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23200000110

第110章 戶政二十五鹽課四(5)

山東鹽法議囗

王守基

山東鹽銷四省。舊由長蘆鹽政兼管。每年春秋兩季。鹽政赴東省掣鹽。例支盤費銀三千兩。道光年間。始專歸山東巡撫管理。其行鹽有引鹽票鹽之分。票鹽有商運民運之別。票式有黑扒紅扒之異。引鹽課則稍重。行於省會以西以南。及他省地面。票鹽課則稍輕。行於省會東北附近場囗之處。紅扒黑扒。不詳原於何時。運使於票上加用紅黑扒記。以為識別。黑扒票課較紅扒為尤輕。行於場囗坐落之州縣居多。引商半係客籍。皆有引窩。引窩者。商人初認某處引地。所費不貲。子孫承為世業。遇有消乏退革。新商必交舊商窩價。方准接充。其價之多寡。以地之暢滯為衡。各省引商皆然。山東引碎商散。或數百引或數十引。即為一商。散而難紀。後經裁并。凡引不及八百者。不准自立商名。設立六綱以統之。曰永興。曰通裕。曰同仁。曰祥仁。曰集義。曰恆德。所有引商。分隸六綱。一切領引納課。責成綱首經理。以取整齊。票商則皆土著。必親鄰出具保結。方能承充。有力則當。無力則退。客商不能干預。惟本地殷實良民。充商甚少。亦不輕為人作保。往往劣衿革役。此保彼充。朋比為奸。把持誤公。無所不至。嗣經變通章程。毋論土著客籍。必擇貲厚人善。始准認辦。以引商保結為憑。將票地暢滯。分為上中下三等。上等每票輸穀二石。中等每票輸穀一石五斗。下等每票輸穀一石。票地准其作為世業。凡有退認。照引窩一律辦理。所輸穀石。建倉存儲。以備賑濟。另設興孝則友親睦篤囗信任周恤六綱。以統票商至民運票鹽。則沿海一帶。地逼灘池。多係肩挑負販。不能成商。領票若干。賣鹽一季。始行繳銷。自雍正六年。鹽課歸地銀攤徵。民販但領票張。以為執照而已。若青州府屬之安邱諸城。登州府屬之蓬萊黃縣福山棲霞招遠萊陽寍海文登海陽榮城。萊州府屬之掖縣平度昌邑膠州高密即墨。十八州縣。則皆民運票鹽者也。若濟南府屬之章邱鄒平淄川長山新城齊東濟陵臨邑陵縣德平。泰安府屬之新泰萊蕪。武定府屬之惠民青城陽信海豐樂陵商河濱州利津霑化蒲臺。沂州府屬之蘭山郯城費縣蒙陰莒州沂水日照。青州府屬之益都博山臨淄博興高苑樂安壽光昌樂臨胊。萊州府屬之濰縣。三十九州縣。則皆商運票鹽者也。若濟南府屬之歷城齊河禹城長清平原德州及德州衛。泰安府屬之泰安肥城東平東阿平陰。囗州府屬之滋陽曲阜寍陽鄒縣泗水滕縣嶧縣汶上陽穀壽張。濟寍州及所屬之金鄉嘉祥魚臺。曹州府屬之菏澤曹縣定陶單縣城武鉅野鄆城濮州范縣觀城朝城。東昌府屬之聊城堂邑博平茌平清平莘縣冠縣館陶高唐恩縣。臨清州及所屬之邱縣夏津武城。河南歸德府屬之商邱寍陵睢州永城虞城夏邑柘城鹿邑。衛輝府屬之考城。江南徐州府屬之銅山豐縣沛縣蕭縣碭山。安徽鳳陽府屬之宿州。六十三州縣一囗。則皆商運引鹽者也。

