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17500000002

第2章

十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脏腑配合

甲 胆(手少阳) 乙肝(手厥阴) 东方木也。

丙小肠(手太阳) 丁心(手少阴) 南方火也。

庚大肠(手阳明) 辛肺(手太阴) 西方金也。

壬膀胱(足太阳) 癸肾(足太阴) 北方水也。

戊 胃(足阳明) 己脾(足太阴) 中央土也。

凡先言者为刚、为阳为兄、为腑、主于表;后言者为柔、为阴、为妹、为脏、主于里也。

十二支

寅卯辰 巳午未 申酉戌 亥子丑

脏腑经络配合

寅三焦(手少阳) 卯大肠(手阳明) 辰小肠(手太阳)巳包络(手厥阴) 午 心(手少阴) 未 肺(手太阴)申 胆(足少阳) 酉 胃(足阳明) 戌膀胱(足太阳)亥 肝(足厥阴) 子 肾(足少阴) 丑 脾(足太阴)手足三阴三阳者,十二经络之名也。

手足经络配天地四时

寅卯辰手三阳,天阳春也。巳午未手三阴,天阴夏也。

申酉戌足三阳,地阳秋也。亥子丑足三阴,地阴冬也。

合主表里

(合音甘,入声,余不音者并如字)太阳、少阴合,阳明、太阴合,少阳、厥阴合;足与足合,手与手合。如∶足太阳膀胱水,合足阴肾水。阳为腑属表,阴为脏属里。

阴阳脏腑

肝与胆(厥阴)风木也,心与小肠(少阴)君火暑热也,包络及三焦(少阳)相火也(此为阳之脏腑)。脾与胃(太阴)湿土也,肺与大肠(阳明)燥金也,肾与膀胱(太阳)寒水也(此为阴之脏腑)。脾、心、肝、肺、肾兼包络(一名命门),为六脏。胃、小肠、胆、大肠、膀胱兼三焦,为六腑。

经络病证

络者,正经脉道之旁小络,如支络、孙络之类也,皆营运气血之脉也,各宗于本经焉。

手太阴肺病,则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咳喘上气,喘喝,烦心,胸满, 臂内前廉痛,甚则交两手而瞀,肩背痛而汗出,虚则气不能报息,小便数变。

十二经始于肺经,故其序如此。喝(乙介切, 声也。)缺盆者,肩前 内陷中也。

(音如,从肩至肘,通名曰 ,自手至腕,通名曰臂。)廉(犹畔也。)瞀(音莫,眼黑也,昏也,言气乱、两手相交而昏瞀也。)不能报息(俗所云气少不能接续也。)数(音朔,频也。)手阳明大肠病,则齿痛, 肿,虚则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腹中雷鸣,气常冲胸,喘,不能久立、肩前 痛,大指次指不能为用。

(音拙,面秀骨,目下起骨也。)鼽(音求,清涕也。)衄(音浓,入声,鼻出血也。)不能为用(言屈伸不能如意也。)足阳明胃经病,则洒洒振寒,善伸,数欠,或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牖而处,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向腹胀,骂詈不避亲疏,气盛则身前皆热,消谷善饥,尿色黄。气虚则身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腹胀满实,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狂疟温 汗出,鼽衄,口,唇胗,颈肿,喉痹,腹水肿胀,膝膑肿痛,循胸旁,过乳、冲、股、伏兔、 外廉、足 上皆痛,中指不能动。

振(动摇也。)善伸(自然能也。)数欠(频呵欠也。)心欲动(不宁也。)闭户(为恶人,兼多惊。)贲(音奔,勇猛也。)向(向同,热聚也。)栗(战惮也。)支(持也。固也。) (乱也。)膑(音牝,膝骨也。)股(腿髀肉。)伏兔(膝上起肉也。) (户当切,乃胫骨也。)跗(音夫,足面动脉也。)足太阴脾经病,则舌本强,食则呕,腹胀,溏、泄,瘕,水闭,饮发中满,食减,善噫,身体皆重,得后与气,快然而衰。甚则肌肉痿,足不收,行善契,脚下痛,四肢不举,大小便不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寒疟,溏,泄,水闭,黄胆,不能卧,股膝内肿厥,大指不用。

