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74400000027

第27章

鍾離孫陸張孫馬左范胡孫朱二王吳張李陸閻錢昝吳陳傳

鍾離瑾

會稽人。母任夫人。精修淨業。年九十八起居如常。時一日忽戒瑾曰。人人有箇彌陀。奈何拋去。處處無非極樂。不解歸來。予將行矣。汝其念之。翼日晨起焚香持佛名。頃之合掌而化。瑾自是感奮。日行利益二十事。後知吉水縣。將嫁女。為置媵。審之則舊令女也。乃報姻家請緩婚期。而先遣舊令女姻家曰。公安得獨為君子。予有猶子方擇偶。請平分奩具。俾同親迎可乎。從之。夜夢舊令來謝曰。賤息荷公厚德。已奏之上帝。當十世有祿。尋官浙西。與慈雲式公論往生指要。清修彌篤。任夫人故有旃檀佛像。常頂戴行道。及是瑾方瞻禮。眉間忽迸出舍利數粒。未幾知開封府。方夜半。忽起謂家人曰。夫人報我往生期至矣。即趺跏坐逝。前一日舉家夢瑾乘青蓮華。天樂圍繞。乘空西邁。子景融。官朝請大夫。徙居儀真東園側。常誦觀無量壽佛經。修念佛三昧。甞曰。不識彌陀。彌陀更在西方外。識得彌陀。彌陀只在自己家。一夕請僧妙應誦普賢行願品。炷香聽畢。兩手作印而化。曾孫松。官朝請大夫。主管台州崇道觀。乾道中寓居蘇州。與寶積實公結社修淨業。與者且百人。年八十六無疾化去(佛祖統記.樂邦文類)。

孫良

錢塘人。隱居閱大藏。尤得華嚴之旨。甞依大智律師受菩薩戒。日課佛名萬聲。二十年不輟。忽令家人請僧唱佛名。方半日。望空合掌曰。世尊菩薩已荷降臨。即退坐而化(佛祖統記)。

陸浚

錢塘人。少為吏。久之棄去。預西湖繫念會。以淨土為歸。每對佛前懺悔聲淚並下。間與友人相見。說淨土因緣。未甞不感慨嗚咽。恐此生之不度。淨業之難成也。臨終請圓淨法師說淨土法門。諷觀經至上品上生章。圓淨語之曰。此時好去。浚曰。眾聖未齊。且待少時。起就竹牀面西端坐。頃刻化去(佛祖統記)。

張廸

錢塘人。官助教。從圓淨法師受菩薩戒。專修淨業。佛前然臂香為誓。每稱佛名其聲奮厲。至失音猶不已。甞於靜室見白色頻伽飛舞於前。又有綠髮童子合掌問訊。後三年。西向念佛名而化(佛祖統記)。

孫十二郎

名忠。明州人。早慕西方。蔬食持戒。於府城東築菴。鑿二池種白蓮。臨池建閣。月集眾為念佛會。甞見佛身現空中。趨出呼其二子至同拜禮焉。久之始隱。後人因名其地為駐佛巷。元祐八年。釋可久神遊西方三日而蘇。言池中金臺標可久名。其次則孫十二郎也。遂逝。久之十二郎得疾。請道俗百人為念佛會。忽仰視虗空合掌問訊。手結雙印怡然而化。闔城皆聞天樂異香漸向西沒。二子能繼其業。亦向西坐化(佛祖統記)。

馬仲玉

名圩。廬州合肥人。父忠肅公亮。守杭州日。慈雲式公授以淨土法門。遂全家奉佛。元豐中仲玉遇僧廣初。得天台十疑論。喜曰。吾今得所歸矣。遂依慈雲十念回向法。行之二十餘年。後更與王敏仲往還。益精進念佛。常以放生為佛事。歷守淄川新定。以慈惠為政。課誦經呪。觀想西方。日有常法。時荊王夫人與其侍妾同修淨土。其妾已化。去已見夢於夫人。引之遊於蓮池。見有朝服而坐華上者。曰此馬圩.楊傑也。時傑已化去。而仲玉尚無恙。崇寧元年得疾。盥沐易衣端坐念佛而逝。有氣如青盖騰空而上。已而家人十數同夢仲玉曰。吾已得生淨土上品矣。其秋有婢臥疾。亦念佛而逝。子永逸亦行十念法。習十六觀。閱三十餘年。已而得疾。見阿彌陀佛及二菩薩來接引。結印示寂。香氣滿室中。既殮。柩上產五色華。其光爛然(樂邦文類)。

