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79800000045

第45章

即本论中所说择灭者。说一切有部答

岂不先问至开显自性者。经部复责。二名互答自性难知。故应别门开显自性

此法自性至亦名离系者。说一切有部答。常住之法不堕三世。非是言依。故言实有离言唯圣内证。但可总说是善.是常。别有实物

经部师说至此所无故者。述经部宗。三种无为。非皆实有如色等五别有实物。此无为所无故

若尔何故名虚空等者。说一切有部问。既无实体何名空等

唯无所触至中夭者余蕴者。经部答。唯无所触对假说名虚空。谓于闇中无所触对。便作是说此是虚空。以实而言。明中无对亦是虚空。但以闇中眼不见故。空相易显。择灭但以惑苦不生。为其体性。谓过去已起烦恼熏种在身名已起随眠。即此随眠。能引后后烦恼.后有名为生种 又解过去种子名已起随眠。现在种子名为生种。谓过去已起随眠所生现在种子。文略但言生种 又解现在烦恼种子名已起随眠。此能生后名为生种 言灭位者。即此惑种。无有功能生后烦恼.及与后有。故名灭位 又解经部三相现在。灭相过去。现在生种之时。即当过去灭相。如称两头低升.停等故言灭位 又解于此时中证得择灭故名灭位。种若未由能简择力。能生后后烦恼.后有。由简择力余不更生。谓无间道犹与种俱。与种俱灭。然由无间道简择力故。令余后位烦恼种子.及当现行烦恼.后有永不更生。生之永无名之为灭。灭由择力名为择灭。若离简择力。但由阙众缘。余后更不生名之为灭。灭不由择名非择灭。如人应受百年。五十便死。余五十年名残众同分。中夭者余蕴阙缘不生

余部师说至名非择灭者。述上座部等计释二无为。约随眠不生边名择灭。约苦果不生边名非择灭

离简择力至即择灭摄者。经部破。彼非择灭离简择力此苦果灭不成。由简择力令随眠不生。随眠不生后苦不起。因亡果丧皆由慧力。故此苦果不生即择灭摄

有说诸法至名非择灭者。有大众部说。诸法现在生已后必定无。自然灭入过去。此灭名非择灭

如是所执至未灭无故者。经部破。如是所执非择灭体应是无常。法未灭时其体无故。后法灭时其体方有

岂不择灭至应亦无常者。大众部难。岂不择灭择为先故。此灭先无后有。应亦无常

非择为先至方有不生者。经部答。非择为先方有择灭。如何责我择灭体性亦是无常。所以者何。非先有择。后未来未生法方不生。不生即择灭也

何者者。问

不生至非造不生者。经部答。不生之理本来自有。若无圣道慧简择。诸法应生。圣慧简择生时。因亡果丧法永不起。于此不起之理择有功能。谓于先时诸法未有生障。今圣慧起为法生障显不生理。非新造不生

若唯不生至岂不相违者。说一切有部引经难。若唯于未来法不生是涅槃者。何故经言信等五根。若见道修。若修道习。若无学道多修习。或初修。中习。后多所作。或修谓得修。习谓习修。多所作谓所治更远。故显宗云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义差别者为欲显示习修。得修。所治更远。如其次第(已上论文) 能令过未现世众苦永断。此永断体即是涅槃。准此经文通断过.现唯于未来有不生义。非于过现岂不相违

虽有此文至为令其灭者。经部通经。经言能令过.现众苦断者。此经意说。能令未来缘过.现苦烦恼断故。能缘断时说所缘过.现苦亦名为断。应言断贪而言断色。应言贪遍知而言色遍知。还约所缘色说。断色是无间道。色遍知是解脱道。广说乃至。识蕴亦尔。过.现苦断义亦准此 问过.现苦断既显能缘惑断。未来苦断为约何说 解云未来苦断亦显能缘惑断。一经说故 又解令未来苦体不生名断 又解令未来惑苦不生。俱名苦断。设余经言断三世惑者。准前理释。义亦无违。以未来惑。能缘三世烦恼。若断未来能缘惑时说断三世。实断未来。或此经中有别意趣。过去烦恼者谓过去生曾所起惑。现在烦恼者谓现在生所起烦恼。如爱行中十八爱行。据曾.当.现缘六境起名为十八。如是过.现二世所起烦恼。作能薰因。为生未来诸烦恼故。于现相续身中。引起所薰果种子。此所薰果种子断故。说彼过.现能薰惑因亦名为断。如异熟果尽时亦说名业因尽。由断果故说断彼因。此即是果丧因亡断也。若未来众苦.及诸烦恼。由无因种子故毕竟不生说名为断。由断因故说断彼果。此即是因亡果丧断也。若异我说断未来体。过去已灭.现在正灭。何劳须断。此中意显。过现名断由果不续。未来名断由体不生。断果.断因如其次第

