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84300000031

第31章 题跋一

题对峰禅师血书受戒文后

心佛众生,本无差别。以不达自性清净,为客尘所污,遂有三界升沈。故欲出苦轮,莫先持戒。欲净戒根,莫先悔过。经云,波罗提木叉,是众等大师。又云,有二种健儿,一自不作罪,二作已能悔。乃末世既毁梵行,复事覆藏,戴高山履巨海,虽遇真善知识,安能救济哉。对峰弘师血书誓文,历年几四十载,手泽如新。一传鉴空宁公,再传智度泓公,匪藉坚固大愿,弗克有此。梵网谓明人忍慧强,能持如是法,讵不信然。此文当与戒性同其不坏,普令未来见闻,同悟自性清净戒体,不异亲禀紫柏大师前也。

刻十二头陀经跋

头陀以抖擞尘劳为义,具十二法。迦叶尊者,终身奉行。世尊谓正法住世,全赖此人。迨兹末运,妄以须发当之,尚不知比丘戒为何事,矧头陀法邪。予虽根劣,仅持一二,然一番展读,辄一番愧感。例诸贤达,想亦当尔。重录梓行。伏愿见闻随喜者,发增上心,少多奉持,庶重兴正法,不日可望耳。

血书经品跋(为钜沙弥)

每念大法难值,如优昙花。戊辰秋,沥舌端血,书梵网地藏等经。今仅得数品,合为帙。首决定明诲,次安乐行,十二头陀,八大人觉及大乘戒经。所以息众恶之源,广慈悲之道。次宝华敷会,得闻十方佛名。终势至圆通,摄归西方净土。噫,具诸戒行,读诵方等,上上品生,斯其券矣。然天台云,一一生因,皆判九品,随治惑浅深,分位次高下。是则三阶,四土,宝地疑城,问心不论事,是在不负最初欢喜顶受之一念而已。合掌跋。

水心持金刚经跋

自五祖以金刚般若印心,此经遂为世宝。然世人依语生解,一味荡相明空,大失无住生心之旨。经云,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于此章句,能生信心。又云,发菩提者,不说断灭。噫,只此二语,可思矣。盖无住超凡外之著有,生心超二乘之沈空。无住则十界俱非,生心则十界俱即。遮照同时,生佛不二。中流两岸,一齐坐断。当知文字般若(万象万行,与音声点画同名文字般若),与观照实相非一非异。如此受持,可救空宗之失矣。

刻较正梵网上下跋

梵网之流通东土,自罗什始。而下卷之独弘,传自智者。始智者之时,道法盛而根性利,人淹教典,博洽大乘,故独揭重轻戒相,以便行持。今人根日钝,学日荒,登坛受戒,徒挂虚名。心地法门,茫无所晓。既不能广学多闻,并上卷尚未寓目,安能于三十心中,一一解其次第法用。一一不解,一切法不知,即为自诳,亦诳他人。俨称菩萨戒子,宁不污于至教乎。予滥膺法服,忧切杞人,拟合注上下,兼谋梓梵本。但上卷久秘,鲁鱼犹少。下卷传世,亥豕实多。唯云栖古本,雅合义疏,的可依承。又义疏,从偈颂开章,而经名梵网因缘,已指上卷乃藏本上卷,终十地,将付嘱奉持之文,反置下卷首。今细玩文义,从贤劫品中说以上,确是上卷结文。从尔时释迦以下,确是下卷序分。敬用每朝刻藏,分一卷为二卷,合二卷为一卷之例,以义定其节段。至于重轻戒相,本是疏家科文,藏本原无,不应窜入经中,但可别列经后。又此戒相,传自先贤,智者仍之,已有不定。今依律藏推析,不无更有可商。爰注各条下,以便酌取。普愿见闻随喜,读诵受持,同悟梵网明珠,顿契本源心地。

