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96800000003

第3章 分土第二

平书曰:天子不能独理也。三代以封建,后世以郡县,封建之利在藩屏天子,分理其政事,势可以长久;害在世守强,弒逆战争不可制,而生民罹其毒。郡县之利在守合权轻易制,无叛乱之忧;害在不能任事,奸宄可以横行,权臣可以专擅,天子孤立于上而莫之救。是二者皆各有其利害,历代之故辙昭然。凡持一偏之得失以为言者,皆非也。然则王者将何从?曰:兼收二者之利而辟其害。使其害去而利独存,斯可以为治矣。若分四方缘边之地为藩,以同姓为藩王守之[有议在后]。分内地为州,以异姓为州牧守之,天子建都于天中[有议在后],以统于上,藩王州牧各守其土,以卫于下,统郡者藩也、州也,郡不过四五;统县者郡也,县不过五六,总之郡有大小,县有要县上中下之分,叁伍均之,多则三十城,少则二十余城,设兵七八寓而止,畿辅则环列大郡以辅京师,约二百余城,设兵三四十万,其势足以控制六合,乃藩以御外而巩内地,州以控藩而巩京畿,内外相维,亲疏相间,枝强而干更强,未尝弱枝以强干,四裔不敢侵,盗贼不敢动,权奸不敢逞,而上分天子之劳,下徧百姓之德,是非得封建之利乎?乃藩王与州牧同以三载考绩,贤则留不肯则黜,不世守也,予夺之权自上操也,是又绝封建之害、兼郡县之利矣。且夫守分,惟任之不专不久,故不足以为股肱,不足以卫心腹;若任之专,利可兴,害可除,便宜行事,无顾忌无掣肘,惟大纲总于上,细目悉任于下,不似近代纤微不得有为于其土,又必久任而责成功,是非去郡县之害兼封建之利乎?夫郡县原不可与封建比也[有议在后],封建之害且除,又何患郡县之利之不得也?且巡方御史岁岁按之,三考一黜陟之,五年一朝觐以述职[州牧分东南西北,岁各一朝,藩王则西北东南,总之五岁一朝]。朝廷又核其实以赏罚之,何弊之能为,何乱之可作乎?昔者禹敷土锡姓、画畺分界,大抵地邑民居参相得尔,乃今日之畺理吾惑焉,一府所辖有多至三四十城、广至二千余里者,有不过两县、仅二三百里者,县界有去治数百里者,有城外即为他界者,夫犬牙相错,不以要害专属之一方是矣,乃参差太过则不清,大小相悬则不一,况地亩或以一亩为一亩、或以数亩十余亩为一亩[地肥瘠同而粮迥异者甚多],经界不正,赋税不均,岂圣人平成天下之道乎?必也因山川之形势画为州藩,随幅员之曲折分为郡县,不相紊不相悬,因者因革者革建者建,总欲因地利尽人事,使形胜全畺圉固而已。土地既分,各有所守,乃颁画一之条,使各奠山川,各均田亩,各兴水利,各整关梁,各修驿路,四海虽广,有不荡荡平平者乎?各率其属,各举其职,各理其政,庶物虽殷,有不纲举目张者乎?三代之治,不外此矣!遵而行之,百世可也,何必执封建之迹而后可以为治哉?

王,古天子之称也,汉以后尊帝次王,乃天子称帝,而称同姓曰王。易启人僭越之心,非古也。且州藩权同事同,何必易其名?则无如皆称曰藩侯,而但分边藩腹藩焉。若同姓功臣本公爵者,称藩公。专委同姓于边以御外人,谓可恃其一体之亲也。然永乐非一体乎?而兵强起乱矣,况专以同姓居危地,而异姓居安地,情不均;以同姓居劲地而异姓居柔地,势不均,易滋变端。且兵学非人人可能也,如沿边当宿兵御侮之地,而同姓人才不足用,如何不如同异姓杂而用之,但边藩同姓多,以赖其腹心,而以异姓间之;腹藩多异姓,而亦间以同姓,似为妥策。

