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6400000004

第4章

重重結示。令深信一切莊嚴皆導師願行所成。種智所現。皆吾人淨業所感。唯識所變。佛心生心互為影質。如眾燈明各徧似一。全理成事全事即理。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亦可深長思矣。奈何離此淨土別譚唯心淨土。甘墮鼠即鳥空之誚也哉。初依報妙竟。

二正報妙二。初徵釋名號。二別釋主伴。初中二。初徵。二釋。今初。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此經的示持名妙行。故特徵釋名。號欲人深信萬德洪名不可思議。一心執持無復疑貳也。

二釋二。初約光明釋。二約壽命釋。阿彌陀。正翻無量。本不可說。本師以光壽二義收盡一切無量。光則橫徧十方。壽則豎窮三際。橫豎交徹即法界體。舉此體作彌陀身土。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持名即始覺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今初。

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心性寂而常照故為光明。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光明無量也。諸佛皆徹性體。皆照十方。皆可名無量光。而因中願力不同。隨因緣立別名。彌陀為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有光明恒照十方之願。今果成如願也。法身光明無分際。報身光明稱真性。此則佛佛道同。應身光明有照一由旬者。十百千由旬者。一世界十百千世界者。唯阿彌普照。故別名無量光。然三身不一不異。為令眾生得四益故作此分別耳。當知無障礙。約人民言。由眾生與佛緣深。故佛光到處一切世間無不圓見也。

二約壽命釋。

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壽命皆)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心性照而常寂故為壽命。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壽命無量也。法身壽命無始無終。報身壽命有始無終。此亦佛佛道同。皆可名無量壽。應身隨願隨機延促不等。法藏願王有佛及人壽命皆無量之願。今果成如願。別名無量壽也。阿僧祇.無邊無量皆算數名。實有量之無量。然三身不一異。應身亦可即。是無量之無量矣。及者超略之辭。謂等覺以還。其者同體之辭。謂佛壽命即人民壽命。當知光壽名號皆本眾生建立。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者照與光融。壽同佛寂也。復次。由無量光義。故眾生生極樂即生十方。見阿彌陀佛即見十方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由無量壽義。故極樂人民即是一生補處。皆定此生成佛不至異生。當知離却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何處有阿彌陀佛名號。而離却阿彌陀佛名號。何由徹證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願深思之。願深思之。

二別釋主伴二。初別釋。二結示。初又二。初主。二伴。今初。此亦釋別序中今現在說法句。

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

此明極樂世界教主成就也。然法身無成不成。不應論劫。報身因圓果滿名成。應身為物示生名成。皆可論劫。又法身因修德顯亦可論成論劫。報身別無新得。應身如月印川。亦無成不成。不應論劫。但諸佛成道各有本迹。本地竝不可測。且約極樂示成之迹而言。即是三身一成一切成。亦是非成非不成而論成也。又佛壽無量。今僅十劫。則現在說法時正未央。普勸三世眾生速求往生。同佛壽命一生成辦也。又下文無數聲聞.菩薩及與補處。皆十劫所成就。正顯十方三世往生不退者多且易也。

二伴。

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

他方定性二乘不得生彼。若先習小行。臨終迴向菩提發大誓願者。生彼國已。佛順機說法。令斷見思。故名羅漢。如別教七住斷見思之類。非實聲聞也。蓋藏.通二教不聞他方佛名。今聞彌陀名號。信願往生。總屬別.圓二教所攝機矣。

二結示。

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佛及聲聞.菩薩竝是彌陀因中願行所成。亦是果上一成一切成。是則佛.菩薩.聲聞各各非自非他自他不二。故云成就如是功德莊嚴。能令信願持名者念念亦如是成就也。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竟。

二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二。初揭示無上因緣。二特勸淨土殊勝。謂帶業往生橫出三界。同居橫具四土。開顯四教法輪。眾生圓淨四土。圓見三身。圓證三不退。人民皆一生成佛。如是等勝異超絕。全在此二科點示。須諦研之。今初。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纔)生(彼土)者。皆是(三種)阿[鞥-合+(白-日+田)]跋致。其(三不退)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阿[鞥-合+(白-日+田)]跋致。此云不退。一位不退。入聖流不墮凡地。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墮二乘地。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薩婆若海。若約此土藏初果。通見地。別七住。圓初信。名位不退。通菩薩別十行。圓十信。名行不退。別初地。圓初住。名念不退。今淨土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然據教道。若是凡夫則非初果等。若是二乘則非菩薩等。若是異生則非同生性等。又念不退非復異生。行不退非僅見道。位不退非是人民。躐等則成大妄。進步則捨故稱。唯極樂同居一切俱非一切俱是。十方佛土無此名相。無此階位。無此法門。非心性之極致。持名之奇勳。彌陀之大願。何以有此一生補處者。此一生補佛位。如彌勒.觀音等。極樂人民普皆一生成佛。人人必實證補處。故其中多有此等上善。不可數知也。復次。釋迦一代時教。唯華嚴明一生圓滿。而一生圓滿之因。則末後普賢行願品中十大願王導歸安養。且以此勸進華藏海眾。嗟乎凡夫例登補處。奇倡極談不可測度。華嚴所稟却在此經。而天下古今信尠疑多。辭繁義蝕。余唯有剖心瀝血而已。

