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79800000016

第16章

意法意识至名为法界者。此释第六句 意.法.意识有一刹那。谓初无漏苦法忍品。非等流故名一刹那。此说究竟不从同类因生者名一刹那 余有为法无非等流 苦忍俱心名意界.意识界。望后名意。望前名意识 余俱起法。即相应等名为法界 初苦忍言显取现忍。故正理云.此说正现行亦非等流者。问何故但取现忍非取未来。解云。现行苦忍非是等流其义决定。未来苦忍虽在凡位非是等流。若至圣位住不生者。即是现忍等流果故非是刹那。其义不决 问如上忍现行。未来下忍住不生法。非等流摄应是刹那。如何但取现忍。解云。苦忍名一刹那。由具二义。一者现行。二者非等流。如不生下忍。虽非等流而阙现行。如苦法智等。虽有现行阙非等流。如不生上忍。二义并阙。余随所应准此通释 若依正理。五类有两解。一解同此论。又一解云。复有余师。此中异说。谓一切法皆有实事有实相故 除无为法皆一刹那。速谢灭故 除初无漏心.及助伴余有为法。皆是等流 十色少分是所长养 十七少分是异熟生 由此眼等五内色根。各有二种。谓所长养。及异熟生。虽有余三。而无别性。义杂乱故所以不说。余皆准此 声界有二五识亦然 意.意识三 色等亦尔 法界有四除所长养

如是已说至独俱得非等者。此下第十五得.成就等门 独得。谓两单句。俱得。谓第三句。非谓第四句。等谓等取成就等。此中总明得.成就。舍.不成。如婆沙具说。恐繁不述。总复言等 问得与成就何别。舍与不成何别。解云各别不同。若法今时创至生相尔时名得。若流至现方名成就。得时不名成就。成就时不名得 故正理十二云。岂不尽智于成佛时亦不名得。况灭尽定。以诸菩萨住金刚喻三摩地时名得尽智。得体生时名为得故正理既云得体生时名得。故知。法至生相名得。流至现在方名成就 设有文言法至生相名成就者。于此得中立成就名 设有文言法至现在名得。于成就中立得名故 若法先时相续恒起。今忽遇缘不至生相。现在犹成尔时名舍。至第二念。现成法谢方名不成 舍时未名不成。不成时不名为舍

如苦法忍至生相。尔时名得圣性不名成就。若流至现.名成就圣法不名得 如世第一法在现在时名舍异生性。不名不成就。若落谢过去方名不成就不名舍

若正得圣性时.即舍异生性。此即得.舍同时。若成就圣法时。即不成就异生性。此即成.不成同时 如是余法准此应思 又应将成就时名得。将不成就时名舍。故正理五十六云。夫言得.舍。据将说故。又婆沙一百五十五云。谓诸异生位。乃至增上忍位。于无漏根非舍非得。非灭非起。住世第一法时。于无漏根非舍而得。非灭而起。若诸圣者住苦法智忍。乃至道法智时。于无漏根非舍而得。亦灭亦起。道类智忍时。于无漏根亦舍亦得。亦灭亦起 婆沙.正理更有多文不能具述 问若得。成就不同时者。何故婆沙一百六十二。云得唯在初。成就通初.后。解云。此据成就中自辨初.后。非据得初。以得之时未成就故

有古德言。成通新.旧。得据新论不成通新.旧。舍据新论。得时即名成就。舍时即名不成者 此解谬矣

论曰至谓除前相者。此明得也 谓生欲界胎.卵.湿生渐得眼根。简异顿得。色根无记非成过.未。起时名得。识通三性。亦有前.后得。识先成故今不名得。虽有生盲.及渐舍眼等。欲界没还生欲界等。名得眼.不得识。若从二定已上生欲界等中有初心。即名得识.不得眼。若无色没生欲界等即眼.识俱得。以生欲界等不定故。约渐得眼说 又解。略而不论非皆举尽 又解。渐得眼言亦摄此等 及从无色没生上三定时中有初心。必得眼根名得眼。识未起故不名得 第二句。生二定等眼识现起。识现起故名得。现之言正。起之言生。识在生相名为现起。尔时名得。眼先成故不名得 及从二定等没生下欲.初定时中有初心。必得识故名得识。从彼没。显正住死有。中有至生相时名生下地。尔时名得也。眼先成故不名得