本(舌根也。)强(去声,不和柔也。)溏(大便稀薄。)瘕(音假,肚中结病也。)水闭(言水不宣通也。)噫(衣介切,转气也。)后与气(言下气也。)痿(于为切,痹病也。)契(合也,行则不觉脚相揩也。)飧(音孙,食也。)厥(其也,不能运用也。)手少阴心经病,则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甚则嗌干,心痛,渴而欲饮,身热肤痛,烦心谵妄。虚则善悲,时眩仆,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目黄,胁痛, 后廉痛,掌中热。

谵(音占,乱言也。)妄(见虚妄而言也。)眩(玄去声,眩晕昏乱也。)仆(音付,卒然而倒也。)手太阳小肠经病,则嗌干,颔肿,不可回顾,肩似拔, 似折。虚则少腹控卵,引腰胁上冲心痛。耳聋,目黄,颊、颔肿,肩、 、肘、臂外廉痛。

嗌(音亦,气系也。)少腹(脐下两旁也。)控(引也。)卵(阴丸也。)足太阳膀胱经病,则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腰似折,髀不可以曲, 如结, 如裂。虚则痔,盛则疟、狂、巅疾,颈项、囟顶、脑户中痛,目黄泪出,项、背、腰、脊、尻后、 、脚皆痛,小趾不为用。

冲头痛(脑后横冲眉间痛也。) (曲脚后也,结括也。) (市兖切,一名 ,俗所谓腿肚也。)巅(顶也。)尻(居刀切,后阴后分合处也,大而言之睢也。)足少阴肾经病,则饥不欲食,面黑如漆,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 如无所见,心悬如饥,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腹满身重,濡泄,寒疡流水,腰股痛发, 、 促膝不便,烦冤,足痿,清厥,意不乐,大便难,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而痛,心烦而痛,黄胆,肠 ,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卧不安,足下热而痛。

喝(乙介切。) (音荒。)濡(溏泄也。)寒疡(俗言冻疮。)不便(不利便也。)烦冤(心闷乱不宁。)痿(痹弱。)清厥(手足清冷而厥逆也。)痿厥(欲卧而不安也。)肠 (下利也。)手厥阴心胞络病,则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虚则烦心,心痛,掌中热。

澹澹(水摇动貌。)手少阳三焦病,则耳聋,浑浑 。虚则目锐 痛,耳后、肩、 、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能为用。

(足少阳胆经原缺)足厥阴肝经病,则腰不可俯仰。丈夫 疝,妇人少腹肿,两胁下痛引少腹。

甚则嗌干,面尘,善怒,忽忽眩痛,巅疾,目赤肿痛,耳聋,颊痛。虚则目如无所见、无所闻,善恐如人欲捕之,胸满呕逆,洞泄,狐疝,遗尿,癃闭。

腋下曰胁,胁下骨为肋,胁肋之下曰 (音区。)面尘(面如浮尘。)忽忽(昏乱也。)眩(头目眩晕也。)洞(疾流也。)狐疝(言狐者,疝气之变化,隐见、往来不可测,如狐也。)遗尿、癃闭(小便癃闭而病疲惫也。)

内外八邪

外有风寒暑湿,内有饥饱劳逸。劳逸,非奔逸之逸,乃逸豫怠惰而生病也,与劳相反。故经曰∶劳者温之,逸者行之。使气血营运也。西山记曰∶久劳则安闲以保其极力之处,久逸则导引以宣其积滞之气。或作役者误也。

