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59700000003

第3章

五兜率天宮會

二十三昇兜率天宮品。一徧一切

經中。有百萬億莊嚴。皆是迴向心廣大所致也。建百萬億幢。懸百萬億幡。垂百萬億帶。然百萬億香。布百萬億鬘。持百萬億扇。執百萬億拂。有百萬億三賢菩薩二十八天八部眾等。皆從迴向起。俱來圍遶。佛放膝輪光。徧照十方界。十幢菩薩。俱來雲集一切寶莊嚴殿。

二十四兜率天宮偈讚品

意曰。諸法無自性。即見般若體。

二十五十迴向品。悲心救護苦眾生

意曰。妄亡已滅。則與萬類而同迴向三處。一真如實際是所證。二無上菩提是所求。三法界含識是所度。能迴之心所迴善行。

經中。金剛幢入智光三昧。受加與智。起定說法。一救護眾生相。十波羅蜜慈悲。雖救眾生。離眾生相。

二不壞迴向。一切處得不壞信。積善根迴向眾生。

三等一切佛迴向。以世出世樂。迴向眾生。令入佛慧。

四至一切處迴向。所修一毫之善。同於實際供養五無盡功德迴向。眼不見不淨世界。不見異相眾生。

六堅固一切善根。為大國王。以內外財六十門施七順眾生迴向。小善廣善。盡未來際。迴向一切眾生。

八真如相迴向。真如有一百門。正念明了生勝善根。

九無著無縛迴向。於一切善根。心生尊重。修普賢行。

十等法界迴向。廣行法施。圓滿梵行。見聞等於法界。說此迴向已。各百萬億佛剎微塵世界六種震動。

六他化自在天宮會

二十六十地品。寄相顯實

意曰。地體亡言。將旨就詮。寄十地修行相。顯不可思議地體。一念事行三心齊具。可為玄矣。十地菩薩。雲集摩尼寶藏殿。將三賢作加行。無昇天偈贊。用等覺為勝進。

經中。金剛藏菩薩。入大智慧光明三昧者。欲說不思議諸佛法光明。即十地法相。天親菩薩。造十地論解十地經云。若金剛即藏名堅。量云。十地信悲慈捨有法。不可破壞宗。堅實生長故因。由如樹心。若金剛之藏名堅。量云。十地善行有法。不可破壞宗。堅實生長故因。由如胎孕在藏。意曰。經中說。字是名句文。因十地名句而起正解。因解而起正行。因行而入地智。天親論主。剏造六相義。令入智地為總相。餘九為別相。乃云攬別為總。分總為別。同帶總名。功用各異。共成一緣。各住自位。諸法常寂滅壞也。世界常安立成也。正同常異。正總常別。無礙之義則可見矣。經中。十方諸佛與智增辯摩頂增威。從三昧起告諸菩薩言。大願決定。大善決定。無雜決定。不可見决定。廣大決定。究竟決定。十地相也。若智光明。是最上道隨證智也。

意曰。十地帶數釋也。若地之極喜喜。是加行智。若地即極喜。是根本智。若極喜之地。後得智。若極喜即地。泯同真界。餘九地各有四釋。准知。良由一切眾生本有智光明地法。則金剛藏分別說也。於智光明中。說十地名已。不復分別。

一解脫怪默騰疑請法深難受止。二解脫月歎眾生聞請不堪有損止。三解脫月如來護念請字母智根本。四大眾同聲請。五佛光說偈請。金剛藏云。此處難宣示。我今說少分。論中科為九分。一三昧分。入定。二加分。與智。三起分。事訖。四本分。略名。五請分。勤重。六說分。示相。七地影像分。四河十山大海寶珠。八利益分。見聞為種。九重頌分。

意曰。十地中名句文有法。字字契如宗。難說難示故因。如空中鳥跡。謂空處之迹。迹處之空。互相屬著不相離性。以為地體。取空太寬。取迹太狹。言言見諦。是智行非慮境也。

十地通行十行。一信。二悲。三慈。四捨。五知諸經論。六善解世法。七慚愧。八莊嚴。九供養諸佛。十如說修行。

一極喜地。斷異生性障。證徧行真如。於住地心中。發起供養諸佛等十種大願。見諸眾生心墮邪見。慈心修捨。於內外財無所恡惜。推求後地相及得果。如鍊真金數數入火。多作閻浮提王。能動百佛世界。