左伸

天台臨海人。從法師神照受菩薩戒。遂造西方三聖像求生淨土。誦法華經三千四百部。金剛經二萬卷。紹聖二年秋有疾。命其子沙門淨圓唱法華首題。已而夢三偉人立江臯。召伸登舟。復請僧誦阿彌陀經。遽曰。我已見佛光。即端坐結印而化(法華持驗記.佛祖統記)。

范儼

仁和人。居常蔬食。不牽世緣。曰百年旅泊耳。尚何求哉。日誦法華經。手書一部。求生淨土。大觀中忽見普賢乘六牙白象放金色光謂儼曰。汝常誦法華。念彌陀佛。得生淨土。故來相報。越一夕。覩眾聖授手。就座合掌而逝(佛祖統記)。

胡達夫

名闉。錢塘人。官宣義郎。為人坦易。好吟咏。好遊山水。亦信向佛法。未能入也。晚年致政。與清照律師遊。一日感疾。其子請清照過之。謂曰。達夫平生與慧亨相善。豈可不知末後大事乎。達夫曰。將謂心淨則土淨也。清照曰。達夫一切時中無雜念染污否。曰未能也。清照曰。如此安能心淨土淨耶。達夫曰。經言一稱阿彌陀佛。能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何也。清照曰。阿彌陀佛有大誓願。有大威德。光明神力不可思議。具如經說。以是一稱洪名罪垢自消。如赫日正中霜雪何有。達夫大感悟。遂一心稱佛名。請僧為之助。累月。最後清照至。達夫曰。此來何晚。已煩觀音勢至降臨甚久。清照與眾僧同舉佛名。達夫安然而化(樂邦文類)。

孫忭

錢塘人。號無諍居士。幼學易。歎曰。窮理盡性。易之教也。烏用于祿為。遂掩關晦迹。居絕俗務。沙門守寧與之交。謂曰。白樂天以儒修身。以釋治心。君聞之乎。忭有省。遂日閱華嚴.金剛諸經。以淨土為歸。母龔氏誦阿彌陀經。持佛名。晝夜不輟。偶得疾。請清照律師指示西歸。說法未終。端坐而化。老妾于氏亦專持佛名。忽夢龔氏告曰。吾已得生淨土矣。汝後七日亦當來也。至期果逝。頃之。忭夢至蓮池。見清照在側。旁一人授以梵字帖。不識。其人曰。請十三日齋耳。時方十二月。及期忽得疾。有僧問疾欲為祈禱。忭曰。生死已定。何必禱。即報清照云。當暫相違。遂跏趺作印西向坐脫。翼日清照至。為說法封龕。歸菴三日亦逝(佛祖統記)。

朱進士

遺其名。蘇州人也。甞遊虎邱寺聽佛印禪師講金剛經。至六如偈。欣然有會。次日午睡。夢一鬼吏督五人行。而己隨後。至一舍。有青布簾懸焉。鬼吏揭簾。眾皆入至厨下。見桶內盛湯。五人各就飲。朱方渴亦欲飲之。鬼吏呵曰。聽佛法人不得飲此。驚而覺。信步訪之。果得一舍。如夢所歷。其人言厨下新產六犬。其一死矣。朱大恐怖。自言不聞佛法且為此畜矣。殆哉。遂絕世務。日誦金剛經。年八十九。八月望。要諸道友相別。入後園登樹杪說偈曰。八十九年朱公。兩手劈破虗空。兩脚踏著白雲。立化菩提樹東。言訖端然而化(金剛證果錄)。

