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68100000006

第6章

孟子曰:「心之所同然者,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于义外之说必致其辨,言理义之为性,非言性之为理。性者,血气心知本乎阴阳五行,人物莫不区以别焉是也,而理义者,人之心知,有思辄通,能不惑乎所行也。「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非谓尽人生而尧、舜也,自尧舜而下,其等差凡几?则其气禀固不齐,岂得谓非性有不同?然人之心知,于人伦日用,随在而知恻隐,知羞恶,知恭敬辞让,知是非,端绪可举,此之谓性善。于其知恻隐,则扩而充之,仁无不尽;于其知羞恶,则扩而充之,义无不尽;于其知恭敬辞让,则扩而充之,礼无不尽;于其知是非,则扩而充之,智无不尽。仁义礼智,懿德之目也。孟子言「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井,皆有休惕恻隐之心」,然则所谓恻隐、所谓仁者,非心知之外别「如有物焉藏于心」也,己知怀生而畏死,故休惕于孺子之危,恻隐于孺子之死,使无怀生畏死之心,又焉有休惕侧隐之心?推之羞恶、辞让、是非亦然。使饮食男女与夫感于物而动者脱然无之,以归于静,归于一,又焉有羞恶,有辞让,有是非?此可以明仁义礼智非他,不过怀生畏死,饮食男女,与夫感于物而动者之皆不可脱然无之,以归于静,归于一,而恃人之心知异于禽兽,能不惑乎所行,即为懿德耳。古贤圣所谓仁义礼智,不求于所谓欲之外,不离乎血气心知,而后儒以为别如有物凑泊附着以为性,由杂乎老、庄、释氏之言,终昧于六经、孔、孟之言故也。孟子言「人无有不善」,以人之心知异于禽兽,能不惑乎所行之为善。且其所谓善也,初非无等差之善,即孔子所云「相近」;孟子所谓「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茍矢其养,无物不消」,所谓「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即孔子所云习至于相远。不能尽其才,言不扩充其心知而长恶遂非也。彼悖乎礼义者,亦自知其失也,是人无有不善,以长恶遂非,故性虽善,不乏小人。孟子所谓「梏之反复」,「违禽兽不远」,即孔子所云「下愚之不移。」后儒未审其文义,遂彼此扞格。孟子曰:「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又言「动心忍性」,是孟子矢口言之,无非血气心知之性。孟子言性,曷尝自岐为二哉!二之者,宋儒也。

问:凡血气之属皆有精爽,而人之精爽可进于神明。论语称「上智与下愚不移」,此不待习而相远者;虽习不足以移之,岂下愚之精爽与物等欤?

曰:生而下愚,其人难与言理义,由自绝于学,是以不移。然苟畏威怀惠,一旦触于所畏所怀之人,启其心而憬然觉寤,往往有之。苟悔而从善,则非下愚矣;加之以学,则日进于智矣。以不移定为下愚,又往往在知善而不为.,知不善而为之者,故日不移,不日不可移。虽古今不乏下愚,而其精爽几与物等者,亦究异于物,无不可移也。

问:孟子之时,因告子诸人纷纷各立异说,故直以性善断之;孔子但言相近,意在于警人慎习,非因论性而发,故不必直断曰善欤?

曰:然。古贤圣之言至易知也。如古今之常语,凡指下愚者,矢口言之,每曰「此无人性」,稍举其善端,则曰「此犹有人性」。以人性为善称,是不言性者,其言皆协于孟子,而言性者转失之。无人性即所谓人见其禽兽也,有人性即相近也,善也。论语言相近,正见「人无有不善」;若不善,与善相反,其远已县绝,何近之有!分别性与习,然后有不善,而不可以不善归性。凡得养失养及陷溺梏亡,咸属于习。至下愚之不移,则生而蔽锢,其明善也难而流为恶也易,究之性能开通,非不可移,视禽兽之不能开通亦异也。

问:孟子言性,举仁义礼智四端,与孔子之举智愚有异乎?

曰:人之相去,远近明昧,其大较也,学则就其昧焉者牖之明而已矣。人虽有智有愚,大致相近,而智愚之甚远者盖鲜。智愚者,远近等差殊科,而非相反;善恶则相反之名,非远近之名。知人之成性,其不齐在智愚,亦可知任其愚而不学不思乃流为恶。愚非恶也,人无有不善明矣。举智而不及仁、不及礼义者,智于天地、人物、事为咸足以知其不易之则,仁有不至,礼义有不尽,可谓不易之则哉?发明孔子之道者,孟子也,无异也。

问:孟子言性善,门弟子如公都子已列三说,茫然不知性善之是而三说之非。荀子在孟子后,直以为性恶,而伸其崇礼义之说。荀子既知崇礼义,与老子言「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及告子「外义」,所见悬殊;又闻孟子性善之辨,于孟子言「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亦必闻之矣,而犹与之异,何也?