内外病生四类

一者,因气变动而内成积聚、 瘕、癫狂、惊痫之类也。

(音贞,坚积。)瘕(音假,血气聚也。)多喜曰癫。多怒曰狂。

二者,因气变动而外成痈肿、疮疡、痂疥、疽痔、掉眩、浮肿、目赤、 胗、 肿、痛痒之类也。

不因一时所伤而病,乃久以渐积脏腑变动兴衰而病者,是曰因气变动也;脏腑和平,卒然而即成病者,是曰不因气之变动也。浅而大曰痈,深而恶曰疽。

掉,动摇也。 (音漂,赤丹留毒,火 也。)三者,不因气之变动而病生于内,则留饮、僻食、饥饱、劳损、宿食、霍乱、悲恐、想慕、忧结之类也。

僻(邪也。)霍乱(上吐而下泻也。)四者,不因气之变动,而病生于外,则瘴气、鬼魅、虫蛇、蛊毒、蜚尸、鬼击、冲薄、坠堕、斫射、刺割、捶扑、打探、囗囗拉、触抹、风、寒、暑、湿之类也。

蜚(去声,兽也。通言兽所伤人。)

九气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炅(音桂,热也,旧音耿,非。)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也。人喜则气和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缓犹和也,故令人气散也。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令人气消也。恐则气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下也。寒则腠理闭而气不行,故气收也。炅者,热也,热则腠理开,而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也。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也。劳则喘且汗出,内外皆越,故气耗也。越,散越也。

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也。结者,滞而不通也。

五邪

母乘子曰虚邪(乘,胜也,克也),如心火热,乘脾土也。

子乘母曰实邪,如肺金燥,乘脾土也。

妻乘夫曰微邪,如肾水寒,乘脾土也。

夫乘妻曰贼邪,如肝木风,乘脾土也。

自病曰正邪,如脾土自病湿也。

五脏腑同法(各以类推)。

五邪微甚

微、实、正、虚、贼,从微至甚也。

此亦大略之言,细而推之,各有微甚。

十干夫妇配合成五运

甲己合为“土运”甲刚木,克己柔土,为夫妇成土运。

乙庚合为“金运”乙柔木,嫁庚刚金。

丁壬合为“木运”丁阴火,配壬阳水。

丙辛合为“水运”丙阳火,娶辛柔金。

戊癸合为“火运”戊阳土,娶癸阴水。

五运太过不及

阳刚夫为太过;阴柔妻为不及。

此其略也。凡六十四年而周甲子,其中有岁运同司天曰天府,同岁支曰岁会,孟年同曰支德符,岁运同司地,刚为同天符,柔为同岁会。凡此二十九岁,太过司天克之曰天刑,及年前大寒交气日,反时程与运程为夫妇曰程德符,皆非太过、不及,乃年运之气也。申、子、辰年寅初交;巳、酉、丑年巳初交;寅、午、戌年申初交;亥、卯、未年亥初交气也。

十二支应六气三阴三阳

六气为本,三阴三阳为标。

子午少阴“君火”(暑)丑未太阴“湿土”寅申少阳“相火”(主大热)卯酉阳明“燥金”辰戌太阳“寒水”巳亥厥阴“风木”

六气有余不足

孟少,仲平,季多也。

《内经》以寅、申、巳、亥四孟为一阴一阳也,子、午、卯、酉四仲为一阴一阳也,辰、戌、丑、未为三阴三阳也。然阳为先,故主虚无变化,轻微而少;阴为后,故形体安静,重浊而多也。故风火动乱至阳为先,居孟,未甚为少;寒湿肃静至阴为后,居季,已甚而为多,燥热各得乎中,故居仲而平也。注曰∶气有多少,是言六气;形有旺衰,言五运也。

六气

寒、暑、燥、湿、风、火。

五运应五脏主病

诸风掉眩皆属肝木。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

诸湿肿满皆属脾土。诸寒收引皆属肾水。

诸气 郁病痿皆属肺金。

(闷乱也。)郁(结滞、壅塞也。)