王無功

名闐。明州慈溪人。再舉進士不第。布衣蔬食。徧參講席。晚年專修念佛三昧。述淨土自信錄。其序云。古之大聖人立言垂教。被於百世之下。其鬱而未暢。晦而未明者有之矣。即吾佛淨土法門是也。余徧覽諸經。深求其指。往生功德一言以蔽之曰。在凡夫獲不退而已矣。何則。此土修行。圓教初信。小乘初果人。邪見三毒永不復起。茲為斷惑發悟。創入聖流越生。不昧其所證。斯超四趣。不失人天。至於凡夫地中雖伏惑發悟。菩薩一經生死非常之變。則忘其所證所修。是故遇緣或退。仍墮苦塗者有之。乃若凡聖同居淨土。如極樂國等。雖具三界。惟有人天。故一切含識獲生者即長辭四趣。又助緣大備。壽數莫量。縱至鈍根。一生熏修無不證聖果。寧復有退失事乎。如來讚勸之本意不過如此。且圓機體道是最上淨業。苟加願導之即預優品。若夫愚朴輩。但能稱佛發願者。莫不往生。嗚呼。觀淨土一門。則知聖人無棄物矣。彼守癡空之徒。效無礙無修。起自障心。絕他學路。可不哀哉。紹興十六年。一夕忽聞異香滿室。謂弟子沙門思齊曰。此吾淨業所感也。乃沐浴更衣面西趺坐而化。焚其軀。得舍利如菽者百八粒(佛祖統記.樂邦文類)。

王衷

嘉禾人。居錢塘之孤山。政和間舉隱逸不起。甞參小本禪師未有所入。偶聞僧誦彌陀經有感。遂專心淨業。日誦阿彌陀經七過。佛號萬聲。十九年未甞間斷。即所居為蓮社。無問道俗貴賤咸得與會。一日無疾沐浴面西跏趺而化(佛祖統記.樂邦文類)。

吳信叟

名秉信。明州人。紹興中官於朝。與秦檜忤。斥為黨人。歸而築菴城南。日夕宴坐。制一棺。夜臥其中。至五更。令童子扣棺而歌曰。吳信叟歸去來。三界無安不可住。西方淨土有蓮胎。歸去來。聞唱即起。習禪誦。久之檜死。以禮部侍郎召。時停度僧之令。信叟請賣度牒以裕國用。因論及檜黨。卒為檜黨所中。論以侫佛邀福。出知常州。二十六年復被召至蕭山驛舍坐。頃之令家人靜聽。咸聞天樂之音。即曰。清淨界中失念至此。金臺既至。吾當有行。言訖而逝(佛祖統記)。

張掄

不詳其所自起。官浙西副都總管。虔修淨土。甞請高宗書蓮社二字顏其居。為之記曰。臣甞讀天竺書。知出世間有極樂國者。國有佛號阿彌陀。始享國履位。捐去弗居。超然獨覺。悟心證聖。以大願力普度一切。其國悉以上妙眾寶莊嚴。地皆黃金。無山川邱谷之險。氣序常春。無陰陽寒暑之變。無飢寒老病生死之苦。無五趣雜居之濁。用是種種神通方便。善導眾生。忻樂起信。於日用中能發一念念彼佛號。即此一念清淨純熟圓滿具足。融會真如同一法性。幻身盡時此性不滅。一剎那頃佛土現前。如持左契以取寓物。臣敬聞其說。刻厲精進。無有間斷。惟佛惟念亦既有年。闔門少長靡不從化。乃闢敝廬之東偏。鑿池種蓮。做慧遠結社之遺意。日率妻子課佛萬徧。而又歲以春秋之季月涓良日。即普靜精舍與信道者共之。於是見聞隨喜雲集川至。唱佛之聲如潮汐之騰江也。夫慧遠創為茲社。距今閱數百祀。其間緇素景慕餘風。祖述其高致者。代不乏人。然率闇汶不章與木石同寂。臣獨何幸。乃蒙太上光堯壽聖皇帝親灑宸毫書蓮社二大字為賜。雲章奎畫得未曾有。萬目共瞻歡喜踊躍。不獨傳示雲林。侈千載之盛遇。實願天下後世凡歷見聞。普得念佛三昧。究竟成就無上菩提。其為饒益詎可量已。謹刊之金石。用對揚丕顯休命焉(樂邦文類)。

