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读古今小说、洎志怪之书多矣,常有跂纂述之意。自幼随侍南北,及长旅进科场,每接缙绅先生,贡闱名辈 ,剧谈正论之暇,开樽抵掌之余,或引所闻,辄形记录,并谐辞俚语,非由臆说,亦综缉之,颇盈编简。今年春策不中,掩袂东归,用舍行藏,下学上达,赖庭闱之荫,无菽水之劳。顾驽骀之已然 ,讵规磨之可益。身闲昼永,何以自娱?因发箧所记之言百余纸 。始则勤于探缀,终则涉乎繁芜。于是乎笔削芟荑,得在人耳目者六十事。不拘诠次,但厘为三卷,目之曰《友会谈丛》。且念袁郊以步武生疾,则《甘泽》之谣兴;李玟以养病端居,乃《纂异》之记作。苟非闲暇,曷遂摛毫。彼前辈属辞,不将迎而遇物;而小子晞骥,甘萋菲以成章。深惭鸡肋之微,窃怀敝帚之爱。谷梁曰:「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博练精识者,幸体兹而恕焉。其如杼轴靡工,序述非据,盖事质而言鄙,学浅而辞荒,诚语怪之乱伦 ,匪精神之可补,聊贻同志,敢冀开颜。天圣五年七月朔华阳上官融序。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回归心灵的安乐:《论语》的智慧
本书是一本普及论语知识的入门书,着重于把论语的智慧放在当今的时代背景和语境中去解读与阐释,并试图将其置于现代教育、教育学与教育管理学等领域予以阐释和应用,继而探索其不同角度的价值和现代意义,旨在拓展其应用领域。全书内容丰富,简明易懂,有寓意有新意,文字深入浅出,兼有科学性和可读性。本书首先是面对初中生的普及型普通读物;其次可面对国学研究工作者、教育学及教育工作者等其他专业人士;最后面对该领域感兴趣的普通大众读者。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清朝最后一批士大夫们,用自己的经历和人生书写出了上承大清下启民国的那段历史。本书从不同的侧面记录了他们在这样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的迷茫、痛苦、奋进与革新。他们的人生是当时中国历史的缩影,他们的曲折就是当时中国的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