鹽引之制。始於元至元年間。前代皆係內府刊鑄銅板印刷。特差戶部一人。往南京頒發。謂之督引部院。 本朝順治七年。始行停差。令運使官吏赴部關領。順治六年。鑄造戶部鹽印兩顆。鈐用鹽引。至康熙十一年。改鑄為戶部鹽茶印。康熙三十年。鑄造山東司鹽印兩顆。康熙三十五年。始由戶部刊鑄引目銅板。不歸內府管理。前人用引之意。非僅為部中可以按引稽課。亦以鹽利操之於上。故引出自內府。非引不能運鹽。若因領新繳殘。多費周折。遂廢不用。久則人將不知鹽為官物。利權漸至下移。此無異於因噎而廢食矣。明季山東額引十五萬四千五百七十五道。每引載鹽六百斤。 國初剖一為三。該引四十六萬三千七百二十五道。每引載鹽二百斤。維時戶口凋殘。引多丁少。無處銷售。順治初年。暫以二十三萬引為額。至十二年。新丁漸復。增引一萬五千道。戶部因兵餉浩繁。議加引八萬道。然實不能行銷。歷年皆按引包課。而康熙六年。東民復業。漸形富庶。始實加引八萬道。以免包課之苦。康熙十八年。鹽政題定每十引增一引。共增引三萬一千一百八十一道。康熙三十五年。東鹽暢銷。商人呈請加引五萬道。康熙五十七年。商人又請加引五萬道。至雍正七年。清查殘引案內。加引四萬九千四百五十二道。先是河南開封府屬之儀封太康通許蘭陽囗縣五處。食山東鹽。惟開封府屬皆食蘆鹽。五處獨食東鹽。未免彼此浸灌。一律改歸長蘆。除去引一萬三千一百八十九道。又因蘭山縣之馬蘭屯村莊。孤懸境外。撥歸嶧縣營轄。該村應銷票五百張。嶧縣係行引地方。未便引票相混。以票改引五百道。共成額引五十萬五百道。乾隆元年。勻撥引目。行銷大暢。加餘引五萬道。即將額餘永為定制。嗣後又歷次增餘引十餘萬道。皆係隨時接濟。不在常行之例。票式引式。前代迥殊。 國初一律改引。惟於引面加用奉  旨票鹽改引之引戳記。亦剖一為三。額票九萬四千四十七張。每票載鹽二百斤。十引加一案內。加票九千四百五張。清查殘引案內。加票五萬二千九十二張。雍正八年。因淄川等十二州縣暢銷。加票八千一百三十五張。又因商河臨邑陵縣德平郯城五縣引票兼行。易滋獘竇。將五縣額引融入旁處引地行銷。五縣一律行票。加票八千六十一張。除去馬蘭屯改引票五百張。共成額票十七萬一千七百四十張。又因是年行票地方。額票全數運完。恐將來不敷民食。加餘票五萬張。乾隆元年。撥益都淄川萊蕪孤懸村莊。改設博山縣。隨撥三縣鹽票外。該處有陶冶之利。可以多銷。加餘票一千五百張。

自乾隆五年至三十年。連年豐收。民物殷盛。每年額餘票不敷銷運。三次加餘票三萬張。蓋各處銷鹽。以醬鹽菜鹽為大宗。醬鹽者。麥秋以後。民間做醬所用。菜鹽者。秋成以後。民間淹漬所用。歲之豐歉。亦鹽之暢滯所繫。而人第以鹽為計口授食。不盡然也。最後又因永利濤囗二場。奏停老少鹽牌。加餘票一千六百八十張。老少鹽牌。各省皆有。附場無依之人。老者六十歲以上。少者十四歲以下。及壯年殘廢。由官發給籌牌。准其負販度日。第負鹽不得過四十斤。賣鹽不得踰五十里。本善政也。然刁民往往藉此為走私之地。故由商捐貲。散給口食。停其負販。先後共加餘票八萬三千一百八十張。永遠領運。惟額引額票。課須年清年款。餘引餘票。課則儘徵儘解。山東引票。課則最輕。康熙十六年。題准加鹽二十五斤。以二百二十五斤成包。引課加銀四分。票課加銀三分。每引徵銀二錢四分五釐八絲。紅扒額票五萬七千七百十七張。每票徵銀二錢二分三釐一毫零。黑扒額票十一萬三千五百二十三張。行於濟南武定府屬者。每票徵銀與紅扒票等。行於青州沂州府屬者。每票徵銀二錢一分六釐六毫六絲。至民運地方。僅每票徵銀一錢六分七釐七毫零。計額引共徵銀十二萬二千六百六十二兩五錢四分。額票共徵銀三萬六千二百六十三兩七錢七分零。餘引約徵銀一萬二千二百五十四兩。餘票約徵銀一萬八千餘兩。共銀十八萬九千八百八十餘兩。皆係正課按年票報者也。每一兩。隨交銀四分四釐。以二分五釐為加平。一分五釐為部飯。三釐為解官盤費。一釐為包銀繩索裝鞘之需。共徵加平解費銀八千一百餘兩。此係雜課而非隨引攤徵者也。其隨引攤徵。則有刷辦鹽引紙硃銀二千四百十四兩七錢六分。每引票攤銀三釐。銅斤河工銀二萬一千九百八十八兩九錢五分三釐。原係鹽政運使捐充河餉及運銅水腳後因裁去陋規。攤徵解部。每引攤銀三分九釐。紅扒票攤銀九釐。黑扒票無徵。鹽斤銀一萬八千一百六十六兩五錢。鹽政出差隨帶筆帖式一員。收受引商陋規。准商人夾帶私鹽。故鹽斤得名。後將筆帖式裁撤。解內務府充公。每引攤銀三分三釐。領票公費銀五千九百七兩七錢八分。票商領票。餽送運使陋規。名為公費。查出歸公。每票攤銀三分四釐五毫。養廉銀二萬一千四百二兩一錢九分五釐。當初鹽政運司衙門規禮。動逾鉅萬。雍正元年。裁革酌留。給各官養廉及書役飯食。以資辦公。每引攤銀三分六釐六毫七絲六忽。紅扒票攤銀二分一釐。黑扒票無徵。飯食銀一萬七百六十一兩六錢四分八釐。每引攤銀一分四釐九毫七絲六忽。每票攤銀一分四釐。都翰公費銀七百十三兩九錢九分九釐。原係鹽政餽送都察院翰林院規禮。雍正六年。奏明徵解。每票引攤銀一釐四毫。內閣公費銀六十六兩六錢。由綱商捐備。不歸攤徵。領繳引票花費銀一千三百兩。係引商隨時捐解。不由官收。惟殘票解部。由官徵銀一百七十一兩二錢四分。每票攤銀一釐。給兵公費銀一千四百四十兩。各處要隘。分撥弁兵緝私。不得不籌給薪水。按課銀百兩。隨交市平銀一兩。又有筆帖式解費銀一千二百四十兩八錢。即前裁革筆政陋規。解交內務府使費。係按行引州縣分上中下征交。不按引攤。以上共銀九萬三千七百餘兩。皆係雜款不按年題報者也。