六气为病

诸暴强直,支痛耍戾,里急,筋缩,皆属于风(乃厥阴风木,肝胆之气也)。

诸病喘呕吐酸,暴注下迫,转筋,小便混浊,腹胀大鼓之如鼓有声,痈疽疡疹,瘤气结核,吐下霍乱,瞀郁肿胀,鼻塞鼽衄,血溢血泄,淋闭身热,恶寒战栗,惊惑悲笑谵妄,衄 血汗皆属于热(少阴君火,乃真心、小肠之气也)。

注(泄也。下迫后痛,里急痛也。)结核(言肌肉结硬如果中核也。)溢(上出。)泄(下出。) (音慢,血汗也。)衄(音肉,鼻出血也。)诸痉强直,积饮痞隔,中满,霍乱吐下,体重 肿,肉如泥而按不复起,皆属于湿也(太阴湿土,乃脾与胃之气也)。

痉(其井切,似风狂病也,一名曰 尺至切)。积饮(水蓄不散也。)痞(否),肠胃气液血脉否闭,不能营运,谓之痞也。水谷传化阻隔失常,则曰膈 (音附)。

诸热瞀螈,筋惕悸动,搐搦螈 ,暴喑冒昧,躁扰狂越,骂詈惊骇, 肿疼酸,气逆冲上,禁栗如丧神守,嚏呕疮疡,喉痹,耳鸣及聋,呕涌溢,食不下,目昧不明,暴注 螈,暴病暴死,皆主于火也(手少阳相火乃心包络、三焦之气也)。

螈(尺至切)。喑(音)。 (哑)。狂(躁乱发狂也)。禁栗(寒战如丧心神之守)。嚏(音帝。)(音纵,儿病也)。螈(音契,小儿病也)。

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阳明燥金,肺与大肠之气。)诸病上下所出水液澄彻清冷, 瘕 疝,坚痞、腹满急痛,下利青白,食已不饥,吐利腥秽,屈伸不便,厥逆禁固,皆属于寒(太阳寒水乃肾与膀胱之气也)。

论脉

三部九候

夫三部者,寸、关、尺也。寸,应天为上部;关,应人为中部、尺,应地为下部。九候者,各浮于天,沉于地,中为人也。

脉位轻重

高骨旁动脉为关。

中指正按高骨之端是也。俗不明其正理,但以应于下指而差,高骨于头、中指之间,如此则三指各差在本位之后半部耳。或以头指正在高骨,或更在高骨之后者,此不通脉之正理也。便使心精了然,既下指失其本位,则亦无以知为何病也。

关前至鱼际为寸,是名阳位。

一名寸口,正在东关前、堂骨后,赤白肥肉际宛中,骨缝陷中,可容一豆者是,乃名鱼际者也。

关后为尺,是名阴位。

关后至本经于太阴所入为合,在肘内大约纹动处是名尺泽,长一尺,故名尺也。阴阳两者之间则名关,三部长三寸,以应三才。凡男左、女右,以中指与大指相接如关,度中指上仄中节两横纹之际为一寸。凡取穴以此为则,而脉位之尺寸亦应此也。凡寸脉主自心胸上至头也;而关脉主中,心胃至脐也;尺脉主下,脐以至足也。

左寸主心及小肠(君火)。左关主肝胆(风木)。左尺主肾、膀胱(寒水)。右寸主肺、大肠(燥金)。右关主脾、胃(湿土)。右尺主命门、三焦(相火)。

所以然者,左手为阳,阳为君,面南布政,而阳始于子水;以一岁六气正位分之,则应于亥正至丑终气衰也。水之位主于左尺之脉,脉从尺入寸,故水生风木于左关,应丑至卯初之气也。木生君火于左寸,阳道已成,故为君火,犹干始于子而终于巳也,自卯正至巳,二之气也。

