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10700000002

第2章

受三歸法

按四分律。如來於菩提樹下。成等正覺已。結加趺坐。七日不動。受解脫樂。過七日已。從定而起。未有所食。時有賈客兄弟二人。一名瓜。二名憂波離(餘經云。一名提謂。二名波利)。將五百乘車載財寶。去樹不遠而過。樹神勸令以蜜麨奉獻如來。二人聞已歡喜。即持蜜麨奉獻如來。佛慈愍故受已。即勸喻而開化之。告曰。汝等賈人。今可歸依佛。歸依法。即受教言。大德。我今歸依佛。歸依法。是為優婆塞中最初受二歸依。時二人白佛言。我今還本生處。當云何作福。禮敬供養。世尊即與髮爪。令持歸作福。禮敬供養(時未有僧。故受二歸。餘經云。佛教言。汝當歸依僧。未來有僧故。二人是雪山西。縛喝國之城人。承如來命。請髮歸國。各於二城。建一塔供養。此是釋迦如來最初之塔也。普曜經云。佛授二人記。當來作佛。號曰蜜成如來)。時世尊食麨蜜已。結加趺坐。七日不動。遊解脫三昧而自娛樂。過七日。從三昧起。呵梨勒樹神。篤信於佛。取呵梨勒果來奉世尊。佛愍彼故。即便受之。告言。汝今歸依佛。歸依法。答言。如是。即歸依佛。歸依法。諸神受歸依者。呵梨勒樹神最初也。時佛食果已。復入三昧七日。從三昧起。持鉢入鬱毗羅村乞食。時蘇闍羅大將女。發歡喜心。出食施與。佛愍彼故受之。告言。汝今歸依佛。歸依法。答言。如是。我今歸依佛。歸依法。諸優婆夷受二歸者。大將女為最初也。時佛詣文驎龍水邊。龍王化作少年。合掌互跪。禮如來足。以偈讚佛。佛告龍王。汝今歸依佛法。答言。如是。我今歸依佛法。畜生受二歸者。文驎龍王為首。爾時世尊。受梵天王請轉法輪已。往波羅柰國鹿野園中。為憍陳如等五比丘。三轉四諦法輪。心得解脫。成阿羅漢。是為僧寶。人天無上福田(後度耶舍伽子。舍利弗。目犍連。三迦葉徒眾。共千二百五十人。冣後涅槃。度須跋陀羅。於其中間所度者。不可勝數。故經云。佛告阿難。如來東方弟子。無數億千。南西北方弟子。無數億千)。時耶舍伽父。往見世尊。佛為說法。即得須陀洹果。白佛言。我今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唯願世尊。聽為優婆塞。自今以去。盡形壽不殺生。乃至不飲酒。是為最初三自歸。耶舍伽父為首。時耶舍伽母及妻。辦種種飲食。奉上世尊。佛為說法。得須陀洹果。白佛言。自今已去。歸依佛法僧。聽為優婆夷。自今已去。盡形壽不殺生。乃至不飲酒。是謂最初受三自歸優婆夷。耶舍伽母及妻為首。大灌頂經云。佛在舍衛國。與比丘菩薩。天龍八部說法。時有鹿頭梵志來到佛所。稽首作禮。白佛言。久聞如來名聲遠振。今欲捨置異學。受三自歸。并五戒法。佛言。善哉。梵志。汝能捨置餘道。歸依我者。當自悔過生死之罪。其功無量。不可稱計。梵志言。諾。受教。即淨身口意。復作是念。唯願世尊施法戒。終身奉行。不敢毀缺。佛言。三世諸佛。說是戒法。汝應諦聽諦受。心持念之。佛言。盡形壽歸命諸佛。無上尊。盡形壽歸命法。離欲尊。盡形壽歸命僧。眾中尊。佛言。梵志。以三自歸竟。是為真正弟子。不為邪惡所干嬈也。故薩婆多論云。以三寶為所歸。欲令救護。不得侵陵故也。華嚴疏云。三寶吉祥。最勝良緣。有歸依者。能辦大事。生諸善根。離生死苦。得涅槃樂。今欲受者。須先教禮三寶。及本師釋迦世尊。次禮戒師。然後受之。如智度論。正欲受時。具修威儀。至出家人前。戒師為說善惡兩法。令識邪正。生其欣厭。開拓心神。然後為授云。

