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03900000029

第29章

譬喻品第三

三门分别。一叙来意。二解品名。三释妨难

来意有二。一鹙子上根闻法说而已悟。四人中性必假况而方知。上已化于上根。下将晓于中性故此品来。二论云自此已下为七种具足烦恼性众生。说七譬喻。对治七种增上慢。及为三种染慢无烦恼人三昧解脱见等染慢。即为治此说三平等。又云余残修多罗明十无上义。此意总显下有二十六品明此三义。七譬喻在七品。一火宅喻此譬喻品。二穷子喻信解品。三云雨喻药草品。四化城喻化城品。五系宝珠喻五百弟子授记品。六解髻中明珠喻安乐行品。七医师喻寿量品。随其次第各在一品。三平等有九品。一譬喻.二授记.三五百弟子授记.四授学无学人记.五法师品.六持品.七提婆达多品.八常不轻.九见宝塔。初之八品皆有授记说初乘平等。后见宝塔中合说生死涅槃法及身二种平等。其十无上有二十一品。初九无上有七品。一药草喻.二化城此有第二第三两无上.三五百弟子授记.四见宝塔.五安乐行.六涌出.七寿量。此有第八第九两无上。上七品中除第二第七自余五品各一无上。余残修多罗是第十无上。谓余十四品并是第十无上。于中有二力。一法力二修行。力法力有三品。一分别功德.二随喜功德.三法师功德。修行力中复有七力合十一品。一持力有三品一法师.二安乐行.三劝持。二说力有一品谓神力。三行苦行力亦一品谓药王品。四教化众生行苦行力亦一品谓妙音。五护众生诸难力有二品。一观音普门二陀罗尼。六功德胜力有一品谓妙庄严王本事。七护法力有二品一普贤二嘱累。后十无上是初七喻。三平等残名为上残。故本论中解七喻三平等已云。余残修多罗明无上义。第十无上是前九种无上之残名为下残。故本论中解第十无上云。十者胜妙力无上余残修多罗说

残有二义。一者文残曾未说故。二者义残前虽已说义犹未尽。所望别故今复说之名为义残。恐文繁长故略不说。至下品中一一疏释。其药草.化城.五百弟子.宝塔.持品.安乐行.寿量七品。或文或义重说之故。其七喻者谓凡夫有学名有烦恼。有七种增上染慢。为对治此说七譬喻。如执化城以为真城。即是所求世间三摩跋提将为真灭。执无学满故更无所求。二乘无学名无烦恼人。有三种法执染慢。彼三昧解脱见等法执望二乘虽不名染。此回心已即名菩萨。法执染此菩萨名染无烦恼慢。论翻颠倒义意如此。无上义者于大乘中可说有之。余乘即无。由此三乘说有差别。教.理.行.果等有异故。论引佛言不离我身是无上义。故二乘中不说此义不能解故。由此无上即是一乘教.理.行.果。随其所应配诸品取。七种具足烦恼众生者。第一求势力人起第一颠倒求功德增上慢。以世间诸烦恼炽然而求天人妙境果报。为此说火宅喻。富贵自在名为势力。谓诸凡夫求此天人妙境.外果并内果报。不知烦恼炽然烧煮。为此说火宅喻。天人势力烦恼烧煮如火宅故。世尊今者说有二车。即是世间善根三昧菩提假解令其出宅。后令渐入佛大涅槃。故论云第一人者以世间种种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戏。后令入涅槃故。此中不说解脱道中正证生空择灭真智名为世间三昧假解此是羊鹿非是车体。从彼观后入世间定观前所证以心粗故不见正智及生空如。乃见惑业后苦不生心便变作涅槃想解。正智所证根本观中所得择灭。下名化城。不说假观所变为城。不息苦故。今说后时后得智位能变想解。名为世间善根三昧。轻安喜乐种种功德假名羊鹿假名种智。与之游戏后化一乘方令入于佛大涅槃。至佛位中能入牛车即是二智即是菩提。所入涅槃即是宝所。后化城喻二乘执彼惑苦不生故为涅槃。理实涅槃解脱道中是正智证。故说入化城众商皆倦息。前后诸智皆悉不能了一切法故。实非种智。说羊鹿车有名不见登。说此世间三昧善根。与令游戏故。二乘执此以为二车。实非车体。如二乘者所起四颠倒。正观不然。后方想解缘此起执。化城亦尔。今为对治求势力人颠倒求功德增上慢。说此车喻。故此品来。此余诸义各至品释

