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63800000060

第60章

廿九癸酉)沩山灵佑禅师示寂。师尝示众曰。夫道人之心。质直无伪。无背无面无诈妄心。行一切时视听寻常。更无委曲亦不闭眼塞耳。但不附物即得。从上诸圣只是说浊边过患。若无如许多恶觉情见想习之事。譬如秋水澄渟清净无为澹泞无碍。唤作道人。亦名无事人。时有僧问。顿悟之人还更有修不。师云。若真悟得本他自知时。修与不修是两头语。如今初心虽从缘得一念顿悟自理。犹有无始旷劫习气。未能顿净。须教渠净除现业流识。即是修也。不道别有法教渠修行趣向。从闻入理闻理深妙。心自圆明不居惑地。虽有百千妙义抑扬当时。此乃得坐披衣自解作活计。时相国郑愚为之碑曰。天下之言道术者多矣。各用所宗为是。而五常教化人事之外。于精神性命之际。史氏以为道家之言。故老严之类是也。其书具存。然至于荡情累外生死。出于有无之间。超然独得。言象不可以拟议。胜妙不可以意况。则浮屠氏之言禅者。庶几乎尽也。有口无所用其辨。巧历无所用其数。愈得者愈失。愈是者愈非。我则我矣。不知我者谁氏。知则知矣。不知知者何以。无其无不能尽。空其空不能了。是者无所不是。得者无所不得。山林不必寂。城郭不必諠。无春夏秋冬四时之行。无得失是非去来之迹。非尽无也。冥于顺也。遇所即而安。故不介于时。当其处无必。故不局于物。其大旨如此。其徒虽千百。得者无一二。近代言之者必有宗。宗必有师。师必有传。然非聪明瑰宏杰达之器。不能得其传。当其传是皆鸿庬伟绝之度也。今长沙郡西北有山。名大沩。蟠木穷谷不知其遍几千百里。为罴豹虎兕之宅。虽夷人射猎虞迹樵夫。不敢田从也。师始僧号灵佑。生福唐。笠首屩足背闽来游。庵于翳荟非食不出。栖栖风雨默坐而已。恬然昼夜物不能害。非夫外死生忘忧患冥顺大和者。熟能于是哉。昔孔门殆庶之士。以单瓢乐陋巷。夫子犹称咏之。以其有生之厚也。且生死于人得丧之大者也。既无得于生。必无得于死。既无得于得。必无得于失。故于其间得失是非所不容措。委化而已。其为道术。天下之能事毕矣。凡涉语是非之端。辨之益惑。无补于学者。今不论也。师既以兹为事。其徒稍稍从之。则与之结构庐室。与之伐去阴黑。以至于千有余人。自为饮食纪纲。而于师言无所是非。其有问者随语而答。不强所不能也。数十年言佛者。天下以为称首。武宗毁寺遂僧。逐空其所。师遽裹首为民。惟恐出蚩蚩之辈。有识者益贵重之。后湖南观察使裴公休。酷好佛事。值宣宗释武宗之禁。固请迎而出之。乘之以已舆。亲为其徒列。又议重削其须发师始不欲。戏其徒曰。尔以须发为佛耶。其徒愈强之。不得已笑而从之。复到其所居。为同庆寺而归。诸徒复来。其事如初。师皆幻视无所为意。忽一日笑报其徒示若有疾。以大中七年正月九日归寂。年八十三。即窆于大沩之南阜。后十有一年。其徒以师之道上闻。始加谥号及坟塔。以厚其终。噫人生万类之最灵者。而以精神为本。自童孺至老白首。始于饮食。渐于功名利养。是非嫉妒昼夜缠缚。又其念虑未尝时饷历息。煎熬形器起如冤仇。行坐则思想。偃卧则魂梦。以耽淫之利欲。役老朽之筋骸。餐饭既耗齿发已弊。犹拔白饵药以从其事。外以夸人内以欺己。曾不知息阴休影捐虑安神。求须臾之暇。以至溘焉而尽。亲友不翅如行路。利养悉委之他人。愧负积于神明。辱殆流于后嗣。淫渝汗漫不能自止。斯皆自心而发。不可不制以道术。道术之妙莫有及此。佛经之说益以神圣。然其归趣悉臻无有。僧事千百不可梗槩。各言宗教自相矛盾。故褐衣圆顶未必皆是。若予者洗心于是逾三十载。适师之徒有审虔者。以师之图形。自大沩来。知予学佛求为赞说。观其图状。果前所谓鸿庬绝特之度者也。既与其赞。则又欲碑师之道于精庐之前。予笑而诺之。遂因其说以自警触。故其立言不专以褒大沩之事云