建都于天中者,以四方朝觐巡狩道路均也,然而建都之道不一。昆绳尝曰:自古帝王大约以兴起之地为都,汉唐初取关中,即以居之;宋都汴梁、明都金陵、永乐都幽燕,亦皆即其所兴,言亦有见。然但以天下形势论,僻鄙不可都者,勿言矣。金陵南服,禁兵养久,易至脆弱;汴梁四冲,洛阳势小,长安虽称百二山河,然雄固在崤函,以控山东六国。若高屋建瓴,而西北之御外人者,则险不绵亘,且后世烦费而漕运艰涩,难如古之但取关中而已足也。惟燕京险则燕山以为城,千里绵峙,饷则河海以为池,巨浪直达,背倚盘石,而伸手从左腋取物,何便如之!况直塞门户,干掫戒严,天子在边,四方全力注之,自宁夏而河套而开平、大宁而辽左、开元,通筋束骨一线穿成,居内制外,真盛地也。然而背薄之患,稍有可虞,必河套、阴山、开平、大宁一带。凡沙幕南可耕种屯牧之地,尽复之。使幕南无王庭,斯为金汤之固耳。

郡县而重权久任,即兼封建之利是矣,然恐后儒尚有执封建当复者以乱天下。请即旧论其不可复之故陈之:古因封建之旧,而封建无变乱;今因郡县之旧,而封建启纷扰。一。三代德教已久,冑子应贤,尚曰世禄之家鲜克由礼,况今时纨袴易骄易淫易残忍,而使居民上,民必殃。二。郡县即汉唐小康之世,非数百年不乱,封建则以文武成康治之,一传而昭王南巡,遂已不返;后诸侯离析,各自为君六七百年,周制所谓削地灭国,仅托空言,未闻彼时以不朝服诛何国也,矧于晚近,虽立法制之,岂能远过武周?三。或谓明无封建,故流寇肆毒徧地邱墟。窃以为宋明之失在郡县权轻,若久任而重其权,亦可弭乱,且唐之藩镇即诸侯也,而黄巢俨然流寇矣,周亦有大盗如庄蹻者,岂关无封建耶?四。或又谓无封建则不能处处皆兵,天下必弱。窃谓民间出兵,处处皆兵,郡县即可行,不必封建也。五。而封建之残民,则恐不下流寇。不观春秋乎?列国君卿尚修礼乐、讲信睦,然自会盟朝遇,纷然烦费,外侵伐战取,一岁数见。其不通鲁告鲁者尚有之,幸时近古,多交绥而退;若至今日,杀人狼藉盈城盈野,岂减流寇?然流寇亡蹙,而诸侯亡迟,则将为数十年数百年杀运,而祸更烈矣。唐之藩镇为五季、金之河北九公,日寻干戈,人烟断绝,可寒心也!六。天子世圻,诸侯世同,卿大夫多公子公孙,亦世采,自然之势也。即立法曰世禄不世官,必不能久行。周之列国,皆世家巨室可见矣。夫使富贵功名数百年皆一姓及二三功臣据之,草泽贤士虽如孔孟,无可谁何,非立贤无方之道也,不公孰甚,欲治平何由?七。

三弟培问曰:元人不能一口吞河北,金人南奔,得后沦亡者十九年,不受封建之利乎?予曰:此非圣贤之言,天地之心也。河北当时交争涂炭,千里荆榛,比户殆尽,乾坤之惨极矣。乃置之不计,但幸曰土地后属他姓者数年,使杀尽天下之民而保空土,亦可乎?天地之心如是乎?古君不以养人者害人,有可移祸于相于民而必不肯者,皆何为也!

三弟曰:凡人之情,委家产于子孙,子孙必爱之;委之仆从,仆从不爱也。不分封同姓而任异姓,毋乃委不爱者以家产乎?曰:此以人之私情言也。以私情言则得失参半矣。子孙虽爱其家产,然恃祖父之慈,或骄或奢,以至嫖赌,无可谁何。且或谓此产原当属己,积私入橐,仆从之视主业,虽情较疏,然可鞭棰,可更易,不敢大肆也。且与子观今世仆从分背主人之家产者,十鲜其一;子孙各积私财,营妻子而膜置父母者,十常二三。一以疏而不敢发,一以亲而得自由也,矧如子所虑,则必同姓者尽任天下事然后可,不惟郡县不然,即三代封建亦不然。周之八百余国,皆属异姓,独定天下后,封文武之子数十国耳,然则异姓之不爱其家产犹然也,何以处之?