刻头陀遗教与梵网同帙跋

莲洲居士,书梓梵网,复合刻头陀遗教。议者曰,大小两乘,教道既别,旨趣天殊。梵网利生涉俗,不舍尘劳。遗教头陀,物外萧然,唯祈自了。离之双美,合乃两伤。今并一函,不令诵者泣岐乎。解者曰,两乘虽别,金口是同。日月照临,并行不悖。又解者曰,菩萨有二种,智,增上者先空后假,悲,增上者先假后空。方便多门,归元无二。嘻,此皆未达圣教微旨,未识流通至意者也。夫从井救人,宣尼所否。瓮外运瓮,举世所知。岂有自疾不疗能疗他者。婴儿病行,圣梵同符。天行未明,徒增戏论。故华严二普酬倡,名离世间。非竖精进幢,奉远离戒,何能深入心地,把臂三贤十圣,不被爱见吞噬邪。菩萨戒本经云,声闻深乐涅槃,畏厌烦恼,百千万倍,不及菩萨深乐涅槃,畏厌烦恼。谓诸声闻但为自利,菩萨不尔,普为众生。彼习不染污心,胜阿罗汉成就有漏,离诸烦恼。读此一章,群疑顿释。三经恰恰相成,非前非后。合则双美,离乃两伤。愿读诵者,以无著心行菩萨道,以菩提心修远离行。如普门示现,照五蕴皆空,而度苦厄,地涌高流,住下方空中而弘法华,不唯春兰秋菊,正是一鼻孔出气也。

寄南开士血书法华经跋

血书一法,摄归普贤行海,条列梵网戒章。特所以然之故,未有揭示,致狂慧之徒,蔑为有相。夫无始生死根本,莫甚身见。出世妙法,莫先摧破萨迦邪山。萨迦邪见破,则生死轮永息,是名尊重正法,是名以法供养如来。法华楞严,深叹然臂指及然香功德,亦以此耳。或谓断烦恼臂,然无明身,岂在区区血肉闲。不知众生结习浓厚,虚幻血肉,如翳眼中脂,当体即是无明烦恼。僧问紫柏,如何是生死根本。曰,只汝身是。云恁么则死了便出生死。师震威一喝。呜呼,大人作用,岂义学所知。盖实从半偈悟彻,故示人自亲切也。人能刺血然香,纵未明理,亦破敌前茅。傥高谈理性,不入行门,身见高山,何由摧碎。予每见此妙行,必深心随喜。况妙经开权显实,举手低头,皆成佛道,人能尽发此心,行此行,不但灵山未散,安知支那边地,不三变而成净土也。寄南开士,即紫柏孙,必能悟一喝意。他年坐道场,紫柏当涌宝塔以证之矣。

云麓居士持金刚经跋

大般若云,有菩萨成就开智,一句中解无量义。有成就演智,一句义作无量说。所以般若一法,或说六百卷,或说三十卷,或说一卷,或说一章。广略虽殊,与甚深般若相应一也。苟得开演二智,多少无碍。若但作文字观,只般若二字,已自葛藤,非直攀枝附叶者为有过也。末世法师,心无实悟,徒向口耳边起见,或喜繁文,或喜简略,总名遍计情执,何由入佛智慧。佛智慧者,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荆棘林中,横身直过。洁白地上,掉臂不留。又何舍一从一,始夸直捷哉。维摩云,无离文字说解脱。法华云,言辞相寂灭故,知四依大士,弘演科章,横说竖说,皆与般若不相违背。未达者,自绕葛藤,非说法过。设埽之而众生处处生着,于要言中,愈滞情尘。古人云,若以不立文字为高,只不立二言,即是文字。废多执少,痴执弥深。愿由心经一章,进之金刚一卷。又进之摩诃般若三十,大般若六百,于三藏十二部,透尽言说差别之旨,总归理性般若之宗。则文字观照实相,举一即二,言三即一,左右逢源,不可思议,孰为根本,孰为枝蔓。视固守简易,自称直截明白者,不啻夜郎王矣。偈曰,

太阿藏匣已惊神,举向当阳不用硎。错节盘根迎刃解,虚空割碎岂留痕。

白牛十颂自跋

学道既不可廉纤,亦无容卤莽。诸佛说法,有片喻,有全喻。牧牛公案,可喻宗乘现世机缘,亦喻佛道僧祇修证者也。况圆人善超,六而常即。岂以圆融碍行布,而必怀增上慢于理性,方名不落阶级邪。有病此颂位位分配,不似衲僧气象。予谓之曰,且喜老兄会祖师禅,如来禅未梦见在。