(诏修天下祖塔未经赐号谥者所在以闻太常考行颁赐

三十乙亥)(敕法师辨章为三教首座)是年潭州道林沙门疏言。诣太原府访求藏经。高士李节饯以序曰。业儒之人喜排释氏。其论必曰。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代。皆无有释。释氏之兴。襄乱之所奉也。宜一扫绝刬革之使不得滋。释氏源于汉。流于晋。弥漫于宋魏齐梁陈隋唐。孝和圣真之间。论者之言粗矣。抑能知其然。未知其所然也。吾请言之。昔有一夫。肤腯而色凝。气烈而神清。未尝谒医。未尝祷鬼。恬然保顺。罔有札瘥之患。固善也。即一夫不幸而有寒暑风湿之痾。背癃而足躄。耳瞆而目瞑。于是功熨之术用焉。禳禬之事纷焉。是二夫岂特相反耶。盖病与不病势异耳。嗟乎三代之前世康矣。三代之季世病矣。三代之前禹汤文武德义播之。周公孔子典教持之。道风虽衰渐渍犹存。诈不胜信恶知避善。于是有击壤之歌。由庚之诗人人而乐也。三代之季道风大衰。力诈以覆信。扇浇而散朴。善以柔退。恶以强用。废井田则豪窭相乘矣。贪封略则攻战亟用矣。务实帑则聚敛之臣升矣。务胜下则掊克之吏贵矣。上所以御其下者欺之。下所以奉其上者苟之。上下相仇激为怨俗。于是有汨罗之客。有负石之夫。人人愁怨也。夫释氏之教以清净恬虚为禅定。以柔谦退让为忍辱。故怨争可得而息也。以菲薄勤苦为修行。以穷达寿夭为因果。故陋贱可得而安也。故其喻云。必烦恼乃见佛性。则本衰代之风激之也。夫衰代之风举无可乐者也。不有释氏以救之。尚安所寄其心乎。论者不责衰代之俗。而尤释氏之兴。则是抱疾之夫。而责其医祷攻疗者也。徒知释因衰代之兴。不知衰代须释氏之救也。何以言之耶。夫俗既病矣。人既愁矣。不有释氏使安其分。勇者将奋而思斗。智者将静而思谋。则阡陌之人将纷纷而群起矣。今释氏一归之分而不责于人。故贤智俊朗之士皆息心焉。其不达此者愚人也。惟上所役焉。故罹衰乱之俗。可得而安赖此也。若之何而剪去之哉。论者不思释氏扶世助化之大益。而疾其雕锼彩绘之小费。吾故曰。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者也。会昌季年武宗大剪释氏巾其徒。且数万之民隶具其居。容貌于土木者沈诸水。言词于纸素者烈诸火。分命御史。乘驿走天下。察敢隐匿者罪之。由是天下名祠珍宇。毁撤如扫。天子建号之初。雪释氏之不可废也。诏徐复之。而自湖以南。远人畏法。不能酌朝廷之体。前时焚撤书像殆无遗者。故虽明命复许制立。莫能得其书。道林寺湖西之胜游也。有释疏言。警辨有谋。独曰。太原府国家旧都多释祠。我闻其帅司空范阳公天下仁人。我弟往来购释氏遗文。以惠湘川之人。宜其听我而助成之矣。即辞而北游。既上谒军门。范阳公果诺之。因四求散逸不成蕴秩者。至释祠不见毁而副剩者又命讲丐以补缮阙漏者月未几。凡得释经五千四十八卷。以大中十年秋八月。辇自河东而归于湘焉。嘻释氏之助世。既言之矣。向非我君洞鉴理源。其何能复立之耶。既立之。且亡其书。非有疏言远识而诚坚。孰克弘之耶。吾喜疏言奉君之令演释之宗。不惮寒暑之勤。德及远人。为叙其事且赠以诗。诗曰。湘水狺狺兮俗犷且很。利杀业偷兮吏莫之驯。繄释氏兮易暴使仁。释何在兮释在斯文。湘水滔滔兮四望何已。猿狖腾拏兮云树靡靡。月沈浦兮烟冥山。樯席卷兮橹床闲。偃仰兮啸咏。鼓长波兮何时还。湘川超忽兮落日晼晼。松覆秋庭兮兰被春畹。上人去兮几千里。何日同游兮湘川水

