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79800000136

第136章

岂不前说至通聚散过者。毗婆沙师责。岂不前难西方诸师染心眠俱便有一心通聚.散过

虽说非理至是散心故者。经部师释。虽说非理。我宗不许与睡眠俱诸染污心是散心故。眠俱染心。唯聚心故。故无一心通聚.散过

岂不又说本论相违者。毗婆沙师难。岂不又说本论相违聚心具足四智知耶

宁违论文勿违经说者。经部师答

如何不辨诸句别义者。毗婆沙师问

谓依此释至八异相故者。经部师答。十一对中初之三对贪等不并。分明别说理且可然。不能辨了散等.聚等八对异相。谓一刹那染心。即是散等八。一刹那善心即是聚等八

依我所释至别立八名者。毗婆沙师救。依我所释非不能辨此契经中八句别义。谓虽散等同是染心。而为显其过失差别。故依八义别立八名。欲令有情生厌离故。及虽聚等同是善心。而为显其功德差别。故依八义别立八名。欲令有情生欣乐故

既不能通至名非时修者。经部师破。既不能通所违经说。所辨八义。不依经故理亦不成。又若沈相应心即掉相应心者。经不应说。若于尔时心沈。恐沈修安.定.舍三觉支者名非时修。修择.进.喜名依时修。若于尔时心掉。恐掉修择.进.喜名非时修。修安.定.舍名依时修。此经意说。心沈须策。心掉须抑。沉心.掉心经既别说。明知沈.掉起不俱时。如何可言沉心即掉心

岂修觉支有散别理者。毗婆沙师难。七觉在定支必具有。岂修觉支。有散心中别修道理。如何乃言时.非时别

此据作意至故无有失者。经部师释。此据作意将入定时欲修觉支名修。非现前修无漏觉支。故无有失

岂不我说至我说体一者。毗婆沙师释经。若据偏增。别说沈.掉。若据恒与沈.掉相应。我说染心其体一也。随自意语至意不如是者。经部师非

前说一切至名有贪心者。论主前难权许第二师解。今还征破。前说一切贪所系心皆名有贪心贪系是何义 牒计征问 若贪得随故名贪所系。有学无漏心应名有贪心。贪得随故 若贪所缘故名贪所系。无学有漏心应名有贪心。亦为他人贪所缘故。若不许彼无学有漏心为贪所缘。云何彼心可成有漏。汝若转计。言谓无学有漏心。由为见等共相惑缘故名有漏心。不为贪等自相惑缘故。不名有贪心。不为贪缘可非有贪。既为无明共相惑缘。应名有痴。痴所缘故。复以理破。然他心智不缘贪得。亦不可说缘彼缘心之贪。既不得缘。宁知他心是有贪等。故非贪系名有贪心。以彼释经亦不得意。故今论主复叙征破