二離垢地。十種方便。心入心中。斷邪行障。證最勝真如。於住心中。修起十種善業。一性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婬。四不妄語。五不兩舌。六不惡口。七不綺語。八不慳恡。九不瞋恚。十不謗三寶。十善無二。用心不同。一下三品修。四大洲受生。有總別報勝劣苦樂間起。二中三品修。從四王至他化。欲心微薄苦少樂多。三上三品修。色界至有頂。捨念清淨無有欲想。四上上品修。斷分別是預流果。斷俱生後三果。五上勝品修。緣覺果。百劫鍊根。入見不出。證無學果。六上極品修。菩薩道前伏二障俱生。修道漸斷。七不善業道。故意殺生等。永斷其因。因有三品。上品地獄因。中品畜生因。下品餓鬼因。後得為人。有二種報等流。一者為短命。二者多病。故意偷盜。一者貧窮。二者共財不得用。故意邪婬。一妻不貞良。二者不得隨意眷屬。故意妄語。一者為他所誑。二者被人誹謗。故意兩舌。一者眷屬乖離。二者親族弊惡。故意綺語。一者語不明了。二者言無人受。故意惡口。一者言多爭訟。二者常聞惡聲。故意慳恡。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無厭。故意嗔怒。一者為他所害。二者求其長短。故意誹謗。一者生邪見家。二者心懷諂曲。永斷其因。不受其果。

三發光地。起十種深心為加行。於入心中。斷闇鈍障。證勝流真如。於住心中。如說修行。乃得佛法。雖修世行。但隨順法故行。而無樂著。修起四禪八地定。厭下地為苦麤障。忻上地為淨妙利。用七種作意四無間道。伏下欲界九品俱生惑迷事。用初禪未至定為加行。入初禪根本定。四禪共有十八禪支。初禪三禪有五支。二禪四禪有四支。其定光明如鍊金法出火秤兩不減。此地多作忉利天王。

三界九地者。

△一五趣雜居地。有四洲六欲天。五受間起。憂苦極多。喜樂捨少。嗔欲心俱。意有憂受。俱無輕安樂報。若修則有。故名散地。

△二離生喜樂地三天。一大梵。二梵輔。三梵眾。用尋伺。治欲界憂受。有五。尋伺喜樂一心。

△三喜勇浮動地三。一光。二少光。三無量光。用內淨一心。治去尋伺。有四。內淨喜樂一心。

△四離喜妙樂地三。一淨。二少淨。三徧淨。治前喜受。開內淨為捨念。正知識身受樂一心。

△五捨念清淨地三。一無雲。二福生。三廣果。凡聖雜居。上有五天。唯不還果人居。一無煩。二無熱。三善現。四善見。五色究竟。捨念行捨一心。

△六空無邊地。二乘及邪見人居。空想治色想。唯有捨受一心。

△七識無邊地。作無邊想。治於空。唯有捨受及一心。

△八無所有地。四蘊與識。皆盡治之。捨受一心。

△九非非想地。無麤有細。八萬劫報盡還來。捨受一心。

四焰慧地。觀察眾生界法界為加行心。於入心中。斷煩惱障。證無攝受真如。住心中。以大智慧。觀三十七品助道法。

佛於雙林樹間。入般涅槃者。四枯四榮。皆除世間貪憂。八倒俱無。若能觀身。淨與不淨俱不可得。即見佛不曾入般涅槃常住世間。深觀念處。即座道場。眾生根異。更說餘法。於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八聖。一一開解眾生。於第六識中俱生二見。到此地中永不現行。更以大慈心。知恩報恩。如真金作莊嚴具。多作須夜摩天王。

五難勝地。起十種平等心為加行。於入心中。斷下乘般涅槃障。證類無別真如。知真諦俗諦無差別智。愍諸眾生不能厭離。曲以五明工巧。利益世間。一內明。知因識果。二因明。破邪立正。三醫方。療病。四工巧。書數。五聲明。字錯謬。如上妙真金用硨磲磨瑩。作知足天王。

