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79800000151

第151章

此三各二种至为入门故者。释后两句。正理论云。世间摄者通十一地。出世摄者唯通九地。上七定边无胜德故。于中无漏者名三解脱门。能与涅槃为入门故。非诸有漏法是真解脱门。性住世间违解脱故。三三摩地缘境别者。若有漏空缘一切法。若无漏空唯缘苦谛。无愿能缘苦.集.道谛。无相唯缘灭谛为境

契经复说至离上七近分者。此即第三明重空等三。依经起问。及与颂答 重谓二也

论曰至空空等名者。释名

空空等持至胜非我故者。明空空等持。又显宗三十九云。空空等持缘前无学空三摩地取彼空相。空相顺厌胜非我故。谓彼先起无学等持。于五取蕴思惟空相。从此后起殊胜善根相应等持。缘前无学空三摩地思惟空相。于空取空故名空空。如烧死尸以杖回转。尸既尽已杖亦应烧。如是由空烧烦恼已。复起空定厌舍前空。重空等持空行相后起。即复还与空行相相应。唯此最能顺厌舍故。非我行相则不如是。见非我者。于诸有为法起厌背心。不如见空故。诸有已见诸法非我。而于诸有犹生乐着。以于诸行中不审见空故。由此空定虽二行相俱。而但名空不说为非我。空于厌舍极随顺故 又婆沙一百五云。如人在道独行遇逢一伴。虽知非属于己而不太愁。后若别时便极愁恼。故空行相于厌生死胜于非我。由是此定不作非我行相

无愿无愿至为厌舍故者。明无愿无愿等持。无愿无愿。缘前无学无愿等持取非常相。不取苦因.集.生.缘非无漏相故。圣道非苦不取苦相。圣道不能招三有故。不取因.集.生.缘四相。不取道.如.行.出。为厌舍故。以彼道等是欣观故。若缘道等应欣圣道。不应厌背故十相中但取非常 又显宗云。无愿无愿。缘前无学无愿等持取非常相。谓彼先起无学等持。于五取蕴中思惟非常相。从此后起殊胜善根相应等持。缘前无学无愿三摩地思惟非常相。于无愿不愿名无愿无愿。举喻显示如前应知。重无愿等持。非常行相后起。即复还与非常行相相应唯此可能缘厌道故。非苦行相能缘圣道。圣道非苦趣苦灭故。苦法不能趣苦寂灭。亦非因等四能缘圣道。以圣道不能令苦续故。非道等四者此厌舍道故。非欣行相能为厌舍 岂不如无愿不愿圣道。而作道等四。此亦应然 此例不然。无愿正厌有。兼于圣道起不愿心故。谓前无愿正厌于有。圣道依有故兼不愿。虽望意乐说不愿道。而于圣道非正憎厌。故亦能作道等四种。无愿无愿正憎厌道。故以非常观道过失。道等行相无容厌道。是故于此不作彼四

无相无相至非离系果故者。明无相无相三摩地。无相无相即缘无学无相三摩地。非择灭为境。所以不即缘前无学无相三摩地者。言无相者。无十种相。彼三摩地。虽无色等五相.及男.女二相。是有为故有三有为相。是故不缘。以无漏法无择灭故。唯观非择灭不缘择灭。于非择灭但取静相。非灭.妙.离恐滥非常灭故不作灭行相。故婆沙一百五云。问何故此定不作灭行相耶。答灭有二种。一非择灭。二无常灭。若作灭行相则不知缘何灭 问若尔亦应非静行相。谓静亦有二种。一非择灭。二择灭。若作静行相。则亦不知缘何静。答有处说二灭。无处说二静。故不应例。复次灭义滥多。静义滥少。谓灭有三。静唯二故。若复不作静行相者。此更作何行相(已上婆沙) 问缘择灭时。亦应不作彼灭行相。滥无常灭故 解云择灭谛收圣心现证。虽作灭行。而无有滥。不同非择灭是无记性故。不作妙行相。非离系果故。不作离行相。又显宗云。无相无相。即缘无学无相三摩地非择灭为境。以无漏法无择灭故。但取静相非灭.妙.离。谓彼先起无学等持。于择灭中思惟静相。从此后起殊胜善根相应等持。即缘无学无相三摩地非择灭为境。思惟静相。于无相灭复观为无相。名无相无相。举喻亦如前应知。重无相等持。静行相后起。即复还与静行相相应。唯此能观非择灭故非妙行相。境无记故非离行相。以虽证得彼非择灭。犹缚随故。非灭行相。以非择非永解脱一切苦故。又若观灭滥非常故。所言静者。唯显止息故非择灭得有静相。以修圣道经久劬劳。于彼息中便生乐相。故重无相取静非余

