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11800000020

第20章

三宝犹世间沃壤良田,种甘栽而得甘果,种苦栽而收苦果,莳良稻而刈粳米,植荆棘而饶棘刺。然田无憎爱,亦无增减,惟自获其美恶。又如净地,以香涂之,地亦不欣,以秽涂之,地亦不怒,惟自手而招香臭耳。佛亦如是,毁之佛亦不嫌,敬之佛亦不爱,惟自身感其殃庆,而于田于佛,何有损益哉?或护法天龙善神见而谴谪;犹傍观者,见以秽涂净地,良田种荆棘,即愤而嫌责,祸在目前矣!若见以香涂净地,良田而种粳稻,即赞仰而匡护,祯祥自至,而殃祸远矣!其有智者,当自思之,佛于我何仇,轻之获何德?僧于我何冤,毁之得何利?豁然自省,则排毁之心,当下泮消矣!晦庵临诀困笃,自悔云:到此时节,输黄面老子一着,则其已种于善因矣!昔者调达,藏毒药于指甲,往礼佛足,欲将甲刺伤佛足,令毒攻佛,而佛足变为琉璃,地即坼开,生身陷落时,心生悔敬,欲称南无佛,未及佛字,身已入地狱佛即与之授记,于当来世,成辟支佛,号曰南无。晦庵谤佛,罪虽极重,而其临终自悔之善根,将来必与调达把臂同游也。

优婆塞戒经云。佛言。善男子。为破诸苦。断除烦恼。受于无上寂灭之乐。以是因缘。受三归依。云何三归。谓佛法僧。佛者能说坏烦恼因。得正解脱。法者即是坏烦恼因。真实解脱。僧者禀受破烦恼因。得正解脱。故论云。归依佛者。谓一切智。五分法身也。归依法者。谓灭谛涅槃也。归依僧者。谓诸贤圣学无学功德也。由此三宝常住于世。不为世法之所陵慢。以称宝者。如世珍宝为众生所重今此三宝。为诸群生三乘七众之所归仰故名三归也。

彦琮法师。着福田论曰。夫福田者何耶。三宝之谓也。功成妙智。道登圆觉者佛也。玄理幽寂。正教精诚者法也。禁戒守真。威仪出俗者僧也。皆是四生导首。六趣舟航。高拔天人。重逾金石。譬乎珍宝。劣相拟议。佛以法主标宗法以佛师居本。僧为弟子。崇斯佛法。可谓尊卑同位。本末共门。语事三种。论体一致。

李卓吾

卓吾,讳贽,万历间,官至刺史,挂冠祝发,住持龙湖,率众焚修,为人豪爽英敏,著述颇多,有华严合论简要,及焚书几卷,多论佛法性理等学。

竹窗二笔云:唐宰相杜黄裳,临终自悔,不得为僧,命剃染以殓。又宋名执政某,遗命亦然。此非宿世坚持正因,焉能居大位?而醒然不昧,风火散时,具如是耿耿操略。然有二说,或一念之迷,至死反本。或故为示现,警悟同流,是未可知也。

晦庵云。佛经说。六根。六尘。六识。四大。十二缘生。皆极为精妙。又云。形既朽灭。神亦飘散。虽有剉烧春磨。且无所施。大十二缘生者。乃三世因果。循环不灭之定理。既知三世循环不灭。而复云神亦飘散。虽有剉烧春磨。且无所施。如此议论。前后相违。诚无主宰定见。何能判晰三教是非。而为智者立言无谬也。

