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74700000057

第57章

释曰。决断名智。此品广明。故名分别。就此品中。大文分二。一明诸智差别。二明智所成功德。就明诸智差别中。一明忍智见别。二明十智相殊。三明十智行相。四诸门分别。此下第一。明忍智见差别。论云。前品初说诸忍诸智。于后复说正见正智。为有忍非智耶。为有智非见耶。颂曰。

圣慧忍非智  尽无生非见

余二有漏慧  皆智六见性

释曰。初两句。及第三句。余二两字。明无漏慧。有漏已下。明有漏慧也。圣慧忍非智者。圣慧忍。谓见道中八忍也。忍非智性。决断名智。忍起之时。与疑得俱。未成决断。故不名智 尽无生非见者。尽无生智。不名为见。推度名见。此之二智。已息求心。非推度故。故不名见。余二者。谓余无漏慧。皆通智见二性。已断疑故。推度性故 有漏慧皆智六见性者。谓有漏慧。皆智性摄。于中唯六。亦是见性。谓身见等五。及世间正见。如上圣慧。及有漏慧。皆择法故。并慧性摄。

从此第二。明十智相殊。就中四。一明渐增至十。二明尽无生别。三明建立为十。四明法类智别治。就明渐增中三。一明二智三智。二明三增至九。三明九增至十。旦初明二智三智者。论云。智有几种。相别云何。颂曰。

智十总有二  有漏无漏别

有漏称世俗  无漏名法类

世俗遍为境  法智及类智

如次欲上界  苦等谛为境

释曰。智十总有二有漏无漏别者。一世俗智。二法智。三类智。四苦智。五集智。六灭智。七道智。八他心智。九尽智。十无生智。如是十智。总为二种。一有漏智。二无漏智 有漏称世俗者。前有漏智。名为世俗。多缘瓶等世俗境故。无漏名法类者。前无漏智。分为二种。谓法智类智也。世俗遍为境者。谓世俗智。遍缘一切有为无为之法。为所缘境 后三句者。明法类智境也。若法智。缘欲界苦等四谛为境。若类智。缘上界四谛为境。

从此第二。明三增至九。论云。即于如是三种智中。颂曰。

法类由境别  立苦等四名

皆通尽无生  初唯苦集类

释曰。初两句者。谓明法智类智。缘四谛境。有差别故分为苦集灭道四智也。皆通尽无生者。此上六智。至无学身。非见性者。名为尽无生。故此二智。以六智为体也 初唯苦集类者。尽无生智。初起之时。唯苦集类。以缘有顶苦集二谛。作六行相。观有顶蕴。为境界故。初起之时。唯苦集类。后起时。方能遍缘四谛。故通六智。问何缘初位。唯缘有顶苦集为境。答有顶苦集。从无始来。未能全断。今时初断。故先缘彼。自生庆喜。

从此第三。明九增至十。论云。于前所说九种智中。颂曰。

法类道世俗  有成他心智

于胜地根位  去来世不知

法类不相知  声闻麟喻佛

如次知见道  二三念一切

释曰。法类道世俗有成他心智者。谓法智。类智。道智。世俗智。此之四智。成他心智。若知他无漏心。以法类道他心智知也 若知他有漏心。以世俗他心智 知故由四智。成他心智 于胜地根位去来世不知者。明他心智。不知上地心也。不知于胜地胜根胜位及去来心。皆不能知。不知胜地者。谓下地他心智。不知上地心也。不知胜根者。谓信解。时解脱。钝根他心智。不知见至不时解脱心。不智胜位者。谓不还声闻。无学。独觉。大觉。他心智。前前不知后后者心 不知去来心者。谓唯现在。他心心所。为境界故 法类不相知者。法智所摄他心智。不知类品心。类智所摄。他心智。不知法品心。谓法智。他心智。以欲界全分对治。为所缘境。若类智他心智。以上界全分对治。为所缘境故。此二智互不相缘 声闻麟喻佛如次知见道二三念一切者。声闻知见道二念心。谓知苦法忍及苦法智也。麟觉知见道三念心。谓知初二念。及第八集类智心也。佛知见道一切心。问声闻知初二念心已。何故不即知第三苦类忍耶。答初二念心。是法分心。第三念等。是类分心。法类不同。所缘境别故不能知 若为更知类分心故。别修类分他心加行。经十三念(声闻由上加行。或中加行。故十三念也)。加行方满。彼已度至第十六心。虽知此心。而非见道。问何故麟觉。能知第八集类智心。答谓此麟觉。知法分心初二念已。为欲更知类分心。故别修类分他心加行。经五念心。加行即满(谓麟觉根胜。故但由下加行。五念心也)。故能知彼第八集类智心。世尊欲知。不由加行。故于见道。一切能知。

