柴胡(八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炙,三两) 生姜(切,三两) 半夏(洗,半升)大枣(擘,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更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380.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381.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同类推荐
  • 太平两同书

    太平两同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学章句集注

    大学章句集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制六物图辩讹

    佛制六物图辩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云南机务抄黄

    云南机务抄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也是录

    也是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九世一梦

    九世一梦

    耽美文,放心入坑。替你修复身躯!替你召回魂魄!替你蛮下禁法!替你踏遍山河!因一场意外,云知安发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又遇到了人生的莫逆之交,两人联手探索万年前的真相,掀起早已被隐藏的秘密。轮回九世,生死相依,却道原是一场空。
  • 天命大陆

    天命大陆

    武道一途、千难万阻。一旦踏入、非死即。没有谁是与生俱来的强者、没有谁是不可战胜的敌人。落魄家族子弟凌时一、惊得无上传承。怀揣上古神器、手握绝世神剑。从此修行路上一路畅通无阻,披荆斩棘所向披靡。佛阻杀佛、魔挡诛魔、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为兄弟,我甘心与世为敌,予佳人,吾情愿倾其所有!!!
  • 重生之毒妃当道

    重生之毒妃当道

    前世,她是杜家的庶女,一朝飞上枝头,成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第一宠妃。谁知,这一切不过是一场天大的笑话,一朝重生,成相府嫡长孙女,却也三灾六难,处处受人算计。步步为营,她誓要活出个锦绣人生,将失去的一切都一一夺回,将害过她的人,都一一毁灭!
  • 花香

    花香

    《花香》讲述了一个农村妇女的细节生活,把花香这个人物刻画的有血有肉,故事生活气息浓郁,在语言的描写上也富有想象力,比较鲜活、生动。
  • 德川家康(新版)10:幕府将军

    德川家康(新版)10:幕府将军

    日本版的《三国演义》,史书、权书、商书“三书合一”,政企商业领袖必读图书!一部日本首相要求内阁成员必须熟读的书,一部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要求松下干部必须研读的书,一部美国驻日大使认为,要了解日本、超越日本,必先阅读的书,一部韩国媒体评为“影响韩国CEO最有价值古典图书。”美国前驻日大使赖世和说:“每一个日本人都是一个德川家康,要了解日本、超越日本,必须先了解德川家康。”德川家康究竟是何许人?德川家康结束了日本百余年的战乱,开创三百年太平盛世,建立了完整意义上的日本国。《德川家康》将日本战国中后期织田信长、武田信玄、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群雄并起的历史苍劲地铺展开来。
  • 一位女心理师的情感救赎

    一位女心理师的情感救赎

    《一位女心理师的情感救赎》讲述了:浮华都市,霓虹冷冽,她是这其中孤艳的女子,带着救赎的心态看这世间的悲凉沧桑。她在为受伤的心灵寻觅药方,她希望那些在黑暗里颤栗的灵魂终有所归,然而这些崇高的理想是建立在她自私的爱情之上。他是一个严重抑郁症患者,与她相逢,成就了他的爱情。她是一个资深心理医生,与他相逢,成就了她的爱情。拯救,是场心灵之间的战役。那些年久失修的往事,斑驳得面目全非。那些不会在脸上显露的伤痕,摧毁了我们心里遗留的美好。我抬头看你,你低头寻她。总是要这样错过。“有我在,没事的!”这句话是我一辈子的依赖。
  • 世界是世界他是他

    世界是世界他是他

    绕了一个圈,还好,他还在!好多年以后,他才在情敌口中听到“不是除了你这个世界上就没人能配得上她了,而是除了你,她从不给任何人靠近她的机会”。她跟别人在一起时,是在一脸淡然中努力挤出一种让人一看就觉得她很开心的笑容。但她跟你在一起时,是使劲儿憋着不让自己笑出来,可是笑意却止不住的从眼角溢出。
  • 流云大陆之逆天修徒

    流云大陆之逆天修徒

    一个强者为尊的大陆,在这个大路上,有着各种各样历史悠久的门派。这个大陆崇尚武风,其中更是分着等级为:修徒、修士、修师、修皇、修宗、修尊、修圣以及其上的圣徒等级。而东方距离大陆中心数万米开外的,有一个名为白虎城的城市。这个城市中的东方家族是最古老的家族,讲述这个家族的恩怨情仇。
  • 故事卷(文摘小说精品)

    故事卷(文摘小说精品)

    这是读者俱乐部主编的一套书籍,里面包含青春、情感、家庭、校园、情境、师生、社会、父母、智慧等诸多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阐释了生活的意义,是一本伴随人生的书籍,也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书系。在《故事卷》里面,它由很多个精彩的故事组成,在那些故事里面我们除了了解故事本身之外,还能够领悟到故事传达给我们的思想,值得一读!
  • 激励成长(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激励成长(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