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83200000006

第6章

靈源禪師為予言。彭器資每見尊宿必問。道人命終多自由。或云。自有旨決。可聞乎。往往有妄言之者。器資竊笑之。暮年乞守湓江。盡禮致晦堂老人至郡齋。日夕問道。從容問曰。臨終果有旨決乎。晦堂曰。有之。器資曰。願聞其說。答曰。待公死時即說。器資不覺起立曰。此事須是和尚始得。予嘆味其言。作偈曰。馬祖有伴則來。彭公死時即道。睡裏虱子咬人。信手摸得革蚤。

予夜與僧閱楊大年所作佛祖同源集序。至曰昔如來於然燈佛所。親蒙記莂。實無少法可得。是號大覺能仁。置卷長嘆大年士大夫。其辯慧足以達佛祖無傳之旨。今山林衲子。反仰首從人求禪道佛法。為可笑也。僧曰。石頭大師曰。竺土大僊心。東西密相付。豈其妄言之耶。予謂曰。子讀其文之誤。所謂密付者。非若醫巫家以其術背人相爾汝也。直使其自悟明為密耳。故長慶巘禪師曰。二十八代祖師皆說傳心。且不說傳語。但破疑情。終不於佛心體上答出話頭。如道明上座見六祖於大庾嶺上。既發悟。則曰。此外更有密意也無。六祖曰。我適所說者。非密意也。一切密意。盡在汝邊。非特然也。如釋迦於然燈佛所。但得授記而已。如有法可傳。則即付與之矣。阿難亦甞猛省曰。將謂如來惠我三昧。前聖語訓具在。可以鏡心。不然。香嚴聞擊竹聲。望溈山再拜。高亭隔江見德山。即橫趨而去。何以密耳語哉。

曹山本寂禪師躭章曰。取正命食者。須具三種墮。一者披毛戴角。二者不斷聲色。三者不受食。時會中有稠布衲問。披毛戴角是什麼墮。答曰。是類墮。進曰。不斷聲色是什麼墮。答曰。是隨墮。進曰。不受食是什麼墮。答曰。是尊貴墮。因又為舉其要曰。食者即是本分事。本分事知有不取。故曰尊貴墮。若執初心。知有自己及聖位。故曰類墮。若初心知有己事。回光之時。擯却聲色香味觸法。得寧謐。即成功勳後。却不執六塵等事。隨分而昧。任之即礙。所以外道六師是汝之師。彼師所墮。汝亦隨墮。乃可取食。食者。即是正命食也。食者。亦是却就六根門頭見聞覺知。只是不被佗染污。將為墮。且不是同向前均他。本分事尚不取。豈況其餘事耶。曹山凡言墮。謂混不得。類不齊耳。凡言初心者。所謂悟了同未悟耳。

唐溫尚書造甞問圭峰密禪師。悟理息妄之人。不復結業。一期壽終之後。靈性何依。密以書答之曰。一切眾生無不具覺靈空寂。與佛無殊。但以無始劫來。未曾了悟。妄執身為我相。故生愛惡等情。隨情造業。隨業受報。生老病死。長劫輪回。然身中覺性未曾生死。如夢被驅使。身本安閑。如水作冰。而濕性不異。若能悟此意。即是法身。本自無生。何有倚託。靈靈不昧。了了常知。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然多生習妄。執以性成。喜怒哀樂。微細流注。真理雖然頴達。此情難以卒除。須長覺察。損之又損。如風頓止。波浪漸停。豈可一身所修便同佛用。但可以空寂為自體。勿認色身。以真知為自心。勿認妄念。妄念若起。都不隨之。即臨命終時。自然業不能繫。雖有中陰。所向自由。天上人間。隨意寄託。若愛惡之已泯。不受分段之身。自然易短為長。易麤為妙。若微細流注。一切寂滅。圓覺大智。朗然獨存。即隨現千百億身。度有緣眾生。名之曰佛。本朝韓侍郎宗古。甞以書問晦堂老師曰。昔聞和尚開悟。曠然無疑。但無始以來煩惱習氣未能頓盡。為之奈何。晦堂答曰。敬承書中諭及昔時開悟。曠然無疑。但無始以來煩惱習氣未能頓盡。然心外無剩法者。不知煩惱習氣是何物。而欲盡之。若起此心。翻成認賊為子也。從上以來。但有言說。乃是隨病設藥。縱有煩惱習氣。但以如來知見治之。皆是善權方便誘引之說。若是定有習氣可治。却是心外有法。而可盡之。譬如靈龜曳尾於塗。拂迹迹生。可謂將心用心。轉見病深。苟能明達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法既無。更欲教誰頓盡邪。伏奉來諭。略敘少答。以為山中之信耳。二老今古之宗師也。其隨宜方便。自有意味。初無優劣。然圭峰所答之詞。正韓公所問之意。而語不失宗。開廓正見。以密較之。晦堂所得多矣。

