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56400000054

第54章

论。此十一障等。本疏言体性宽狭更无别异者。非唯十一障。以十种障各举初断。影显住.出所断障故。疏云十地所断虽但所知。俱品不行即通二障。非唯十一初所断者。论意如是。本明断障得果。唯断十一非但断不成。亦不能得果。故下论文总分别断。非为不知十一不摄住.出断者。

论。烦断障中等。本释言极喜住。简彼二乘。初见初断。简相见道。就真见道但取无间故说初断。西明并取无间.解脱二心同断。简后三心.十六心等 要集云。有释为胜 今谓不尔。前第九云无间.解脱断惑证灭期心别故。不说同断。若定同断。如何得言期心别故。又要二道方能断惑即违下文。菩萨利根刹那刹那能断证故。以二共断非刹那故。又杂集第九云。断对治者。谓加行及无间道。持对治者。谓解脱道。不说为断但云持得 问烦恼障品于十地中故意方起。云何二地犹有误犯三业愚耶 答故起烦恼。误者所知。亦不相违 问故起烦恼必依所知。无有烦恼离所知起 答彼误犯愚但约别起所知障说。非烦恼俱。

论。彼障现起地前已伏者。本解如疏 西明云。问十地修所断种与俱生我见同体起。乃至嗔等同体起者何地断尽。答俱说初地至金刚位位皆断。而十障四地断身见者。违道品故。依粗相显说四地断。据实我见及嗔等。各应多种地地别断。不尔如何先断误犯细障。后断欲界嗔等粗惑。仁王经云。初地断贪。二地断嗔等。三地断痴。四地断五见。五地断疑等 今谓不尔。菩萨断障非如二乘断烦恼障。三界九地品品次第各各同断。随何等障障此地者菩萨即断。不妨先断色界之者。后断欲界。亦无余地断于第六相应身见。仁王.此论俱说四地障道品等所知此断。烦恼随伏。若许余地犹有我见。何得说有害伴等名。又准仁王。误犯与嗔俱二地断。亦无前后。

论。由斯故说二障粗重三住断义。如本疏中解其所以 要集云。三粗重者。一云从初至七地断皮粗重者。诸论无文。三种粗重。瑜伽四十八.七十三.解深密经第四。皆说三住断故。然四十八别说二障各三住断。断烦能障初后粗重。通其现.种并及粗重。中间粗重但断现行及其习气。若断所知俱通现.种并及习气。然四十八断烦恼中据正断说。断所知中据已断说。二障互显理实相似。又所知障为异二乘故约显说。又四十八于所知障立皮肤肉三粗重名。于烦恼障但标总名。理实皮.肉.心等三名俱通二障。故瑜伽七十三总别互显。第一粗重总含二障。不别说是烦恼.所知。第二属烦恼。第三属所知。故彼论云。一恶趣不乐品在皮粗重。二烦恼障品在肉粗重。三所知障品在心粗重。解深密经三俱总说。故彼经云。此诸随眠几种粗重断所显示。但由二种。谓由在皮粗重断故显彼初二。复由在肤粗重断故显彼第三。若在于骨粗重断故。我说永断一切随眠。害伴.羸劣虽前第九正断所知名二随眠。烦恼随伏亦得二名。要集引云有说四十八说二障二住断者。烦恼无三住者。捡本疏文。无有烦恼无三住文。此论.瑜伽皆说二障有三住断。本疏不违。