若无为法至立为第一者。说一切有部引经为难。经中既言离染第一。明知涅槃别有实体

我亦不说至此为第一者。经部答。我亦不说诸无为法。其体都无如兔角等。但应如我所说而有 彼意说言涅槃无体之理必定应有。有无体故名有涅槃 如说此现在声。有声先。未来非有。有声后。过去非有。不可过.未非有。说为有。故有体义得成。以说有言非定目实。亦目无故。说有无为应知亦尔。但言有无为非说有实体。有涅槃法体。虽非有而可称叹。无有多种。若善法无便可诃毁。若灾横无便可称叹。故诸烦恼等灾横。毕竟非有名为离染。此涅槃性。于一切有体法.非有体法中。最为殊胜。世尊为令所化有情。深生欣乐故。别称叹涅槃第一

若无为法至名灭圣谛者。说一切有部难

且言圣谛其义云何者。经部反征

岂不此言属无倒义者。说一切有部答

圣见有无至义有何违者。经部解。圣见有无皆无颠倒。谓圣见苦名有。见苦非有名无。此于圣谛义有何违 又解圣见苦.集.道有。见灭是无。皆无颠倒。此是总标 谓下别释。谓圣于苦见唯是苦。于苦非有见唯非有。此于圣谛义有何违。于别释中。但言苦.灭不言集.道

如何非有至第三圣谛者。说一切有部难

第二无间至故成第三者。经部解。第二集谛无间圣见灭谛。及佛经说故成第三

若无为法至应缘无境者。说一切有部难。若无为法其体唯无。虚空.涅槃能缘之识。应缘无境而得生心

此缘无境至当广思择者。经部解。识缘无境亦无有过。如下惑品。辨三世中当广思择

若许无为至当有何失者。说一切有部问

复有何德者经部反问

许便拥护至是名为德者。说一切有部答。若许无为别有实体。即便拥护毗婆沙宗。是名为德

若有可护至是名为失者。经部调言。此无为体。若有可护天神自护。然许实有朋虚妄计。同诸外道。是名为失

所以者何者。说一切有部征

此非有体至名为灭故者。经部答。此无为非实有体可得。如色等五境。五识现量证知如受等心.心所法。他心智现量证知。亦非有用可得。如眼.耳等有见.闻等。比量知有。又此无为。若离贪等别有体者。如何可立彼贪等事之灭。第六转属主声耶。夫声明中第六转声表属于主。相属之法必相关涉。贪.嗔等事是有为。择灭是无为。非互相属。此.彼相望非因果故。此事望彼灭非因亦非果。若此灭望彼事。虽是能作因。而非取果因亦名非因。事非能证道故灭非证得果。灭是常故复非生因果。故名非果。非因显非所属。非果显非能属。此.彼相望既非因.果。即不相关涉。何得说言彼事之灭属主声耶。由此故知。灭无别体。唯遮彼事不生义边。名为事灭。灭无别体。即事之无名为灭故。可言此灭属于彼事第六得成。顺声明故。今准此文。第六属主声有二。一异体相望。如说一切有部言彼事之灭。亦如郡君之奴。二无异体。如经部言彼事之灭。亦如石子之体