解品名者。譬者况也类也。玉篇云。比类以相晓。喻者开也晓也。玉篇云晓也谏也。今举世间之近迹况类出世之深致。以开未语用晓前迷。晓喻之譬名譬喻品。或譬即喻名譬喻品

释妨者。一问。此以喻晓理名譬喻品。前直以法彰应名法品。答前后相例理实应然。立者不同何详所以。但以方便者法中之别义。譬喻者况中之通名。通别既殊得名遂别。未可相例。二问。何故七喻唯此独名。余兼别称。答喻虽有七此最初故。虽标总称即自别名。余品不单名譬喻故。三问中根领。记别标信解。上根领记理应别开。何故此品之初寄明鹙子领记等事。答中根领记文广义长。所以别开。鹙子不然故寄此说。又因鹙子领记启请方陈喻况。故在此初寄明领记

经。尔时舍利弗(至)得未曾有

赞曰。就此品中大文分二。初鹙子闻法领喜述成得记。后佛广以譬喻化彼中根。初文属前第一周法说一乘。初周有四上法说讫。自下第二鹙子闻法领解。自责而生喜于中有二。初长行后偈颂。长行有二。初标闻法以喜生。后释欢喜之所以。此初也。依俗间释。踊跷也。跃跳也。跷足跳者喜之极也。闻真道以起权故踊跃。称悦所希之意故欢喜。表发大心故即起。心契所说故合掌一心请益。瞻仰尊颜启本所怀故言白佛。法音者大乘言教也。曾所未闻得未曾有。又由三义所以欢喜。一闻佛说法心安如海。知佛非魔所以欢喜。二闻今一实解昔三权。三为一因所以欢喜。三闻佛说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所以欢喜

经。所以者何(至)无量知见

赞曰。下释欢喜之所以。有四。一失大法以兴嗟。二处小阶而起欢。三喜今闻而恼尽。四知佛子而道成。此初也。豫者入也关也。玉篇预先办也备预也早也。切韵若逸作豫正应为预。尔雅为预。逮及与也。古文为与。左传云公必与焉。感者激也。伤者叹也。昔闻菩萨如是受记之事我等不入。昔闻授记之流不及授记之事。所以感激恨切伤叹失于如来五种知见。或失如来智性智相之知见也

经。世尊我常独处(至)而见济度

赞曰。下处小阶而起叹。有二。初叹住小。后自责躬。此初也。常恒也。每者数也。屡也。非一定辞。入者证也。法性者谓人无我真如。彼同证故。我与菩萨俱能证入无我真如。云何如来独以小乘而见度脱。或性谓体。同入佛法体类之中。有本作尝谓曾经也

经。是我等咎非世尊也

赞曰。下自责躬。有三。初标。次释后成。此标也。咎谓罪失我之愆过。咎音巨久反。字从人各。人各相违即成过咎

经。所以者何(至)而得度脱

赞曰。此释所由。所因者成大菩提之因行也。谓于七地四菩萨行。一菩提分.二波罗蜜.三诸神通.四成就有情。故迦叶言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好乐。故正觉因即此四行。待者承望.渴仰.希须之义。鹙子自言。若我等辈承望希须渴仰无上正觉之因。佛必以大乘而见度脱。但由我辈于大因中不生希待。所以世尊不以大乘而见济度。或因谓菩提心。略为三种。一厌离有为。二求菩提。三深念众生。即如是住如是修行如是降伏其心

经。然我等(至)思惟取证

赞曰。此成自责。然由我等不解佛之方便随宜所说诸法。初闻即信即便受行。思惟取证。故佛不以大乘度脱。由此是我辈之咎也

经。世尊(至)快得安隐

赞曰。喜今闻而恼尽。克者专也。昔来修小专自悔责不求于大。又疑菩提于己无分不生欣趣。或复自身已得解脱与佛无差。闻佛今说佛所得法甚深难解。二乘不了疑佛为魔。今既闻说一实三权知昔修小为大之因。所以悔断知已作佛菩提有分。所得解脱是佛方便故疑亦断。心开意解身意泰然。泰然者安泰怡然之貌。既无疑悔故快安隐。疑悔若生恒不安隐。何得泰然。断者徒管反截也绝也。又都乱反。今从初。问疑生分别。入见即除。悔多忧俱。离欲便舍。如何鹙子今二方除。答烦恼之疑预流即尽。烦恼伴悔离欲已除。今法执之类异熟生疑。如阿罗汉疑黑盐之辈。于事之疑。恶作名悔未爽于理。此恶作体即是善愧。轻拒暴恶故。或即是厌。慧俱无贪之一分也。亦即省察心心所故。但是悔相性必粗动故。离欲舍。离欲有悔必是恶作。以悔名说从果为名。岂离欲已而不厌恶