卅一戊寅)诏罗浮轩辕先生。左拾遗王谱等上疏谏之。诏答曰。朕以躬亲庶务万机事繁。访闻罗浮处士轩辕集善能摄生年龄不老。乃遣使迎之。冀其有少保理也。朕每观前史。见秦皇汉武之事。常以之为戒。卿等职在谏司。阅示来章深纳诚意。复谓宰相曰。为吾谕于谏官。虽少翁栾大复生。亦不能相惑。第闻轩辕生高士。欲与一言耳。未几轩辕集至。帝问曰。先生遐寿而长年可致否。对曰。屏声色去滋味。一哀乐广惠泽。则与天地合体日月齐明。是为长年。不假外求也。帝敬重之

己卯)(韦寅于洪州创观音寺。躬请仰山惠寂禅师开山住持。今为官讲

八月帝崩。年五十矣。帝性明睿。用法无私。恭谨节俭惠爱民物。从谏如流。天下称为小太宗。每宰相奏事毕。忽恬然曰。可以间语。因问闾阎细事。或谭宫中游宴一刻许。复正容曰。卿等善为之。常恐卿辈负朕。后日难相见乃起入宫。令狐绹尝谓人曰。吾十年秉政最承恩遇。然每于延英奏事。未尝不汗沾衣也

旧唐史赞曰。臣闻黎老言大中故事。献文皇帝器识深远。久历艰难备知人间疾苦。自宝历已来。中人擅权事多假借。京师豪右大扰穷民。洎大中临御。一之日权豪敛迹。二之日奸臣畏法。三之日阍寺詟气。由是刑政不滥贤能效用。百揆四岳穆若清风。十余年间颁声载路。帝宫中衣浣濯之衣。常膳不过数器。非母后侑膳。辄不举乐。岁或小饥忧形于色。虽左右近习。未尝见怠堕之容。与群臣言。俨然煦接如对宾僚。或有所陈闻虚襟听纳。故事人主行幸。黄门先以龙脑郁金籍地。献文悉命去之。宫人有疾医视之。既瘳即抽金赐之。诫曰。勿令敕使知。谓朕私于侍者。其恭俭好善类如此。季年风毒。召罗浮山人轩辕集。访以治身之要。集亦有道之士也。未尝辄语诡异。帝益重之。及坚谓还山。帝曰。先生舍我亟去。国有灾者。朕有天下竟得几年。集索笔横书四十而去。乃十四年也。兴替宜运其若是与。而帝道皇猷始终无阙。虽汉之文景不足过也。惜乎简籍遗落。旧事十无三四。吮墨挥翰有所慊然

资治通鉴曰。宣宗少历艰难。长年践祚。人之情伪靡不周知。尽心民事精勤治道。赏简而当。罚严而必。故方内乐业。殊俗顺轨。求之汉世。其孝宣之流亚欤

论曰。唐新旧史唯宣宗朝事实相反特甚。唯旧史与资治通鉴皆合。新史贬之。谓宣宗以察为明。无复仁恩之意。呜呼斯言莫知何谓也。大凡人君宽厚长者。必责以优游无断。至于精勤治道。则谓以察为明。然则从而可乎。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盖诚然也

卅二)补怛洛伽山。观音示现之地。有唐大中间。天竺僧来。即洞中燔尽十指。亲睹妙相。与说妙法。授以七宝色石。灵迹始着。其后日本国僧惠锷。自五台得菩萨画像。欲还本国。舟至洞辄不往。乃以像舍于土人张氏之门。张氏屡睹神异经捐所居为观音院(昌国志云梁贞明二年始建寺)郡将闻之。遣慕宾迎其像。到城与民祈福。已而有僧名。即众求嘉木扃户刻之。弥月像成而僧不见。今之所设是也(史越王作重修寺记云)宋元丰三年。王舜封使三韩。至此黑风骤起巨龟负舟。向山祷告。大士现相舟稳。还朝以闻。朝廷颁金帛移寺建于梅岭山之阳。赐额宝陀。祈祷雨旸辄应。迨今元朝。降香赐田重新寺宇。以福邦家永延帝祚