我某甲。盡形壽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教令三說。得屬法已。次授三結)。

我某甲。盡形壽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三說)。

當知初三歸依竟。即發善法。次三結已。唯有身口。無我屬已。故大方便經云。三歸以何為性。有論言。是教無教性。受三歸時。胡跪合掌。口說三歸。是名身口也。若純重心。有身口無教。是謂教無教。故薩婆多論云。若淳重心受。具教無教。若輕慢心受。但有其教。無其無教(教無教。即作無作戒體也)。此教無教。雖云三歸。然總該諸戒之體。若受三歸。但名歸法。而無戒法。是以論云。有所加。得歸及戒。若無加者。有歸無戒。故毗尼母論。明三歸有五種。一翻邪三歸。二五戒三歸。三八戒三歸。四十戒三歸。五大戒三歸。言大戒三歸者。謂佛初度人。未制羯磨。有受三歸而得大戒者。有喚善來而成比丘者。制後不得也。言翻邪三歸者。謂眾生從無始劫來。惑業所障。不識三寶。不知出離。或依天神外道。或依世教。為所歸依。今始易心歸投正教。翻破邪歸。以為入道修因證果之根本。故佛令彼先受三歸。後始懺悔。是名翻邪三歸也。然既歸依三寶。必須斷惡修善。方名佛子。豈容仍舊殺盜婬妄。而濫稱為優婆塞乎。論云。並須師教。不得自受。若師言歸依佛。弟子答言爾。或言不出口。或逐師語不具。或不稱己名字。或兩國言音不相領解。或從一二三人。各受一歸。並不成歸。大方便經云。優波離白佛言。世尊。若受歸戒時。先稱法。後稱佛者。成三歸不。答曰。無曉知。說不次第者。自不得罪。得成三歸。若有所解。故倒說者。得罪。亦不成歸。問曰。若稱佛及法。不稱僧者。或稱法僧。不稱佛者。或稱佛僧。不稱法者。成三歸不。答曰。並不成三歸。佛以法為師。佛從法生。法是佛母。佛依法住。問曰。佛若以法為師者。於三寶中。何不以法為初。答曰。法雖是佛師。而法非佛不弘。所謂道由人弘。是故以佛在初。優婆塞戒經云。長者善生。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三歸。佛言。善男子。為破諸苦。斷除煩惱。受於無上寂滅之樂。以是因緣。受三歸依。如汝所問。云何三歸者。謂佛法僧。佛者能說斷煩惱因。得正解脫。法者。即是煩惱因。真實解脫。僧者。稟受破煩惱因。得正解脫。或有說言。若如是者。則是一歸。是義不然。何以故。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無分別者。如來出世。則有分別。是故應當別歸依佛。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無有持者。如來出已。則有持者。是故應當別歸依法。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無有受者。如來出已。則有受者。佛弟子眾。能稟受故。是故應當別歸依僧。正道解脫。是名為法。無師獨覺。是名為佛。能如法受。是名為僧。若無三歸。云何說有四不壞信。善男子。如佛緣覺聲聞各異。是故三寶不得不異。何因緣故。說佛即法。能解是法。故名為佛。受分別說。故名為僧。觀有為法。多諸罪過。獨處修行。得甘露味。故名為佛。一切無漏無為法界。故名為法。受持禁戒。讀誦解說十二部經。故名為僧。若有說言。如來滅已。歸依佛者。是何歸依。善男子。如是歸依。名為歸依過去諸佛。無學之法。如我先教提謂長者。汝當歸依未來世僧。歸依過去佛。亦復如是。福田果報。有多少故。差別為三。若佛在世。及涅槃後。供養果報。無有差別。受歸依者。亦復如是。若男若女。能三說三歸依者。名優婆塞優婆夷。