重定授菩萨戒法自跋

窃观比丘受戒,律有定式。五部虽殊,大同小异。故应专遵四分,削后窜之繁文。菩萨受法,经论各异。梵网璎珞,地持善戒以及心地观等,被机既别,详略互殊。是以制旨教行等,各抒己意,增设科条,虽辞美意详,并殚其致,然或义因文隐,反不若经论之痛快直捷也。今梵网受法,已失其传,仅存影略。唯地持璎珞,的可依承。敬酌三家,会成一式。庶俾详简适中,而授者受者,皆得明白简易,以免紊杂之过耳。

梵网合注自跋

夫本源心地,含生共有。无染性戒,日用不知。翳目而华舞太空,梦蚁而寻膻阶下。然晴虚之体依然,轮王之身如故。哀哉妄惑,枉受幻轮。劳我慈尊,现身同患,示成不倦于八千,垂化无偏于尘刹。一滴之心地既敷,积劫之沉迷立醒。而琅函久锢,半珠仅呈。繄我愚蒙,得探全宝,竭思殚机,尘培泰岳。思法缘之匪易,辄涕泗以滂沱。愿我同仁,深思力学,解行同遵,自他俱利。庶得上报佛恩,不负己性矣。

积如开士刻般若照真论跋

般若无名,一切法皆般若别名也。一切法无体,般若即一切法自体也。一切法不可名,故般若亦不可名。般若无别体,故一切法咸无别体。世有欲借语言,绝语言而显般若者,皆未达甚深般若圆融三德者也。何谓圆融三德,一实相般若,名法身德。二观照般若,名般若德。三文字般若,名解脱德。此三非三,亦非定一,以一切皆实相,皆观照,皆文字故。是故六百卷非多,二百六十余言非少。乃至后贤述作,无虑数十百家,了得即字字解粘,不了则字字加缚。澄公照真论亦其一也。愿见者当下与甚深般若相应,不便作借言绝言会。若于此不借不绝,则六百卷一大藏,悉不借绝。一星之火,遍烧原野矣。

血书法华经跋

一切佛语皆群灵眼目,千圣慧命也,况无上妙法乎。一切读诵受持,皆般若真因,度苦宝筏也,况刺血为墨乎。掠虚禅者,高谈名理,罔知实行,彼未悟理耳。设真悟理,则一切行无非妙理,有何事相可薄,理性可尊邪。况众生无始,我执恒重。若宗若教,对治咸急。正宜借此微因,充至三祇大行,俾正使习气,一齐破尽。可谓即事而理,即渐而顿矣。奈何弃此真实,以空谈当妙悟哉。乳生法友,夙植正信,年方应法,作此不思议功德,是故历参知识,不染近时禅病。将来亲见灵山一会,方知血肉点画,全体法华三昧,无相安乐行,果不在有相安乐行外也。

蕴谦书法华经跋

此经五种法师,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也。夫受持,读诵,解说,能生解成观,自轨轨他,谓之法师固宜。彼书写胡亦称法师哉。然书写尤可自轨轨他,尤易生解成观。请言之。均一纸笔墨也,一手腕也,以此写淫辞艳曲,成三涂因。写世间典籍,成人天因。写阿含三藏,成出世因。写大乘方等,成菩萨因。写妙法莲华,则唯是佛因。傥纸墨笔手不能写妙法者,亦必不能写淫辞艳曲以溺人也。傥能写淫辞艳曲者,亦必能写妙法以昭人也。是同一性灵也,一缘助也,一功能也。十界升沈,不分而分,如此矣。且淫辞艳曲,虽三涂因,亦具十界。如闻他若无心我也休,顿明心地,非佛因乎。佛尚具,他可知矣。妙法莲华虽佛界因,亦具十界。如经明谤斯经者,获罪无量,非地狱因乎。地狱尚具,他可知矣。嗟嗟,手腕功能一也,纸笔墨缘助一也,性灵知觉一也,十界非此俱不成,十界因此遂互具。既成而互具矣,则必有如是相性体力等,百界千如,炳然在一纸墨间,一手笔闲,一性灵闲。性德三因,修德三因,性修相成,性修不二,可洞然于实相渊府矣。又示读诵者,俾解成观发,非自轨轨他之最胜者乎。愿写者阅者,荐此性具实相妙理,以为妙修之本,毋曰姑结远因于久后也。妙法之师,当仁不让,其在是与。