六現前地。觀十種平等法。而為加行心。於入心中。斷麤相現行障。證無染淨真如。於住心中。以大悲為首。大悲增上。大悲滿足。觀三界十二因緣無有自性。從無明支至老死支。皆是智光明。則身語意善不善行動用之中。皆是般若現前也。

經中。金剛藏如星羅十門說十二支。天親論主以月滿三觀釋之。

若依地論。相諦差別觀中。有支相續門。解經成答相。世間受生皆由著我者。成也。不正思惟起於妄行。答也。於第一義諦不了名無明。相也。二一心所攝門。三界所有唯是一心。歸本也。如來於此一心。分別十二有支。流末也。若依一切智相觀。科經不同。一切種智觀。科經不同。文勢多端。不可具述。

意曰。能引無明行。所引識等五。能生愛取有。所生生老死。識名色六處觸受種子。是前前世中。多念薰下。忽然為無明行。一念招聚。隨業強者。先潤愛取有。潤時則次第。於一生總報中生起。此十支因二支果也。若三世說者。過去二支因。現在五支果。現在造愛取有因。本來世有生老死果。雖然因果無差。於此般若現前。

名色支義也。貫起十二支。收一百法。知五蘊之多少。明緣性之寬狹。

△一支性俱雜。收九十三法。色蘊為色支。四蘊為名。除六無為滅盡定。

△二支雜性不雜。收二十八法。支雜性處觸受。然是無記。不雜善惡性。想全三少分者。想是任運報生無記。色少分者五根五塵。行少分者別境五作意睡眠。識少分者前七識并意處觸受。

△三支性俱不雜。收二十法。想蘊全。色少分五塵。行少分收別境五作意睡眠。識少分前七識。餘十一支義理。恐繁不述。此地善根。如真金用毗琉璃寶磨瑩。多作善化天王。

七遠行地。起十種加行心。空中有方便慧。有中起殊勝行。雖善修空無相無願。而慈悲不捨度生。於入心中。斷微細現行障。證法無別真如。於住心中。以大悲智。修起一切菩提分法。雖念念住無相中。少有功用。如轉輪王遊四天下。若是八地報得行。任運成就。如大梵天王遊千世界。不假功用。從初地已來。但以願力超過小乘。今七地中。以自力超過小乘。如王太子藝業成就。能念念入滅定。亦念念起。如以真金用妙寶間錯。多作自在天王。

八不動地。善修清淨道。離心意識。得無生法忍。為加行心。於住心中。斷無相中作加行障。證不增減真如。相用煩惱不能動為。深行菩薩。世出世間心念不生。諸佛世尊勸請七事。汝未曾得。勿復放捨於此心門。是時菩薩一念所生智業。從初地至七地。用阿僧祇功德。不及一分。何以故。先以一身起行修行。今此以無量身修行。以善巧智觀一切境。於諸趣中示同其形。普現色身三昧而為說法。遠離身想分別。以三世間而為十身。一切眾生本來共有。一身若具九。則十身有百也。且如一牛具有十身。一還債。是業報身。二水艸不闕。是眾生身。三皮毛筋角。是國土身。四從高而下。是虗空身。五步步踏實。是智身。六力困而臥。是聲聞身。七見黃葉。是緣覺身。八舉意利他。是菩薩身。九忽然亡已。是法身。十一具前九。是如來身。若說修成。如來身上自具十身。謂菩提願化力莊嚴威勢意生福法智。此地菩薩成就佛身業自在。有金剛力士常隨侍衛。如真金作大寶冠置在閻浮提聖王頂上。多作大梵天王。

九善慧地。以無量智觀察境界為加行心。於入心中。斷利他門中不欲行障。證智自在真如。於住心中。觀眾生稠林行。皆如實知。以四十種辯才。說三乘法。教化眾生。

意曰。在心為智。發言為辯。於一毛塵具四十種辯才。則前為所是法。後是能為義。詞則訓釋不謬。樂說則聽者開解。

△一自相有二。總法別義。

△二同相有二。性法相義。

△三行相有二。現在法過去義。

△四說相有二。略說法解義。

△五智相有二。現量法比知義。

△六真諦法俗諦義。

△七權三法一乘義。

△八教道法證道義。

△九真身法應身義。

△十住持智法行門義。

△佛說一百法皆具。萬像皆具。不學而知。但聞其言未見人哉。此地菩薩。得十種總持。作大法師。處於法座。於一音中現種種音。令諸眾會皆得解了。情無情物皆演妙音。成就如來語業自在。如真金為大寶冠在轉輪聖王頂上。為二千世界主。

