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68100000005

第5章

曰:气化之于品物,则形而上下之分也。形乃品物之谓,非气化之谓。易又有之:「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直举阴畅,不闻辨别所以阴阳而始可当道之称,岂圣人立言皆辞不备哉?一阴一阳,流行不已,夫是之谓道而已。古人言辞,「之谓」「谓之」有异:凡曰「之谓」,以上所称解下,如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此为性、道、教言之,若曰性也者天命之谓也,道也者率性之谓也,教也者修道之谓也;易「一阴一阳之谓道」,则为天道言之,若曰道也者一阴一阳之谓也。凡曰「谓之」者,以下所称之名辨上之实,如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此非为性教言之,以性教区别「自诚明」「自明诚」二者耳。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本非为道器言之,以道器区别其形而上形而下耳。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如言「千载而上,千载而下」。诗:「下武维周。」郑笺云﹕「下,犹后也。」】阴阳之未成形质,是谓形而上者也,非形而下明矣。器言乎一成而不变,道言乎体物而不可遗。不徒阴阳是非形而下,如五行水火木金土,有质可见,固形而下也,器也;其五行之气,人物咸禀受于此,则形而上者也。易言「一阴一阳」,洪范言「初一曰五行」,举阴畅,举五行,即赅鬼神;中庸言鬼神之「体物而不可遗」,即物之不离阴阳五行以成形质也。由人物逆而上之,至是止矣。六经、孔、孟之书不闻理气之辨,而后儒创言之,遂以阴阳属形而下,实失道之名义也。

问:后儒论阴阳,必推本「太极」,云:「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朱子释之云:「太极生阴阳,理生气也。阴阳既生,则太极在其中,理复在气之内也。」又云﹕「太极,形而上之道也;阴阳,形而下之器也。」今既辨明形乃品物,非气化,然则「太极」「两仪」,后儒据以论道者,亦必傅合失之矣。自宋以来,学者惑之已久,将何以解其惑欤?

曰:后世儒者纷纷言太极,言两仪,非孔子赞易太极两仪之本指也。孔子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曰仪,曰象,曰卦,皆据作易言之耳,非气化之阴阳得两仪四象之名。易备于六十四,自八卦重之,故八卦者,易之小成,有天、地、山、泽、雷、风、水、火之义焉。其未成卦昼,一奇以仪阳,一偶以仪阴,故称两仪。奇而遇奇,阳已长也,以象太阳;奇而遇偶,阴始生也,以象少阴;偶而遇偶,阴已长也,以象太阴;偶而遇奇,阳始生也,以象少阳。伏羲氏睹于气化流行,而以奇偶仪之象之。孔子赞易,盖言易之为书起于卦昼,非漫然也,实有见于天道一阴一阳为物之终始会归,乃昼奇偶两者从而仪之,故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既有两仪,而四象,而八卦,以次生矣。孔子以太极指气化之阴阳,承上文「明于天之道」言之,即所云「阴一阳之谓道」,以两仪、四象、八卦指易昼。后世儒者以两仪为阴阳,而求太极于阴阳之所由生,岂孔子之言乎!

问:宋儒之言形而上下,言道器,言太极两仪,今据孔子赞易本文疏通证明之,洵于文义未协。其见于理气之辨也,求之六经中无其文,故借太极、两仪、形而上下亡语以饰其说,以取信学者欤?