灭虽别有至属于彼事者。说一切有部解云。灭虽别有。而由彼有漏事。能缘惑得断时。彼事解脱方得此灭。可言此灭属于彼事。此约得说属

何因此灭定属此得者。经部难。若灭体别非即事无。灭体众多得亦非一。何因此灭定属此得。而言约得说属事耶

如契经言至可言获得者。说一切有部引经通难。苾刍获得现法涅槃。现身得故名现法涅槃。既获得涅槃可言属得。复责彼言。如何非有可言获得

由得对治至名为涅槃者。经部答。由得能对治道。便获永违烦恼所依身。便获永违害后有所依身故。烦恼.后有不生义边。名得涅槃。而无实体。此即理证 复有下教证无体

谓契经言至此涅槃者。所有苦果皆无余断 苦无名断。断无别体。或举果显因惑苦果无余惑因皆断 各别舍弃贪等惑因。或各别舍弃所有苦果。或通因.果 诸惑因尽故。或诸苦果尽故。或通因.果 远离系缚名为离染 灭诸惑因。或灭苦果。或通因.果 或因静息。或苦果静息。或通因.果 或因永没。或苦果永没。或通因.果 余未来苦果更不相续 更不复取。更不复生。或余苦果不续。或不取果。或更不生 此涅槃极寂静。此涅槃极美妙。此总赞也 谓舍诸依显涅槃无诸苦果。舍一切爱显涅槃无诸惑因。偏言爱者从强别标。舍诸依.爱。尽.离染.灭。名为涅槃。而无别体 又解于前十名略举前五种释涅槃。谓舍诸依释前苦无余断。舍一切爱释前各别舍弃。尽.离染.灭如名。次第是次三种。后之五种略而不论。或可举前显后

云何不许至故言不生者。说一切有部征。经部云何。不许经言不生者。依此择灭无生力故。言苦不生 或言不生者此依择灭力令苦无生。故言苦不生 或依此择灭苦无生故。言择灭不生。既言依此择灭。明知有体

我等见此至谓无体性者。经部答言。我等见此第七转所依声。于证择灭是有都无功力。汝何意故。说依此无生 若依此言。属已有涅槃义。诸苦应本不生。涅槃是常本来有故 若依此言。属已得涅槃义。是则应计依道所引涅槃上得 又复劝言。此苦不生。或唯依道。由道起时苦不生故 或依道所引涅槃上得。由得起时令苦不生。汝应信受 又解若依此言属已得义。是则应计依道上之得。由得此道苦不生故 又复劝言。或唯依道 或依道上得令苦不生。汝应信受 由此善释下。引经证涅槃无体。涅槃名灭而无有体。如灯。涅槃灯谢无体。心得解脱蕴灭无体。何但经言无体。对法亦言。无事法云何。谓诸无为法。经部释云。言无事者。事之言体。谓无体性

毗婆沙师不许此释者。不许经部释

若尔彼释事义云何者。经部问

彼言事者至无因无果者。说一切有部答。彼言事者略有五种。一自性事。谓诸法自体即自体名事。二所缘事。谓心所缘。即所缘名事。三系缚事。谓爱等所系缚。即所系缚名事。四所因事。即所因名事。果是能因。因是所因。果赖所因而生。如子因父而生。父是所因。子是能因。谓诸有为法。皆从因生名有事法。事之言因。五所摄事。谓田.宅等是人所摄。即所摄名事。泛明诸事虽有五种。今于此阿毗达磨中。言事者。依前第四说因名事。显无为法都无有因。不依第一自性事说无为无事。是故无为虽实有物。常无用故不从因生名无因。不能生果名无果

总论已竟至俱相应士用者。此下第二对因配果 此中明果从因而生故唯说四。离系果常非六因生。故此不说

论曰至此因所得者。释初句

言前因者至名增上果者。释第二句。谓能作因有增上力。增上之果名增上果。从因立名

唯无障住有何增上者。问

即由无障至如应当思者。答。因若为障果不得生。由因无障果方得起故名增上。此即通能作因 或能作因下别出胜用

同类遍行至皆似因故者。释第三句。若同类因唯取自界.自地.自部.自性等流果。若遍行因唯取自界.自地.自性.染污等流果。此二因所得果皆似因故。故因虽二其果唯一 问如邪见生有身见。虽性不同。同是染故。为等流果。善生无覆。虽性不同。同是净故应是等流果 解云染法易同故得为果。净法难同故不为果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感谢你来过我的世界

    感谢你来过我的世界

    这是一本心灵励志书,24个关于爱情的暖心故事,记录那些被藏在心底的故事,记录那些年爱的认真的自己。虽然这一生没能和你在一起,但我曾经有过你,有过你的欢喜与哭泣。有些人适合陪伴在身边,相守到老;有些人适合留在心里,温暖时光、惊艳回忆。
  • 神级紫荆花牧场

    神级紫荆花牧场

    苦逼的都市保险销售员因为一个神奇的外挂空间,让他从此摆脱了对人低三下四的日子。在美帝买个大大的牧场,创建世界最顶级的美食基地。带着心爱的人探险,发现世界最顶级的旅游胜地。晋阳的口号:想吃世界最好吃的牛肉,来紫荆花牧场;想玩世界上最顶级的沙滩,来紫荆花牧场;想看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来紫荆花牧场;想看世界上最顶级的赛马,来紫荆花牧场。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紫荆花牧场没有的。
  • 90后剩女