李秉

紹興末為內廷。官歷三朝。爵武功大夫。管御藥院。乞宮祠以去。秉壯歲慕禪宗。參淨慈自得禪師有省。既別自得。作拄杖頌寄之曰。得來拄杖元無價。分付知音好受持。千里同風了無說。夜深月上珊瑚枝。已而歸心淨土。刻龍舒淨土文以勸世。持誦謹篤。逾三十年。子元長。偕諸同好結淨業會於傳法寺。秉與焉。嘉泰四年秋有疾。減食却劑。神色愈警。及冬。夢中忽見彌陀現相。越七日凌晨見金華滿室中。呼二子掖起。別親友。索筆書曰。六十一年盡亂道。些兒見處却也好。而今驀直往西方。萬劫長離生死老。置筆整手結印而逝(樂邦文類)。

陸子元

名沅。會稽山陰人。試吏部再為第一監行在都進奏院監尚書六部門。居官落落。守正不媚權勢。歲滿遷大府寺丞。尋外轉。歷提舉福建市舶。以母憂歸。中同僚鄭興裔之言。得罪閒居。家明州橫溪之上。客至語及鄭事。必曰沅與鄭歷劫中冤耳。謹當以善法解之。否則彼此酬酢無了時也。居常持法華經。晨起即澡浴焚香。首唱偈曰。盥手清晨貝葉開。不求諸佛不禳災。世緣斷處從他斷。劫火光中舞一回。然後開卷而讀。不緩不急。聲如貫珠。日周一部。如是三十年。年登八十。增至三部。宗教兩家靡不研究。復誦彌陀佛號。一意西馳。年八十五。沐浴冠服而化。口鼻間出蓮華香。郁然彌日方息。事在紹熈五年(渭南文集.法喜志.法華持驗記)。

閻邦榮

池州晉陽人。中年甞遇僧勸修淨業。持往生呪。遂斷葷血。每旦向西誦呪千遍。又率諸男女同聲誦之。積二十年。紹熈元年正月朔。閱大涅槃經歎曰。人生夢幻耳。吾何戀乎。三月朔。聞異香芬馥彌日不歇。其子夢阿彌陀佛放大光明。徧照堂宇皆作金色。越五日晨起。如常課誦訖。顧家人曰。我今日當行。慎勿相攪。遂面西瞑目跏趺而坐。日過中。瞿然起曰。我去也。便起立。行數步。舒手結印微笑而化(樂邦文類)。

錢同伯

名象祖。台州人。祖端禮官參知政事。甞參護國元公有省。遂究極宗門旨趣。臨終書曰。浮世虗幻。本無去來。四大五蘊。必歸終盡。盖為地水火風暫時湊泊。不可錯認為己有。大丈夫當用處把定。立處皆真。去留自在。是上來諸聖解脫路涅槃門也。吾今如是。豈不快哉。置筆斂目而逝。同伯以恩起家太常丞。開禧中官參知政事。時韓[傂-虎+(一/匕)]胄為相。欲用兵於金。同伯執不可。遂罷知外郡。已而復起。與史彌遠謀。共誅[傂-虎+(一/匕)]胄。天下賴之。嘉定二年拜左丞相。尋罷歸。初同伯問道於此菴元公。此菴曰。欲究此事。須得心法兩忘乃可。法執未忘。契理亦非悟也。同伯曰。纔涉脣吻便落意思如何。此菴曰本自無瘡勿傷之也。同伯有省。既而歸心淨土。守金陵日。於鄉州建接待寺十所。皆以淨土極樂名之。創止菴與高僧談處其中。自致政後修持益力。嘉定四年偶得微疾。書偈曰。菡萏香從佛國來。琉璃地上絕纖埃。我心清淨超於彼。今日遙知一朵開。僧有問起居者。答曰。不貪生。不怕死。不生天上。不生人中。唯當往生淨土耳。言訖趺坐而化。時天鼓震響。異香芬郁。郡人同夢空中聲云。錢丞相當生西方淨土為慈濟菩薩(佛祖統記.續綱目.往生傳.台州志)。