附简诸宰辅叙佛教隆替状

唐释道宣

汉明帝永平中。上梦金人飞行殿前。乃使秦景等。往西域寻佛法。遂获三宝。东传洛阳。画释迦立像。是佛宝也。翻四十二章经。是法宝也。迦竺来仪。是僧宝也。立寺于洛城西门。度人开化。自近之远。展转住持。终于汉祚。魏氏一代五主。四十五年。隆敬渐深。不闻拜毁。吴氏江表四主。五十九年。孙权创开佛法。感瑞立寺。名为建初。其后孙皓虐政。将事除屏。诸臣谏之乃止。召僧而受五戒。蜀中二主。四十三年。于时军国谋猷。佛教无闻信毁。晋司马氏。东西立政。一十二主。一百五十六年中朝四帝。崇信之极。不闻异议。唯东晋成帝。咸康六年。丞相王导。太尉庾亮薨后。庚冰辅政。帝在幼冲。为帝出诏。令僧致拜。时尚书。令何充。尚书谢广等。建议不合拜。往反三议。当时遂寝。尔后六十二年。安帝元初中。太尉桓玄。以震主之威。下书令拜。尚书令桓谦。中书王谧等。抗谏曰今沙门虽意深于敬。不以形屈为礼。迹充率土。而趣超方内。是以外国之君。莫不降礼(如育王等。礼沙弥之事也)。良以道。在则贵。不以人为轻重(如魏文之轨于水。泪光之遇子陵等)。寻大法东流。为日谅久。虽风移政易。而弘之不异。岂不以独绝之化。有日用于陶渐。清约之风。无时害于隆平者乎。玄又致书庐山远法师。序老子均王侯于三大。远答以方外之仪。不隶诸华之礼。乃着沙门不敬王者论五篇。其事由息(论载广弘明集)。及安帝返政。还崇信奉。终于恭帝。有宋刘氏八君五纪虽孝武晚年。将隆虐政。暂制拜君。寻依先政。事还停息齐。梁。陈氏。三代。一百一十余年。隆敬尽一。信重逾深。中原魏氏。十有余君。一百五十五年。佛法大行。备。见魏收良史。唯太武真君七年。听谗灭法。经于五载。感疠而崩。还兴佛法。终于静帝(传载广弘明集。及魏书释老志)。自晋失御中原。江表称帝。国分十六(谓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夏。蜀。也)。斯诸伪政。信法不亏。唯赫连勃勃。据有夏州。凶暴无厌以杀为乐。佩像背上。令僧礼之。后为震死。及葬。又震出之。其子昌袭位。寻为北魏所吞。妻子刑刻。具如萧子显齐书。高齐在邺。六帝二十八年。信重逾前。国无两事。宇文周氏。五帝二十五年。初武帝信重佛法。造寺建塔。度僧二千。写经十余部。后纳道士张宾之惑。便受道法。将除佛教。有安法师。着二教论。以抗之。论云。九流之教。教止修身。名为外教。三乘之教。教静心惑。名为内教。老非教主。易谦所摄。帝闻之。存废理乖。遂双除屏。不盈五载。身殁政移(帝感疠疾。身疮大发而殂)。太子赟。即帝位。诏曰。佛法弘大。前古共崇。讵宜隐沉。舍而不行。自今应王公下至黎庶。并宜修事。知朕意焉(出周纪)。

帝造像一万余躯。命写般。若经三千部。大斋八戒。念佛不替(出辩正录)。

隋氏承运。二帝三十七年。文帝崇信。载兴佛法。海内置塔。百有余州。皆发休瑞。具如图。传。炀帝初年。深敬佛法。后因嗣箓。改革前朝。虽令致敬。僧竟不屈。自大化东渐。六百余年。三被诛除。五令致拜。既乘经国之典。又非休明之政。刳斫之虐。被于乱朝。抑挫之仪。扬于绝代。故使事理乖常。寻依旧辙。良以三宝为归戒之宗。五众居福田之位。虽信毁交贸。殃咎推移。斯自人有窊隆。据道曾无兴废。所以一千大圣。出贤劫之大期。寿六万年。住释门之正法。况乃十六尊者。行化于三洲。九亿应供。护持于四部。据斯以述。历数未终。焉得情断同符儒典。且易之蛊爻。不事王侯。礼之儒行。不臣天子。在俗四位。尚有不屈之人。况弃俗从道而便责同臣子之礼。又昊天上帝。岳渎灵祗。君人之主。莫不祭飨而下拜。今僧受佛戒。形具佛仪。天龙八部。奉其道而仰其容。莫不拜伏于僧者。故得冥祐显征。祥瑞杂沓。闻之前传。岂复同符老氏均王侯于三大者哉。故沙门之宅生也。财色弗头荣禄弗縻。观时俗若浮云。达形命如阳焰。是故号为出家人也。所以出家不存在家之礼。出俗无沾处俗之仪。其道显然百代不易之。令典者也。其流极广。故略述之(应供即罗汉)。

