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75800000002

第2章

自在王。何谓菩萨摩诃萨谛智。求声闻者。以谛法证声闻解脱。菩萨得此谛而不证解脱。是名自在。求辟支佛者。以谛法证辟支佛解脱。菩萨得此谛而不证解脱。是名自在。谛智者。苦谛虚妄知见。云何知见苦虚妄不实得时故为苦。以倒故有。若菩萨知苦无生无起。是名知见苦谛。云何断集诸法随集断。云何为集集平等故断亦如是。无所从来故集无所去故断。是名诸法性。是中无有实法。生已当断。随所爱使故有集。若断爱使是名断集。云何苦灭谛。毕竟灭苦集而无法可坏故。是名苦灭。一切诸缘相灭故一切法如是灭相。于此中不生不灭名为灭谛。云何道谛。随以何道求一切法不得。若善若不善。若有漏若无漏。若有为若无为。是名道谛。是道平等不分别一切法故。是道寂灭离诸结热故。是道安乐离一切忧恼故。是道无漏一切漏尽故。是道一切有所得者所不能行。正行禅定者易修行故。是道诸佛所不舍。是道无相断一切相故以如是道不堕于二。是名道谛。若菩萨以如是门知四谛者。是名谛智。若菩萨先以四谛。为求声闻辟支佛者说。于此乘中亦无所贪。是名谛智自在。又自在王。菩萨知声闻乘不于中住。知辟支佛乘不于中住。知佛乘不于中住。是名谛智自在。又自在王。若以一心知一切众生心。以一心性知一切心性。而于心智不作二行。是名智自在。又有智自在。知见过去世无碍。心不至过去世。知见未来世无碍。心不至未来世。知见现在世无碍。心不至现在世。不于过去未来现在世而生戏论。又有智自在。知一切有为法尽灭。而不尽诸善根。知法无生而以摄法摄集众生。是名智自在。又不从他知一切法毕竟灭相。以是智力而自不灭教化众生。是名智自在。自在王。菩萨于此。若欲得智自在力而自在者。应随智行不随意行。云何意行。所有意业皆是意行。所有识业皆是意行所有心业皆是意行。所有着心起诸善根皆是意行。堕见行施。堕相持戒。依我行忍皆是意行。我是菩萨则是意行。我发菩提亦是意行。我不断佛种。不断法种。不断僧种。亦是意行。我为利众生故发心亦是意行。我当度未度者。解未解者。安未安者。灭未灭者皆是意行。我是施主。我是持戒。我是行忍。我是行进。我是行定。我是行智皆是意行。我是行慈者。行悲者。行喜者。行舍者皆是意行。我是少欲知足离行者。不杂行者。头陀行者。阿兰若者。细行者。如是分别皆是意行。我是空行者。我是无相行者。我是无作行者。如是分别皆是意行。我是谛语者。实语者。如说行者皆是意行。我是过诸魔业离四魔者。我断一切见得忍。如是分别皆是意行。我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法轮度众生。当于无余涅槃而般涅槃。如是分别皆是意行。自在王。云何菩萨智业。随无心意识行处。是名智业。菩萨常作智业不起意业。云何菩萨智业。菩萨智业有二种。何等二。一者成众生。二者受持正法。云何成众生。菩萨随以所知能成众生。云何受持正法。若不受一切法。是名受持正法。若受持色。非受持正法。受持受想行识。非受持正法。若受诸入诸性。非受持正法。若受善不善法。非受持正法。若受罪不罪。有漏无漏。有为无为。世法出世法。非受持正法。若受施相。非受持正法。若受戒忍进定智。非受持正法。何以故。所可取缘皆是非法非善。非受持正法。何以故。如来所得法是法无相无碍。若取缘相非受持正法。如是菩萨业中智。是名智业。以如是智而作智业。不尽于智是名智自在