曰:荀子非不知人之可以为圣人也,其言性恶也,曰:「涂之人可以为禹。」「涂之人者,皆内可以知父子之义,外可以知君臣之正。」「其可以知之质,可以能之具,在涂之人,其可以为禹明矣。」「使涂之人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矣〕。」「圣可积而致,然而皆不可积,何也?」「可以而不可使也。」「涂之人可以为禹则然,涂之人能为禹,未必然也;虽不能(为)禹,无害可以为禹。」此于性善之说不惟不相悖,而且若相发明。终断之曰:「足可以偏行天下,然而未尝有能偏行天下者也。」能不能之与可不可,其不(可)同远矣。」盖荀子之见,归重于学,而不知性之全体。其言出于尊圣人,出于重学崇礼义。首之以劝学篇,有曰:「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又曰:「积善成德,神明自得,圣心循焉。」荀子之善言学如是。且所谓通于神明,参于天地者,又知礼义之极致,圣人与天地合其德在是,圣人复起,岂能易其言哉!而于礼义与性,卒视若阂隔不可通。以圣人异于常人,以礼义出于圣人之心,常人学然后能明礼义,若顺其性之自然,则生争夺;以礼义为制其性,去争夺者也,因性恶而加矫揉之功,使进于善,故贵礼义;苟顺其自然而无争夺,安用礼义为哉!又以礼义虽人皆可以知,可以能,圣人虽人之可积而致,然必由于学。弗学而能,乃属之性;学而后能,弗学虽可以而不能,不得属之性。此荀子立说之所以异于孟子也。

问:荀子于礼义与性视若阂隔而不可通,其蔽安在?今何以决彼之非而信孟子之是?

曰﹕荀子知礼义为圣人之教,而不知礼义亦出于性;知礼义为明于其必然,而不知必然乃自然之极则,适以完其自然也。就孟子之书观之,明理义之为性,举仁义礼智以言性者,以为亦出于性之自然,人皆弗学而能,学以扩而充之耳。荀子之重学也,无于内而取于外;孟子之重学也,有于内而资于外。夫资于饮食,能为身之营卫血气者,所资以养者之气,与其身本受之气,原于天地非二也。故所资虽在外,能化为血气以益其内,未有内无本受之气,与外相得而徒资焉者也。问学之于德性亦然。有己之德性,而问学以通乎古贤圣之德性,是资于古贤圣所言德性埤益己之德性也。冶金若水,而不闻以金益水,以水益金,岂可云己本无善,己无天德,而积善成德,如罍之受水哉!以是断之,荀子之所谓性,孟子非不谓之性,然而荀子举其小而遗其大也,孟子明其大而非舍其小也。

问:告子言「生之谓性」,言「性无善无不善」,言「食色性也,仁内义外」,朱子以为同于释氏;【朱子云﹕「生,指人物之所以知觉连动者而言,与近世佛氏所谓『作用是性』者略相似。」又云﹕告子以人之知觉运动者为性,故言人之甘食悦色者即其性。」】其「杞柳」「湍水」之喻,又以为同于荀、扬;【朱子于「杞柳」之喻云:「如荀子性恶之说。」于「湍水」之喻云﹕「近于扬子善恶混之说。」】然则荀、扬亦与释氏同欤?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意恐迟迟归

    意恐迟迟归

    铭诺硕士毕业后留校帮导师做项目,却接到了前男友苏晨的电话,在电话中,苏晨告诉铭诺,愿意与她重新开始,于是铭诺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南方。可是苏晨却下落不明。在回来的飞机上,她遇到了中学时候的学弟肖屹,在他身上她看到了自己遗失的关于青春的一些印记。生活中闺蜜初霁也给了她温暖的照应。后来铭诺在一间琴行教小孩拉小提琴,期间认识了依朵的父亲林子岳,在一天天的接触中,林子岳慢慢喜欢上了铭诺,可是林子岳却有一段晦涩的过去,关于他的哥哥林子川,也关于他自杀的妻子潘芷君。相互了解后,铭诺包容了林子岳的过去,答应了他的求婚,可是苏晨却回来了,与他同时出现的还有一个像极了苏晨妹妹苏琳的女子——颜希。
  • 重生之都市修仙高手

    重生之都市修仙高手

    什么?你们说穷逼不能逆袭?如果是一个会法术的穷逼呢?一代仙尊从仙界归来,上一世他们视我如卑微蝼蚁,这一世定当定当让他们敬我如神。
  •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乎罗纪