经。今日乃知(至)得佛法分

赞曰。知佛子而道成也。瑜伽八十四有六句。谓是大师子。佛腹所生佛口所生。佛法所生佛法所化。得法等分。胜鬘云得佛余财。此有四句。瑜伽解云。初是总句。后五别句。腹所生者简去异生卑劣子故。得圣智慧佛腹亲生。非如异生是佛养子。一切众生皆佛子故。佛不亲生非腹生故。从佛法所生。尔乃是真生。又二乘等非从妇生子如婢生子。故下经云。若如我子。初地菩萨生如来家证法界故。是妇生子。已前非是妇所生子名非腹生。今发大心当为菩萨法界中生。总言腹生。佛口所生者。从说法音而诞生故。体即闻慧。缘教生故佛法所生者。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之所生故。体即思.修二慧所摄缘理缘教随应生故。佛法所化者从法身路而得成立相似法故。法身路者谓诸菩萨福.慧二因。我亦如是。彼从二因中而成立故。法身有二。小乘大乘二义异故。得法等分者受用无漏法之财宝相似法故。法谓法宝。或七圣财谓信.戒.闻.舍.慧.惭.愧。等者相似。分者余分.分类。诸佛菩萨能用法财我今亦然。与彼相似亦得受用无漏法宝之余分故。随其所应在二乘位望异生中已教一重。真是佛子。今作菩萨望二乘位又教一重。真佛子等可如理释。彼又解云如是诸句显示增上生圆满及父相似法生圆满。后五句中前三句显增上生圆满。后二句显父相似法生圆满。增上生者自体胜生。父相似法生者袭父遗体用父家财。并相似故。增上生中初句遮器过失。佛正智腹所生。遮世间中依于胞胎恶器生故。第二句遮精血不净所生。佛口所生非以精血为自体故。第三句遮其欲贪非正法生。凡夫由欲贪资润而有。非正法生。今从正法所生。非由欲贪非正法之所生故。第四句显自体相似之法。从法身路而得成立。袭继法身自体殊胜。如袭婆罗门种性成立尊贵。第五句受用相似之法。受用无漏佛之法财如世受用父母资什。此中有四阙第二句。合化及生总为一句。昔住权中非真佛子。今求实位方是腹生。是此经文之大意也。故摄论云非如二乘无智婢子。又有义云以上四段别配领前开.示.悟入四义。如次细寻法体理未必然

经。尔时舍利弗(至)疑网皆已除

赞曰。二十五颂半分二。初二颂半颂标。二十三颂颂释。初文有二。初一颂颂标中得未曾有心喜疑除。后一颂半释得未曾有彰忧悔尽。此初也。昔疑自身于佛无分。今闻得作所以疑除疑损众生难可出离故喻于网

经。昔来蒙佛教(至)闻亦除忧恼

赞曰。释得未曾有彰忧悔尽。谓我昔来所蒙佛教。谓住于小更不得大。所以忧悔。闻说此经今日乃知不失大乘。彼昔所修大乘因故。由此悔尽。佛音希有妙用能除众生烦恼障之忧恼。我虽漏尽今者闻之亦能伏除法执忧恼。此中忧者忧不作佛。一云即是法执之忧。离欲不舍。如毕蔺陀筏蹉粗恶语习法执不舍故。同前疑悔随应亦尔。二云实是忧者。即恶作俱厌贱舍受。以忧名说。或法执类无记善忧。离欲不舍。忧相应恼。恼即忧悔非烦恼也

经。我处于山谷(至)云何而自欺

赞曰。下颂前释。分四。初二颂半处小阶而起叹。次五颂半失大法以兴嗟。次十四颂喜今闻而恼尽后一颂知佛子而道成。与前长行前后不同。故初中有二。初一颂半叹居小位。后之一颂颂所叹事。此初也。呜呼者嗟叹词。云何自欺者欺者轻也。叹自小智住证于小不求大位。谓己无分名自欺轻

经。我等亦佛子(至)演说无上道

赞曰。此一颂颂所叹事。无漏法者法性真如。入者证也。理虽同证俱称佛子。无智可能当来作佛为众演说一乘正道

经。金色三十二(至)而不得此事

赞曰。下五颂半失大法以兴嗟。中分二。初三颂半所失大法。后之二颂明自兴嗟。初中复二。初之二颂内外庄严德。后一颂半名利高广德。初中复二。初一颂具相降魔德。后一颂好满不共德。此初也。金色三十二者。佛身紫磨金色故