君上而臣下,阳进而升,阴退而降,故右手为阴,始于午火,火面北而受气,自巳至未正,三之气也。三焦为正火,主右尺之脉,相火生湿土于右关,正未以至酉,四之气也。湿土生金于右寸,应酉至亥,五之气也。又主左尺水,周而复始也。及夫男左、女右为夫妇,故左寸君火克右寸之金;左关木克右关之土,左尺水克右尺之火。及夫命门者右肾也,属火不属水,乃手厥阴心包络之脏。举世皆言心包络之脏有名而无形,由不明理也。夫三焦乃水谷传化之道路,自口至胃上口为上焦,下至胃下二肠分处为中焦,下至传化出处为下焦,通曰三焦。今俗妄言无形状而空有名者误也。且如人从头数至足,皆不谓之人,则亦安可言人无形状耶。全身而言之,固名人也,且血脉尽皆环贯脏腑,营运周身,如果无命、三焦之形体,则何得气血营运之道路耶。各浮于腑而沉于脏,中而和缓者胸也。

脉在肌肉以上曰浮,在肌肉之下曰沉。或以肺养皮毛,心养血脉,脾养肌肉,肝养筋膜,肾养骨髓,以此浮沉而分五脏之脉者,言脉位则可,为用则有失治病之道也。

脉息迟速

呼为阳以应天,脉再动以应春夏;吸为阴以应地,脉再动以应冬秋。

气出为呼,入为吸。再,两次也。动,至也。

或闰以太息而又一动者,以应长夏脾土,故一息四至、五至皆为和平。

太息,言呼吸或有长者也。长夏,六月也。和平,言为平人不病之脉。

谓一岁四时俱备也。五至以上曰数,不满四至曰迟。数过备者死,不及一至者亦死。

数为热,迟为寒。过备,八至之上也。是以平人之息,合病患之脉也。

故经曰∶常以不病调病患。由是小儿八至为和平,十至有热,六至为病寒也。自六岁以下,通曰以此三岁之法。人小则脉如数,长短亦然。

七表

浮、芤、滑、实、弦、紧、洪,此名七表,为阳。少阳之数为七。

浮脉者,轻手乃得,重按之不见。脉见诸阳为表热,诸阴为表寒。

脉动于肌肉之上也,浮,属阳,为病在表,一名腑病。或伤风自汗,脉浮为表热,迟缓之阴者,表寒。

芤脉者,浮大而软,按之中央虚,两边实也。

芤主热甚失血,寸芤则吐血,微则衄,甚则俱出。关芤则胸痈下血。尺芤则大便血,微则小便血,甚则俱下。

滑脉者,不涩也,多与实、数相兼,则为病热。或亡液、血衰,虽热而反涩也;或滑兼迟,则为病寒;平而滑者,肾之本脉。

实脉大而长,浮沉皆得而数,阳热也。

弦脉者,软虚而滑,端直而长也。弦主于风,或如琴弦,或如张弓者,弦之太过也。

紧者不缓也,或如转索,或如切绳者,紧之太过也。

紧脉主痛,多与实、数相兼,则为热痛;或短、紧、微、细,阴脉相兼者,寒痛也。

洪脉者,极大而数。举、按者,指实热之极甚者也。

八里

八里为阴(象易少阴之数八),微、沉、缓、涩、迟、伏、濡、弱也。

微脉者,若有若无,极细而软也,多兼于迟,主于阴寒。然或热甚汗泄、吐、利,气而损虚者;或阳厥极深者,或阳极将死,脉欲绝者;脉亦有微、沉、缓、涩、迟、伏、濡、弱诸阴脉见也。不寒便言为寒,须以标本明之。