智者深觀。如來智慧。解脫最勝。能說解脫。及解脫因。能說無上寂靜之處。能竭生死苦惱大海。威儀詳序。三業寂靜。是故應當先歸依佛。智者深觀。生死之法。是大苦聚。無上正道。能永斷之。生死之法。渴愛饑饉。無上甘露。味能充足。生死之法。怖畏險難。無上正法。能除斷之。生死錯謬。邪僻不正。無常見常。無我見我。無樂見樂。不淨見淨。無上正法。悉能除斷。以是因緣。故應歸依法。智者應觀。外道徒眾。無慚無愧。非如法住。雖為道行。不知正路。雖求解脫。不得正要。雖得世俗微善之法。慳悋護惜。不能轉說。非善行性。作善行想。佛僧寂靜。心多憐愍。少欲知足。如法而住。修於正道。得正解脫。得已。復能轉為人說。是故應當次歸依僧。若能禮拜如是三寶。來迎去送。尊重讚嘆。如法如住。信之不疑。是則名為供養三寶。受三歸已。造作癡業。受外道法。自在天語。以是因緣。失於三歸。若人質直。心無慳貪。常修慚愧。少欲知足。是人不久得寂靜身(法身也)。若有造作種種雜業。為受樂故。修於善事。如市易法。其心不能憐愍眾生。如是之人。不得三歸。須達長者。教告家內。在胎之子。悉受歸依。是胎中子。實不成歸。何以故。是法要當口自宣說。雖不成歸。亦能護之。善生白言。世尊。何等之人。得三歸依。何等之人。不得三歸。佛言。善男子。若人信因。信果。信諦。信有得道。如是之人。則得三歸。若人至心信不可敗。親近三寶。受善友教。如是之人。則得三歸。優婆塞戒。亦復如是。若能觀是優婆塞戒。多有無量功德果報。能壞無量弊惡之法。眾生無邊。受苦亦爾。難得人身。雖得人身。難具諸根。雖具諸根。難得信心。雖得信心。難遇善友。雖遇善友。難得自在。雖得自在。諸法無常。我今若造惡業。因是惡業。獲得二世身心惡報。以是因緣。身口意。即是我怨。設三惡業。不得惡報。現在之惡。亦不應作。是三惡業。現在能生弊惡色等。死時生悔。以是因緣。我受三歸。及八齋法。遠離一切惡不善業。智者當觀。戒有二種。一者世戒。二者第一義戒。若不依於三寶受戒。是名世戒。是戒不堅。如彩色無膠。是故我先歸依三寶。然後受戒。若終身受。若一日一夜。所謂優婆塞戒。八戒齋法。夫世戒者。不能破壞先諸惡業。受三歸戒。則能破之。何以故。戒力勢故。大方便經問云。為歸依釋迦文佛。為歸依三世佛耶。答曰。歸依三世佛。以佛法身同故。歸依一佛。即是三世諸佛。以佛無異故。問曰。為歸色身。為歸依法身耶。答曰。歸依法身。不歸色身。不以色身為佛故。問曰。若色身非佛。何以出佛身血。而得逆罪。答曰。色身是法身器故。法身所依故。若害色身。則得逆罪。不以色身是佛故得逆罪。故薩婆多論云。歸依佛者。歸於法身。謂一切智。無學功德。五分所成。歸依法者。歸於自他盡處。謂斷欲無欲。滅諦涅槃(謂自他惑滅。所無之處。故云盡處)。歸依僧者。歸依第一義諦僧。謂良祜福田。聲聞學無學功德也。報恩經問曰。若歸依第一義諦僧者。佛與提謂波利受三歸。不應言未來有僧。汝應歸依。第一義諦僧。常在世間。答曰。以俗諦僧。是第一義諦僧所依。故言未來有僧。汝應歸依。又欲尊重俗諦。故作如是說。佛自說一切諸眾中。佛眾第一。若有眾僧集在。是中四向四得無上福田。於一切九十六種眾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故言未來有僧。汝應歸依。不傷正義。台教明二種三寶。一住持。二一體。言住持三寶者。佛在世時。樹下成道。為佛寶。說四諦法。為法寶。度五比丘。為僧寶。佛滅度後。範金合土。繪畵丹青。為佛寶。紙書貝葉。三藏聖教。為法寶。剃髮染衣。紹隆佛化。為僧寶。此三住持不絕。故曰住持三寶。然一切像。即是真身。經典所在。是佛舍利。今時凡僧。亦能荷負正法。為世福田。皆應禮敬。言一體三寶者。即是一心。自性不歸。無所歸處。若以實相慧。覺了諸法。非空非有。亦空亦有。