自在王。何谓菩萨摩诃萨慧自在。菩萨得慧自在。能知诸法解释章句得四无碍智力故。谓义无碍智。法无碍智。辞无碍智。乐说无碍智。云何义无碍智。若菩萨于诸语中。依义不依语。义者于一切法正智。云何正智。谓不可说义是。此义在语中更无异声。从本已来离诸相故。是名为义。不应离语依于义。语中等相即是义。能如是知。名义无碍智。又达一切法义。亦名义无碍智。云何法无碍智。菩萨依于法不依非法。依于法者不见非法。何以故。知一切法离相但有名故。又法无碍者。虽说三乘不坏法性。何以故。法性是一性。谓无相是。菩萨以语说法。即知语同响相。有所说法信解皆同法性。于智于语而无所碍是名法无碍智。云何辞无碍智。知诸天言辞。知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言辞。知帝释梵天王护世者言辞。知一言二言多言略言广言。男言女言。非男言非女言。过去言未来言现在言。随以方便言辞令其得解。自以净妙言辞。亦不轻毁他语。何以故。知一切法无有言辞。菩萨作是念。以言辞说法令其得解。是法于言辞中不可得。言辞于法中亦不可得。从本已来无有言辞。若有言辞。不应以善言辞说不善法。是故当知。言辞能示善恶。又辞无碍者。即以众生言辞而使行法。何以故。法不行法。能如是行一切法。以言辞说此行使彼得解。是名辞无碍智。云何乐说无碍智。若菩萨于一切文字皆能乐说。于一切音声亦能乐说。一切名字亦能乐说。是名乐说。云何为乐。菩萨若说法时。乐法乐实乐谛。若信乐修多罗者。为说修多罗。信乐岐夜。伽陀。弊迦兰奈。讴陀那。祢陀那。阿波陀那。伊提郁多伽。阇陀伽。裴佛略。阿浮陀达摩者。皆为说之。信乐过去者为说本事。一切众生所乐诸根。皆随所乐而为说法。乐信根者因信根为说法。乐进根者因进根为说法。乐念根者因念根为说法。乐定根者因定根为说法。乐慧根者因慧根为说法。如是诸根皆因而为说法。淫欲多者分别有二万一千。佛知有八万四千根。如来因此诸根皆能乐说。菩萨次能乐说。嗔恚多者分别有二万一千。佛知有八万四千根。如来因此诸根皆能乐说。菩萨次能乐说。愚痴多者分别有二万一千。佛知有八万四千根。如来因此诸根。皆能乐说菩萨次能乐说。杂分者分别有二万一千。佛知有八万四千根。如来因此诸根皆能乐说。菩萨次能乐说。自在王。是名乐说无碍智。于此义无阂法无碍辞无碍乐说无碍。皆以慧为本。慧所住处。慧之所摄菩萨以慧力故用四自在及余自在皆得自在世尊。慧以何为本。为住何处。何处所摄。自在王慧以多闻为本。住多闻处。多闻所摄。世尊。多闻以何为本。为住何处。何处所摄。自在王。多闻以善知识为本。住善知识处善知识所摄。世尊。善知识以何为本。为住何处。何处所摄。自在王。善知识以敬心为本。住于敬心。敬心所摄。世尊。敬心以何为本。为住何处。何处所摄。自在王。敬心以深心为本。住于深心。深心所摄。世尊。深心以何为本。为住何处何处所摄。自在王。深心以质直为本。住于质直。质直所摄。世尊。质直以何为本。为住何处。何处所摄。自在王。质直以大悲为本。住于大悲。大悲所摄。世尊。大悲以何为本。为住何处。何处所摄。自在王。大悲以众生为本。住于众生。众生所摄。何以故。自在王。菩萨为度一切众生。生大悲心。生一切智心。是名菩萨慧自在。又慧自在菩萨。以慧自在故因一法门。若一劫若减一劫。种种异辞广说诸法。于实相中无所违失。菩萨或欲不现其身为众生说法。或从身毛孔演出法音。随众生所行而为说法。菩萨或欲现其身为众生说法。一切外道论师不能穷尽。又外道仙人所作。若曼哆逻咒术经。韦陀若语论。