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69500000013

第13章

妙高七山等  北西东及南

饿鬼及傍生  乃至地狱界

时经一增减  方名器世立

二禅福尽者  不生赡部州

身量既倍长  所餐唯地味

味没食腾露  露隐食粳米

贪生故不消  即有诸便秽

身光贪故隐  日月由是生

男女形不同  因之起淫欲

分地护粳米  示与取盗生

立主憍置医  杀罪由斯起

自护犯他色  因此有邪淫

十恶次第生  随罪人三恶

一人生无间  是名成劫满

即起善恶报  便有集善人

先生北东西  初天至梵世

如是次第生  时经九十劫

一人初生梵  初名成劫初

渐次生忉利  乃名成劫满

后增减二十  是即名住劫

八十度增减  方名一大劫

灾火次第起  然后一风灾

七七火七水  始有一风灾

火先起无间  上坏于初禅

次七火一水  八劫坏二禅

以彼极光净  寿命量如是

八七火七水  兼彼一风灾

六十四大劫  坏三禅遍净

小三灾起时  八万百减一

至三十饥馑  年月日各七

二十劫疫灾  日月亦经七

十兵日惟七  从此倍又增

增至八万岁  是名为增极

总此增减极

是名一中劫(此小三灾已下颂即曰释偏中劫有饥馑等文)

入不二法门

释此品目略分三别。第一释门。第二释不二。第三释入。初言门者。能通为门。故法花经云。以佛教门出三界苦。至理无言。言之者应物。物根不一。教亦多门。今分两别。一三乘差别门。三车出火宅是也。二一乘圆悟门。唯有一门而复狭小。是今不二法门。即后一乘门。然总言不二法门。别即此三十三门。随教别入会悟不二。若以理统收。亦可摄为四门。师子菩萨。若达罪性与福无异。此言中存不二性即有门也。妙臂菩萨云。观心相空如幻化者无菩萨心无声闻心。此言中是心如幻二心齐空即门也。电天菩萨曰。无明性即是明。存明即有亦不可取(遗明即空)此言中双门亦有亦无门也。乃至善眼。若知一相是无相。亦不取无相。亦此门也。普守菩萨曰。我尚不可得非有一门也。非我何可得非无门也。此中二言各遗。遗已入真。即非空非有门也。诸门异说类入此四门摄之可见。是知至理亡言四句斯绝言以应物四句皆门也。理由言显。显理之言名门。言迹之与必有所寄。寄托之要总此四焉。故大论云。般若波罗蜜犹如清凉池。四门皆入(此明悟理亡筌)又云。般若波罗蜜犹如大火聚。四边不可取。邪见火烧故(此偈明执文即理也)复次亦可托自他四句宣之。中论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亦是理即绝四也。教四起何者。德顶云。见垢实性即无净相(此自句门)此言中垢自性净无别净也。因有乘便有乘所。若无有我即无我所(此他句门)此言此中假我遗我所。即他句也。明相云。前际后际空故中际亦空。此前后等空。方得中际空也。珠顶王云。住正道者即不分别是邪是正(此二共句门)此言中亡即共亡存共存故言共也德藏云。有得为二。若死所得。则无取无舍(此无因句门)此言中更无因起直云本无所得。故云无因也。复次士黠若门。所以此中人人各说者。明随悟之门必多。所证之理不异。乃至大佛顶诸菩萨各说之意亦然。花严经善等处处求善知识。一一善知识各各言。唯知此法门而入法界。亦其意也。故经云。泥洹真法宝。众生以种种门入。第二言不二法者。万法云云其性不二实相即不二法。此法极理本自亡。各诸经立名亦随经不一。此言不二。法花言一乘。花严云法界亦如如真解脱法性。性空即理明智。亦曰本觉。故大论云。彼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随诸众生类为之立异字。问。实相一法何故名多。答。法若有定名。一名不应多应物有多名。明知法无名也。小乘阿含等定二法门以要 语得无漏故舍垢取净也。大品经三乘共行十地等双亡二边同证无生名定不二。渐次大乘五十二位历别修行内照无生不二。名外涉有即二名用。是即二名用。是即亦二亦不二。若圆妙大乘。未尝不灭。未尝不照。即照而是即。即二明不二。即不二明二。此等二不二皆不思议也。前诸经论皆是如来方便引物穷源尽性此为极矣。第三释入字。二云入者。不二门者入悟。入悟解入理故名入也。不悟名不入。然论其真悟。了二空心无所得名尽相。云何入不入。是悟体无假名宣悟既无。亦相等假名相说。诸经及此本文论入不同。亦作四句料简。法花即云出火宅出化城。此经即云入不二门。亦云入一切诸佛法门。言出者。迷系缚如囚处狱。若了惑性空即缚自解。解即名出。然虽体本无生亦可借出以名之。此言入者明迷理。失真心逐妄境名出。若了妄即真证理名入。证虽无入可入 入以名之也。是即法花以脱惑为出。此经以会理为入是知二教未尝同。二理未尝异。又法花云。其人近出未久之间。又云。我于此所烧之门安隐得出。亦云。而生三界杇故火宅。此亦入亦出也。悟理脱缚出也。大悲垂化入也。故大经云。来时善逝知时善逝故名善逝。此皆亦入亦出名入也 非出非入名入者。那罗延云。世间出世间为二。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于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为入不二法门。此非入非出名入也 见垢实性者。垢性自无。了垢无垢名垢实性 是动是念者。动者分别流动也。念者专一不分别也。不动则无念。有动即有念动。若即空何念之有也 金刚惠者 了达中道无生。则百非自决缚解永亡破惑穷源。名金刚也。即无生忍知之别名也 有漏无漏者。迷理滞惑名之为漏。悟理契真名为无漏。方便教以地前为漏。登地已上名无漏。小乘俱舍即见前名有漏。见道已者名无漏。此皆方便之说非至说也。今经以万累即真理无余惑。即惑而真故无有二。故云。若得诸法等即不起漏不漏相也。生公亦云。万善理一同无漏。释云。夫万善本有皆资理发理。既无异善不容二。但随政恶因用生异名。论其解体明鉴而已。始虽未能兼用。终极自冥为一解脱。既以政恶为理。至于始涉一毫皆是无漏。譬明能除闇。故无闇不除。但明微闇盛。未能顿灭非明理不足矣。有为者三界生灭有为也。涅槃寂灭无为也 从我起二者。以我一法为能待。即一切法为所待。斯则触缘对境我皆为二矣。前诸菩萨能所皆克相待。此即能待是克。所待是漫也。下云有所得为二即能所皆漫。斯则趣一法万法皆待。故直云有所得也 乐涅槃等。此乐厌为二。不明夫世间。何以故。前以明讫不可重也 非肉眼所见者。肇公。可以神会。难以事求。此明不可肉眼见。但可惠眼悟解而已也