从此第二。明尽无生智。论云。尽无生智。二相何别。颂曰。

智于四圣谛  知我已知等

不应更知等  如次尽无生

释曰。谓无学位。若正自知我已知苦。我已断集。我已证灭。我已修道。是名尽智。若正自知我已知苦不复更知。我已断集。不复更断。我已证灭。不复更证。我已修道。不应更修。名无生智。论云。如是十智。相摄云何。谓世俗智。摄一全一少分(摄他心智名一少分)。法智。类智。各摄一全七少分(苦等四智。尽智无生智。及他心智。摄此七少分也)。苦集灭智。各摄一全四少分(四少分者。谓法智类智。尽智无生智也)。道智。摄一全五少分(五少分者。谓法智。类智。尽智。无生智。他心智也)。他心智。摄一全四少分(法智。类智。道智。世俗智也)。尽无生智各摄一全六少分(六少分者。谓四谛智。法智。类智也)。

从此第三。建立十智。论云。云何二智(有漏无漏)。建立为十。颂曰。

由自性对治  行相行相境

加行辨因圆  故建立十智

释曰。由七缘故。立二为十。一由自性故。立世俗智。体是有漏世俗法故 二对治故。立法类智。全能对治欲上界故 三行相故。立苦集智。此二智境。体虽无别。而行相别故。立二智。谓苦智作苦空等四行也。集智作因集等四行别也 四行相境别故。立灭道智。言行别者。谓灭智作灭静等行。道智作道如等行。言境别者。谓灭智。缘灭谛无为境。道智缘道谛有为境也 五加行故。立他心智。本修加行。谓知他心故。约加行。名他心智 六事辨故。建立尽智。事辨身中。最初生故 七因圆故。立无生智。一切圣道。为因生故。

从此第四。明法类兼治。论云。知上所言法智类智。全能对治欲上界法。为有少分治上欲耶。颂曰。

缘灭道法智  于修道位中

兼治上修断  类无能治欲

释曰。修道所摄灭道法智。断欲界已。兼能对治上界修断。欲之灭道。胜上界故。已除自怨。兼除他敌故。由此类智无能治欲。

从此大文第三。明十智行相。就中三。一明十智行相。二明行摄净尽。三明实体能所。且初行相者。论云。于此十智中。谁有何行相。颂曰。

法智及类智  行相俱十六

世俗此及余  四谛智各四

他心智无漏  唯四谓缘道

有漏自相缘  俱但缘一事

尽无生十四  谓离空非我

释曰。法智及类智行相俱十六者。谓法智缘欲界四谛。作苦空等十六行相。类智缘上界四谛。亦作十六行相也 世俗此及余者。谓世俗智。作此十六行。及作所余自共相行。以世俗智。缘一切法故 四谛智各四者。苦等四智。各有自谛四种行相也 他心智无漏唯四谓缘道者。此明他心智。若无漏者。唯四行相。谓缘道谛。作四行相。有漏自相缘者。有漏他心智。缘自相境。缘心心所自相法故。如境既自相。行相亦自相也。俱但缘一事者。有漏无漏。二他心智。俱缘一事。谓缘心时。不缘心所。缘受等时。不缘想等。论云。诸他心智。有决定相。谓唯能取欲色界系(简无色界。不知上故)及非所系(缘无漏故也)他相续中。(缘他身也)现在(不缘过未)同类(法分他心智。知法分心。类分他心智。知类分心。有漏他心智。知有漏心。无漏他心智。知无漏心也)心心所法(不缘色故)一实自相。为所缘境(唯缘一事。名为一也。不缘假法。名实也。不缘共相。名自相也)空无相不相应(三解脱分别也。谓缘道谛。作四行相。与无愿解脱门相应。不作空非我行。不与空解脱门相应。不作灭谛四行相。不与无相解脱门。相应之也)尽无生。所不摄(他心智。是见性故。彼不摄之)不在见道无间道中(修他心智。容预时修。见道速疾。非容预故。无间道中。正断惑故。亦非容预。故彼二位。无他心智)余所不遮。如应容有(余修道位。加行解脱。胜进三道。此位不遮容有他心智也。已上论文也)尽无生十四谓离空非我者。尽无生智。十六行中。除空非我。有余十四行相。由此二智于出观时。作如是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我生等言。涉于世俗。故于观中。离空非我。