若钵追。若诸神通。若诸智门。若日月五星经。若梦经。若地动经。若陀魔陀咒术。若鸟语经。若鸟兽经。若龙乾闼婆夜叉入身经。若王相经。若丰乐饥馑相经。若诸遑游戏经。如是世界经书智慧。伎艺文章算数色相。音乐歌舞箜篌筝笛。如音曲折菩萨转身。自然在心皆能通了。以慧力故皆能得知皆能示现。皆能达知。菩萨虽知如是方术。不恼众生。亦不以是为净妙道。自在王。慧自在菩萨。与百千万诸梵王。共住共坐。自现其身与共语论。亦不着梵王光明德相。而诸梵王迎送菩萨生尊敬心。如是皆于一切天宫。现自在力而亦不着。但生无常苦空无我想。依无生法依度一切众生之心。自在王。是名菩萨慧自在。又自在王。慧自在菩萨。如魔所有天宫。复令殊胜自现其身。胜魔所有百千万倍。令诸魔等生渴爱心生贪着心。以此自严破魔慢心。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后说法。自在王。慧是菩萨遍行法。若施若受若以施回向。而于此处必应用慧。若自持戒教他持戒。以持戒回向。而于此处亦应用慧。若修行忍若教他忍。以忍回向。而于此处亦应用慧。若自行进教他行进。以进回向。而于此处亦应用慧。若自行禅若教他禅。以禅回向。而于此处亦应用慧。若读诸经若为他说法。若如所闻以慧正念。一切行立坐卧。一切仪法。一切舍心。皆应用慧慧力菩萨。则是一切善法力者慧增上菩萨。于一切法得增上自在。慧自在菩萨。于一切法能自在行。执慧力菩萨。知佛能拒魔军。有慧菩萨自在随行诸法而不用力。如人仰射其箭还时不须弓力。菩萨亦如是。以慧力故遣自在智入诸善法。坐道场时得是智力。以是力故以右手动十方世界。破大魔军得佛十力。以是十力一切天人无能伏者。自在王。是戒自在。神通自在。智自在。慧自在。若人不种善根。不能得闻如斯经典。自在王。若人得闻是经心欢悦者。当知是人得四自在。以是自在现自在力。何以故。自在王。是诸自在。一切声闻辟支佛之所无有。尔时自在王菩萨。闻佛所说心大喜悦。合掌礼敬瞻仰尊愿目不暂舍。作如是言。世尊。佛今以是四自在力。一切众生亦当得是四自在力。佛以神力。使自在王菩萨以种种好色香华满其衣裓。以散佛上及诸菩萨。蒙华散者皆成金色。三十二相以严其身。空中百千万亿诸天。同声叹言。若有众生信受如是四自在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是诸众生以佛庄严而以自严。何以故。是四自在皆随一切智心。世尊若佛本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是诸众生。云何得闻如是不可思议诸自在经。诸天子叹已。佛告自在王菩萨。我念过世。于燃灯佛前。第七十佛号普净光王如来。亦广说此四自在法。时有菩萨名智行足。亦以此法问佛。佛说此法时。八千菩萨得此四自在及无生法忍。三万二千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自在王。我于尔时。初闻此四自在。闻已受持。至燃灯佛时乃得具足。是故自在王。若于今世若我灭后。有人一心求佛道者。受持是经。当知是人疾得无生法忍。说此自在王经时。三万二千天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诸天子供奉佛故。作百千伎乐雨于天华。以佛神力从众伎乐出如是音若有众生闻此自在王经。信解受持。当知是人诸根明利。乐于佛法其智广博。为善知识所护。深种善根。于诸众生行大悲道