愿弥血书法华经跋

如来一切经典,法华称王。行人一切供养,血书为最。盖五时八教,至法华而理无不尽,机无不收。所以一句沾神,一言作种,必至成佛,矧全经功德乎。吾人难舍,莫若己身。至刺血为墨,而殷重极矣,身见破矣。与药王之然身臂,岂有二焉。每慨末世,专尚虚解,口头三昧,遍传寰宇。四安乐行,置若弁髦。开士非时食戒,严似远公。万善庄严,勤同寿老。又发胜心,成此功德。岂五种十种供养,所能较量哉。

达权书法华经跋

此经名平等大慧,亦名诸经中王。夫慧平等,法亦平等,何故独称王哉。盖法虽平等,众生迷故,妄见差别。故一代时教,巧逗迷情,于无差中作差别说。至灵山极倡,方明差本无差。是会一切法皆成佛法者,全由法华之功。回视华严兼,阿含但,方等对,般若带,皆无与并者。况本门极倡三世益物。番番种,番番熟,番番脱。前非始自大通威音,后不穷于薪灰火尽。凡如来竖穷横遍之化工,施设教网之纲要,彻底显示,罄无余蕴,所以难遇过于优昙,受持功齐法界也。然佛法妙,生法妙,不离心法之妙。现前一念妙心,是名莲华。悟心莲华,一切法无非莲华。心是经王,心是平等大慧。达此实义,方名达权。勉之哉。

三学血书华严经跋

一代时教,华严为根本法轮。以为实施权,流出无量法门,开权显实,还归法界性海故也。然法门权实,虽复不同。而性修要旨,初无少异。此经首题大方广者,即直指吾人现前一念三德秘藏之性。佛华严者,即指称性所起圆顿修德之功。不达性体三德,万行何所庄严。不以佛庄严而为庄严,性德何足贵重。佛华庄严者,戒定慧三学而已。戒学定学福德庄严,无上慧学智慧庄严。慧固佛慧,福亦佛福。迥异旧医三法,高超权教三修,一一皆名佛华。经不云乎,具足受持威仪戒法,能令三宝种性不断。戒既全体佛戒,定慧何莫非佛。以圆顿佛华,庄严大方广之心性。斯则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而遮那身土,不离下凡一念心矣。傥高推圣境,漫云我是凡夫,则何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傥执性德,漫云实齐诸圣,则我大方广性本自平等,又何以高超九界,成等正觉邪。禅师三学,血书经王。余为发明三皆佛学,俾滴滴血,皆从普贤毛孔中流出。一一滴中,具大千经卷。无别有也。

法华纶贯自跋

李白登黄鹤楼,见崔灏诗,遂阁笔,知不可胜也。智者大师,亲证法华三昧,光宅尚破,余家可知。后人纷纷置喙,未具青莲学识耳。诸友请余解法华,坚以此意辞之。适达际督梓梵文,欲撮全经大旨,以便初学。敬依玄文,节取大纲,名为纶贯。庶述古而不妄作云。

妙玄节要自跋

一字法门,海墨不尽。九句谭妙,奚足云多。且九旬四辩,文义何限,章安所记略矣。乃末世钝根,犹畏其繁。望妙玄而如海,甘蛙守以不前。无上醍醐,罔沾一滴,可痛也。窃闻大智度千卷,罗什十倍略之。摩诃止观全书,荆溪录其大意。因仿厥旨,辑为妙玄节要。凡二卷。庶几一脔染指,渐充法味。然后遍讨玄文,深证法华三昧。斯举也,未必非循循善诱之一术也。若仅守节要,终置全珍,予固智者章安之罪人,而彼又予之罪人矣。

题若水关主手卷

文殊起佛见法见,贬向铁围。高峰云,今有起佛见法见,合掌赞叹。何故,时节若到,其理自彰。此出格超方手也。宗门作略,与大医王相似。急治标,缓治本。又有顺治逆治之不同,期于起病,不执陈方,责其无验也。末世禅学,谬自立宗,不知了因缘因,恒相资藉,固有了因性发,缘因顿具者,亦有缘因性熟,了因忽发者。如舟与水,相资有济,不可谓水可缓,舟应急,舟可缓水应急也。若水关主,久阅大藏,尽了了否。若了了而仍未瞥,则佛见法见应贬铁围。若未尽了,是闻有余而慧不足,正可向此求开慧性。所谓时到理彰,逆治之不可,则顺治之也。试揣平日对经卷时,与上蒲团提话时,孰得力,孰不得力,孰能克除习气,孰不能。夫发药治病,听诸良医。有效无效,还须自检。昔有人素服砒,因久缺遂病。医醉,误投以砒,霍然病起。今三藏虽如砒毒,恐既久服,未必不以此得霍然也。