雙忘雙照。三智圓覺。名為佛寶。所覺法性之理。三諦具足。名為法寶。如此覺慧。與理事和合。名為僧寶。欲行禮敬者。不於一體之外。而有住持。亦不離住持之相。而言一體。若昧一體之理。而行禮敬。但得事善。不名真禮。若離住持之相。而談一體。墮斷滅空。不名達理。以理居事外。未知全事即理。又豈悟能所性空。感應道交者乎。由此三寶常住於世。不為世法之所陵慢。故稱寶也。如世珍寶。為眾生所重。今此三寶。為諸群生。三乘七眾之所歸仰。故名三歸也。寶性論云。三寶有六義。故須敬也。一者希有義。如世寶物。貧窮之人所不能得。三寶如是。薄福眾生。百千萬世不能值遇。所名為寶。二者離垢義。如世真寶。體無瑕穢。三寶如是。絕離諸漏。故名為寶。三者勢力義。如世珍寶。除貧除毒。有大勢力。三寶如是。具不思議六神通力。故說為寶。四者莊嚴義。如世珍寶。能嚴身首。令身姝好。三寶如是。能嚴行人。清淨身故。故說為寶。五者最勝義。如世珍寶。諸物中勝。三寶如是。一切世中。最為殊勝。故名為寶。六者不改義。如世真金。燒打磨煉。不能變改。三寶如是。不為世間八法所改。故名為寶。故經云。三歸功力最大。不得不受。昔者天帝釋。五德離身。自知命盡。當下生世間。在陶作家受驢胎。甚大愁憂自念三界之中。濟人苦厄。唯有佛耳。於是馳往佛所。稽首作禮。伏地至心。三自歸命佛法僧。未起之間。其命忽出。便至陶家。驢母腹中作子。時驢自解。走瓦坏間。破壞坏器。其主打之。尋時傷胎。其神即還入故身中。五德福還。復為天帝。佛從定覺。讚言善哉。天帝。能於殞命之際。歸命三寶。罪對已畢。不更勤苦。佛為說法。天帝歡喜奉受。得須陀洹道。折伏羅漢經云。昔忉利天子。壽命垂盡。五衰相現。自觀終後。下生維耶離國。疥癩母猪腹中作子。愁憂不樂。有天語云。唯佛能脫卿罪。即到佛所。作禮。未問。佛告天子。一切萬物皆歸無常。汝素所知。何為憂愁。天白佛言。雖知天福不能得久。恨離此座。常為猪胎。以是為毒。人趣受身不為恐也。佛言。欲脫猪身。當誦三歸。即從佛教。晨夜自歸。七日壽盡。下生維耶離國。作長者子。在母胞胎。日三自歸。始生墮地。亦跪自歸。舉家深怪。謂之熒惑。意欲殺之。唯父識之。曰。此兒非凡。人生百歲。尚不曉歸三寶。況初墮地。能自稱佛。好養視之。兒年七歲。路逢舍利弗。目犍連。兒便作禮。眾咸驚怪。兒言。道人不識我耶。我在天上。應生惡道。佛授自歸。故得為人。願以我言。請佛及僧。兒歸以白父母。願辦供養。父母異其年幼。能發大心。喜而營之。佛及眾僧。神足來應。因為說法。兒及父母。內外親屬。皆得阿惟越致。乃三自歸之福也。賢愚經云。阿難白佛言。世尊。不審此重姓比丘。本作何行。種何善根。而今出世。墮水魚吞不死。佛告阿難。過去久遠。有佛出世。號毗婆尸。為眾說法。時有長者子。來至會中。聞佛說布施持戒之福。歡喜信心。即從佛受三自歸。及不殺戒。復以一錢布施彼佛。由是之故。世世受福。財寶自恣。無有乏短。爾時長者子者。今重姓比丘是。由其布施一錢。九十一劫。恒富錢財。至於今世。二家父母。供給所須。受不殺戒故。墮水魚吞不死。受三自歸故。今值於我。得羅漢道。正法經云。昔有人受人所鬻。斷命祭天。既被持縛。無所能避。唯念諸佛。一稱是言。南無佛陀耶。言已命終。生三十三天。六十劫中。受勝玅樂。藥王軍菩薩。白佛言。此人何緣生彼。佛言。臨終純善相應。發淨信心。歸依如來。一稱南無佛故。是人即為深種善根。又復於八十劫中。得宿命智。在在生處。離諸煩惱。息一切苦。大悲經云。一稱南無佛者。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盡也。正法念經云。若有眾生修善。以清淨心。歸佛法僧。一彈指頃。不生餘心。命終生白摩尼天。五欲恣情。心意悅樂。三歸功德。乃至報盡。於未來世。得至涅槃。