尔时自在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佛有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菩萨亦有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不。佛告自在王。有阿鞞跋致菩萨。已久习行得无生法忍住第八地欲入九地为般若波罗蜜方便所护。如是菩萨则能具成菩萨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自在王。云何菩萨十力。为萨婆若故。发深坚心力具慈心故。不舍一切众生力。不求一切利养故。舍一切世界饰好故。具大悲力。信一切佛法故。能成是法故。心不退没故。具大进力。行念安慧故。不坏仪法故。住不动定力离二边故。顺缘生法故。断一切见不别戏论故。具般若波罗蜜力成众生故。受无量生死故。习善德无厌足故。信解有为法如梦故。于生死中无疲倦力。观诸法相故。无我无人无众生故。信解不生不起法故。信乐无生法论故。无生法忍力入空无相无作法故。观诸脱门故。得声闻辟支佛乘解知见故。得脱门力。于深法中不随他智故。观一切众生心所行故。具无碍智力。自在王。是名菩萨十力。自在王。何谓菩萨四无所畏。得陀罗尼故。一切所闻能持故。常不忘念故。于大众中说法无所畏。随一切众生所信解。而为说法如随病合药。知见一切众生诸根。随应说法。于大众中而无所畏。是菩萨众中说法无所疑难。无有东方南方西方北方。有来问我我不能答。乃至无有微畏之相。恣于众生之所问难。随问为答而无所畏。善能断疑故。于大众中说法而无所畏。自在王。是名菩萨四无所畏。自在王。何谓菩萨十八不共法。菩萨从生已来。自能行施无有教言。汝当行施乐行舍心。若魔作佛形来语之言。汝行于施当堕地狱。菩萨若生悭悔之心无有是处。乐舍一切分布施与。以是行施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求果报利益众生故。是为菩萨初不共法。自在王。菩萨自能持戒无有教者。虽不值佛而亦不从他人受戒。善能护持一切诸戒常乐持戒。谓虽在家如戒所说尽能奉持。若其出家戒经所说。不须教导皆能履行。乃至不为寿命诸缘而舍于戒。所持诸戒皆顺菩提。为断众生破戒法故。是为菩萨二不共法。自在王。若贫穷下贱及旃陀罗工巧之人。嗔恚加恶苦言骂辱节节支解。菩萨尔时其心不动。于此众生慈心普润。有力能报而不加害。但依于法。我以佛法缘故忍受此苦。亦愿是人心得善净发大庄严。是为菩萨三不共法。自在王。菩萨虽遭急难犹故进行。不懈不息而终不生退没之心。若见声闻入于涅槃。见世苦恼而于声闻灭度法中心不贪乐。若见辟支佛灭度。又见生死苦恼。于辟支佛涅槃法中心不贪乐。若见诸佛已成大利。佛法具足入于涅槃。自见其身未得具足六波罗蜜及诸佛法。于此法中心亦不没而勤行进。我当于此大乘涅槃而取灭度。是为菩萨四不共法。自在王。菩萨若作转轮王。若作帝释。若作魔王。百千侍女作天伎乐。具受欲乐。而于禅定及无量心。皆现在前。常乐舍离愦闹之处。于生死中生大恐畏想。于五欲中生大不净想。于五阴中生怨仇想。于四大中生毒蛇想。于诸入中生空聚想。于己眷属生怨贼想。于宫宅侍女中如在死尸间想。但求行法。但求见佛。但念欲度一切众生。于伎乐之声出禅定法音。或时魔障其声。先世善根力故而于空中。得闻佛音法音僧音。闻此音已弃舍世界自在之乐。出家入林。是为菩萨五不共法。自在王。菩萨于世禅定之中不生坚想。以智分别离于诸见。依法依义。此不共法乃至梦中不生我见不生法见。菩萨不为诸结见缠所使。