题至孝回春传

儒以孝为百行之本,佛以孝为至道之宗。盖报恩心出于万不可解之情。如黄会卿,以刲股疗母痼疾,母享年八十有二,皆真情所感也。是情也,谓为世法,实是菩提之基。谓为出世,不过爱欲之妄。君子于此,不可不学,不可不达。昔曾母啮指而子为心痛。达此可悟同体法性,知唯心法门,即世孝成出世孝矣。

题独省编

余幼事理学,辄以辟佛为任,恶异也。稍长,又辄以为同。习久始知亦同亦异。今也知其非同非异,仍不妨说同说异矣。永邑周子,儒而玄,玄而禅,禅而又儒者也。退藏之暇,出独省编。夫不睹不闻,儒所谓独也,而大本达道存焉。玄之又玄,老所谓独也,而众妙之门在焉。觅心了不可得,释所谓独也,而百界千如具焉。此真混而弗齐,类而弗隔,要亦为未省者言耳。省之何一何异,何独非独。寂然不动,独亦不可得。感而遂通,至赜不可乱。正寂时万感炳现。正感时当体寂然。天下归仁之后,更无操存舍亡之惧矣。子其省之。

观泉开士血书法华经跋

经云,譬如高原,凿井求水,若渐至泥,去水必近。菩萨发大心,亦复如是。若得逢此法华经王,即近阿耨菩提。儒亦云,有为者,若掘井九仞,不及泉犹为弃井。噫约教论泉,则五时四教,无如法华。法华即泉也。约观论泉,则文字如土,闻慧如湿,思慧如泥,而修慧泉也。开士若以阿含为土,方等为湿,般若为泥,应于此经一文言,一滴血,皆作清冽香泉观。若求修慧之泉,应随文入观。正如不离高原,施功及水,凿之既久,幽泉必迸。亦莫离此文言滴血,令成弃井也。

莲洲书佛顶经跋

经云,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消灭,变其所受地狱苦,成安乐国。顾一念至微,何力用如此。须知一念之性,本竖穷横遍。一切事理性相,从不在现前一念之外。故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轮回顿息。试思平日,起惑造业,毕竟是谁。今书经忏悔,又毕竟是谁。此造业忏悔之念,在内在外在中间邪,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邪,过去现在未来邪,果觅之了不可得,则罪福无主,名真忏悔。阿难所以顿获法身,性比丘尼所以成阿罗汉也。若于无可得中,妄计有心可得,则旋犯旋悔,既悔仍犯,如隔日疟,有何了期。然大乘缘种,不可思议。勉强力行,功无虚弃。出世善根渐胜,世间漏种渐消,如明破暗,亦决不诬也。

题灵异杂录

子不语怪力乱神。怪神如力乱,非无也。百姓狃于见闻惯习,偶一事出惯习表,则怪之。讵思只今一身,眼耳胡以见闻,口足胡以尝与语,止与行不亦至怪与。佛证心性之妙,不为惯习所局,亦何灵异。百姓视之,不胜灵异矣。谓佛灵异,此不知心性本妙者也,并佛灵异之迹而不见不闻不觉不知,此又井蛙夏虫之甚者也。虽然,井蛙夏虫孰非灵异,唯灵异之性原等,故仍得以灵异觉之。觉此灵异,又觉此即非灵异,可与语不语之语矣。

搉古题辞

圣人往而经史存。经史固不足传圣人之心,而善会圣心者,初未尝离经史也。既于经史会圣心,谓圣人果往,可乎。文王没,文在兹,天不能丧,人不能死。吾是以知不善读经史者,古未尝不今。善读者,今未尝不古也。今而古,则言即无言,文即无文,勿起二见可矣。

毗舍浮佛偈跋

紫柏大师云,生平持毗舍浮佛半偈。句半熟,半句未熟,更熟此半句,生死脱然矣。毗舍浮,此云遍一切自在,结庄严劫之终,开贤劫之始。故此半偈,最为良药。众生病虽不一,其源不过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而已。今以四大观身,知身非身。以缘影观心,知心非心。既达妄计之身心,即非身心,焉往而不自在。然则毗舍浮佛,不在庄严劫,在吾一念无身心之智而已。果达身心本空,奚止舍浮不离当念,尽十方世界过现未来诸佛,皆不离当念也。