至囗課名目不同。地歸囗丁。實種五穀。則為囗地。第長草束以資煎鹽。則為草蕩。皆按每畝六釐起徵。地鄰海濱。可以引潮攤灰。掘井築池。則謂攤池。每畝徵銀八分零至二錢一分零不等。三項額徵銀三千八百六十兩一錢九分七釐。又有離場稍遠。混入民田。錢糧歸州縣催徵。解歸運庫。則謂民佃囗地。額徵銀五千五百七兩五錢九分四釐。前代囗丁。皆按丁徵鹽。每丁徵鹽二引。每引折交銀七分五釐。謂之丁銀。無業囗丁。餬口維艱。銀從何出。雍正四年。將丁銀一半歸入地銀攤徵。至乾隆四年。全行攤入地銀。計每銀一兩。攤丁銀七錢二分二釐零。額徵銀五千八百四十五兩七錢八分八釐。鹽鍋一面。徵銀一錢至二錢八分零不等。額徵銀九十八兩七錢四釐。前代鹽場供辦藩府食鹽。現在折價徵交。謂之食鹽變價。額徵銀一百二十三兩九錢。又有地本灘池。後淪入海。漁戶捕取魚蝦。代納課銀。謂之魚鹽課鈔。額徵銀二兩七錢。四分六釐。以上共銀一萬五千四百三十八兩九錢二分九釐。統為囗課。按年題報。而係征之於十場者也。山東鹽場。舊一十有九。嗣後歷經裁并。定為十場。一曰永利。坐落霑化縣東北三十五里新集鎮。一曰永阜。坐落利津縣東北五十里辛莊。一曰富國。坐落昌邑縣西北四十里瓦城社。一曰官臺。坐落壽光縣東北五十里駐侯鎮。一曰王家岡。坐落樂安縣東北鄉。距縣城百里。皆濱樂分司所轄。一曰西繇。坐落掖縣西繇莊。一曰登甯。坐落福山縣北五里鹽場村。一曰石河。坐落膠州。距州城二里。一曰信陽。坐落諸城縣東南隅。一曰濤囗。坐落日照縣南鄉。皆膠萊分司所轄。煎鹽之場三。為登甯。為石河。為信陽。曬鹽之場三。為永利。為永阜。為王家岡。煎曬兼者四場。為富國。為西繇。為濤雒。為官臺。煎鹽之法。亦候潮汐。其攤灰刮土淋滷試蓮。與浙粵大同小異。惟負海最近之場。曬鹽較他處為便。或就灘地。周圍掘溝見水。其前築員池一。以納溝中之水。名為馬頭。員池之旁。開大方池一。大池之旁。列小池四。先用柳斗。將員池汲入大池。一二日可成滷。然後引入小池。數日即可成鹽。或就灘中掘井。周圍闊十二丈。井上畔開五圈。圈之外開四池。汲井水入頭圈。盈科而進。放至第五圈。水已成滷。謂之滷臺。於是分引入池。曝曬數日。即可成鹽。煎鹽須刈草蕩以後。秋冬為多。曬鹽惟藉烈日之功。春夏為便。厥民蓬跣。滷蝕膚剝。故煎鹽之戶多盲。以目爍於火也。曬鹽之戶多跛。以骨柔於鹹也。永阜等四場。歲供鉶鹽四十包。為孔府祭祀之需。利津沿海一帶。灘地星列。囗民雜處。三四月銷賣魚鹽之時。囗戶以地屬場界。應歸囗賣。商人以囗戶無賣鹽之例。互相爭執。雍正六年。議發餘票千張。鹽歸商賣。而孔府鉶鹽。及食鹽變價銀兩。亦歸商納。各場煎曬起止日期。報官稽察。獲鹽若干。皆入官坨。即存鹽之垣也。以待配運。囗與商交。量鹽以斗。每斗一百十二斤半。價值不過一百四十文。東引五十萬餘道。皆在永阜一場配鹽。該場產鹽最富。為東鹽之精華。其餘各場。第配票鹽而已。