若尔云何者。前第二师问

今详经意至名离贪等者。论主第三正解。今详经意。贪相应故名有贪心。贪不相应名离贪心。即诸善心及诸无覆。等者等取有嗔心等。准释可知

若尔何故至不还堕三有者。第二师难。若言离贪嗔痴心亦通有漏。何故经言离贪.嗔.痴心不还堕三有。既言不堕三有。明知离贪心等唯是无漏

依离得说故无有过者。论主通经。依离三界烦恼得说故。言不还堕三有受生。非唯无漏体不通彼三有所摄。彼据离得不堕三有名离贪等。我据贪不相应名离贪等。各据一义故无有失

岂不于前至不相应故者。第二师指同前破。岂不于前第一师已破此说。若贪不相应名离贪心者。余惑相应者应得离贪名。彼亦与贪不相应故。如何乃立所破义耶

若依此意至有痴等故者。论主救。我以理为正。岂以前破即是非耶。若依此意。余惑相应亦名离贪许亦无违。然不说为离贪心者。以属有嗔.有痴等故。准此故知。有漏.无漏善心及无覆心皆名离贪心。泛由二义心名有贪。一贪相应。二贪所系。泛由二义心名离贪。一贪不相应。二是贪对治。上来总有三解。第一师依贪相应故名有贪心。对治贪故名离贪心。第二师依贪所系故名有贪心。对治贪故名离贪心。第三论主依贪相应故名有贪心。贪不相应名离贪心 问准婆沙一百九十。亦有此三说。破初.后两说取此第二为正。如何论主取婆沙不正义 解云论主以理为正。非以婆沙评家为量。初师释经摄心不尽。第二师说不得经意。故今论主以此为正

旦止傍论至能缘行相不者。止诤述宗。问。此所明他心智既知他心。为亦能取他心所缘色等境不。及亦取他心家能缘行相不。如有余人缘彼他心。此余人心名他心家能缘行相

俱不能取至能自缘失者。答。俱不能取。知彼心时不观彼心所缘。不观彼心家能缘行相故。谓他心智但知彼心有染等心。不知彼心家所染色等。亦不知彼心家能缘行相。若知他心所缘境者。即有他心智应亦缘色等名他色智过。若知他心家能缘行相者。又亦应有能自缘失。以他心智是彼他心能缘行相故。此宗不许心自缘也 又解他心智起为他心缘边是他心所缘。复缘他心是他心能缘行相。若他心智知他心所缘.能缘行相者。又亦应有能自缘失。非他心智。此即双破。故婆沙九十九云。他心智但缘他心不缘他心所缘行相。若缘他心所缘行相。应缘自心非他心智。自心是彼所缘及能缘行相故。诸德皆云。能缘行相者。即是他心上能缘行相。但知他心体。不知他心上能缘行相者。不然。婆沙论文极分明故

诸他心智至如应容有者。述己宗也 又解此文亦答前问。显他心智不知他心所缘能缘。诸他心智有决定相。谓唯能取欲.色界系。及非所系 欲界等言。简异无色。不知上故 他相续。简自身。不知自故 现在。简过.未。以彼过.未无作用故 同类。谓法分知法分 类分知类分 有漏知有漏 无漏。知无漏等。此即简异类。心心所法简色等。以不能知色等境故 一简二等。谓但知一非二等故 实简于假。以他心智不知假故 自相。简共相。以不知共相故。如识了别名自相等。无漏他心智虽作共相。别观一法不观多法。故亦名自相。以此等法为所缘境作道四行故。与无愿三摩地相应。不作余行相。空.无相三摩地不相应。尽.无生所不摄。他心智是见性。此是息求非见性故。苦.集.灭智如前已简。为尽.无生亦通道谛故复重简。不在见道。以速疾故。非容预故。不在无间道。以断障故。非容预故。余修道中加行.解脱.胜进道中。如其所应容可有故

尽无生智至不受后有者。释后两句。尽.无生智初起唯缘有顶苦.集作六行相。若在后时通缘四谛。十六行中除空.非我。各具余十四行相。所以不作空.非我者。由此二智虽胜义摄。而涉于世俗我生已尽等。故在观内离空.非我。此即前因涉于后果。谓由观内尽.无生力。于出观时后得智中作如是言。我生已尽等。故在观内离空.非我。以空.非我违于我故。故婆沙二十九云。我生已尽者。是缘集四行相 梵行已立者。是缘道四行相 所作已辨者。是缘灭四行相 不受后有者。是缘苦二行相。谓苦.非常。又婆沙一百二云。如契经说。诸阿罗汉。如实自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后有。此中我生已尽者。然诸生名显多种义。谓或有生名显入母胎。或有生名显出母胎。或有生名显分位五蕴。或有生名显不相应行蕴少分。或有生名显非想非非想处四蕴(前四种生如婆沙彼释不能具引)。或有生名显非想非非想处四蕴者。如此中说我生已尽。问此尽何生。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若尽过去生。过去生已灭何须尽。若尽未来生。未来生未至何所尽。若尽现在生。现在生不住。何须尽。答应作是说。尽三世生。所以者何。此中生名既显非想非非想处四蕴。诸瑜伽师总观非想非非想处三世四蕴离彼染故。令生因果皆不得成。广如彼释