血书金刚经跋

论云,菩萨观智,所守者约,而观境遍,克果大。故喻金刚两头阔,把手处细也。是故菩萨,但观一念心性,觅之了不可得。炳现万法,无能无所,无是非是,则达三般若,皆如金刚,是真能把者。行幻佛子血书最上乘,此金刚邪,抑己善能把邪。佛子莫作二视,可也。

题牧牛图

牧牛喻修证,本诸经论,非创谈也。然毕竟牛是何物,牧者何人。普禅为颂,云栖锓图。菂中法友,又绘成卷。予更下一注脚,如牛入窗棂,头蹄都过了,却有尾巴过不得。且道此尾白邪,黑邪,有邪,无邪。会得者个俏息,不妨云边月外与汝相见。

重刻三颂自跋

不信教外别传,是谤宗也。谓教外果有别传,是谤教也。抑不信教外别传,是谤教也。谓教外果有别传,是谤宗也。舍此二涂,作何折合。不见道,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又道恁么也得,不恁么也得,恁么不恁么总得。虽然,毫厘差,天地隔。山纳甘堕无间,漫作三颂,未审教外邪,教内邪,别传邪,非别传邪。傥遇无眼人观,无耳人听,必有能辨之者。

性学开蒙自跋

此别答十问之第四问也。良以两家性学,世罕兼通。儒未必习佛,习亦难窥堂奥。佛未必习儒,习亦不肯精研。予年十二就外傅,粗知书义,便以道学自任,于居敬慎独之功,致知格物之要,深究之。年二十,看颜渊问仁章,窃疑天下归仁语,苦参力讨,废寝忘餐者,三昼夜,忽然大悟,顿见孔颜心学真血脉真骨髓。因识孔子闻知之传,诚待其人,非汉宋诸儒能拟议也。越四年,知出世大法,发心离俗。先参少室禅宗,后学天台教观,不啻皆如渤海相似,十五六载,仅沾一滴,方为向若之叹。反观向所悟孔颜心学,又今一滴中之一滴矣。嗟乎,道旷无涯,为若此也。世之沾沾自足者,何啻井蛙也哉。然又知一滴之性,即大海性。故身为释子,喜拈孔颜心学示人,知与不知,任诸旦暮。此问同志未谙,固请予略明梗概,遂于一滴海中,复出滴许。如此,知必为大方所笑。然神龙得之,安知不即此兴云澍雨,又安知不藉此腾归沧溟也。

遗教解自跋

旭未出家,读遗教,便知字字血泪。既获剃染,靡或忘。所憾障深,廿余年空无克获。非道人,又非白衣,方抚心极愧,而甫敦沈居士固请解此经。嗟夫,予不能臻修世出世功德,徒以文言作诸天说法鸟邪。然一隙或明,弗忍终吝。藉此功德,破障策新,普与同患,回向西方,仍作迦陵频伽,代弥陀广宣法要可矣。

弥陀要解自跋

经云,末世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呜呼,今其时矣。舍此不可思议法门,其何能淑。旭初出家,亦负宗乘而藐教典,妄谓持名曲为中下。后因大病,发意西归。嗣研妙宗圆中二钞,始知念佛三昧,无上宝王,方肯死心执持名号,万牛莫挽也。吾友去病,欲令此经大旨,辞不繁而炳着。予方愿普与有情,同生极乐,不可辞。举笔于丁亥九月二十有七日,脱稿于十月初五日。所愿一句一字咸作资粮,一见一闻,同阶不退。信疑皆植道种,赞谤等归解脱。仰唯诸佛菩萨摄受证明,同学友人随喜加被。

周易禅解自跋

曩游温陵,有郭氏问易,遂举笔属稿。先五传,次上经。而下经解未及半,以应请旋置。今商大乘止观之余拈示易学,始竟前稿。嗟嗟,从闽至吴,地不过三千余里。从辛巳冬至今乙酉夏,时不过千二百余日。乃世事幻梦,万别千差,交易邪,变易邪。至历尽差别,时地俱易而不易者,依然如故。吾是以知,日月稽天而不历,江河竞注而不流,肇公非欺我也。得其不易,以应其至易。观其至易,以验其不易。常与无常,二鸟双游。吾安知文王之羑里,周公之被流言,孔子息机于周流而韦编三绝,不同感于斯邪。因阁笔,复为之跋。