论。断二障种渐顿云何者。本疏有二意。一前说菩萨未辨二乘。今对二乘辨断差别。二前明断不分渐.顿。今明渐.顿小.大断别。

论。修所断者随其所应等。准声闻乘得果有四。一次第得四。即此论文初一类是。二超初一取第二。三超初二取第三。杂集论云。谓倍离欲及全离欲。入于见道如次超初一及第二果。四超中二取初.后果。此论第二类。及杂集论第十三说。然今此论但举二类略无中二。何以故。辨渐.顿断。以超前二见必顿断。余未伏修必渐断故。与次第同所以不说。超中二果是顿断修。与彼余别是故别说。准此道理若已曾伏三品入见道者。亦是次第非能顿超。杂集论说设少离欲亦渐次摄故 问倍离.全离二种性人。为先种殖顺决择分。为未起耶。为即此生入于见道。为更生耶 答虽未见文今以义准。此等曾种顺决择善分。逢外道缘。或先习力能倍全离。回心趣小即于此生入于见谛。何以故。若许经生方入见谛。若全离欲不退上定。命终生色不得入见。若倍离欲经生。即退已伏烦恼重引现前。入见道时何能随断。如余不伏入见谛故。若未曾起顺决择分。不可回心现即入见。无有一生修即入圣。要三生等方入圣故。然经论中不说先起决择分等是隐略故 问此论何故不说超初及第二果 答略显渐顿断烦恼别。不具分别得果差别 问超初二果先所伏惑。何时能断。何位得果 答准杂集说。于见道中第十六心随得二果。准此论第九。十六心等是相见道。非实断惑。依真假说放法真见。故在真见与见断惑一时同断。不劳异说 问独觉之中有部行.麟角。准瑜伽三十四。与杂集论第十三同。然瑜伽云。云何独觉道。谓由三相。一类安住独觉种姓。经于百劫值佛出世。亲近。承事。乃至如是名为初独觉道。复有一类值佛出世。亲近善士闻法作意。于先未起顺决择分引发令起。谓焕.顶.忍。而无力能即于此生证法现观。乃至云。于当来世能证法现观得沙门果。是名第二独觉道。此当杂集或先已起顺决择分。此通本来是独觉种定姓之人。及不定姓声闻种姓。起顺决择未至上忍但至中.下。若至上忍。唯一刹那入第一法。即能证得法现观故。是声闻摄。非独觉乘。复有一类。值佛出世。亲近善士。闻法作意证法现观得沙门果。而无力能毕竟证得梵行边际阿罗汉果。复修蕴善巧等。乃至云。依出世道于当来世毕竟证得梵行边际阿罗汉果。是名第三独觉道。此是杂集先已得果。准此文意。言值佛者。有佛教法从他听闻亦名值佛。虽有佛教无人传说名无佛世。不尔但取佛自在世名为值佛。若佛灭已正.像等法亦名无佛。便无佛灭得声闻果 总成胜出。何以故。瑜伽.杂集俱云后二名独胜部行 问何以得知。虽有佛教无人传说亦名无佛 答龙宫.天藏像末之后佛法岂无。以此准知。虽有佛教但天上人间无弘传已方名无佛 问修习声闻顺决择已回作独觉。为更修习独觉乘中顺解脱。为即至彼顺决择 答有二释。一云随在声闻惑暖.顶.忍。何位回趣即是独觉暖.顶.忍位。以所断证皆悉同故。不尔得果方作独觉。岂更修彼资粮.加行。一云更修独觉资粮.加行。证断虽同修行有别。三.四生修有远近故。不尔二生修彼声闻顺决择已。即于后生成独觉耶。不同得果始回作者。已断惑故。得现观故。未见文断取舍任情 问先修声闻顺决择已回作独觉。更得百劫修行练根为麟角不 答有二释。一云不得。此回趣者必不定姓。是钝根故。又复瑜伽.杂集俱云此类是部行故 若尔何故杂集论云。余生顺决择分。为趣大乘及独觉乘许更生故 答以若此生得即声闻果。犹更余生方成独觉。非谓得许经多劫修。

若尔回心趣大乘者岂不多劫 答回趣独觉是钝根性。趣大乘者望彼为利。根性别故得多劫 一云准彼论文云。或未起顺决择分。或未得果。得成麟角。准此若在声闻顺决择分回趣独觉。是未得果。亦得百劫修行练根说余生故。如趣无上大菩提者得多劫修。然但说成部行类者。据从此已回作独觉不练根者 若尔何须云在决择趣独觉者方成部行。同顺解脱俱得百劫。二位齐故 答在资粮位有未定生百劫练根。理即无难。在顺决择已定生时。去谛观近。据难偏说 问从凡趣入独觉见道及起修道断惑如何 答随彼练根及不练根。俱先世道伏无所有。入见顿断。唯非想地九品别断得成独觉。大乘未见正文。准有部说。必无出见八十一品断修惑者。以利根故。不制果故 有义修惑见道满已。八十一品各各别断。然不出观不止息故。故不立果。二说前胜。以性利根非渐次断 问如得初果出无佛世作独觉者。断修如何 答随前三果准瑜伽说。必更修习诸善巧观。随所未断。或复顿断如顿出离。或不出观次第渐断。以更不取声闻果故。若阿罗汉出无佛世。但修善巧断余习气练根成胜。无惑可断。然瑜伽三十四云。又彼一切应知本来一向趣寂者。据不逢佛一类者说。除麟角喻余若逢佛成不定姓。