先病为本,根本也;后病为标,梢末。又为病之气为本,受病之脏腑经络为标。世俗至此更不明其阳极热证,但以执其阴脉为寒,内外急救于于阳,则残阴暴绝,而反致死亡者不少也。且察色、听声、问证、切脉为神、圣、功、巧,别病之四法,而脉最为下,则安可执巧之一法,而去其神、圣、功之三法耶!及夫八里之脉,皆有此义,以微脉居先,故于此总而言之也。

沉脉轻手不见,重切之乃得,动在肌肉之下,其位属阴,为病在里。一名脏病,或蓄于胸及膀胱者,虽为腑病,其脉亦沉,则皆宜下之。由十二脏腑俱在里,而经络皆在表也。大抵但以浮为表,沉为里。然虽脏为阴主里,腑为阳主表,其于病脉之浮、沉有所不拘也。故太阴脾脏之病腹满而脉浮者,桂枝攻于表也。夫脉沉数为里热,沉迟为里寒。余脉皆仿此。

或里热吐、利,气液虚损,或阳厥极深,或热极将死者,亦皆见诸阴脉沉,切宜审之,不可妄以施治。

缓脉者,纵缓而不急,似迟而小疾。缓而迟为寒,缓大长为热。

当伤风自汗,或自汗过多,亦为迟缓,热更甚也。

涩脉者,涩而不滑也。或如刀刮竹,或涩而止住者,涩之太过,主液血衰。

由汗、泄、吐、利,或血溢、血泄,或热盛耗液而成燥也。一曰涩主心痛,血少故也,以心养血。

迟脉者,一息四至以下也。迟为病寒,然热盛自汗,吐利过极,则亦为迟也。

气液损虚,故脉迟而不能数。

伏脉者,脉附于骨,沉之甚也。伏主水蓄于内,积饮不散也。伏位属阴,在里深也。病之寒热,以随阴阳别之。

附,切近也。水蓄于内,一名留饮。

濡脉者,按之似无,举之无力也,有似微弱,多兼于迟,主于极冷。然热泄后,或热极将死者,脉亦濡弱,须以外证标本参之。

弱脉者,软虚而无力也。弱之虚冷,必兼微与迟也。然而伤风、中暑,热甚而自汗大出,则易缓弱而迟也。

四时平脉

春弦 夏洪(一曰数一曰钩) 秋毛(一曰潘一曰浮) 冬石(一曰沉)

六步主位平脉

初之气∶自大寒日至春分,厥阴风木之阳用事,而气微。

故曰冬至后日甲子少阳主,然冬至甲子斯无常准,以大约分之∶一月如在冬后,即大寒交初气之分也。一岁六周甲子,以应六气。下皆仿此。(一气正月、二月也)脉乍大、乍小、乍短、乍长,时物及风木之象也。

二之气∶春分至小满,少阴君火之位,阳气清正在两阳合明之间,故又云阳明主。

脉弦也。

三之气∶小满日至大暑,少阳相火之位,阳气万物皆盛,故亦云太阳主。

脉洪大而长,天气万物人脉与造化同。

四之气∶大暑日至秋分,太阴湿土之位,天气尚盛,而夏后阴已用事,故又云太阴主。此三阴三阳与六气标本之阴阳异矣。

脉缓大而长。

或云紧大而长者,传写之误也。湿土主缓大而长,燥金主紧细而短涩,以万物干湿明可见焉。时湿土盛,肤腠开通,汗液时泄,故脉虽大长而力缓,不能紧也。至秋后气衰,寒凉乍闭,故虽微细而力紧也。