永明和尚曰。夫祖佛正宗。則真誰識。才有信處。皆可為人。若論修證之門。諸方皆云功未齊於諸聖。且教中所許初心菩薩。皆可比知。亦許約教而會。先以聞解信入。後以無思契同。若入信門。便登祖位。且約現今世間之事於眾生界中。第一比知。第二現知。第三約教而知。第一比知者。且如即今有漏之身。夜皆有夢。夢中所見好惡境界。憂喜宛然。覺來床上安眠。何曾是實。並是夢中意識思想所為。則可比知覺時所見之事。皆如夢中無實。夫過去。未來。現在三世境界。元是第八阿賴耶識親相分。唯是本識所變。若現在之境。是明了意識分別。若過去。未來之境。是獨散意識思惟。夢覺之境雖殊。俱不出於意識。則唯心之旨。比況昭然。第二現知者。即是對事分明。不待立況。且如現見青白物時。物本自虗。不言我青我白。皆是眼識分與同時意識計度分別為青為白。以意辨為色。以言說為青。皆是意言。自妄安置。以六塵鈍故。體不自立。名不自呼。一色既然。萬法咸爾。皆無自性。悉是意言。故曰萬法本閑。而人自閙。是以若有心起時。萬境皆有。若空心起處。萬境皆空。則空不自空。因心故空。有不自有。因心故有。既非空非有。則唯識唯心。若無於心。萬法安寄。又如過去之境。何曾是有。隨念起處。忽然現前。若想不生。境終不現。此皆是眾生日用可以現知。不待功成。豈假修得。凡有心者。並可證知。故先德云。如大根人知唯識者。恒觀自心。意言為境。此初觀時。雖未成聖分。知意言則是菩薩第三約教而知者。大經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此是所證本理。能詮正宗也。予甞三復此言。歎佛祖所示廣大坦夷。明白簡易如此。而亦鮮有諦信之者。何也。清凉國師有言曰。行人當勤勇念知顯修之儀。以貪著世事。無始惡習離之甚難。過於世間慈父。離於孝子。故須精進方能除遣。勤則欲勤策勵。勇猛不息。念則明記不忘。知則決斷無悔。予願守清凉之訓。以遵永明之旨。與諸同志入圓寂道場。

嵩明教初自洞山游康山。託迹開先法席。主者以其佳少年。銳於文學。命掌書記。明教笑曰。我豈為汝一盃薑杏湯耶。因去之。居杭之西湖三十年。閉關不妄交。嘉祐中。以所譔輔教編。定祖圖。正宗記。詣闕上之。翰林王公素時權開封。為表薦於朝 仁宗皇帝加歎久之。下其書於中書。宰相韓公。參政歐公閱其文大驚。譽於朝士大夫。書竟賜入藏。明教名遂聞天下。晚。移居靈隱之北永安蘭若。清旦誦金剛般若經不輟音。齋罷讀書。賓客至則清談。不及世事。甞曰。客去清談少。年高白髮饒。夜分誦觀世音名號滿十萬聲則就寢。其苦硬清約之風。足以追配鐘山僧遠。予甞見其手書與月禪師曰。數年來欲製紙被一翻以禦苦寒。今幸已成之。想聞之大笑也。臨終安坐微笑。索筆作偈曰。後夜月初明。予將獨自行。不學大梅老。猶貪鼯鼠聲。師得法於洞山聰禪師。而宗派圖系於德山遠公法嗣之列。誤矣。

同类推荐
  • 文王之什

    文王之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耕学斋诗集

    耕学斋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经溯洄集

    医经溯洄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云谷和尚语录

    云谷和尚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帝释所问经

    佛说帝释所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新妇难为

    新妇难为

    大体来说,这是某位貌似温顺的姑娘嫁了个貌似病弱的相公,于是善心大发的想要扶持相公,最后被其掐断了外来的桃花且狠狠的反扑了的故事……
  • 医手遮天:踹了邪魅王爷