二特勸。

舍利弗。(如上無上大事因緣)眾生(幸得)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不可算數一生補處)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前羅漢.菩薩但可云善人。唯補處居因位之極。故云上。其數甚多。故云諸也。俱會一處。猶言凡聖同居。尋常由實聖過去有漏業。權聖大慈悲願。故凡夫得與聖人同居。至實聖灰身。權聖機盡。便升沈碩異苦樂懸殊。乃暫同。非究竟同也。又天壤之間見聞者少。幸獲見聞。親近步趨者少。又佛世聖人縱多如珍如瑞。不能徧滿國土如眾星微塵。又居雖同。而所作所辦則迴不同。今同以無漏不思議業感生。俱會一處為師友。如壎如篪。同盡無明。同登妙覺。是則下凡眾生於念不退中超盡四十一因位。若謂是凡夫却不歷異生必補佛職。與觀音.勢至無別。若謂是一生補處。却可名凡夫。不可名等覺菩薩。此皆教網所不能收。剎網所不能例。當知吾人大事因緣。同居一關最難透脫。唯極樂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了此方能深信彌陀願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號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議也。具此深信方能發於大願。文中應當二字即指深信。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由此而執持名號乃為正行。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淨業者不可不知也。大本阿彌陀經亦以發菩提願為要。正與此同。

三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二。初正示無上因果。二重勸。今初。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親因。種種助道施戒禪等名福德。即助緣。聲聞.獨覺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業福德少。皆不可生淨土。唯以信願執持名號。則一一聲悉具多善根福德。散心稱名福善亦不可量。況一心不亂哉。故使感應道交。文成印壞。彌陀聖眾不來而來。親垂接引行人心識。不往而往。托質寶蓮也。善男女者。不論在家出家貴賤老少六趣四生。但聞佛名即多劫善根成熟。五逆十惡皆名善也。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故即以執持名號為正行。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至簡易至直捷也。聞而信。信而願。乃肯執持。不信不願與不聞等。雖為遠因。不名聞慧。執持則念念憶佛名號。故是思慧。然有事持理持。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佛。而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決志願求生。故如子憶母無時暫忘。理持者。信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為繫心之境令不暫忘也。一日至七日者。尅期辨事也。利根一日即不亂。鈍根七日方不亂。中根二三四五六日不定。又利根能七日不亂。鈍根僅一日不亂。中根六五四三二日不定。一心亦二種。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先盡。皆事一心。不論事持理持。持至心開見本性佛。皆理一心。事一心不為見思所亂。理一心不為二邊所亂。即修慧也。不為見思亂。故感變化身。佛及諸聖眾現前。心不復起娑婆界中三有顛倒。往生同居.方便二種極樂世界。不為二邊亂。故感受用身佛及諸聖眾現前。心不復起生死涅槃二見顛倒。往生實報.寂光二種極樂世界。當知執持名號既簡易直捷。仍至頓至圓。以念念即佛故不勞觀想。不必參究。當下圓明。無餘無欠。上上根不能踰其閫。下下根亦可臻其域。其所感佛。所生土。往往勝進亦不一概。可謂橫該八教。豎徹五時。所以徹底悲心無問自說。且深歎其難信也。問。觀經專明作觀。何謂不勞觀想。答。此義即出觀經。彼經因勝觀非凡夫心力所及。故於第十三別開劣像之觀。而障重者猶不能念彼佛。故於第十六大開稱名之門。今經因末世障重者多。故專主第十六觀。當知人根雖鈍。而丈六八尺之像身。無量壽佛之名字。未嘗不心作心是。故觀劣者不勞勝觀。而稱名者竝不勞觀想也。問。天奇.毒峰諸祖皆主參念佛者是誰。何謂不必參究。答。此義即出天奇諸祖。前祖因念佛人不契釋迦徹底悲心。故傍不甘。直下詰問。一猛提醒。何止長夜復旦。我輩至今日猶不肯死心念佛。苦欲執敲門瓦子向屋裏打親生爺孃。則於諸祖成惡逆。非善順也。進問。此在肯心者則可。未肯者何得相應。曰。噫正唯未肯。所以要儞肯心相應。汝等正信未開。如生牛皮不可屈折。當知有目者固無日下然燈之理。而無目者亦何必於日中苦覓燈炬。大勢至法王子云。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此一行三昧中大火聚語也。敢有觸者寧不被燒。問。臨終佛現。寧保非魔。答。修心人不作佛觀而佛忽現。非本所期故名魔事。念佛見佛已是相應。況臨終非致魔時。何須疑慮。問。七日不亂。平時耶。臨終耶。答。平時也。問。七日不亂之後。復起惑造業。亦得生耶。答。果得一心不亂之人。無更起惑造業之事。問。大本十念。寶王一念。平時耶。臨終耶。答。十念通二時。晨朝十念屬平時。十念得生與觀經十聲稱名同屬臨終時。一念則但約臨終時。問。十念一念竝得生。何須七日。答。若無平時七日工夫。安有臨終十念一念。縱下下品逆惡之人。竝是夙因成熟。故感臨終遇善友。聞便信願。此事萬中無一。豈可僥倖。淨土或問斥此最詳。今人不可不讀。問。西方去此十萬億土。何得即生。答。十萬億土不出我現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無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難即生。如鏡中照數十層山水樓閣。層數宛然。實無遠近。一照俱了。見無先後。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亦如是。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亦如是。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亦如是。當知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圓鏡智之靈文也。問。持名判行。行則是助行。何名正行。答。依一心說信願行。非先後非定三。蓋無願行不名真信。無行信不名真願。無信願不名真行。今全由信願持名。故信願行三聲聲圓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緣。觀經稱佛名故。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此之謂也。若福善不多。安能除罪如此之大。問。臨終猛切能除多罪。平日至心稱名亦除罪否。答。如日出羣闇消。稱洪名萬罪滅。問。散心稱名亦除罪否。答。名號功德不思議。寧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難敵無始積罪故。當知積罪假使有體相者。盡虗空界不能容受。雖百年晝夜彌陀十萬。一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然所滅罪如爪上土。未滅罪如大地土。唯念至一心不亂。則如健人突圍而出。非復三軍能制耳。然稱名便為成佛種子。如金剛終不可壞。佛世一老人求出家。五百聖眾皆謂無善根。佛言。此人無量劫前為虎偪。失聲稱南無佛。今此善根成熟。值我得道。非二乘道眼所知也。由此觀之。法華明過去佛所散亂稱名皆已成佛。豈不信哉。伏願緇素智愚於此簡易直捷無上圓頓法門。勿視為難而輒生退諉。勿視為易而漫不策勤。勿視為淺而妄致藐輕。勿視為深而弗敢承任。蓋所持之名號真實不可思議。能持之心性亦真實不可思議。持一聲則一聲不可思議。持十百千萬無量無數聲。聲聲皆不可思議也。