论。加行等四刹那刹那等者。具释如疏。今者略以九门料简。一出体。二释名。三作用。四依界地。五漏无漏。六摄对治。七约修辨。八四差别。九因果殊。言出体者。一克性体。通世出世间智为四道体。故瑜伽六十九云。又修此智略有四道。一加行等。二引发体通戒.定.惠。三相应体通诸无漏加行.根本.后所得智及有漏中诸方便善心.心所法以此四道通漏.无漏故。诸余出体略而不辨 二释名者。于诸所断加功用力顺趣能断名为加行。或顺趣断性亦名加行。非此加行不求证理。且据趣求能断道说。故瑜伽六十九云。于一切地修道所断耎中.上等九品烦恼。随其品数各各差别。能随顺断是名初道。杂集第九云。谓由此道能舍烦恼。意云。由此加行能令现行烦恼不起名为舍离。或据修道修加行时。亦能少分伏除粗重名为舍离。非是正断所断烦恼得舍离名。此据别起四道而说。若约相望。虽复加行亦能正断。不以加义名为无闻。望义别故。道者通履义。加行即道。持业释也。言无间道者。二义无间。一观理无间。不同加行犹带相故。二断惑无间。不同加行犹未正断有此后间。瑜伽.杂集皆且据后一义而释。故六十九云能无间断是第二道。杂集第九云。谓由此道无间永断令无所余。无间即道。若有漏道能无间伏。皆持业释。

同类推荐
  • 史载之方

    史载之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留计东归赠言

    留计东归赠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妙吉祥瑜伽大教大金刚陪啰嚩轮观想成就仪轨经

    佛说妙吉祥瑜伽大教大金刚陪啰嚩轮观想成就仪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怀远人

    怀远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乘缘生论

    大乘缘生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妖本无心:帝后是只猫

    妖本无心:帝后是只猫

    她是修行数百年的八尾猫妖,为了能打破猫妖的死循环而踏足这人世间。初遇时他的温柔一笑让她就此醉在其中,而后他的宠溺,他的深情让她步步深陷!本是憧憬着与他就这样永远过完此生,没想到新婚之夜等来的却是他狠心的一剑,断她一尾,夺她法力,取走她的一条性命。“云若凡,你今生负我,我与你情分已尽,自此恩断义绝!”她心灰意冷说下这样的话来。可是有太多事是无法预料的,月上君白的死,寂灵的死,九焱为她修为散尽变回原型,爱她的,通通都没有一个好下场!未曾预料到的阴谋早已经开始渗透,将她,将所有人都笼罩其中。她累了,想要彻底的安宁。可是天意弄人,她的再次苏醒却伴随着一个惊天秘密悄然降临!
  • 白发国师惑人心

    白发国师惑人心

    “她”是为一国国师,因生下是雪白的头发血一般的眼瞳,出生当天被母亲交给一个黑衣人,让其收为徒。下山以后,又因样貌奇特被人成为不详、野种。最后听闻自己母亲被害的消息,愤怒不已,小小年纪便带上了眼袋,隐藏血瞳,隐藏自己,心随着时间渐渐的变成寒冰,武功高强,却无人能理解“她”。漫长的岁月里“她”遇见了他们。他是第一杀手;他是一国王爷;他是妙手回春的神医;他是右相之子。本来无关的四人都因“她”而心动。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殊不知阴谋也随之而来,他们能打破这重重阴谋在一起吗?
  • 搜神后记

    搜神后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陪伴的力量

    陪伴的力量

    本书记录了作者一路悉心陪伴儿子熊壮壮成长的真实故事,也有她对儿童早期教育的思考和感悟,不仅涉及孩子的衣食住行、学习成长、习惯养成等常见问题,还从富养精神、艺术启蒙、眼界开拓等促进孩子长远发展的角度给父母以指导。
  • 血盆经(中国好小说)