同类推荐
  • 西湖小史

    西湖小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学心悟

    医学心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Robert Falconer

    Robert Falcon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周易参同契注·阴长生

    周易参同契注·阴长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Uncle Vanya

    Uncle Vany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时空年鉴

    时空年鉴

    秩序与无序,相生对立。“既不能共生,那便共消亡。”当一切重演,结局会是如何?
  • 2008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

    2008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

    《2008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的选本包括:中篇小说选(分上、下两卷)、短篇小说选、报告文学选、散文选、诗歌选、微型小说选和随笔选七种。力求选出该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何谓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慈悲是无量智慧,慈悲是大爱。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有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包括放下执著心、保持正心、宽容心、随缘心等。本书共分八篇,以佛学思想为核心,分别从善念、放下、静心、做事、宽容、智慧、平常心、随缘八个方面,讲解了慈悲给我们带来的福报以及怎样修得慈悲心。书中还有“佛陀格言”、“禅机妙语”、“佛家典籍”、“佛心故事”等版块内容,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佛法。我佛慈悲。慈悲即佛。佛即慈悲。
  • 高效能人士的7个心态

    高效能人士的7个心态

    《高效能人士的7个心态》为渴望成功的人士给出了心态的方向定位。从心态的重要性入手,进而对决定人生的7大心态一一空杯、阳光、包容、中庸、乐观、平常、感恩,进行详细论述。众所周知,心态决定命运,如果你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首先要改变自己的心态。通过改变个人的心态,完善个人的修养。最终改变自己的命运。
  • 电视断案2002-2004

    电视断案2002-2004

    本书在播出节目选辑汇编的内容以外,还收录了栏目编辑记斱 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周末断案》栏目组是一个年轻的群体,绝大多数采编人员因为栏目创办才开始接触电视法制节目的制作。对栏目组来说,记录、见证当下法制进程的过程,也是一个通过学习和思考去参与的过程。书中的“记者手记”部分,正是展现记者介入这一过程而获取的真切体验和鲜活感受。
  • 读者文摘精粹版3:天使走过人间

    读者文摘精粹版3:天使走过人间

    如果爱一个人,那就爱他的全部,实事求是地照他本来的面目去爱他,而不是脱离实际,希望他这样那样。爱是神奇的,它使得数学法则推动了平衡;两个人分担一个痛苦,会觉得只有半个痛苦;受摧毁死亡,让死之变得空虚;爱为没有意义的事情带来价值,让不快乐的人获得真正的快乐。
  • 青少年必学古文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必学古文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必学古文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必学古文名句的故事。
  • 恐怖漫言

    恐怖漫言

    鬼怪、科技、奇幻、道法...当这些来自无尽世界的垃圾成为某些人的斗兽场,磨砺出的是合格的士兵,还是斯巴达勇士?来自异世界的陆巡,在地球生活了二十多年,才发现自己竟然疑似有一个大佬亲爹,大佬干爹,大佬亲爹基友...那么,thisworld、thatworld...还有who?!唯一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只脚踏入清洁工,一生...都不要想逃脱!
  • 星墓

    星墓

    一个神秘而古老的家族的传人。一个多年伴随着他末日一样的恶梦。神魔的尸骨堆积。强者的坟墓。传说星星是强者的安息之地,他们真的消失了吗?不仅仅争霸,实力的巅峰不是仅仅的复仇。誓要灭苍天。
  • 梁遇春作品集:泪与笑

    梁遇春作品集:泪与笑

    本书收录了梁遇春的传世散文集《泪与笑》与《春髎集》的全部内容,以及他的代表性的杂文。梁遇春的散文深得英国小品文的精髓,技巧感情神似18世纪英国散文大家查尔斯·兰姆,承袭一种悲剧式的幽默,又因扎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土壤,从中汲取养分,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