三弟曰:子孙虽积财入己,犹吾子孙也,何为置之外人?曰:即以俗情论,仆从分理家业,而主人箝制于上之为快乎?子孙分肥家业,而祖父无依于上之为快乎?且家事与国事不可同日而语也,如子言,天子分崩不虑也,惟谋一策使吾子孙得分之;天子丧亡不虑也,惟谋一策使吾子孙得得之,则自黄农以来,以至元会之终,皆使一姓蝉联,其法始善矣,有此理乎?此心公乎私乎?古云天下惟有德者居之,未闻曰天下惟同姓者居之也。师旷曰,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未闻曰天之立君以为其子孙也。

三弟曰:以异姓为官而同姓监之,如有庳之不治民,可乎?曰:有庳乃使以虚名应实福耳,非为监也。处置同姓,惟论才德,有才德,为监亦可,治民亦可;无才德,治民不可,为监亦不可。予幼尝谓封建郡县杂列而处,今思不可杂之。诸侯必侮郡县,郡县必讦诸侯,天子方救痛解纷之不暇,而暇理天下乎?

三弟曰:郡县官如传舍,谁肯爱其民者。曰:今之郡县,真如传舍矣。然而留心民瘼者亦尚有人。郭有道居停必洒埽而后行,陈蕃庭除污秽不埽,心志各别,不关久暂也。且郡县何为以传舍处也?九载黜陟之法。非谓陟之而必去其任也,经世实用编曰,养民必三年余一年食,九年余三年食,三十年之通,而后民无菜色。教民必三年,敬业乐羣,九年知类通达,三十年而后仁。可轻去哉!况才地不齐,性习亦异,不有月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乎?不有治郡功名、入朝则损者乎?今拟六衙乡官及郡县藩侯,九载考陟后,上官有缺任当选补,或其才德不止于此,及教养政已毕者,则去;如升而无缺,与其才止于此,或官与民皆不忍舍去,及行一法而未结,即留二三十年。终其身,有功递加尊衔,而仍使理其本职焉。渠奚为视民如秦越也。

三弟曰:封建井田学校,三者相资,一不行则皆不可行。曰:此老生常谈,而实非也。郡县何不可行学校选举,何不可行井田而必封建也?且吾谓选举不行,不在不封建,而在封建。孔门七十二贤,卿相之才伙矣,未闻选举之以跻大位,仕者仅步趋私门而止,良以封建则世官选举无所用,故不得不废也。而乃曰郡县则学校选举不行,是李代桃僵也。

或曰:不封建而井田,能万里运粟乎?曰:今世如秦晋征粮,仅可度支;边腹如河南、山东,除官之俸、兵之饷,有运河以通梁米;远如江南,浙江、江西、湖广,则皆通流可运;再远如闽、蜀等,又边兵支费,无可运者固无忧。井田征粮,运道不通也,况经制定则税敛轻,分贮多存,支俸禄厚,运上者亦不必若后世之多乎。

三弟曰:然则殷周封建非欤?曰:非然也,时势不同也。洪荒之世,小贤小智,统一方则渐为诸侯,久而合之天下,有一人则为天子,以后天子不道,则众诸侯复推一人尊之。殷周之兴皆以此也。故武王伐纣,不期而会者八百国,及会朝清明,乃曰吾将去。此诸侯以别用也,或即绝其世也。得乎哉?盖当时封建之弊尚未大滋,可以不变。即欲变之,亦理势不可。今不解其意而徒泥往迹,所谓胶柱而鼓瑟矣。且陆桴亭曰:郡县即如诸侯,但易传子而为传贤,子不然之。独未闻古之论尧舜禺耶?昔人谓禹传子为德衰,孟子以天意解之,是未尝言天子不当传贤也;韩昌黎又谓天子传贤,则无定人,非圣得圣,易启乱。传子则有定法,虽遇中材,人莫敢争,是天子之位亦以传贤为贤,但无人制之于上,故忧后世之纷争,而不得不传子也。若诸侯则有天子主之矣。如桴亭说,正昌黎所谓传贤则利民者大也。子亦可以悟矣。

恽皋闻问封建,予曰:封建不可复,妄论已具,今谛观春秋,愈知其不可。列国贤卿大夫,惟有管仲定民居、成民事;子产殖田畴、训子弟,制养生送死之道,经理斯民。其余君臣所商所事者,非朝聘会盟,则兵车侵伐,匆匆不暇,纷纷四出,未见有问及民事者。天立君为民之意如此乎?立圣教养万民之道如此乎?譬之治家,耕田凿井、事老训幼,其正业也;时而戚宾往来,或伤情讼兵,其暂也。今并无暇耕凿事训,而专戚宾往来,以至伤情讼兵,其家可保乎?封建积害至此,如之何不变!