    血盆经(中国好小说)

    小说通过写乡村里的一个习俗,念经超度去世的女性,写出了念经的师傅一代代传下的对生命、死亡的敬畏。塑造了一批农村朴实人物形象。对祭祀礼仪的保存中,对生者的渴望和生命力顽强的礼赞。
  • 浮华三世,歌尽留离

    浮华三世,歌尽留离

    (正文已完结)她是谁?是草包孱弱的四小姐,还是昏睡寒冰玉床五年的现代人?同一张面孔,一个倾城佳人,一个陋颜遗世,真真假假,错乱了谁的眸?对情嗤之以鼻的她,为何偏偏对他情有独钟,陷得不可自拔?一朝梦醒,素手轻挑,朱唇轻启,一首《魅魂》魅惑天下。衣袂翩翩,缭乱天下的眼……他,白衣飘然,如玉无双,一笑宛如白莲却独独为她绽放。为何却失了‘护你一生一世’的千金之诺……支持新作《温暖如初》
  • 媳妇,你好萌

    媳妇,你好萌

    她,天之骄女,手段凌厉,在商海中不落下风,在军中更是无人敢惹,以一己之力扛起家族产业,养成淡漠之性。他,身世坎坷,不善言辞,成长经历造就他谨慎小心,左右逢源之作风。但当这样圆滑的他,碰到这样凛冽的她,随之而来的,却是翻天覆地,排山倒海的命运转变。初见她想,这男人真够矫情的,真不像个男人。他想,这女人怎么这么粗鲁,是女人吗?再见她说,你陪我演一场戏,我保你半生无忧。他答应了。从此,开始了鸡飞蛋打,哦不,是勾勾搭搭的生活。小剧场关于吃醋一天,某男躺在床上,等着某女的到来。结果,一小时过去了,两小时过去了,三小时过去了。。。某男憋不住了,蹭蹭蹭的跑到书房控诉。“晓晓,你现在怎么只能要他不要我了?你每天都陪着他,你心里到底还有没有我。”云晓默,她不就是忙着工作吗?看着某男声嘶力竭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怎么着了他呢。关于妹妹一天,某男正和小包子玩耍,心血来潮的说了一句,“爸爸再给你要个妹妹好不好啊?”小包子斩钉截铁,“不好。”某男很是疑惑,别的小男孩都吵着想要个妹妹,怎么这熊孩子不要呢?再接再厉的问道,“为什么呢?不喜欢妹妹吗?”小包子羞涩,“也不是啦,就是担心有个妹妹对我未来媳妇不好。”某男目瞪口呆,他家宝宝真有前途。Ps:宠文,宠文,宠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太子之宠妃女帝

    太子之宠妃女帝

    她生来便是帝国储君,自幼便是被大陆注视的修炼奇才;他是邻国太子的不二人选,江湖上的天之骄子。他与她从青梅竹马走到神仙眷属。本应是翻云覆雨的帝国皇者,在背后却是一对普通的夫妻、父母。后来,二人回归仙位,换来的却是一场不论是世俗还是仙界都不能接受的师徒之恋。就算路再苦,也影响不了二人的缘份。永生永世,唯你一人。
  • “三言二拍”与拟话本

    “三言二拍”与拟话本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广大民众对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愿望日益迫切。作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继承并传播给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是我们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 魔术师谋杀

    魔术师谋杀

    从广州调回古城刑警大队的夏子成,收到网名为“杀人狂魔”的留言,即将开始一场诡谲的杀戮之旅。第二天,他们却遇到离奇的死亡案件。死者真的是残酷成性的“杀人狂魔”所杀吗?还是和饕餮——神话传说的龙之九子之一有着紧密的关联?随着死者身份的揭开,一段职场四角恋逐渐拉开帷幕,随之而来的是神秘的魔术师出现。他成了本案的最大嫌疑人,但是他却有不在场的完美证明。他到底是运用了什么方法杀害死者的呢?死?的身份又暗藏着怎样的玄机?一段白领生活的真实挽歌,结局却是出人意料,催人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