同类推荐
  •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玉耶女经

    佛说玉耶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投瓮随笔

    投瓮随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n Unsocial Socialist

    An Unsocial Sociali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迷离

    迷离

    第二天上班,苏细柳脚步虚浮,像喝醉了酒,好不容易才走到医院。拐过楼梯,在科室门口,她猛一抬头,心顿时剧烈跳动起来,只见一只硕大的蝴蝶,蓝色又似乎是黑色,和她昨夜梦到的简直一模一样,趴在玻璃上,一动不动,宛如一只标本。苏细柳瞬间就石化了,心空成一片。楼道两头的窗户都开着,这时候一阵狂风穿堂而过,这只奇怪的蝴蝶忽然不见了。她感觉有些头晕目眩,似乎消失了的不是蝴蝶,而是她自己。苏细柳思量,到底自己是这只蝴蝶,还是这只蝴蝶是她自己?一时之间,却找不到答案。走进护办室,大白天不知道谁却开着灯,灯光白花花的,像流水一般,所有的桌椅用具仿佛全都漂浮在水面,摇着,晃着,让人头晕目眩……
  • 受十善戒经

    受十善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富农

    重生之富农

    重生了, 赶走后妈,摆脱过去, 自己的命运要自己做主! 卖卖书,种种田, 一不小心成富农! 不过,那个神神秘秘的挂名哥哥,你能不能不要捣乱?
  • 明伦汇编家范典姑媳部

    明伦汇编家范典姑媳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国乱

    神国乱

    穿越现实与虚拟的平行世界,穿梭于过去与未来,徘徊在人性的天使与魔鬼之间。一个是魔神附体的半精灵先祖,一个是病毒感染的异能后代。两个世界,两种笔风,纷乱争霸的乱世中,谁能主宰一切?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英勇无比的大卫王,所罗门王的七十二魔柱。特洛伊中的战神阿喀琉斯,斯巴达的勇士,堕落天使们的哀嚎,权倾天下的朗基努斯之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蕲黄四十八砦纪事

    蕲黄四十八砦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名人传记丛书:谢里曼

    名人传记丛书:谢里曼

    名人传记丛书——谢里曼——特洛伊真的存在吗?他会告诉你:“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南石文琇禅师语录

    南石文琇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职场制胜要注意的100个细节

    职场制胜要注意的100个细节

    职场如战场,稍有不慎,就会误入歧途,掉进陷阱;要想在职场左右逢源,必须学通职场规则,只有这样才能运筹帷幄,决胜职场。要想在职场中游刃有余地穿梭,懂得圆融变通是很重要的。以上这些都是遨游在职场中的人应该注意的,而要想在职场中闯出一片天地,进而大有作为,仅仅注意到以上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这还包括如何与上司搞好关系,如何做到信守承诺,如何做到不轻易动怒、意气用事等等很多方面。这些在本书里,也都提及到了。希望广大读者可以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有所借鉴,有所收获。
  • 西域寻夫记

    西域寻夫记

    通过一位东汉士族女子,西行西域寻找丈夫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东汉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试图对纠缠于整个两汉期间,汉与匈奴两个民族的对抗和和解进行了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