優婆塞戒經云。若在家。若出家。若三歸。若八齋。若五戒。若具足。若不具足。若一日。一夜。若一時。一念。若盡形壽。至心受持。當知是人得大福德。賢愚經云。持戒之人。寧捨身命。終不毀犯。何以故。戒為道之初基。盡漏之妙趣。涅槃安樂之平塗。若持淨戒。計其功德。無量無邊。譬如大海。多有阿修羅。黿龜水性。摩竭魚等。大眾生居。戒海亦爾。多有三乘大眾生居。譬如大海多諸金銀七寶。戒海亦爾。多出善法。有四非常。三十七品。諸禪三昧。如是等寶。猶如大海。金剛為底。金剛山圍。四江大河。流注其中。不增不減。戒海亦爾。毗尼為底。阿毗曇山以圍繞。四阿含河。流注其中。湛然常爾。不增不減。其海何故注入。不增不減。以下阿鼻地獄火。上衝大海。海水消涸。以故不增。常流入故。以故不減。佛法戒海。不放逸故不增。具功德故不減。是故當知能持戒者。其德甚多。如希有校量功德經云。爾時長老阿難。白佛言。若善男子女人。能如是言。我今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得幾所功德。我實未解。願佛演說。令諸眾生。得正知見。佛告阿難。吾當為汝解說。假使南贍部洲。滿中須陀洹人(此云入流。是初果聖人)。其有善男子女人。滿一百年。持於世間一切所有娛樂之具。盡給施與。復以四事(衣。食。臥具。衣藥)。具足供養。恭敬禮拜。乃至滅度之後。收其舍利。起七寶塔。以香華妓樂幢旛。種種供養。於汝意云何。得福多不。阿難白佛。甚多。世尊。佛言。不如有人以淳淨心。作如是言。我今歸依佛法僧。所得功德。於彼福德。百分不及一。千分萬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佛告阿難。假使西牛貨洲。滿中斯陀含人(此云一來。是二果聖人)。有人滿二百年。如前一一供養。亦所不及三歸功德。假使東勝身洲。滿中阿那含人。(此云不來。三果聖人)有人滿三百年。如前一一供養。亦所不及三歸功德。假使北俱盧洲。滿中阿羅漢。有人滿四百年。如前一一供養。亦所不及三歸功德。假使四天下。滿中辟支佛。有人滿十千年。如前一一供養。亦所不及三歸功德。假使滿三千大千世界中。諸佛如來。若有人二萬歲中。如前一一供養。雖得無量無邊。不可算數福德。猶不如有人。以淳淨心。作如是言。我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所得功德。勝前百倍。千倍萬倍。不可算數。言辭譬類。所能知及。復告阿難。若有人能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乃至一彈指頃。能受十善。受已修行。以是因緣。得無量無邊功德。若復有人。能一日一夜。受八戒齋已。如說修行。所得功德。勝前福德。千倍萬倍。百千萬倍。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若能受持五戒。盡其形壽。如說修行。所得功德。勝前福德。百倍千倍。萬倍億倍。非算數譬喻。所能知及。若復有人。受沙彌戒。沙彌尼戒。復勝於前。若復有人。受式叉摩那戒。復勝於前。若復有人。受比丘尼大戒。依戒修行。復勝於前。若復有人。盡形壽持大比丘戒。依戒如說修行。不缺不犯。無有穢濁。清淨梵行。得無量無邊功德。勝前百倍千倍萬倍。百千萬倍。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阿難聞說此三歸依處。乃至盡壽護大比丘戒。功德無量。歎未曾有。佛告阿難。此經名為希有希有經。汝當奉行。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同类推荐
  • 悬笥琐探