第三.第四句可知 应知。生上三地起下眼识。唯是无记故婆沙七十三云。此中眼识依自地眼缘下地色。容有二种谓除染污。缘自地色容有三种。若依上地眼唯无覆无记。善.染污眼识唯生自地容现在前。由此必定系属生故 问生上三定起下三识。是何无记 解云。泛借起者。是威仪无记异熟生心非起异地。工巧上界无。泛借下识复非通果。故知威仪 问生上三定起下眼.耳二通。是何无记。解云杂心论主达摩多罗造对法藏论中说。天眼。耳通。是威仪无记。工巧唯欲不通上界。异熟非异地起。变化唯意。既非余三。明知二通定威仪 此解不然。违理.教故。如下论云。色界威仪心。二十心中从五心生。谓自界五除通果心能生七心。谓自界四除加行通果。欲界二染污。无色界一染污 若言二通。威仪心者。应生加行善心。如变化心由定引起。与定相生不与余心相生。二通亦尔。既由定引起还应与定相生不生余心 若说威仪能生于定。此即不然。违论文故。威仪定不能生加行 若言生上三定起下二通。非入于定。随其所应入上三定生得等心 亦此不然生上起下。设许此解。如生欲界三乘无学起上二通。从何心出。既无烦恼不能出染。身生下地非能起上生得善心。不起异地生得善心。正理有文。如下当引。亦不能起异地闻慧。此慧由彼生得导引。既不能起生得善心。故闻慧心亦不能起。不起异地闻慧善心。婆沙有文。亦如下引。假设得起。闻慧亦不能生。以威仪心不能生加行善心故。修慧既是加行。威仪理亦不生。异熟生心非起异地。变化唯与定心相生。又上威仪不能生欲善及无覆。如广心说。由斯征责。故知。彼执天眼.耳通是威仪心。理亦不成立 又西方德光论师。集真论中说。眼.耳二通。是自性无记非四无记 此亦不然。诸论广心唯说二十心。若言更有自性无记。应说有二十一心。故亦非理。今依正解。眼.耳二通四无记中通果无记。应知。通果名宽。变化等狭。如非得名宽。异生性等狭。既说二是通果摄。与定相生。即无妨矣 问二通若是通果心摄。同化心者。诸论皆说二通变化三世成就。生上三定成下化心。未知。二通为成下不。若说成下。即不应言生上三定眼识现起方言得识。若不成下。与彼化心同是通果同是无记。何故成下化心不成二通。解云。生上三定成下二通。是通果故。如成化心。论不说成据泛借说 又解。生上三定不成下二通。通果有二。一在意识。其力强盛生上成下。如变化心。二在五识。其力稍劣不能成下。若系属自地。依自地发者。即有三世得。如善习自地威仪。工巧有三世得诸论说二通。三世得者。据初定二通说。若生上三定起下异地二通。唯有法俱。如泛借下三识。及威仪心非是善习。唯法俱得。此论言不成下据此以说 问若生上地不成就下异地二通者。身在欲界离欲界染。应亦无有成上异地二通。然论说五通曾修离染得。既有离染得。明知亦有能成异地。何故生上不成下。生下得成上。解云。生下成上易故。成生上成下难故。不成 又解。生上三定。下地二通或成.不成。若串习者即成。若不串习者不成。以不定故不说成也

等谓若有至谓除前相者。此明成就四句 第一句。生上三定。显定成眼 眼识不起。显不成识 第二句。谓生欲界。显定成识 未得.已失。显不成眼 第三句。谓生欲界。显定成识 得眼不失。复显成眼

生梵世者。显眼.及识必定成就 生上三定。显定成眼。正见色言。复显成识 既言正见色时。明知法现名成

如是眼界至总复言等者。此下类释 若以眼对色。得有二句。若得色必得眼。以中有蕴必具根故。有得眼不得色。谓生欲界渐得眼根 成就亦有二句。若成就眼必成就色。有成就色不成就眼。谓生欲界未得眼根及得已失 若将识对色得有四句。有得识不得色。谓生上三定眼识现在前。及上三定没生欲界.及梵世时。有得色不得识。谓无色没生上三定 俱得。谓无色没生欲界.及梵世时 俱不得。谓除前相

成就有二句。若成就识定成就色。有成就色不成就识。谓生上三定眼识不起。故言得成就等如理应思 于六.三中且辨初三相望得成。后五种三。得与成就。并互相望。及舍.不成等。皆应思择。广如婆沙。不能繁述。是故颂复言等