十法雲地。以無量智慧觀察覺了入受職位。為加行心。於入心中。得離垢三昧。斷於法中未得自在障。證業自在真如。於住地心。受勝職位。三昧現在前時。大蓮華忽然出現。量等百億世界。菩薩座此華時。大小相稱。身諸毛孔普放光明。照法界已。從足下入。十方菩薩即知成佛。十方諸佛。放眉間光。入此菩薩頂。名曰受職。成就佛意業自在。具上上微細智。能安受攝持十方諸佛大法明大法照。於一念頃。周徧十方示成正覺。解脫言。若菩薩神力能如是者。佛復云何。是時金剛藏菩薩。入佛國土體性三昧。其身量等虗空。時諸大眾。見菩提樹及一會菩薩俱在金剛藏身中。得未曾有。金剛藏言。菩薩神通如一塊土。如來神通似大地土。不可云喻。如上妙真金以大寶莊嚴置在大自在天王頂上。多作摩醯首羅天王。

△八地影像分。地中行成智性。是所喻法。池山海珠。是能喻依。依上之義是影像也。是地之影像。以見邊之喻似地中教證也。池喻所修行願。山喻修成功德。海喻無漏智德。珠喻轉盡性德。池喻始則非一終則非異。山喻能依非一所依非異。上皆無差之差。海喻十德不同德無別物。差即無差。珠喻唯一智性前後增明。無差不礙差。池是圓家漸。山是圓中漸。珠喻漸圓。海喻圓圓。天台。以華嚴為漸圓。位位成佛。以法華經為圓圓。上是法圓。不說地位。下機圓。普被聲聞。華嚴。以法華經為漸圓。會三乘歸一乘大海。華嚴本法因該果海為上圓。果徹因源為下圓。

一願行定悲有法。不可破壞宗。無滯礙故因。如池流四河入海。

二十行隨地增有法。本無勝劣宗。差別得名故因。如大海十山。

三十地無漏智有法。廣大無邊宗。稱性修故因。如大海十德。

四十地智性有法。不生不滅宗。全真性故因。如寶珠十德。

七重會普光明殿

佛自入剎那際三昧者。無際之際。信心最初之際。不見剎那為短多劫為長。諸法空故。二行永絕。住於佛住。得佛平等。則無障處。普眼問者。欲見普法故。初則聞名不見推求不見觀察不見靜座不見。後如來教起見方者。若捨境別求。則未識普法真體。若見一法入於一切名曰普。一切入一名曰賢。乃真見也。

二十七十定品。大用深廣

普眼見普賢在如來前。告普眼言。有十大三昧。

一普光明智三昧。用依於體。

二妙光明智三昧。徧照身心。

三往佛國土三昧。神通如意。

四清淨深心三昧。供佛之行。

五過去莊嚴藏三昧。智之境。

六未來藏三昧。如實了知。

七現在莊嚴三昧。諸佛世界。

八三世眾生三昧。入出自在。

九法界三昧。十八界。

十無礙輪三昧。佛二十一功德。

二十八十通品。大用難思

一他心之智通。因中則知自心。知他人心。皆變影像。不如實見。唯佛果位能徧知也。正見他心。常了自心。若佛智外別有眾生心。則失具分唯識。只名半頭唯識。他心本質即是自心。

二天眼之智通。見六趣果報。

三宿住之智通。得九世眼如現在。

四未來之智通。見因知果。

五天耳之智通。遠細皆聞。

六無作即智通。大用度生。

七言音之智通。眾生之言音。

八色身之智通。三說。一云佛無色。二云有色。三云若悲智雙運無色現色。有四。一實色凡夫。二幻色初教。三性色終教。四妙色圓教。一色即一切色。經中說有一百三種。據實無盡。