曰:舍圣人立言之本指,而以己说为圣人所言,是诬圣;借其语以饰吾之说,以求取信,是欺学者也。诬圣欺学者,程、朱之贤不为也。盖其学借阶于老、庄、释氏,是故失之。凡习于先入之言,往往受其蔽而不自觉。在老、庄、释氏就一身分言之,有形体,有神识(一),而以神识为本。推而上之,以神为有天地之本,【老氏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又云﹕「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释氏书:「问:『如何是佛?』曰﹕『见性为佛。』『如何是性?』曰﹕『作用为性。』『如何是作用?」曰:『在目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臭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偏见俱该法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魂。』」】遂求诸无形无迹者为实有,而视有形有迹为幻。在宋儒以形气神识同为己之私,而理得于天。推而上之,于理气截之分明,以理当有其无形无迹述之实有,而视有形有迹为粗。益就彼之言而转之,【朱子辨释氏云﹕「儒者以理为不生不灭,释氏以神识为不生不灭。」】因视气曰「空气」,【陈安卿云﹕「二气流行万古,生生不息,不成只是空气,必有主宰之者,理是也。」】视心曰「性之郛郭」,【邵子云﹕「心者,性之郛郭。」】是彼别形神为二本,而宅于空气宅于郛郭者为天地之神与人之神。此别理气为二本,【朱子云﹕「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也,禀此气然后有形。」】而宅于空气、宅于郛郭者,为天地之理与人之理。由考之六经、孔、孟,茫然不得所谓性与天道者,及从事老、庄、释氏有年,觉彼之所指,独遗夫理义而不言,是以触于形而上下之云,太极两仪之称,顿然有悟,遂创为理气之辨,不复能详审文义。其以理为气之主宰,如彼以神为气之主宰也。以理能生气,如彼以神能生气也。【老氏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以理坏于形气,无人欲之蔽则复其初,如彼以神受形而生,不以物欲累之则复其初也。皆改其所指神识者以指理,徒援彼例此,而实非得之于此。学者转相传述,适所以诬圣乱经。善夫韩退之氏曰:「学者必慎所道。道于杨、墨、老、庄、佛之学而欲之圣人之道,犹航断港绝潢以望至于海也。」此宋儒之谓也。

性九条

性者,分于阴阳五行以为血气、心知、品物,区以别焉,举凡既生以后所有之事,所具之能,所全之德,咸以是为其本,故易曰「成之者性也。」气化生人生物以后,各以类滋生久矣;然类之区别,千古如是也,循其故而已矣。在气化曰阴阳,曰五行,而阴阳五行之成化也,杂糅万变,是以及其流形,不特品物不同,虽一类之中又复不同。凡分形气于父母,即为分于阴阳五行,人物以类滋生,皆气化之自然。中庸曰:「天命之谓性。」以生而限于天,故曰天命。大戴礼记曰:「分于道谓之命,形于一谓之性。」分于道者,分于阴阳五行也。一言乎分,则其限之于始,有偏全、厚薄、清浊、昏明之不齐,各随所分而形于一,各成其性也。然性虽不同,大致以类为之区别,故论语曰「性相近也」,此就人与人相近言之也。孟子曰:「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言同类之相似,则异类之不相似明矣;故诘告子「生之谓性」曰:「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明乎其必不可混同言之也。天道,阴阳五行而已矣;人物之性,咸分于道,成其各殊者而已矣。

问:论语言性相近,孟子言性善,自程子、朱子始别之,以为截然各言一性,【朱子于论语引程子云:「此言气质之性,非言性之本也。若言其本,则性即是理。理无不善,孟子之言性善是也,何相近之有哉!」】反取告子「生之谓性」「性一也,何以言相近?此止是言气质之性,如俗言性急性缓之类。性安有缓急?此言性者,生之谓性也。」又云:「凡言性处,须看立意如何。且如言人性善,性之本也;生之谓性,论其所禀也。孔子言性相近,若论其本,岂可言相近?止论其所禀也。告子所云固是,为孟子问他,他说便不是也。」】创立名目曰「气质之性」,而以理当孟子所谓善者为生物之本,【程子云;「孟子言性,当随文看。不以告【全书,181页】子『生之谓性』为不然者,此亦性也,被命受生之后谓之性耳,故不同。继之曰『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兴』,然不害为一。若乃孟子之言善者,乃极本穷源之性。」】人与禽兽得之也同,【程子所谓「不害为一」,朱子于中庸「天命之谓性」释之曰﹕「命,犹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而致疑于孟子。【朱子云﹕「孟子言『人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不知人何故与禽兽异;又言『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不知人何故与牛犬异。此两处似欠中间一转语,须着说是「形气不同故性亦少异」始得。恐孟子见得人性同处,自是分晓起直截,却于这些子未甚察。」】是谓性即理,于孟子且不可通矣,其不能通于易、论语固宜。孟子闻告子言「生之谓性」,则致诘之;程、朱之说,不几助告子而议孟子欤?