梵行已立者。谓无漏行已立。问为学梵行已立为无学梵行已立耶。答学梵行已立。非无学梵行。所以者何。无学梵行今始立故 所作已辨者。一切烦恼皆已断故。一切所作已究竟故。一切道路已遮塞故。广如彼释 不受后有者。尊者妙音作如是说。诸阿罗汉皆无后有故。通说为不受后有。广如彼释 又云。问我生已尽乃至不受后有。一一当言是何智耶。有说此中我生已尽是集智。梵行已立是道智。所作已辨是灭智。不受后有是苦智。广如彼释

为有无漏至余说有论故者。此即第二明行摄净尽。上句述正宗。下句叙异说

论曰至越此十六者。释上句。正理七十三云。岂不有说尽无生智必自了知我生尽等。此不相违前已说故。谓前已说无漏观后。世俗智中作此行相。非无漏智此行相转。由尽.无生引起俗智。推功于本言彼了知。故许此智离空.非我 又云。若尔既有无漏他心智。应越十六有无漏行相。谓他心智皆以一实自相为境。道等行相皆以聚集共相为境。彼.此既殊。知离十六决定别有无漏行相。非定许故所难不然。谓我所宗。非决定许共相行相但缘聚集。许有受.心二念住故。如观一受体是非常。此智生时以共相行相。观一实自相为境极成。如是宁不许无漏他心智。以共相行相缘一实自相。谓知他心是真道等。即缘一实是道等相。若谓应如受心念住总缘三世所有受心。为非常等共相行相。无漏他心智亦总缘三世他无漏心等。为道等行相。便违自宗他心智起唯缘现在一实自相。此亦不然。加行异故。此智加行为欲知他现能缘心有贪等别。修非常等念住加行为总厌背诸有漏法。由前加行势力有殊。至成满时现总缘别。是故无有应相例过。若谓非常非受自体故。应观受为非常时。非缘一实自相为境。宁可引此喻他心智。则彼应许受非非常。不应于受起非常观。如受与心其体各别。必定无有观受为心。虽即观受以为非常。而无一物有多体过。领纳非常体无别故。如损.益等非离领纳所余行相。余法亦然(已上论文)

外国师说至越于十六者。此下释下句外国师即是西方沙门。此叙异说

云何知然者。迦湿弥罗问

由本论故至故释非理者。外国师答。由本论故。即是识身足论。如本论说。颇有无漏不系心能了别欲界系法耶。答曰能了别。谓非常等八种行相。及有是处。处是称合道理相容受义。及有是事。事谓事用。此十皆名如理所引了别。本论既离八行相。外别说有是处.有是事是不系心。故知离十六行相。外别有无漏心。汝迦湿弥罗。若谓彼文不为显示不系心了别欲界系法时。除前所明八行相。外别有有是处。有是事行相。但为显示不系之心作八行相。缘欲界系法。斯有是处。斯有是事。前八别说。后二总结。无别体性。此释不然。本论余文无此说故。谓若本论依此意说。应于本论余处文中。亦说此言。有是处。有是事。总结前文。然彼余文但作是说。颇有见断心能了别欲界系法耶。答能了别。谓我故。我所故。是有身见。断故。常故。是边执见。无因故。无作故。损减故。是邪见。或无因故集下邪见。无作故道下邪见。损减故苦灭下邪见。或无因故谤因邪见。无作故谤果邪见。损减故谤因果邪见。尊故.胜故.上故.第一故是见取。或尊故苦下见取。胜故集下见取。上故灭下见取。第一故道下见取。或尊故计胜预流。胜故计胜一来。上故计胜不还。第一故计胜应果。能清净故。能解脱故.能出离故是戒禁取。能清净欲界。能解脱色界。能出离无色界。或能清净烦恼障。能解脱业障。能出离异熟障。惑故.疑故.犹豫故.是疑 又解惑是欲界。疑是色界。犹豫是无色界。又解惑佛。疑法。犹预僧。及.贪.嗔慢。并痴随眠不如理所引了别。此等亦应说有是处有是事言。见断心后既无结言。故迦湿弥罗前解非理