香积佛品

前不二法门品双亡二边明体。此双流净秽明用。何者为双邪。娑婆化菩萨往彼众香。请饭来化秽土。净土之教流化秽土也。九百万菩萨下至娑婆。请有尽无尽解脱法门。将往香积当念如来。此即秽土之教游彼净国也。上来诸大士虽广明垢净无二。而惑者未能深信。故此中广约净土不同以明理体无二。复次上佛国品随调伏众生而取佛国之净秽 故现事以验之。今寻殊应之迹会不二之理也。复次上呵迦叶云。以一食施一切供养诸佛。未见其事。惑者宁无疑乎。故此中示一钵之饭而足众会。又善吉章于法等者于食亦等于食等者于法亦等。听者皆疑。法有悟道之解。食无契真之分。何故云等。此明法食俱得道也。此不思议之事岂二乘之所量哉。复次前空室除有故。此念饭便施不思议法食也 八解脱者。禅悦食也。身子受行岂以杂欲界团食而闻法乎 未曾有食者。食饭得道即法。法即食。此大悲胜化之佛事不思议食也(娑婆或曰娑呵。此云忍界。悲花云。此土众生忍受三毒。又云杂恶。亦曰杂会。谓杂恶之所会) 四海有渴等者。四海龙鱼之福故有可竭之义。香饭如来之福故无尽也 无尽戒定所食之余者。明佛修施因时无限心修故今感果亦无限也。一切德藏之味者因香悟理也。中道实相圆具万行故得此三昧。德无不具也。即经云王三昧。三谛三昧等皆异也。又经云。般若虽空一心具足万行。又大经云。金刚宝藏无所缺减。皆此三昧之异名也。然后缘虽殊于法饭而悟理。未易于真如。故虽净国之香亦以悟圆中道为三昧也 是杀生报者。报有三种。论颂云。皆能招异熟。异熟(堕三恶趣异时而熟也)等流增上果(等流报增上报)此令他受苦(招异熟也)断命坏灭故(断命招等流坏灭招增上也)又十恶异熟同招三恶报。等流增上不同。颂曰。素矩光非梁。财乏多遭霜。不贞尘流污。诳语臭非香。视乖皆阴曲。恶向棘荆荒。无威时变改。贪盛果非芳。嗔增味辛苦。痴增果少亡。多于彼国百千劫行者。娑婆世界贪善者。众大士少行施所利无疆。以是诸余净土之所不及也。复次娑婆众生钝根惑重。自非悲深忍大。何以克济群生。是即难行能行难化能化。故一世利益多百千劫也(又自利即秽土不如净土。如秽土利他即净不如秽土)