    悬笥琐探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灵宝中元地官消愆灭罪忏

    太上灵宝中元地官消愆灭罪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北行日录

    北行日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整饬皖茶文牍

    整饬皖茶文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宝自然九天生神三尊大有金书

    灵宝自然九天生神三尊大有金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初恋了那么多年

    初恋了那么多年

    本书共有十三章:第一章爱,是一把肆意焚烧心脏的火,时而火热,时而伤痛;第二章 暗恋,是孤身一人的华尔兹,那么寂寞,那么美;第三章 自己选择的单恋,你悲伤给谁看?第四章 何时才能在提起你的时候,心中不痛,不痒,不喜,不悲;第五章 永远等不到的等待,称之为自取灭亡;第六章 狂奔着,呐喊着,甩乱了头发,犹如走兽。她,爱疯了;第七章 是谁宣誓了会永远爱谁,永垂不朽;第八章 青春是真爱的饕餮盛宴,过了年纪,真爱就很少见了;第九章 全世界最暖的地方,是有你的城市;第十章 他在我心里,猫一样地酣睡着;第十一章 曾痛彻心扉哭过的眼睛,才能够更为清楚地看清世界等等。
  • 野狼总裁

    野狼总裁

    唐傲,星皇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他不是赌徒却拥有数家赌城,是澳门的新兴赌王。他不是淫棍却让所有女人趋之若鹜,倒贴也行。他不是教父却能在黑白两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什么都不是却也什么都是!沈末末,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女生,有些小笨,有些小迟钝,却有着无比执着的性格和一个善良的心与唐傲相遇不知是幸或是不幸,用末末的话说就是:哪个说他是柳下惠,美女坐怀不乱?哪个说他不做总裁就可以去做和尚了?这个传闻中不喜渔色的冷酷魔君为什么偏要来惹她?搂搂抱抱是小意思,亲亲吻吻是小怡情那么…那么…把她拐带上床算什么?What?这叫培养性趣爱好?野狼,他根本就是一只披着人皮的大野狼!是谁说的?到底是谁说的?她孙沈末末要揪出那个造谣的骗子,顺带剁下他的狗头!本文很雷,不是一般的雷,是非常雷!希望一样的总裁系列能让十八带给您不一样的雷感!本文属黑心总裁系列之《野狼总裁》同期推出的还有:好姐妹切小颖的黑心总裁之《蛊惑总裁》好姐妹omo的黑心总裁之《暗夜总裁》
  • 魔倾天下千年等待

    魔倾天下千年等待

    千年的回眸换回的是什么,是擦肩而过,还是再续前缘……“我与魔教并不相熟。”“无碍。”“教主与我可是有何纠葛?”“并无。”“如此,还请教主留情。”“……好。”你可知,教主回眸时那滴泪水?你可知,千年前那位痴心的教主?你……还记得吗?是忘了吧……
  • 中华营养百味:点食成金菜品

    中华营养百味:点食成金菜品

    饮食不当,可以让你吃出疾病,被送进医院;饮食合理,可以令你吃出好气色,延年益寿。吃,是个大学问!吃,是个大问题!编者倾心打造放心饮食第一书!教你练就点食成金的本领,助你成就健康人生。多吃肉与多吃素,到底哪种生活方式更健康?菜场上价廉物美却被人忽略的好东西究竟是什么?吃好喝好为何依然疾病缠身?苦心搭配为何孩子发育不良?答案尽在此书中。
  • 重生之全职高手

    重生之全职高手

    【玄幻+修真】修真界渡劫失败的陈天问带着千年修炼的记忆来到异界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宽子第四个500人超级群开放,其余三个超级群暂满不招人,宽粉超级四群号71578895。
  • 极品特战兵王

    极品特战兵王

    三年前,最爱的女人因为他而死,绝望的他,从此销声匿迹。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可是他却王者回归,将整个都市掀的天翻地覆。身为男人,只能站着死绝不跪着生!
  • 许你放肆

    许你放肆

    她第一次谈生意,好事被他破坏打断,她泼他一脸酒水,却惹来他最冷酷的报复。“你要为你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的代价,直到,本少爷有兴趣愿意接受你的恳求为止。”再次见面,她屈服,他甩她冷眼外加贱踩她的尊严,“你除了一张脸之外,还有什么值钱的吗?”“如果你对我没有兴趣,现在我应该站在房外才对,不是么?”
  • 夜半一点钟

    夜半一点钟

    在香港做了十年私家侦探的夜枯兰官突然放弃一切,回到广州,转行做电台主持人,主持一档叫《夜半一点钟》的午夜节目。在这个节目中,听众可以拨打热线电话,讲述那些曾经发生在自己或身边人身上的,不可思议事件。从第一个故事开始,诡异之门缓缓打开,原罪者、偏执狂、少年犯、残缺人……
  • 在北川的日子里

    在北川的日子里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之前,国人中,有人正为温饱生活打拼;有人正为小康生活忙碌;有人正为个人进步奋斗;有人正为股市下跌惆怅……
  • 一草亭目科全书

    一草亭目科全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