从此第二。明行摄净尽。论云。为有无漏越此十六。为更有余行相摄不。颂曰。

净无越十六  余说有论故

释曰。上句述正宗。下句叙异说。净无越十六者。无漏为净。大毗婆娑诸论师言。无有无漏行相。越此十六行相也。余说有论故者。有余西方师。说有无漏行相。越此十六。由识身足本论说故。彼论说云。颇有不系心。能分别欲界系法耶(彼论问也)曰能分别。谓非故苦常故。空故。非我故。因故。集故。生故。缘故。有如是处。有如是事。如理所引。了别(已上本论答前问)西方论师意。彼论既于非常等八行相外。言别有有是处有是事二行相。故知离十六行相。外别有有是处。有是事。二无漏行相也。

从此第三。明实体能所。论云十六行相。实事有几(一问)。何谓行相(二问)。能行所行(此有两问。一问能行。二问所行也)。颂曰。

行相实十六  此体唯是慧

能行有所缘  所行诸有法

释曰。初句答第一问。次句答第二问。次句答第三问。第四句答第四问。行相实十六者。行相名既十六。其实体亦十六也。苦谛有四。非常苦空非我待缘故。非常。逼迫性故苦。违我所见故空。违我见故非我 集谛有四。因集生缘。如种理故因(种子生芽道理)。等现理故集(因集果令现也)。相续理故生(令果相续)。成办理故缘(为缘令果成办也) 灭谛有四。灭静妙离。诸蕴尽故灭。三火息故静(贪嗔痴火)。无众患故妙。脱众灾故离 道谛有四。道如行出。通行义故道。契正理故如。正趣向涅槃故行。能永超生死故出 此体唯是慧者。此十六行相。体唯是慧。慧观四谛。作此行相。能行有所缘者。心心所法。名有所缘。此是能行。能行境故。所行诸有法者。一切诸法。皆名所行。所缘境故。

从此第四。诸门分别。于中六。一明性依地身。二明念住摄智。三明十智相缘。四明十智缘境。五明人成智。六约位辨修。且初明性依地身者。论云。已辨十智行相差别。当辨性摄依地依身。颂曰。

性俗三九善  依地俗一切

他心智唯四  法六余七九

现起所依身  他心依欲色

法智但依欲  余八通三界

释曰。性俗三九善者。性谓三性门。俗智通三性。余九智唯善也 依地俗一切者。依地门中。世俗智依九地。谓从欲界。乃至有顶故言一切 他心智唯四者。他心唯依四静虑。起五通所依。止观等故。由此余地无他心智 法六余七九者。法智依六地。谓未至中间四静虑也。所余七智。通依九地。谓四谛智。类智。尽智。无生智。此七智通。依未至。中间。四静虑。下三无色。名九地也 现起所依身他心依欲色者。依身门中。他心智依欲色界身。俱可起故。不依无色。彼无通故 法智但依欲者。法智唯依欲界身起。以缘欲界四谛境故。余八通三界者。除他心智及法智。外所余八智。通三界身。皆得起也。

从此第二。明念住摄智。论云。已辨性地身。当辨念住摄。颂曰。

诸智念住摄  灭智唯最后

他心智后三  余八智通四

同类推荐
  • 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

    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He Fell In Love With His Wife

    He Fell In Love With His W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苏六娘

    苏六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词品-郭麟

    词品-郭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知言

    知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林语堂三部曲

    林语堂三部曲

    《朱门》与《京华烟云》《风声鹤唳》合称“林语堂三部曲”。这部小说于1953年付梓,主要讲述了两位西安人——记者李飞和名门闺秀杜柔安跨越门第界限的爱情传奇。小说不仅描写了20世纪30年代西安古城的文化风貌、动荡时局,而且跟随两名主人公的经历,也花很多笔墨描述了广袤的西疆风情,以及发生在那块种族混居、斗争不断的土地上的传奇故事,并处处流露出作者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
  • 你是我最美好的守候

    你是我最美好的守候

    (新书已发《倾听时光说爱你》)电竞圈人尽皆知,乔西是时辰的!乔西泪奔:“假的假的都是假的!谣言谣言全是谣言!”想要征服乔西这个小财迷,只有和她谈生意。时辰:“咱们谈笔大生意怎么样。”乔西:“多大!”时辰闻言狡黠一笑“不大,也就几个亿而已。”
  • 魔尊直言上神难求

    魔尊直言上神难求

    他本魔君,为救被她封印的父亲化身为小小少年。做她徒弟,只为取她心脏救父,却不小心弄丢了自己的心。她初见他时,他是失忆的少年,收他为徒只为观察他是否有不轨之心。当全心全意相信他,爱上他时,才发现他不过是想取自己性命。往事历历在目,到底该何去何从………那日他问“你还爱我吗?”她笑只是笑着回问“心都没了,拿什么去爱?”
  • 天道酬民