昝省齋

名定國。明州人。為州學諭。常修淨業。結西歸社。嘉泰初於小江慧光建淨土院。結石塔於池。為鄉民藏骨之所。月二八日集僧俗院中誦觀經及佛號。為擘窠圖。勸人念佛。有鐵工計公者。年將七十。喪明。因從受念佛圖。誦至四圖。兩目瞭然。如是三載。滿十七圖。一日方念佛次。忽瞑半日復甦。謂其子曰。我已見西方佛菩薩矣。昝學諭是勸導之首。當分六圖與之。並為致謝也。西向坐逝。嘉定四年。省齋夢青童告曰。佛今告君三日當往生彼國。至日沐浴更衣速稱佛號。端坐而化(佛祖統記)。

吳復之

名克己。自号鎧菴居士。居於婺之浦江。少讀周官。慨然有濟世之志。既不得志。隱於左溪。苦目疾。或勸令禱圓通大士。復之曰。臨危不變乃真丈夫。或舉杜祁公言。君未讀佛書。何以知其不及孔孟。復之試持大士號。疾良已。遂起深信心。讀楞嚴至空生心內猶雲點太清。豁如發蒙。既讀宗鏡錄。遇寶積實公謂曰。此書無規矩。不若看止觀。令即境觀二字倚為几杖。服食已而果有悟入。歎曰。至哉規矩之說。所謂至方以方天下之不方。至圓以圓天下之不圓者乎。著法華樞鍵。回向極樂曰。不讀法華。無以明我心本具妙法。不生安養。無以證我心本具妙法。如來諄諄示誨。智者懇懇宏經。佛祖垂慈。初無異轍也。乾道中寓蘇州。與實公為蓮社。命工繪十界九品圖於兩廡。一示萬法唯心。一指西方徑路。社友鍾離松為之記。嘉定七年冬終於寶山。遺言以僧禮茶毗。壽七十五(佛祖統記.樂邦文類)。

陳君璋

黃巖人。生於元時。年四十歸心佛法。與妻葉氏誦法華經回向極樂。歷二十年。疾篤。命其子景星扶之坐曰。吾歸去。景星曰歸何處去。曰沒處去。令死後用桑門闍維法。合掌稱阿彌陀佛而逝(往生集)。

知歸子曰。宋世宗風大盛。而其時傳天台教者每以淨土為歸。故士大夫篤志西方者視唐時稱盛焉。嗚呼。百年如電。六道如環。生此界中。不歸淨土。將安所終乎。

汪大紳云。此一卷氷雪文也。日復一過。我懷如何矣○念佛繙經。至口鼻間皆出蓮花香。則淨業成矣。心心念佛。心心種蓮。心開見性。花開見佛。是為極樂。

同类推荐
  • 马关议和中日谈话录

    马关议和中日谈话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寄婺州温郎中

    寄婺州温郎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瑜伽师地开释分门记五识身相应地等前十二地同卷

    瑜伽师地开释分门记五识身相应地等前十二地同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丹经极论

    丹经极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济公全传

    济公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九转混沌诀

    九转混沌诀

    地球大学生萧凌宇,意外穿越到修真界,于古神洞府中得到无上神典《九转混沌诀》,开始了逆天修炼之旅。自由出入修真界的洞府墓穴,极品功法、法宝、丹药随便拿;他冲击混沌,创造神奇传说!
  • 有美人在河之洲

    有美人在河之洲

    魂族,能行走于冥界,能看见百鬼。于是魂族开始了修道收鬼之路,但是百年前,魂族在一人的手里达到顶峰之后快速衰落。“遇魂族,诛之。”“天下大乱,与我魂族何干”百年后,她无意闯入皇朝,随着那些陈年往事的揭开,终是一怒乱了这天下。“木青,为祸人间,剥去魂骨,贬为凡人,你可知错”“知错?若再有一次机会,我想我还是会这么做。”女子说道。“不要这么不高兴吗,这样你就是正常人了,不就可以去找他了。”差使摸摸额头的汗看着高高兴兴离去的女子,心道终于送走了这个女罗刹。
  • 青春里的栀子花