此三等持至无漏不然者。释有漏此三摩地唯是有漏.厌圣道故。无漏不然。若缘圣道是欣非厌。又显宗云。重三等持唯是有漏。以于圣道生厌舍故。非无漏定厌舍圣道。亦缘圣道。取空。非常理可名为厌舍圣道。无相无相。但缘无为作静行相。何名厌道 此欣无学无相等持不转之因故名厌道。谓彼定起而作是言。无相等持不生为善。此既欣赞圣道不生。如何不名厌舍圣道 前无相定非此所缘。如何此名无相无相。或应许此定不缘非择灭。但缘无学无相不生 此亦不然。准前释故。谓缘无相之非择灭。此非择灭亦离诸相。缘无相无相故得无相无相名。缘无相境作静行相。是故此定从境立名

唯三洲人至重三摩地者。释人不时。显宗云。唯三洲人能起此定。通依男.女。以依女身亦能自在延促寿故。唯无学位。以有学者但欣圣道未能厌故。此亦非一切。唯不时解脱。以时解脱爱圣道故 又婆沙一百五云。答圣者能起非异生。无学能起非有学。不时解脱起非时解脱。所以者何。若于定得自在及无烦恼身。方能起此三摩地故。一切异生及信胜解二事俱无。见至虽于定得自在。而身中犹有烦恼。时解脱虽身中无烦恼。而于定不得自在。故皆不能起此定。唯有不时解脱具二事故。能起此定(已上论文) 依十一地至中间者。释后句。显宗云。依十一地除上七边。以上七边无胜德故。若在欲界。从未至摄圣道后起。若在有顶。无所有摄圣道后生。余皆自地圣道后起。就总类说。此从法.类.苦.灭四智无间而生。若就别说。欲界摄者非类后生。上界摄者非法后起。前二非灭后起。第三非苦后生。余行相后起此定故。应得此者。皆尽智时由离染得。后由加行方起现前。唯我世尊。不由加行。顺趣解脱起此现前。于道尚厌。岂欣诸有。此后亦起圣道现前。然厌道故非无间起。欲界摄者是思所成。余修所成依定起故(已上论文)

契经复说至修金刚喻定者。此即第四明修四等持。依经问起及与颂答

论曰至乃至广说者。此即引经。显宗释云。此经所说。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义差别者。为欲显示习修.得修.所治更远如其次第

善言通摄至便不住故者。释初两句。住现前法乐名住现法乐。经但说初。举初显后。理实通余上三静虑。余文可知

若依诸定至殊胜知见者。释第三.第四句。若依诸定。修天眼通便能获得殊胜知见。知见即是清净眼识相应胜慧故法蕴足论第八解四修中云。清净眼识相应胜慧说名为智。亦名为见。谓天眼识相应胜慧。领受观察彼彼诸色。是名此中殊胜智见。彼于此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殊胜智见

若修三界至得分别慧者。释第五.第六句 此亦可知

若修金刚至依自说故者。释后两句。若修金刚喻定便得诸漏永尽。理实修此金刚喻定通依诸地。而经但说第四静虑得漏尽者。毗婆沙师传说。世尊依自说故。以佛世尊但依第四得漏尽故于六通中但说二者。天眼通能观生死。漏尽通能得涅槃经偏说