五之气∶秋分日以至小雪,阳明燥金之位,气衰阴盛,故又云少阴主也。

脉紧细而微。

终之气(一曰六之气)∶小雪日以至大寒,太阳寒水之位,阴极而终尽,天气之所收隐,故曰厥阴主。厥者尽也。

脉沉短以敦(敦,浓也)。

万物收藏在内,寒气闭塞而肤腠气液不能散越,故脉沉短而反有力,敦浓而如石也。

凡四时六位平脉大退,则时气有余而为病。

如春弦太过则风为病。

不及者气衰而为病。

四时脉微见为平,此言过微也,如秋脉微而兼夏脉之类也。

反见他脉者,他气有余而来为病也。

迟为寒,而数为热之类也。

结促代

结脉者,迟缓而时一止,为阴也,主阴盛发躁烦满,或阳厥极深,以至身冷,脉微欲绝,而缓弱时一止者,亦胸烦躁,此止为热极而非寒也,皆须以标本明之。

促脉者,阳也,数而时一止也,主聚积、气痞,忧思所成;亦或热剧失下,则令脉促。下之则平也。

代脉者,主缓弱而无力不能动,因而复动,病必危而死。

趺阳脉

趺阳脉者,胃土之脉也。趺阳脉迟而缓者,胃气如经也。

动在足趺阳之经,故曰趺阳。一曰冲阳者,阳明所过之原。过者,冲也。

如经,如本经之常脉。

滑为胃实,紧为脾强。浮而滑者,浮为胃虚,滑则为哕。浮而鼻中燥者,必衄也。沉为胃实(上本下故也),数为消谷(胃热故也),紧则难治。盖四时五脏皆以胃气为本,紧燥盛而土湿气衰,故曰难治。浮而大者,气实血虚也(气为阳、血为阴故也)。浮而涩者,胃虚下利也(去液故涩)。伏而涩者,伏则吐逆,水谷不化(内湿故也),涩则气不下食,脉不出则身冷肤硬。

太溪脉

太溪者,肾水之脉也,动于左足内踝下后、跟骨下陷中,足少阴肾水之胃,故曰大浮也。太溪脉,则肾气如经也,弱则微烦,涩则厥逆(微厥也)。

死生脉候

阳病热证不退,反见阴脉者死(脉近于绝故也);汗后热退而见阴脉者愈。阴阳证脉平愈。伤寒咳逆上气,脉散者死(形损故也);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入,形体不仁(不仁者不和也),乍静乍动,命绝也;汗出发润,喘不休者,肺先绝也;阳反独留,体如烟薰,直视摇头,心先绝也。唇吻(音稳)反青,四肢 习者,肝绝也( ,丑入切,汗出也。习,水流不绝,此言汗不止也)。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者,脾先绝也(柔,虚也)。溲便遗失,狂言直视者,肾先绝也(溲,小便。便,大便)。寸口脉阴阳俱紧盛(寸口即气口,此言三部,关前为阳,关后为阴),大汗出,不解者死;身热喘粗,见阳脉而躁者死(汗不胜病也)。汗后微热不解者,病不可便言死也,脉如转索者当日死,谵语、身微热、脉浮大,手足温者生,欲作大汗故也(俗作好汗);脉暴出者死,阴衰欲绝,而阳暴独胜则脉暴出,少间阴气先绝,则阳气后竭而死矣;逆冷,脉沉细者,不过一日死(死证多矣,以致危极则无越此矣)。

同类推荐
  • The Prophet of Berkeley Square

    The Prophet of Berkeley Squar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天宝鉴

    人天宝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过江七事

    过江七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汉晋春秋

    汉晋春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木经

    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Responsible Drinking for Women

    Responsible Drinking for Women

    Many women drink responsibly--but some have a more troubled relationship with alcohol. Studies regarding the effects of alcohol on women's health are contradictory--and it's not easy for concerned women to get a clear picture of the perils and positives of drinking.Alcohol affects women differently than men, and sometimes more severely. This ebook, written by Harvard professor and researcher Dr. Debi A. LaPlante, combines in-depth guidance and information from the latest studies about the effects of alcohol on women's physiology with compassionate, detailed advice on exploring your own relationship with alcohol and how to quit or scale back drinking. This book is essential reading for any woman who wonders whether her drinking might be a problem.
  • 谁来娶我的女儿