    90后剩女

    长篇小说《90后剩女》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经历,讲述一个感人肺腑爱情故事,故事描述的是一位90后少女阿美的生活学习和恋爱经历,阿美是一位高中女生,生在农村,因为自己的特长,她被一所大学录取了,从此在花花绿绿的大都市,她开始了她的学习生活。偶然的一个机会,她遇到了一位男孩,后来慢慢地爱上了他……就这样,他几乎改变了她的命运,她的爱情观、价值观、人生观都在这座繁华的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阿美将何去何从?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耐人寻味。有评论家看过此书稿,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它不单纯是一部文学作品,它是一部社会学,尤其是对青少年了解现实社会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 大神,造作啊!

    大神,造作啊!

    新文:豪门重生,少将,请接招!求支持。 云卿从没想过自己会被绿,更没想到的是自己竟然会被一个男人给绿了。为了分手答应代替前男友面基,大神居然是自己学校被称为学神的陆嘉宇,云卿恨不得在心里掐死前男友,你勾引什么人不行!非得勾引上这么一个难缠的人物!在大神冰冷的眼光下,云卿颤巍巍地说:“大神,搞一基吗?”
  • 精灵之捕虫少年

    精灵之捕虫少年

    【2018年最励志精灵文】 生命即使渺小如同秋虫,只要敢扯着嗓子呐喊,照样可以发出让人敬畏的生命之音!谁说虫系神奇宝贝不能超神,他武空就要让所有人看看,他手下的虫类神奇宝贝是怎样达到天王,突破冠军甚至是超越神兽。—————————————————————————————————新书《精灵之短裤少年》书友交流群:787780204(已满) 书友交流群:594248527 标签:神奇宝贝、宠物小精灵、宝可梦、口袋妖怪
  • 天使的辛酸

    天使的辛酸

    大学毕业后在参加东盛集团面试当天差点因东盛集团总裁司机开车鲁莽而出车祸,最终安全过了马路与郑向东擦肩而过。她通过了重重面试最终成为了郑向东的秘书,却与面试官高阳互生好感。来了大姨妈自己都没发现的林夕却被郑东阳看到了,老板的大脸通红时,林夕却跟没事人一样钻进了洗手间。再次擦身而过,女人无法原谅害死自己的父母的人,更是开始怨恨世界太小。反反复复,而后,郑阳东的爸爸知道了林夕是当年被撞死的人家的小孩子时候愧疚万分,只是当年的车祸并不是因他而起,他的车被盗了偷盗的那个人将人撞了,而他反倒是将责任扛了下来。一切释怀……
  • The Flag-Raising

    The Flag-Rais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娱乐圈如此美好

    娱乐圈如此美好

    这就是一个公子哥在娱乐圈纵横捭阖的故事。群号:632594564
  • 寻三生之邪后很嚣张

    寻三生之邪后很嚣张

    嗜血戾气的她,是被封印了千年的极阴邪灵,当千年后在恶灵岛破封而出。出生为半妖的她,是被伊韵家族之人所隐藏起来培养的天才,却因家族中人的嫉妒而被追杀至凶地赤寒山.当满含杀意的她最终成为上了伊韵家族天才的她,这嗜血又傲娇的性格是如何掀起这世界的风云?(小情节)“小妹妹,我们是凤灵学院的学生,来此是历炼的,你呢?怎麽一个人留荡在赤寒山之中?”“我叫瞳蝶”。“嗯。”荀英珊珊微笑着回应。沉默了一会儿。“我的名字叫瞳蝶”。“嗯。”荀英珊珊微笑着点头。好,然后呢?“瞳蝶是我的名字。”众人默:“......”...男女主1vs1推荐前文:情落千年之与伊人共眠
  • 荀子:儒学主流的真正塑造者

    荀子:儒学主流的真正塑造者

    在大一统气氛笼罩的时代,荀子才是儒学的主流。中国文化经常和儒家被等同看待。不论称赞还是批判中国文化,很自然都会拿儒家的主张、信念作为代表。更进一步,儒家往往也就和孔孟画上等号。儒家相信什么、主张什么,也就理所当然认为是孔子和孟子所说、所主张的。这种常识态度,在历史上不只不精确,而且带着许多误会。那些想当然对儒家的种种说法,其实里面来自《荀子》的部分可能多过来自《孟子》的。孟子名气大,和孔子并称,荀子的名字往往被湮没在背景里,但若从思想内容及表达形式上来看的话,荀子对于后世建立的儒家传统,影响恐怕大过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