离诸疑悔。乃至恶魔不能障蔽令其疑悔离于正法。菩萨为成众生故。或破仪法而于其中无有疑悔。自在王。是为菩萨六不共法。自在王。菩萨从生已来自得身净。离于杀生不以手足刀杖瓦石有所恼害。常舍刀杖。资生丰足无所乏少。一把之草不与不取。珍宝满地不生贪心。饥穷死困不以邪命而自活也。常修梵行至于心想。不念五欲离诸欲恼。不以五欲之缘而行非法。以智为首成善身业。是为菩萨七不共法。自在王。菩萨净于口业真语实语。言行相应不自欺身。不诳诸佛诸天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菩萨不行两舌。眷属亲爱终始不离。菩萨不行恶口。常行爱语软语和柔语。不恶语不粗语。有理语安乐语。先意语和悦语。菩萨于诸恶口粗言侵克苦语。人不喜闻。自恼恼他。如是诸语终不出口。菩萨不为无义语。有则言有。无则言无。深心净故口业皆净。自在王。菩萨得此不共法故。世世所生。常得如是随法语口。能以是语。不净之人令其得净。已净人者令起礼敬供奉之心。以是深心不共法故。得实语口。诸有所说皆实无虚。是为菩萨八不共法。自在王。菩萨己心自在得自在行。不贪他物。不恚恼众生行于正见。于菩萨心无等等心终不忘失。菩萨常离一切谄曲不直之心。昼夜常行善净慈心。是为菩萨九不共法。自在王。菩萨所生之处。一切经书咒术医方算数。为最为上。不须师教自能知之皆悉了达。亦于世法出世法中。得不随他慧。又不承望听采他语。常为诸天世人之所瞻仰。有所言说皆悉随学。是为菩萨十不共法。自在王。菩萨或为众生疗治诸病。不求利养以大悲为首。疗治病时发心愿言。当令众生得出世法灭诸苦恼令至涅槃。是为菩萨十一不共法。自在王。菩萨不求不愿转轮王位释梵天王之处。而自得之。何以故。菩萨不为身色端严故行道。不为世界眷属荣位名闻称赞故行道。如是之福不求而得。是为菩萨十二不共法。自在王菩萨住尊贵处长寿诸天。曾见佛者常来拥护。如是劝发应作是行。行是业者能至菩提。是则退法是则进法。如是行者。诸根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天神常以如是随宜劝发。令不违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为菩萨十三不共法。自在王。若有凶暴嗔恚恶人。见此菩萨身口心业。不能加恶心得善净。若或有人恼此菩萨忍受不报。令其心净得住于法。若有众生侵害菩萨。不令以此堕于恶道。何以故。菩萨本来已得具足不共善净之愿。若有众生以身口意侵害恼我。令不以此堕于恶道。菩萨净持戒故随愿皆得。是为菩萨十四不共法。自在王。或有众生悭贪不信。不见业行。不依果报。不识佛法僧。于诸沙门婆罗门。心不善净不能敬礼。听受其语心不尊重。不生希有之想。是诸众生见此菩萨身口意行仪法语论。心即得净礼敬随顺。便生尊重希有之心。何以故。菩萨得不共法故。是为菩萨十五不共法。自在王。若一切诸天龙神夜叉乾闼婆诸仙大人婆罗门等世之大师见此菩萨生师尊想。于此诸人名称最胜。又诸天龙神夜叉乾闼婆仙人婆罗门等世界之师。诣此菩萨曲躬礼敬供给使令。诸师弟子亦皆礼敬尊重迎送心念知胜。得是信心。是为菩萨十六不共法。自在王。菩萨所在国界聚落城邑。能修善法离不善法。能化众生护正法者。而生其中得正见。父母所生之处。常为师长礼敬尊重。国界之中众生命终无堕恶道。何以故。菩萨以善法摄众生令行福故。命终之后皆生人天。是为菩萨十七不共法。自在王。菩萨随顺一切助道之法。诸明神通皆具足故。一切诸魔不能得便。是为菩萨十八不共法。自在王。何故名为不共法。菩萨随顺一切佛法故。诸声闻辟支佛初发意者之所无有。而况凡夫