二重勸。

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古今译经图纪续

    古今译经图纪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雪赋

    神雪赋

    看温柔黑龙与冰雪女王的居家日常~~~~~~天宫大典,朝元仙仗,你我初遇。过往这千年万年,任凭高山沉入海底,沧海化为桑田,光阴须臾,于我却了无生趣。我时常会回忆那一瞬,若是你我不曾相见,若是你我两不相欠。
  • 伅真陀罗所问宝如来三昧经

    伅真陀罗所问宝如来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

    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八零娇妻逆袭记

    八零娇妻逆袭记

    重生八零末,静姝的目标很明确:学习学习学习,赚钱赚钱赚钱什么……渣男贱女还敢来那就一句话:干翻丫的!
  • 女人就是要幸福

    女人就是要幸福

    女人要以幸福为乐,女人要以生活美满立足于世。每个女人都渴望生活幸福,但幸福不是天上掉馅饼,它需要努力和付出,有时候努力了、付出了仍没有得到幸福,因为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天不上会掉馅饼,女人的幸福要靠自己去争取。要想做个有魅力的女人就要多看看咯。
  • 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

    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男人如何调节自己

    男人如何调节自己

    不要让心灵的阴云和迷雾战胜阳光成为人生的主导。只有让心灵充满阳光,才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作为男人,只有拥有一个健康轻松的心态,才能自信地面对人生,才能负担起自己的责任,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心灵的园地长出杂草是很正常的,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受到外界的负面影响,同时每个人的心理知识与个人素质水平的参差不齐也是重要原因。
  • 误惹豪门:总裁轻点宠

    误惹豪门:总裁轻点宠

    “离开他,否则我会让你身败名裂。”洛嘉之所以答应对面豪门阔太和邱廷翼分手,并不是因为她害怕权贵,而是因为,对方手中拿着的是自己被陷害后拍下的裸照。三年时间,她以为一切可以重头来过,却没料到那个男人缠上了身。他说他牵肠挂肚,日思夜想,终于他又再次遇到她。他要织成一张遮天蔽日的大网,牢牢的把她困在身边,让她连床都下不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六霜于师

    六霜于师

    玉面狐,性乖戾破霄伞,锁星链凡过处,无生机