十六行相至所行诸有法者。此即第三明实体能所。一问十六行相实事有几。二问何谓行相。三问能行。四问所行 颂中四句如其次第答前四问

论曰至名四实一者。此下释第一句。此叙异说是不正义。有余师说。十六行相。名虽十六实事唯七。谓缘苦谛四种行相。治四倒故名.实俱四。缘余三谛四种行相。非治倒故名虽有四实事唯一。故婆沙七十九云。问何故缘苦有四行相。名有四种实体亦四。缘余三谛而不尔耶。答缘苦谛行相是四颠倒近对治故。如四颠倒名.体各四。缘余三谛所起行相。非四颠倒近对治故。名虽有四实体唯一

如是说者至永超故出者。此是正义。如是说者。实亦十六。总有四番释十六相。此即初番。苦谛有四相。待众缘生故非常。迁流逼迫性故苦。违我所见故空。违我见故非我。集谛有四相。犹如种子生芽道理故因。能等现果理故集。令果相续理故生。能成辨果理故缘。喻况可知。灭谛有四相。诸有漏蕴断尽故灭。贪.嗔.痴三火息故静。体无众患故妙。解脱众灾横故离。道谛有四相。通众圣行义故道。契合正理故如。正趣向涅槃故行。能永超生死故出

同类推荐
  • New Arabian Nights

    New Arabian Nigh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Samuel Titmarsh and The Great Hoggarty Diamond

    Samuel Titmarsh and The Great Hoggarty Diamo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箓祈祷晚朝仪

    金箓祈祷晚朝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杂曲歌辞 盖罗缝

    杂曲歌辞 盖罗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五灯严统

    五灯严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神府丹尊

    神府丹尊

    被家族瞧不起,在族学受到排挤,十四岁少年,默默承担抚养家庭重担。就在张昆穷途末路之际,上天为他降下一段神奇的机缘,如何把握这段奇遇?如何碾压同城才俊?如何让自己把住白富美?如何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张昆相信,有了神府相助,他的未来,得到成仙也未可知!
  • 酒桶中的女尸

    酒桶中的女尸

    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码头上,葡萄酒桶正被四个一组卸下船。忽然,一组酒桶坠地受损,人们惊奇地发现,一只破损的裂缝处渗出的不是酒,而是一枚枚金币。继续检查这只木桶,一条女性的手臂赫然显露出来,纤细的手指上戴着一枚闪闪发光的戒指……警官闻讯急匆匆赶到现场,但酒桶却神奇般不翼而飞。正当众人感到一筹莫展之际,一封署名“XX代笔”的信从天而降,声明桶子的主人是一位有口皆碑的年轻画家菲利克斯,让人们如坠五里雾中。酒桶中的女尸与画家有关吗?他是凶手还是被人陷害?一场精心构建的巨大阴谋就此展开。
  • 王家岭的诉说

    王家岭的诉说

    “这是一起造成38人死亡、115人受伤的极其严重的责任事故”。这是一部直赴灾难现场,用事实的真实追踪描述还原灾难的内情文学报告,是超越了新闻报道的直观表层描述之后的事实和理性思考与追问。《王家岭的诉说》是一部典型的灾难文学作品。赵瑜率队,五作家察访祸灾真相;矿工诉说,众难友揭秘国字煤田。深度解答网民疑团,王家岭上生死实录;严格拷问矿主良知,黄河赤子气贯全书。
  • 爱到荼蘼花事了