桴亭思辨录曰:自封建废,郡县无宗庙之制,为有司者将欲孝治一国,其道何由?今宜仿封建意,使郡邑建宗庙,治邑者始至,则载主而居之,四时合臣民而行祭,一如古礼,则官孝思得展,而民众着于孝。又曰:冠昏丧祭之礼,民久废失,由上不以身率之也。若四礼俱可在任举行,则上行下效矣。又曰:在任而遭丧者,当一如古人在任举行丧礼,县事胥委其贰治之,五月丧毕,则亲事粗安,君事为重,素服素冠,临后寝听政,惟不饮酒食肉、不处内、不与吉礼、不断刑狱,以终三年,庶几得礼之中[周礼大略类此。三年不言,殷礼也]。塨谓:今世选官不在本省,或极北而之极南,南东西亦然,不惟路费浩繁,且言语不通,人情不谙,滋弊多端。若如陆氏议,将载主远行,昏丧易地,尤为不便。宜定制:藩侯回避本藩、郡县回避本郡本县,而相邻之郡县,不许过千里,外至于学师六职,或本地,或邻封,而乡官等必以本地人为之。其人有私,远亦私也;其人无私,邦家无私焉。

或谓:古诸侯世守,故有宗庙。今藩郡县皆传贤,此去彼来,恐鬼神杂揉,非道也。曰:古有其例矣,古人以奥为祭位,五祀祖考,皆迎祭于此,而各有名号。鬼神未闻以杂揉处也。

陈同甫曰:今立国之势,正患文为之太密,事权之太分,郡县太轻而委琐不足恃,兵财太关于上而重迟不易举。嗟乎,此宋明之所以亡也!天子以为轻天下之权,而总揽于上,究之一人亦不能总揽,徒使天下之善不即赏、恶不即诛,兵以需而败,机以缓而失,政以掣肘而无成。平时则簿书杂沓,资猾吏上下之手,乱时则文移迟延,启奸雄跳梁之谋而已矣。封建固不得复,而汉之故事,郡守得专生杀、操兵柄,有事直达天子,可不鉴其意哉。

宋方腊将反,召其众曰:吾等起事,旬日之间万众可集,守臣闻之,固将招徕商议,未必申奏,延滞一两月,江南列郡可一鼓而下也。朝廷闻报,亦未必决策发兵,迁延集议,调集兵食,非半年不可。是我起兵已首尾期月矣。二敌闻之,亦当乘机而入,我但画江而守,轻徭薄赋,以宽民力,十年之间,终当混一矣。呜呼,郡县无权,簿书烦密,往来延滞,为奸盗所窥伺如此,尚不变计耶!

藩侯一面皆来朝,恐猝有变,无人御之,似当间一藩来,一藩次年又间之,犹五岁一朝也,而东南西北西北东南,则以边腹分之。

凡朝觐路费,皆当量远近,驿递支给,开销朝廷税粮。

恽皋闻曰:分土当先于县邑,制县太大,则民情难悉、政事难举。圣门艺如冉求,圣人许之止于宰千室之邑,其自许亦止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可见也。

同类推荐
  • 徐偃王志

    徐偃王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om Swift And His Giant Cannon

    Tom Swift And His Giant Cann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范编

    女范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诀

    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塔子溝紀略

    塔子溝紀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重生最强商女

    重生最强商女

    【新文《豪门大佬的六岁小侄女》已开坑,双洁互宠双大佬】【女强宠文1V1】“你等会儿,我有东西要取一下。”“取什么?”“娶你!”飞升挨不过天劫,安瑾本以为就此陨落,却不想一睁眼,再次回到了改变她两辈子的转折点。空间在手,修为尚存,这一世,看她如何徒手虐渣男,手撕白莲花,肆意而活。顺便,补偿上一世被她辜负了的那个男人,只是,印象中那个对任何人都冷漠,却唯独会对她绽放笑颜的男人,怎么这么难追?究竟是谁擅自给他添加了傲娇的属性?
  • 解毒宫女惑天下

    解毒宫女惑天下

    “不要如此看我,这样做也是为了大家好。”明皓冷冷地望着那凄楚的女子,真想紧紧地拥她入怀,用自己的爱去温暖她。小文冷笑着,笑得动人,笑得凄凉透骨。他是她深深爱恋的男人,虽然,他强行要了自己。可如今,他却亲手扼杀了她肚里的孩子,她恨,她要将他碎尸万段。
  • 超惨的穿越:烈妃赋