菩萨行品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英雄学院鲸吞海塞

    英雄学院鲸吞海塞

    【《我的英雄学》院同人】这是一个弱鸡被一个未知的存在扔到了我英的世界??里面历练成长的故事。最近一段时间特别忙...
  • 重生之不负青春时光

    重生之不负青春时光

    设计师重生回到90年代末期。前世阅历,再炼世情,设计崭新人生轨迹……
  • 游戏花都之全能高手

    游戏花都之全能高手

    提问一个高智商问题:“在某班级里,由1名班主任管理下,20个女学生中,却有21个人说欣赏你,直接导致21名男生中,有20个都妒忌你,并且想打死你,如果你遇到这种状况,你会怎么应对?帮帮主角吧!高手!”
  • 千转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经

    千转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之韬光养晦

    穿越之韬光养晦

    韬光养晦一词,百度释义:隐藏才能,不使外露。倒霉的她穿越成为大家族里一位相貌平凡的小女孩,刁蛮任性为家人不喜,天赋其差被视为废物,于是刚来的她很快被放逐到了老家……却因此而开始一段奇妙人生。当她又回到帝都,却有传言:废物霍灵相貌丑陋,德行皆缺,娶霍灵者祸及满门。一时间,人人惟恐避之不及。铺天盖地的流言蜚语她全当耳旁风,嫁不出还整天的无所事事,偶尔养养花种种草遛遛小狐狸,偶尔反欺负下一直试图欺负她的二娘,偶尔搬凳子嗑瓜子看后院宅斗,好不快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知道你没那么坚强

    我知道你没那么坚强

    你的坚强,都是柔软生的茧。以前特别害怕失去,不管是物质还是感情,后来经历的多了,渐渐地学会了独撑和豁达。如今再也不担心谁会走,再也不担心会变穷,因为知道失去的自己依然可以再挣回来。对自己的信心,就是最大的安全感,无需外物来证实和陪衬。心情不好就少听悲伤的歌,饿了就自己找吃的,怕黑就开灯,想要的就自己赚钱买。谁都没比谁生活的更容易,只是有的人怨天尤人,而有的人却默默咬着牙,逼自己学会坚强。经历过生命中无数突如其来的繁华和苍凉,你已从弱小的身影变成别人可依靠的肩膀。
  • 钟形罩(20世纪经典)

    钟形罩(20世纪经典)

    埃斯特是波士顿一所大学的全优生,获得了在纽约一家时尚杂志的实习机会。她却对纽约的生活充满了疑惑,无数的可能性让她无法确定未来,也无法回到从前她认为安全的生活状态。埃斯特最后决定当一名作家,但是却在道德、行为和自我意识的矛盾中挣扎。在这部感人至深的自传性小说中,西尔维娅·普拉斯回顾了她年轻时所经历的失望、愤怒、压抑、最终的崩溃以及后来的治疗过程,充满了让人震撼的智慧和令人心碎的坦诚。
  • 论在作死却怎么也不死

    论在作死却怎么也不死

    不喜欢看小说却有个死小说迷的闺蜜。当穿到闺蜜最近最喜欢看的小说里时。T_T,一秒释然,“还好没有系统,不然我都要不相信科学了。”穿到一具炮灰还是个丑八怪的身体上,T_T,一秒后“太好了!这么丑,肯定没人喜欢!”穿越……研究研究……嗯……还是去死比较好。 注意:女主有病!
  • 禅定养心

    禅定养心

    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它渗透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观念和习惯。其中,佛教对人体医学、生活保健的认识博大精深,对身心调和与健康生活的具体要求比比皆是,它们,涉及到我们日常的饮食和呼吸,涉及到我们的道德修养,涉及到我们的情绪调节,也涉及到我们精神生活的达观和纯净……
  • 侠问九州

    侠问九州

    一个寻仇的江湖浪子,一个报恩的军营小将,一剑一刀,共问九州,何为侠义!书友Q群:136369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