广弘明集云。内经称沙门拜俗损君父功德。及以寿命。梵网经云。出家人。不向国王父母礼拜。顺正理论云。国王君主。于诸比丘。定无希求礼敬者。惧损其德。及寿命故。诸天神众。于优婆塞边(在家受佛五戒者)。亦无敢希求礼敬。时北方多闻天王。请目连。舍利弗尊者。并五百圣僧。至自天宫中。设供养。

复启尊者曰。从今后。诸出家在家受佛戒者。至我庙中。皆应施我颂愿(或佛所说偈。或自作颂。祝愿天增福寿也)。我等眷属。专诫护持正法。令出家在家佛弟子。于一切时。常无恼害。如昔优陀延王。纳佞臣谗谓宾头卢尊者。王每至问讯。不起迎逆王遂生恶念。今往不起。当夺其命。时尊者知王恶念而来。即自思惟我若起迎。彼便失位。若不起迎。彼夺我命。即堕地狱。宁令失位。不令堕地狱。便起远迎。王后七日。被慰禅国王。擒捉锁脚。七年乃脱。出家乃佛之子。尘外之宾。虽未得道。已是三宝中人。故其受戒之日。天魔震慑。天帝归依。设若反敬。僧宝失尊。三宝既缺。人天无依。出家秪当立身行道。以报君亲。代君亲礼敬三宝。以祝遐宁。是为出家尽忠尽孝。敬君爱亲之大礼。岂同世俗。以擎拳屈膝小节。而为忠孝者乎。

唐高宗。下敕令僧拜父母。程士颙等。上沙门不应拜亲疏臣闻佛化所资。在物斯贵。良田拔沉冥于六道。济蒙识于三乘。其德既弘。其功亦大。所以佛为法王。幽显之所归依。法为良药。烦惑由之清荡。僧为佛种。弘演被于来际。遂使历代英主重道德而护持。清信贤明。度子女而承继。固得僧尼遍于区宇。垂范导于无穷。佛有诚教。出家不拜其亲欲使道俗殊津。归戒以之投附。出处两异。真俗由之致乖。法纲悬殊。敬相全别。太常伯刘祥道曰。剃发有异于冠冕。袈裟无取于章服。出家故无家人之敬。舍俗岂拘朝廷之礼。高尚其事。不屈王侯。帝王有所不臣。盖此之谓也。

司戎奏曰。释与尧孔殊制。伤毁与礼教正乖。莲花非结绶之色。贝叶异削圭之旨。人以束发为华饰。释则落而不容去国不为不忠。辞家不为不孝。出尘滓割发于君亲。夺嗜欲弃情于妻子。理区分于物类。不可涯检于常涂。生莫重于父母。子则不谢。施莫厚于天地。物则不答。君亲之恩。事绝名象。岂稽首拜首。可酬万分之一者欤。南山曰。夫以出处之迹。列圣齐规。真俗之科。百王同轨。干木在魏。高枕而谒文侯。子陵居汉。长揖而寻光武。彼小道尚怀高蹈之行。岂此沙门不乘闲放之美。但三宝向位。用敷归敬之仪。五众陈诚载启福田之道。若削同儒礼则佛非出俗之人。下拜君父。则僧非可敬之色。是则三宝通废。归戒绝于人伦。儒道是师。孔经尊于释典。在昔晋宋备有前规。八座详议。足为龟镜也。又沙门不拜俗论。夫沙门不拜俗者何。盖出处异流。内外殊分。居宗体极。息虑忘身。不汲汲以求生。不区区以顺化情超宇内。迹寄寰中。斯所以抗礼宸居。背恩天属化物不能迁其化。生生无以累其生。长揖君亲。斯其大旨也(出广弘明集。藏中有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六卷。北藏县字函。南藏冠字函)。