尔时自在王菩萨白佛言。希有世尊。世尊今者。与诸菩萨大智法明无量法光。如我解佛所说义者若有菩萨得闻此经不乐余经。若人闻此经受持读诵。已为受持一切佛法。若人受持此经已为他人说。则为能以佛之正法以成众生。若人正习此经。则为正习一切佛法。若人于此经中得忍名为顺忍。若人于此经中如所说行。则为随顺一切法行。世尊。若有菩萨不离此经。当知是人已得诸明神通为坐道场。佛告自在王。如汝所说。若人不离此经。当知是人得诸明神通为坐道场。自在王。过去然灯佛前。威德佛。提沙佛。弗沙佛。光明佛前有佛。号天王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世界严净丰乐天人充满。其土平正琉璃为地。阎浮檀金以为莲华遍覆其土。柔软细滑譬如天衣。是时世人身色长短资生所有园林池观。皆如兜率天上。所须饮食应念即至与天无异。唯有名别。其三千世界佛为法王。是故其佛号为天王。如转轮王坐于正座。以法化民无不承顺。天王如来亦复如是。坐师子法座为一切天人演说于法。大众坐处东西八万四千由旬。南北亦尔八万四千由旬。天王如来说法之时。音声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诸天人尽敬尊重赞叹。行无上法以为法供。其土众生无有乐下法者。唯乐佛法。无有声闻辟支佛名。况发心行者。唯有菩萨以为眷属。无有女人亦不闻有淫欲之名。皆于莲华结加趺坐自然化生唯乐三法。何等为三。一者乐喜见佛。二者乐喜闻法。三者乐观于法好喜离行。其诸人众修习经法常不放逸。福慧具足寿命无量阿僧祇劫。命终生天。谓到他佛土。若有菩萨命欲终时。上升于空高七多罗树。唱大音言。我于此土今当退没。时众坐菩萨闻此声已。皆共集会试其法忍。作如是言。何等法退。何等法生。时是菩萨于大众中而作是言。此中无法若退若生。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知一切法无退无生。何以故。色不退不生。受想行识不退不生。更无异法必定可得。若我若众生若寿命。退者生者。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知一切法皆空无相。空无相法不退不生。诸法离际。不作际不起际无生际。佛以为证。如是诸际亦不退不生。退名众缘离。生名众缘合。而是诸缘亦不退不生。是菩萨于大众中说是法已。然后乃退。其身灭已无灰无烟。即生他方现在佛前。是天王佛及诸菩萨。不着袈裟皆着自生净妙天衣。亦无结惑。世人调顺皆得无生法忍。不为众生广说诸法。而诸众生其根明利小发即悟。若天王佛。为诸菩萨演说法时。其诸天人普皆能知。或得法忍。或得陀罗尼。或得乐说无碍。或得诸三昧。自在王。是天王佛其大名闻普流十方。于一切天人之中。广说此四自在经。七万二千菩萨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时有菩萨名曰净光。不得受记。作如是念。今诸菩萨得受记者。持戒仪式。行道念慧。方便神力。陀罗尼三昧。不胜于我。以何缘故。今得受记。而我不得。时天王佛。知其心念。告净光言。善男子。于未来世当有佛出。号曰然灯。彼佛当与汝受记。时净光菩萨。闻佛语已心大喜悦。上升于空作如是言。若然灯佛。过恒沙劫而后乃出。当知我已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何以故。诸佛所言皆无虚妄。诸佛皆是真实语者。自在王。于意云何。彼时净光菩萨。岂异人乎。则我身是。我从是来得值光明佛。我从彼佛得闻是法。闻已受持得光印三昧。从是已后复值弗沙佛。我从彼佛得闻是法。闻已受持得众明三昧。从是已后复值提沙佛。得闻是法。闻已受持得照明三昧。从是已后复值威德佛。我从彼佛得闻是法。闻已受持得顺法忍。从是已后复值然灯佛。我从彼佛得无生法忍。证此四自在。谓戒自在。神通自在。智自在。慧自在。自在王。以是缘故。若于今世若我灭后。善男子善女人求菩萨乘者。得闻是经闻已受持。当知是等皆疾得为菩提真智。得此四自在能转法轮。于佛无上正法之中当得慧光。说是经时。万六千菩萨得无生法忍。万二千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百千万诸天喜而唱言。在在处处有说是经。当知此中则为是佛。若有众生得闻此经。当知此人善根深厚。尔时慧命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云何受持。佛告阿难。此经名为四自在神力。当奉持之。佛说此已。自在王菩萨及阿难一切天人。闻佛所说欢喜受持