曰:程子、朱子其初所讲求者,老、庄、释氏也。老、庄、释氏自贵其神而外形体,显背圣人,毁訾仁义。告子未尝有神与形之别,故言「食色性也」,而亦尚其自然,故言「性无善无不善」,虽未尝毁訾仁义,而以桮楮喻义,则是灾杞柳始为桮桩,其指归与老、庄、释氏不异也。凡血气之属皆知怀生畏死,因而趋利避害;虽明暗不同,不出乎怀生畏死者同也。人之异于禽兽不在是。禽兽知母而不知父,限于知觉也;然爱其生之者及爱其所生,与雌雄牝牡之相爱,同类之不相噬,习处之不相啮,进乎怀生畏死矣。一私于身,一及于身之所亲,皆仁之属也。私于身者,仁其身也;及于身之所亲者,仁其所亲也;心知之发乎自然有如是。人之异于禽兽亦不在是。告子以自然为性使之然,以义为非自然,转制其自然,使之强而相从,故言「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立说之指归,保其生而已矣。陆子静云:「恶能害心,善亦能害心。」此言实老、庄、告子、释氏之宗指,贵其自然以保其生。诚见穷人欲而流于恶者适足害生,即慕仁义为善,劳于问学,殚思竭虑,亦于生耗损,于此见定而心不动。其「生之谓性」之说如是也,岂得合于孔子哉!

易、论语、孟子之书,其言性也,咸就其分于阴阳五行以成性为言;成,则人与百物,偏全、厚薄、清浊、昏明限于所分者各殊,徒曰生而已矣,适同人于犬牛而不察其殊。朱子释孟子有曰:「告子不知性之为理,而以所谓气者当之,盖徒知知觉运动之蠢然者,人与物同,而不知仁义礼智之粹然者,人与物异也。」如其说,孟子但举人物诘之可矣,又何分牛之性犬之性乎?犬与牛之异,非有仁义礼智之粹然者,不得谓孟子以仁义礼智诘告子明矣。在告子既以知觉运动为性,使知觉运动之蠢然者人与物同,告子何不可直应之曰「然」?斯以见知觉运动之不可概人物,而目为蠢然同也。凡有生,即不隔于天地之气化。阴阳五行之运而不已,天地之气化也,人物之生生本乎是,由其分而有之不齐,是以成性各殊。知觉运动者,统乎生之全言之也,由其成性各殊,是以本之以生,见乎知觉连动也亦殊。气之自然潜运,飞潜动植皆同,此生生之机肖乎天地者也,而其本受之气,与所资以养者之气则不同。所资以养者之气,虽由外而入,大致以本受之气召之。五行有生克,遇其克之者则伤,甚则死,此可知性之各殊矣。本受之气及所资以养者之气,必相得而不相逆,斯外内为一,其分于天地之气化以生,本相得,不相逆也。气运而形不动者,卉木是也;凡有血气者,皆形能动者也。由其成性各殊,故形质各殊;则其形质之动而为百体之用者,利用不利用亦殊。知觉云者,如寐而寤曰觉,心之所通曰知,百体皆能觉,而心之知觉为大。凡相忘于习则不觉,见异焉乃觉。鱼相忘于水,其非生于水者不能相忘水也,则觉不觉亦有殊致矣。闻虫鸟以为候,闻鸡呜以为辰,彼之感而觉,觉而声应之,又觉之殊致有然矣,无非性使然也。若夫乌之反哺,雎鸠之有别,蜂蚁之知君臣,豺之祭兽,獭之祭鱼,合于人之所谓仁义者矣,而各由性成。人则能扩充其知至于神明,仁义礼智无不全也。仁义礼智非他,心之明之所止也,知之极其量也。知觉运动者,人物之生;知觉运动之所以异者,人物之殊其性。

同类推荐
  • 续焚书

    续焚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正谏

    正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省愆集

    省愆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眉寿堂方案选存

    眉寿堂方案选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唐人万首绝句选

    唐人万首绝句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长生种物语

    长生种物语

    魔力的量和年龄成正比?与天赋和努力无关?好好好,最喜欢这种挂机就能升级的玩法了你说什么?你们用【位面放逐】这个魔法驱逐敌人?不不不,这个魔法应该对着自己来,这样就可以无限穿越了占卜魔法可以占卜一切信息?只不过需要有关的祭品?来来来,这本小说放上,穿越世界的坐标就不用愁了……【时钟塔】【龙之国】【离世庭院】【彩虹桥计划】【阿瓦隆学区】【全球红眼病计划】【魔法少女量产计划】……一切都……PS:主角的技能进化树清洁术-大面积清洁术-净化清洁术-泯灭清洁术-世界本源回归……欢迎加入书友群:长生法师聚落【780574827】
  • 新兴女性:女性未来人格与修养的10大全新展现