唯识心要自跋

宗镜云,智慧合其多闻,终不执诠认指。多闻度其智慧,免成孤陋面墙。设一微尘未了,此犹有无明在,以不了处为障翳故。况自身根门之内,日用之中,有无量应急法门,全未明一。若欲为人,凭何剖析,只成自诳,反堕无知。自眼未明,焉问他目。须三量定其是非。真修匪滥,四分成其体用,正理无亏,然后十因四缘,辨染净之生处。三报五果,鉴真俗之所归。若不达三量,真妄何分。不知四分,体用俱失。又云,一心实相悉是诸法。诸法所生,皆从现行,善恶熏习。第八识含藏种子为因,发起染净差别报应为果。若不微细剖析,问答决疑,何由到一心总别之源,彻八识性相之际。提纲意在张网,不可去网存纲。举领意在着衣,不可弃衣取领。故事理双明,方通圆旨,教观齐运,始达一乘。又云,不因教所指,何由识自心。设不因教发明,亦须凭教印可,不然皆成自然外道。闇证禅师,直饶生而知之,亦多生闻经熏种,诸圣本愿冥加。呜呼,永明大师,以法眼嫡孙,悟齐诸祖,而苦心苦口,劝诫若此。谁谓成唯识论,非佛祖传心要诀乎。予憾障深惑重,不能克证,而性相源头,颇窥一线,诚或诸圣冥加,故亦不敢自秘,聊竭隙明,和盘托出。举笔于丁亥三月廿五日,脱稿于五月廿五日。阅两月,述成观心法要十卷。伏愿见闻随喜,不退菩提,若信若疑,咸成妙种。同生极乐净邦,先觐阿弥陀佛。还人龙华初会,影响弥勒世尊。尽未来,广度含识众生尽,方证涅槃。

书慈济法友托钵养母序后

戊子仲秋,慈济法友乞余重书前序。余于是反躬自责,不胜涕泪交流也。予少有养志之愿。年二十而丧父,恨彻终天。廿四出家,舍母不养。盖欲克期取果,用报亲恩。不谓廿八岁,母复捐世,哀哀之痛,肝肠寸裂。然犹曰,矢入深山,冀得一当,或可赎弥天罪愆耳。逮三十一,被道友牵逼,渐挂名网,而潜修密证之志,益荒矣。今者年满五十,先人弃我足三十年。既不能如目犍连之自获果证,每思结一净坛,邀十友修净土忏法,无柰囊钵萧然,拙于行乞。每向中夜,展转悲号。而慈济乃以一钵千家,承欢膝下,真不思议乐也。善达缁素,乃以粒米茎薪,助渠孝养,真不思议福也。余无此福,故无此乐,宿生业重,夫复何言。敬于此福此乐,深生随喜。以此随喜善根,普施法界有情,同得此福此乐。直至累劫报亲恩,积因成正觉,永离不肖无福无乐之苦。于是拭泪而复书此。

同类推荐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炖煌石室本)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炖煌石室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Itinerary of Archibishop

    Itinerary of Archibishop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牧民赘语

    牧民赘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ON HEMORRHOIDS

    ON HEMORRHOI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瑜伽莲华部念诵法

    瑜伽莲华部念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深宫怨伶

    深宫怨伶

    瑞喜进宫了,封为美人。一朝宫墙内,只盼君王怜,可惜两年过去,皇上却从来没有召她侍寝。不过瑞喜并不着急,因为她的玉女神功还没有练成,不足以在床第间杀了那个君王。选秀女就像抢银行,收益很大,但后患无穷。深宫女子,一旦卷入尔虞我诈,想抽身就是南柯一梦了……
  • 落雪天