同类推荐
  • A Little Tour In France

    A Little Tour In Fra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外科启玄

    外科启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和集

    中和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僖公

    僖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读画闲评

    读画闲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狂帝追妻1000次:绝色长公主

    狂帝追妻1000次:绝色长公主

    她是众人艳羡的的高贵公主,倾城绝美,性情软弱,身后无数男人为她争风吃醋,不惜命丧。他是一朝君王,邪佞霸道,万民称臣,无人敢敌。绝色公主对上冷酷君王,她的到来让表面平静的皇宫内幡然巨变。说我性子软?说我好欺负?说我打着内定皇妃的幌子,占着整个王朝最尊贵女子的身份,其实就是抓了一手好牌,却打成一番烂局?靠!非要逼我告诉你们我这一切其实都是装的?
  • 雷罚至尊

    雷罚至尊

    【编辑鉴定:保底六千!】【据步步高RPG《伏魔记》改编】父亲是伏羲神尊;母亲是女娲神尊;师傅是轩辕神尊;师叔是蚩尤神尊;师兄是天道神尊;妻子是九天玄女神尊;宠物是南明朱雀神兽;大哥是无上至尊盘古!而他,也是寰宇独一无二的——雷罚至尊!!!!
  • 你说眷恋我,然后辜负我

    你说眷恋我,然后辜负我

    凉秋以为,自己这辈子生命的意义就是温栾。自打八岁进了温家,她的心里便住进了这个沉默寡言的温家小哥哥。然而,温栾的眼睛里并没有她。因为他的冷漠,她在未成年时便被关进了感化院;因为他的霸道,她在成年后又变成了他见不得光的情人。她好不容易花十年的时间逃脱了这梦魇一般的爱情,他却偏偏要在这个时候再次强行进入她的生活。历经千帆之后,她才猛然发觉,原来有些人所谓的爱,便是辜负。一如她所理解的爱,就是付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夜空下终有你

    夜空下终有你

    笨拙的活着的我,因为你,我知道了我活着的意义
  • 创始之神的我竟被厌弃了

    创始之神的我竟被厌弃了

    身为创始之神的我任务重大,先带着新手们打怪,后又带着他们狂升级。你说我是谁,我就是传说中游戏的创始人,等等,这游戏为什么会出现另一个少女的我,难道是bug了?还有——为什么我会变成反派的样子?!
  • 观手识人

    观手识人

    本书作者是英国的手相书畅销作家,书中体现了作者20多年来对手相的科学的理论研究和来自实践的种种经验,并分成24章,每个小时一章来讲述。这些内容包括怎样通过大脑与手相之间的内在关系、手指、掌纹等等来更加高效地与人打交道。其中1、2小时讲述手相总论;3~10小时分别讲述各个手指和指纹的表现及其规律;11~19小时讲述各种掌纹及其规律,最后几个小时告诉读者的是结合指纹和掌纹来识别他人的方法以及手相术与心理学相结合的种种规律。
  • 教你学铅球·链球

    教你学铅球·链球

    田径运动是人类从走、跑、跳跃和投掷等自然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运动,主要作用在于健身和竞技,包括田径健身运动和田径竞技运动。田径运动是以发展人类的基本运动能力、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为目的,主要以“更快、更高、更远”为目标,以当代科学技术和专业基础理论为基础,不断挑战人类运动能力的极限,是人类体育运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走、跑、跳跃和投掷等基础运动能力的升华和典型表现。我们青少年学习田径运动,不仅具有健身、竞技、基础、教育等功能,主要是通过田径运动教学、锻炼、训练和竞赛,能对我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并能培养竞争意识和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 金融可以颠覆历史

    金融可以颠覆历史

    在当今高度监管的金融体制下,金融行业离大众生活似乎越来越远。推荐《金融可以颠覆历史》一书,源于我们对金融行业的隔膜,也源于金融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不可分。历史上,中国文化的排序中“士农工商”,“商”一直地位最低,商业史本就很少被整理,金融史料更是缺乏。民国以来就少有这方面的研究积累。新中国成立后,局囿于特定的意识形态,金融学者们往往缺乏客观立场,更缺乏有价值的史料。每一次回顾历史都可能是一次观念的清理和创新,研究和发掘新的史料,也是一次价值观的梳理;而创新源泉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面向历史的发掘。
  • 地球“发烧”了(趣味地理卷)

    地球“发烧”了(趣味地理卷)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域差异的学科,是最美丽的科学,也是与我们的生活联系最紧密的科学。为什么这样说呢?
  • 周公解梦(古代文化集粹)

    周公解梦(古代文化集粹)

    梦到底是什么?梦告诉了我们什么?在人类的一切奥秘中,恐怕再也没有比那些来自人的内心的奥秘更让人神往的了。梦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很特殊的现象。人对梦的思考,属于人对自身的一种审视,因而也是一种自我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