    谁来娶我的女儿

    每逢周末和法定节日,上海市HP区NJ路附近某公园的北角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一群中老年人三三两两,或立或坐,以品评的目光相互打量。这些人或是拿着写满信息的纸牌四处游走,或是站在自己的“摊位”前面。这里就是上海相亲角,一个特殊的公共聚会场所。相亲角中上演的并非是“剩男剩女”的戏码,真正的主角是他们的父母——当年的知青一代。知青一代在婚恋大事上曾经被“党疼”“国爱”,而今他们的子女要解决婚姻问题时,国家却早已从私人情感领域退出。国家对住房、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性领域的改制,迫使城市居民凡事依靠自己的程度达到了1949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度,父母们的集体性焦虑在相亲角中展露无遗。
  • 各级领导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培训手册

    各级领导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培训手册

    本书全面地、系统地阐述了突发事件的性质、特征、类别、应对方法、应急预案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别对我国的“一案三制”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这一核心框架给予了更多的思考和阐述,并借助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演练,其中既有实战经验和教训的科学归纳与总结,也有经典理论、原则、方法和技巧的深入剖析与指导。
  • 种田文之二嫁

    种田文之二嫁

    嫁不出去的老姑娘顾昕慈突然桃花运旺盛起来,然后她千挑万选,终于确定嫁了村里最出色的小伙子云瑞。不过后来云瑞回到故里,还是一门心思要娶回自己的妻子,造就了一段佳话。虽然顾昕慈嫁了两次,但嫁的都是一个人,这不是皆大欢喜嘛~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好青年相识相爱的过程,其实男主他也是个高大上的人物。
  • 腹黑男孩

    腹黑男孩

    殷娃,孤儿,十八岁,泰阳高中高二学生,成绩十分之差,差到一塌糊涂,凡是人见了都会汗颜!而且常常被人耻笑,因为名字取的不好!殷娃,淫娃!大家都直接叫她淫娃!可是殷娃她很正常,一点都不淫!不过她也不在意,人家要笑就让她们去笑,反正自己脸皮很厚。而又因为她的身高比一般女孩高挑,所以老师安排她坐在最后面,脸蛋又平平无奇,毫无特色可言,所以她没一个朋友,每天都独来独往,不过这样也好,她最喜欢安静……
  • 截教多宝仙

    截教多宝仙

    一朝开眼,再次成为了截教多宝道人。封神量劫,虽因果注定,天意如刀,但这一世,他定能扭转乾坤,在这天地大劫之间,再复截教天下……
  • 方麓集

    方麓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世妖妃

    绝世妖妃

    她是玄门二小姐,未婚夫为得到天下,伙同姐姐灭其玄门,逼迫她跳下万丈深渊。大难不死,浴火归来,已经是另一张妖媚的脸,步步为营。为了顺利复仇,她选择最具有实力的七王爷交易。他说:“我娶你,是为了你身上的东西。”她回答:“我嫁你,是为了报仇雪恨。”相互利用的过程中,彼此的心却双双沦陷,坠落情网漩涡无法自拔。
  • 胡可的多事之秋

    胡可的多事之秋

    汽车上了高速公路,尤如一匹脱缰的野马,风驰电掣地向关县的方向疾驶而去。车内的空调轻轻地喷着缕缕温馨的冷气,胡可的头靠着座椅的靠背,耳朵里不时传进一闪而过的大小汽车在空气中穿梭和车轮与地面磨擦而发出的声响。胡可的脑袋也随着高速转动的车轮运转着,脑子里一会儿像高山上气象万千的云雾上腾下翻理不出个头绪,一会儿又空洞洞的什么东西也没有,如同一张白纸般的空白。当脑子里像一张白纸的时候,车外传来的声响就如雷贯耳,而且缠绕在他的身边久久不散,震得他心里更加的烦躁。
  • 大乘伽耶山顶经

    大乘伽耶山顶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