    天道酬民

    5000多万元就放在面前,而且明确告诉你:这已经属于你了。你将如何?如此巨额财富面前,它的诱惑力足可以让一个高贵的人丧失高贵,而他却淡然一笑:“我不要。”……伟大的时代,创作着经典故事和经典人物。
  • 师父,秀色可餐

    师父,秀色可餐

    穿越异世当了十六年米虫,云挽卿终于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女扮男装上鼎鼎大名的雪名书院读书,考状元。书院桃花阵阵,美男成群,看的人目不暇接,娘说美色是毒,她终于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谛。^^^^^^^^^^^^^^^^^^雪名山长:云同学?云挽卿:山…山山山长你你你你怎么会这里?!雪名山长:在温泉池自然是泡温泉了,只是没想到云同学与我一样喜欢半夜来泡温泉。云挽卿…^^^^^^^^^^^^^^^^^^孟先生:云同学下课来找我,让先生教授教授你什么才是‘真正的礼仪’。想起上次在山中沐浴差点被发现的事儿,云挽卿心里一阵发毛:先生,学生,学生身子不适,可否…孟先生:正好,先生略懂医术,可以为你看看。云挽卿…^^^^^^^^^^^^^^^^^^兰先生:云同学你身子如此瘦弱,今晚跟先生一同去冬泳罢。云挽卿:先生,学生身子弱恐难承受…兰先生:就是身子弱才要锻炼,今晚酉时山下碧落河畔不见不散。云挽卿:先生我…^^^^^^^^^^^^^^^^^^花先生:云同学,你的耳朵?云挽卿?花先生:耳洞。云挽卿:啊!那个,那个我…我不小心磕到针上了!花先生:云同学真有本事。云挽卿…多谢先生夸奖。***********************雪名凰:雪名书院山长,鹤发童颜。孟风遥:雪名书院先生,清美温雅。兰息染:雪名书院先生,邪佞腹黑。花馥郁:雪名书院先生,绝色妖娆。赵泠沧:雪名书院学生,冷若冰雪。(文中角色令加)【注:此文NP,文风偏白,宠文,小暧昧,慎入哦~】
  • 风水葬天

    风水葬天

    天地鸿蒙,宇宙初开。诞生第一批神魔,以及三千圣灵......人族从来不是天之骄子,从来不是食物链的最顶端,面对神族,魔族,以及大千万族。白夜,一名普通的人族,踩踏在鲜血之上,行走在尸体之旁,引领人族,最终站立在宇宙之巅。挡我道者,无论神、魔、人、妖、亦或是万族……
  • 台案汇录丁集

    台案汇录丁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极品弃女

    重生极品弃女

    ◆◆爽文+升级流+逆天复仇+金手指+美男营◆◆风夏,豪门千金大小姐,却被众评是放浪形骸下贱货。名流宴会,行为粗鄙的放屁炸破裙子,当众出丑,竟还敢厚颜无耻的拿着戒指当众向燕京第一美男子求婚?遭鄙夷!求婚不成竟心思歹毒绑架燕京第一美女名媛以求报复威胁?引众怒!气的爷爷吐血,母亲昏倒,父亲跳脚!疯人院内豁然醒来,却已非昔日花痴千金小姐!仙鸣大陆赫赫有名横扫三界的毒手女皇,从来只有她辣手摧花,何人敢动她分毫?什么第一贵公子,第一美女名媛?统统都是蝼蚁中的蝼蚁!什么黑道大佬,一个半隐身吓死你!什么古武世家,一把毒药一锅端你全派!昔日欺我辱我害我者,统统勒紧腰带捂紧菊花,待本小姐千刀万剐吧!
  • 哈利波特之空间魔法师

    哈利波特之空间魔法师

    作为穿越者的耻辱,穿越到哈利波特世界,一穿越就挂了的穿越者却给一名刚出生的小巫师带来了一份大礼物。一份让婴儿刚出生就魔力暴动的空间魔法能力。一份完整关于哈利波特小说的完整记忆。这一切让哈利波特发生了变化!(作者想象中的巫师世界)
  • 重生之半生劫

    重生之半生劫

    一场车祸让秦姗从21世纪魂穿到她未曾听过的世界。满怀着不安的她开启了新的生活。前世的她,是个孤儿从小就渴望亲情。异界的她有疼她的父母,爱他的哥哥,可爱的弟弟。和她那个便宜二娘和妹妹。自然会一个个拿下的。未知的世界,未知的旅途。她心如磐石,她不再退缩,不管它是幻澜美梦,还是命运之石。原来在来到这里的那一刻起,她人生就由她自己做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