    新兴女性:女性未来人格与修养的10大全新展现

    女性是强者,当然主要是指那些非凡女性。就世界以及我国整个女性而言,相对于男性,女性整体实力还依然不够强大,仍然是比较脆弱的,还不能真正成为“半边天”。特别是随着社会竞争更加激烈,有人认为女性应该回归家庭,成为全职太太、家庭主妇,这就有可能使女性再次坠入为男性和社会的附属品。事实上也有一些女性自认为是弱者,自甘掉队,滑入到温暖的小屋和被窝,充当花瓶和豆芽,这就严重影响到女性的团队精神,非常不利于女性的生存和发展,是与时代发展背道而弛的。成功的女性身上自有许多美好的精神和思想,完全可以借鉴和发扬,脆弱的女性身上自有许多糟粕和枷锁,完全可以克服和打破。
  • 修仙狂徒在校园

    修仙狂徒在校园

    深夜救了个绝美校花,没想到她的后台大的吓人……杨浩偶得仙尊传承,开启逆天神瞳,龙游花都,逆天而起,牛叉的人生开始起航!
  • 批评论

    批评论

    《批评论》是蒲柏第一部重要的作品,是用英雄双韵体写成长诗。诗歌对于文学批评和创作给出了有价值的建议,代表了蒲柏的文学理念,对现在的文学爱好者依然有所助益。《批评论》带有作者一贯的机敏风趣,其中众多名句已经成为英语习惯用语。
  • 绝命哀歌

    绝命哀歌

    如果,明明知道和你爱的人没有结果,你还会像飞蛾扑向火焰般追寻吗?虞姬想她会的,哪怕和他在一起的时间万分之一秒,她也会义不容辞
  • 校园故事

    校园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周少的学霸甜妻

    周少的学霸甜妻

    重生学霸小甜妻,智慧美貌数第一。周少不嫌媳妇小,一口叼来吃到老。上辈子被亲妈亲姐诬陷作弊退学,被渣男骗婚,被夺夫,被侮辱……一直到死,江意都再也没有爬起过。重回13岁,江意决定抓学习做状元,赚钱报仇两不误,一路虐渣打脸蹿升到旁人可望不可及的高度,先爽了再说!某冷面周少勾唇一笑:好,我让你身、心都爽。江意:……一句话,女主重生要爽爽爽,男主甜宠无度让女主身心都爽爽爽!
  • 每天读点博弈论

    每天读点博弈论

    博弈论原本为游戏理论,这一理论涉及的“游戏”范围甚广:人际关系的互动、球赛或麻将的出招、股市的投资等等,都可以用博弈论巧妙地解释,可以说,红尘俗世,莫不博弈。 博弈论探讨的就是聪明又自利的“局中人”如何采取行动及与对手互动。人生是由一局又一局的博弈所组成,你我皆在其中竞相争取高分。所以说人生是一场永不停止的博弈游戏,每一步进退都关乎成败。
  • 20几岁会恋爱,30几岁就幸福

    20几岁会恋爱,30几岁就幸福

    你可能会大声说,长大不需要指引,长大是我自己一个人的事情,谈恋爱也是我自己的事情。但结果呢?你的书架上有你中意的杂志和小说,你的抽屉里有爱听的珍藏版CD,你的手机有惦记着的朋友的号码……最重要的是,你的心里还有一个爱着的影子,那个人有着微笑如白昼的面孔,有着璀璨如夏天的眼睛。
  • 命悬一丝(中篇小说)

    命悬一丝(中篇小说)

    准死刑犯庄小伟能否捡回一条命,全看死亡赔偿能否实现或作“特殊情况”对待。作为主审法官的汤建能否为这个生死未卜的犯人找到法律支持?小说带您进入惊心动魄的命案审理最前沿。一宣判前,汤建又去了一趟成山看守所,提审罪犯嫌疑人庄小伟。说提审并不准确,案件审判程序已成为过去时。作为该案的主审法官,他十分清楚庄小伟的生命就要走到尽头,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发生,死是板上钉钉的了。所谓特殊情况,无非是有重大立功表现;家人满足了亡者亲属的赔偿期望,不再死磕。当然,倘若有某权势人物予以干涉,也有可能刀下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