    医手遮天:踹了邪魅王爷

    前世被在自己亲近的堂姐背后偷袭,含恨而终。重生后她下定决心:宁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白莲花的闺蜜,看本小姐撕破你的美人画皮。欺软怕硬的纨绔,看本小姐把你打趴下。那个传说中面目丑陋的鬼王,你能离本小姐远点么?本小姐还要重振侯府,还要寻找失踪的亲人,没有空跟你这个“鬼”谈情说爱啊哎呀!那个美男,你要往哪里去!快到本小姐的碗里来!什么?你就是那个鬼王?那还等什么?洞房花烛夜,良宵苦短时啊!
  • 青春无用

    青春无用

    在《四百击(Les Quatre Cents Coups)》中,丹尼尔的逃跑有400个理由。而在《青春无用》里,吴伟的空虚却没有任何借口。荒芜的街道,乏闷的课堂,四季更迭。他们生活于不同的年代,但青春让他们重复同样残酷的轮回。海边定格的画面上,他们的眼睛里到底是控诉还是思索,很难分辨。我们无比羞赧以至于对不起这两个明媚的字眼。
  • 穿越喜马拉雅山的信鸽

    穿越喜马拉雅山的信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尔各答市的人都忙着训练鸽子,希望所养的鸽子能被选为传信鸽。小男孩也一心想把花颈鸽训练成信鸽王。它曾冲向老鹰,去救自己的同伴,也曾在暴风雨中迷航;还曾在战场上穿越枪林弹雨……不幸的是花颈鸽在执行一次重要任务时受伤,从此意志消沉……它还能飞上蓝天吗?
  • 典型文案

    典型文案

    本书对1949年以来中国当代文学按事例的发生发展进行仔细梳理。将典型性事件好典型性人物与中国当代文艺政策好部署的背景联系起来考察,清晰地勾勒了一幅当代文学,特别是前三十年(1949~1979)文学与体制、政策、形势、运动等等的“关系史”。
  • 十年天路

    十年天路

    三个女大学生毕业后一走上社会,便面临找工作难,租房难等各种困难。每天救死扶伤却买不起房,只能无奈啃老的陈墨;生活清贫却又古道热肠,捐资助学的陈永清;利用手中关系疯狂圈钱移民海外的伊科;爱钱而最终沦落风尘的张捷……
  • 斯人若逝,即无栀子

    斯人若逝,即无栀子

    那些时光如雪般纷扬而下的日子里,那个稚嫩的少年,那个温柔的女孩,那些止不住的流水般的往事,一点点地活在我们渐渐长大的足迹里。
  • 两只老虎

    两只老虎

    这件事说起来太稀奇了,我知道不会有人相信的。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我还很年轻,和妻子住在那个村子西头的一间屋子里。我们刚搬来的时候,那间屋子是空的。村里的村长(他姓钱,是村里唯一的一个大胖子,但村里人即使在背后也很少叫他钱胖子,而总是叫他村长)对我们说,反正那屋子空着也是空着,你们想住就住吧。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这样的好事会落到自己的头上,就和美兰(我老婆)欢天喜地地搬了进去。那间屋子坐落在村子最西头的一个小山坡上,离村子里最近的人家也有一段距离,所以到了晚上就显得非常冷清。开始的时候我们还没觉得什么,因为我和美兰是第一次真正有了自己的家。
  • 血战八方

    血战八方

    生我者,父母也!养我者,天地也!父母赐予我的,只有死战的意志!血战八方,拼死血战!纵使敌强我弱,也要拼尽最后一份力,流尽最后一滴血!没有人能挡住我的脚步!我走过的道路,是我用鲜血染红的!我的前方,不是光明,而是血腥和黑暗!!!
  • 史玉柱的资本

    史玉柱的资本

    新华社曾评价史玉柱说:“失败有两种,一种是事业失败,另一种是精神失败。很多企业在事业失败后,精神上也失败了。但巨人在事业上失败后,精神不败,所以可以站起来。”没有几个企业家能在负债上亿的情况下东山再起,同时又能把财富做到500亿的身家,唯有史玉柱。拂去笼罩在他身上的光环与争议,本书全方位解析史玉柱的商业思维,包括创新、营销、团队、质量等方面。史玉柱的传奇经历和睿智的商业思维,是每个创业者必须要了解的宝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