    超惨的穿越:烈妃赋

    俏丫头穿越:朕的俏男妃http://m.wkkk.net/origin/workintro/123/work_m.wkkk.net穿越后成为了千金小姐,却在一夜间被人灭门,她幸好逃脱,却又被劫去卖成奴。岂料,主人却是两年前吻过她并说要娶她的穷小子,并且对我百般折磨……一个意外,公主将我送给太子,从此惊险的皇宫的生活开始了,恶魔一般的太子,妖孽一般的三太子,冷漠的王爷,精灵的公主,以及那个开始时刻出现的他,谁,会是我最后的救星?
  • AARP's 5 Secrets to Brain Health

    AARP's 5 Secrets to Brain Health

    Worried about memory loss? You're not alone. But many experts now believe you can prevent or at least delay that decline--even if you have a genetic predisposition to dementia. AARP's 5 Secrets to Brain Health offers the prescription:+ Eating smart+ Being fit+ Working your mind+ Socializing+ Stressing lessIn this book, you'll find quick tips, research findings, resources, and expert advice to help you stay sharp. And the best news? It's not hard to do or time consuming. And it's not too late to begin.
  • 迪拜恋人

    迪拜恋人

    迪拜,蒙着奢华与喧嚣的面纱。我带着满心的梦想和激情来到这里,意外爱上了一个阿拉伯男人。他英俊、风趣又固执。沙漠情动一吻后,我悄然付心。再见时,他却说:“我已有一位妻子,但真主允许我娶四人。”我不愿留下做他的二老婆,他却步步紧逼不肯放手。信仰的冲突,家族的排斥,奢求与迷惘交织……就在他终于决定抛下阻隔来到我身边时,我却因为一个意外,产生了退意……迪拜,到底给我带来了什么?阳光、梦想、奢华、爱情?分不清一切到底是现实还是幻影。但我唯一可以确信的是——你是我在迪拜遇见的最美风景。
  • 霸道丹帝

    霸道丹帝

    新书《Boss正在成为中》出炉了!一代丹帝意外重生,携带上一世的记忆踏逆天之路,将那些找事者废了!不服者杀了!爱聊天的朋友可以加下群:122599793我在这里期待大家的加入!熬过前两百章带给你不一样的霸道!
  • 恋爱过客

    恋爱过客

    “‘如果我只是个单纯的过客,为何要让我闯入你的生活?我千百次想过要离开你,但仅凭一己之力我做不到。所以,请你帮我一个忙,帮我们完成这件事……’”苏萌坐在沙发上没回头,“这是很厉害的一个作家写的,好不好?”“写的挺好。”成宇站在她身后,“我知道你接下来想说什么。答案是:不。”
  • 合租恋人:恶魔的呆萌女孩

    合租恋人:恶魔的呆萌女孩

    (全文完结,大家放心观看和收藏。)她的身边出现过两个让她记忆尤深的人,同样都拥有天使容颜,却有着不同的命运。一个让她学会了什么是喜欢,他说:“明天过后我会给你一个惊喜。”另一个让她学会了如何去守护一个人,他说:“我会为你活下去。”可是她身边的位置只有一个,那么上天究竟眷念的是谁呢?顾子陌:现在,我找到了我的整个世界,那就是你。夏婕儿:我听到最令自己心疼的一句话是,“我叫顾子陌。”不是顾少,也不是顾子淇,不是别的什么人,而是爱你的顾子陌。
  • 太上正一朝天三八谢罪法忏

    太上正一朝天三八谢罪法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出走

    出走

    宋雅琴手上提着一只包,走出家门,走出楼道,走出小区大门,一副急匆匆的样子,不像离家出走,反倒像是一个赶火车快要误点的倒霉女人。宋雅琴脚下走得疾,一颗心却迟疑在脚步后面,急切地期盼着男人孩子从身后赶上来,拦着她的人,截住她的包,而后她就有一个台阶下,跟着他们一块回家去。也就是说,宋雅琴不想真的离家出走,只是想跟男人孩子赌一口气。到了宋雅琴这个年龄的中年女人,情况大致都差不多,跟男人结婚过了二十多年,彼此心里都有厌倦对方的时候;管孩子管了十几年,孩子总有反抗与不满的时候。往日里,男人的厌倦与孩子的不满,是分开来的,很少交织在一块同时发作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