如是已说至外谓此余者。此下第十六内外门 泛明内外略有三种。故婆沙一百四十八云。然内外法差别有三。一相续内外谓在自身名内。在他身及非情数名为外。二处内外。谓心.心所所依名内。所缘名外。三情.非情内外。谓有情数法名内。非情数法名外 今此论中约处内外。心名为我。是我依根即名为内。故言十二。外谓此余色等六境。非我依故。虽诸根.识亦通所缘。约处以明。所依常定但名为内。不据为境名为外也

我体既无内外何有者。问

我执依止至故说名外者。答 我执。谓我见 依止。谓心。心与我见相应故。名我执依止。心是我依假名为我。余心虽非我见相应。是彼心类故亦得我名 又解。心是我执所缘故名我执依止。虽诸有漏皆我见缘。以心是胜多执为我。余无漏心虽我不缘。是彼心类故亦得我名 又解。我执有二。一者迷执。谓即我见。但缘有漏。二者取执。谓一切心。于境自在执取前境皆名我执。二执所缘虽通诸法。心强胜故偏名依止。故于此心假说为我。此解依止遍通诸心。可无妨矣 复引经证。前经调我。后经伏心。故知于心假说为我 眼等十二为此假我所依。亲近故说名内。色等六境。为此假我所缘疏远故说名外。虽诸心所。依彼心王同一生等。不名内者。异类相望非所依故不名为亲。所依与心。异类相望皆为所依。故名亲近可名为内 又正理第六解心为我云。恒于自内境自在行故 若作俱舍师破。不异我前第三解也

若尔六识至非心依故者。难 若尔。现.未六识。未至过去意位。非心依故应不名内

至意位时至无改易故者。通 六识至过去意位时。不失六识界。现.未未至过去意位。亦非越意相 若异此者下。反难外人显违宗过。又若未.现六识无意界相。过去意界亦应不立。此宗说相三世无改

已说内外至作不作自业者。此下第十七明同分.彼同分 法界。定被意识缘恒名同分。余十七通二。作自业名同分。不作自业名彼同分

论曰至恒名同分者。此释法同分。将解法同分先明境同分相

夫言境同分者。若境与识定为所缘。定为所缘是不共义。六境各为自识所缘名定所缘 问法境一识缘。可说名为定。五境二识缘。如何望自定。解云。境定有二。或境于心定。如法对意。或心于境定。如五识对境。若法对意。即定是所缘。若五境对五识。即与定为所缘。于彼境上皆有定义。对其定处以辨同分。识于所缘境中。过.现已.正生。未来当生法。生法简不生法。此所缘境说名同分。此即总明境同分相 问论其六境根亦能取。何故此文言识非根。解云。意根过去。不能取境。五根现在。或取.不取。以不定故略而不说 又解。言识可以摄根。识取境时根亦取。故言识可以影根。无边意识。是无我观缘一切法。于法界中。无一法界不于其中。已生正生当生无边意识。由定生故恒名同分 由诸圣者下。别显无我观。可知 问法界意识缘。即名同分。余十七界亦为意识缘。何非同分。解云。夫十八界名同分.彼同分者。六根.六识据能取境名同分。但能取境皆名同分。不约为境名同分故。虽意识缘而非同分。若外六境约为境名同分。虽约为境辨同分。然据定说。六境二定如先已说。法界名定。体即是定。唯为意识缘不通余五。意识缘定时即名同分。若五境名定。与定为所缘故名为定。五各自缘不缘余法故名为定。所以。五识缘时方名同分。意识非定。虽缘五境不名同分 或可。于六境中。法境正与意识为所缘所以。望意名同分。五境正与五识为所缘。所以。望五名同分。虽亦兼意缘。以非正故非同分 又解。六境中。法定五不定。忠杂乱故约定说。于六根.六识。五定一不定。不多杂乱。故约用说 又解。分别法门意存差别。若但意缘即名同分。无有一法而非同分即无差别故。或约用以明。或约定以说。或约正以辨。故婆沙七十一云。问余十七界亦是意识所了别境。应皆是同分便无彼同分。如何说有彼同分耶。答。余十七界不依意识界。立为同分.及彼同分。但依各别根境相对。为眼对色。色对眼。乃至身对触。触对身 问若尔意界.及意识界。唯应对法界立同分.彼同分。是即缘余十七界者。应非同分。答理应如是。然以意界。及意识界。通能了别一切法故。依自作用立为同分。如眼等根有见等用。必不立为彼同分故。余二者谓至名彼同分者。此下释余十七。总标略释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文字生涯