九真俗之智通。相待故空。性則非異。相則非不異。

十滅盡之智通。雖見五蘊寂滅。常化寂滅之眾生。

二十九十忍品。智慧深玄

意曰。前二品業用廣大。此品智慧深玄。忍體即智。前三忍法說。後七忍喻明。

一音聲忍。智解於教。

二順忍。止觀起行土二加行。

三無生忍。是根本從初地立。

四如幻忍中。喻有為無為法從因緣生。皆是所喻。喻有五重。一巾喻真性。二術喻業思。三幻相喻報。四生滅喻依他即圓成。五愚小為有法。土五各有二義。以成四句。一所依。性有相無。俱存俱奪。二業上。用有體無。俱存俱奪。三報上。相有實無。俱存俱泯。四幻報。生即是死。俱存俱泯。五愚小。上情有理無。俱存泯。今令知術是起因悟像果無實成相即是性。遣愚小為有。歸本來真性。量云一切有為無為法有法。非實有體宗。從因緣生因。同喻如幻事。

五如焰忍。一空地喻如來藏。二陽氣如無明。三空與氣合心上現報。四水即是無。五凡小為有。一切世間有法。非實有體。言說顯示。如陽焰。

六如夢忍。一悟心如本識。二眠如無明。三夢如緣起法。四夢非有似有。五令夢者為實。一切世間有法。非實有體。想所現故。如夢所見。

七如響忍。一谷喻如來藏。二聲如機感。三響應佛說法。四有而非實。五取著為有。量云。如來音聲有法。定非實有宗。從緣感顯故因。如谷響。

八如影忍。一鏡喻真心。二面如思業。三影似所起報果。四正有常無。五當情為有。量云。業所招果有法。定非實有宗。從緣似有故因。如鏡中現像。

九如化忍。一空喻真性因。二悲心化者緣。三無而忽有。四用有實無。五著相為有。菩薩變化有法。非實能度宗。似有度用化迹故因。如空中變化事。

十如空忍。此空義不開五法者。為與無為雙遣也。量云。世出世間有法。對待不實故宗。遠有近無故因。如太虗空。

三十阿僧祇品。盡一切數

意曰。等覺行德難思。經有一百二十四數。何故唯標僧祇之名。答僧祇是十大數之初首。壽量品。盡一切時豎窮三際。住處品。徧一切處橫徧十方。此品明盡一切數。校量等覺菩薩一念智德深玄不究邊際。何故心王問答數。不離心。佛自說者唯佛方知。此有三等數。如此方黃帝算法。是下等數。十十倍之。二中等數。則百百倍之。經云。一百洛叉為一俱胝。三上等數。則倍倍倍之。經云。俱胝箇俱胝為一阿庾多。以後用上等數之。不可說箇不可說。乃至一塵有十萬箇不可說。用此數。普賢一智德不盡。況一塵內有多普賢。

三十一如來壽量品。豎窮三際

意曰。如來法身豈有壽也。答應機而說有十種相。將前一劫為後一日一夜。至最後壽量等於剎海。其實如來在長常短。在短常長。存泯無礙。方為圓宗壽量窮於三際。

三十二諸菩薩住處品。橫徧十方

意曰。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據實不徧住一方。經說住處。使後人標心有歸。問應非圓教所明。答能住菩薩毛含剎海。住處塵容大千。何故心王說。答心隨智住。問智依何住。答前十依八方山海。後十二城邑雜居。無在不在。曲盡物機。

三十三佛不思議法品。一念普現

意曰。是修生三賢十聖因家果也。法界體大青蓮華菩薩說者。於一念中。示現一切佛事。體不可思議。問經中何故重請。答為說果滿。何不言請。答果海亡言不可思議。然教說不同。或云佛有四十種不共功德。通權小說。或說五法攝大覺性。通權實說。或云一味實德。約頓教說。或云佛有無盡德。是此所明佛德有二。一修生信等。二者本有智德。使八相該於法界。丈六徧盡十方。豈可思議也。

同类推荐
  • 翠崖必禅师语录

    翠崖必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栲栳山人诗集

    栲栳山人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法苑珠林

    法苑珠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西湖佳话

    西湖佳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西圃词说

    西圃词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维摩经义记

    维摩经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消灭地狱升陟天堂忏

    太上消灭地狱升陟天堂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每天学一点销售心理学

    每天学一点销售心理学

    认清客户心理,用不同的推销方式推销,会使你的业绩提高得更快。那么在你推销的道路上,怎样才能看懂客户的心理呢?《每天学一点销售心理学》正是为所有期待掌握客户心理、引导客户消费的推销人员而作,并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例子,讲述了行之有效的推销方法,尤其适用于需要和客户面对面沟通的销售人员,相信此书能够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每天学一点销售心理学》的作者是墨墨。
  • 萌妻宠上天:路边小狐不要捡