    青春里的栀子花

    时光如梭,流年兜兜转转,青春的那份感性和念旧的性格却未曾改变,也让自己无限哀伤。人前的灿烂,人后的落寞,那些伪装的坚强,终究还是在暗黑的夜里溃不成军。青春的岁月里,那些经历的磨难,那些遇到的温暖的人,总在一直盘旋。
  • 十方策

    十方策

    天地有十方,一策涂万灵谁得到十方策,谁便是天下主宰。只是……他算无遗策,唯独算漏了自己的心。
  • 范小青短篇小说精选集:寻找失散的姐妹(1998年~2005年第三辑)

    范小青短篇小说精选集:寻找失散的姐妹(1998年~2005年第三辑)

    《范小青短篇小说精选集:寻找失散的姐妹(1998年-2005年第3辑)》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范小青,女,苏州人。现为江苏省作协主席、党组书记,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1980年起发表文学作品,以小说创作为主,著有长篇小说十七部,代表作有《城市表情》、《女同志》、《赤脚医生万泉和》等,中短篇小说二百余篇,代表作有《城乡简史》、《我在哪里丢失了你》等,电视剧代表作有《费家有女》、《干部》等。短篇小说《城乡简史》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
  • 长风先生,多指教

    长风先生,多指教

    “丫头,理一下我呗”“我比你大,你好意思叫我丫头?”“苏大夫,我疼”“哪里疼?”“心疼”“滚犊子”
  • 鸿钧之师

    鸿钧之师

    大道之下,谁为最终强者?大道发劫,可有人能力挽狂澜?道不公,吾以手中青锋反之:圣人无耻,吾以青铲拍之。我就要看,这天这地,是否圣人终能不死不灭,是否命运终能高高为主。
  • 抢夫上门:麻辣太子妃

    抢夫上门:麻辣太子妃

    她是武林至尊的得意传人,手段一流,才貌无双;他是威震天下的冷酷太子,武功盖世,气宇轩昂;当他与她相遇,是争锋相对的较量,还是似水柔情的相伴?
  • 眉间心上

    眉间心上

    父亲重承诺,父母之命无法反驳。婆家穷困潦倒,夫君还和某头牌情意绵绵?婆婆花枝招展视她如眼中钉?自己心上人中意别人的赵家小姐天天没事找茬儿?生活如此鸡飞狗跳,你却如此美好,很好很好。于安歌,北平第一大商贾于家嫡女,精于筹划、谈判。嫁了便嫁了罢,全当找个由头来南边扩大家业。顾凉,安陵城无人不知的江南顾家少当家,从前陪同父亲前往北地接洽贸易,有幸一睹于安歌风采,本想上北地提个亲,却得知心心念念的人被许给安陵城内一户落魄人家,那家儿子还是安陵城出了名的“痴情人”。那日凤冠霞帔,随行嫁妆铺十里,却怎料林家欺人太甚,图人钱财的嘴脸太过龌龊。不过只要人在身边,事情就好办。且看于安歌如何逆袭这糟糕的婚姻,又是如何在江南打下一片天!
  • 只想约见你

    只想约见你

    陆雪菲兴高采烈的想与家人分享考上研究生的喜悦,却阴差阳错的被家人误解为落榜了,看着家人用雪菲读研省下来的钱,张罗着哥哥陆雪峰曾几次被推延的婚事。陆雪菲不忍心说出事情的真相,她独自忍受家人对落榜之事的训斥,也因此失去了与初恋男友萧扬共同读研的甜蜜计划。三年,命运在每个人身上演绎着悲喜人生。陆雪菲放弃读研,她的初恋男友萧扬被其最好的朋友郑家欣追求,当爱情濒临破产、误解、矛盾、纷争纷纷来袭,在纷繁复杂的最后,陆雪菲是否能够迎来属于她的世界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