    文字生涯

    自传体小说《文字生涯》诙谐俏皮、妙趣横生地讲述了作者本人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解释存在主义思想和整个学说的出发点。
  • 浮生有花名锦绣

    浮生有花名锦绣

    【强强交手】现在在写第二个故事,关于女皇帝和将军那些冤鸳相报的爱情故事。一代二逗女皇,由于不听话屡屡被高冷将军打屁股,这羞耻的日子啊!——【这是第一个故事】她是南燕第一女将,二十二高龄依旧未嫁。一道圣旨,她成了和亲公主,下嫁大金白发白眉,还克死八个妻子的定阳王爷。殊不知,和亲不过是个幌子,帮忙安定大金内乱才是正事。可说好只是做戏,却投进了真爱。王爷,咱们不带这么玩的。
  • 快穿心愿:黑化boss别生气

    快穿心愿:黑化boss别生气

    羚七已经不知道做了多少次快穿任务了,但是这次是很严重的bug,她来到的任何世界在最后总是会消失……“你不在的世界没有它存在的意义”【作为系统的我也很绝望,为什么每一个界面宿主都会作死啊!!】
  • 天命大陆

    天命大陆

    武道一途、千难万阻。一旦踏入、非死即。没有谁是与生俱来的强者、没有谁是不可战胜的敌人。落魄家族子弟凌时一、惊得无上传承。怀揣上古神器、手握绝世神剑。从此修行路上一路畅通无阻,披荆斩棘所向披靡。佛阻杀佛、魔挡诛魔、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为兄弟,我甘心与世为敌,予佳人,吾情愿倾其所有!!!
  • 武编

    武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余生请你多指教

    余生请你多指教

    走过一些路,遇到一些人。记下一些故事,丢下一些过往。遇见的人已遇见,丢掉的人已丢掉。在身边的还在身边,要离开的早已离开。来得晚一些,走得慢一些,看遍沿路的每一处风景,不辜负所遇的每一份深情。24篇暖心故事,那些故事教你成长,那些感动让你去爱。
  • 中国绳子之谜

    中国绳子之谜

    钟旭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偌大的房间里,所有的东西都被倒置了——衣柜、书橱、电脑台、沙发等一些大型家具,甚至连电视机、电脑、台灯等家电也被整个儿倒了过来。墙壁上的海报和一些油画也头朝下的挂在墙上;茶杯和碗都被倒扣在茶几的背面,就连书也被一本本倒置着塞在书橱里。整个房间乱糟糟的,一片狼籍。这一切仿佛是神的作品,所有东西都被倒了过来,又或许是哪个魔鬼对人类开的一个玩笑。无论如何,这都不像是个正常人会做的,钟旭宁可相信这一切是因为时空扭曲而造成的。
  • 许你东向有晴风

    许你东向有晴风

    所有人都知道许东品很爱晴风,这份爱的厚度甚至不比于骆少,但是晴风的无名指最后套上的是于骆为她挑选的戒指。不是所有的爱恋都会得到回应,也不是所有的爱恋都以圆满告终。很遗憾没能陪伴你到未来,很高兴曾参与你的人生。东品东品,东边有人来,品阁夜闻香,晴乃朝夕雨,风过四季天。
  • 陈巷

    陈巷

    它本无名,来往的人通唤他“陈巷”。他的存在如陈巷一样就是个谜,天明而息,日落而起,而那个孩子则却偏偏闯进了他的迷局。“安一,若你此时踏入陈局,此生便再无安逸……”她稚稚的笑着,“陈巷,我就是信你不会害我。”满地黄花堆积,他们生命的交集,就此开始——四围鬼符泣,青衣王孙点灯起。话乌蜻,白衣浪人伏笔迟。
  • 新编营养菜大全

    新编营养菜大全

    本书帮您从花样繁多的菜式中精选出适合您的营养好菜,有针对性地介绍几百道常吃、易做的菜式,集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和全面性于一体,一定能够满足您和家人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营养、健康问题。药补不如食补,一日三餐不仅仅只是为了充饥果腹,“怎样才能吃得可口?怎样才能吃出健康?”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