冯神德。上释在道前表。伏惟皇帝陛下。包元建极。御一飞贞乘大道以流谦。顺无为而下济。因心会物。教不肃成今乃定佛道之尊卑。抑沙门之拜伏。拜伏有同常礼。未是出俗之因尊卑物我之情岂曰无为之妙。陛下道风攸阐。释教载陈。每至斋忌。皆令祈福。一依经教。二者何独乖违陛下者。造化之神宗。父母者。人子之慈。称陛下以至极之重。犹停拜敬之仪。所生既曰人臣。何得曲伸情礼。舍尊就爱。弃重违经。缘情犹尚不通。据教若为行用。陛下统天光道。顺物流形。形物尚不许违。净教何宜改作。愿陛下因天人之志。顺万物之心。停拜伏之新仪。遵尊卑之旧贯。庶望金光东耀。不杂尘俗之悲。紫气西辉。无惊物我之贵。即大道不昧。而得相于明时。福业永贞。庶重。彰于圣日。谨言。

释崇拔上亲同君不令致拜表。伏闻道俗宪章。形心异革。形则不拜君父。用显出处之仪。心则敬通三大。以遵资养之重。近奉恩敕。令僧不拜君王。而令拜其父母。斯则隆于爱敬之礼。阙于经典之教。僧宝存而见轻。归戒没而长隐。岂有君开高尚之迹不悖佛言。臣取下拜之仪。面违圣旨。可谓放子。为求其福。受拜仍获其辜。一化致疑。二理矛盾。伏愿从君敬之礼。以通臣下之仪。轻黩扆旒。弥增陨越。谨言。

右大司成令狐德棻等议奏曰。窃以凡百在位。咸隆奉上之道。当其为师。尚有不臣之义。况佛之垂法。事越常规。剃发同于毁伤。振锡异乎簪绂。出家非色养之境。离尘岂荣名之地。功深济度。道极崇高。何必破彼玄门。牵斯儒辙。披法服而为俗拜。践孔门而行释礼。存其教而毁其道。求其福而屈其身。详稽理要。恐有未惬(云云)。

唐武宗。废释教。服金丹。受符箓。丹发背遍体恶疮。狂乱旬日不能言而崩(东晋哀帝。在位四年。饵长生药。药发不能亲政。太后临朝。帝寿二十五崩。又南唐主李升。饵方七药。疽发背。召齐王璟。入侍疾。谓璟曰。吾饵金石。欲益寿。乃更伤生。汝宜戒之。是夕殂)。宣宗即位。大复佛教。诏曰。会昌五年。所废寺宇。厘革过。当事体乖谬。诸宿旧僧。可仍旧修复住持。有司毋得禁止。敕两街四寺。各置戒坛。剃度僧尼。帝以道士蛊先朝。毁佛教。敕功德使杨钦义。捕赵归真。刘玄靖。邓元超等。十二人。并集朝堂诛之。陈其尸首。又诏浙西观察使李德裕。佐毁佛教罪恶。贬潮州司马。再贬崖州司户。恶疾而卒。先有僧谓裕曰。公当万里南行。平生应食万羊。今九千五百矣。羊若尽。不可还也。裕不悟。又梦行晋山。尽目皆羊。牧人曰。此公平生所食也。犹不悟。至是振武节度使李暨馈羊四百。前僧曰。满公羊数。令公不还。岂非业耶。正月十五日。长安有人夜行。经穆宗陵下。见朱衣执版。从空下曰。冢尉。何在。有二吏从墓出应曰。在矣。朱衣曰。录海西君使者至也未。吏曰。计程可十八日方至。朱衣曰。何稽。吏曰。李炎坐毁佛教。夺寿去位。当与海西君同录其魂而至。时有贾客铃声东来。朱衣二吏。忽不见。数日帝果崩(出太平广记。李炎字德裕。海西君。即武宗)。