同类推荐
  • 秦并六国平话

    秦并六国平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浔阳春三首 春去

    浔阳春三首 春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瞑庵二识

    瞑庵二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Penelope's Posts

    Penelope's Pos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与君吟:今生不做你的妃

    与君吟:今生不做你的妃

    (蓬莱岛出品)一边是表面上玩世不恭的王爷,一边是误打误撞跨越古今的绝色佳人……是福是祸无人知晓,可是,,路是有二条的,自己究竟会怎么选呢。。。也许只有天知道吧!
  • 感谢那是你,路过我青春

    感谢那是你,路过我青春

    这是一部围绕当下少男少女量身打造的青春美文集锦,讲述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人物最清澈的纯爱故事。这是一本很透明的书,你能看到你自己,或你心里的人。在多年后的时光,你的他(她)是否一样如往昔。年少不完满的小爱情,最后,勇敢了吗。有些人,只能止步于喜欢,然后站在一旁细数过往。渐渐学会用微笑安放每一场风雨带来的飘摇。以及那一段无比灿烂的好时光。
  • 摄影实用小百科(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摄影实用小百科(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摄影实用小百科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摄影实用小百科
  • 绝世武尊

    绝世武尊

    一个身患竭血症,无法修炼的废物,得到一面能够推衍世间一切的神奇镜子!功法、武技、炼丹、制符、布阵,对他来说,统统都变得易如反掌!他修炼最强的功法,饮最烈的美酒,泡最美的女人,灭最嚣张的敌人,一步步走向武道巅峰!亿万神魔,匍匐脚下;无尽星空,尽在掌中!
  • 你们竟然是这样的神魔妖

    你们竟然是这样的神魔妖

    不过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照镜子,却不小心穿越了!!!不过,为什么别人穿越要么是古代皇宫、官僚商贾,要么是末世、丧尸,要么是星际、外太空。她却是来到了一个属于妖魔鬼怪神的地方,不光有神魔妖,甚至还有僵尸?这样也就罢了,可是为什么这些妖魔鬼怪都和她以前知道的不一样呢?神啊!救救我吧!让我回家吧!呜呜。。。。。。什么?神要追我?可是,这似乎不是什么好事。。。。。。PS:写到后面,才发现男主被自己安排成来打酱油的角色,嗯,有cp胜似无cp╭(╯^╰)╮
  • 九州·轮回之悸

    九州·轮回之悸

    梦里是一片血红色,无论天空还是大地,无论房屋还是树木。人们的脸上带着诡异的笑容,围成了一圈,伸出手臂指点着、议论着。但他听不清他们说些什么,只听到一阵令人心烦意乱的嗡嗡声。他们在看些什么?他迈着灌了铅一般沉重的双腿,分开人群,向着中央走去。那些人纷纷回过头来看着他,露出森白的牙齿,眼神里饱含着凶戾和嘲弄。空气仿佛液化成了巨大的血池,沉滞的颜色蒙住了他的眼睛,堵住了他的呼吸。我看到了,就在那里,那个悬挂着的影子……死灰复燃的神秘邪教、诡谲难辨的宫廷密谋,环环相扣的谜中谜让人情不自禁屏住呼吸。当事实只是另一种记忆,当诡异的谋杀一次又一次夺去无辜者生命之时,游侠云湛是否还能找出真相?
  • 莲叶

    莲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摘星Ⅱ

    摘星Ⅱ

    诸航想到:首长是个不简单的男人,那么,为了和他永远在一起,她只能让自己也变得不简单。卓绍华涩涩地苦笑,她不知,当她变得不简单,太多太多的事就复杂了。命运中很多深具暗示意味的因素点,其实都是上帝之手点过去的指纹印。
  •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芻尼戒经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芻尼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虽然中国的教育经费每年都在增加,但是由于受教育的人口多,人均教育经费并不多,在长期内难以满足需求。而与此同时,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却越来越迫切,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众所皆知的“择校”现象。有关调查表明,尽管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基本持否定态度,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也采取了限制人数、钱数和分数的政策,但由于没有相关具体配套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择校行为,择校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越来越盛行。家长热衷于择校,而名校也乐于招收择校生,以至有的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人数甚至达到学生总数的1/3以上。鉴于此,我们把中外中小学名校加以整理,以为家长和社会提供一个全面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