    落雪天

    推荐新书《爱豆帮我养狗》天山大劫,三色冰晶被盗,天女出山入凡尘寻找圣物。十万年的末尾,是天山的劫,也是天女的劫,更是她们从仙变成神的磨难。上一世,她微小单纯,只得仰望他的高扬伟岸,承受爱而不得和卑微落寞。这一世,她冰封了心神,势要断情绝爱,而他却对她一见钟情、痴爱不弃。共浴日月,同受磨难,这是渡劫还是还债?平定天下后,下一世是永不相见,还是水火不容?磨难太长,情感遥远,似乎需要一生一世去经历、体会,游过千山万水、看过花开花落,却不一定能够将人心琢磨明白,也不一定能够得到所爱,做人做神不都是一样?凡尘的人来人往似乎匆忙,却是那相守一刻和等待万年的一点一滴罢了。他是百山,她是雪泽;她是他的心间雪,他是她的落雪天。
  • 死亡征战:中国援非抗击埃博拉纪实

    死亡征战:中国援非抗击埃博拉纪实

    2014年春天到2015年春天,埃博拉在西非肆虐。几内亚一位富商在中几友好医院死亡,参加葬礼的20多人相继死亡,接诊的医生和护士也遭传染死亡,由此揭开埃博拉在几内亚与塞拉利昂等国大肆泛滥的序幕。受到世界卫生组织邀请的中国,三天内组织救援队出发,带着全世界只有极少几个国家才有的P3检测设备,带着最顶尖的专家与极为缜密的专业防治流程,来到塞拉利昂,经受住了西方挑战者的考验,也经受住了埃博拉的考验,不仅将埃博拉感染者的死亡率降低了22%,还治愈了一些感染者,并且将先进的防治理念留在了非洲人民中间。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也是一次彰显大国担当的征战。
  • 清朝柔远记选录

    清朝柔远记选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白马王子的独家宠爱

    白马王子的独家宠爱

    明月酒吧内,一名身穿印花猫咪上衣,白色裤子的女孩正在打工,一个不经意间,她遇见了他,知道了他的身份后,却对他避之不及,而他又做了什么,让她消失了整整五年。五年后她的回归,让他邪魅一笑,好戏就要开始了。婚后,“表妹?艹,你特么玩我呢!你难道不知道表妹什么的最会勾搭人了吗?”“好啦好啦,你要知道我怀里只有你!”面对她的怒斥,他也只轻轻一笑,将她拥入怀中。【新人开坑,双主身心干净,绝对宠】
  • 女配她总是不在线

    女配她总是不在线

    红豆穿了,好巧不巧的穿成了小妾逆袭文里的正妻……她想哭,正妻这职业不好当,不仅会是个蛇蝎心肠的坏女人,就连她生下来的孩子也会是歪瓜裂枣……不过还好,她还没孩子,所以她要逃。但可惜,她逃错了方向。寒冷的山崖上,是一个男人站在树下优雅的笑。“你可以选择跳下山崖自尽,我绝不会阻拦,只是……”他看了眼怀里抱着的婴儿,淡然道:“我会杀了你的孩子与你一起陪葬。”“这也是你的孩子……”红豆呢喃。他轻抚孩子的脸,“这个孩子能出生,不过是我用来防止你离开我的手段罢了,既然她没用,那她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风里传来他更冷的声音,“方红豆,你既然弄不死我,那永生永世……都别想离开我。”
  • 狼子野星

    狼子野星

    野兔子跳起来想打狼结果你猜怎么着?————狼,他蹲了下来。
  • 新编基层工会组建与换届改选工作手册

    新编基层工会组建与换届改选工作手册

    作为一个基层工会工作者,无论是基层工会主席,还是普通基层工会干部,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素质的同时,更要重视提高工会工作的一般知识,比如基层工会的日常工作、基层工会的建家工作、基层工会的组建与换届改选工作、基层工会的文体娱乐活动工作等,这样才能全方位地搞好基层工会工作。
  • 秘婚成瘾

    秘婚成瘾

    肖佳佳想着那个肉麻的情书、妈妈愤怒的眼神、男孩子那种惊恐的眼神,就觉得时光匆匆过,自己也曾恋爱过,光阴如梭,怎么自己就剩下了呢。看着大学毕业后同学和闺蜜们相继结婚生子,她开始害怕同学聚会了,总是自己一个人去。可是一次老套情节的英雄救美,她认识他,他们就这样开始了,他眼神中出现了她的影子,她的心里为他了留着位置。新时代谁有女人就不能主动向男人说“我们结婚吧”……
  • 不屑我爱你

    不屑我爱你

    留下一个想念的人。为了爱你,不要怪我用了他们不屑的技巧,不要怪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