同类推荐
  • 望云集

    望云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柳南随笔

    柳南随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救荒事宜

    救荒事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谣谚

    古谣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末罗王经

    佛说末罗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菩萨诃色欲法

    菩萨诃色欲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猎渔

    猎渔

    这是一个真实得近乎玄幻的乡土家族捕鱼奇谈,主人公土拐如何在捕鱼中成长又如何在成长中历经一些惊世骇俗的际遇?您想知道一些不为人知的捕鱼技巧吗?若有兴趣,敬请关注乡土力作《猎渔》。
  • 宫婢

    宫婢

    一个是九五之尊,一个是卑微的奴才。两个身份有着云泥之别的人在一起,当云被泥吸引住之时,却是一场浩劫。她只是一个身份卑微、毫不起眼的宫婢。她步步为营、如履薄冰地活着,却依旧不慎掉进了黑暗的深渊!为了讨她欢心,他给予了她莫大的恩宠,那是让后宫所有女人都嫉妒的独宠。然而这个女人却不识好歹的要逃离他---不---他不允许--他的爱就像越收越紧的铁镣,让她百般的痛苦,也让她几乎窒息。他甚至将她领至战场,当她将心交付给他之时……为了保住腹中的孩儿,她受尽了非人的折磨。被他救回时,她已经伤痕累累---
  •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此卷包含七部分内容,是弗洛伊德关于美学方面的重要论著。《戏剧中的变态人物》(1942)以精神分析观点解释了戏剧活动。《詹森的〈格拉迪沃〉中的幻觉与梦》(1907)揭示了压抑、幻觉、梦的形成。《作家与白日梦》(1908)提出了一种特殊的幻想活动。《达·芬奇的童年回忆》(1910)介绍了达·芬奇童年以来的感情生活,分析了其性心理的发展,阐释了他的艺术与科学活动的心理起源。《米开朗基罗的摩西》(1914)阐释了米开朗基罗所创作的摩西这一艺术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1928)探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艺创作。《非专业者的分析问题》(1926)指出了精神分析技术不是神秘的,更不是医生的专利。
  • 遇见你我无路可退

    遇见你我无路可退

    他,一个神秘的存在。初见,他就对她深情流露。再见,他就当众向她求婚。她怒问他为毛?他说:因为这辈子,我只要你为我生孩子!殊不知,最后的真相,竟然是这般……
  • 佛说苾刍迦尸迦十法经

    佛说苾刍迦尸迦十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Grass of Parnassus

    Grass of Parnass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品仙医

    绝品仙医

    医可杀人,亦可救人。兵者为王,锄强扶弱。军队中走出来的妖孽吴晨,身兼兵王神医两大名头,你是二代?你老子都得跪!你说你权势滔天?请问你认识天庭御医嘛?跟我比财富,一颗丹药倾天下之财老子也未必卖。跟我比人缘,绝世美女组成军团任我挑。行走在都市之间的妖孽吴晨,缔造兵者为医,泡妞无敌的传奇!
  • 吞天神体

    吞天神体

    如果不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都对不起我的天赋与得自仙人的传承!且看一代绝世妖孽的成长之路,霸主人生!新书《三界魂帝》书号530385。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女人不坏男人不爱:赌来的相公

    女人不坏男人不爱:赌来的相公

    两个以男人为赌注的女人,一个嗜赌如命,一个嗜钱如命,一个希望能赢来人家的赌神相公,一个试图以未婚夫赢得大把黄金。两个女人都如愿了,华天娇成功的赢来了钱奴的赌神相公,而钱奴不但赢来了华天娇的万两黄金,还捡了个不错的未婚夫。太子华昱辰被妹妹华天娇输给了嗜钱如命的钱奴,而赌神李慕凡被他的未过门的娘子钱奴输给了嗜赌如命的赌仙公主华天娇。两个被当做赌注的男人,又会怎样惩罚这两个胆大妄为的女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