    爱到荼蘼花事了

    不久前,我还是上流社会里人人不可亵渎的千金大小姐。一场飞来横祸却让我一无所有。为了父亲,我如飞蛾扑火,委身于原本垂涎我的富家公子哥,做了他的情妇。原本的那些圈中好友一个个露出了最恶毒的嘴脸。失去自由,沦为上流圈中的玩物……
  • 暗夜杀伐之凰

    暗夜杀伐之凰

    在黑暗中行走,在黑暗中血拼,看我在杀伐中磨砺,看我在杀伐中蜕变。讲述一个女生偶然与地府产生交集后的故事。这个世界黑暗力量再度增长,你看黑暗中一吻神伤,二吻心碎,三吻灭魂疯狂的黑暗分割线,一线断光明,一线断未来,一线断灵魂这里如此的黑暗,你敢爱我吗?敢,那就让我杀了你你舞得如此的荒凉,草木为你枯萎,生命为你凋谢,我为你致以最深的哀伤。万年一梦,走在阴阳两界,破碎时空,搅碎生命,看我挣脱桎梏,看我为你而狂。以五彩血肉弥补正在碎裂的世界,以骨为弓以发为弦以魄为箭……
  • 特殊搜查支援科

    特殊搜查支援科

    特殊搜查支援科,简称支援科。是公安部内部为了一群有着不同能力的警务人员而特别设立的部门。
  • 养肺就是养气

    养肺就是养气

    雾霾笼罩,原本吐故纳新的肺成了藏污纳垢之地。这时,免疫系统第一时间暴露在敌人面前,免疫力消耗很大,人极易生病。本书根据支修益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等权威机构工作30年的丰富经验,结合大量临床案例,不仅深入浅出地讲解肺部健康基本知识,如9种常见肺病征兆、12类需养肺特殊人群,还详细介绍了国内最权威胸外科专家总结的15种食物养肺法、13种运动养肺法和10套常见肺病康复餐,内容丰富、实操性强,旨在让人日常轻松养肺、防治肺病。
  • 考古密档:血将军庙

    考古密档:血将军庙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考古学家乔纳森教授在加拿大北部的冻土层中发现了一具汉代女尸,身体不腐,衣物完整,美艳绝伦,为了弄清这具女尸的真相,他来到了中国,与中国的考古所合作,对新野的血将军庙进行考察。在血将军庙的考察中,考古者们的学识、体魄和神经强度都经受了残酷的考验。体弱者死于莫名袭击,胆怯者发疯而死,匪夷所思的事件接踵而至……惊险恐怖,扑朔迷离,真相到底在哪里?
  • “白鹿原”复生和“废都”速死

    “白鹿原”复生和“废都”速死

    小王:聊路遥《平凡的世界》的时候,周老师几次提到陈忠实的《白鹿原》,一次是说没看下去;一次是说《白鹿原》参评茅盾文学奖,人文社出面活动过。周老师打算从哪儿开始?老周:先把《白鹿原》放一放,先说贾平凹的《废都》行吗?小王:不行。《废都》我读着恶心。老周:可是在陕西三巨头的三巨作里边,我一口气看完的,还就是《废都》。小王:小王理解,唯一带色加框的,也就是《废都》。老周:《白鹿原》最开始那一句话你还记得不:“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个女人。”然后就是白嘉轩和他七个女人的简要故事,什么故事?房事。
  • 在我头顶的星辰

    在我头顶的星辰

    本书稿为著名小说家、鲁迅文学奖得主李浩关于现代以来小说阅读的诸多心得和体会,“在我头顶的星辰”,意指卡夫卡、布鲁诺·舒尔茨、米沃什、纳博科夫、君特·格拉斯等诸多现代以来的小说大师以及代表作品,作者将自己置身于星光璀璨的二十世纪文学的场景之下,以文本细读的方式阐释其敬仰之情和热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