    乎罗纪

    乎罗少时,白祗从来都是将她当作男子来养。后来她长大了,却与白祗愈渐愈远。他死的时候,乎罗连他最后一面也未见到。她时常想,是不是不管她如何做,最后的结局都将是如此?“师父,罗儿想你了。你什么时候回来。”“我踏过山河,细细品味人云之传说。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唯我独倚城墙,看遍人世悲欢。”
  • 太子之宠妃女帝

    太子之宠妃女帝

    她生来便是帝国储君,自幼便是被大陆注视的修炼奇才;他是邻国太子的不二人选,江湖上的天之骄子。他与她从青梅竹马走到神仙眷属。本应是翻云覆雨的帝国皇者,在背后却是一对普通的夫妻、父母。后来,二人回归仙位,换来的却是一场不论是世俗还是仙界都不能接受的师徒之恋。就算路再苦,也影响不了二人的缘份。永生永世,唯你一人。
  • Jeremy Bentham

    Jeremy Bentha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魂遗梦

    灵魂遗梦

    一本世代流传的无名书,记载着祖上几代的故事和一些离奇古怪的事情,家乡那棵神秘的老树似是和她之间有着难以割舍的牵连,鹰雕玉、罗盘和残缺的地图,让二十出头的她开启了寻找之旅,寻找身世,寻找答案,关于几千年沉睡的灵魂,她不断探索,几生几世的恩怨,皆为因果,诡异神秘的天空下,隐藏着雪域之中遗留下来的梦。
  • 狩猎季

    狩猎季

    本书为广西2014年到2015年重点文学创作扶持项目(中短篇小说类)之一,共收录杨映川的中篇小说7篇。杨映川的小说一直在讲述女性逃跑的故事,这些故事明显带有女性幻想的特征,带有强烈的超越现实感,极力歌颂了女性为追求内心的诗性渴望而坚守的精神情操。
  • 道衍六九

    道衍六九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形无相,无始无明......一名公务员的完全穿越,不是灵魂穿越,也不是精神穿越,而是一个平凡人的完全穿越,包括身体!一起跟随傅尘遨游大千世界,寻胜探幽......体验随心所欲的修炼大道!
  • 师兄太妖孽

    师兄太妖孽

    现代修真世家蓝家的修炼天才,家主指定的蓝家下任继承人——蓝乔月,意外穿越到楚国镇南王府,成为被指婚给三皇子的王府嫡女秦落衣。前世,她是修炼天才。今生,她是修炼废材,体内还有奇怪的封印。蛇蝎姐姐窥视她的未婚夫,用天下奇毒坏她名节。她惊才绝艳的冷笑,雕虫小技!她最擅长的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害人之后还想嫁如意郎君?门都没有!什么?中毒之后半个时辰不解就没命?那简单,找人解了就是,只是…为什么她随便找的解毒人竟然是楚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未婚夫风闻她中毒传言,黑着脸拦住她质问:“告诉我那人是谁,皇子府中,我赏你一个妾位…”施舍般的不屑语气。她咬着唇满脸为难:“你究竟让我告诉你哪一个?”噗,未婚夫抽搐着吐血倒地!绝美的脸上绽开无声的笑意…妾位也好,正位也罢,她都不稀罕,她还要寻求无上仙道,还要解开体内那奇怪的封印,没功夫嫁人!闻说圣龙大陆海中有蓬莱仙岛,岛上有法力高强的仙人,秦落衣狂喜无比,包袱款款,从此踏上了她激情四射的修仙之路…第一仙门飘渺宗不收经脉堵塞的弟子?没关系,她有数不尽的高阶灵丹,可以当糖豆吃。某女腰缠银票,手握金条,笑嘻嘻的拿出一瓶又一瓶灵丹摆在掌门面前。掌门目瞪口呆:咳,你究竟有多少?某女笑颜如花再度轻松拿出数瓶。掌门愣然之后,喜笑颜开:我已百年不曾收徒,今日和你投缘,收为关门弟子!蓬莱仙岛地杰人灵,专出俊男美女。什么?被她一针封穴的人是她二师兄?没事,咱当年不认识,现在是师兄妹了,师兄妹要互相友爱,治好师兄那就是分分钟的事。都说大师兄玉树临风,风流潇洒,和天仙般的五师姐是天造地设一对,可是为什么他不搭理五师姐,却偏偏处处护着她?……此文女强文,宠文,集修炼,各种异能,身世之迷,女主纵横称霸天下于一体,呵呵,简介无能,内容绝对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