    萌妻宠上天:路边小狐不要捡

    她是一只狐狸,在不过就是一个妖狐?好吧,她是一只九尾狐。看见过白娘子传奇,一条蛇报恩,见过一只九尾狐来报恩的么?小狐狸没别的爱好,就是喜欢顺手“拿”点东西。“老板,安好小姐把钻石项链给拿了”,“没事,让她扔着玩”。“老板,安好小姐偷了一个男士内衣”,某人拿着笔的手一顿,:“没事,让她明白,不是所有人,都跟我的尺寸一样”。“老板,安好小姐在外面偷了…偷了一个人…”,某人掀桌,:“安好人呢?”。一只呆萌的小狐狸,遇上了一只腹黑的大灰狼,这到底是被吃掉,还是被吃掉?
  • 万劫成道

    万劫成道

    封神量劫期间,青帝竟然被偷袭而入轮回,哪怕一元会都未曾再次觉醒。当他再次轮回到一个叫百兵大陆的小世界时,懵懵懂懂了近百年,在武祖的帮助下恢复了记忆。飞升回洪荒,他竟然发现这个洪荒与他的记忆迥然不同。“这是怎么回事?”“你上网搜下不就知道了。”“叮,伏羲请求添加您为好友!”……又一个量劫开启,他将历万劫而成道!
  • 吾生传之擒魔

    吾生传之擒魔

    他说纵然上穷碧落下黄泉,捣尽三界,也要救出金蝉子,只去不返!他说我愿自落轮回,十世为善,不得善终,以赎今日之罪。他说我愿除去仙籍,剃去仙骨,重回六道,只愿不再见玉兔。他说我本性情鲁钝,只愿无功无过无人问津,但重我之人已无,请将吾身沉入沙河,受刑罚亦甘心,只愿他们所受之苦,吾既不能分担,愿能同样承受。
  • Voyagers III

    Voyagers III

    Jo Camerata, the ambitious young student who fell in love with Keith Stoner, is now head of Vanguard Industries which has recovered an alien ship. As a result, Jo's company now controls the incredible wealth of technology aboard the ship as well as the fortune it reaps in - not to mention control of Keith Stoner.What Camerata does not know, however, is that someone else has been awake, someone who dwells deep within the recesses of Stoner's mind. The alienate presence that has kept Stoner alive for so long is now free and fully intends to explore our world and will let nothing stand in its way.
  • 非人途

    非人途

    一个名叫牧南的毛头小子,无意中得到了“神胎”,不久之后,他便成为了“非人途”的一员,从此,整个世界观都被彻底颠覆了,原来这个世界上竟然拥有那么多我们不知道的秘密!
  • 异世之嫣然

    异世之嫣然

    路边摊也能淘到极品空间,附赠品是穿越单程票一次?刚穿越胸口便被插了一刀,还不知道为啥被捅!好不容易缓过劲来,发现附身的体质是魔武废材。看来只有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了,空间里有山有水有秘籍,野外求生看起来也不是那么难。她发誓,这辈子,自己一定要活得肆意自在!亲情、友情、爱情一个都不能少,黄金、白银、铜币一枚都不能扔!
  • 德闻视界:我在德国当记者

    德闻视界:我在德国当记者

    本书是作者在驻德期间所当记者采访的一些文字集结,可以作为一段心路历程,一个时间标签,一种历史纪念。此书不是的单纯叙事,而是一部触景生情的思想札记,它更偏重于抒发作者内心感受。通过作者的采访纪实,本书为我们展示出德意志家多姿多彩的风俗画卷,而且,又涉及了外交时政、人生、社会、历史等重大的时代课题,并不断地给人以精神启迪。本书作者是央视驻外记者,从2005年2月28日到2008年6月30日,3年多的光阴,40个月,作者在德国当央视驻外记者。那是一段忙忙碌碌、风风火火、变动不居的日子,作者接触了不同层面的人,采访经历了不同的事,足迹几乎踏遍了整个德国,但是却似乎总是无暇看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