同类推荐
  • A Little Book of Eternal Wisdom

    A Little Book of Eternal Wisdo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Nona Vincent

    Nona Vinc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途经华岳

    途经华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安宅神咒经

    佛说安宅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碧里杂存

    碧里杂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1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1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系列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历时四年多,对《易经》六十四卦作透彻详尽的解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洞悉决策模式,把《易经》智慧延伸在现代生活中,更进一步通过依经解经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学术相印证,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医养生与企业管理等,圆融无碍,使得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爻符号的无字天书不再陌生,进而欲罢不能、意犹未尽。
  • 毒宠特工狂妃

    毒宠特工狂妃

    21世纪,她是特工界的女王,却被同伴出卖惨死,而肉身虽灭,灵魂不死,穿越千年,灵魂依附在了因不肯血祭而服毒自尽的懦弱公主身上。再次睁开眼眸,她势必要洗去铅华,耀眼重生。没有灵根的废物?哼,她天生灵脉,修炼各家绝学,打的你们心服口服。灵宠?只有她看不上的没有她驯服不了的。美男?纵然你是强悍如斯的天之骄子,也要拜倒在姐的石榴裙下!祭海?她浅笑着看着俊美到人神共怒,却浑身都散发着地狱气息的男子,“修罗王,想吃了我,要看看你有没有那个命下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绿色世界(地球一小时)

    绿色世界(地球一小时)

    大气污染严重,草木植被日渐被高楼和工厂覆盖,稀有物种濒临灭绝,下一个会不会就是人类?杨小川的《绿色世界》倡导人们重建美好世界,珍惜地球,珍惜我们的世界。
  • 青少年国学全知道

    青少年国学全知道

    中国古代的个人修养,主要是儒家道家的修身思想,如本章介绍的“厚德载物”“格物致知”“天人合一”“守静存养”,等,这些都是个人修身的核心内容。
  • 神豪求放过

    神豪求放过

    请勿在意书名,本书并无散财、败家、炫富等神豪剧情……‘求放过’才是本体。本书又名:《这个世界不欢迎我的系统》、《钢铁直男的灾难之旅》、《狗粮宗师的赚钱日记》、《桃花劫也算厄运怎么破?》、《说好的神豪怎么总是喂狗粮?》……等等等等。
  • 山河岁月

    山河岁月

    沈佩珊和喻河远,一个是落魄小姐,一个是军阀权贵,一场战争让他们相逢相知,命运也因此而捆绑在了一起。命定的分开,让两人两处相思,再见面时,却是两世为人——如果可以爱着你,直到岁月白头。
  • 幽默做人 智慧做事

    幽默做人 智慧做事

    荟萃了人量精彩的中外名人的幽默故事,不仅可以令你捧腹大笑,也给你带来快乐和幸福,更会给你一种博人、精深的智慧。这智慧像大海,像天空,让每个渴望幸福快乐的人,都能摆脱痛苦,走向成功!
  • 为人处世曾国藩,立业成事胡雪岩

    为人处世曾国藩,立业成事胡雪岩

    会做人,得以在职场上纵横捭阖;会做事,得以在事业上扬名立万。曾国藩,胡雪岩,当代人最需要学习的两位古人。看曾国藩如何从一个小山村里走出来,成为清廷倚重的大员;看胡雪岩如何从一个米店小伙计,成为一位受慈禧召见的“红顶商人”。
  • 失灵族

    失灵族

    陈启言,表面是一个刑警队的队长,实际上他是来自于一个没有灵魂的种族-失灵族。失灵族生活在界面,界面之上是天界,而界面之下便是人间。自小陈启言便被父亲送到了人间生活,他被告诉“失灵族是守护人间和平和秩序的使者”,然后他却发现事实并不是他父亲对他所说的那样!天界生活着世间的最强者,却也是侵犯人间的侵略者,只有世间的万物创造者-塔灵,可以克制住天界。然而百万年前塔灵失踪,陈启言来到人间终于找到了塔灵!但是也遇到了一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女人......
  • Oh,我的校草大人!

    Oh,我的校草大人!

    国际大盗Q重生了?重生在了言家二少爷的身上?什么?我重生在了一个男人身上?往下一掏,呼,还好,只是女扮男装!于是,言二爷开启了她妖孽般的撩妹人生,还认识了同样的绯闻男神?从此两人出入成双绯闻倍出?某天……“四爷!夫人又在撩妹了!绯闻说她和那妹子睡过了!”“她想玩就陪她玩,去报道,说那妹子怀孕了!”“四爷!夫人一怒之下把报道绯闻的报社给烧了!”“烧有什么意思,给她准备一些炸药,炸了它!”“四爷!那间报社要夫人赔钱!”“把钱整箱往他们脸上砸!让他们给我滚!晚上给我打回来!”“四爷!夫人又跑了!”“什么?把老子直升飞机开来,给老子把她抓回来,不抓回来你们今晚都别想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